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摩根大通CEO:美国家庭将在年底前耗尽疫情期间的储蓄
go
lg
...
美国最大银行摩根大通的CEO
杰
米
·
戴
蒙
预测,美国家庭将在今年年底前后耗尽他们疫情期间的储蓄,为消费者支出下滑和经济放缓铺平道路。但他认为,过去10到15年工资、房价和股价的上涨将减轻经济衰退带来的痛苦。 戴蒙说:“即使我们陷入衰退,消费者状况也很好,”戴蒙说,并补充说,这对企业来说也普遍适用。 这位银行家为他去年春天发出的警告进行了辩护,当时他说“乌云”正在地平线上聚集。他指出,去年通胀飙升至历史高点,股市暴跌,IPO市场实际上已经关闭,并补充说,美国经济仍可能遭遇重大挫折,而且还有事情更加让他感到担忧。 他说:“我更担心的是其他一些严重的事情会变得更糟。俄乌冲突,核讹诈,食物无法送达,非洲饥荒。我对此更担心。” 戴蒙还列举了全球能源供应中断、几个小国的严重经济困境、通胀再次飙升,以及规模空前的量化紧缩和宽松政策的未知影响。他承认,这些风险可能会消散,但他警告说,“我不会指望这一点。” 戴蒙在一年多前首次对全球经济前景发出警告。在去年夏天的财报电话会议上,他滔滔不绝地列举了一系列国际不利因素,并在今年4月警告称,银行业动荡可能会加剧任何不利影响。 有“老债王”之称的PIMCO创始人比尔·格罗斯最近也发出了类似的警告,称美国消费者可能会在今年晚些时候耗尽他们疫情期间积累的储蓄。 他说:“4万亿美元的新冠疫情救济仍在流入经济,消费者仍在花费最后的大约5000亿美元,这种状况可能在第四季度结束”。
lg
...
金融界
2023-07-14
债券之王”格罗斯:当心年底美国人把储蓄耗尽!经济引擎失去动力 衰退就不远了
go
lg
...
品杂货和其他必需品。 摩根大通CEO
杰
米
·
戴
蒙
(Jamie Dimon)也在十月份宣称,美国家庭可能会在今年夏天耗尽积蓄,消费者支出将受到影响。
lg
...
marsh
2023-07-11
本周重磅前瞻!美国CPI成绝对爆点 二季度财报震撼来袭
go
lg
...
的影响。与以往一样,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
杰
米
·
戴
蒙对
美国经济和银行业状况的评论将受到密切关注。 “摩根大通可能会在(第一共和银行)交易带来的收入协同效应方面带来惊喜,”高盛董事总经理Richard Ramsden在7月5日的一份报告中写道。“鉴于本季度这些业务预计将表现疲弱,以及可能出现更好的特殊利润率趋势,富国银行应该会从减少资本市场敞口中受益。” 进入第二季财报季,投资者将密切关注标准普尔500指数成分股是否会连续第三个季度出现盈利下滑。 过去两周公布的强劲经济数据显示,消费者仍有韧性,但企业发出的下半年可能放缓的信号将成为焦点。 FactSet周五发布的数据显示,标准普尔500指数成分股公司的收益预计将比去年同期下降7.2%,这将是自2020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大年度降幅。 然而,预计能源行业的收益将比去年同期下降48.3%,而非必需消费品和通信服务等行业——它们一直是今年反弹的关键——预计第二季度的收益将分别增长26%和12%。
lg
...
云涌
2023-07-10
美国利率会到6%?美联储和市场大分歧!“核弹级”银行倒闭潮将到来……
go
lg
...
加息。” 5月下旬,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
杰
米
·
戴
蒙
(Jamie Dimon)告诉分析师和记者,个人“应该为利率从此走高做好准备”。当时,戴蒙提到联邦基金利率可能达到6%或7%。 纽约大学名誉教授Kermit Schoenholtz、布兰迪斯大学Stephen Cecchetti、摩根大通Michael Feroli、哥伦比亚大学Frederic Mishkin和德意志银行Peter Hooper撰写的一篇研究论文表明,美联储为了应对通货膨胀,可能必须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至6.5%。 该论文详细介绍道:“我们的分析对美联储是否有能力实现软着陆,即通胀在2025年底前回到2%的目标且不出现温和衰退的能力表示怀疑。” Tom Luongo表示,他相信今年的利率最终将达到6%。“我认为鲍威尔将再次加息,甚至可能在年底前多次加息。到今年年底,我们将达到6%左右。” 他还补充,他相信更多的银行即将倒闭。他表示,2023年美国三大银行倒闭后,将会有更多银行倒闭。“我只看到整个银行系统崩溃,像核弹一样爆炸。”
lg
...
小萧
2023-07-04
“无风险”资产导致浮亏超千亿!美国银行面临SVB同款困境?
go
lg
...
场的泡沫视而不见,而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
杰
米
·
戴
蒙
却非常不愿意将多余的现金转移到低收益国债,在利率处于低位时,他曾说: 我不会购买国债。按照目前的利率,我就算拿着10英尺长的杆子也不会去碰它们。 结果就是,过去12个月中,摩根大通股价上涨了近30%,而美国银行则下跌了约8%。 当然,美国银行可能永远不会被迫“实现账面损失”,因为该银行的投资组合主要持有高信用评级的政府支持证券,预计这些证券将在到期时获得本金和利息收入。此外,美国银行维持着约370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因此不太可能出现与SVB类似的流动性挑战。
lg
...
金融界
2023-07-03
“无风险”资产导致浮亏超千亿!美国银行面临SVB同款困境?
go
lg
...
场的泡沫视而不见,而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
杰
米
·
戴
蒙
却非常不愿意将多余的现金转移到低收益国债,在利率处于低位时,他曾说: 我不会购买国债。按照目前的利率,我就算拿着10英尺长的杆子也不会去碰它们。 结果就是,过去12个月中,摩根大通股价上涨了近30%,而美国银行则下跌了约8%。 当然,美国银行可能永远不会被迫“实现账面损失”,因为该银行的投资组合主要持有高信用评级的政府支持证券,预计这些证券将在到期时获得本金和利息收入。此外,美国银行维持着约370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因此不太可能出现与SVB类似的流动性挑战。
lg
...
金融界
2023-07-03
中国访欧第一站!李强:不合作是最大风险 赴法国重点会见马克龙、耶伦
go
lg
...
Musk),以及摩根大通公司首席执行官
杰
米
·
戴
蒙
(Jamie Dimon)在内的众多名人铺开红地毯。要知道,海外投资者在第一季从中国市场撤出300亿美元。 据中国外交部称,中国总理本周还将前往法国,与马克龙举行会谈。他还有机会在巴黎与耶伦交谈,因为两人都计划于本周参加在法国首都举行的发展金融峰会。
lg
...
秉哥说市
2023-06-20
中美最新消息!习近平在北京会见比尔·盖茨,本周末布林肯将访华
go
lg
...
行官埃隆·马斯克,摩根大通的首席执行官
杰
米
·
戴
蒙
和苹果的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 几天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将抵达北京,预计他本周末将在北京会晤中国高级官员,讨论保持两国间公开沟通的重要性。这将是布林肯在拜登政府任期内首次访华。 该基金会表示,合作的目标是与北京市政府和清华大学协作,“加强研究所的药物发现能力”。 据官方媒体《北京日报》报道,北京市市长殷勇称赞GHDDI“近年来取得了突破”。 殷勇说:“我们高度重视并将继续大力支持研发中心建设,愿同盖茨基金会在科研平台建设与共享、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合作,推动研发中心取得更多创新成果并加快转化应用,为增进人类健康福祉作出积极贡献。” 盖茨说,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每年至少有3000万疟疾病例,30多万人死于疟疾。但后来病例和死亡人数开始稳步下降,部分原因是中国科学家的突破。 他称中国研究人员“才华横溢”,并表示他渴望看到中国和世界各地的GHDDI研究人员如何在未来几年为全球进步做出贡献。 尽管与美国政府的紧张关系仍在继续,但中国方面似乎正试图将自己描绘成一个对外国公司友好的商业环境。 此前,马斯克在5月份访问中国期间,会见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和其他高层官员,他在中国表示,尽管美中关系紧张,特斯拉愿意继续扩大在中国的业务。 同月,戴蒙在上海参加摩根大通全球中国峰会,他呼吁这两个经济巨头相互接触,解决争端。
lg
...
云涌
2023-06-16
警惕假“牛市”!小摩称美股的这一幕像极了2008年金融危机前夕
go
lg
...
感到烦恼。一年多来,包括摩根大通CEO
杰
米
·
戴
蒙在
内的华尔街高管们一直在对经济发出警告。戴蒙等人表示,利率上升、美联储债券购买计划的逆转以及地缘因素,构成了一个潜在的危险组合。 但美国经济出人意料地保持了弹性,5月份就业数据的飙升超过了预期,股市的上涨让一些人认为新一轮牛市已经开始。这种对立的潮流将投资界大致分为两大阵营:一派认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将实现软着陆,另一派则认为情况要糟糕得多。 对于摩根大通的米歇尔来说,“假牛市”迹象很明显:接下来的几个月只是暴风雨前的平静。米歇尔为摩根大通管理着逾7000亿美元的资产,同时也是该银行资产管理部门固定收益业务的全球主管。 他说,在1980年以来的前几次加息周期中,衰退平均在美联储最后一次加息后13个月才开始,而美联储最近的一次行动发生在5月份。根据对信贷员的调查,其他预示经济放缓的迹象还包括信贷收紧、失业率上升、供应商交货时间缩短、收益率曲线倒挂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下跌。 米歇尔表示,经济的三个领域可能遭受的痛苦最大:地区银行、商业房地产和垃圾级企业借款人。米歇尔说,他相信借贷双方都可能面临清算。他指出,地区性银行仍面临压力,因为利率上升导致投资损失,而且它们依赖政府帮助应对存款外流。 他说,许多城市市中心的办公空间“几乎是一片荒地”,到处都是无人居住的建筑。面对以高利率为债务进行再融资的业主,可能会干脆放弃贷款,这些违约将打击地区银行的投资组合和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 米歇尔指出:“很多事情都让人想起了2008年,包括估值过高的房地产。然而,在危机发生之前,它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 最后,米歇尔表示,借贷成本相对较低的投资级以下公司,如今面临着截然不同的融资环境,那些需要为浮动利率贷款再融资的银行可能会碰壁。“有很多公司坐拥低成本资金,当他们进行再融资时,贷款将增加一倍、三倍,否则他们将无法再融资,他们将不得不经历某种重组或违约。”
lg
...
金融界
2023-06-13
中国已结束“动态清零”6个月!高管:在华美企仍面临“不确定性之上的不确定性”
go
lg
...
席执行官蒂姆·库克、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
杰
米
·
戴
蒙
和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等一批高管自疫情爆发以来首次访华就是明证。中国美国商会(AmCham China) 4月份进行的一项快速调查显示,大多数在华经营的美国公司打算留在中国,四分之三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没有搬迁供应链。 但据美国商会3月份发布的商业环境调查显示,中国已不再被大多数美国公司视为前三大投资市场。这是该调查开展25年以来,会员企业首次对中国市场持如此悲观的看法。 调查显示,尽管美国企业仍将中国视为优先考虑的国家,但“他们增加投资和战略优先的意愿正在下降,”该商业组织表示。 到目前为止,在华美国企业最大的担忧是两国关系的恶化,在初步调查中,87%的受访者对前景持负面看法。 大西洋理事会(Atlantic Council) 3月份的一份报告显示,在过去10年里,数十家美国企业将其地区总部迁出了香港特别行政区,且这一趋势在2021年和2022年急剧加速。 联邦快递(Fedex)今年5月表示,将把部分亚太业务从香港转移到新加坡,新加坡一直在寻求利用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一位发言人表示,该公司的这一举动将有助于“以更快的速度和灵活性连接我们在该地区的所有业务。” 据路透社报道,上周在上海举行的摩根大通中美商业领袖峰会上,戴蒙呼吁中美两国在安全和贸易问题上进行“真正的接触”。他还表示支持拜登政府的对华关系“去风险”政策,而不是更严重的“脱钩”政策。 根据外交部的消息,在上海拥有特斯拉主要工厂的马斯克,上周在北京与中国外交部长秦刚会面时也表示反对脱钩。 虽然马斯克没有公开评论他的访问,但中国官方媒体将他的访问视为北京对外国投资开放的标志。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上周在北京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坚定致力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我们欢迎外国企业来中国投资兴业,开拓中国市场,分享发展机遇。” 但今年以来,对在华投资和新企业进行尽职调查的国际咨询公司、财务审计公司和律师事务所遭到了一系列突袭和加强审查,令外国商界感到不安。中国有关部门称,其中一些举措是出于国家安全考虑。 美国企业尽职调查公司明茨集团(Mintz Group)的一位发言人证实,中国当局3月份拘留了该公司北京办事处的五名员工,并关闭了该公司在北京的业务,他们都是中国公民。该发言人补充说,该公司尚未收到任何关于针对其案件的官方法律通知,并已要求释放其员工。 美国咨询公司贝恩公司(Bain & Co.)的一位发言人证实,中国当局4月份曾对该公司上海办事处的员工进行过问询,并说该公司正在进行适当的合作。 中国官方媒体今年5月报道称,国家安全部门对凯盛融英(Capvision Partners)进行了调查。凯盛融英是一家咨询公司,其客户主要与各个领域的中国专家接触,总部设在上海和纽约。该公司没有回应置评请求。该公司早些时候在其微信账户上发表声明说,它将遵守中国的国家安全规定。 商业团体对中国针对的公司类型表示担忧,称它们的服务对于在任何市场建立投资者信心都至关重要。 “如果你不能收集信息,你怎么能经营和管理你的企业?”中国美国商会会长迈克尔·哈特表示。“如果你不能对未来的合作伙伴进行尽职调查,你怎么能计划未来的投资?” 哈特说,增加不确定性的是,执法行动缺乏理由。 “一方面,中国表示欢迎外国直接投资(FDI),”他说,“但对于那些专注于中国、试图收集信息的公司来说,似乎是有限制的,真正令人担忧的是,我们不清楚这条界限在哪里。” 外国公司也对中国加强对获取商业信息的限制,以及中国最近扩大的反间谍法感到不安。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U.S.-China Business Council)表示,该法“对被认为与国家安全有关的文件、数据或材料广泛撒网”。 在华盛顿,共和党人和民主党人都在讨论禁止中国拥有的社交媒体应用TikTok,理由是国家安全问题和其他因素。半导体芯片也日益成为这两个经济超级大国之间的引爆点。 去年,拜登政府实施了出口管制,旨在切断中国对芯片和其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技术的出口。上个月的国会证词显示,中国政府还在考虑对从事先进半导体、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的中国公司实施新的投资限制。 今年5月,中国监管机构禁止关键基础设施运营商购买美国芯片制造商美光(Micron)的产品,称其未能通过网络安全审查,这被广泛视为对出口管制的报复。 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称此举是“简单明了的经济胁迫”。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指责美国“在缺乏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对1200多家中国公司和个人施加经济胁迫。 前述美国高管说,虽然一段时间以来,外国公司的数据在中国显然不安全,但公司现在也必须担心他们的员工是否会受到国家安全部门的讯问,甚至被判入狱。他说,北京广泛使用禁止外国人离境的出境禁令也引起了企业的严重担忧。 他说:“一旦你采取了这些行动,破坏了信心,你如何才能恢复信心成疑。”
lg
...
财经风云
2023-06-11
上一页
1
•••
47
48
49
50
51
•••
69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刚刚重大发声:这是一件对美国来说是“生死攸关”的事!
lg
...
“大空头”再出手!全球市场集体跳水:美股、比特币、黄金、原油竞相下跌
lg
...
中美突发重磅!特朗普正式敲定与习近平的芬太尼及对等关税削减协议
lg
...
【黄金收评】令人震惊的行情!金价暴跌近70美元 黄金猛烈回调的原因在这
lg
...
【直击亚市】全球市场一片“血海”!中国宣布对美关税决定,美政府停摆创史上最长记录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21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2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