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腾讯与蔚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拟在自动驾驶云等领域开展合作
go
lg
...
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自动驾驶云、
智能
驾驶
地图、数字生态社区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以支持蔚来的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及用户体验创新。 面向高等级自动驾驶,腾讯云将支撑蔚来自动驾驶从研发到运营所需要的大规模数据存储、运算和模型训练。腾讯云将和蔚来共同打造面向智能汽车领域的一体化混合云基础设施。 此外,双方还在探索基于位置服务和互联网生态的场景化智能服务网络,例如下一代加电地图导航,可根据实时续航情况为车主智能规划附近的加电服务。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自动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2-11-29
基金早班车|北交所指数投资时代开启!北证50指数基金集中发行,华夏易方达南方嘉实等8家公募同台竞技
go
lg
...
讯控股与蔚来汽车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
智能
驾驶
地图、自动驾驶云、数字生态社区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小鹏汽车相关负责人否认将自研电池,称目前坚定聚焦汽车主业,控制成本并提高运营效率。 阿里健康中期收入115亿元,同比增长22.9%;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1.61亿元,上年同期亏损2.32亿元。期内集团取得毛利约23亿元,毛利率为20.%。 现代汽车和LG新能源考虑在美国建设合资电池厂,每家工厂的年产能约为35GWh,足以为约100万辆电动汽车提供动力。 拼多多第三季度营收355亿元,同比增65.1%;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105.9亿元,同比增546%;调整后净利润124.72亿元,同比增295%。拼多多财务副总裁刘珺表示,三季度临时账面利润增加具有偶发性,不可持续。 三、宏观&产业 生态环境部表示,《“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将发布实施。这是继“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之后,我国在污染防治领域又一大攻坚行动。 IDC预测,到2026年,中国IT安全市场投资规模将达到319亿美元,其中安全软件的市场占比将超过安全硬件,软件占比在2026年将达到41%。 意大利计划在明年对能源公司征收50%一次性暴利税,预计筹集近26亿欧元。 四、基金预警 杭州高新公告称,因叶峰涉嫌持股变动信息披露违法违规、限制期转让等,周建华涉嫌短线交易,证监会决定对上述两位董事进行立案调查。 两连板跌停国联股份公告称,媒体所质疑的融资性贸易、人均创收异常、募集资金使用等事项均不符合事实。同时,公司实控人、董监高拟合计增持 5020万元-10040万元。 吉林信托收今年第三张罚单!11月28日,银保监会官网披露吉银保监罚决字〔2022〕35号处罚信息表显示,吉林信托存在“违反内控制度开展业务并形成风险”违规行为,被处以罚款40万元。 “20世茂G2”“20世茂G3”支付部分利息;“22西电一”债券持有人会议通过提前兑付议案;“G18金控1”持有人会议通过提前偿还债券本息等两项议案;中国恒大清盘呈请聆讯延期;联合资信调整南通二建主体及“20南通二建MTN001”评级展望为“负面”;金沙建投集团被列为被执行人且涉及累计被执行金额10699.78万元;“19花样年”等债券自11月29日开始停牌;“22苏国泰MTN001”“22东航股SCP018”取消发行。 五、新发基金
lg
...
金融界
2022-11-29
早报|机构:港股见底 恒指将破2万点;蔚来与腾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拼多多绩后大涨超12%
go
lg
...
市场?⑤蔚来与腾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在
智能
驾驶
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⑥中泰国际:港股即将见底 预计恒指明年有望突破2万点;⑦南向资金11月28日净买入66亿:大幅回补美团 增持地产金融龙头。 全球市场 美股:标普500指数收跌1.54%,报3963.94点;道指收跌1.45%,报33849.46点;纳指收跌1.58%,报11049.50点。 欧股:德国DAX30指数收跌1.09%,报14383.36点。法国CAC40指数收跌0.70%,报6665.20点。英国富时100指数收跌0.17%,报7474.02点。 亚太股市:11月28日,香港恒生指数收跌1.57%,报17297.94点,恒生科技指数收跌1.93%,报3432.86点。日经225指数收跌0.53%,报28134.50点。韩国KOSPI指数收跌1.18%,报2409.08点。 人民币: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北京时间23:30收报7.2066元,较上周五夜盘收盘跌431点。成交量326.46亿美元。 黄金:COMEX 12月黄金期货结算价收跌0.78%,报1740.30美元/盎司。 原油:WTI 1月原油期货结算价收涨1.26%,报77.24美元/桶。布伦特1月原油期货收跌0.52%,报83.19美元/桶。 美股要闻 美联储“三把手”:仍须进一步加息以抑制通胀 失业率将明显上升 当地时间周一(11月28日),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表示,美联储在降低通胀方面还有更多工作要做,预计这一政策路径将导致失业率明显上升。 威廉姆斯同时兼任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副主席,在货币决策上享有固定的投票权,被视作美联储的“三号人物”。 美联储今年共进行了六次加息,其中包括连续四次加息75个基点(6月、7月、9月和11月),累计加息375个基点,将联邦利率目标区间上调至3.75%-4%,这是该央行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激进的加息周期。 详解拼多多财报:营收355亿 “偶发性”利润背后广告逆势增长 11月28日,拼多多发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拼多多三季度收入为355.0亿元,同比增长65.1%,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05.9亿元。 尽管拼多多财务副总裁刘珺表示,本季度账面利润临时增加,部分项目的投入有所延迟,不能完整反映公司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但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财报显示,总收入中,网络营销服务及其他收入和交易服务收入大增,其中,网络营销服务及其他收入同比增长58%(一般理解为广告收入),而部分同类头部电商该数据为负数及个位数。交易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02%。 针对第三季度广告收入的明显增长情况,拼多多相关高管在业绩会上回应称,今年有更多品牌和拼多多合作,包括农产品、家电、化妆品等。他还提到,总体投资活动减少也许对长期发展不利,未来将继续投资。 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 Q3业绩远超市场预期拼多多大涨超12% 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2.83%,拼多多涨超12%。 11月28日,拼多多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 财报显示,三季度平台实现营收355.0亿元,同比增长65.1%;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05.86亿元,比2021年同期的16.4亿元增长了546%;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24.72亿元,同比增长了295%。 国际资本蠢蠢欲动:美联储加息见顶后 资金或流向中国市场? 2022下半年以来,各国通胀高烧难退,美联储以激进加息带动全球央行加息潮和强势美元,不断搅动金融市场,令全球经济雪上加霜。 与此同时,2022年美联储多次加息吸引着来自新兴经济体的资本,流向美国经济。 不过,多位首席经济学家预测,美联储加息周期在2023年见顶,届时国际资本流动或有明显转向,而中国很可能将在国际资本回流中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美股成交额前20:Meta跌超2%泄露五亿用户信息;拼多多绩后涨超12% 第8名Meta Platforms收跌2.36%,成交25.189亿美元。当地时间周一(11月28日),爱尔兰数据保护委员会宣布对Meta Platforms处以巨额罚款,因其未能防止5亿多Facebook用户的个人数据被泄露。 第12名拼多多收高12.62%,成交18.9亿美元。拼多多第三季度营收3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1%,预估309亿元人民币;NON-GAAP净利124.5亿元,同比增295%;调整后每ADS收益8.62元人民币,预估4.75元人民币。 港股早知道 蔚来与腾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在
智能
驾驶
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2022年11月28日,蔚来与腾讯在深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自动驾驶云、
智能
驾驶
地图、数字生态社区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蔚来将与腾讯共同打造一体化混合云基础设施,最高可支撑EB级规模的自动驾驶数据存储,支持在万亿文件规模下,100万QPS的访问效率,显著提升自动驾驶研发效率。 在地图方面,基于腾讯提供的
智能
驾驶
地图和车图云等能力,蔚来将打造标准导航与高精导航无缝融合的人车共驾创新体验,并探索基于位置服务和互联网生态的场景化智能服务网络。在车图云方面,双方将基于行业领先的“车-图-云”一体化模式,打造具有蔚来特色的个性化地图体验。 中泰国际:港股即将见底 预计恒指明年有望突破2万点 近期港股出现大幅反弹,当时市场经历了2022年10月大跌,情绪极度悲观,包括资金流、估值、市宽、情绪面、技术面等各项指标均呈极端超卖的状况,但随后情绪好转,市场出现超跌反弹的动作。 中泰国际指出,港股反弹更多来自内地政策面出台后的情绪改善及空仓回补,结构不稳固,并预计盈利将明年在三季度起渐现拐点,港股市场底领先盈利底六至十二个月,今年四季度至明年一季度都是市场筑底的窗口。 香港重磅发布!三家金融科技公司正式获选 2022年11月28日,香港银行公会、香港有限制牌照银行及接受存款公司公会及香港持牌放债人公会(以下统称“行业公会”)公布,“信贷资料平台”(Credit Reference Platform, CRP)经已完成系统测试,于当日正式开始运作。三家正式获选为“多家个人信贷资料服务机构(MCRA)模式”下的信贷数据服务机构,分别是诺华诚信有限公司、壹账通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及环联信贷数据服务有限公司。香港金融管理局(以下简称“香港金管局”)对信贷资料平台的推出表示欢迎。 阿里健康:2023财年中期收入达115亿元 医疗健康及数字化服务收入同比增74.9% 11月28日晚间,阿里健康发布2023财年中期业绩公告。报告期内,阿里健康收入达人民币115亿元,同比增长22.9%;毛利2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健康在报告期内实现正面盈利,利润达1.6亿元,经调整后利润净额达3.5亿元。正面盈利的取得是基于医药自营业务用户规模持续增长,精细化运营所带来的议价、定价能力提升和经营效率优化,以及平台规模经济推动的效率提升等原因。 作为公司的核心业务,医药电商业务保持稳健增长。公告显示,阿里健康医药自营业务半年度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达100.8亿元,同比增长24.2%。截至2022年9月30日,线上自营店的年度活跃消费者超过1.2亿,较去年同期增加超过3000万人。 南向资金11月28日净买入66亿:大幅回补美团 增持地产金融龙头 数据显示,南向资金作日成交372.34亿港元,净买入66.37亿港元。其中沪港股通净买入33.22亿港元,深港股通净买入33.15亿港元。 大幅净买入:美团-W(03690.HK)8.19亿港元;建设银行(00939.HK)2.43亿港元;碧桂园(02007.HK)2.19亿港元;碧桂园服务(06098.HK)2.08亿港元;工商银行(01398.HK)1.89亿港元;国美零售(00493.HK)0.53亿港元。 大幅净卖出:腾讯控股(00700.HK)5.48亿港元;香港交易所(00388.HK)1.03亿港元 财经日历 (文章来源:哈富证券)
lg
...
东方财富网
2022-11-29
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 拼多多公布Q3业绩远超市场预期大涨超12%
go
lg
...
深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自动驾驶云、
智能
驾驶
地图、数字生态社区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蔚来将与腾讯共同打造一体化混合云基础设施,最高可支撑EB级规模的自动驾驶数据存储,支持在万亿文件规模下,100万QPS的访问效率,显著提升自动驾驶研发效率。 在地图方面,基于腾讯提供的
智能
驾驶
地图和车图云等能力,蔚来将打造标准导航与高精导航无缝融合的人车共驾创新体验,并探索基于位置服务和互联网生态的场景化智能服务网络。在车图云方面,双方将基于行业领先的“车-图-云”一体化模式,打造具有蔚来特色的个性化地图体验。 蔚来与腾讯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除上述合作外,双方还将共同推进蔚来数字生态社区的持续创新,拓展更丰富的场景化用户服务和社区生态。 其他中概股涨跌情况,爱奇艺涨超9%,腾讯音乐涨超7%,满帮涨超4%,唯品会、哔哩哔哩、网易涨超2%,微博、富途控股、理想汽车、百度涨超1%,京东、阿里巴巴小幅上涨。知乎跌超8%,中国铝业跌超7%,趣店跌超4%,台积电、小鹏汽车2%,蔚来小幅下跌。 领涨中概股列表: 领跌中概股列表: (文章来源:哈富证券)
lg
...
东方财富网
2022-11-29
美股收盘:道指跌近500点 中概股逆势走强拼多多绩后涨13%
go
lg
...
与蔚来汽车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协议,将在
智能
驾驶
地图、自动驾驶云、数字生态社区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未来,双方将就蔚来的
智能
驾驶
技术研发及用户体验创新展开深入探索。腾讯将围绕标准地图、车道级地图与高精地图“三图合一”的地图数据体系,帮助蔚来实现标准导航与高精导航无缝融合的人车共驾创新体验,并将提供云计算能力,为自动驾驶从研发到运营所需要的大规模数据存储、运算和模型训练提供算力。
lg
...
金融界
2022-11-29
腾讯与蔚来在智慧出行领域展开合作
go
lg
...
与蔚来汽车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协议,将在
智能
驾驶
地图、自动驾驶云、数字生态社区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未来,双方将就蔚来的
智能
驾驶
技术研发及用户体验创新展开深入探索。腾讯将围绕标准地图、车道级地图与高精地图“三图合一”的地图数据体系,帮助蔚来实现标准导航与高精导航无缝融合的人车共驾创新体验,并将提供云计算能力,为自动驾驶从研发到运营所需要的大规模数据存储、运算和模型训练提供算力。
lg
...
金融界
2022-11-29
虹软科技:华为目前还是公司的客户,但相对之前出货量少了很多
go
lg
...
投资者就公司营收下降、智能手机业务、
智能
驾驶
业务、研发投入计划等情况进行了调研。 市场数据显示,近10日来,虹软科技估计持续下跌,11月25日收跌2.18%,股价报收24.21元/股。今日开盘后,虹软科技股价冲高之后持续下挫,股价跌破24元/股,跌幅超2%,市值超96亿元。 调研活动中,虹软科技表示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前三季度同比营收下降的主要原因为:(1)2022年第三季度、前三季度,公司移动智能终端视觉解决方案业务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2,127.86万元、35,044.27万元,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1.35%、15.94%。(2)随着
智能
驾驶
行业的快速发展,公司结合
智能
驾驶
业务发展路径,加大了对相关人才的招聘力度,相应职工薪酬等相关支出增加。 智能手机业务方面,虹软科技表示在目前宏观经济形势复杂,手机用户购机意愿减弱的行业大背景下,公司现阶段手机业务主要的目标是维持稳定。客户情况方面,华为目前还是公司的客户,但相对之前出货量少了很多。荣耀现在是公司的重要的、有潜力的客户。
智能
驾驶
业务方面,虹软科技表示公司前装软硬一体车载视觉解决方案有Tahoe(面向舱内)和Westlake(面向舱外)两个产品。Tahoe是一个DMS外挂的组件方案,它包含了芯片、传感器、相机模组,是一站式的解决方案,主要针对一些硬件平台相对落后的老车型、老平台,来支撑DMS的功能需求及满足法规要求;另外还可以用作新平台系统快速升级的方案。关于Tahoe公司已经产品化,目前的进度主要是向市场推广与渠道布局中。Westlake还没有产品化,但在持续更新迭代中。另外,虹软科技表示,
智能
驾驶
后装在战略上不是公司着重投入的方向,但公司也会紧跟市场需求合理拓展。 在
智能
驾驶舱
外算法提升方面,虹软科技表示这部分确实有挑战,因为舱外比舱内要复杂,不管是从数据采集以及数据量、场景的复杂度来看,还是从各种各样的数据边界来说,在特殊场景下的特定情况是无穷无尽的。第一,需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算力平台、成本可控的情况下达成各方面都满意的目标,这是比较大的挑战。第二,随着
智能
驾驶舱
外领域的发展,舱外产品的性能以及精确度、精密度要求会越来越高,这也是一个挑战。这部分需要和合作伙伴一起来解决。 对于
智能
驾驶舱
外产品有没有进一步拓展的打算?虹软科技表示公司
智能
驾驶舱
外产品目前包含ADAS、AVM、BSD等产品,对于舱外功能模块公司仍然持续研发、更新技术。 对于AR/VR业务,虹软科技表示AR/VR业务是公司多年重点布局的业务,且已经储备了较多的解决方案,主要是围绕视觉算法的布局,如针对基本定位技术的Slam核心算法、针对头显设备限制解决延时与眩晕感的问题等等,但客观来看,整个AR/VR市场的成熟度与出货量还有待观察,重点还是期待市场能让AR/VR设备有一些新的热点,这也是为了未来AR/VR有所爆发之后,能够快速切入做准备。
lg
...
金融界
2022-11-28
东方财富财经早餐 11月28日周一
go
lg
...
业内普遍预计,该技术有望率先应用于华为
智能
驾驶
领域。 第一财经:11月25日,曾经耗时五天五夜拍出20亿天价,但最后被悔拍的斯诺威矿业54.2857%股权第三次拍卖正式开拍,起拍价2亿元,这次引来5人报名,近4万人围观。此次斯诺威矿业拍卖热度并不输今年5月的竞拍,仅用时22分钟、历经26次出价就成功达到首轮竞拍的封顶价,触发熔断机制。 财联社:日前,蔚来汽车固态电池供应商卫蓝宣布,其于11月22日在湖州基地迎来第一颗固态动力电芯下线。据悉,这一投资139亿元、年产20GWh固态电池项目,产后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200亿。业内人士表示,全固态电池将在2025年至2030年间得以应用,在上下游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半固态电池上车越来越卷,对产业化和普及也就越有利。 财联社:近期,来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 Singapore)的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技术,可以将一次性包装、袋子和纸板箱中的废纸转化为锂离子电池的关键部件。该研究团队生产的碳阳极表现出优越的耐久性、灵活性和电化学性能。实验室测试表明,这种阳极可以充放电1200次,至少是目前手机电池阳极的两倍。 证券时报:近日,央行营业管理部公布的处罚信息显示,百联优力(北京)投资有限公司因未落实防范电信诈骗风险相关要求等共计四项违法行为,被罚没合计6489.33万元。与此同时,百联优力法人、最终受益人井广涛负有相关责任,也一并遭到处罚。 农业农村部:入冬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进展顺利。目前,全国秋粮收获超过98%,除南方部分中晚稻和晚秋作物外,其他收获已经结束。全国冬小麦和冬油菜播种均已超过99%,除江淮、西南等部分地区还在播种扫尾外,其他地区播种已结束。 证券日报:进入11月,国内磷肥出厂价格持续上行。截至11月25日,55%粉状磷酸一铵出厂均价为3366.67元/吨,日涨幅0.25%;64%磷酸二铵出厂均价为3850元/吨,日涨幅0.85%。业内称,近期市场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冬储需求增加及社会库存低位等多重利好因素叠加,磷肥市场需求上升,价格呈现好转态势。 中证报:在电动车赛道上步伐相对缓慢的多家合资车企正开启新一轮“加速跑”。10月以来,包括通用、大众、本田等多家外资品牌的合资车企,均在技术、新车型研发、资本开支等方面展开了新一轮投入。 界面新闻:鸿海创办人郭台铭表示,鸿海与台积电的策略完全错开,鸿海做的产品比较偏向利基型,例如下一代材料、新一代制程、新一代封装等。台积电已经做的或做得很好的市场,鸿海不需要去复制,将来鸿海应该着重在汽车,以及一些看起来很小但用途很大的各种市场和技术领域的发展。 证券时报:总部位于法国的CMA CGM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运输公司之一,周五公布第三季度净利润为70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56亿美元。随后表示,由于近期能源价格高和消费者支出疲软,预计第四季度航运市场回落将加速。 央视新闻:随着冬季的临近和供暖需求增加,欧洲基准天然气期货价格一周上涨了约6%。欧盟相关需求的快速增长可能会迅速耗尽库存,使市场进一步面临供应中断的风险。此外,俄罗斯天然气公司表示,可能将从下周开始限制经乌克兰向欧洲国家输送天然气,分析认为,这个不确定因素也将推高天然气价格。 中国证券报:机构数据显示,目前多地首套房贷利率降至4%以下,进入“3时代”,部分地区房贷利率已处于历史性低点。除房贷利率下降外,今年以来,至少已经有115个城市将公积金或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降至20%,其中包括四川成都、河北石家庄、陕西西安等二线城市,购房成本处于阶段性低点。 第一财经:近日杭州、西安、成都三大热点城市都发布了局部优化楼市限购的政策。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近50城发布超百条限购优化政策,其中放松限购的省会城市多达16个。研究机构认为,市场需求还有进一步释放的空间,各地新政最多给予市场“企稳”的可能,要全面刺激需求回升还有难度。 每日经济新闻:上海“随申办”日前正式上线“我要租房”服务专题,租客与房东可通过平台直接联系。此项服务的推出,对3600多家从事租房业务的经纪机构、84700多名经纪人员来说,无疑相当微妙。业内人士认为,官方房产租售平台给市场提供了新的选择,不过平台体验感仍需提高,市场反应不太明显。 每日经济新闻:曾经因房价飞涨、倒挂而一房难求的网红板块,杭州未来科技城“三兄弟”,阳光城未来悦、中南樾府、东原印未来,用中介的话说,“跌成了事故”。其中,阳光城未来悦多个户型成交价在半年内下跌了近100万元。 中国中车:董事会同意时代电气向时代半导体公司单方增资24.6亿元 英力股份:安徽飞米签订500MW晶硅太阳能组件生产线设备采购合同 道氏技术:与浦项化学签订59亿元NCM前驱体(高镍)购买合同 大禹节水:联合中标13.06亿元敦煌水安全与高质量发展项目 实丰文化:拟1亿元获得超隆光电25%股权快速切入光伏组件赛道 正威新材:子公司拟两年内新增8套风力发电叶片模具 雪天盐业:拟与关联人共同投资美特公司向钠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延伸 双良节能:拟105亿元投建50GW大尺寸单晶硅拉晶项目 长源电力:公安狮子口农光互补发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维信诺:合作投建第6代柔性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件(AMOLED)模组生产线项目 银轮股份:与宁德时代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美团:第三季度营收626.2亿同比增长28.2% 药明康德:股东拟减持不超2.2%股份 沪深股市:11月25日,沪指收涨0.4%,报3101.69点,深证成指收跌0.48%,报10904.27点,创业板指收跌1.12%,报2309.36点。房地产板块大涨,保险、银行、煤炭板块涨幅居前,电池、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赛道领跌。 沪深港通:11月25日,北向资金大幅净买入74.51亿元。东方雨虹、中国平安、贵州茅台分别获净买入2.67亿元、2.48亿元、1.8亿元。北方华创净卖出额居首,金额为2.4亿元。 龙虎榜:11月25日,上榜龙虎榜个股中,资金净流入最多的是中交地产,三日净买入7917.29万元。机构参与龙虎榜中个股共涉及19股,其中8股被机构净买入,国联股份被买入最多,为1.19亿元。另外11股被机构净卖出,中天科技被卖出最多,金额为2.31亿元。 融资融券:截至11月24日,沪深两市两融余额为15742.5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4.75亿元。其中,融资余额为14716.29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0.04亿元;融券余额为1026.23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4.79亿元。 证券时报网:11月25日,沪指震荡上扬,再次收复3100点,全日成交约7400亿元。券商表示,指数连续震荡回踩整固后,市场仍有再度上行的基础。但考虑到当前基本面仍不稳固,包括疫情数据走高,无风险收益率上行等因素,因此上行的过程中难免还有震荡反复。 证券时报:11月25日,地产板块再度走强,多股涨停,金地集团、万科A涨约8%。券商表示,本轮政策凸显政府托底态度,民企纾困力度逐步提升,展望2023年,在“房住不炒”主基调下,房企纾困政策仍将集中在支持房地产平稳发展,加大对优质房企的流动性支持。建议关注具备融资优势、聚焦高能级城市业务的央国企和头部民企。 上交所网站:上交所对天鹅股份、乾景园林等严重异常波动股票和*ST泽达、*ST紫晶、ST曙光等风险警示股票进行重点监控,持续加强异常波动可转债交易监管,对96起异常交易行为及时采取了暂停投资者账户交易等监管措施,对24起证券异常交易行为采取了书面警示等监管措施,对9起上市公司重大事项等进行专项核查,向证监会上报涉嫌违法违规案件线索1起。 中新经纬:11月21日以来,已有5家A股公司董事长被证监会“盯上”,涉12人,波及超16万户投资者。涉嫌内幕交易的涉及2位董事长,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涉嫌操纵证券市场的各涉及1位董事长。经济学家表示,投资者在遇到这种情况,要看公司是否具备长期的投资价值,会不会受这个事件的影响,公司股价长期还是由基本面决定的。 每日经济新闻:11月25日,中天科技一开盘即一字跌停,其发布的关于筹划中天科技海缆分拆上市的公告,引起了投资者广泛关注。当日中午时分,中天科技又发布了一则补充说明公告表示,基于投资人通过多个渠道反复询问、关注公司对分拆海缆业务上市的规划,公司于11月24日以通讯方式召开董事会、监事会,董事会投票表决筹划海缆分拆上市议案,取得通过。但由于这两个时间点间隔太短,投资者自然会觉得公司是在出尔反尔。 财联社:东方汇理集团(Amundi)日前表示,以目前的价格很难对股市持乐观态度,该公司对股市前景仍十分谨慎,但明年或许能够改变。股市将进一步调整,因此明年年初仍需要谨慎行事,但投资者应准备好在今年年底增持欧洲和中国的股票。据了解,东方汇理是欧洲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着1.9万亿欧元的资产。 中信建投:展望后市,岁末年初利率和流动性市场维持震荡的概率较大。近期的“赎回潮”行情已经接近尾声。而资产荒的背景并没有明显的改善,资产流向理财、基金进行财富管理的背景不会因为一次利率调整而发生明显、趋势性地改变,更何况存款利率目前仍处于下行的通道中,而前期超跌的银行资本债等品种近期开始得到基金的重新配置,值得重视。 美股:美东时间11月25日,标普500指数收跌0.03%,报4026.12点;道指收涨0.45%,报34347.03点;纳指收跌0.52%,报11226.36点。 欧股:11月25日,德国DAX30指数收涨0.01%,报14541.38点。法国CAC40指数收涨0.08%,报6712.48点。英国富时100指数收涨0.27%,报7486.67点。 亚太股市:11月25日,香港恒生指数收跌0.49%,报17573.58点,恒生科技指数收跌2.31%,报3500.31点。日经225指数收跌0.31%,报28294.50点。韩国KOSPI指数收跌0.14%,报2437.86点。 人民币:离岸人民币(CNH)兑美元北京时间11月25日04:59报7.1694元,较24日纽约尾盘跌156点,盘中整体交投于7.1337-7.1699元区间。 黄金:美东时间11月25日,COMEX 12月黄金期货结算价收涨0.48%,报1754美元/盎司。 原油:美东时间11月25日,WTI原油日内跌超2%,现报76.38美元/桶;布伦特原油跌1.6%,报83.63美元/桶。 央视新闻:《日本经济新闻》近日报道,世界各国中央银行正在增加黄金储备。国际调查机构称,2022年黄金购买量将创20世纪60年代以来最高水平。世界黄金协会11月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全球央行黄金净购买量为399.3吨,是去年同期4倍以上。 澎湃新闻:韩国《中央日报》11月24日报道称,韩国今年全年生育率降至0.8以下、首次降至0.7区间已成定局。目前已经处于世界最低水平的韩国生育率正在进一步下降。 界面新闻:据彭博社11月24日报道,德国政府一份法律草案显示,该国已制定对发电企业征收90%暴利税的计划。德政府曾指出,欧洲电价由最为昂贵的燃气发电厂来决定,但大部分使用可再生能源、煤炭或核能进行发电的电厂,生产成本基本保持不变,它们正在产生巨大的利润。 证券时报:萨尔瓦多总统已签署法令并成立国家比特币办公室。该机构将作为一个拥有职能和技术自主权的行政部门,向媒体和任何感兴趣的人提供有关萨尔瓦多比特币、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的信息。 财经网: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如果谷歌和苹果将推特从他们的应用商店中移除,他将生产一款自己的智能手机。不过关于马斯克涉足手机行业的传闻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早在 2017 年有报道马斯克有意推出自己的智能手机,但是彼时的特斯拉仍然身处债务危机中,后续也就没有了消息。 Shibor:11月25日,隔夜shibor报1.0210%,下跌2.3个基点;7天shibor报1.7440%,下跌2.5个基点;3个月shibor报2.1880%,下跌0.7个基点。
lg
...
东方财富网
2022-11-28
地平线上海公司增资至40亿#增幅超233%
go
lg
...
公司全资持股。据悉,地平线是车载芯片和
智能
驾驶
计算方案提供商。
lg
...
金融界
2022-11-25
梁杏:医药、芯片、养殖、港股科技后市怎么看?
go
lg
...
成。 大家知道芯片太重要了,我们现在说
智能
驾驶
什么的,没有算力、没有存储就无法推进。 所以芯片先进制程的攻克,一定是国家重中之重的项目。因为如果你没有先进制程芯片的支撑,很多技术水平就会被锁死。我们说“安全”和“发展”,你要安全才能发展,你得自己能够掌握信息技术或者说你自己能够掌握先进的算力,然后才能够去解答或者支持未来更多的其他产业的发展。所以芯片产业我们还是非常看好它未来的发展的,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之下,我们相信它也会有非常光明的前景。只不过当前它受到了短期需求周期疲软的影响。 然后我上次直播说,芯片不是你买了马上就能赚钱的,可能要等一段时间才能赚钱。后来有几天因为受到自主可控的情绪影响,芯片在二级市场就天天涨。但是它当前的需求周期确实是往下的,短期的上涨主要还是情绪的驱动,或者说来自于自主可控这个大周期的支撑。但是实际上,拉长来看,它的大周期就是需求周期在往下、科技创新周期和自主可控周期在往上,当三重周期共振的时候一般就是收益最大化的时候。当前它肯定是要波动的,短期可能也会赚钱,但是你要有心理准备它可能也会跌。 但是这个不重要,对于更长远的未来来说,芯片当前的位置它就是低估的,当前估值比2019年5-6月份的估值还要低好多,所以它是属于前景非常灿烂、当下道路非常曲折的状态。 4医药行业投资价值 主持人:我看到很多小伙伴在评论区问医药的问题,想听梁总讲解一下。因为大家觉得医医好像这两天又有一点趴下来了。 1、医药行业过往表现回顾 梁杏:我周一在其他直播中也给大家详细回顾了医药的周期。我们简单说一下就是,2013-2014年医药板块一直跌,到2015-2016年才慢慢起来,那一轮下跌主要是因为医保控费的影响。每个行业都有自身的周期,医药行业也是要去分析它的需求端和供给端。 在过往的模式里面,医药行业的需求端更多的其实是来自于医保,所以2013、2014年那个时候医保控费为什么医药会暴跌,因为医保控费了,然后需求就下去了。 后来慢慢的国家开始出政策去鼓励创新医疗器械、创新药,2016年下半年出过一个创新医疗器械和创新药的优先审批制度,它对整个药企的基本面有很大的影响。药企发现还是要做创新的医疗器械和药品。以前可能出一个药到国家批下来,可能5到10年都不算夸张的。这样的话药企就很难受,这么长的周期企业的周转率上不去,研发成果不能投产的话,企业的营收回报就不好,甚至破产、被收购都是有可能的。但是你到了创新药和创新药器械的阶段,它就会给你在创新药的赛道上优先审批,我看过最快的不到一年就能给你批出来,这对于药企来说太好了。它的研发可以迅速的转换为生产,对于营收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改善。所以2016年开始,尤其是2017年-2018年就有了一轮创新药的行情。 这个其实是从供给端去发起的,我们的需求端当时也是接得住的,为什么?我们看看那一轮就是2016年-2018年创新药最后出来的成果是什么,是2020年上市的四个国产PD-1,原来国内卖的非常好的PD-1药物都是海外的O药和K药,是很贵的。然后我们的国产的PD-1上市以后,他们的价格很快就掉下去了,而且这四个国产PD-1也通过医保谈判进到了医保里面。所以我想表达的就是,创新这条路径未来应该是从需求驱动下的供给端发起的。当然首先是国家政策的引导,从供给端发起药企去走创新的这条路径,但是需求端它是能够接得住的。这个是医药行业未来一个大的主旋律。 我们再看看那,这几年对医药行业影响非常大的事情就是带量采购。首先医保谈判这些事情本来它就已经有了,但是带量采购这个事情是2018年出来的。2018年的行情我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上证综指在2018年跌破了2500点,300指数也是一塌糊涂。但是2018年上半年医药行业简直猛如虎,上半年涨得非常好,结果到了下半年,医药先是受到问题疫苗的事件被打下去一波,再到9月份上海4+7方案征求意见稿出来,又打了一波,然后到12月份,上海4+7集采方案落地又打了一波,这三波打下来医药行业就直接骨折了。 骨折完了之后到了2019年又好了,2019年难道没有集采了吗?有,但是2019年就是正常的集采,后来它差不多就是半年一次。 2020年又爆发了公共卫生事件,然后大家去抄作业,抄的是2003年SARS爆发时候的市场情况,当时医药板块、食品饮料板涨得好,所以你看2020年也是这两个板块涨得好。 再到2021年又发生了一些变化。大家就发现,集采它竟然不是只在仿制药的领域集采,它开始扩张到了医疗器械,比如2020年年底,心脏支架的集采,从一万多块钱直接给你打到七百多块钱。从那以后就开始进入到了器械的集采阶段,仿制药的集采还是继续做的但是新增了器械的集采。然后2021年还集采了骨关节、IVD。今年又集采了生长激素水针,这就把恐慌又扩大到了生物医药领域。为什么这两年医药板块的情绪非常之差,其实就在于铺天盖地的集采。 但实际上,真正有创新能力的产品是没办法集采或者说没有办法砍太多价的,为什么?因为这种创新水平高的东西一般也是比较稀缺的,如果你被集采之后,营收不匹配了甚至最后公司都倒闭了,那这个药就没人能做了。所以,真正有创新能力的、有市场需求的药企是有议价权的,它可以不参加集采或者说集采时它能够被砍下来的价格是很少的。 一般集采能砍下来的是什么东西?心脏支架从一万多块钱砍到了几百块。骨关节的集采我们看一下,我们的骨关节它的国产替代率慢慢在走高,但是那种非常精密的,或者说要求特别高的骨关节,它也是不参与这种集采的。包括一些高端的心脏支架也是一样的。我们当时参与加集采的全部也都是国产的标准化的产品。就是你换一个有相应资质的厂商,他也可以生产出来差不多的东西。在这样的情况下,这种是最容易被集采的。放到骨关节上,它也是一样的。 我们再来看IVD,IVD尤其是化学发光的东西其实国产化程度本身就不高,所以去年8月份安徽集采IVD以后,你会发现其实它砍价的幅度并没有那么高。因为这个东西里面的技术含量还是比较高的,它没有完全能够国产化或者说国产替代,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它能砍的就有限。 所以你分解了去看,医疗器械的集采有那么恐怖吗?其实也没有,它会集采很多东西,但越标准化的产品它越容易被集采、砍价幅度也越高。标准化程度没有那么高、技术水平越高的产品它越难被集采,或者说它集采降价的空间会越低。 我们再来看生物药被集采的是什么?大家去搜一下新闻就知道了,是生长激素。生长激素可以分为水针和粉针,粉针是要溶解了之后才打进去的,这个是比较痛苦的。要每天打,它的转换效果也没有那么好。水针分短效和长效,长效的一周打一次,小孩痛苦也少、效果也会更好。这次生长激素被集采的是粉针,粉针在生长激素企业里面它不能叫被边缘化,但是它的销量肯定是没有水针那么高的,因为水针痛苦小、效果又更好,它肯定才是主流产品。你看它有送主流产品去集采吗,没有。粉针在它的收入中占比大约才百分之十几的水平。所以粉针被集采了有什么关系呢,对基本面没有那么大的影响。 但是因为这些东西可能过于细节了,很多人他是不懂的,不懂的话我就先跑为敬。所以医药就大跌。我们看当时像生物医药ETF(512290)、医疗ETF(159828)、疫苗ETF(159643)、创新药沪深港ETF(517110)对应的指数的估值下得非常快,其实当时指数的营收还是不错的。但是估值下得可比营收快多了。 2、医药行业现在还能布局吗? 今年医药的基本面受到公共卫生事件的一些影响,无论是研发生产还是销售等环节多多少少都会受到扰动。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医药企业的营收今年略有下降,明年如果随着公共卫生事件的控制和经济的复苏,那我们相信医药整体会有比较好的恢复。 所以关于医药板块,我们在今年7-8月份直播的时候就跟大家说,医药是“下有底、上可期”的行业,当时还说了短期谨慎乐观长期。从后续的表现来说,应该也是兑现了。 医药行业在四季度迎来了反攻,这个幅度还是比较迅猛的。那么现阶段我们的结论是什么?即便它反弹到了现在这个程度,它在历史上来看还是处于偏低的位置。当然我不是说医药不会再跌了,像这几天情绪上有波动也都是正常的。但是从当前的位置看2-3年的维度,你去投资医药行业大概率会有不错的收益。 在这里面有两个逻辑,一个是短逻辑,一个是长逻辑。 2020年公共卫生事件爆发的时候,参考SARS时候的逻辑,当时医药板块的走势是很好的。但是其实你会发现,当公共卫生事件延续了之后,它其实对于各个环节,不管是研发、生产,还是销售都会有所影响。明年如果公共卫生事件控制好了之后就会有疫后修复的逻辑,当前医药板块效率受到影响这件事情它就会得到修复,基本面也会好转。所以这是一个短逻辑。 长逻辑有三个方面:1)第一点就是老龄化。第七次人口普查,国内60岁以上人口的比例比第六次人口普查多了10%。老龄化对医药的刚性需求是比较好理解的。 2)第二点就是消费升级。我们从治感冒这种小病,到心脑血管疾病、癌症,肯定是有这种需求的。而且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咱们的经济收入也提高了,有这个能力去消费相应的药品,所以医药行业会受益于消费升级。 3)第三点就是国产替代、自主可控。有的小伙伴会好奇说,国产替代、自主可控那不是应该走的高科技路线吗,医药里面为什么也有自主可控? 我们说医药可以分为中药、化学药、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医药零售、医药流通。 中药这是另外一个逻辑了,我们今天不展开。好多原料药包括化疗药什么的都是在化学药里面,它也不是说不先进,但是整体来说在难度上面、科学技术水平的体现上,生物医药在三个药(中药、化学药、生物医药)里面应该是最高的。它背后依托的是生命科学技术的进步,所以绝大多数创新药都是算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当然化学创新药也有,但是难度没有生物医药高。所以我们会看到,国外回来的很多都是生物专家。在这个里面其实还是多少有点“卡脖子”的,我们再回到刚才我举过的那个PD-1的例子。 国产的4个PD-1没有上市之前,就是O药、K药占据了整个癌症市场生物医药治疗的主流。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只能吃O药K药,没有其他选择。假设O药、K药都不卖给你了,那我们是不是连一个治疗癌症的生物医药都吃不上。所以现在我们自己攻克了这个问题。 所以它也是会形成卡脖子问题的,就是咱们老百姓没有更好的药物去使用。所以生物药它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同时也是亟待解决卡脖子问题的领域。 这样我们也就可以理解2016年为什么国家会推出这个优先审评审批制度,对于创新医疗器械和创新药是一个大力鼓励发展的态度。原因就在这里。 另外还有高端的医疗器械。我们刚才其实讲了很多2021年器械集采的事情,2020年底是集采心脏支架,2021年集采了骨关节、人工关节,然后还有IVD。其实还集采了好多品种,但是那些比较小的我就没有再讲了。然后我们刚才在给大家讲的过程中,也反复强调了它集采的都是标准品,但实际上很多高端的医疗器械,它的精度度要求是很高的,也是我们比较缺的。包括刚才说到的IVD,这种检测的精度要求比较高,其实也是海外进口占据了主流。我们现在国产IVD的龙头在国内同行中已经挺厉害了,但是实际上如果能够技术再进一步突破,拿到更多海外公司的市场份额,那这个公司就还能再进一步。 所以医药板块里面它也是存在国产替代、自主可控逻辑的。 3、医药行业相关基金怎么选? 讲完这些长线逻辑,我们觉得医药板块当下的支撑逻辑还是比较清晰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还是比较看好未来2到3年甚至更长时间医药板块的表现。我怕我说的太长大家就没有耐心了,所以我说了2到3年,但实际上,医药板块尤其像生物医药ETF(512290)、医疗ETF(159828)、疫苗ETF(159643)、创新药沪深港ETF(517110)这些都属于医药领域里面长期比较有前景的细分方向。 大家感兴趣的话还是可以关注的,如果你想要一个特别综合的大医药我们家也有,国泰国证医药卫生指数(160219),前面说的七个细分子行业都在里面。 生物医药ETF的波动肯定是比国泰国证医药卫生指数要大;疫苗ETF的波动又会比生物医药要再大,因为疫苗它是生物医药里面的细分;创新药沪深港ETF就是把生物药里的创新药和化学药里的创新药都集合在一起;医疗ETF就是医疗器械加上医疗服务,还有一点医美。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我们还是非常看好未来医药板块的长线表现,如果短期有调整我们觉得也正常。 5养殖行业还能投吗? 主持人:养殖板块大家也比较关注,马上到了年底的消费旺季,猪价还能不能涨?当前猪周期到了什么样的位置? 梁杏:猪肉价格在今年十一期间竟然创出了新高,我当时还是挺意外的。因为十一国庆期间在猪周期里面其实并不算一个旺季。真正的旺季是什么时候?就是冬至以后到春节这一段时间,因为冬至以后是烧腊的旺季,咱们南北方人民都喜欢做腊肠熏肉。然后紧接着就是春节了,春节走亲访友、聚餐的需求还是比较大的,所以真正的猪肉消费旺季是在那个时候。 十一猪肉价格创出新高,我就觉得这个事情可以反过来说明很多问题,第一就是四月份的去库存可能确实去的还是比较彻底;第二就是五月份以来的补库存行为没有那么积极。我们看五月份以后每个月的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上升数据基本上就是零点几。在不是旺季的情况猪肉价格就能创出新高,那到了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消费旺季的时候就不排除猪肉价格还会再创新高。这个是我们的基本的判断。当然经过了几个月的发展,猪肉的供给可能也会适当的上来,但是需求端因为还有一年之中最旺的旺季在后面等着,所以我们觉得猪价还是有可能维持高位甚至创出新高。 这一次的猪价已经是历史第二高,历史第一高是2019年到2020年,那段时间因为2019年年初爆发了非洲猪瘟,市场上的猪很少,但是吃猪肉的需求还是在的,所以猪肉价格就一直涨得非常高,飙到了四五十块钱一公斤。现在的生猪价格现在是历史上第二高的位置,大概在25到30的这个区间。然后十一的时候创出新高是26-27块钱一公斤,大概是这个样子。这是基本面的一些情况。 我们再来说二级市场的情况。基本面的情况和二级市场的情况,它有的时候不是一回事儿。基本面有可能价格要创出新高,但是你会发现二级市场好像最近大家是不是对养殖板块失去了一点兴趣。我们也很苦恼为什么。 从二级市场上来看,我们看到,三季报出来之后养殖板块的营收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善,我们相信四季报也是这样的,会比三季报还要好看,甚至到明年一季报也会很好看。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二级市场它可能会提前预判你的预判,它会有提前量的问题。 我们去年第一次在公众号中讲养殖是在去年6月24号,当时为什么会比较早的去推荐这个板块?是因为我们观察到能繁母猪存栏量这个数据可能在六月份就已经到顶了,然后到顶了以后,其实大家就会预期后面的猪肉价格慢慢的就会起来。所以养殖ETF(159865)二级市场价格的最低点是2021年9月1号的0.701元,大家可以回去翻一下养殖ETF的K线图,你去看一下这个情况,市场会打提前量的。2021年9月1号已经创出价格的最低点,市场上已经根据去年六月份的能繁母猪存栏量的最高点去预期未来十个月以后也就是今年的四月份可能是供应的最低点,所以你会看到基本面的最低点是2022年的四月份,但是二级市场的最低点是2021年9月1号出来的。 所以现在我们觉得很有可能就是,它的预判也确实发生在二级市场上。我已经知道明年一季度可能是价格的高点,但是因为供给的原因,今年的四月份最低点再往后加十个月,就是明年的二月份,大家就会担心你从明年二季度以后,猪肉价格就要开始往下掉。现在来看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因为五月份以来的能繁母猪存栏量也就是供给的增加幅度没有那么快,有可能到明年二季度价格还不怎么跌,但是大家就也顾不上了。反正我现在先判断到明年一季度就不大行了,那后面我就害怕、不想搞了。在这样的心态之下,二级市场的价格表现就不是很好。 所以如果大家想做养殖ETF的操作的话,可以做一做网格操作。什么叫网格操作?我举个例子,比如说上证综指3000点往下跌每跌100点就买1万块钱,然后假设跌到了你就设计它能跌到2000点,然后结果跌到2018年不是只跌到跌破了2500,那它不再跌了怎么办,反正它要往上涨了,往上涨你可以在涨一涨之后再设计一个格子,你再往外卖。如果要投资养殖ETF,现在你可以按照这样的方式方法去构建你的网格,然后跌了就买,涨了就卖,这种是一种方式。做短期的小周期。 养殖还有一个很好的属性是什么?我们想象,我们小的时候、我们爸妈小的时候猪肉价格多少钱一斤,现在猪肉价格多少钱一斤,长期来看你还是会看到它的价格是向上的。猪肉价格的大周期,其实是由一个又一个小的猪周期构成的,所以如果你把养殖ETF当成长线对抗经济、对抗肉价上涨的工具,我觉得也是可以的。我们也从去年一直也在给大家在讲,就是因为有的时候小周期不是那么好把握,如果你的预期相对的没有那么高,是可以考虑去做大周期的。 整体来看,二级市场上的价格波动确实很难把握。有可能因为现在的补栏没有那么积极,到明年二季度甚至三季度价格还能坚挺,但是现在资本市场认为差不多到明年一季度价格就差不多了。 如果一旦我刚才说的逻辑兑现了,二三季度还有可能有价格坚挺的空间,养殖是有可能还会有行情的。但是涉及到这种情绪的博弈,就看大家自己对于这个板块的把握程度了。大概的情况就是这样,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来判断。 6港股科技投资机会 主持人:我们最后再请梁总跟大家讲一下港股。 梁杏:最近港股也比较强,11月以来港股科技ETF(513020)最高点差不多反弹了25%。很多投资者就很关心说我还能再吃港股的饭吗? 所以今天也给大家简单说一说,港股科技未来到底行不行。其实之前那个防控优化20条,不光是对A股或者说对内地的经济有利好,对港股也是一个比较大的利好。因为很多内地企业它是在香港上市的,悲观的预期它就会得到修复。 我们也会看到,还有外部的影响因素在改善。我们刚才讨论的美国加息放缓,这个不光对美股有影响,对港股也有影响、对A股也有影响,我们前面也详细说了对美股和A股的影响,它对港股反弹也有一种情绪上的支撑。 资金面上,还包括九月份十月份很多港股的公司拼命回购自家的股票。我觉得这都是非常值得肯定和鼓励的。九月份的回购家数是128家,十月份是120家。这分别在港股历史上是最高水平以及第二高水平。所以对于港股来说有情绪上的提振。 另外,之前中概、港股科技暴跌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平台经济的治理,以及中美两国对于审计底稿的态度。现在是已经在签合作协议了,就是审计监管已经在签协议,然后PCAOB最近要来到国内进行现场的检查和调查,所以我们这一部分倒是可以持续的去关注,检查评估的结果。最近因为平台经济受到一定的治理,他们本身也经历了自己的这种周期。我们说万物皆有周期,互联网也有自己的涨跌周期。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在想办法做很多降本增效的措施,应该来说也看到了一定的效果。我们看好几个平台企业三季度在港股发布的二季度财报业绩表现是超预期的,大家可以去翻一下几个龙头平台公司的财报,数据真的还是不错的,还是挺超出我的预期的。所以它的基本面确实是有好转。再加上前段时间的暴跌,估值又在非常低的位置。 所以你在当前的位置,拉长时间来看我觉得还是可以的,就是因为,之前很多不利因素都在缓解。比如说像刚才提到的平台经济的治理,现在已经是正常化了。这些企业降本增效的效果也很好,基本面也出现了拐点。然后估值之前被打的实在太低了,所以也是有优势的。拉长时间来看,我们觉得还是不错的。 港股科技ETF它里面包括什么?包括互联网、生物医药、光伏、新能源汽车、芯片等等,我们刚才前面简单都讲过了生物医药、芯片、互联网的前景,再简单说一下光伏的前景。 光伏9月、10月海外出口数据是不行的,但是国内的数据还是正常增长的。我们相信在碳中和大的前提下,光伏未来的前景还是很好的。光伏当前优势是什么?就是清洁电价的成本已经降到了0.38元一度,已经跟煤电的价格差不多了。但是光伏最大的问题就是它不能储存,如果把储能加上去以后光伏的成本就还是贵的。所以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它还是不够稳定,但是未来的前景我们肯定是看好的。 互联网刚才也说了现在有边际的改善,不过大家也要注意互联网平台这些公司它的体量都已经非常大,所以它的边际增速不会像其他那种中小行业那么高。这是大家要稍微注意的。但是它正常的增长,长期来看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港股科技里面还有造车新势力,三家新势力公司占比我们看了一下在所有香港科技类指数中算是比较高的。所以大家也可以关注一下。 当然因为有科技成长股,所以港股科技ETF及其联接(A:015739;C:015740)的波动是不小的,但是弹性也是非常好的。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自动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2-11-25
上一页
1
•••
292
293
294
295
296
•••
304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非农成特朗普一大“痛点”:全球市场趁势逢低买入!美联储降息几率疯狂飙升
lg
...
中国突发重磅!央行主管媒体:加强个人境外收入监管 境外买卖股票收入须缴税
lg
...
马斯克政治表态引发忠诚度滑坡,特斯拉客户“倒戈”潮加剧
lg
...
特朗普祭出39%重税,“这个国家举国目瞪口呆” 都是黄金“惹的祸”?
lg
...
非农“失真”引爆黄金:获利卖盘压制退守3360!今日大空头花旗竟转向了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