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段永平继续买入这家公司
go
lg
...
今年一季度,腾讯已成为港股回购之王。
港
交
所
数据显示,腾讯一季度回购额达148亿港元,日均回购约8.24亿港元。 腾讯正加速回购,腾讯发布的年报称,2024年度将投入不少于1000亿港元回购股份,是2023年回购额度的两倍以上。2021年腾讯回购25.99亿港元,2022年突然猛增到337.94亿港元,2023年再增到494.33亿港元。 对于腾讯的回购,有网友评论"持续的回购还是很酷的"。 段永平最新回复称:其实是不是回购没那么重要,但有没有回购的能力非常重要。回购能力的唯一的来源就是企业健康持续的盈利能力。很多公司市值很低也无法回购的原因实际上就是缺乏回购的能力,不是不想回购。 此前,关于腾讯回购,段永平半年前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腾讯目前的股数比2016年还多,所以这些年的回购实际上全部都变成了员工股?苹果过去10年的股数已经减少了40%左右了。 段永平在评论里补充说:“苹果在过去10年里每一年的股票都是减少的。腾讯除了2023年比2022年股数略有减少外,其他年都是增加的,而且2023年的股数居然比2016年还多。这种回购实际上就是在给员工发奖金哈。” 2 海外资金拥抱中国资产,百亿私募高调发声 在一片质疑和担忧声中,中国资产绽放光彩。 中概股和港股大涨,离岸人民币汇率回暖。五一假期,港股、中概股领跑全球。 A股今日开盘,跟踪港股、中概股相关的ETF补涨,恒生互联网ETF、港股互联网ETF涨超8%,近10个交易日涨超20%。 沉寂了四年,中概股和港股出现久违大涨,海外资金开始重新拥抱中国资产。 平安证券指出近期“中国资产”走强有多方面背景: 1.近一周美联储降息预期回升;2.“中国资产”前期调整后,估值具有吸引力、出现技术性反弹;3.近期海外AI概念股和日本股市回调,中国资产受对冲需求驱动;4.中国证监会发布五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提振市场信心;5.中国企业(尤其科技和新能源)的盈利前景改善;6.外资对于配置“中国资产”的情绪持续改善。 百亿私募中欧瑞博高调发声,对于港股优质的中国资产,他们的观点非常明确:市场已经过度反应了,从中长期的角度看,每一次这种不理性的过度反应,都是给长期投资者在送大钱。 经历4年熊市后,港股市场的估值水平来到全球主要市场最低水平,恒生指数的估值仅仅只有8倍出头,而美股市场主要指数的估值都在25倍以上,美股从长期的角度看处于自身历史高位,日本市场的估值也在20倍以上。 中欧瑞博强调,跟历史上的每一轮熊市相比,这一轮港股熊市持续的时间和幅度已经非常充分了,如果一名投资人对于股市存在盛极而衰否极泰来的周期性都失去信仰的话,那确实不需要再讨论股市的话题了。 中欧瑞博士也给出具体策略: 现阶段依然保持高仓位,继续进攻;结构上,拥抱看好的结构化行情几条主线,核心关键词是----公司优秀,价格对熊市已经过度反应,至少是合理的反应。 最后,中欧瑞博提醒投资者,复习股神巴菲特的名言“不要等经济数据转好之后才买股票,那时已经错过了股市的大涨”,连境外资本都开始恢复对中国资产的兴趣与信心了,咱们还在纠结什么? 3 核心资产“集结号”已经吹响? 外资除了买港股,也盯上了A股。 今天开盘10分钟,北向资金净买额达50亿元;上午北向资金净买额109亿元;全天净买入93.15亿。 外资大幅流入、做多中国,4月26日北向净流入224.5亿元,创下单日净流入规模历史新高。截止5月6日,今年北向资金净买入逾835亿元,超过去年全年的净买入总额。 近期盘面上有一个明显的跷跷板,“茅指数”走强,高股息资产回调。中国移动、中国石油、中国银行等个股下跌,贵州茅台上涨3.24%,最新市值22111亿元,反超中国移动,再次成为A股市值第一。 本轮外资流入聚焦在核心资产,北向加仓集中在宁德时代、招商银行、迈瑞医疗、立讯精密、中国平安、贵州茅台等龙头白马。 兴业证券表示,外资入场,将与国内各类机构形成共振,核心资产“集结号”已经吹响: 1.龙头风格成为今年超额收益的重要源头,2021年初至2023年底,沪深300相对于上证综指跑输,市场对于核心资产、龙头白马的持仓也出现回落。而今年以来,上证50、沪深300已重新开始取得超额收益。 2.参考基金一季报,从重仓股分布看,基金持仓的集中度再次提升。 参考历史经验,基金持仓的集中度大概每3~4年出现一次趋势性的变化,本轮公募基金的仓位集中度从2020年底见顶以来,至2023年底已连续回落3年。2024 年一季度基金季报数据显示,主动偏股型基金重仓股占全部重仓股持仓市值的比重较上一季度均有提升。 新一轮持仓从“分散”到 “集中”、从市值下沉到聚焦龙头、核心资产的转折点或已出现。 3.ETF和险资是今年重要的边际增量资金,也带动市场进一步聚焦龙头白马、核心资产。 年初以来,股票型ETF带来超过3300亿元的资金净流入,这其中,沪深300指数ETF是最重要的增量来源。与此同时,截至 2024年3月,保险公司累计保费收入维持两位数的增长,也带动险资继续流入。 兴业证券认为,随着核心资产统一战线重塑,核心资产主线回归也愈加清晰明朗。 回望来时的路,2020年底当时倍受市场追捧的核心资产,通策医疗、海天味业、金龙鱼、中国中免、爱尔眼科等等过往的明星大牛股,这三年股价跌幅非常惊人,腰斩算是温和的。 核心资产三年前受到全市场追捧,估值严重泡沫化,经过三年的估值消化,分清真正的黄金很重要。 借用一个大佬的话:按照霍华德.马克斯的理论,知道一个东西好或者不好,属于第一层次的思维;清楚市场价格对这些好与不好做出的反应程度是尚未反应、适度反应、过度反应,这才是第二层次思维中的关键点!
lg
...
格隆汇
2024-05-06
大行评级|大摩:上调
港
交
所
目标价至223港元 轻微上调2024至26年每股盈测
go
lg
...
大摩发表报告称,在
港
交
所
第一季业绩公布后更新预测,2024至2026年每股盈利增长预测轻微上调1.1%、0.8%及0.8%。该行将其目标价由221港元升至223港元,评级“减持”。 报告指,由于外部投资组合表现好过预期,以及保证金基金规模回升,第一季净投资收益比预期高12%。因此将2024至2026年的净投资收入预测分别上调13.1%、12.8%及12.4%。考虑到牛熊证及衍生产品的上市量减弱,将上市费用收入预测分别下调4.4%、4.6%及4.9%。由于
港
交
所
增加了人手并调整薪酬,该行将2024至2026年的总开支假设各上调 4.8%、4.5%及3.1%,导致EBITDA利润率下降,由2023年的72.3%降至2024年的70.5%。
lg
...
格隆汇
2024-05-06
保利置业集团:4月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56亿元
go
lg
...
保利置业集团在
港
交
所
公告称,4月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56亿元,合同销售面积约20.6万平方米,合同销售均价约人民币27,171元/平方米。截至2024年4月,置业集团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164亿元。累计合同销售面积约54.8万平方米,合同销售均价约人民币29,948元/平方米。
lg
...
金融界
2024-05-06
分析: 香港加密 ETF 初始规模和交易额为何出现极大不匹配?
go
lg
...
除持有外,既可以支持现金赎回,也支持在
港
交
所
直接出售为现金,有非常灵活的处理方式。 2)对于加密市场而言,实物申购并不会带来增量资金流入市场,只是加密货币在不同账户之间的腾挪。而现金申购则会给链上加密资产带来实际的买盘。 因此,香港加密 ETF 份额的认购方,既包含了传统的现金认购方,又包含了持币大户。虽然各家目前尚未披露实物申购和现金申购的具体份额,但是按照 OSL 公开沟通来看,首批实物申购的 ETF 份额占比可能超过 50%,这也解释了为何香港加密 ETF 初始募集规模可以达到近 3 亿美金,实物申购功不可没。但另一层面,这些实物申购的 ETF 份额,在后续二级市场交易中,又可能转化为卖盘。 图 4:香港加密现货 ETF 实物 VS 现金申购流程对比 综合供需,关注折溢价率以把握投资机会 按照上文供需两端的综合分析来看,不同于美国比特币现货 ETF,我们可以跟踪 ETF 的每日资金净流入(Total Net Inflow,具体可参考https://sosovalue.xyz/assets/us-btc-spot),来直观地判断比特币 ETF 为链上带来的增量资金对加密资产价格的影响。香港加密现货 ETF 的的供需更为复杂,各家基金公司公布的数据也无法清晰区分实物和现金的申赎量 。在这一背景下,我们认为,公开市场(
港
交
所交
易)的折溢价率也许是更好地观察指标。 正如我们上文分析,在
港
交
所
场内交易中,折溢价是供求双方力量的最佳体现。如 ETF 产生折价,表明卖方出售意愿更强,供过于求,做市商有动力在
港
交
所以
折价购买 ETF 份额,再去场外找 ETF 发行方赎回份额,从而赚取差价,ETF 整体净资产缩小,资金流出,对于加密市场整体是负面作用。整个过程可以简单总结为:ETF 折价-->卖盘更强-->可能产生赎回-->对于加密市场负面影响。反之,假设 ETF 溢价-->买盘更强-->可能产生申购-->对于加密市场正面影响。 根据 SoSo Value 数据,截至 4 月 30 日收盘,除了嘉实比特币现货 ETF (3439.HK)和嘉实以太坊现货 ETF(3179.HK)分别产生了 -0.18% 和 -0.19% 的负溢价外,其他产品均为正溢价,且盘中交易过程中最高产生了 0.33% 的正溢价,首日卖盘克制,买盘相对强劲。考虑 ETF 上市首日有做市商影响,此折溢价数据可以持续观察,如果可以持续维持正溢价,则有望持续吸引投资者申购,尤其是持币投资人的认购,则香港加密现货 ETF 的规模将超过 5 亿美金的预估值;而如果转为负溢价,则要警惕套利交易赎回 ETF 份额,ETF 发行方卖出加密货币,带动加密市场下行。 图 5:香港加密现货 ETF 供需影响机制(数据来源:SoSo Value 整理) 香港加密 ETF 对投资人还有一项重要价值:增加了一条加密资产与可交易金融资产的转化流通路径 香港加密现货 ETF 的快速获批,虽然对于加密市场的短期影响力可能小于美国现货 ETF,但从中长期来看,香港加密ETF的实物申赎机制,也为加密资产借道转换成为传统金融资产提供了通路。通过实物申购,将加密货币转换为 ETF 份额,而 ETF 份额因为有传统金融市场的定价的公允价值和流动性,持有加密资产 ETF 可以作为传统金融市场的资产证明,由此可以进行各类杠杆操作,如押借贷,构建结构化产品等,加密资产与传统金融的通路进一步打通,加密资产价值可以得到更充分的反应及变现。 从更宏观和长期的角度去考量,香港批准比特币和以太坊现货 ETF 这一步是全球加密市场的一个重要发展,这一政策将会长期辐射华人区的金融格局,也是加密货币在全球金融体系中进一步合法化的重要步骤。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仅代表个人意见,不做投资参考。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4-05-06
银盛数惠(03773)下跌5.26%,报2.16元/股
go
lg
...
5000+客户、触达8亿+消费者,并在
港
交
所
上市。公司以007KA数字产品聚合平台为基础,提供从数字产品交易到营销策划、电商直播等全网优质营销解决方案,并致力于搭建数字化沟通平台,推动数字权益行业的高效发展。 截至2023年年报,银盛数惠营业总收入9103.0万元、净利润1635.3万元。
lg
...
金融界
2024-05-06
一周IPO观察:杠杆情绪回暖12股递表,极氪美股IPO
go
lg
...
IPO观察 截止2024年的第18周,
港
交
所无
家新股上市,无只新股招股,1家新通过聆讯,11家递交招股书。 当周上市 无 当周招股 无 通过聆讯 无 递表公司 从事投资及提供医疗相关服务的肿瘤医疗集团佰泽医疗集团 共享出行公司曹操出行 智能家居和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供应商美的集团 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华芢生物 领先的零售云解决方案服务商多点Dmall 核糖核酸(RNA)技术检测诊断解决方案公司觅瑞Mirxes 覆盖细胞医疗健康全价值链的公司上海细胞治疗 全能型数字化支付科技平台富有支付 领先的高校教学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卓越睿新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制造商龙蟠科技 清洁能源生产、储存、利用全产业链公司博雷顿 其他 城市养老综合服务运营商拟赴香港上市 头部网约车平台曹操出行递表 4月29日,头部网约车平台曹操出行正式向
港
交
所
递交招股说明书。华泰国际、农银国际和广发香港为联席保荐人 公司成立于2015年,由吉利控股集团孵化,总部位于苏州。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以GTV计,曹操出行于2021年、2022年及2023年一直位列于中国网约车平台前三。 吉利是曹操出行股东、五大客户之一和最大供应商,吉利创始人李书福及其子李星星则是曹操出行最大股东。2017 年至 2021 年,曹操出行进行三次境内融资,最后一轮交易前融资是 170 亿元 业绩方面,在过去的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公司营收分别为71.53亿元、76.31亿元、106.68亿;毛利分别为-17.47亿、-3.39亿、6.15亿;毛利率分别为-24.4%、-4.4%、5.8%,经调整亏损分别为29.59亿元、16.51亿元、9.66亿元。 至2021年、2022年及2023年12月31日,吉利集团为曹操出行的资产抵押证券、资产抵押票据、银行借款及保理借款30亿元、53亿元及72亿元提供担保。就担保人而言,曹操出行于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分别向吉利集团支付200万元、2200万元及3490万元的担保费。 全能型数字化支付科技平台富有支付 4月30日,上海富友支付在
港
交
所
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中信证券、申万宏源联席保荐。 公司成立于2011年,作为中国在多领域领先的全能型数字化支付科技平台,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全渠道、一站式支付服务以及科技、管理和其他增值服务。 公司在中国境内拥有完善的多种支付牌照,同时还拥有中国香港及美国的支付牌照,公司的支付产品能够覆盖不同领域的多元化商业场景,包括商业支付(线下线上商户银行卡收单、扫码收单)、金融支付(包括信用卡还款、基金支付)、跨境数字支付服务(包括跨境B2C、跨境B2B)。 富友支付建立了以支付平台为核心的多元化产品和服务矩阵,用数字化的解决方案提供科技、管理和其他增值服务,包括商户SaaS 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提高其运营效率)、智能营销服务(使客户能够有效触达目标市场)、账户运营服务(满足客户营运资金管理需求)、其他解决方案(包括PaaS(支付即服务)及电子发票服务)。 自成立以来及截至2023年底,富友支付的已处理TPV逾人民币13.6万亿元,处理逾404.0亿笔支付交易。公司的客户主要包括不同行业垂直领域的中小商户和企业以及金融机构。截至2023年底,富友支付的平台累计为约430万名客户提供服务,客户覆盖零售、餐饮、休闲娱乐、金融等不同行业。 业绩方面,在过去的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1.02亿、11.42亿和15.06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47亿、0.71亿和0.93亿元。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制造商龙蟠科技 4月29日,江苏南京龙蟠科技股份在
港
交
所
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这是继其于2023年10月24日递表失效后的再一次申请. 成立于2003年3月,是全球主要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制造商,亦是中国内地知名的车用精细化学品制造商。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于2023年按销量计,龙蟠科技是全球第四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制造商,市场份额为6.5%;中国内地第三大车用尿素制造商,市场份额为9.1%;中国内地第三大冷却液制造商,市场份额为5.8%。 龙蟠科技从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生产和销售。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是目前生产锂电池运用最广泛的正极材料,用于各种终端市场,包括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公司的客户包括主要锂电池制造商,例如宁德时代、瑞浦兰钧、欣旺达、亿纬锂能,在通过客户严格的验证过程后直接向客户出售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品。 龙蟠科技以龙蟠、可兰素、迪克品牌提供全面的车用环保精细化学品产品组合,主要包括柴油发动机尾气处理液、车用及工业润滑油、冷却液以及各种车用养护品。 业绩方面,在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公司营收分别为40.54亿、140.72亿和87.29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4.33亿、10.30亿和-15.14亿元。 美股IPO观察 当周新股上市 CleanCore Solutions( $CleanCore Solutions(ZONE)$ )(首日-12.5%) Viking( $Viking Holdings Ltd.(VIK)$ )(首日+8.75%) 下周上市 极氪汽车 $ZEEK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Holding Limited(ZK)$ NANO Nuclear $NANO Nuclear Energy Inc.(NNE)$ Proficient Auto Logistics(PAL) 思发科技(SVCO) 大方廣物流(BTOC) Lirum Therapeutics(LRTX) 中元生物(ZYB) 其他递表 香港脱碳技术公司宝加国际 Green Circle Decarbonize 吉利旗下的极氪预计5月10日IPO上市 5月3日,吉利汽车旗下的高端电动车品牌极氪(Zeekr)于更新招股书,拟发行1750万份ADS,发行价格介于18美元至21美元,募资规模将介于3.15亿至3.675亿美元之间。此前,李书福旗下的Lotus汽车通过SPAC方式上市。 极氪(股票代码 ZK)将于下周(5月6日至5月9日)启动簿记建档、并询价,预期将于下周五(5月10日)正式在纽交所上市,目前公司已启动预路演(PDIE,Pre-deal Investor Education)。联席承销商团队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美银美林、中金公司、法国巴黎银行、中银国际、民银证券、汇丰、招银国际、工银国际、Santander、浦银国际。 公司曾在2022年12月13日公布,极氪已于2022年12月7日在美国证监会(SEC)递交申请IPO注册声明草拟本,拟美国IPO上市。公司主要从事研发及销售极氪品牌旗下电动车、新能源汽车电池及其他部件以及提供相关服务。极氪之前的投资者包括英特尔资本、宁德时代、哔哩哔哩、鸿商集团、博裕投资、自动驾驶科技公司Mobileye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mnon Shashua教授、越秀产业基金、通商基金、信安智造基金等。 2023年,极氪全年实现交付11.9万台,同比增长65%。截至2023年12月31日,极氪品牌累计交付突破19万台。2024年3月14日,极氪001、极氪X在中东地区正式上市并开启交付。到今年底,极氪将进入全球50多个国家,包括瑞典、荷兰、德国等8个欧洲国家的豪华市场和更多新兴市场。2024年3月交付13012台,同比增长95%,环比增长73%。2024年1-3月,极氪共交付33059台,同比增117% 业绩方面,在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公司收入分别为65.28亿元、319亿元、516.7亿元(约72.78亿美元);毛利分别为10.38亿元、24.7亿元、68.5亿元(约9.65亿美元),同期净亏损分别为45.14亿元、76.55亿元、82.64亿元(约11.64亿美元)。 其他 SPAC方面 韩国早期诊断癌症公司CUBEBIO与Mountain Crest Acquisition Corp合并
lg
...
老虎证券
2024-05-05
纳入沽空名单当日暴跌,如何正确看待知行汽车科技(1274.HK)投资价值
go
lg
...
东、腾讯、中国中车等知名企业。据研究,
港
交
所
关于可卖空股本证券有严格的筛选标准,尤其关注市值、成交量、换手率等指标。被纳入可卖空股本证券名单中的企业,大部分是流动性较好的大中型上市公司,而这些企业在港股市场中普遍属于优质标的。因此被纳入沽空名单并非像投资者所理解的“被沽空机构盯上了”,而是
港
交
所
的常态化举措,每年会调整四次可卖空股本证券目录。 值得一提的是,港股历史上也曾出现过不少股票纳入沽空名单当日出现大跌的现象,在今年2月2日生效的沽空名单调整中,新纳入的19只证券当日平均跌幅高达9.35%。而截至5月3日上述19只股票的区间涨幅约为24.71%,比同期恒生指数的区间涨幅还要高出5.77个百分点。 总而言之,纳入沽空名单对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主要是短期情绪性的,这也折射出投资者脆弱的心理情绪。考虑到公司的基本面并未发生重大改变,销量提升带来规模效应的释放推动公司盈利能力的持续增强,对于知行汽车科技的未来走势,市场不妨予以更多关注的目光。
lg
...
格隆汇
2024-05-04
纳入沽空名单当日暴跌,如何正确看待知行汽车科技(1274.HK)投资价值
go
lg
...
东、腾讯、中国中车等知名企业。据研究,
港
交
所
关于可卖空股本证券有严格的筛选标准,尤其关注市值、成交量、换手率等指标。被纳入可卖空股本证券名单中的企业,大部分是流动性较好的大中型上市公司,而这些企业在港股市场中普遍属于优质标的。因此被纳入沽空名单并非像投资者所理解的“被沽空机构盯上了”,而是
港
交
所
的常态化举措,每年会调整四次可卖空股本证券目录。 值得一提的是,港股历史上也曾出现过不少股票纳入沽空名单当日出现大跌的现象,在今年2月2日生效的沽空名单调整中,新纳入的19只证券当日平均跌幅高达9.35%。而截至5月3日上述19只股票的区间涨幅约为24.71%,比同期恒生指数的区间涨幅还要高出5.77个百分点。 总而言之,纳入沽空名单对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主要是短期情绪性的,这也折射出投资者脆弱的心理情绪。考虑到公司的基本面并未发生重大改变,销量提升带来规模效应的释放推动公司盈利能力的持续增强,对于知行汽车科技的未来走势,市场不妨予以更多关注的目光。
lg
...
格隆汇
2024-05-04
中国资产狂飙!下周A股稳了
go
lg
...
0%,腾讯、美团、中国平安、中国人寿、
港
交
所
等涨幅均超过20%,还有大量涨幅超过10%的概念龙头。 这些板块,几乎涵盖了国内所有主流经济领域,在外围市场持续震荡的背景下,如此短时间出现如此大的涨幅,背后必然是出现了重大的底层逻辑变化。 在昨天的《港股杀回来了!》和近期陆续发布的《重磅,都涨疯了!》、《港股,技术性牛市来了》等文章中,我们也相应做了不少原因分析,其中重要的逻辑点在于: 海外资金轮动红利:部分国际资金开始转为流入新兴市场,在东南亚尤其日本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带来赚钱效应。 金融市场重磅政策:前有新“国九条”对A股市场重磅改革,后有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极大程度刺激港股市场流动性增强。 经济刺激政策:近期各地方推动和落地各行业领域经济提振和刺激消费方案,尤其上周五政治局会议召开,重点提及多个重要领域,尤其涉及房地产、10万亿设备更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方面,给市场带来巨大新期望。 中美关系担忧情绪短期稍减: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时隔10个月再次来访,释放重要信号。 此外,叠加中美股市一季度财报顺利披露完毕(不确定消除+大部分行业业绩向好)、美联储议息会议结果鸽派出炉给美货币政策带来至少2个月的窗口期(加息担忧消除),这一切的重要因素都推动中国股市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所有这些因素,都在近期得到不断的认可和加强,尤其是原本就长期处于估值洼地的港股市场,更是被提前“燃爆”了。 而A股近期虽然还处于观望状态,但实际上也陆续迎来不少的积极信号。 比如国际机构开始转头看多A股,不断释放来自外部机构的肯定信号。 这一次外资不仅是看好,而且是真金白银下场抄底来着。 有数据显示,4月外资累计加仓逾60亿元人民币,而此前两个月的净买入额合计约为827亿元,上周北上资金净买入额达224亿元,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而且这也是是单年度外资连续买入时间最长的一次。 昨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急速升破7.19,创3月份以来最强水平,也说明了美联储“放鸽”后,有部分国际资金开始转头看好人民币。 虽然这是A股过度超跌后,国内强政策支撑和美股市场波动风险加大所刺激的外资流入。 但起码短期来看,这些都是A股市场的重要利好支撑因素,也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发挥作用。 昨晚,美股富时中国A50ETF指数(AFTY)大涨了2.79%,3倍做多富时中国ETF指数(YINN)涨幅更是飙升了16.46%,创下近期涨幅记录,反映市场对于下周A股开市后的强烈看好情绪。 02 地产好,一切都好 当前,中国资产中涨幅最大的板块,无疑是港股地产链。单单是近5日来就有超40只地产股涨幅超20%,国瑞健康、世茂集团、时代中国控股、五矿地产、合景泰富等的涨幅甚至超过了50%。 这背后是近期中国房地产行业不断迎来重大转机的反映。 从去年的“保交楼”任务开始,到后续各地方纷纷开始松绑限购、想方设法协助房企融资化债,降低房贷利率、刺激住房市场交易回暖等措施,都陆续取得成效。 近期,也有一些外资陆续开始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态度转为看好。 上周,房地产又迎来了3个重磅事件: 一是上周五的政治局会议再次重点提出要做好房地产的“化债”和“去库存”任务,释放重磅工作指引。作为年度非常重要的会议,此次对地产行业的重磅定调,显然能给市场注入巨大信心。 二是,全国多地城市开始掀起全面取消限购、商品房“以旧换新”等政策,其中甚至包括了一二线重点核心城市,促进住房市场交易活跃,范围和刺激力度之大,堪称罕见,说明政策执行态度之坚决。 三是万科2023年度股东大会上,万科宣布重磅积极信号。郁亮宣布万科制定一揽子方案,首要任务是为“降负债”,未来两年削减付息债务1000亿元以上,目前已经取得众多银行银团贷款支持,今年已新增融资提款168亿元。同时万科要聚焦“聚焦主业”,除三项主业外,将退出其他业务,清理和转让非主业的财务投资。 这些方案也得到了大股东深铁集团的大力支持。 万科作为国产房地产的老大哥,近期一度陷入债务到期兑付危机而被国际机构下调债务评级,引发市场对地产行业的集体担忧。 如今股东大会重新释放积极信号,并证明了自身信用力。由此不仅得到市场的重新认可,也让市场对中国地产行业重新燃起了信心。 这正是这段时间地产板块掀起暴涨潮的原因,万科近期也反弹超过30%。 中国房地产行业作为影响中国经济命脉最广泛的领域,它的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关系和反映整个中国经济发展能否迎来确定景气回升的信号。 这几年地产行业持续被外资所“抛弃”,再到如今重大支持政策推出,并再次开始得到外资认可,至少说明局面已经逐渐迎来转机了。 现在,各地正在如火如荼促地进地产行业交易回暖,这至少会营造出一个积极转变的市场氛围,并预计至少在未来一段时间都会给市场带来关注热度,甚至信心回稳。 而对投资来说,目前股票市场并不缺乏有资金认可的热门投资主线,尤其监管层有意重磅改革完善市场,只要地产板块这个拖油瓶不再带来坏消息,那就是最好的好消息。 现在国内股市的AI、新能源车、互联网、医疗、消费等这些热门的主线,在趁着市场改革红利和资金回流、业绩回暖等利好在前面发起冲锋,努力把整个市场重新带上去。 03 结语 总的看来,A股假期回来开局大涨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目前,除了宏观形势还面临诸多方面的压力,国内市场似乎已经没有太明显的负面因素冲击了,所以短期来看,至少会迎来一波景气行情。 现在港股已经提前拿到不错的表现,接下来就要看A股的了。(全文完)
lg
...
格隆汇
2024-05-03
碧桂园:4月合同销售额约人民币38.5亿元
go
lg
...
碧桂园
港
交
所
公告,4月,公司共实现归属于本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额约人民币38.5亿元,归属于本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43万平方米。
lg
...
金融界
2024-05-03
上一页
1
•••
188
189
190
191
192
•••
578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突发重磅!特朗普警告中国必须做到这一点 否则将面临200%的关税
lg
...
重磅!特朗普罢免美联储理事库克立即生效 美元跳水、金价短线暴涨近35美元
lg
...
美国就业市场出现三个危险信号,鲍威尔打开降息大门是“唯一解药”?
lg
...
史无前例!特朗普突宣将解雇美联储理事库克 分析人士最新解读来了
lg
...
特朗普政府突发大动作!美国关键矿产清单迎来2018年来最重大调整 TA们被加入清单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3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