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多款重磅车型即将入市!港股汽车ETF(520600)一度涨超3%,冲击5连阳
go
lg
...
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措施,对
汽车产业
发展形成重要推动力。 中国银河证券认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望为
汽车产业
提供更优金融环境,缓解企业负债压力,提升企业研发投入积极性。提振消费成为2025年政府工作首要任务,汽车是重点领域,以旧换新助力2025年汽车消费向上,预计全年国内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5%至2621万辆。 【人形机器人重塑汽零估值,2025进入量产元年】 东吴证券指出,AI赋能人形机器人,机器人远期将具备最强的泛化能力,能够链接人类生活中的各个场景和现有工具,增强规模效应,来使得成本最低。基于对人形机器人产业前景的看好,车企、机器人企业、互联网/科技企业多方入局,各方玩家均有独到优势,其中车企的优势在于车端智驾能力迁移+工厂应用场景优势+强大供应链支持。 马斯克2027年目标100万台人形机器人,据测算,人形机器人年销量400-500万台阶段处在B端全面应用,开始向C端渗透阶段,处于行业爆发前期,特斯拉、华为、小米等企业的入局加速产业落地。 【低成本布局高弹性汽车板块,关注港股汽车ETF(520600)】 港股汽车ETF(520600),低成本布局电动智能龙头,政策+技术双轮驱动,弹性与确定性兼备! 具体来看,该指数的优势集中在: 中证港股通
汽车产业
主题指数从港股通证券范围内选取50只业务涉及
汽车产业
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港股通内
汽车产业
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前5大成分股分别是比亚迪、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吉利汽车和长城汽车,基本均为智能化做得好、结构向上的车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水平。 1、市值分布相对均衡,整体流通市值相对恒生港股通汽车更小。 从成份股自由流通市值分布来看,港股通汽车指数市值分布相对均衡,覆盖大中小市值股票。指数成份股中流通市值小于150亿的样本共21只,流通市值在150亿至500亿区间的样本共12只,流通市值大于500亿的样本共6只。此外,与同类型的恒生港股通汽车指数相比,港股通汽车指数整体流通市值相对恒生港股通汽车指数更小。 2、成份分布:指数权重集中在前十大成份 前十大权重股方面,港股通汽车指数前十大成份股相对集中。与同类指数相比,港股通汽车指数前三大重仓股与恒生港股通汽车指数相同,前十大权重股内有两只成份股相异,且差异的成份股在港股通汽车指数内为汽车行业公司,即港股通汽车指数在前十大成份上更聚焦汽车行业。 3、行业板块:聚焦
汽车产业
,乘用车(申万二级)配置权重逾六成 港股通汽车指数成份股聚焦
汽车产业
,总共涵盖了7个申万一级行业(港股),其中成份数量占比位列前三的一级行业有:汽车(83%)、有色金属(6%)、机械设备(5%),上述行业合计占比约93%。与恒生港股通汽车主题指数相比,港股通汽车指数在申万一级行业配置上降低了电子、计算机、通信行业的配置比例,增加了汽车、有色金属等行业的配置比例,更聚焦汽车行业自身的配置。 4、盈利预测:一致预期下近3年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具有一定优越性 从盈利预测角度看,近3年港股通汽车指数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速相对港股通综指、恒生港股通汽车主题指数占优。2024年至2026年指数归母净利润预测年均复合增速高于同期港股通综指、恒生港股通汽车主题指数。 港股汽车ETF(520600):低成本布局高弹性汽车板块!基金最新规模达7.18亿元,居同类产品第一!近1月日均成交量达8.56亿股,居同类产品第一!2025年以来该基金相对跟踪指数,跟踪误差仅0.61%,同类产品表现最优。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3-10 10:19
宁波抓到动力电池一张好牌:云山动力大圆柱量产示范线投产
go
lg
...
蛋糕 刚刚过去的2024年,中国新能源
汽车产业
交出闪亮成绩单:年销售整车1300余万辆;动力电池全球第一、电机电控全球第一、充换电基础设施全球第一。 动力电池全球前十,中国占六席,其中第一第二都是中国企业。材料体系上,中国企业在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钠电池领域都形成了绝对优势。在结构上,在方形、小圆柱、短刀长薄型电池也取得了绝对优势,唯有4680大圆柱方向有点缝隙,特斯拉、宝马都希望由此突破,但都进展不顺。 不断有消息人士透露:特斯拉正在考虑停止在美国德州超级工厂生产4680,主要由于能量密度和充电性能不尽人意,且成本更高。自己做的成本比对外采购贵一倍!年底前如果降本无法达成,特斯拉将放弃4680电池生产,转向外部供应商采购。另有消息透露,特斯拉目前的4680大圆柱每周生产量只够生产1000辆车。 前几天宝马发布了第六代新的电池技术,采用直径为46毫米、高度分为95毫米和120毫米的两款大圆柱电芯,分别适用于轿车和 SUV 车型。不过宝马的大圆柱和特斯拉4680电池采用干法工艺不同,它采用的是更成熟的湿法工艺。 以特斯拉、宝马为代表的欧美企业押注在大圆柱上,那么中国企业肯定不会袖手旁观让其超越。云山动力与亿纬锂能、宁德时代、远景动力、比克电池、多氟多等都在46 系圆柱电池领域有所布局和作为。云山动力更是把大圆柱全极耳电池作为企业主攻点,立志成为动力电池行业快充领导者,并把产品聚焦定位在大圆柱全极耳电池上。 大圆柱电池对电池企业友好,云山动力充分发挥了大圆柱电池超快充、高密度、真安全、低成本、标准化的优势 超快充:全极耳设计减少了内阻,提高了效率,实现更快的超充表现。 高密度:技术创新使得大圆柱电池具备更高的安全上限,不贡献能量密度的结构件等重量或体积占比会减小,从而电池的重量能量密度可以得到提升。 真安全:发热小、传热慢、散热快、热电分离,并可承受20%+挤压变形。 低成本:大圆柱能够显著减少电池单体的数量和焊接配件,从而简化电池包结构,降低材料的使用。 标准化:标准化生产有助于电池厂商实现规模化,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应用控制要求较高:以特斯拉的74KWh版本的Model Y为例,用21700需要4416颗电芯、用4680需要820余颗电芯、用方形或者短刀只需100颗左右电芯。电芯越多,对控制每颗电芯的电路就要求越高,但圆柱电芯成组排列更灵活。 大圆柱电池便于标准化制造,云山动力团队制造背景出身,从0到1、从1到10的建厂运营经验丰富 1、产线建设体系标准化:云山团队根据10多年的建厂经验,将产线建设分成项目准备、商务合同、过程监造、安装调试、试生产、项目验收6大阶段共148类标准化文件,建厂到投产时间压缩到1年以内。 2、产品结构标准化:云山团队对电池壳盖结构件的研发经验丰富,试错验证时间长,近4年开发5代结构约220+部件图纸,现已将能量型和功率型结构进行统一,便于量产线换型生产。 3、产线型号标准化:全产线统一为46的直径,只在电芯高度方向调整尺寸,全线模具不用更换,只需要调整激光焊接机定位的行程、注液标准垫块、化成针床下压行程,可实现快速换型。 4、产线设备、工装标准化:全线将激光器统一成单模环形光斑激光器及普通红外激光器两种,备件种类急剧降低;磁悬浮动子统一规格,全线互换。 5、质量体系标准化:云山团队一直以来深耕新能源汽车行业,针对小动力、功率型储能等市场需求,公司质量体系采取车规级IATF16949体系来进行标准化的建设及运营,产品缺陷追求ppb(十亿分之一)级别。 大圆柱电池新技术深度解析 云山动力的创始团队,在锂电池行业平均工作年限20年以上,经历了中国锂电池从消费电池向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发展的全过程,聚焦在全极耳大圆柱爆发前夜创业,技术与工艺上有着足够的底气。 结构创新革命:传统锂电池采用单极耳/双极耳设计,电流路径需穿越整个极片长度,导致内阻过高(典型值>20mΩ)。这种设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池的性能提升。而全极耳技术的出现,打破了这一限制。全极耳技术通过将整个集流体边缘作为极耳,实现“面接触”替代“线接触”,使电流传输路径缩短 90%以上,传输通道多了上千倍。这一创新设计极大地降低了电池的内阻,提高了电池的性能。云山动力 46 系列电池内阻实测值低至0.6mΩ,较特斯拉 4680 电池的 2.3 mΩ 再降 74%。这一成果不仅体现了云山动力在全极耳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也展示了全极耳技术在提升电池性能方面的巨大潜力。 制造工艺突破:为了充分发挥全极耳技术的优势,云山动力采用了六维创新工艺体系,实现了制造工艺的重大突破。 1、磁悬浮传输系统:该组装线采用磁悬浮运载形式,运载速度达到5m/S;重复定位精度公差控制在±0.05mm;。这种高精度的传输方式不仅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还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损耗。 2、纳米级激光焊接:焊缝熔深精度达 0.01mm,焊接速度提升至 120m/min。纳米级激光焊接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焊接质量,还大大缩短了焊接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3、全极耳成型技术:应用激光切割工艺,实现极片边缘 250个/米的精密齿形结构。这一技术的应用,使得极片的边缘结构更加精细,提高了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安全性。 4、快速浸润技术:采取超高正压与高真空结合的呼吸式电解液浸润技术,浸润时间从3天缩短至1天。 5、高速装配线:生产节拍提升至 0.8 秒/颗。高速装配线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6、在线检测系统:部署 在线检测视觉功能并可以通过自学习不断就行优化。实现100%过程质量监控。在线检测系统的应用,使得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得到了严格的监控,确保了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云山动力 46 系列电池性能实证 关键性能指标 1、能量密度:单体 320 Wh/kg,系统级 245 Wh/kg(较 21700 电池提升 27%)。这一高能量密度使得云山动力 46 系列电池在续航里程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满足高端电动汽车等对续航里程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2、快充性能:5%-85% SOC 充电耗时 10分 (6C 倍率)。这一快充性能使得云山动力 46 系列电池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充电,大大提高了电动汽车的使用便利性,为电动汽车的快速充电提供了有力支持。 3、循环寿命:6000 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80 %(1C 充放电)。这一长循环寿命使得云山动力 46 系列电池在使用寿命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满足电动汽车等对电池使用寿命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4、低温性能:-30℃环境下放电容量保持 90%。这一优异的低温性能使得云山动力 46 系列电池能够在低温环境下保持较高的放电效率,为电动汽车在低温环境下的使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5、热失控防护:通过 150%SOC过充测试,温升速率<1℃/s。这一优异的热失控防护性能使得云山动力 46 系列电池在安全性能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有效防止电池在过充等异常情况下发生热失控,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 成本优势分析 1、生产成本:单位 GWh 设备投资下降 25%,能耗成本降低 30%。这一生产成本的降低,使得云山动力 46 系列电池在成本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能够降低电池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系统成本:模组零件数量减少 70%,Pack 能量密度提升 20%。这一系统成本的降低,使得云山动力 46 系列电池在成本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能够降低电池的系统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针对行业共性难题的创新解决方案 1、焊接良率提升:开发自适应激光功率调节算法,将焊点缺陷率降至 0.3ppm。这一创新解决方案有效提高了焊接良率,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损耗,提高了生产效率。 2、电解液浸润:采用真空梯度加压技术,浸润时间缩短至 24 小时。这一创新解决方案有效提高了电解液的浸润效率,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 3、化成效率:引入脉冲化成工艺,产能提升 3 倍。这一创新解决方案有效提高了化成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4、标准体系建设:参与制定《电动汽车用圆柱锂离子电池技术规范》等10 项团体标准。这一标准体系建设为大圆柱全极耳电池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促进了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最后 在 2025 年的时间节点上,云山动力全极耳大圆柱电池的量产示范线投产,不仅是云山动力创始团队技术与工艺完美结合的展示,更是新质生产力呼吁耐心资本支持的关键时刻。 宁波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抓到了云山动力全极耳大圆柱电池这张牌,希望能全力以赴打响“大圆柱宁波造" 这一闪亮招牌,在东海之滨崛起又一座新能源之城。 (本文作者顾国洪,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经济发展分会副主任委员。)
lg
...
证券之星
03-10 08:29
雷军两会呼吁加强AI换脸拟声立法 自述“被骂8天”维权困境
go
lg
...
法律体系,并明确量产时间表,以应对智能
汽车产业
发展的制度瓶颈。
lg
...
金融界
03-08 20:39
科技创新推动新能源车从量变走向质变,新能车ETF(515700)近1周新增规模居可比基金首位
go
lg
...
25年3月7日 14:54,中证新能源
汽车产业
指数(930997)下跌1.06%。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腾远钴业(301219)领涨3.60%,富临精工(300432)上涨3.21%,厦门钨业(600549)上涨2.13%;厦钨新能(688778)领跌4.24%,盟固利(301487)下跌4.15%,当升科技(300073)下跌3.83%。新能车ETF(515700)下跌1.00%,最新报价1.78元,盘中成交额已达5450.19万元,换手率2.11%。 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3月6日,新能车ETF近2周累计上涨3.86%。规模方面,新能车ETF近1周规模增长6925.66万元,实现显著增长,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2。 数据显示,杠杆资金持续布局中。新能车ETF最新融资买入额达351.86万元,最新融资余额达5789.64万元。 日前,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已突破1300万辆,这一数据显示出中国新能源
汽车产业
的迅猛发展,也体现了政府在推动绿色出行、实现“双碳”目标方面的坚定决心。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刘懿艳代表提出:在智能化、电动化等技术赋能下,新能源汽车的本质属性已从传统机械产品转变为高科技产品。 新能车ETF紧密跟踪中证新能源
汽车产业
指数,中证新能源
汽车产业
指数选取50只业务涉及新能源整车、电机电控、锂电设备、电芯电池、电池材料等新能源
汽车产业
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新能源
汽车产业
龙头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28日,中证新能源
汽车产业
指数(930997)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比亚迪(002594)、汇川技术(300124)、宁德时代(300750)、三花智控(002050)、亿纬锂能(300014)、华友钴业(603799)、赣锋锂业(002460)、格林美(002340)、天齐锂业(002466)、天赐材料(002709),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6.9%。 新能车ETF(515700),场外联接(平安中证新能车ETF联接A:012698;平安中证新能车ETF联接C:012699)。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3-07 15:00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支持我国“新三样”产业链出海,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go
lg
...
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锂电池储能和新能源
汽车产业
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锂电池储能的度电成本已降到大约3毛钱每千瓦时,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在2024年9月份已超过53%,未来两三年可能达到80%以上。根据相关机构测算,未来20年左右,中国新能源汽车将达到5亿到10亿辆,仅依靠车载电池,就能维持我国电网三到五天的正常运行。 刘汉元代表指出,2024年,我国进口原油5.53亿吨,消耗外汇储备约3250亿美元,外贸依存度超过70%,其中80%需经过马六甲海峡,能源安全存在较大隐患。事实上,中国已经完全具备条件,用20年左右的时间(如果需要,最快10年时间),实现对每年消耗的5亿多吨原油的全部替代。经测算,未来20年左右,我国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加上配套的储能及电网改造项目建设,平均每年的投资强度将达到10-20万亿,20年总共200-400万亿的规模,并带动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发挥,从而有效拉动国内市场、带动就业,成为未来持续发挥积极作用、产生正面价值的有效资产。过去十多年,中国房地产的系统投资平均每年达到10万亿左右。未来20年,可再生能源有望替代房地产,成为驱动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强劲引擎,并助力我国提前5-1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的研究报告显示,要实现2050年碳中和目标,全球光伏累计装机将达到18200GW,年均增长615GW,这已是近五年来该组织第三次上调预测目标,但仍趋保守。根据相关机构测算,要实现2050年碳中和,全球平均每年需新增光伏装机1500-2000GW。截止2024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约500GW,累计装机约2000GW,离目标装机量还有很大差距。 根据彭博新能源测算,为如期实现2050年碳中和目标,全球总共需投入215万亿美元资金。随着“新三样”产业链出海,预计未来二三十年可撬动50-100万亿人民币走出国门,有力支撑其成为与美元比肩的全球货币。过程中,不但能加快发达国家能源转型步伐,还能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和广大欠发达国家跨过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一步踏入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推动全球能源体系转型升级。对此,刘汉元代表建议: 一是建议加大力度支持“新三样”产业链出海,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建议政府积极引导,加大政策驱动力度,推动中国“新三样”产品走出去、产线走出去、技术走出去、人才走出去、服务走出去、EPC走出去,全产业链集体走出去,有力支撑并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支持中国企业、中国资本加快出海步伐,在广大欠发达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投资建设新能源项目,为当地打造可再生能源发电基础设施,既满足当地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创造就业机会,拉动经济增长,又使中国企业拓展了海外市场,获得合理收益,提升了全球知名度和影响力,实现双方互利共赢。“新三样”产业链出海,将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和能源转型注入强劲动力,成为中国积极践行大国担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注脚。 建议政府相关部门牵头搭建“新三样”跨境贸易信息共享平台,针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管制措施、碳足迹认证等及时解读并向企业宣贯,提升企业的预警和应对能力;简化通关流程,提高通关效率,降低企业出口成本;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供需有效衔接,形成紧密配套关系,着力增强“链主”企业带动力,推动上下游优势互补,有力提升产业链韧性及整体竞争力;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实施关键技术和设备攻关。 二是建议进一步加快扩大国内光伏装机应用规模,满足实现“3060”目标所需的发展速度。根据相关机构测算,中国要在2050年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平均每年需新增光伏装机500-700GW。2024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277GW,离实现碳中和的年均装机目标还有较大差距。面对能源转型的迫切需求,以及国际贸易壁垒带来的风险,建议加大政策措施支持力度,进一步提升和加快国内光伏发电装机应用,扩大装机规模,同时兼顾其他能源的发展,有力支撑我国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3-07 13:59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再被提及,行业代表热议自动驾驶!智能车ETF泰康(159720)近半年累计涨幅超42%
go
lg
...
1300万辆,这一数据显示出中国新能源
汽车产业
的迅猛发展,也体现了政府在推动绿色出行、实现“双碳”目标方面的坚定决心。 同时,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了
汽车产业
的发展方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再度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报告提到,2025年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今年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建议,推进自动驾驶汽车大范围测试验证,加快推进自动驾驶汽车全国性测试验证,力争2025年建立跨区域、跨省份、一体化的便捷互认机制;同时加快量产商用进程,尽快明确自动驾驶汽车的量产时间预期,力争2026年可支持高速快速路自动驾驶、城市自动驾驶等功能的量产应用。 全国人大代表、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建议,行业主管部门应完善事故责任认定体系,加快推进《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工作,明确不同级别智能驾驶汽车在事故责任中的划分原则,制定具体的事故责任认定边界。 国融证券表示,汽车智能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得益于智能驾驶产业链的完善、AI及车联网技术的进步,以及政策的强力支持,智能汽车的需求将持续增长。预计到2030年,智能汽车渗透率将达到99.7%。 智能车ETF泰康紧密跟踪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选取主营业务涉及智能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感知系统、决策系统、执行系统、通讯系统、整车生产以及汽车后市场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智能电动
汽车产业
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相关产品:智能车ETF泰康(159720)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3-07 13:49
港股汽车ETF(520600)一度涨近3%,连续4日“吸金”,冲击4连阳
go
lg
...
,长城汽车、零跑汽车等跟涨。中证港股通
汽车产业
主题指数强势上涨2.02%,成分股京城机电股份上涨12.27%,金川国际上涨9.23%,小鹏汽车-W上涨5.75%,永达汽车,中国有色矿业等个股跟涨。 ETF方面,港股汽车ETF(520600)一度涨近3%,冲击4连阳。盘中成交额已达6.07亿元,居同类产品第一。换手率达89.02%,凸显产品流动性。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3月6日,港股汽车ETF近2周累计上涨6.83%,涨幅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规模方面,港股汽车ETF近1周规模增长3130.39万元,实现显著增长,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从资金净流入方面来看,港股汽车ETF近4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获得1320.19万元净流入,合计“吸金”1495.71万元,日均净流入达373.93万元。 图片来源:Wind 【国产汽车出口加速,相关产业链持续高景气】 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中国汽车实现出口641万辆,出口增速23%,其中全年新能源汽车累计出口量201万辆,同比增长12%,全年中国常规燃油车型出口440万辆,增长26%。乘联会认为,近两年的国际芯片短缺对中国车市的影响较小,反而推动中国汽车出口表现很强,抢占了国际市场供需缺口,获得难得发展机遇。 中国银河证券认为,乘用车板块新能源、出口销量高增的头部自主品牌利润实现高增长;商用车板块客车企业受益于国内市场稳定叠加海外市场高景气度实现高增长;零部件板块头部自主品牌配套产业链利润高增长,如比亚迪、吉利、奇瑞、小米、赛力斯、理想等产业链;摩托车板块得益于出口高增长,头部企业实现利润高增长。 【智能化领域亮眼,板块行情或迎多方催化】 国都证券认为,受到DeepSeek的带动,中国车企智能化进程加速,整体竞争力进一步提升。2025年补贴政策延续且范围扩大,对行业销量形成较好的推动,头部厂商比亚迪、理想、赛力斯、小米、特斯拉等爆款率较高的车企的业绩预期向好,传统燃油车龙头也将有所受益,并加快内部改革。 汽车行业的投资机会集中于电动化、智能化。重点推荐以下主线:(1)新能源、智能化标签明显的车企空间大、增速高;(2)电动智能化领域的细分龙头。 【低成本布局高弹性汽车板块,关注港股汽车ETF(520600)】 港股汽车ETF(520600),低成本布局电动智能龙头,政策+技术双轮驱动,弹性与确定性兼备! 具体来看,该指数的优势集中在: 中证港股通
汽车产业
主题指数从港股通证券范围内选取50只业务涉及
汽车产业
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港股通内
汽车产业
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前5大成分股分别是比亚迪、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吉利汽车和长城汽车,基本均为智能化做得好、结构向上的车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水平。 1、市值分布相对均衡,整体流通市值相对恒生港股通汽车更小。 从成份股自由流通市值分布来看,港股通汽车指数市值分布相对均衡,覆盖大中小市值股票。指数成份股中流通市值小于150亿的样本共21只,流通市值在150亿至500亿区间的样本共12只,流通市值大于500亿的样本共6只。此外,与同类型的恒生港股通汽车指数相比,港股通汽车指数整体流通市值相对恒生港股通汽车指数更小。 2、成份分布:指数权重集中在前十大成份 前十大权重股方面,港股通汽车指数前十大成份股相对集中。与同类指数相比,港股通汽车指数前三大重仓股与恒生港股通汽车指数相同,前十大权重股内有两只成份股相异,且差异的成份股在港股通汽车指数内为汽车行业公司,即港股通汽车指数在前十大成份上更聚焦汽车行业。 3、行业板块:聚焦
汽车产业
,乘用车(申万二级)配置权重逾六成 港股通汽车指数成份股聚焦
汽车产业
,总共涵盖了7个申万一级行业(港股),其中成份数量占比位列前三的一级行业有:汽车(83%)、有色金属(6%)、机械设备(5%),上述行业合计占比约93%。与恒生港股通汽车主题指数相比,港股通汽车指数在申万一级行业配置上降低了电子、计算机、通信行业的配置比例,增加了汽车、有色金属等行业的配置比例,更聚焦汽车行业自身的配置。 4、盈利预测:一致预期下近3年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具有一定优越性 从盈利预测角度看,近3年港股通汽车指数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速相对港股通综指、恒生港股通汽车主题指数占优。2024年至2026年指数归母净利润预测年均复合增速高于同期港股通综指、恒生港股通汽车主题指数。 港股汽车ETF(520600):低成本布局高弹性汽车板块!基金最新规模达6.69亿元,居同类产品第一!近1月日均成交量达8.85亿股,居同类产品第一!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3-07 13:39
机械设备行业观察:新能源设备智能化升级;工业机器人需求激增
go
lg
...
成为机械设备升级的重要突破口。 新能源
汽车产业
为机械设备需求注入新动能。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突破1200万辆,连续10年位居全球首位。这一增长直接带动了自动化生产线、工业机器人、电池生产设备等需求的快速增长。例如,车身焊接、总装等环节的智能化设备渗透率持续提升,充电桩制造设备市场规模同步扩张。 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进一步拓宽了机械设备应用场景。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6253.5亿元,同比增长29.7%。智能仓储物流设备、智能检测装备等市场需求显著增长,工业机器人逐步向协作化、柔性化方向升级。政府提出的“人工智能+”行动,将加速智能制造装备在电子、汽车、医药等行业的普及。 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激活行业增长潜力 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到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2024年,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13.2万家,资产总计39.4万亿元,同比增长5.2%,产业规模持续扩大。重点监测的122种主要机械产品中,59%的品类产量实现同比增长,行业产销形势稳中向好。 工业领域成为设备更新的主战场。政策聚焦钢铁、石化、电力等重点行业的生产设备、用能设备更新,推动节能降碳与数字化转型。例如,钢铁行业的高炉智能化改造、石化行业的流程控制设备升级需求迫切。2024年,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12.3%,在汽车制造、3C电子等领域应用占比超过50%。 政策支持与技术迭代形成双重催化。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企业技改投资有望进一步向高端装备、绿色制造倾斜。以机床行业为例,2024年数控化率提升至45%,高精度、复合型机床进口替代进程加速。与此同时,数字化工厂解决方案、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需求同步增长,推动装备制造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注:本文数据均来自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及相关行业研报,不涉及个股推荐或投资建议。)
lg
...
金融界
03-07 12:39
大众汽车转型硬仗难打,在华销量逐年缩水,大众安徽尚难挑大梁
go
lg
...
在全球
汽车产业
深度变革的浪潮下,德国汽车巨头大众汽车集团(下称“大众汽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转型压力。近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下称“大众中国”)与宁德时代(300750.SZ)在换电领域达成合作意向,试图通过本土化合作,在新能源赛道重新找回优势。这背后,大众汽车在华销量不断“退坡”,“销冠”地位不保,其新能源车发展不及国内自主品牌。 证券之星注意到,大众汽车在华三家合资公司中,南北大众销量疲软,而被寄予新能源转型厚望的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下称“大众安徽”)在新能源市场的表现也不及预期,这让大众汽车的转型之路充满不确定性。面对全球业绩下滑和成本压力,大众汽车不得不采取降薪、裁员等举措节省成本,力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 市场份额被侵蚀,加速本土化合作 近日,大众中国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全面深化在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研发、新材料应用以及零部件开发领域的合作,其中便涉及换电业务。双方拟共同开发模块化电池技术,被业界称为“巧克力电池计划”。 在业内人士看来,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补能的需求日益高涨,换电模式的关注度持续提升。换电或成为大众汽车向新能源转型的关键环节,对转型起到“加速”作用。 目前,大众汽车在中国积极推行全面电动化战略。按其规划,到2027年大众汽车计划在中国推出40款全新车型,其中20款为新能源车型。到2030年,将在中国推出超过30款电动车型。 如此密集的新能源产品规划背后,是大众汽车对中国市场的担忧。随着自主新能源品牌崛起,大众汽车在华市场遭遇严峻挑战。2024年,比亚迪(002594.SZ)以427.21万辆的成绩拿下中国汽车市场车企销量冠军、中国汽车市场品牌销量冠军、全球新能源车市场销量冠军。同年,大众汽车在华销量292.81万辆,同比下滑9.5%。 拉长时间看,大众汽车曾长期在中国市场保持销量与市占率第一,但2019-2023年大众汽车在华年销量逐年下滑,分别为423.36万辆、384.9万辆、330.48万辆、318.45万辆和323.61万辆。 证券之星注意到,大众汽车中国市场油电发展失衡。在燃油车市场,大众汽车2024年在华市场份额超过21%。这是自2005年以来,大众汽车在中国燃油车市场达到的最高市场份额。 而其在华纯电车型销量却一般。2024年,大众汽车纯电车全年销量74.48万辆,同比下滑3.4%;插混车型同比增长5%至27万辆。尽管中国市场纯电车的销量同比增长8.1%至20.74万辆,但增速已降至个位数。2021-2023年的销量增速分别为319.5%、68.2%、23.2%,呈逐年递减走势。 在其他区域,大众汽车遇到了纯电车需求减弱的情况。美国和欧洲市场的销量分别降至4.94万辆、44.79万辆,同比下滑30.5%和5.2%。 南北大众销量疲软,押注“东方狼堡” 大众汽车总部位于德国沃尔夫斯堡(俗称“狼堡”),自1984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大众汽车目前已设立了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下称“上汽大众”)、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下称“一汽-大众”)和大众安徽三家合资公司。 在新能源车的冲击下,合资公司的处境并不乐观,南北大众的销量已陷入增长瓶颈。一汽-大众及上汽大众2024年销量分别同比下滑13%、5.51%。今年1-2月,上汽大众销量同比下滑12.59%至13.82万辆;一汽-大众累计实现批发及零售销量46.1万辆,但去年同期数据未有披露。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燃油车销量占比虽达58%,但同比下滑12%;与此同时,新能源车销量以67%的增速持续扩张。传统车企也在电动化转型的同时,紧紧抓住燃油车这个尚有盈利空间的业务。一汽-大众与上汽大众均打出了“油电共进”的口号,一汽-大众近日发布的全新探岳L就将“燃油车智能化”尤其是智能驾驶作为新车的主要卖点。 据36氪此前透露,多位大众汽车人士表示,纯电汽车在两家合资公司的销量占比太少,且毛利率不如燃油车高。南北两汽认为纯电车难卖且不赚钱,跟进意愿不够坚定。 另一边,作为生力军的大众安徽将肩负起新能源突破的重任,这也是三家合资公司中唯一一个由大众汽车控股的合资企业。同时,大众汽车也将德国本土外最大的研发中心设立在安徽,被业内视为要再造一个新能源时代的“狼堡”。 不过,大众安徽却始终未能爬上中国新能源车的“牌桌”。2024年7月17日,大众安徽工厂独立生产的首款车型ID.UNYX上市,官方指导价20.99-24.99万元。但其市场表现惨淡,2024年第三季度仅累计售出373辆。 由于表现不及预期,ID.UNYX在同年11月火速推出改款车型,全系售价下调4万元,售价16.99-20.99万元。不过,自2024年11月以来的月销量暂无确切数据。 证券之星注意到,大众安徽要在新能源市场的激战中突围仍面临不小挑战。大众安徽主要依靠ID.UNYX一款车型支撑市场,或至2026年才迎来产品爆发,其计划到2026年推出5款新车型。同时,大众安徽当前专注于纯电动产品,暂时不考虑增程式动力车型,这也意味着大众安徽放弃了一个年增速在80%以上的市场。 另外,大众安徽的渠道部署速度相对平缓,其计划到2025年底将销售网点覆盖超过70个城市。与国内自主品牌相比,在渠道布局上的差距也会影响产品的销售和市场覆盖。 对于外界关心的销量和利润问题,大众汽车(安徽)数字化销售服务有限公司CEO杨放表示,我们在关注销量和利润的同时,更加关注品牌建设和用户体验,这对于一个品牌长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可见,如何平衡短期利益与长期发展,成为大众安徽亟待解决的难题。 业绩压力悬顶,裁员降薪减压 一直以来,中国和西欧是大众汽车最大的两个业务市场,占其七成左右的业务总量。2024年,大众汽车总销量为902.74万辆,同比下降2.3%。除中国市场呈现下滑态势外,西欧市场也显现颓势,同期西欧市场的销量为325.86万辆,同比微降0.4%。美洲地区的增长则被西欧、中国的下降所抵消。 业绩面上,2024年前三季度,大众汽车实现营收2372.79亿欧元,同比增长0.9%;营业利润129.07亿欧元,同比下滑20.5%。大众汽车表示,去年前三个季度的业绩受到固定成本增加以及重组的影响。 证券之星注意到,2024年前9个月,大众汽车的核心品牌大众的营业利润率仅为2.1%,大众汽车近日也宣布要将大众品牌的销售利润率从2%提升至6.5%。大众汽车首席财务官ArnoAntlitz表示,如今大众品牌所获得的利润已不足以支撑其开发所有新产品的成本,大众品牌需要节省逾100亿欧元的成本,以保持市场竞争力。 为缓解财务压力,大众汽车也在寻求各种降本增效的解决方案。据德国《商报》报道,大众汽车正在为其核心品牌探索一系列成本削减举措,包括减薪10%和为期两年的薪资冻结,目标是节省40亿欧元。 去年10月,大众汽车被曝将针对12万德国员工薪资削减10%,并关闭至少三座德国工厂。由于这一计划可能会导致数万人失业,工会表示强烈反对,持续性的罢工也激发了大众汽车与工会之间的矛盾。 目前,裁员关厂的计划暂缓,降薪10%的计划也将转移至集团高管身上。1月8日,大众汽车董事会成员GunnarKilian对媒体表示,大众汽车管理层将在2030年前总共减薪3亿欧元,其中董事会成员减薪幅度更大。 此前,大众汽车已取消了一项持续30年的就业保护协议,该协议承诺直到2029年年底前都不会裁员。终结协议后,大众汽车可从2025年中开始强制裁员。 根据车市红点披露,工厂虽然不会关闭,但大众汽车仍计划削减德国工厂约73万辆产能。到2030年,大众汽车还将通过“以社会能接受的方式”裁减约3.5万人,这一裁减规模几乎是德国员工数量的四分之一。(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陆雯燕)
lg
...
证券之星
03-07 10:49
CPT Markets 外汇评析:美经济数据好坏参半,美元指数承压下跌!美宣布暂缓关税政策,道琼指数下跌!
go
lg
...
征25%关税至4月2日。此前他给予美国
汽车产业
30天的关税宽限期,让制造商有时间将生产制造产业移回美国。经济数据方面,美国至3月1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22.1万人,低于上一周的24.2万人以及预测值23.5万人。美国2月挑战者企业裁员人数大幅飙升至17.2万人,其中有62242人是由于美国联邦政府大规模裁员所致。周五,美国经济日程将公布2月非农就业人口数据,以及2月失业率。 技术面分析: CPT Markets分析师认为,美元指数试图从底部回升以消化近期的超卖情形,须注意RSI指数仍位于超卖区域,因此在进一步下跌前仍有可能继续回升。上涨方面,美元指数的阻力为105.217水平,再来是EMA50均线所在106.404。下跌方面,美元指数接下来的支撑位置为3月6日低点103.770。 阻力位: 105.217 支撑位: 103.770 道琼指数(US30): 新闻事件: 周四,由于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道琼工业指数下跌420点至42579点。周四,特朗普政府宣布暂缓对符合美墨加协议(USMCA)的墨西哥与加拿大商品课征25%关税至4月2日。此前他给予美国
汽车产业
30天的关税宽限期,让制造商有时间将生产制造产业移回美国。经济数据方面,美国至3月1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22.1万人,低于上一周的24.2万人以及预测值23.5万人。美国2月挑战者企业裁员人数大幅飙升至17.2万人,其中有62242人是由于美国联邦政府大规模裁员所致。周五,美国经济日程将公布2月非农就业人口数据,以及2月失业率。 技术面分析: CPT Markets分析师指出,道琼指数回吐昨日的涨幅,重返近期的支撑42300点水平。上涨方面,道琼指数的阻力为43096点,再来是43500点水平。下跌方面,道琼指数目前支撑为3月4日的低点42347点,再来是1月10日的低点41877点。 阻力位: 43851.59 支撑位: 42347 CPT Markets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 以上文章内容僅供參考,不作爲未來投資建議。CPT Markets 發布的文章主要根據國際财經數據報告及國際新聞爲參考依據。
lg
...
CPT Markets Limited
03-07 10:19
上一页
1
•••
21
22
23
24
25
•••
351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一文秒懂!巴菲特在他的“最后一次”股东大会上说了哪些“金句”?
lg
...
股神巴菲特宣布2025年卸任CEO,大佬们怎么看?
lg
...
贺博生:黄金原油震荡回落下周行情走势预测及开盘操作建议
lg
...
非农刺激黄金空头!空头还有下行空间!下周走势分析
lg
...
数据噪声大,预判难度高!美国经济正处于经济衰退之中吗?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9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2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