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基金早班车|ChatGPT引发巨头之间对未来市场的争夺战,ESG岗位月薪已炒至15万
go
lg
...
4.3%和35%。国内有效需求不足致使
汽车
消费
恢复还比较滞后,预计一季度终端市场仍将承受较大压力。 美联储哈克:正在增加实现经济软着陆的可能性。需要实现5%以上的利率,然后暂停加息。美联储现在不需要加息50个基点。
lg
...
金融界
2023-02-13
新能源车遇“倒春寒”!车市开门红爽约,股市龙头遭股神“9连减”,悲观预期已过?我问了ChatGPT,它这样说
go
lg
...
份的特殊情况,加上当前多地陆续出台刺激
汽车
消费
政策, 2023年真正的“开门红”有望在2月份实现,并在3月份至4月份进一步走强。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1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零售渗透率在继续攀升。数据显示,2023年1月份,新能源汽车国内渗透率为43.8%。 机构积极表态,预测动车销量将呈现前低后高走势,全年达900万辆 华福证券指出1月份全国各地疫情陆续达峰,居民侧出行回归正常进店率提升,出行的防疫需求等都将拉动新能源车需求,另外,国补退出后车企大多部分或全额承担补贴,且特斯拉、问界、小鹏等为抢占销量已率先超额降价,应重视车企对销量重视程度,此外上海等部分地方政府已率先出台2023版针对新能源车置换补贴政策,或预示更多地方政府有望出台更多地补政策。该机构预测,2023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达880万,全年新能源车需求呈现“前低后高”。 光大证券表示市场基于销量最悲观预期已过。1)各地因地制宜的扶持新能源
汽车
消费
、叠加近期车企陆续降价,带动市场对2023年新能源车销量表现的信心有所回暖,符合我们此前对市场高估销量承压风险但低估业绩下修风险的判断。2)维持2023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出口,批发口径)销量预测900万辆,预计最大变量仍在于疫情、车企定价策略、以及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3)产业链的年降/业绩下修风险或逐步发酵。预计行业竞争加剧,头部集中化趋势或进一步显现。4)看好2023年具有较强插混与出口布局+产业链成本控制能力较强+销量与业绩兑现能力较强的头部自主新能源车企、用户画像差异化定位竞争的新势力车企、以及市占率抬升/新定点释放+年降消化能力强+业务多元化的零部件公司。 天风证券积极看好2023年汽车行业整体需求中枢向上,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952万辆,乘用车917万辆,商用车35万辆。主要由于:1)全国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带动需求边际改善;2)芯片、电池原材料等关键物料的短缺情况缓解,已不是供给端的限制性因素;3)新能源购置税减免政策确定延续到23年底,燃油车购置税政策及新能源国补有望部分递延,实现平稳过度,刺激需求进一步释放。 以下是各机构对2023年新能源车全年销量的预估情况 最后我问了ChatGPT关于新能源车2023年的前景,ChatGPT表示2023年是关键转折点,新能源车预计将继续增长并改变汽车行业。
lg
...
金融界
2023-02-10
港股收评:恒指跌2.01%、恒生科技指数跌4.58% 汽车股下挫,小鹏、理想汽车跌超7%
go
lg
...
,总量有望实现正增长。该行指,近期地方
汽车
消费
刺激政策出台带动政策预期再升温,若中央层面的刺激政策落地,对总量增长的支撑力度更强,但建议保持中性预期。 黄金股走低,招金矿业跌3%。纽约4月期金收跌0.65%,每盎斯报1878.5美元。市场人士指出,美国周四未有重要数据参考,交易商观望美国下周二公布的消费物价指数,以评估美联储利率政策有否变化,不敢贸然入市,加上有投资者趁机套利,导致金价偏软。 中芯国际跌3%,中芯国际公告,第四季度营收16.2亿美元,预估16.5亿美元,环比下降15%;第四季度净利润3.855亿美元,预估3.103亿美元、环比下降18.1%,同比下降27.8%。2022年全年销售收入为72.73亿美元,同比增长33.6%,实现2021、2022连续两年年增幅超过三成。 公司预计2023一季度收入环比下降10%-12%,毛利率预计降至19%-21%之间。预计2023年销售收入同比降幅为低十位数,毛利率在20%左右。 渣打集团涨超4%,据知情人士称透露,在代号为Silver-Foxtrot的计划下,阿布扎比第一银行的管理人士在低调研究一旦英国并购规则要求的冷静期过后可能进行的竞购。知情人士称,阿布扎比第一银行最近完成了对渣打的尽职调查并正在研究全现金收购方案,金额在300亿-350亿美元之间。他们透露称,如将进行收购,该行将会获得其支持者的融资支持。
lg
...
金融界
2023-02-10
中汽协:1月汽车产销环比、同比均呈两位数下滑,新能源汽车和汽车出口继续延续良好表现
go
lg
...
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国内有效需求不足致使
汽车
消费
恢复还比较滞后,需要政策持续提振。近期,各政府主管部门均表示将继续稳定和扩大
汽车
消费
,同时多地陆续出台促进
汽车
消费
和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加之节后各地大规模基建工程陆续开工,将为汽车市场平稳发展注入信心。
lg
...
金融界
2023-02-10
Mysteel参考丨一季度工业线材价格或先扬后抑
go
lg
...
1.汽车用钢 从政策层面看,国家对于
汽车
消费
依然持鼓励发展的态度,汽车工业主要经济指标持续改善,行业发展环境持续向好,有助于汽车市场实现全年稳增长、稳预期目标。当前,我国经济恢复发展基础需要进一步稳固,预计2023年汽车产销或有一定增量,但是从细分品种来看,新能源汽车数据源较好,且新能源出口或再创新高。但是新能源汽车对工业线材的需求提振有限。 图5:2019-2022年汽车产量(单位:万辆)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2.机械用钢 挖掘机一直以来被誉为基建行业的“晴雨表”,2022年全年总销量26.13万台,同比下降23.8%。其中国内151889台,同比下降44.6%;出口109457台,同比增长59.8%。 在年内“保交楼”及各地基建项目纷纷开工的支持下,挖掘机内销数据从9月份开始出现持续增长。挖掘机内销持续回暖的根本原因在于施工旺季基建项目批量落地。节后房地产及基建投资有望持续发力、房地产政策持续优化,或将推动挖掘机等工程机械需求进一步提升。 图6:2020-2022年挖掘机销售(单位:万辆)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五、2023年一季度工业线材市场运行展望 1.供给或有所增加 节前市场资源出现供需错配的情况,部分资源规格紧缺,目前钢厂利润有所恢复,生产积极性有所增加,市场资源紧缺的格局或将得到改善,预计一季度产量有回升的空间,但鉴于工业线材生产能力接近饱和,且钢厂或将根据品种利润进行生产调整,2023年一季度产量增速会放缓。 2.库存压力或有所增加 节前价格维持高位运行,且部分市场资源紧缺,市场预期向好,冬储积极性较2022年有所增加,部分贸易商进行一定的冬储,钢厂库存向社库转移,库存同比增幅较为明显,库存拐点或将于三月份出现,降库速度仍需关注后期需求复苏情况。 3.需求有望复苏 预计2023年一季度汽车产销或有一定增量,从细分品种来看,新能源出口或再创新高,但是新能源汽车对工业线材的需求提振有限;工程机械一些产品销量可能出现恢复性增长,但数量规模上并不会太大,随着2023年基建发力,工程机械行业预期向好,且出口持续维持高增长,或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工业线材的需求。 总体来说,2023年一季度供给同比有所增加,但增幅有限,需求有一定的向好预期,仍需持续关注生产企业以及库存消化情况,预计2023年一季度价格仍有冲高的动力,但在高库存的制约下,上涨空间较为有限。
lg
...
我的钢铁网
2023-02-09
1月中国汽车销量下滑28%,新能源汽车结束2022年90%增长销量下降6.3%
go
lg
...
而郑州、无锡、沈阳和北京等城市则发放了
汽车
消费
券。 今年1月,特斯拉在中国销售了66951辆电动汽车。这一数字较去年12月增长18%,较上年同期增长10%。 据路透社计算,比亚迪在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从去年12月的9%升至今年1月的12.5%。 中国乘用车协会表示,上个月,特斯拉是中国第二大最畅销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仅次于比亚迪,比亚迪的销量为150164辆。 中国乘用车协会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占当月130万辆汽车销量的四分之一,较2022年11月的35%大幅下降。
lg
...
白兔捣药秋复春
2023-02-08
徐成城:利好扎堆,新能源车赛道回暖?
go
lg
...
面比如路权、基础设施建设、充电桩等利好
汽车
消费
的政策其实还在持续发力。也许它的补贴并不是集中于消费者,而是更多集中于生产以及配套设施方面。我们觉得这些政策应该还是会起到持续的效果。 从对应的产品来看,可以关注汽车ETF(516110)。这个产品是以整车制造和零部件为主,主要集中于汽车的上游零部件(包括汽车内外饰、汽车电子、动力系统以及车身结构等)和中游整车制造。 从产业链整体来看,整车厂应该还是处于核心低位,很多整车企业在产业链上都具有很强语权,至少我们知道在燃油车时代整车厂的话语权非常强。到了新能源车时代,最重要的三个部件分别是汽车的热管理、动力电池以及整车架构,外部供应商语权变得更强一些。因此,过去几年很多做新能源配套设施或者零部件的企业的估值有大幅提升,本质上来说他们也是受益于新能源渗透率的快速提升。 3、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30%之后…… 徐成城:去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了680万辆,这个数据其实已经接近了30%的渗透率。今年如果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还有30%的增长,渗透率就会提升到33%—35%的水平。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快速提升,从某种意义上,一方面是产业快速工业化、规模化,以及技术的提升带来的产品供给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就是补贴和政策的驱动。未来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没有可能进一步的超预期提升,还有待商榷。 一方面,从现在的政策角度上来说,市场比较期待
汽车
消费
相关政策的出台,但是快速推进汽车新能源化意味着某种程度上就会挤占传统行业以及其他的一些资源。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虽然我们看到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很快,但是也会面临一些隐忧,比如说渗透率过高造成的需求疲软,供给过大造成的上游产能不足等等。 比如上游产能不足体现到新能源或汽车行业就是去年上游原料都在涨价,不仅是传统汽车需要的钢铁、铝、铜,还是新能源汽车需要的锂都在涨价。在这种情况之下,就造成了新能源汽车成本的快速提升。 某种意义上,现在看到的这些补贴政策,也是为了去对冲成本上涨所带来的汽车整车厂盈利压力等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未来有没有新的政策出现,如果没有新的政策,就要看整车厂有没有自己的方式去对冲目前所面临的成本上升风险。我个人觉得,后续针对汽车刺激的利好应该还会出台。 4、汽车投资主线:新能源化、智能化 徐成城: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汽车现在已经分为了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这两条线。再继续往下细分,主线也变成了两条,一个是新能源化,另一个就是智能化。 新能源化对应的就是渗透率,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经到了30%左右,新能源汽车销量也是一个快速提升的过程。 新能源汽车背后其实是技术的快速进步,包括像是动力系统的快速进步,比如续航里程越来越长,加速越来越快,充电效率越来越高,还有汽车轻量化、热管理。体现到驾驶和产品力上就是汽车驾驶体验越来越好,因为车比较轻,操控越来越强,同时热管理做得越来越好。 另一方面,整车的智能化程度也在快速提升。因为智能化也是提升汽车价值量的重要方向,它的盈利模式也是受益于汽车电子以及各种汽车先进的生产理念,通过引入互联网思维之后带来汽车智能驾驶体验的提升。智能化又分为智能驾驶、驾驶辅助,比如说现在说L1、L2、L3级的驾驶辅助。还有就是智慧座舱,各种越来越大的中控屏,汽车的控制也越来越方便。同时也整合了汽车驾驶辅助以及车内的一些娱乐和整车的控制系统在座舱里面,使得驾驶者的体验感越来越强。 在这样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其实是沿着这两条主线去发展,我觉得市场此前比较关心的是汽车的新能源化,它说到底是一个国家政策的驱动,包括电池、电机、电控这些企业,以及上游的锂、钴、镍,还有锂电设备等等这些企业,他们都受益于这一轮新能源化的过程。 现在我国电池的产能已经达到了全球份额第一,同时分项来看,锂电原料,很多像是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分项都做到了全球第一或者第二,海外占比也是非常大,而且在逐步提升的过程中。所以过去几年我们看到新能源汽车的上游业绩爆发力是非常强的,一些企业估值也非常高。 1、新能源化 现在新能源化的演变会不会继续?我觉得是会的。尽管现在渗透率已经达到30%左右,但是相比于未来的目标(在交通出行侧新能源化达到70%-80%)还有很远的距离。而且在10%—50%的区间,产能提升以及成本下降、规模化以及技术突破所带来的一些利好其实是能够起到快速提升渗透率的作用。在这样的状态下,汽车产业可以受益于新能源化的快速提升,而且这种提升还会越来越快。 这是汽车新能源化在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这个趋势是没有办法去阻止的。汽车现在要走向新能源化,新能源相关的一些配套措施越来越友好,比如充电桩越来越多了、绿牌路权也是非常强。很多一线城市里传统燃油车可能一牌难求,这样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就是很好的解决方案。 当然更重要的是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力在快速提升,各大车厂都在推自己的新能源汽车。无论是直接在自己的产品线上进行改造,还是全新的品牌,或者是通过全新的整车架构去推广新能源汽车,所有企业都会去走向新能源的道路。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在政策的扶持之下,新能源会持续有一个非常景气的状态。 2、智能化 汽车智能化这一端,其实完全依赖于技术的突破以及零部件企业的研发。 汽车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但它并没有享受政策,而纯粹就是消费者来投票,单纯是因为汽车搭载了一些性能之后,产品力得到提升,消费者越来越愿意去买这种车。 同样的车型,用户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智能驾驶的程度高的汽车,例如可以达到L3级别的自动驾驶;可以车载互联网,可以进行OTA升级等等。同时带有各种各样的功能,比如说自动泊车、自动跟车,还有一些跟互联网相关的娱乐体验,可以装各种各样的APP,同时跟你的手机互联,甚至能够帮你进行很好的路线规划,或者说进行无人干涉的自动驾驶或者驾驶辅助功能,这些是我们看到大家购买新车时重视的一些东西。 现在零部件国产化程度越来越高,比较典型的就是像空气悬挂这一类,过去都是在海外高端车型上才有的一些配置,现在随着国内企业逐渐进入海外的供应链掌握了这些技术,拥有了研发能力以及产品之后,国内零部件企业也逐渐开始国产替代,同时价格也是大幅下降,极大的提升了驾驶者的感受。 比如,国产车型里智能化程度非常高,自动驾驶能力非常强,还带有像空气悬挂这类极大提升驾驶体验的一辆车,可能售价主打区间也就是20万左右。如果看海外的一些对标车型,同样的价格可能就只能有基础配置。 同时,消费者很喜欢用脚投票,会去买国产的品牌,这一块也使得国内的一些企业受益于这一轮汽车智能化带来的销量快速提升。从2020年开始,销量连续不断的创下新高。在这个过程中,整车零部件技术提升也使它的价值量得到快速的提升,包括但不限于轻量化、热管理、玻璃、智慧座舱以及自动驾驶相关的零部件等领域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状态。 5、汽车行业怎么投资? 徐成城:在这样的情况下,投资方面,如果看好新能源提升的这条主线,可以关注新能源车ETF(159806),它主要是集中于配置新能源汽车的中游和上游零部件企业,尤其是跟电池、电机、电控以及电池原料相关的,像是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这些企业,还有上游锂、钴、镍等能源金属相关的企业。 汽车ETF(516110)是比较专注于汽车整车和零部件,这部分的逻辑就是国产化率的提升,包括国产替代。特别是一些新的零部件或者采用新的技术带来的渗透率的提升。比如汽车电子、热管理、一体化压铸、空气悬挂这些技术目前渗透率相对比较低,未来前景应该比较好。 整体而言,沿着这两条主线进行配置,基本上就可以在整个汽车的所有产业链当中更多地参与价值分配,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里面目前国内企业是显著占优的。 6、制约汽车行业的不利因素 徐成城:伴着着近几年汽车销量的快速爆发,也出现了几个比较不利的状态。 1、成本提升 汽车的上游除了传统的钢铁、铝、铜这一类之外,还包括新能源汽车的锂、钴、镍等能源金属。目前上游供给仍处于比较紧缺的状态。去年受到上游原料价格的提升,很多车企在上半年都比较难受,因为它的利润率比较低,下半年有了补贴之后,很多车企的利润率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基本动力电池方面,像是氢氧化碳酸锂的价格,从2021年底,大概6万-7万左右,到了2022年末、今年年初的时候,价格最高达到60万左右。现在随着供给慢慢释放,未来价格能够稳定在几十万的区间内,但是这也造成了汽车成本提升了大概5000—10000元左右,这个提升是直接反映在车价上的。 对于消费者而言,车涨价了,同样的钱买不到过去相同的配置。如果买到相同的配置,那就是企业的盈利能力下降了,因为企业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补贴给客户,原料涨价它会自己消化掉,这对于车企来说是不利的状态。 车企在上游企业的博弈当中其实是比较劣势的。因为现在汽车销量非常,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不得不增加车型,增加车辆供给,即使在盈利能力上受到一定的损失,也要做到市场份额的提升。 对于车企来说,就要看如何做博弈,要么要销量,要么要利润,显然销量或者市场份额是当前的主要矛盾。 2、芯片短缺 由于现在智能化程度的提升,去年出现芯片短缺的情况。缺芯主要指的是汽车核心芯片零部件,包括MCU、功率半导体、传感器、储存等汽车内部的芯片。 汽车芯片在防控之后供给受损,车厂向芯片厂商或者代工厂订购芯片,需要提前一年左右。而大部分的车企都没有预测到,经历了2020年的防控和汽车销售低迷之后,在各国汽车销售刺激政策下新能源车销量会快速复苏。因为车企没有预料到这一点,导致汽车销量快速提升之后,上游就出现了芯片短缺的问题。同期,当时由于PC、手机的热销,使得代工和晶圆厂的产能也出现不足的情况。 整体来看,随着需求逐渐稳定,供给不断抬升,慢慢双方的供需缺口减少,现在已经没有过去那么紧张的状态,但是部分高端芯片的产能多半还是不够用的情况。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的提升,高端芯片主要应用在汽车内部计算的场景上,比如说智能驾驶、智能辅助驾驶等。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汽车未来在智能化方面,要期待国内企业做到国产替代的状态,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我国芯片行业能不能突围。 现在我们看到的一些比较成熟的智能驾驶或者驾驶辅助用的硬件和软件,大部分都是国外比较占优,未来这将是一块价值量非常高的业务。 7、汽车智能化赛道更具成长性 徐成城:整体来看,汽车行业在2023年相对其他行业应该会有比较不错的超额收益。主要的路径就是依托于新能源化(电动化)、智能化这几条赛道。我个人比较偏向于选择汽车智能化这一条赛道,走零部件或者智能相关零部件景气度高的这一条逻辑。 在电动化(或者电动化率提升)这条赛道,面临的压力还比较大。电动化本质上就是降本增效的过程,主要是在电动、电池这一块降本增效。电池现在比较受压,因为原料价格比较高,使得电动化这一条路径上产业链相关企业的盈利能力大幅承压。因为成本这么高,下游不太可能会有一个非常高的利润,除非下游新能源汽车快速放量。但目前的情况是,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已经达到30%左右,假如今年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继续维持高增速,意味着未来的成长动能会缓慢下降。现在补贴没有那么高,而且需求上该买的都买了,该更新换代也换了,所以增速不会那么快。 新能源汽车未来还会很景气,但是像过去呈爆发式增长、所有细分领域都赚钱的这种状态大概率应该不会有了。当然也可能有,比如再出一些关于新能源
汽车
消费
的重磅政策,补贴再延长等等。但是这样的话,财政的压力就受不了了。所以,我个人觉得这一块能够形成一些结构性的机会,但是整体大幅的超额收益应该比较少见。 在智能化的赛道上,我觉得更有成长性。主要是汽车本身不是特别依赖政策补贴或者政策驱动,如果是我把产品做得越来越好,让消费者、驾驶者的体验越来越好的情况下,自然而然会有越来越多人选择这样一个产品。 今年年初出现了一件事,就是特斯拉大幅降价,产生的结果就是新能源汽车赛道会一定程度上承压。但是在智能驾驶或者汽车智能化这一条赛道上,我觉得反而是一个机会。为什么这么说? 先看这件事,特斯拉在今年1月份的时候,官方宣布降低售价,Model3和ModelY降价幅度大概是3%—5%左右,而且特斯拉还是在全球都开始降价。为什么这样?我觉得主要原因还是需求的预期减弱。 特斯拉在产业链里面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个地位并不是车造得多么好。现在看到很多品牌,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造出了各种各种的产品,有一些比特斯拉的续航长、加速快、造型好看或者是有一些其他的功能,但论单车的盈利能力,绝对没有一家企业比得上特斯拉。 换句话说,特斯拉是所有做电池车,甚至包括传统燃油车里面,毛利最高的。这一块是它竞争的本钱,或者是降价的本钱。为什么?特斯拉在规模扩大的情况下,利用很多技术,比如说一体化压铸、电池管理、热管理技术,在把电容量提升的情况之下,还降低了成本,提升了电池能量密度,这些就导致特斯拉和其他汽车相比有更大的盈利能力,同时还具备了一定程度上打价格战的空间。 现在就是价格战,特斯拉在产能提升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提高市占率,一方面用走量的方式,获得更多的利润;另外它可以在汽车销量需求预期减弱的情况下,快速抢占市场,把别的竞争者挤走,这是它大的商业计划。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国内很多企业进行了跟随,海外也有,汽车进入残酷价格战的区间,这对于车企来说是不利的,尤其是对于那些竞争力不强、盈利能力不够强、技术不够好,或者说它的规模化效应不够大的企业来说是比较不利的。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之下,市占率越高,垂直一体化能力越强的车企其实才是占优的。对于那些依赖供应商,或者是依赖上游零部件的企业,压力是比较大的。 但是这种降价事实上也会带来一个好处,在目前销售预期比较疲弱的情况下,降价可以很好的刺激消费。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特斯拉依赖于它的策略,从去年已经开始降价,直接使得它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从7%跳升到11%左右的位置,这一轮再降价,个人觉得它的市占率可能会进一步提升。同时,它也会使得整体的汽车销量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汽车电动化这一条路径,非常依赖于成本。但是反过来看,汽车智能化这一条产业链,我觉得就是比较占优的状态。首先,在智能化方面,国内车企做的绝对不比特斯拉差,很多消费者都肯定坐过特斯拉,没坐过也见过车,它这种车内的智能化程度,中控屏、大小,以及智能化的体验其实比较一般,没有前面的显示器,抬头显示也需要选装,中控屏很多人使用也不太习惯,尽管有一些辅助驾驶的功能,但是一方面需要每年额外的包月或者包年的费用来激活,另一方面在国内因为没有高精度地图的支持和数据的支持,可能表现的不如国内其他使用高精地图和国内原生自动驾驶的汽车体验更好。 叠加过去特斯拉独有的技术,包括热管理、轻量化、一体化压铸,在工业领域实现了扩散,别的车企也在逐步运用特斯拉相关的智慧、智能驾驶的软件和硬件,提升价值感受。在这样的情况下,事实上使得国内其他国产化企业得到比较好的受益。特斯拉自己在销量提升的过程当中,也间接带来了国内企业销量的提升,在智能驾驶或者汽车智能化方面,形成了一个比较好的投资机会。 因为销量提升之后,这些企业为了获得更好的市场份额,需要增加车辆的配置,要把产品做得更好,使用更多、更好的跟智能化驾驶相关的技术、零件和产品,提升产品力。不然是追不上特斯拉的降价步伐的,要么跟着它一起降,要么提升自己的产品力。提升产品力后,虽然我没有降价,但是我增加了很多比较先进的功能,比如智慧驾驶或者是提升驾驶者感受的东西。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可以走比较好的成长路径。毕竟汽车智能驾驶的赛道跟手机一样,它是成长性的行业,你的产品越来越强,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买单。 短期而言,一些整车厂可能会受到特斯拉降价的打压,策略上显得比较被动。但是随着整体新能源汽车或者传统汽车价格中枢的下降,使得国内这些企业进一步去提升产品力,通过汽车自动驾驶和汽车高价值零部件来进一步提升市占率。这是今年我们相对而言比较看好汽车ETF(516110)所代表的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原因。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2-08
A股头条:重磅文件印发,培育中国品牌!工信部发声,做好新能源汽车关键原材料保供稳价工作
go
lg
...
18部门发文:进一步搞活汽车流通 扩大
汽车
消费
河南省商务厅、河南省发改委等18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搞活汽车流通扩大
汽车
消费
的通知》。通知要求,加大公交车、巡游出租车和城市建成区的载货汽车、邮政用车、市政环卫车辆、网约出租车新能源更新替代推进力度。加快推进居住社区、停车场、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客货运枢纽等充电设施建设,鼓励充电桩运营企业适当下调充电服务费。全面实施重型车国六排放标准、非道路柴油移动机械第四阶段排放标准,推动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柴油、燃气货车和汽油车,加快淘汰国四柴油汽车和采用稀薄燃烧技术的燃气汽车;研究补助政策,支持有条件的地市开展汽车以旧换新活动。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合理确定首付比例、贷款利率、还款期限,加大
汽车
消费信贷
支持。评:河南是人口大省,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
汽车
消费市场
潜力巨大,在政策的加持下,有望给各大车企带来惊喜。 4、武汉:动态调整住房限购范围 住房限购区域购房的居民家庭可新增一个购房资格 武汉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其中提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支持居民家庭合理住房消费,结合房价和新房库存情况动态调整住房限购范围。在住房限购区域购房的居民家庭可新增一个购房资格,在非限购区域拥有的住房不计入居民家庭购房资格认定套数,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限购区域购买首套住房的可实行购房资格“承诺办、容缺办”。 5、北向资金周一净卖出5.43亿元 万科A净卖出额居首 北向资金周一净卖出5.43亿元。万科A、科大讯飞、比亚迪分别遭净卖出3.87亿元、2.18亿元、1.66亿元;贵州茅台逆势获净买入5.46亿元。评“鸡贼”的北上资金倒是早上就给大家表演了一通“退堂鼓”,跑的比谁都快!午后北上资金回流明显,全天小幅净卖出5.43亿元。综合看,最近这几天北上资金有点且战且退的意思。 6、土耳其再次发生7.8级地震 震源深度20千米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2月06日18时24分在土耳其(北纬38.00度,东经37.15度)发生7.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此前,土耳其中部地区于当地时间6日4时17分(北京时间9时17分)发生7.7级地震。土耳其一天内已发生2次强震。评:以A股蹭热点的风格看,可能会有资金折腾下抗震题材和基建题材,但是大幅的单边行情不太可能出现。 隔夜外盘 美股:“八年来最大逼空造就纳指技术牛市,但国债再度飙升让空头锋芒毕露!”经历了周五财报季最黑暗一日后,对于美联储的鹰派预期令市场获利回吐情绪浓厚,而国债收益率连续飙升也让一度遭受打压的空头再露锋芒,纳指跌超百点,道指跌近35点抹去二月以来全部涨幅,标普跌0.61%失守4100点;科技股中概股普跌,"MEME"股再度飙升,3B家居涨超90%,英特尔跌超4%,Meta,苹果跌近2%,Pinterest绩后跌14%。 商品:期货市场继续受美元汇率走势影响,纽约黄金微涨0.2%止步三连跌;钯金一度跌至2019年9月来低位;伦铜失守8900美元,创1月10日以来的四周低位;伦锡跌5.3%,接连失守2.8万和2.7万美元两道关口;原油市场受中东供应及中国需求提振,纽约原油上涨1%,布伦特原油重回80美元上方。美元指数涨0.8%,连涨三日创1月9日以来的四周新高,彭博美元指数三天累涨2.3%,为去年9月份以来最大幅度。离岸人民币最低失守6.83元。市值最大的龙头比特币重回2.3万美元上方,以太坊涨升破1640美元。 市场策略 周一各股指全线下挫,从富时A50指数期货来看,已经大幅跌破头肩顶颈线位,短期顶部确立。短线将震荡或反抽,但这里难以直接转强。以ChatGPT为首的题材股较活跃,短期中证1000指数暂时不会大幅下挫,后市关注相关概念股的表现,防范龙头熄火。 题材掘金 数字经济:据报道,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的《2023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中表示,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着力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落实北京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推动北京数据特区建设,开展数据基础制度先行示范。加快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全产业链发展,创新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深化公共数据开放、数据交易流通,提升数据要素治理能力。 标的:三维天地(301159)、中科金财(002657) Wi-Fi 7:据小米路由器官微消息,小米万兆路由器和小米13系列即将OTA升级Wi-Fi 7,具体升级时间后续会公告。官方称,“Wi-Fi 7,不只是速度,更是系统性的体验跃升。多路连接、动态优选、更低延迟、更强抗干扰,为将来的娱乐、办公,带来更浩瀚的想象空间。”此前雷军曾在微博表示,小米13 Pro的Wi-Fi功能是小米史上最强的。目前国内还没有开放WiFi 7认证。一旦可以认证,就会开放WiFi 7功能。现在看来,国内望即将开启WiFi 7认证。 标的:共进股份(603118)、天邑股份(300504) 知识产权: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开展质量管理数字化赋能行动,推动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等全流程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加强专利、商标、版权、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知识产权保护,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 标的:汉邦高科(300449)、中国科传(601858) 公告精选 【重大事项】 万里石 002785:董事长胡精沛个人因涉嫌行贿而被留置并立案调查 东北证券 000686: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 川能动力 000155:公司董事长被立案调查 明牌珠宝 002574:收关注函:说明百亿投资合理性 是否存在相关信息披露不及时情形 海天瑞声 688787:自然语言业务对公司整体贡献大约在10%左右 尚未与OpenAI开展合作 新光药业 300519:签署慢支固本颗粒改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运动耐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合作协议 宇通重工 600817:宇通集团等拟要约收购公司股份 要约价为9.17元/股 宇通客车 600066:宇通集团等拟要约收购公司股份 要约价为7.89元/股 6天3板云从科技 688327:未与OpenAI开展合作 ChatGPT的产品和服务未给公司带来业务收入 【并购重组】 合兴股份 605005:拟公开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6.1亿元 凯立新材 688269: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0.75亿元 【增持减持】 ST开元 300338:实控人拟减持公司不超1.4%股份 海南高速 000886:拟减持不超海汽集团3%股份 神州数码 000034:股东王晓岩拟减持不超2%股份 海程邦达 603836:股东及董监高拟减持不超1.91% ST天马 002122:股东拟减持公司不超1.99%股份 天通股份 600330:公司拟减持亚光科技不超1%股份 【其他事项】 隆基绿能 601012:以部分募集资金向全资子公司增资20亿元 富煌钢构 002743:2022年累计新签销售合同额约49.8亿元 同比下降11% 园林股份 605303:联合中标莱西市北京路综合整治工程(一期) 重庆银行 601963:触发稳定股价措施启动条件 康跃科技 300391:拟将证券简称变更为“长药控股” 长久物流 603569:与昇科能源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晶方科技 603005:“MEMS传感器芯片先进封装测试平台”项目获得立项批复 绿康生化 002868:公司浦潭厂区恢复生产 龙建股份 600853:子公司联合中标高速公路项目 上海医药 601607:注射用比伐芦定获得批准生产 金冠电气 688517:中标2479万元避雷器产品 太极实业 600667:子公司联合体签订14.06亿元项目合同 信达地产 600657:共同参与认购芜湖信中盛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份额 高能环境 603588:中标防渗项目 福石控股 300071:公司业务围绕整合营销、互联网营销展开 晨光生物 300138:拟4.55亿元投建“年加工35万吨棉籽项目” ST曙光 600303:1月整车销量合计134辆 同比减少49.24% 药明康德 603259:参股公司Structure Therapeutics Inc.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神农集团 605296:1月生猪销售收入1.59亿 猪价呈下降趋势 西菱动力 300733:签订涡轮增压器开发合作框架协议 北京科锐 002350:预中标3.99亿元南方电网招标项目 大北农 002385:1月公司及参股公司生猪销售收入合计为8.15亿元 英集芯 688209:拟投资设立新加坡英集芯、美国英集芯 拓展海外业务 广生堂 300436:乙肝治疗创新药GST-HG141片II期多中心临床试验首例受试者成功入组 ST三圣 002742:公司及控股股东潘先文遭证监会立案 粤水电 002060:中标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一期工程 *ST长方 300301:控股子公司康铭盛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 浙商银行 601916:庄粤珉辞去公司非执行董事职务 华控赛格 000068:公司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 光线传媒 300251:来源于电影《深海》的营收区间约为1.8亿元至2.2亿元 华泰证券 601688:决定延期召开股东大会 交易提示 【新股申购】 坤泰股份 申购代码:001260 股票代码:001260 发行价格:14.27 发行市盈率:22.98 申购评级:建议申购 扬州金泉 申购代码:732307 股票代码:603307 发行价格:31.04 发行市盈率:21.61 申购评级:建议申购 【限售解禁】
lg
...
金融界
2023-02-07
2月6日要闻盘点:白羽肉鸭苗、副产品价格“狂飙”,武汉动态调整住房限购范围
go
lg
...
18部门发文:进一步搞活汽车流通 扩大
汽车
消费
河南省商务厅、河南省发改委等18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搞活汽车流通扩大
汽车
消费
的通知》。通知要求,加大公交车、巡游出租车和城市建成区的载货汽车、邮政用车、市政环卫车辆、网约出租车新能源更新替代推进力度。加快推进居住社区、停车场、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客货运枢纽等充电设施建设,鼓励充电桩运营企业适当下调充电服务费。全面实施重型车国六排放标准、非道路柴油移动机械第四阶段排放标准,推动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柴油、燃气货车和汽油车,加快淘汰国四柴油汽车和采用稀薄燃烧技术的燃气汽车;研究补助政策,支持有条件的地市开展汽车以旧换新活动。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合理确定首付比例、贷款利率、还款期限,加大
汽车
消费信贷
支持。 白羽肉鸭苗、副产品价格“狂飙” 业内人士:半数产能去化 行业走出低谷期 财联社记者采访获悉,近日白羽肉鸭苗价格一路“狂飙”。2月6日,山东种鸭联盟报价为7元/羽,是1月初报价的3.5倍。山东种鸭联盟理事长刘长胜对记者表示,种鸭行业经过三年低谷,约一半产能去化,导致供需紧张。樱桃谷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司父母代鸭苗4月份订单已经排满。此外,白羽鸭副产品、分割品的价格也大幅上涨。ST华英市场部负责人表示,春节后肉鸭副产品“一天一个价,供不应求”,春节后鸭掌价格累计上涨超过3000元/吨,涨幅超过10%。益客食品认为,今年鸭肉供应可能出现缺口,预计价格较好。(财联社) 北向资金今日净卖出5.43亿元 万科A净卖出额居首 北向资金今日净卖出5.43亿元。万科A、科大讯飞、比亚迪分别遭净卖出3.87亿元、2.18亿元、1.66亿元;贵州茅台逆势获净买入5.46亿元。 【地方热点聚焦】 武汉:动态调整住房限购范围 住房限购区域购房的居民家庭可新增一个购房资格 武汉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其中提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支持居民家庭合理住房消费,结合房价和新房库存情况动态调整住房限购范围。在住房限购区域购房的居民家庭可新增一个购房资格,在非限购区域拥有的住房不计入居民家庭购房资格认定套数,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限购区域购买首套住房的可实行购房资格“承诺办、容缺办”。 【重要公司动态】 东北证券: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 东北证券公告,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因公司在执行豫金刚石2016年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中,涉嫌保荐、持续督导等业务未勤勉尽责,所出具的文件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川能动力:公司董事长被立案调查 川能动力公告,公司近日获悉,控股股东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济师张昌均已被四川省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及实施留置措施。张昌均同时兼任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除张昌均外公司其他全部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目前均正常履职。目前公司经营正常,该事项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明牌珠宝收关注函:说明百亿投资合理性 是否存在相关信息披露不及时情形 明牌珠宝收关注函,根据公司2022年三季报,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11.07亿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7.55亿元,与拟投入金额差异巨大。说明100亿元投资金额的具体用途,并结合达成相关产能所需资金及融资成本,充分论述投资金额设置的合理性,相关论证过程是否合理、客观、审慎。1月12日,相关媒体报道了关于“日月光伏电池片‘超级工厂’”的项目建设情况,涉及投资建设单位为浙江日月集团有限公司。说明公司是否存在相关信息披露不及时的情形。 海天瑞声:自然语言业务对公司整体贡献大约在10%左右 尚未与OpenAI开展合作 海天瑞声发布股票交易严重异常波动公告,近年来,公司收入结构中有大约90%的贡献来自于智能语音和计算机视觉业务领域;自然语言业务对公司整体贡献大约在10%左右,未来其是否能快速发展成为公司的核心支柱之一,将受市场需求、竞争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尚未与OpenAI开展合作,其ChatGPT的产品和服务尚未给公司带来业务收入。 新光药业:签署慢支固本颗粒改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运动耐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合作协议 新光药业公告,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中医院、杭州市中医院、苏州市中医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签订了《科研项目合作协议》,拟对公司生产的中成药慢支固本颗粒改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恢复期运动耐量、促进机体恢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进行前瞻性研究,以期获取高水平的循证医学证据,为慢支固本颗粒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患者、促进机体恢复提供可靠证据。慢支固本颗粒目前销售收入占比较小,预计本协议的签订对公司2023年度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无重大影响。 宇通重工:宇通集团等拟要约收购公司股份 要约价为9.17元/股 宇通重工公告,本次要约收购系宇通集团向宇通重工除宇通集团及其子公司西藏德恒、德宇新创之外的其他所有股东发出的收购其所持有的无限售条件流通股,要约收购27.11%股份,要约价格为9.17元/股。本次要约收购不以终止宇通重工上市地位为目的。若本次要约收购期届满时社会公众股东持有的宇通重工股份比例低于宇通重工股本总额的10%,宇通重工将面临股权分布不具备上市条件的风险。 宇通客车:宇通集团等拟要约收购公司股份 要约价为7.89元/股 宇通客车公告,本次要约收购系宇通集团向宇通客车除汤玉祥、宇通集团及其子公司猛狮客车之外的其他所有股东发出的收购其所持有的无限售条件流通股,要约收购58.28%股份,要约价格为7.89元/股。本次要约收购不以终止宇通客车上市地位为目的。若本次要约收购期届满时社会公众股东持有的宇通客车股份比例低于宇通客车股本总额的10%,宇通客车将面临股权分布不具备上市条件的风险。 宇通客车公告,王磊拟受让游明设持有的通泰合智8%股权,汤玉祥拟受让游明设持有的通泰合智6%股权。本次股权转让为公司间接控股股东通泰合智的股东变化。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汤玉祥将持有通泰合智52%股权,持股比例将超过50%,将成为通泰合智实际控制人。因通泰合智间接控制宇通集团及宇通客车,宇通集团及宇通客车的实际控制人将由汤玉祥、曹建伟、卢新磊、张义国、杨波、张宝锋、游明设等7名自然人变更为汤玉祥。本次股权转让将触发全面要约收购义务,拟由宇通集团履行上述义务。 6天3板云从科技:未与OpenAI开展合作 ChatGPT的产品和服务未给公司带来业务收入 云从科技发布股票交易严重异常波动公告,经公司自查,公司目前经营活动一切正常,未发生重大变化。市场环境、行业政策没有发生重大调整,研发成本和销售等情况没有出现大幅波动,内部经营秩序正常。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未与OpenAI开展合作,ChatGPT的产品和服务未给公司带来业务收入。
lg
...
金融界
2023-02-06
河南18部门发文:进一步搞活汽车流通 扩大
汽车
消费
go
lg
...
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搞活汽车流通扩大
汽车
消费
的通知》。通知要求,加大公交车、巡游出租车和城市建成区的载货汽车、邮政用车、市政环卫车辆、网约出租车新能源更新替代推进力度。加快推进居住社区、停车场、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客货运枢纽等充电设施建设,鼓励充电桩运营企业适当下调充电服务费。全面实施重型车国六排放标准、非道路柴油移动机械第四阶段排放标准,推动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柴油、燃气货车和汽油车,加快淘汰国四柴油汽车和采用稀薄燃烧技术的燃气汽车;研究补助政策,支持有条件的地市开展汽车以旧换新活动。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合理确定首付比例、贷款利率、还款期限,加大
汽车
消费信贷
支持。
lg
...
金融界
2023-02-06
上一页
1
•••
107
108
109
110
111
•••
133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重磅!美媒:在与特朗普的贸易战中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手握多张王牌
lg
...
中国经济惊现极罕见一幕!中国关键银行贷款指标20年来首次萎缩 释放何信号
lg
...
【直击亚市】罕见公开批评!贝森特称日本将加息、美联储应降息150点 比特币创新高
lg
...
美联储9月降息“悬了”?!PPI大幅高于预期,黄金急挫、险破3340
lg
...
究竟发生了什么?黄金突然飙升 金价大涨逾18美元 美联储降息前景释重大信号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