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87%)首席经济学家李超告诉第一财经,受局部地区烂尾楼业主强制停贷影响,7月地产销售回落幅度较大,30大中城市商品房日均销售面积环比下降约30%。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链较长,覆盖行业较多,地产销售走弱冲击上下游行业的景气度。 但新动能相关行业保持了上升势头,7月份装备制造业PMI和高技术制造业PMI分别为51.2%和51.5%,较上月下降1和1.3个百分点,都保持在51%以上的扩张区间。分项指数显示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供需增速都保持在相对较好水平,表明新动能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仍处于上升势头,产业结构继续优化。 分企业规模来看,7月份大、中型企业PMI分别为49.8%和48.5%,低于上月0.4和2.8个百分点,降至临界点以下;小型企业PMI为47.9%,低于上月0.7个百分点,连续15个月低于临界值,显示出制造业需求不足问题是全面性的,值得关注。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告诉第一财经,受市场需求不足拖累,不同规模企业PMI全部降至收缩,但依然表现为“企业规模越大,景气度越高”的特征,主要与大型企业抗冲击能力较强有关,中小企业对生产经营缓解的敏感度更高,未来政策需加大力度稳定市场需求和预期。 伍超明认为,预计未来几个月制造业PMI有望回升至50%附近。前期稳增长政策陆续落地,叠加7月份政治局会议明确下半年政策措施,未来政策将进入显效期,市场需求尤其是基建投资需求将加快释放,对工业生产和制造业需求形成一定的利好。此外,能源保供政策有望稳定制造业生产和缓解中下游成本压力。政策稳楼市意愿较强,房地产市场预期和下行趋势有望边际趋于好转。 供需两弱、成本下降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文韬分析,制造业PMI分项指数变化显示,7月市场需求有所回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放缓。但企业成本压力明显下降,就业保持相对稳定,新动能仍保持上升势头。 文韬认为,当前经济回升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市场需求不足,企业调查显示,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企业比重超过52%,创2021年以来新高。二是国际主要经济体下行压力加大,我国经济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严峻。当前需要重点关注市场需求不足问题,防范外部市场风险冲击。 需求方面,7月份由于国内高温多雨天气持续导致市场转入季节性淡季,加之国内疫情仍呈散发态势,外部形势更趋复杂严峻,市场需求承压,新订单指数下滑。 数据显示,新订单指数为48.5%,较上月下降1.9个百分点,又下降到50%以下。新出口订单指数明显下降,降幅超过2个百分点。从行业来看,基础原材料行业市场需求回落比较突出,基础原材料行业新订单指数为41.9%,较上月下降接近5个百分点,其新出口订单指数也较上月下降接近3个百分点,显示7月基础原材料行业明显回落,要关注制造业产业链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企业占比连续4个月上升,7月超过五成,市场需求不足是当前制造业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制造业发展恢复基础尚需稳固。 由于国内市场需求回升动力不足,外部环境更为复杂严峻,企业预期回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较上月下降3.2个百分点,创2022年以来最低水平。 伍超明分析,受被抑制需求恢复放缓、天气等季节性因素以及高耗能行业预期变差等因素影响,7月份制造业PMI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降至荣枯线下方,需求不足特征明显,且对供给端形成约束。从需求内部结构看,外需放缓使出口订单支撑减弱,国内地产需求低迷和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降低,共同抑制上游需求,经济恢复基础仍不牢固。 他预计,随着扩大需求政策的积极作为,下半年国内需求将呈渐次恢复特征,带动制造业PMI回升至50%附近。 文韬指出,当前经济回升出现波动有一定的短期因素影响,下半年保持企稳回升向好,仍有基础和条件。一是企业成本压力下降,有利于企业效益恢复。二是就业形势基本稳定,较好兜住民生底线。三是新动能保持上升势头,产业结构继续优化。 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二季度中国经济顶住压力实现正增长,上半年累计GDP(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5%,较5.5%左右的预期增速目标仍有一定距离。市场高度关注,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否会调整,下半年尤其三季度宏观政策是否会加码。 此次政治局会议重申“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要求以及“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未再强调“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但要求“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力争实现最好结果”“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有条件的省份要力争完成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广发证券(15.630,-0.29,-1.82%)指出,会议在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时表示“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做好自己的事”,意味着政策希望合理适度,不会为了短期目标而出台过度的刺激措施。会议仍强调稳增长,即在政策举措合理的背景下,尽可能实现更高一点的GDP增速,减轻财政、就业等领域压力。 对政策发力方向,会议通稿多处强调扩大需求,即“宏观政策要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财政货币政策要有效弥补社会需求不足”。在目前出口保持韧性、消费疲弱的情况下,稳增长政策仍将着力于促投资,尤其基建投资。为此,会议重申多项已出台的财政货币政策,包括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用好政策性银行新增信贷额度8000亿元,以及国开行、农发行通过发行3000亿元金融债筹资设立、主要用作重大项目资本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等。 文韬表示,综合来看,我国经济保持恢复势头,但恢复过程不稳定,短期因素导致供需收紧,但经济在波动中上升趋势没有改变。政治局会议明确了下半年稳中求进的主基调,提出要积极作为扩大需求,全方位守住安全底线,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发展动力,预计随着这些政策在下半年持续形成实物工作量,加上短期因素影响逐步消退,经济将回归平稳运行,较好保持在合理运行区间。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