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尼桑将成为首家在美国和加拿大采用特斯拉充电的
日本
汽车
,为进军北美市场开辟道路
go
lg
...
国和加拿大采用特斯拉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的
日本
汽车
制造商,加入了全球同行扩大快速充电网络以促进电动汽车普及的行列。 尼桑公司表示,从2025年开始,日产将为其电动汽车配备特斯拉开发的北美充电标准(NACS)端口,目标是到2030年全电动汽车销量将占美国汽车销量的40%。 美国的竞争对手福特(Ford)、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和里维安(Rivian)都在接受NACS充电标准的公司之列,这与拜登政府早些时候让联合充电系统(CCS)成为美国主要充电标准的努力形成了差距。 白宫曾表示,使用特斯拉标准插头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只要采用美国充电标准连接技术CCS,就有资格获得数十亿美元的联邦补贴。 从2024年起,尼桑汽车将为目前配备CCS的Ariya电动汽车提供NACS充电适配器,使其能够在特斯拉的超级充电站网络上充电。 根据美国能源部的数据,目前特斯拉的超级充电站约占美国快速充电站总数的60%。 7月7日梅赛德斯-奔驰公司表示,从2024年开始奔驰车辆的车主可在北美使用特斯拉的超级充电桩;从2025年开始奔驰将成为第一家在新电动汽车上应用特斯拉NACS充电标准的德国汽车制造商。 奔驰还将与美国合作伙伴一起,希望2030年之前在北美建立自己的高功率充电网络,将设有400多个充电中心,包括2500多个高功率充电桩。奔驰在北美的第一批充电中心将于2023年底开放,并将配备CCS和NACS接口。
lg
...
Sue
2023-07-19
中日突发重磅消息!日本三菱汽车无限期暂停在华业务并将裁员 究竟发生了什么?
go
lg
...
国社交媒体上流传的一份公司备忘录,这家
日本
汽车
制造商表示,中国从汽油车向更清洁汽车的过渡已经影响其现有产品线,销量远远低于预期。 该备忘录显示:“在过去的几个月里,管理层和股东们尽了最大的努力,但由于市场状况,我们非常不情愿和遗憾,我们必须抓住机会向新能源汽车转型。该公司将在经历考验和磨难后复活。” (截图来源:彭博社) 三菱在华合作伙伴广州汽车集团有限公司(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的一位代表证实了备忘录的内容。两家汽车制造商都表示,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在努力“优化员工结构”,并将尽最大努力保障受影响员工的合法权益。 截至2022年,广汽三菱的员工人数约为2700人。此次并没有公布人员优化的规模和时间。该公司于2022年12月上市了SUV“欧蓝德(Outlander)”的中国款全新车型,但销量并未达到最初的预期。 彭博社分析称,三菱汽车在中国的失败反映了其他
日本
汽车
制造商所面临的压力,它们在推出电动车型方面进展缓慢,市场份额被特斯拉(Tesla Inc.)和比亚迪(BYD Co.)等新竞争对手蚕食。本田汽车(Honda Motor Co.)和日产汽车(Nissan Motor Co.)在中国的销量至少已经连续两年下滑,而丰田汽车(Toyota Motor Corp.)去年的销量出现10年来的首次下滑。 在三菱决定关闭中国业务之前,其湖南长沙工厂已于3月份暂停生产。三菱汽车社长兼首席执行官(CEO)加藤隆雄(Takao Kato)曾在5月份表示,该公司将努力克服在中国遇到的困难。 加藤隆雄在5月召开的财报记者会上就中国业务表示:“现阶段尚未做出退出市场等决定,但很明显需要进行一些结构改革。” 三菱汽车在中国的年销量在2019年达到峰值,约为13.45万辆。2022年,该公司在中国生产了34575辆汽车,1月份降至1530辆,4月份降至零。三菱在中国有一款电动SUV,名为Airtrek,去年仅售出515辆。 今年3月,三菱宣布计划到2035财年实现其在全球销售的汽车100%电动化,并在2030年前投资高达1.8万亿日元(约合130亿美元)用于电动化,这表明三菱正在努力赶上全球汽车制造商向更环保汽车的转变。
lg
...
风枫
2023-07-14
中国即将实施镓出口管制!汽车制造商犯了难:还能继续依赖氮化镓吗?
go
lg
...
造商表示,他们正在密切关注形势。 一家
日本
汽车
供应商的消息人士对路透表示,该公司正在考虑未来的功率半导体是使用氮化镓还是碳化硅。 “当然,如果我们未来大量使用这些设备,这个因素(中国的出口管制)将是一个问题,”这位消息人士说,他没有被授权公开发言。 一些芯片制造商也一直保持沉默。 德国英飞凌(Infineon)今年3月宣布,将以8.3亿美元收购加拿大的GaN Systems,理由是氮化镓芯片的预期快速增长。该公司表示对具体材料不予置评。 Transphorm的Mishra表示,由于镓金属是在铝土矿加工制铝过程中产生的,他相信其他国家将会介入,取代中国的供应。 Mishra说:“如果中国完全封锁,就会出现暂时的波动,价格就会上涨,人们就会在其他国家启动他们的工厂。” 其他人则没有那么自信。“人们不得不寻找其他选择,但氮化镓很难被取代,”CMI的Neill说。“想出一个替代方案需要很长时间。”
lg
...
超启
2023-07-11
日系车在中国彻底“失宠”!三大巨头销量雪崩式下降
go
lg
...
万9139辆,都呈现负成长。 上述3家
日本
汽车
制造商,今年上半年在中国大陆的新车销量也下跌,主要是减税措施结束,进而导致销量下滑。今年上半年丰田汽车销量年减2.8%至87.94万辆,本田减22%至52万9691辆,日产最惨,出售35万8509辆新车,年减24.4%。 根据路透社报导,美国咨询公司AlixPartners预估报告指出,今年中国汽车制造商在国内市场的市占率将掌控主导权,进一步推升市占率。 报导提到,中国过去40年来一直由福斯、丰田等全球品牌大厂与本土企业筹组的合资公司主导,但自有汽车品牌凭借价格极具竞争力、迅速推出新型车款,以及比亚迪、蔚来、小鹏等电动汽车制造商的崛起,也改变了市场的势力版图。 AlixPartners表示,虽然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将继续快速增长,但竞争加剧和产能过剩也将带来洗牌。报告预测,到2030年,在中国注册生产电动汽车或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167家公司中,只有25至30家能够生存下来。 与此同时,中国品牌正瞄准中国境外的增长,包括欧洲和东南亚。举例来说,自2020年以来,中国汽车制造商已在泰国投资14亿美元,在从长期在泰国经营的日本品牌手中夺取市场份额后,目前在泰国电动汽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lg
...
Dan1977
2023-07-10
丰田5月产量同比飙升35% 销量同比增长11%
go
lg
...
生产150万辆电动汽车的目标。 另一家
日本
汽车
制造商HMC>本田汽车也表示,该公司5月产量同比增长35%至329,066辆,为连续第三个月增长。得益于在美国的强劲表现,这家日本第二大汽车制造商的全球销量同比增长了24%,至325,641辆。日产汽车也公布了数据,其5月产量和销量均同比增长了19%,分别达到274,551辆和274,545辆。
lg
...
金融界
2023-06-30
中国电动汽车进军欧洲市场!或将颠覆传统汽车产业,重塑欧洲制造商格局
go
lg
...
方面的创新,而欧洲和国际品牌正在落后。
日本
汽车
制造商日产(Nissan)首席执行官Makoto Uchida表示,中国的技术进步已经“比我们预期的快得多”。 尽管“新能源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国内市场在过去3年蓬勃发展,但增长速度正开始企稳。这一趋势,再加上数十家企业争夺市场份额,已引发分析师警告称,中国工厂的利用率已降至三分之一左右。由于有如此多的产能闲置,显而易见的解决方案是出口。中国去年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今年有望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在电动汽车方面,那些斥巨资进入中国市场的欧洲品牌在中国的销量排名已经下滑。上海咨询公司Automobility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仅比亚迪一家公司就在中国销售了近100万辆电池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占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38%。相比之下,作为上世纪80年代末首批进入中国市场的欧洲企业之一,大众汽车的电动汽车销量仅占中国市场的2%。 毕马威(KPMG)表示,未来两年内,中国汽车集团可能在欧洲新车销售中攫取15%的市场份额,超过法国雷诺(Renault)。中国企业已经开始在印度建立业务。奇瑞预计明年仅在英国就将开设50个展厅,到2025年将增加一倍。 去年10月,比亚迪宣布与Sixt达成合作伙伴关系。这家德国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已同意,到2028年,将为其欧洲业务购买10万辆比亚迪汽车,最初的重点是紧凑型运动型多功能车Atto 3。今年迄今为止在德国注册的近87万辆新车中,有111辆是比亚迪车型。蔚来汽车在中国销售了161辆汽车。 奇瑞的Victor Zhang承认,欧洲是一个“监管非常严格、竞争激烈”的市场。他补充称,由于欧洲的安全标准和相关合规成本太高,大多数进入欧洲市场的品牌只推出了产品的一小部分。 中国汽车制造商还表示,它们正准备开始在欧洲生产汽车,这将有助于避免进口关税,降低运输成本,并可能在消费者眼中显得更加本地化。“我们需要更好地了解欧洲客户的需求,”吉利控股首席执行官李书福上月在英国《金融时报》的未来汽车峰会(Future of the Car Summit)上表示。“我们知道我们仍然缺乏经验,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
lg
...
Sue
2023-06-29
不要成为美国帮凶!中国大使警告日本:勿联合限制芯片出口 脱钩将重演“失去的三十年”
go
lg
...
阻碍。 回溯至20世纪80年代,美国对
日本
汽车
和半导体出口的限制给日本主要汽车和电子公司带来沉重打击。1985年的广场协议导致日元升值,进一步伤害了日本出口商,最终导致日本陷入了所谓“失去的三十年”的深渊。 他说:“我们不希望看到中日两国都遭受损失,而另一个国家却欢欣鼓舞的局面。” 综合外媒消息,日本对中国的态度日益好战,日本在2022年12月发布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中将中国列为“最大的战略挑战”。 Wu也指出,中国从未将日本视为竞争对手,更没有将日本视为威胁或敌人。 他表示,希望日本作为地区和世界的重要成员,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树立“客观”认知,与中国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失去的十年”,指的是日本在1991年泡沫经济破灭后而导致经济停滞的时期,该术语最初指的是日本1990年代,但2000年代和2010年代的经济持续停滞,因此又有“失去的二十年”和“失去的三十年”。 英国BBC在今年初撰写日本“失去的三十年”专题时这样写道:“日本曾代表着未来,但它却顽固依恋着过去并踌躇不前。” 从1991年到2003年,日本GDP每年仅成长1.14%,而2000年到2010年的平均实际成长率约为1%,均远低于其他工业化国家。雪上加霜的是,日本其后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2011年的东北大地震、海啸和福岛核灾难、以及新冠大流行打击,经济停滞现况持续到2020年代,日本经济进一步衰退,债务水准继续上升。 在1995年至2007年期间,日本的名目GDP从5.33万亿美元下降到4.36万亿美元,实际工资下降约5%,而物价水平停滞不前,泡沫经济破灭广泛影响整个日本经济。 尽管1991年泡沫经济破灭对日经济挫折的程度和衡量标准存在一些争论,但“失去的十年”的经济影响已得到充分证实,日本政策制定者仍在努力应对其后果。
lg
...
小萧
2023-06-29
形势正在悄然生变!中国恐不再是昔日的“世界工厂” 但与中国说byebye没那么容易?
go
lg
...
自达正在将部分零部件的生产转移回日本
日本
汽车
制造商马自达(Mazda)过去一直支持在中国生产汽车零部件,但它已经改变了这一立场。 路透社援引公司高管的话说,马自达8月份表示,将要求其零部件供应商在中国以外生产零部件,同时增加在日本的库存。 这是在中国因新冠疫情封锁导致供应链和生产时间表受到冲击后做出的决定,但价格才是这一举措背后的真正驱动原因。 马自达高级执行董事Masahiro Moro去年12月向英国《金融时报》表示:“这已不再是一个成本是主要驱动因素的时代。”“目前,我们还需要考虑供应链的稳健性,以确保零部件的稳定采购。” 据路透社报道,他说:“随着我们继续在全球开展业务,我们必须在认识到我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处于全球化时代的基础上管理当前的变化。”
lg
...
市场焦点
2023-06-28
美股收盘:纳指跌超150点 中概股多下跌金融壹帐通暴跌33%
go
lg
...
国内上调6款车型售价 涨幅最高达5%
日本
汽车厂
商本田近日宣布,将在日本国内上调6款车型的价格,这是本田今年第二次涨价。此外,日产、三菱等多家日本车企也都在近期相继提价。今年4月,日产汽车上调了5款车型的价格,涨幅最高达到10%左右。三菱汽车今年2月对两款车型涨价,涨幅最高达6%。除此以外,马自达、斯巴鲁等车企此前也相继上调了部分车型的价格。日本车企提价,主要原因是日元贬值叠加原材料价格和物流成本上涨。
lg
...
金融界
2023-06-27
日产前CEO戈恩起诉旧东家,索赔10亿美元
go
lg
...
恩(Carlos Ghosn)起诉这家
日本
汽车
制造商和相关人士,指控后者在2018年阴谋将他赶下台,并以涉嫌财务不端行为为由安排逮捕他,向日产索赔超过10亿美元,以赔偿他在财务和声誉方面受到的“严重损害”。 戈恩向黎巴嫩最高上诉法院(Court of Cassation)的检察官提出了索赔要求。自2019年底戏剧性地逃离日本以来,他一直住在黎巴嫩。媒体看到的法庭文件显示,这份诉状于5月18日提交。 该诉讼要求日产赔偿戈恩5.88亿美元的薪酬和其它费用,并支付5亿美元的惩罚性赔偿。 戈恩在诉讼中称,对他的“严重而敏感的指控将在人们的脑海中徘徊多年”,并表示他“将在余生中遭受这些指控的折磨,因为它们具有持久和挥之不去的影响,即使仅仅是基于怀疑。”
lg
...
金融界
2023-06-21
上一页
1
•••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重大突发!特朗普:已经非常接近与中国达成协议 习近平提出会晤请求
lg
...
俄乌突传重大消息!彭博独家:俄罗斯考虑向特朗普提出乌克兰空中停火方案
lg
...
中国传大消息!纽约时报:中国限制公职人员出国 幼教、医生也上交护照
lg
...
中国突传重磅!南华早报:中国化解地方政府债务行动取得首个重大胜利
lg
...
中美突发!彭博:两名在美的中国公民涉嫌向中国走私英伟达先进芯片被捕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