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华金证券:给予吉祥航空买入评级
go
lg
...
多重因素导致亏损:2022年内持续
新
冠
疫情
导致市场需求受阻,航油价格攀升、汇兑损失叠加其他刚性支出,进一步加剧了公司成本费用支出。公司2022年主营成本同比下降4.9%,小于收入降幅;主营业务毛利率为-37.5%,同比下降36.7个百分点。 疫情影响多项经营指标:2022年公司实现ASK232.0亿人公里,同比增长-35.4%,其中占比超过90%的国内航线ASK较2021年同期下降35.6%;实现RPK156.2亿人公里,同比增长-42.5%;综合客座率为67.3%,较2021年下降8.3个百分点;2022年公司飞机利用率为5.22小时,同比减少3.13小时。 汇兑损益大幅影响归母净利:受汇率影响,2022年录得10.6亿元汇兑损益,较2021年增加12亿元(2021年为-2.2亿元)。汇兑损益亏损金额接近归母净利亏损幅度的25%,影响幅度较大。不过该项亏损为一次性计提,不影响公司在供求错配周期中释放业绩。 受益于优质航线较多,2023年1-3月经营数据表现良好:2023年3月,吉祥航空实现ASK38.6亿人公里、RPK33.4亿人公里、客座率分别为81.8%,相较2019年恢复率分别为118.0%、111.9%和94.9%,在各个航空公司中表现亮眼。 盈利预测和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23年至2025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54、1.40和1.50元,对应当前股价PE估值分别为35.3、13.6和12.7倍。我们看好2023年工商旅客航线比例极高的特征,维持买入-A建议。 风险提示:暑运低于预期、国际航线恢复低于预期。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国金证券郑树明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为34.89%,其预测2023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8.85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46.25。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3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2家,增持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23.38。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3-04-18
美国亿万富翁数量10年增长60%,总财富增长86%!大放水致"富人通胀、穷人通缩",QE是"自掘坟墓"的毒药!
go
lg
...
危险,其亿万富翁的财富相较于2020年
新
冠
疫情
开始时增加了近三分之一。 报告显示,美国的财富极端集中度再创历史新高,美国亿万富翁的财富比2020年疫情开始时增加了近1/3,按实际价值计算超过1万亿美元。美国亿万富翁的总财富自2013年以来飙升了86%,亿万富翁数量目前超过700人,也比十年前增加了近60%。 而与之相相对应的,有近三分之一的美国劳动力每小时的收入低于15美元,半数有色人种女性的收入低于这一水平。 2020年疫情后,美联储疯狂放水,开启了无限量QE模式,2020年3月后资产负债表扩张至近9万亿美元,相当于印钞约4.7万亿美元。这些钱疯狂地涌入了股市,美股大涨。以特斯拉为例,该股从2020年3月最低的23美元最高涨至414美元,股价翻了18倍,马斯克身家暴涨,成为了世界首富。 而大放水带来的是通货膨胀,食品、能源等物价飞涨,底层工人的工资涨幅是根本跑不赢物价涨幅的。因此底层百姓的净支出会增大,生活会更加困难,相当于“更穷了”。而富人们则是坐拥巨量股票等金融资产,大放水后资产价格大涨,富人们身家暴增,赚得盆满钵满,贫富差距越拉越大。这就是所谓“富人通胀、穷人通缩”。 经济一出问题就大放水,这可以说是一副猛药,也可以认为是“毒药”。因为这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没有调整好经济结构,解决公平分配问题,相当于打吗啡、饮鸩止渴。有一个词叫做“马太效应”,指的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也可以理解为富的更富,穷的更穷。这种最古老的两级分化现象,其实正是当今美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如果,美国总是玩这套把戏,除了会反噬经济,还会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加剧社会矛盾,引发社会动荡,总有一天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美联储此前一段时间不得不持续加息以应对通胀,而后果则是会使得偿债成本增加,从而引发债务危机,即金融危机。大放水只会将危机拖后,而出来混总要还的,美国终将自食恶果……
lg
...
金融界
2023-04-18
决策分析:中国复苏不均衡打压市场!亚股走软,美元走弱黄金再上2000
go
lg
...
从去年的3.0%回升至5.4%,去年受
新
冠
疫情
影响,去年中国GDP增速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最差的表现之一。 在未能实现2022年的目标后,中国政府将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定为5%。 在亚洲市场,基准的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升至3.5889%,而美国周一收盘时的收益率为3.591%。 两年期国债收益率触及4.1773%,美国股市收市时为4.188%。两年期国债收益率会随着交易员对联邦基金利率上升的预期而上升。 其他方面,澳大利亚央行4月会议纪要显示,在决定暂停加息之前,央行曾考虑在4月第11次加息,但如果通胀和需求未能降温,央行准备进一步收紧。 欧元兑美元上涨0.1%,至1.0929美元,一个月来累计上涨0.89%,而追踪美元兑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的一篮子货币的美元指数则下跌至102附近。 美国原油价格上涨0.27%,至每桶81.05美元。布伦特原油价格上涨至每桶85美元。 现货黄金小幅走高,目前徘徊在2000美元附近。 日内焦点与风向标: 待定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出席日本国会 09:30 澳洲联储公布4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 10:00 中国第一季度GDP年率、中国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率、中国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率 14:00 英国3月失业率、英国3月失业金申请人数 17:00 德国4月ZEW经济景气指数 17:00 欧元区4月ZEW经济景气指数、欧元区2月季调后贸易帐 20:30 加拿大3月CPI月率 20:30 美国3月营建许可总数、美国3月新屋开工总数年化 次日04:30 美国至4月14日当周API原油库存
lg
...
云涌
2023-04-18
中国经济复苏已步入正轨!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5% 人民币拉升
go
lg
...
,中国经济以一年来最快的速度增长,因为
新
冠
疫情
的结束让位于更强劲的消费支出和工厂产出,这表明经济复苏已步入正轨。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较上年同期增长4.5%,高于上一季度2.9%的增速,也高于经济学家4%的预期。 消费支出的反弹和政府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帮助提振了第一季的增长。然而,3月份的各项指标表现得更加喜忧参半,投资增长可能放缓,工业活动仍相对低迷。 具体来看:3月份零售额同比增长10.6%,高于经济学家预测的7.5%;工业产出增长3.9%,低于预期的4.4%;固定资产投资也低于预期,第一季同比增长5.1%。在此期间,房地产投资的收缩加剧至5.8%;上个月,城市失业率从2月份的5.6%降至5.3%。 截止发稿,中国基准股指沪深300指数小幅上涨0.1%。在数据发布后,离岸人民币扩大涨幅至0.3%,触及1美元兑6.8648元的盘中高点,随后回落至6.8755元。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滑1个基点,至2.84%。 国家统计局发言人付凌晖表示,复杂的国际环境和不足的国内需求意味着经济反弹的基础“还不牢固”。 最近的经济指标提供了有关复苏的相互矛盾的信号,表明增长前景仍不确定。尽管3月份信贷和出口激增,但通胀依然疲弱,这表明中国经济中的国内需求疲软。 对于政府是否需要推出更多刺激措施以提振经济增长,经济学家们意见不一。上个月,中国政府谨慎地将今年的GDP增长目标设定在5%左右,表明没有任何重大经济支持的空间。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上周表示,中国经济增长符合预期目标,并补充说,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中国央行周一没有下调关键利率,并限制了对银行体系的现金注入——尽管一些分析师仍认为未来几个月有放松政策的空间。
lg
...
厉害啦
2023-04-18
群益证券:给予国药一致增持评级,目标价位64.0元
go
lg
...
OY-63.8%);另一方面,年末附近
新
冠
疫情
带来的感冒类药物需求在23Q1有所延续,并且后续的流感疫情又叠加了新的需求,共同推升了23Q1零售药店销售,销售结构也有所偏向,推升了整体净利增长。根据我们测算,23Q1零售板块净利率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环比提升0.7个百分点至2.6%,已处于历史高位。展望未来,疫情后医药消费将会恢复常态,但净利率相比民营医药零售连锁龙头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我们预测零售业务全年净利可增长30%以上。 分销板块平稳增长:公司分销板块2023Q1实现营收130.7亿元,YOY+7.4%,录得净利润2.2亿元,YOY+3.9%,两广分销配送稳定增长,市场份额保持领先地位,预计后续仍将维持稳健增长态势。 盈利预计及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3年、2024年分别实现净利润16.5亿元、18.3亿元,分别YOY+10.9%、+11.2%,EPS为3.85元、4.28元,A股PE分别为14.3倍和12.8倍,B股PE分别为4.4倍和3.9倍。公司短期仍有高增动力,目前A股估值合理、B股估值偏低,均给与“买进”的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分销受集采影响超预期;国大药房净利率提升不及预期;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中金公司朱言音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高达88.89%,其预测2023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16.94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13.88。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4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3家,增持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56.27。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国药一致(000028)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较差。财务相对健康,须关注的财务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利润率。该股好公司指标3星,好价格指标3.5星,综合指标3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 ~ 5星,最高5星)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3-04-18
【亚市直击】中国积极数据提振人民币!VIX恐慌指标大降,市场聚焦美联储升息步伐
go
lg
...
济第一季度的增长速度快于预期,原因是在
新
冠
疫情
限制结束后,消费者增加了支出。 离岸和在岸人民币均有所攀升,而美元在过去两天的上涨后保持稳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政府债券收益率在隔夜美债的带动下上涨。 美国国债收益率小幅下跌,两年期国债收益率略低于4.2%。里士满联储主席巴尔金(Thomas Barkin)表示,他希望看到更多证据表明美国通胀正在回落至央行2%的目标。纽约州4月制造业活动意外扩张,为五个月来首次,因新订单和发货量迅速回升。 瑞银全球财富管理大中华区股票主管Eva Lee在彭博电视上表示,欧洲和美国正陷入小幅下滑,而中国可能正在迎来增长。她说,对于人们来说,这是一个理想的情况,可以考虑“与去年或过去几年相比,可能会将更多的权重重新分配给中国”。 美联储进一步收紧政策的可能性推高了美债收益率,并限制了美国股市周一的表现,标普500指数在午后交易中收复失地,以科技股居多的纳斯达克100指数表现逊于主要股指。 与此同时,澳洲联储本月早些时候的政策会议纪要将被解读,以寻找在暂停之后可能再次加息的迹象,而印尼央行预计将维持基准利率不变。 一项衡量跨资产波动性的指标仍处于14个月低点,反映出人们越来越确信,银行业动荡和美国加息的最糟糕时期可能已经过去。另一个波动率指标VIX指数低于17,为去年年初以来的最低水平。 尽管如此,美国银行业周一公布的业绩并没有完全缓解投资者的紧张情绪,即银行业能否迅速从今年早些时候困扰几家银行的动荡中反弹,因为全球最大经济体即将迎来盈利衰退。 “考虑到5%的无风险期待率,股票的风险回报在下半年看起来并不具有吸引力,”包括Marko Kolanovic在内的摩根大通策略师团队在一份报告中写道,“主要的脱节在于通胀迅速下降、经济软着陆的希望。” 其他方面,美国WTI原油周一录得一个月来最大跌幅后,油价上涨。金价小幅走高。
lg
...
风起
2023-04-18
东海期货:澳煤进口恢复后,国际煤炭格局分析
go
lg
...
态势,预计年增长幅度将维持在3%以下。
新
冠
疫情
结束后,目前对澳大利亚煤炭产量扰动较大的因素主要是天气,统计澳大利亚过去十年煤炭出口受天气影响的案例,可以看到原本并不多见的暴雨洪水自2019年以来年年发生,且除了主要发生在12-2月澳大利亚夏季,去年8月也发生了罕见的暴雨灾害。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预计天气将成为影响其煤炭生产及出口的重大的不确定因素。 另一影响出口的因素则是澳大利亚国内的需求,澳大利亚国内煤炭消费以动力煤为主,燃煤发电占其国内总发电量约65%。俄乌冲突后国际煤价大涨,澳大利亚煤矿公司倾向于出口而不是内销,为保障居民用电价格稳定,澳大利亚政府已出台煤炭限价措施,并尝试将大型煤矿公司原本不向国内销售煤炭产量的10%用于国内供应。此外,昆士兰州政府宣布自2022年7月1日开始,针对煤炭出口实行新的累进税率上限从现在的150澳元/吨以上征税15%,调整为300澳元/吨以上征税40%。以低挥发硬焦煤350元/吨为例,出口成本将增加约10美元/吨,动力煤受到影响较小。新的税率政策下,若焦煤涨至300美元以上,出口量将受到一定抑制。 新增产能方面,则因为环保受到较多法律制约,新建煤矿项目延迟或被取消。作为资源出口型国家,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人均污染最大的国家之一,在气候变化行动上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大型碳排放设施数量逐步减少已经成为必然,但澳大利亚不同政党的减排目标稍有差异,新政府制定的减排目标是到2030年将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05年水平减少43%,与上届政府提出的26-28%减排目标相比更为激进。目前,政府并没有停止批准新建煤矿项目,澳大利亚工业、科学、能源与资源部数据,截止2021年12月,澳大利亚有37个煤炭项目处于可研阶段。规划的煤矿项目大多为动力煤项目,主要利用现存基础设施扩建位于南威尔士地区的煤矿。澳大利亚今年首次依据环境法否决了一个大型煤炭开采计划,这座煤矿位于昆士兰州的大堡礁附近,平均每年可开采多达1000万吨的动力煤和炼焦煤,但因为距离大堡礁太近会污染环境而最终被驳回。 4.国际煤炭贸易格局 澳大利亚是世界第一大炼焦煤出口国,买家主要为亚洲炼钢大国:印度、中国以及日本和韩国。我国禁运澳煤后,原本流向中国的炼焦煤也主要由这些亚洲国家消化,重新开放进口后,这些国家又将成为中国买家的竞争对手,他们的需求高低将对澳煤价格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影响我国进口澳煤数量。 印度是亚洲炼钢大国,世界钢铁协会统计,2021年中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的情况下印度粗钢产量保持了同比17.8%的超高增速,位列粗钢产量世界第二。印度自身炼焦煤资源紧缺,严重依赖进口,已经超越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炼焦煤进口国。澳大利亚一直是印度最大的炼焦煤进口来源,中国禁运澳煤后,印度成为澳煤更重要的出口地,近几年数据显示,印度平均每年进口的炼焦煤量在5000万吨以上,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印度商业与工业部数据显示,印度2021年共进口炼焦煤5838万吨,同比增长21.16%,其中澳煤占比73%。去年俄乌冲突后以澳煤为代表的国际炼焦煤价格一度飙升至650美元/吨历史高点,印度政府为减轻炼钢企业负担,在5月底取消了焦炭和炼焦煤5%和2.5%的进口关税。面对高启的澳大利亚煤价及供应问题,印度钢企将进口订单转向了煤价打折的俄罗斯。2022年,印度进口俄罗斯煤1683.61万吨,同比大增1.3倍,俄罗斯成为印度2022年最大的炼焦煤进口来源,占比达到45%。展望2023年,多家国际机构预测印度钢铁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是全球钢铁需求增长的主要推动之一,对焦煤仍有较高需求。虽然俄罗斯在2022年短暂取代了澳大利亚成为印度第一焦煤供应国,但印度政府与澳大利亚加强合作的意愿仍然很强烈,印度-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协定于去年11月正式生效,印度进口澳煤将免征关税。鉴于印度目前已恢复对进口焦煤焦炭征收关税,此项贸易协定将有效降低澳煤的进口成本,可以推测2023年印度将继续成为澳大利亚炼焦煤重要买家。 日本也是澳大利亚焦煤大买家,据CoalMint整理的数据显示,2021年,日本进口炼焦煤4310万吨,同比增长9%。2022年全年,日本共进口煤炭1.8亿吨,同比增0.22%;其中,从澳大利亚进口煤炭最多,为1.22亿吨,同比增1.75%;占日本煤炭进口总量的66%。在非住宅建筑行业和机械行业的支撑下,日本的钢铁需求将继续保持中度复苏,由于设施投资和建筑业的收缩,韩国的钢铁需求将出现衰退,世界钢铁协会预测,2023年,日本钢铁需求预计增长1.8%,韩国钢铁需求预计下降0.5%。 再分析中国市场内澳煤的竞争对手:俄罗斯和蒙古。澳煤进口受限后,蒙古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焦煤进口国,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我国累计进口蒙古炼焦煤645.8万吨,同比巨幅增长470.2%,在我国炼焦煤进口总量中占比49%。我国进口炼焦煤市场基本被蒙古和俄罗斯瓜分,2022年蒙古和俄罗斯炼焦煤进口占比为37%及33%。蒙古煤炭资源丰富,位于蒙古南部的塔温陶勒盖煤矿,是世界上最大的未完全开采煤田,且距离中蒙边境线仅180公里,相比澳大利亚煤炭长距离海运而言,对煤炭损耗较小,且运输成本较低。和澳大利亚一样,蒙古也是资源出口型国家,煤炭出口对经济拉动作用很大,近年来蒙古虽然大力发展煤炭产业,但不足6000万吨的煤炭年产量跟澳大利亚相比仍然差距较大。制约蒙古煤炭进口量增长的主要因素在铁路建设,去年开始陆续有多条铁路建成通车,但真正留给焦煤的铁路运力不多,今年焦煤进口仍然主要依靠车辆。目前三大口岸通车顺畅,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500车左右,进口量预计将回到疫情前水平。相比澳煤而言,蒙古焦煤煤质虽然不及澳煤,但优势在性价比高,蒙煤将是澳煤在中国最大的竞争对手。 澳煤禁运叠加俄乌冲突,俄罗斯对我国焦煤出口量激增,2022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煤炭6806.4万吨,同比增长19.43%,现已跃居我国第二大焦煤进口国。俄乌冲突爆发前,俄罗斯是欧洲最大的煤炭供应国,欧洲从俄罗斯进口煤炭量占其进口总量的45%。俄乌冲突后欧盟发布俄煤进口禁令,这部分原本流向欧洲的煤炭转而被亚洲国家如中国和印度低价吸收,俄乌冲突爆发一个月后,我国和俄罗斯建立了人民币-卢布结算机制。在铁路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上,俄罗斯相比蒙古更有优势,去年经济下行压力下,性价比较高的俄煤对钢企吸引力很大。目前来看,俄罗斯煤炭偏向亚洲市场的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价格及运输都占优势的情况下,俄煤较澳煤仍有较大竞争优势。
lg
...
金融界
2023-04-18
感觉新冠不再来了还用打疫苗吗?券商:未来第二针加强甚至常态化新冠疫苗接种中仍然不可或缺
go
lg
...
均有重磅大品种放量或即将上市放量,叠加
新
冠
疫情
下的预防接种认知度提升,我们预计大品种接种率有望持续提升、逐步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推荐百克生物、康泰生物、华兰生物、康华生物、智飞生物、万泰生物等。
lg
...
金融界
2023-04-18
堪比茅台!日本推出高级八女茶:用酒瓶装、1瓶1400元
go
lg
...
3次向世界推广,此前曾因合作人去世以及
新
冠
疫情
等无法预料的情况而2次受挫。 据日经中文网消息,3月24日公开的瓶装茶的名字叫做“YAME”。使用的是每年仅生产124公斤的最高级茶叶,每瓶的容量为500毫升,但价格高达2万7000日元(约合人民币1393.98元),是PET瓶装饮料的100倍以上。
lg
...
金融界
2023-04-18
2023全球金融中心排名出炉!伦敦纽约并列世界第一
go
lg
...
雇用了250万人。 在目前全球陆续解除
新
冠
疫情
限制后,全世界各个金融中心都在各个维度做出了不同的反应与表现。 从综合实力上看,只有英国伦敦和美国纽约是唯二在五个维度都表现良好的全球金融中心,而伦敦更是卫冕成功,这足以显示出伦敦在金融服务方面的深度和广度。 伦敦五大指标的表现情况 一、创新生态系统 我们先说创新生态系统。 报告指出,英国的金融和专业服务行业具备世界级的创新性生态系统,且其企业拥有全球联通的市场、面向未来的人才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以下为具体测量指标: 说到金融中心的创新生态系统,最能反映创新性的就是独角兽企业(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数量。 报告数据显示,在英国共有135家独角兽公司,比法国(36家)、德国(63家)和新加坡(31家)都多。而这其中,伦敦就有132家独角兽公司,其地位在英国乃至欧洲都是举足轻重的。 另外,英国还有243家潜在的独角兽公司,其公司平均价值在2.5亿至10亿美元之间,且增长速度极快。 二、金融市场规模 除了创新外,考察金融中心实力的重要指标还有市场规模。 虽然不得不承认美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金融市场,但英国仍然是全球联系最紧密的银行中心,并为世界各地的合作伙伴提供金融服务。 此外,英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债务发行、商业保险和外汇交易中心,并已成为备具吸引力的全球资产管理(AuM)中心。 以下为具体测量指标: 在这里我们也解释一个名词——资产管理(AuM)规模。 所谓资产管理规模,是指衡量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规模的指标,是该机构当前管理客户资产的总市值,能反映一个金融市场的规模。 2019年至2020年,英国的AuM规模增长了18.6%,从7.3万亿美元增至8.6万亿美元,超过了全球14.5%的AuM平均增速,全球市场份额也从2019年的6.9%上升到2020年的7.2%。 另一方面,英国金融服务业的全球连接性也为金融城的公司提供了广泛的机会。2021年,贸易顺差达到640亿英镑,是全球金融中心中最高的,超过巴黎、法兰克福、新加坡和香港的总和。 三、金融基础设施 有了强大的创新驱动和市场规模,金融企业的成功还有赖于良好的基础设施。 报告指出,英国的位置和时区比较适中,使跨国公司更容易覆盖全球主要市场。此外,该国领先的网络安全和反洗钱法律框架,以及数字安全措施,也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商业环境。 不过,金融城也指出,英国的金融和数字基础设施需要进一步升级,从而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更快、更可靠的互联网连接。 以下为具体测量指标: 另一方面,随着许多企业在疫情后开始重新思考他们实体办公室的价值,租用商业空间的成本也正在成为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性价比一直是公司非常重视的因素,企业希望有出色的办公环境来吸引员工返回办公室工作。 数据显示,伦敦优质办公空间的租赁成本正逐年降低,在2022年第三季度末为101美元/平方英尺,低于2021年的114美元/平方英尺。 四、人才吸引力 伦敦和英国在金融行业的成功,还离不开强大的高等教育体系。 顶尖大学和MBA课程、国际人才以及由丰富的生活方式,使英国极具移民吸引力,金融和专业服务公司很容易在这里找到人才。 以下为具体测量指标: 数据显示,47%的英国大学毕业生毕业于商业、数学或信息技术专业,仅次于新加坡(65%)和法国(61%)。 报告指出,由于英国的许多大学和商学院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为公司招聘高技能的入门级人才提供了条件。 数据显示,在100个世界领先的MBA项目中,近60%位于英美两国——50个在美国,9个在英国。 与此同时,英国有10所大学进入世界前100名,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国际化人才。 2021年,英国有近60万名国际学生,来自189个国家,比2017年增长40%。其中最大的群体来自中国、印度,占英国大学入学总人数的28%。 相比之下,美国吸引了超过94.8万名国际学生,但只占总入学人数的5%。法国则是国际学生的第三大留学目的地(约37万名国际学生,占总人数的11%)。 五、营商制度环境 说到金融行业的法律保障,就不得不提营商制度环境。 该报告认为,英国拥有对金融服务业最有利的监管制度,位于英国的公司受益于创新的监管机构、强大的法律体系和透明的商业环境。 以下为具体测量指标: 金融咨询机构Duff & Phelps的调查显示,31%的金融服务高管认为,英国仍拥有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监管制度。相比之下,美国和新加坡仅为25%。 并且,英国是第一个开创了监管沙盒和开放银行的全球金融中心。 为了应对以数据为中心的新产品和服务的盛行,英国金融行为管理局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监管数字测试环境。与伦敦金融城公司合作试点的 "数字沙盒 "为创新者提供了额外的支持,让他们有机会获得合成数据资产、API市场、编码环境,以及接触导师和观察员。 整体而言,金融城政府认为,伦敦的优势之一就是金融、专业服务、技术和政策制定都紧密相连,换句话说,英国政府非常重视金融等行业的发展,因此能够提供一定的政策便利。 例如,英国政府要为审慎监管局(prudential Regulation Authority)和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制定新的增长和国际竞争力目标,反映出金融服务业作为英国整体经济增长引擎的重要性。 目前,英国仍然是最开放的全球金融中心之一,比美国、法国或日本更容易进入国际市场。与其他中心相比,英国对资本和人员流动的限制较少,位于英国的公司目前面临的政策引起的贸易成本较低。 英伦投资客写在最后 通过梳理这份研报,我们发现,伦敦在创新、市场规模、基建、人才和监管各个方面的综合实力都可圈可点,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依然牢不可破。 这也与伦敦此前制定的,继续在未来5年作为全球最大金融中心的野心一脉相承。 未来,英国政府还会继续升级金融基础设施、提升科技投入,并改革税收制度、简化签证流程以吸引国际人才,将全球金融中心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 End -
lg
...
英伦投资客
2023-04-18
上一页
1
•••
339
340
341
342
343
•••
637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突传重磅!英国金融时报:中国已正式邀请特朗普访华 与习近平举行峰会
lg
...
特朗普刚刚重大发声!特朗普料美联储本周“大幅降息” 金价位于历史高点附近
lg
...
青年失业率达到17.8%,中国领导层誓言结束“内卷”!哪些行业最惨?
lg
...
【直击亚市】中国8月数据令人失望!特朗普预测美联储大幅降息,中美再次谈判
lg
...
中国央行恐很快出手!彭博:中国债市暴跌 引发人行将重启债券购买的猜测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20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