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资金流入医疗信息化、ChatGPT等板块
go
lg
...
周五,沪深两市全天震荡反弹。截至收盘,
沪
指
涨0.36%报3272.86点,深成指涨0.64%报11726.40点,创业板指涨0.69%报2399.50点。两市共计成交9533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87亿元。盘面上,医疗信息化、ChatGPT、手机游戏、传媒等板块涨幅居前,厨卫电器、CRO、银行、煤炭等板块跌幅居前。 盘后龙虎榜数据显示:捷成股份(300182)获实力游资买入,总买入净额为2.33亿元;世纪华通(002602)获1家机构买入,总买入净额为1.56元;昆仑万维(300418)获主力做T,总买入净额为1.40亿元;华西股份(000936)获1家机构买入,总买入净额为8284.62万元;卫宁健康(300253)获1家机构买入,总买入净额为4982.80万元。
lg
...
金融界
2023-04-03
格上宏观周报:我国复苏方向未变
go
lg
...
周四下午消费股和能源股相继上涨,才终结
沪
指
连跌态势。但周五公布的PMI数据显示扎实复苏的方向未变,这一定程度上引导市场预期开始转向,A股顺势反弹。 睿杨 本周市场主要指数均有所上涨。板块上,申万一级行业中美容护理、石油石化、社会服务、传媒领涨;建筑装饰、房地产、国防军工领跌。 国内方面,3月制造业PMI数据公布,录得51.9略有回落,经济修复继续呈现回暖趋势。具体来看,新订单与新出口订单相关指标仍然显示需求旺盛。此外,在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中国经济今年的增长预期从4.4%上调至5.2%,一定程度上表明海外仍看好中国资产。海外方面,新一轮俄乌谈判取得一定进展,对欧美市场有一定提振作用,外围高涨的市场情绪一定程度上也传导至A股。目前来看,随我国经济修复的预期不断被验证,市场成交量也逐步放大,3月下旬以来,A股成交额基本上在万亿附近波动。随着业绩披露期逐步临近,我们将紧跟行业和公司盈利变化,关注有催化的公司。 淡水泉 本周,市场呈现震荡分化态势,沪深300指数和中证500指数分别上涨0.59%和0.47%。行业层面,大消费类资产表现较好,建筑装饰、地产等板块表现相对落后。从不同机会属性的表现来看,前期调整较多的部分经济敏感型资产,在产业资本的积极表态和基本面亮点的支持下,投资者情绪逐渐回暖。与此同时,具有经济免疫属性且前期关注度较高的主题类资产,在股东减持等因素的影响下,波动加大。本周组合正贡献来自交通运输、家电、食品饮料等行业,负贡献主要来自电子和建筑材料行业。 保银 本周三地市场上涨。国内方面,3月中国经济延续复苏态势,制造业PMI录得51.9,较上月下降0.7%,非制造业PMI录得58.2较上月上升1.9%,服务业的恢复及发展动力有所增强。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提升,市场地位得到认可。巴西贸易和投资促进局宣布,未来与中国的贸易将以本币进行双边贸易结算。中国海油与道达尔能源通过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平台完成国内首单以人民币结算的进口液化天然气采购交易,成交量约合6.5万吨。海外方面,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近日表示全球经济依然面临不确定性,2023年全年增长可能低于3%亚洲依然是增长动力源,中国和印度将会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一半,但依旧存在不确定性。 2、本周市场表现 指数表现:本周各指数普遍收涨。其中中国互联网指数和恒生指数领涨,涨幅分别为2.94%和2.43%;上证综指和中证1000涨幅最小,本周分别上涨0.22%和0.11%。 数据来源:Wind,格上研究整理 市场风格:本周市场各风格表现不一。具体来看,消费和周期风格的个股涨幅最大,本周涨幅分别为2.01%和0.36%;稳定风格的个股下跌,本周跌幅为1.14%。市场短期内将继续保持震荡调整的基调,板块轮动较为明显。 从估值来看,稳定和消费风格所处的历史分位点较高,成长、周期、金融风格目前估值较低。 数据来源:Wind,格上研究整理 行业表现: 本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15个行业上涨。其中美容护理,石油石化,社会服务行业领涨,涨幅分别为3.64%,3.47%,2.77%。国防军工,房地产,建筑装饰行业领跌,跌幅分别为3.09%,3.09%,3.10%。 数据来源:Wind,格上研究整理 从行业估值来看,社会服务,农林牧渔和汽车行业的估值分位数在80%以上,仍有19个行业估值处在50%的十年分位数以下。 数据截至2023-3-31,数据来源:Wind,格上研究整理 资金面上来看,本周北向资金净流入104.65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入53.92亿元,深股通净流入50.73亿元。近三个月北向资金净流入1859.88亿元。国际局势对北向资金边际影响逐渐缩小,美国通胀走势和国内经济状况对北向资金影响较为明显。从成交量上来看,本周成交量较上周比上升,日均成交量破万亿水平,参与者情绪回暖。 数据截至2023-3-31,数据来源:Wind,格上研究整理 风险溢价 从风险溢价指数来看,风险溢价率在历史上处于均值+1倍标准差之上时,A股往往处于底部区域。目前风险溢价率为2.76%,低于一倍标准差,万得全A指数大概率处于回升阶段。风险溢价指数近期震荡。后期市场虽仍有扰动,但下行空间相对可控,建议投资者择机分批布局。 数据截至2023-3-31,数据来源:Wind,格上研究整理 (注:风险溢价是指市场投资组合或具有市场平均风险的股票收益率与无风险收益率的差额。我们这里用全部A股PE倒数减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风险溢价率越大,表明配置股票的性价比越高;反之,则配置债券的性价比越高) 总体来看,本周各大指数普遍收涨,北向资金小幅净流入。平均日成交金额破万亿水平,较前期上升。全球流动性风险逐渐弥合,A股震荡反弹。美联储加息25BP后并未引发新的严重流动性风险,市场情绪逐步回升。同时,国外流动性风险也促使资金回流中国,人民币汇率回升。中国外交与吸引外资投入打开局面,中国海油与道达尔能源通过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平台完成国内首单以人民币结算的进口液化天然气采购交易。随着国内经济逐步企稳回暖,前3月地产销量与售价数据均回暖,两会后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引进外资,财政政策导向积极,均有望带动市场预期的进一步增强。未来股指总体预计将维持震荡格局,同时仍需密切关注政策面、资金面以及外部因素的变化情况。 3、本周宏观经济分析 海外方面,美国第一公民银行(FCB)同意收购硅谷银行,第一公民银行承担的所有存款将继续由FDIC承保,最高可达保险限额。美国财政部表明,监管机构随时准备再次动用最近银行倒闭后采取的特殊措施,以保障美国民众存款的安全。财政部负责国内金融的副部长出席国会听证会时说:“我们使用了重要的工具以迅速阻止事态蔓延。如果理由正当,我们会再次使用这些工具来确保美国人存款的安全。”该副部长承诺将在必要时再次采取两周前两家中型银行倒闭后挽救无担保存款的行动。目前来看美国政府支持力度加大,银行业危机短期有所缓和。 国内方面,本周公布了1-2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和3月的PMI数据。2023年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22.9%,去年全年为-4.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连续7个月为负。本次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下降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是量的方面并未形成有效支撑,二是营业成本提升,价和利润率均下降。制造业利润总额同比下滑,一方面是需求偏弱、价格下跌导致部分制造业行业利润大幅下滑;另一方面是部分制造业行业产量虽增但价格大幅下跌。另外,3月份制造业PMI为51.9%(预期值51.5%,前值52.6%),比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仍处于较高扩张区间,制造业保持良好修复态势。3月份,非制造业PMI为58.2%(预期值55%,前值56.3%),比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非制造业恢复发展步伐加快。目前经济呈现“分化式复苏”的特征。经济确认走出谷底,但并未呈现一个短期持续较强的斜率。这是权益资产的交易特征偏向主题的一个主要背景。 展望未来,海外方面,美国通胀值仍处在相对高位,基准利率维持在高位,叠加金融风险对消费的压制,将进一步增加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美股市场仍然面临着较多不确定性,还未企稳。 从国内来看,分量和价来看,工业经济底部已出现。展望未来,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已经回升,PPI亦有望在近期见底,工业利润增速触底回升在望。随着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正常,内需修复持续回暖,量的支撑有望日渐走强。伴随下游开工好转及基数效应消退,PPI大概率短期内触底上行,从量价两方面助力企业利润的修复改善。 4、当周重要新闻 新闻一:1-2月工业企业利润公布!结果如何? 3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872.1亿元,同比下降22.9%。 1—2月份,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2343.7亿元,同比下降0.1%;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5837.8亿元,下降32.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690.6亿元,增长38.6%。 1—2月份,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10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个行业减亏,28个行业下降,2个行业由盈转亏。主要行业利润情况如下: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3.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41.5%,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8.6%,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0.2%,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2.3%,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6.3%,专用设备制造业下降8.9%,纺织业下降37.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39.2%,汽车制造业下降41.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56.6%,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57.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77.1%,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均由盈利转为亏损。 预计工业利润增速有望在上半年筑底企稳。一是随着国内疫情快速过峰支撑服务业、消费恢复,加上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显效,内需有望明显改善,产销衔接水平将趋于提高,对工业企业盈利恢复形成有力支撑。二是随着助企纾困政策加力显效和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正常,企业成本压力有望持续缓解,也有利于利润改善。三是一季度过后基数明显走低,有望支持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在上半年筑底企稳回升。四是预计上半年PPI增速仍将处于负增长区间,价格因素将继续对工业利润形成拖累。五是全球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加上海外银行业危机将对实体经济造成一定冲击,出口放缓压力或明显加大;同时国内房地产恢复力度仍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均会对工业利润修复形成一定制约。 新闻二:扩投资稳经济,前两月地方债发行超万亿元! 财政部数据显示,2月,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4419亿元,其中一般债券1062亿元、专项债券3357亿元。全国发行再融资债券1342亿元,其中一般债券857亿元、专项债券485亿元。 1至2月,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10677亿元,其中一般债券2408亿元、专项债券8269亿元。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合计12196亿元,其中一般债券3367亿元、专项债券8829亿元。前两月专项债发行量呈现出明显前置特征。 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让专项债资金早使用、早见效,一方面需要在专项债额度分配等环节提前谋划,确保专项债项目‘靠前发力’,另一方面更需要地方政府做好项目储备,以便专项债‘接得住、走得快’,而不能让‘资金等项目’。 从资金投向看,新增专项债券主要用于市政及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交通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林水利、生态环保、仓储物流基础设施等领域。总体来看今年专项债实际可使用空间较足,可有效支撑基建投资维持高位。预计政策性金融工具将继续发挥作用,成为重大项目资本金的有效补充。全年基建投资增速或达7%左右。 新闻三:3月PMI数据公布!服务业PMI回升至近10年高位! 2023年3月3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2023年3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其中,3月份,制造业PMI为51.9%(预期值51.5%,前值52.6%),比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仍处于较高扩张区间,制造业保持良好修复态势。3月份,非制造业PMI为58.2%(预期值55%,前值56.3%),比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非制造业恢复发展步伐加快。 制造业PMI在2022年底处于47.0的低位,今年1-2月供求环比快速、高斜率修复,3月则呈现一定程度的行业分化与调整。非制造业PMI均连续三个月回升,处于近10年高位,表明随着居民消费场景制约进一步缓解,线下活动修复将对服务业形成支撑,未来服务业PMI持续高于临界值可期。 广发证券:往后看,仍有宏观线索可能会带来复苏斜率上的预期差,一是地产销售,目前新房销售已是中等程度修复,“积压需求释放”和“政策累积效果呈现”更偏向哪个有待于观察;二是基建,专项债规模已定,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量级将决定其最终斜率;三是出口,年初在压力位,但似乎好于去年底预期,二季度走势相对比较关键。 华泰证券:2023年3月制造业PMI录得51.9%,高于彭博一致预期51.6%、继续处于扩张区间;而非制造业PMI较2月上行1.9个百分点至58.2%,大幅高于彭博一致预期55.0%。3月PMI各项均比1-2月平均继续向好,显示内需回升趋势再继续巩固中。考虑到2月春节因素的扰动,对比1-2月均值来看,3月制造业PMI稳步回升0.5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大幅回升2.9个百分点。显示内需快速回升、制造业及非制造业消费活动景气度均继续向好。 新闻四:利好频发,两部门发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近日,民营经济重磅利好密集释放: 1、海南近日放大招,对民营企业家推出“四不原则”, 即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诉的不诉、能不判实刑的不判实刑,能不继续羁押的及时予以释放或变更强制措施。全面推行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从轻、减轻或不予行政处罚。 2、近日,国家发改委体改司主要负责人主持召开专家座谈会,就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深入研讨,听取意见建议。 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主任申月表示,将严厉打击网上恶意损害企业和企业家形象声誉,甚至从中牟取非法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 4、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江平表示,要注重基础创新,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平台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创新。 5、下周重要事件 1)中国:3月外汇储备数据; 2)美国:3月PMI、非农就业、失业率数据; 3)欧盟:3月PMI数据。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内容表述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格上研究
lg
...
格上财富
2023-04-02
一季度
沪
指
累计上涨5.94% 两市日均成交额为8769.72亿元
go
lg
...
涨;月度维度来看,三大指数均录得跌幅,
沪
指
跌0.21%,深成指跌0.49%,创业板指跌1.22%;不过得益于市场一月整体的出色表现,一季度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沪
指
Q1累计上涨5.94%,深成指累涨6.45%,创业板指累涨2.25%。 量能方面,本周有两个交易日成交额超过1万亿元,分别为周一、周二,周三开始量能出现萎缩,本周A股两市日均成交额维持在一万亿元上方,为10046.554亿元,前一周为10007.65亿元。 3月A股日均成交额为9271.98亿元,整个一季度,A股59个交易日日均成交额为8769.72亿元。
lg
...
金融界
2023-04-02
3月红盘收官,ChatGPT王者归来,概念ETF续涨近5%再登阶段新高!港股互联网ETF溢价高企,机构提示月度反弹行情将至!
go
lg
...
热点回顾及解读】 截至3月31日收盘,
沪
指
涨0.36%,深成指涨0.64%,创业板指涨0.69%。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9533亿元,再度收于万亿下方,但较上一交易日放量87亿元,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16.74亿元,为连续第4个交易日净流入。 从个股表现来看,今日个股涨多跌少,赚钱效应极好。超3500只个股上涨,1411只下跌,201只持平。 【ETF全知道热点盘点】今日重点聊聊大数据、港股互联网两个板块主题的交易和基本面情况。 一、【大数据产业ETF(516700)】 今日ChatGPT概念午后再度爆发,大数据板块随之昂扬向上,截至收盘,权重股恒生电子触及涨停,广联达、科大讯飞双双大涨逾8%,用友网络涨近6%,此外,神州泰岳涨超13%,拓尔思、光环新网、二六三等涨幅居前。 热门ETF方面,大数据产业ETF(516700)早盘低开后在水面附近震荡,午后45度直线攀升,强势收涨4.88%,净值收于1.117元,在登上本轮反弹(2022.10.12以来)新高的同时,创下2021年7月22日以来的收盘新高。 拉长时间看,大数据产业ETF(516700)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达41.02%,自2022年10月12日反弹以来累计涨幅更是高达70.25%。 展望后市,国盛证券表示,一季度收官临近,科技主线得到确立,各科技板块积极联动,坚持看好科技方向趋势性上涨机会,随着各大平台人工智能产品的陆续发布,算力、芯片等硬科技方向或逐步走强,操作上以逢低布局为主。 浙商策略表示,2023年以来AI引领TMT大放异彩,计算机、通信、传媒涨幅超30% ,一方面,就进攻基础而言,TMT经历了持续调整后,估值水平和基金持仓处在历史低位。另一方面,就进攻催化而言,2023年数字经济迎来政策催化、产业浪潮、盈利反转的三重催化。展望后市,数字经济重点关注AI和数据两大领域。其中,AI关注芯片算力、深度学习框架、深度学习大模型、应用和通信等。 资料显示,大数据产业ETF(516700)跟踪中证大数据产业指数(930902),成份股覆盖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网络安全、云计算等细分赛道,,其中计算机成份股权重超9成。 二、【港股互联网ETF(513770)】 港股方面,隔夜美股持续回暖,今日港股全天红盘震荡,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涨0.45%,恒生科技指数涨0.78%。回顾3月表现,港股三大指数均收获涨幅,恒生指数3月累涨3.10%,恒生科技指数表现较好,3月累涨9.65%。 盘面上,互联网板块表现分化,文娱游戏股表现领先,快手、美团均涨超1%,腾讯控股涨0.21%,小米集团微跌0.33%,此外,阿里影业、心动公司等涨幅居前。 热门ETF方面,港股互联网ETF(513770)早盘高开后,全天在水面附近窄幅震荡,收涨0.24%,全天成交额1.5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日行情震荡区间,港股互联网ETF(513770)溢价持续高企,截至收盘溢价率高达0.34%,显示买盘资金强势,逢低布局热情高涨。 此外,近期港股互联网ETF(513770)持续获资金布局。行情数据显示,港股互联网ETF(513770)近4个交易日连续获资金净申购,累计吸金达3425万元。拉长时间看,最近60个交易日,港股互联网ETF有45个交易日获得加仓,累计净流入额为2.12亿元。 南向资金方面,截至3月30日收盘,南向资金连续17个交易日净流入,3月更是累计流入达664.69亿港元,在2022年以来的15个月中,净流入额仅次于去年10月,位居第二位。 重点个股方面,其中腾讯控股当月仅一日小幅净卖出,其余全部为净流入,合计获南向资金加仓逾167亿港元;美团3月也累计获南向资金加仓55.08亿港元;快手收获38.70亿港元净流入。资金积极布局,充分体现了市场对于港股互联网板块后市的乐观预期。 机构观点方面,兴业证券态度鲜明:“短期,随着美长债收益率的快速下行,等美国SVB倒闭风波缓解时,可布局港股和中概互联网,阶段性跌深反弹的机会可期。毕竟2023年互联网发展步入规范发展的新阶段,受益于中国复苏和数字经济政策红利,盈利有望改善”。 展望后市,兴业证券表示,随着阶段性利空出尽以及正面利多因素的累积,互联网正迎来一段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月度反弹行情。 1) 平台经济、民营经济等政策环境持续改善。近期,围绕着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一系列相关鼓励政策持续出台,民营经济、平台企业政策环境持续改善,后续可关注博鳌论坛对民营经济的进一步支持。 相关消息: l 相关部门负责人近日在第三届两化融合暨数字化转型大会上表示,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平台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创新。 l 《经济日报》发文强调提升平台经济价值。文内指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重要形态,一直以来在稳经济增长、稳就业、促销费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2) 互联网已从新经济转向成熟业态,宏观贝塔的属性增强,基本面受益于中国复苏和数字经济政策红利。从高频经济数据来看,电商业务、与到店业务相关的餐饮收入、游戏收入等数据显示,当前互联网部分细分领域基本面正在改善并仍有恢复空间。 3) 海外影响互联网估值的利空因素至少正迎来阶段性缓和。风险偏好层面,2月初以来的国际局势、3月初以来的欧美银行业风波至少正迎来阶段性缓和。在银行危机以来,受避险情绪以及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的预期不断加深的影响,全球资产定价的锚——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快速下行,压制港股互联网估值的因素缓解。 4) 从估值角度来看,互联网已经price in了短期的悲观情绪。1月底港股调整以来,截至3月28日,互联网预测PE已经回落至2016年以来的2.1%分位数水平;恒生资讯科技业PS-TTM回落至2016年以来的7.9%分位数水平。 投资策略方面,兴业证券认为,短期来看,阿里巴巴等代表性互联网领头羊的最新变化,有望吹响港股互联网阶段性反弹行情的号角。建议把握住3月底到5月初这段“阶段性利空缓解”的窗口期。 资料显示,港股互联网ETF(513770)跟踪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931637),权重股汇聚腾讯控股、美团、小米集团、快手等不同互联网细分赛道龙头公司,其中持仓腾讯控股、美团、小米集团、快手、京东健康权重超60%,前十大成份股权重近80%,重手聚焦互联网巨头企业,备受南向资金青睐,经济复苏大势下经营业绩有望迎来回暖。 风险提示:大数据产业ETF被动跟踪中证大数据产业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12.12.31,发布日期为2016.10.18;港股互联网ETF被动跟踪HKC港股通互联网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16.12.30,发布日期为2021.1.11。指数成份股构成根据该指数编制规则适时调整,其回测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文中提及个股仅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列举,不作为任何个股推荐,不代表基金管理人和本基金投资方向。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的产品。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根据基金管理人的评估,大数据产业ETF风险等级为R3-中风险,港股互联网ETF风险等级为R4-中高风险。销售机构(包括基金管理人直销机构和其他销售机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本基金进行风险评价,投资者应及时关注基金管理人出具的适当性意见,各销售机构关于适当性的意见不必然一致,且基金销售机构所出具的基金产品风险等级评价结果不得低于基金管理人作出的风险等级评价结果。基金合同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基金风险等级因考虑因素不同而存在差异。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选择基金产品并自行承担风险。中国证监 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3-31
一周透市:主板新股罕见上市首日破发,A股3月小幅下跌,人工智能板块高位分化,计算机仍是牛股摇篮
go
lg
...
涨;月度维度来看,三大指数均录得跌幅,
沪
指
跌0.21%,深成指跌0.49%,创业板指跌1.22%;不过得益于市场一月整体的出色表现,一季度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沪
指
Q1累计上涨5.94%,深成指累涨6.45%,创业板指累涨2.25%。 量能方面,本周有两个交易日成交额超过1万亿元,分别为周一、周二,周三开始量能出现萎缩,本周A股两市日均成交额维持在一万亿元上方,为10046.554亿元,前一周为10007.65亿元。 3月A股日均成交额为9271.98亿元,整个一季度,A股59个交易日日均成交额为8769.72亿元。 三、热点复盘 全周维度来看,申万31个一级行业跌多涨少,消费、蓝筹板块表现相对出色。其中美容护理(+3.43%)、石油石化(+3.39%)周涨幅均超过3%,家用电器(+2.93%)、社会服务(+2.41%)、食品饮料(+2.09%)较为出色,本周累计涨幅超过2%,煤炭、汽车、医药生物、电力设备、农林牧渔、交通运输等板块不同程度上涨;人工智能降温、分化,TMT相关板块纷纷互调,通信行业领跌,跌幅接近4%,国防军工、建筑装饰跌超3%,房地产、传媒、计算机等跌超2%。 在概念类指数中,DRG/DIP大涨9.65%,如果您从、远程办公、知识产权、AIGC、啤酒概念周涨幅都超过5%,汽车热管理、鸡肉概念、毛发医疗、汽车一体化压铸、数据安全、退税商店等板块涨幅超过4%;6G概念领跌市场,周跌幅达到5%,数字水印、CRO跌幅超过4%,毫米波、国资云、航母概念、海工装备等跌超3%。 尽管人工智能大主题有所降温,但是板块内部的部分分支在本周依旧有着出色的表现。比如周一AI应用领域爆发,联络互动、返利科技、成都先导等涨停,周三CPO板块大涨,剑桥科技、联特科技双双涨停并创下历史新高,周四存储芯片板块爆发,德明利、大为股份、深科技等多股涨停,周五午后人工智能再度快速升温,健麾信息、大华股份、卫宁健康、华西股份、恒生电子等集体封板。 本周资金重点关注的另一个方向就是业绩线,业绩+高分红、年报业绩增长、一季报预增股都有涨停股出现。进入4月,市场将迎来业绩密集披露期,开源证券认为,有两大重要逻辑值得重视:一是行业之间盈利的“实际增速差”或远超市场预期;二是行业之间盈利的“预期增速差”亦在发生边际变化,导致此前上涨过快的行业或出现滞涨、分化。 四、牛熊榜单 本周计算机板块依旧是牛股的摇篮,不过第一牛股的位置却属于阿里概念阵营,本周阿里巴巴消息不断,从马云回国再到阿里“一拆六”考虑独立上市,阿里概念股纷纷活跃,其中三江购物连续四日涨停,本周累计涨幅达到48.48%;阿里概念叠加人工智能概念的石基信息本周涨幅也超过40%;计算机板块中的卓易信息、云从科技双双大涨34%,板块内的梅安森、朗科科技也大涨逾25%;ChatGPT概念股中文在线本周大涨超30%,身处家电行业的四川长虹也因为涉及数据中心概念而大涨近30%;猪肉概念股新五丰无惧下修业绩预告累计大涨29.6%,获沙特阿美溢价入股的荣盛石化本周累计上涨26.29%。 本周十大牛股(备:不含ST股及上市天数小于30天的股票) 熊股方面,垃圾股扎堆,进入退市整理期的科林退成为本周第一熊股,股价累计下跌58.33%;*ST中潜、*ST未来、*ST蓝盾、*ST银河、*ST和佳、*ST泽达集体大跌;晶丰明源、鸿合科技、凯龙高科在阶段性上涨后迎来了调整,本周跌幅接近20%,公司消息面上均无明显利空。 本周十大熊股(备注:不含ST股及上市天数小于30天的股票)公司 五、千亿榜单 截至周五收盘,A股共136家千亿市值公司,总数较前一周净增5家,其中三安光电、恩捷股份、同花顺、恒生电子因股价上涨,总市值站上千亿关口,而中国银行则因股价下跌从万亿市值俱乐部跌回至本榜单。 与前一周五收盘时比较,从市值增减金额来看,近两周的千亿市值公司中,金山办公总市值单周增长373.62亿元,荣盛石化、宁德时代总市值也增长超300亿元,比亚迪、邮储银行、海光信息、兖矿能源增长超200亿元,中国海油、五粮液、同花顺则增长超150亿。 中字头阵营继续降温,中国电信本周市值蒸发274.52亿元亿元,中国神华、中国人寿、中兴通讯、中国中铁、中国平安本周市值跌超100亿元,海康威视本周总市值跌掉181.66亿元。 千亿市值公司市值增长、蒸发金额TOP10 从市值增幅来看(即周涨幅),前五名分别为荣盛石化、金山办公、海光信息、同花顺、兖矿能源;总市值降幅来看,前五名分别为中兴通讯、中国中铁、航发动力、智飞生物、中国铁建。 截至当前,千亿市值榜单中总市值TOP5为:中国银行(9950.31亿元)、宁德时代(9917.83亿元)、中国人寿(9409.32亿元)、招商银行(8642.84亿元)、中国平安(8335.79亿元)。 六、新股风向 本周A股7只新股上市,从首日收盘涨幅表现来看,主板新股联合水务首日顶格暴涨44%,创业板新股科瑞思收盘上涨36.41%,主板新股苏能股份、科创板新股日联科技分别收涨28.48%、27.44%,上述四只新股在首日及本周随后的交易日中均为遭遇破发,创业板新股未来电器、主板新股海通发展、北交所新股东和新材均遭遇不同程度破发。值得关注的是,海通发展是2012年10月11日海欣食品上市首日破发后(排除因吸收合并等原因上市的新股),首家在“主板”市场上市首日就遭遇破发的新股。 七、主力资金 本周主力资金5日累计净卖出净额为1407.86亿元。 行业维度来看,仅酿酒行业、光伏设备、石油行业、美容护理、物流行业、商业百货、公用事业7大行业在本周累计获得净流入,其中酿酒行业、光伏设备净流入额超过1亿元;互联网服务、软件开发两大板块5日主力净流出金额均达到了119亿元,半导体板块净流出超95亿元,通信设备、计算机设备、消费电子、文化传媒等板块净流出规模居前。 个股方面,主力资金5日净流入规模靠前的个股分别为苏能股份、三安光电、阳光电源、恒生电子、比亚迪等,其中苏能股份5日主力净流入金额达到了8.16亿元,另外中国石化、科士达、世纪华通、金山办公等主力净流入规模也相对靠前;三六零5日净流出规模达到了33.6亿元,浪潮信息净流出26.53亿元,中兴通讯、中天科技、荣盛石化、歌尔股份、常山北明、润和软件、万科A、拓维信息、中科曙光、中国长城等5日主力净流出额超10亿元。 八、北向资金 北向资金在本周小幅净流出后连续四日净买入,其中周四单日净流入48.07亿元。数据显示,北向资金本周累计成交5797.06亿元,成交净买入104.64亿元。其中,沪股通合计净买入53.92亿元,深股通合计净买入50.72亿元。另外,北向资金3月累计净买入超350亿元。 北向资金净流入情况叠加上证指数 从行业增仓情况来看,截至3月30日的近5个交易日数据显示,半导体板块被北向资金净买入最多,达到18.13亿元,汽车整车板块紧随其后,达到了17.46亿元,酿酒行业、电子元件、光学光电子行业分列第三、第四位、第五位,分别为14.58亿元、13.35亿元、12.19亿元,另外文化传媒、汽车零部件、医疗器械等板块也成为重点加仓的方向。而银行板块被北向资金净卖出最多,达到21.32亿元,软件开发、家电行业位列行业净卖出额第二、第三位。 截至3月30日的近5个交易日数据显示,北向资金大比例加仓个股名单中,天娱数科、江苏雷利、北化股份位列前三,长城军工、卓朗科技、和林微纳、江化微、科力远、蓝天燃气、盛美上海等增持变动比例靠前。 近5日北向资金大比例加仓个股 截至3月30日的近5个交易日数据显示,北向资金大比例减仓个股名单中,上海电影、美利云、欧林生物、南岭民爆、湖北广电等变动比靠前。 近5日北向资金大比例减仓个股 九、机构调研 本周已披露相关调研信息的上市公司数量达到96家,其中9家公司获得超100家机构调研,国内医疗器械龙头迈瑞医疗成为机构“宠儿”,合计有549家机构调研了该公司。另外,广联达、璞泰来同样较为受关注,分别获得了309家、212家机构的扎堆调研,涪陵榨菜、正海磁材、华菱钢铁等等迎来超过100家机构的关注。 本周调研机构超50家的上市公司
lg
...
金融界
2023-03-31
A股日报 | 3月31日
沪
指
收涨0.36%,两市成交额达9533亿元
go
lg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收盘,上证指数涨0.36%,报收3272.86点;深证成指涨0.64%,报收11726.40点;创业板指涨0.69%,报收2399.50点。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Video标签。
lg
...
有连云
2023-03-31
刚刚,央行又有大动作!
go
lg
...
两市超3400只个股上涨。 截至收盘,
沪
指
涨0.36%,深成指涨0.64%,创业板指涨0.69%。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9533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87亿。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16.74亿元,其中沪股通净卖出6.48亿元,深股通净买入23.22亿元。 央行本周净投放逾8000亿 三月最后一周,为维护市场流动性平稳,央行连续在公开市场上进行大额净投放,累计规模超过8000亿元。 具体而言,本周一(3月27日)至周四(3月30日),央行每日开展的7天期逆回购操作量均在2000亿元以上,周五(3月31日)的逆回购操作规模降至1890亿元,累计逆回购操作量达到11610亿元。由于本周有3500亿逆回购到期,最终实现净投放8110亿元。 在季末或年末等关键时点,央行会更加灵活运用逆回购等工具,缓解市场出现的暂时性的流动性紧张,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一般而言,随着季末临近,加之债券发行、缴税等短期因素扰动,机构均会偏谨慎一些,资金面有所收敛。但也要看到,央行通过降准、逆回购等工具灵活操作,熨平短期资金面波动,市场流动性有望保持合理充裕,平稳跨季。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下一步,央行将更多运用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长短结合、量价并举,有效调节市场流动性和利率水平,将流动性更加精准地滴灌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至于后续货币政策,国泰君安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覃汉认为,在2023年一季度降准的背景下,二季度进行降息合理性较高。考虑到当前银行面临息差矛盾较大、负债成本较高以及存款增量较多的问题,二季度降低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概率较大;此外,从稳负债角度看,随着美国加息周期进入尾声,国内货币政策压力有所缓解,调降MLF或OMO中标利率的想象空间也依然较大。 AI概念再度爆发 当前经济的回升以及政策的宽松,对股市资产相对有利。一方面,经济衰退担忧基本排除,社融也迎来了反弹,宏观面向好发展趋势明显;另一方面,市场也从此前的绝对低估修复到相对低估。 今日A股市场上,人工智能再度一跃成为“最靓的仔”。ChatGPT概念领涨两市,下游医疗信息化、游戏、传媒、电商等AIGC应用场景也集体走强。 消息面上,人工智能方向迎来了三大消息。 第一,3月30日,在2023新榜大会上,腾讯正式发布了全新的AI智能创作助手“腾讯智影”。“智影数字人”是腾讯智影最核心的功能,用户只需要输入文本或音频内容,几分钟内即可生成数字人播报视频。此外,腾讯还透露正在研发AI聊天机器人。 第二,华为的人工智能产品也即将发布,据华为云官网宣布,华为即将在4月上线盘古系列AI大模型,分别为自然语言处理NLP大模型、图像视觉CV大模型以及科学计算大模型(气象大模型)。其中,盘古NLP大模型是被认为最接近人类中文理解能力的AI大模型。 第三,美国芯片巨头也正在开启一场算力“军备竞赛”。当地时间3月29日,英特尔透露,计划在2023年推出15款新FPGA.这将直接刷新英特尔该品类的年度推新频率纪录。据机构介绍,GPU或CPU+FPGA可以为大型AI提供超强的算力支撑。 对于持续火热的人工智能行情,国海证券表示,人工智能已迎来最好的发展时代,计算机视觉是计算机模拟甚至超越人类视觉,是人工智能技术层中应用最为广泛、市场占比最高的核心技术。 往后看,在近期新能源、消费等赛道轮动的过程中,人工智能的短线情绪得到了明显的修复,故在市场整体延续良性轮动的格局下,后续AI主线方向仍有望获得资金回流。 A股四月决断即将上演 下周,A股将进入四月决断。 四月份的走势,往往对A股一年内的走向具有指导意义,而四月股市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股价的相对涨跌与一季报业绩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即盈利增速越高,个股的表现相对越好。 从历史数据来看,2009年以来,有8次全年的市场主线都出现在3-4月。比如2009年的煤炭,2016-2017年的白酒、2020年的新能源和白酒、2021年的新能源和煤炭,都是在4月前后突围并且领涨全年,而每轮上涨平均涨幅可达88%。 事实上,“四月决断”这一季节性特征,在盈利出现拐点的年份更加明显。4月之后,年报及一季报披露、基本面更加明朗,两会要点基本消化、宏观政策形势更加清晰,投资者可以对行情做出更明确的判断,A股往往在4月选择方向。 综合当下市场的共识,即便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涨幅,数字经济、TMT仍然有望成为贯穿全年的重要主线。以最具代表性的计算机为例,去年由于疫情的反复扰动,行业整体营收增速放缓、利润下滑。展望今年,随着疫情影响的消退以及数字经济相关政策落地,同时以泛信创、AIGC为代表的多个方向迎来加速增长期,计算机行业的景气度有望显著改善。 具体投资方向上,站在当前时点,浙商证券策略团队称,数字经济产业内可重点关注AI和数据两大领域机会。 其一,AI细分领域关注芯片算力、深度学习框架、深度学习大模型、应用、通信等;其二,在数据产业链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数据要素正式开启产业化大时代。
lg
...
证券之星
2023-03-31
3月31日
沪
指
收涨0.36%,555只股票类ETF上涨、最高上涨8.06%
go
lg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收盘,555只股票类场内ETF当日涨幅为正,其中,国泰基金游戏ETF涨幅位居首位,最高上涨8.06%。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Video标签。
lg
...
有连云
2023-03-31
主力资金|又有机构高位建仓人工智能,TMT产业主力净买入数十亿元
go
lg
...
周五
沪
指
高开高走,收涨0.36%,报3272.86点。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9533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87亿。全天主力资金净卖出60亿元,流出速度与上一日大幅缩小。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16.74亿元,连续4日净买入,其中沪股通净卖出6.48亿元,深股通净买入23.22亿元,分化明显。 人工智能相关指数早盘在触及10、15日线后,集体反弹持续上行,是非常明显的机构建仓行为,持久且一步到位。除了“死敌”电新外的其它板块并没有明显的资金外流情况,保守可以看成是增量资金在抄底,所以看大盘走的又快又稳。回到人工智能板块内部出现明显分化,部分标的重新站上5日线,下周一人工智能将迎来小分歧,更多是集中在板块内部轮动上,其它板块集体斩仓追高人工智能的可能性非常小。 资金流向上,传媒行业主力净流入34.58亿元,计算机行业主力净流入11.2亿元,通信行业主力净流入8.19亿元。提供流动性的是电子行业主力净流出20.48亿元,医药生物行业主力净流出12.48亿元,电力设备行业净流出9.19亿元。 从个股来看,两市A股中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的有51家公司,净流出超1亿的有38家公司,就前面分析的,今天主要可以看成是增量资金在高位建仓,所以并没有对其它股票造成虹吸现象。 其中主力净买入最多的公司是日联科技,净买入10.08亿元,新股上市首日涨超27%,公开信息显示日联科技是国内领先的工业X射线智能检测装备供应商,主要从事微焦点和大功率X射线智能检测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 其次是净流入较多的还有昆仑万维、科大讯飞等人工智能概念股。
lg
...
金融界
2023-03-31
3月31日两市主力减持前50只个股
go
lg
...
3月31日A股收盘,
沪
指
涨0.36%,报收3272.86点;深成指涨0.64%,报收11726.4点;创业板指涨0.69%,报收2399.5点。 3月31日,三大指数开盘后震荡走强,大消费板块继续活跃,猪肉、乳业、白酒、美妆等纷纷拉升,巨星农牧、倍加洁封涨停,CRO板块继续调整,康龙化成大跌超17%,个股涨多跌少。临近午盘,
沪
指
早间反弹,创业板指一度涨超0.7%,海南板块拉升,猪肉、保险、中药、光刻胶等板块领涨,CPO、AI芯片、6G等概念跌幅居前,个股涨多跌少。午后,指数震荡走高,人工智能板块再度拉升,游戏、影视等应用方向也持续发力。尾盘,两市延续盘整态势,ChatGPT概念再度回暖,银行、券商等金融股延续弱势。从盘面上看,传媒、海南、通信等板块涨幅居前,CRO、银行、证券等板块跌幅居前。 今天的市况大概如此,那么又有哪些公司遭主力抛弃呢?请看下表: 其中排在前三位股票的财务状况如下: 中远海控2022年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3910.58亿元,同比上升17.19%;归母净利润1095.95亿元,同比上升22.66%;扣非净利润1090.29亿元,同比上升22.26%;其中2022年第四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745.18亿元,同比下降27.1%;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23.8亿元,同比下降42.99%;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23.12亿元,同比下降43.41%;负债率50.46%,投资收益25.17亿元,财务费用-44.79亿元,毛利率44.26%。 万科A2022年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5038.38亿元,同比上升11.27%;归母净利润226.18亿元,同比上升0.42%;扣非净利润197.62亿元,同比下降11.7%;其中2022年第四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661.65亿元,同比下降8.35%;单季度归母净利润55.67亿元,同比下降4.59%;单季度扣非净利润32.62亿元,同比下降46.48%;负债率76.95%,投资收益40.94亿元,财务费用26.15亿元,毛利率19.55%。 中国中免2022年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544.33亿元,同比下降19.57%;归母净利润50.3亿元,同比下降47.89%;扣非净利润49.02亿元,同比下降48.59%;其中2022年第四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50.68亿元,同比下降17.1%;单季度归母净利润4.02亿元,同比下降65.46%;单季度扣非净利润3.18亿元,同比下降72.2%;负债率28.69%,投资收益1.62亿元,财务费用2.2亿元,毛利率28.39%。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3-03-31
上一页
1
•••
846
847
848
849
850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路透: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正寻求批准辞职
lg
...
全球市场再遭猛烈抛售!美元跌破99、纳指跌超2%、比特币击穿10万美元 更大行情还在后头?
lg
...
黄金突现“高台跳水”!“黄金的狂热兄弟”再度抢镜 大涨16%后惊现不祥之兆
lg
...
“金融界的超级趋势”!美财长惊人预言:稳定币未来几年将暴涨10倍至3万亿美元
lg
...
远低于市场预期!中国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大降 什么信号?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31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8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