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慧博云通(301316.SZ):公司为小米提供测试技术服务和软件开发服务等
go
lg
...
3%。在金融科技领域,公司与中国银行、
浙商银行
、江苏银行、中国信保、财通证券等多家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券商等客户建立和保持了长期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2023 年,公司收购了金融 IT 领域的深圳市麦亚信科技有限公司 52%的股权、西安银信博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51%的股权、南京恒眩科技有限公司 51%的股权,稳步扩大在金融行业的业务布局。同时,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战略,推出全链条国产化智慧传输解决方案,以一站式理念解决了企业传输过程中的诸多痛点,打通了从单点突破到全链路覆盖的关键传输环节。 在提供专业的金融 IT 技术服务的同时,公司重视数据要素在金融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价值。公司在数据分析、挖掘及运营层面的技术积淀,将助力所服务的金融行业客户通过对合规数据的高效运用,实现场景化金融服务能力的有效提升,真正实现更高效、差异化的数字化服务能力。谢谢。 5、公司现在在国内和海外的业务布局如何? 公司的主营业务面向全球产业信息化升级与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基于对各行业客户业务场景的理解,以软件技术专业人才为载体,为国内和国际客户提供涵盖咨询、设计、开发、测试、运维等全周期的信息技术服务。公司业务遍布全球,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成都、南京、长沙、无锡、西安、郑州、青岛、邵阳、合肥、呼和浩特等多个国内城市以及美国、新加坡、印度、菲律宾、墨西哥、巴西等境外地区设立了分支机构或服务团队。公司始终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并积累了先进的离岸交付中心(ODC)的搭建、管理和运营经验,在全国 10 多个城市组建设立了离岸交付中心(ODC),为海外大客户提供成熟的软件技术服务,并与SAP、Internet Brands、全球最大零售商等知名国际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且公司是其大部分海外客户在中国唯一或仅有的少数几家供应商之一。 未来,公司将基于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区块链、物联网等方面的技术积累,以及多年在海外市场的积累,顺应国内公司出海的浪潮,积极帮助国内公司走出国门,加大客户在东南亚、日本、欧洲等市场的布局,帮助国内公司开发面向海外客户的产品和应用落地;同时,也帮助海外客户落地中国市场,帮助海外公司在国内设立研发中心和本地技术支持中心。谢谢。 6、能介绍下公司 AI 事业部的情况及未来规划吗? 您好,数智化(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是公司未来重要的战略方向之一,公司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耕耘多年,具有较深的场景理解、模型选型、模型训练、应用开发和运维经验,能够基于行业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定制和交付符合客户需求的大模型应用和解决方案,确保服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如基于大模型技术为客户打造对话式运营或运维助手,提供信息查询、快速审批、业务数据跟踪和自动处理工单等功能的企业智能运营、运维解决方案;或运用大模型技术实现智能化招聘流程、精准筛选候选人,智能人岗匹配,AI 面试及面试报告和归因分析等功能,大幅提高招聘效率等企业智能招聘解决方案。 未来,公司将继续深耕大模型的应用开发,以及数字人、虚拟展厅等方向的研发和能力搭建,积极与 VR、智能硬件设备等合作伙伴在创新解决方案上提供更加优秀和具备创意的能力服务。此外,公司将针对 AI 技术能力的建设加强专项投入,提升公司在此类新兴技术领域的研发能力与技术水平,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动相关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为产品及服务方案,进一步提高公司在 AI 技术服务领域的业务能力,谢谢。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5-17
上市银行普惠金融透视:信贷投放普增
go
lg
...
幅达1.23个百分点。其次是招商银行和
浙商银行
,较上年度分别下降0.67和0.63个百分点。 上市银行提升普惠金融覆盖面 缓解融资难题 在年报中,各家银行也将“五篇大文章”纳入发展规划,持续强化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金融服务,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有银行中,农业银行在年报中表示,该行以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出发点,全面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供给量、覆盖率和可持续性。聚焦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差异化需求,升级“微捷贷”“快捷贷”“链捷贷”全行通用型产品和分行特色产品,提升客户体验。工商银行在年报中表示,该行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持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助力缓解小微客群融资难题。该行成立数字普惠中心,完善数字普惠发展模式。打造开放申请、提款灵活的新一代经营快贷,实现信用类数字化产品焕新升级,普惠金融服务能力和覆盖面显著提升。在风控方面,建立健全“1(客户)+N(产品)”多维度信用风险防控体系,打造以“数据驱动、智能预警、动态管理、持续运营”为特征的全流程风险管理体系。 股份制银行中,平安银行将普惠金融纳入全行发展战略,积极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强化科技赋能,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将“真普惠、真小微”落到实处。此外,该行持续优化普惠金融产品及服务流程,提供涵盖线上、线下的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和信用、抵押类贷款产品,为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更好的融资支持和金融服务,并推出助企纾困多项措施,使减费让利措施更加高效、精准落地。 城商行中,上海银行从客户体验出发,持续升级“小微快贷”普惠金融产品体系,搭建普惠金融生态合作圈,推动政策性担保业务转型发展。北京银行则在年报中表示,2023年该行加强普惠业务专营化、数字化、精细化发展,打造数字普惠金融体系,普惠金融业务整体呈现“量增、面扩、效益提升”的良好局面。 农商行中,沪农商行在年报中表示,该行本坚持践行金融回归服务实体本源,持续提升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融资可得性,普惠金融信贷产品体系更加丰富,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不断健全。 【读财报】是由新华财经与面包财经共同打造的一档以上市公司财报解读为主要内容的栏目。新华财经是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内容全面覆盖全球股市、汇市和债市等金融市场,提供权威、专业、全面的金融信息服务。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版权声明:本作品版权归面包财经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作品。
lg
...
面包财经
2024-05-17
42家上市银行业绩透视:净利润普遍增长
go
lg
...
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最快。股份制行中,
浙商银行
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最快。城、农商行2023年增速同比大多均出现增长。2024年一季度,股份制银行及城农商行净利润普遍增长。 截至2023年末,42家上市银行的资产质量整体保持良好,多数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保持稳定或下降,拨备覆盖率有所提升,中小银行拨备覆盖率普遍处于高位。 截至2024年一季末,超半数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仍保持不变或下降,但部分上市银行的拨备覆盖率较上年末有所下降。 此外,截至2023年末,超半数上市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及一级资本充率及指标均较上年末有所提升。截至2024年一季度,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指标也延续这一趋势。 国有银行净利润温和增长 中小银行两极分化 数据显示,2023年42家上市银行合计实现营收5.65万亿元,同比下降3.52%;实现归母净利润2.09万亿元,同比增长1.46%。 图1:近年来上市银行营收及净利润情况 具体来看, 2023年,总营收排名靠前的主要是国有银行。其中,工商银行以总营收8430.7亿元排在首位,随后是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总营收均超过6000亿元。 营收同比增速方面,2023年,国有行中大多出现增长但增速不高;股份制银行营收增速大多出现负增长,仅
浙商银行
同比微增4.29%;城、农商行营收增速出现两极分化;部分银行如常熟银行、西安银行等营收增速超过8%,而张家港行等8家银行营收同比下降。 图2:2023年单家上市银行营收、净利润及其同比增速 归母净利润排名和营收排名情况较为类似。2023年,工商银行实现归母净利润3639.93亿元,排名第一,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分列二至四名,均超2000亿元。 从同比增速来看,2023年,国有银行的归母净利润均呈增长态势,其中农业银行同比增速最快,达3.9%。股份制行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有6家出现增长,
浙商银行
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0%。城、农商行增速同比大多出现增长,其中,杭州银行、常熟银行等归母净利润增速较高,均超过18%。 2024年一季度,不同类型的银行业绩出现分化,国有大行利润增速承压,部分中小银行利润增速维持在较高水平。其中,中国银行的归母净利润同比降幅较大,为2.9%;股份制银行归母净利润普遍增长,6家银行净利润均出现增长。城、农商行业绩增速同比也大多出现增长,11家银行净利润增速超过10%。 不良贷款率普降 中小银行拨备覆盖率维持高位 整体来看,42家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情况保持良好。截至2023年末,共计16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维持在1%以下,其中,成都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最低,为0.68%,其次是常熟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75%。 截至2023年年末,共有5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超过1.5%,其中,青农商行及郑州银行的不良率较高,均超过1.8%。 图3:2023年单家上市银行不良贷款比率及变动情况 从变动幅度来看,截至2023年末,3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与上年末水平持平,32家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有所下降。其中,青农商行银行及民生银行降幅最大,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分别下降0.38及0.2个百分点。 此外,贵阳银行、西安银行以及张家港行的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有所增长。其中,贵阳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增长0.14个百分点,增幅最大。 2024年一季度,超半数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也保持不变或下降。其中,南京银行下降幅度较高,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0.07个百分点。 从拨备覆盖率来看,截至2023年末,共计20家银行的拨备覆盖率超过300%。其中,杭州银行、常熟银行等5家银行拨备覆盖率超过500%。 图4:2023年单家上市银行拨备覆盖率及较上年变动情况 较上年末相比,大多数银行拨备覆盖率均有提升,仅有16家出现下降。其中,张家港行及江阴银行降幅较大,较上年末分别下降96.86及60.16个百分点。 2024年一季度,超半数银行拨备覆盖率较2023年末有所下降。其中,苏州银行降幅最高,较上年末下降31.11个百分点。 24家资本充足率上升 部分银行小幅下降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24家上市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及一级资本充足率较上年末出现提升。 图5:2023年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及变动情况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方面,截至2023年末,招商银行、工商银行、渝农商行、沪农商行、建设银行及江阴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高,均超过13%。较上年末相比,42家上市银行中24家上市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上年末出现上升,其中贵阳银行的增幅较大,较上年末上升0..89个百分点。截至2024年一季末,27家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2023年末提升,其中,沪农商行增幅最大,较2023年末增加1.17个百分点。 一级资本充足率方面,截至2023年末,招商银行、工商银行、渝农商行及建设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较高,均超过14%。此外,中国银行、沪农商行及江阴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也较高,均超过13%。较上年末相比,42家上市银行中有24家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出现了上升,其中提升较大的有厦门银行和齐鲁银行,较上年末相比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提升1.74及1.06个百分点。截至2024年一季末,42家上市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也普遍提升,其中,沪农商行仍然增速最快,较2023年末增加1.17个百分点 资本充足率方面,截至2023年末,国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整体较高,其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及农业银行均超17%。此外,招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也较高,达17.88%。较上年末相比,42家上市银行中有19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出现提升,其中厦门银行提升较多,较上末相比提升1.64个百分点。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大多银行资本充足率也在提升。其中,建设银行一季度资本充足率较上年末增加1.39个百分点。 【读财报】是由新华财经与面包财经共同打造的一档以上市公司财报解读为主要内容的栏目。新华财经是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内容全面覆盖全球股市、汇市和债市等金融市场,提供权威、专业、全面的金融信息服务。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版权声明:本作品版权归面包财经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作品。
lg
...
面包财经
2024-05-16
浙商银行
(02016.HK):应宇翔担任非执行董事的任职资格获核准
go
lg
...
浙商银行
(02016.HK)发布公告,该行于今日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
浙商银行
应宇翔任职资格的批复》(金复[2024][331]号),金融监管总局已核准应宇翔担任非执行董事的任职资格。应宇翔担任非执行董事的任期自该行收到批复之日(即2024年5月14日)起至第六届董事会任期届满为止。
lg
...
金融界
2024-05-14
浙商银行
(02016.HK):应宇翔任非执行董事任职资格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
go
lg
...
格隆汇5月14日丨
浙商银行
(02016.HK)公告,于今日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金融监管总局")《关于
浙商银行
应宇翔任职资格的批覆》(金覆[2024][331]号)("批覆"),据此,金融监管总局已核准应担任非执行董事的任职资格。
lg
...
格隆汇
2024-05-14
浙商银行
:董事任职资格获监管机构核准
go
lg
...
浙商银行
公告,公司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
浙商银行
应宇翔任职资格的批复》。根据有关规定,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已核准应宇翔先生的董事任职资格。
lg
...
金融界
2024-05-14
全国265家银行理财能力Q1排行榜:净值型产品存续规模超25万亿,2023年招银理财净利润31.9亿位居榜首
go
lg
...
构排名前五的依次为渤银理财、恒丰理财、
浙商银行
、华夏理财、平安理财;城商系理财机构排名前十的依次为湖南银行、吉林银行、重庆银行、赣州银行、晋商银行、桂林银行、江西银行、四川银行、长沙银行、嘉兴银行;农村金融理财机构排名前十的依次为贵阳农商银行、浙江富阳农商银行、北京农商银行、浙江杭州余杭农商银行、江苏张家港农商银行、江苏江南农商银行、渝农商理财、天津农商银行、江苏昆山农商银行、浙江萧山农商银行。 产品研发能力:全国性理财机构排名前五的依次为招银理财、兴银理财、信银理财、工银理财、中银理财;城商系理财机构排名前十的依次为杭银理财、宁银理财、苏银理财、徽银理财、南银理财、北银理财、青银理财、上银理财、中原银行、汉口银行;农村金融理财机构排名前十的依次为上海农商银行、渝农商理财、广州农商银行、成都农商银行、北京农商银行、江苏江南农商银行、广东顺德农商银行、青岛农商银行、杭州联合农商银行、宁波鄞州农商银行。 运营管理能力:全国性理财机构排名前五的依次为信银理财、兴银理财、平安理财、工银理财、招银理财;城商系理财机构排名前十的依次为宁银理财、南银理财、苏银理财、青银理财、北银理财、上银理财、杭银理财、汉口银行、广州银行、苏州银行;农村金融理财机构排名前十的依次为上海农商银行、青岛农商银行、成都农商银行、广州农商银行、渝农商理财、江苏苏州农商银行、北京农商银行、江苏江南农商银行、江苏张家港农商银行、广东南海农商银行。 信息披露友好性:全国性理财机构排名前五的依次为平安理财、民生理财、信银理财、广银理财、兴银理财;城商系理财机构排名前十的依次为广州银行、南银理财、吉林银行、杭银理财、徽银理财、贵州银行、苏银理财、汉口银行、大连银行、天津银行;农村金融理财机构排名前十的依次为江苏江南农商银行、浙江杭州余杭农商银行、无锡农商银行、青岛农商银行、广东南海农商银行、浙江瑞安农商银行、吉林九台农商银行、宁波鄞州农商银行、渝农商理财、北京农商银行。
lg
...
金融界
2024-05-14
浙商银行
:执笔科技金融大文章 呵护生物医药全图景
go
lg
...
息差持续缩窄、资本市场波动的环境下,以
浙商银行
为代表的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大对科创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初步成果正在显现。 5月11日,由浙江省委统战部、省科技厅牵头的全省统一战线助力创新深化建功行动启动仪式暨新知新质圆桌会(生物医药专场)在杭州举行,汇聚了来自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金融机构、企业的多位领导和专家,浙商总会金融服务委员会主任,
浙商银行
党委书记、董事长陆建强作为金融行业代表应邀出席并发言。 陆建强指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把科技金融放在“五篇大文章”的首要位置,赋予了科技金融强大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多年来,
浙商银行
以“善本金融”服务理念,积极扛起省属金融企业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使命担当,不断完善特色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优化金融供给,践行金融顾问制度,助力生物医药企业创新发展。 据介绍,截至4月末,该行共服务科技企业超1.5万户,融资余额超2100亿元,其中服务生物医药企业超1300家。 以善为本,深耕生物医药千亿赛道 生物医药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战略制高点,也是浙江省“315”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构成,
浙商银行
已在这一领域深耕近十年。 2016年,该行推出全国首个以高层次人才为精准服务对象的“人才银行”金融服务品牌,聚人才之力,助科技创新;2021年,该行整合迭代科技金融服务,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推出“星火计划”科技金融专项服务行动,向以生物医药企业为代表的科技创新企业提供“全周期、全链条、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 浙江华医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华医健康”)正是其中一个缩影。位于桐庐的浙江华医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聚焦肿瘤治疗技术的医疗企业,研发成本高,资金需求大,公司一度陷入困境。 “在最困难的时候,
浙商银行
以一张人才证书和一份商业计划书,为我们及时提供了信用贷款,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华医健康创始人、首席科学家杨光华介绍。 据了解,
浙商银行
杭州分行主动联系了杨光华的公司,在经过尽调和快速流程后,给华医健康发放了首笔500万信用贷款。同年,杨光华带领团队发明的“纳米枪”恶性实体肿瘤治疗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进行的全球首例针对晚期肝癌的临床试验取得成功,社会意义重大。 “善本金融”是
浙商银行
的重要发展理念,也是该行扶持医药企业的核心旨归。通过专营的组织体系、专享的产品服务、专业的人员队伍、专属的风险政策、专项的经营政策和专门的信息系统,
浙商银行
为生物医药行业量体裁衣,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挑战、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回应公众期许。 千亿赛道,八年耕耘。目前,
浙商银行
围绕生物医药企业全生命周期,形成10大金融服务场景、16大科技金融系列产品的服务体系,以全图景方案赋能生物医药行业人才培育与科技创新,陪伴生物医药企业共同成长。 活水滴灌,破译初创企业融资难题 初创期的生物医药企业,需要“金融活水”精准滴灌。高风险、高成长的发展模式,轻资产、缺抵押、缺担保、难评价等融资特点,都意味着生物医药企业需要更加专业化、更加多元化的金融支持。 面对“滴灌”难题,
浙商银行
以“人才银行”破题。通过聚焦“人力资本”这一核心资产,该行创新推出全国首个以高层次人才为服务对象的“人才银行”服务品牌及人才贷款产品,根据人才等级资质直接提供信用额度,为生物医药企业解决创业初期的融资难问题。截至4月末,
浙商银行
通过“人才银行”模式服务生物医药企业超1300户,“人才银行”已经成为该行科技金融创新领域的名片。 “多方共担”是
浙商银行
找到的另一种解法。为助力初创期、成长期的生物医药企业发展,
浙商银行
创新推出“科创共担贷”,通过引入政府补偿基金、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等合作机构构建“多方风险共担模式”,破解生物医药初创期企业融资难题,为“轻资产”科创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信用贷款融资服务。 苏州神曦兴盛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下称“神曦生物”)的案例,验证了信贷“滴灌”解法的效率。神曦生物在美国和中国均设有子公司,其创始人陈功教授是国际上最早在成年哺乳类动物上运用大脑内源性星形胶质细胞原位直接转分化为功能性神经元的先驱者之一。 据神曦生物CEO盛健博士介绍,神曦生物基因治疗产品管线覆盖多种常见病及罕见病,前期基础研究投入大、研发产出周期长,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疫情影响下,公司现金流承压。面对神曦生物的融资需求,
浙商银行
积极响应,其苏州分行成为首家放款银行。盛健博士表示:“
浙商银行
对于我们企业的需求响应快速,从资料提交到额度审批,效率都非常高。” 顾问护航,全链条呵护产业成长 从科技研发,到成果转化,再到效益产出,
浙商银行
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全周期、全链条、全方位的金融支持。2022年,该行创新性提出了“金融顾问综合化服务科创企业新模式”,以客户为中心,通过金融顾问的“1”,链接起担保、券商、保险、创投、基金、律所、创业孵化等的“N”,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跨越金融牌照的综合金融生态服务,满足企业全方位的金融需求。 浙江同源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同源康”)是一家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致力于发现、开发差异化癌症靶向疗法。 陪伴企业成长多年,
浙商银行
金融顾问数次走访企业,了解企业不同阶段的核心金融诉求。得知企业需要投资机构支持后,
浙商银行
联合证券、基金等多家金融机构共同发力,帮助企业在资本市场“牵线搭桥”,助力企业在创业过程中完成多轮融资。目前,同源康已经获得美国FDA同意开展临床试验的通知。 以支持生物医药产业等为代表,
浙商银行
已经交出了一份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助力科技创新的亮眼答卷。
浙商银行
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全行已服务科技企业超1.5万户,融资余额超2100亿元。 据悉,接下来
浙商银行
将锚定科创企业,聚焦产业升级,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持续优化金融供给,全力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lg
...
证券之星
2024-05-14
A股上市银行一季报出炉:24家营收净利双增长,34家息差收窄
go
lg
...
了息差的持续走弱。具体来看,青岛银行、
浙商银行
等多家城商行和农商行营收实现两位数增长,主要原因是区域经济的快速恢复,带动了中小银行信贷投放和中间业务收入的提升。此外,债券市场的牛市行情也为银行贡献了可观的投资收益,成为支撑业绩增长的另一大动力。 从上市银行披露的一季报来看,息差收窄仍在延续。据Wind数据梳理,34家银行息差继续收窄。多家银行在一季度业绩会上表示,息差走窄主要是受到市场利率和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行以及存量首套房贷款利率重定价等因素的影响,存款定期化趋势等负债端成本压力也对净息差造成影响,未来息差收窄幅度降放缓。 资产质量分化加剧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银行整体业绩向好,但资产质量仍有待改善。数据显示,26家银行拨备覆盖率同比出现下滑,其中张家港行拨备覆盖率下滑幅度最大,为107.3%。光大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表示,零售贷款特别是按揭贷款质量下行,以及负债端改善不及预期,是制约银行盈利能力提升的主要原因,未来银行资产质量的走势仍需持续关注。 综上所述,A股上市银行2024年一季报反映出银行业绩呈现回暖态势,但资产质量压力犹存。展望未来,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资产质量的分化以及负债端的改善情况,都将影响银行业绩的可持续性。银行需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方能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稳健发展。
lg
...
金融界
2024-05-08
Q1营收、扣非净利润双位数增长,
浙商银行
(2016.HK/601916.SH)投资价值凸显
go
lg
...
近日,
浙商银行
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84.07亿元,同比增长16.65%;归属于股东净利润59.13亿元,同比增长5.12%。 整体来看,该行Q1业绩延续了上一年的优异表现,尤其是营收端增速远超同业。对此,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平安证券、兴业证券、国信证券、广发证券等多家券商均给予了正面评价;其中,中金公司、兴业证券、广发证券在研报中明确表示
浙商银行
Q1营收增速“超预期”。 (数据来源:choice) 资本市场对
浙商银行
的表现也早有反馈,今年以来,该行A股股价自年内低点上涨最高超过20%。能够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可,
浙商银行
究竟做对了什么?笔者认为风险管理和智慧创收是两大核心。 (来源:富途) 一、良好的风险管理能力打造高质量增长底座 首先是风险管理。 2024年Q1,
浙商银行资本
充足率达到12.54%,环比2023年年末提升0.35个百分点。该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以及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也保持着上升趋势,相较于2023年年末,均提升了0.38个百分点分别达到9.9%、8.6%。 (来源:choice) 资产“安全垫”不断增厚,反映了
浙商银行
近两年资产质量边际改善的趋势,这一点也可以从其他数据维度得到印证。 2024年Q1,
浙商银行
不良贷款率为1.44%,与2023年末持平;但拉长维度来看,2021年至今,该行的不良贷款比例保持着震荡下行的趋势。 (来源:choice) 平安证券在研报中指出,2022年以来,
浙商银行
的资产质量出现了边际改善,不良核销处置力度逐渐加大,不良认定逐渐趋于严格,随着历史包袱的不断出清,叠加公司战略实施的持续深化,预计公司未来盈利质量会逐步改善。 进一步来看,
浙商银行
风险管理能力的持续强化,离不开其对“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策略的坚持。2023年该行实现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营收202.85亿,在总营收中占比33.02%,较2022年提出时提升近10个百分点。 简而言之,该策略就是降低客户集中度、加大弱周期性行业的资产比例、提高中收占比,降低宏观经济波动影响,进而达到“在经济好的时候,银行经营很好;在经济较差的时候,经营状况不至于很差;总体比较平稳”的效果。 从结果上看,2023年
浙商银行
的弱周期行业不良率仅为0.33%,的确有助于提升整体资产质量。 根据管理层透露,到2027年,
浙商银行
的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将达营收占比的50%。随着该行与经济周期弱相关业务绑定的不断加深,其穿越周期能力将随之进一步加强。 除了不断加码“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外,以数字技术强化风险管理能力,即智慧风控,也是
浙商银行
能够打造高质量增长底座的关键。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金融环境中,银行面临的风险类型和复杂度日益增加,传统的风险管理方法已不足以应对新的挑战。通过利用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银行能实现对大规模数据集的实时处理和分析,从而更精确地预测和评估信贷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 数字技术不是一个可选项,而是银行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维护竞争力的必需工具。 为此,
浙商银行
近年来持续推进数智化风控建设。截至目前,该行已接入市场监管、司法、征信、发票、行政处罚等20类外部数据,着力解决传统信贷模式下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升全周期、全流程的智能预警、智能监控、智能分析水平,全行公司类预警客户风险信号提前预警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实现作业监督100%系统化全覆盖。 二、智慧创收塑造强力增长引擎 再来看智慧创收。 尽管2024年一季度报告中并未披露这一数据,但2023年
浙商银行
智慧营收占比达到49%,已然成为全行营收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要深刻理解智慧创收的重要性,首先要明白银行业当前息差不断收窄的背景。 在银行业让利实体经济的政策号召下,2023年第四季度银行业净息差环比下降4个基点至1.69%,达到了近20年来的较低水平。 因此,商业银行主要营收来源--净利息收入也会随之承压,这也是前文所述的行业营收增速放缓乃至下滑的主要原因。 为此,
浙商银行
提出了“321”扩营收策略,围绕“五篇大文章”深化弱周期行业投放,持续挖潜绿色中收和绿色收入,这也是其智慧创收的核心。 “3”是指优先投向小额分散资产,包括零售、小贷和供应链金融。即通过严格控制行业和客户集中度,来形成一批可持续为银行产生收入的庞大客户群体,避免因垒大户造成业绩剧烈波动,其实这与前文所述的“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内涵一脉相承。2023年该行全年信贷增量的56%投向小额分散资产,这一数字预计会进一步提升。 根据此前公司管理层在2023年度业绩会透露,2024年该行将坚持以数字化改革为主线,围绕家庭、企业、产业等重点场景,新增贷款中的70%将投向小额分散资产。 “2”是指持续做大绿色中收和绿色收入。在净利息收入承压的环境中,创造更多非息收入显然是最有效的着力点。 中信建投证券亦指出,
浙商银行
一季度受益于金融市场业务的出色表现,营收增速显著超预期。2024Q1,该行非利息净收入65.89亿元,同比增长63.34%;非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35.80%,同比上升10.24%。 “1”是指坚定不移压降存款付息率。在息差收窄的环境下,尽可能地利用低利息存款来创造收入显然是直接有效的。 根据平安证券测算,
浙商银行
2024Q1单季度净息差环比23Q4抬升3BP至1.63%,其中单季度资产收益率环比抬升10BP,计息负债成本率环比下降2BP。由此,该行2024年一季度的净利息收入实现了0.6%的同比正增长,在行业息差业务普遍承压的情况下显得颇为不易。 总的来看,在银行业面临营收增长困境的当下,
浙商银行
已经找到了独特的增长路径。 三、结尾部分 长线资金早已注意到了
浙商银行
这个价值洼地。根据该行一季报,一季度3家险资现身前十大流通股东,总持股24.61亿股,总持股占流通股比例为8.96%,这是近一年来险资不断加码
浙商银行
的缩影。 尽管
浙商银行
股价今年实现了一波上涨,但纵向来看,无论是PE还是PB,仍然处于历史区间的低位,而业绩已经进入了上行通道。且横向对比来看,即便在业绩领跑的情况下,
浙商银行
的估值水平与其他股份制银行没有拉开差距,进一步凸显了该行的投资性价比。 (来源:choice)
lg
...
格隆汇
2024-05-08
上一页
1
•••
31
32
33
34
35
•••
93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政府突传重磅!英媒:美国在亚洲贸易协定中加入“毒丸条款”以对抗中国
lg
...
突发!一则数据搅乱降息押注,美元短线跳水黄金重返4000
lg
...
2009年来“最冷”一年!又一数据传来“坏消息” 全球市场“跌”声再起、黄金一枝独秀
lg
...
【黄金收评】劲爆行情!金价暴涨47美元 特朗普关税传大消息 如何交易黄金
lg
...
相当罕见!特朗普内阁官员出席最高法院辩论 高盛最新预测出炉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24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3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