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中高端医疗服务净利不足10%,卓正医疗再度闯关
港股
IPO
go
lg
...
近日,Distinct Healthcare Holdings Limited(简称“卓正医疗”)更新招股书,海通国际、浦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据了解,早在2024年5月,卓正医疗便首次向港交所递表,但最终以“失效”告终。 公开资料显示,卓正医疗成立于2012年,由王志远创立,是一家定位于中高端医疗服务市场的私立医疗机构。服务范围涵盖儿科、齿科、眼科、皮肤科、耳鼻喉科及外科、妇科及内科等多专科领域。 目前已经在中国各地拥有及经营20家医疗服务机构,包括18家诊所和两家医院。公司建立了覆盖中国部分经济最发达城市的网络,包括深圳、广州、北京、成都、苏州、长沙、上海、重庆、杭州及武汉。此外,公司在新加坡经营三家全科诊所。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显示,私立中高端医疗服务市场的总收入由2019年的人民币1782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人民币361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9.3%,预计2023年至2028年将继续以14.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28年达到人民币7221亿元。 卓正医疗在中高端综合医疗服务机构集团中排名第一。此外,按2023年付费患者就诊人次及收入计算,在中国所有私立中高端综合医疗
lg
...
有连云
03-20 16:10
中润光能转战
港股
IPO,巨亏13亿后押注美国市场,难摆脱内控混乱“黑历史”
go
lg
...
如今稍作休息后,公司更换了保荐机构再战
港股
。而这一次,其把募投项目由国外转向美国市场。 从当前财务情况看,不管是换券商、转募资,中润光能似乎都是寄希望于资本市场化解公司的“资金饥渴症”。但面对巨亏的业绩和高企的资产负债率,公司的想象力已经大不如从前。此外,中润光能还存在实控人长期占用公司资金、套现获利的“黑历史”。中润光能想在
港股
市场闯出一片天,似乎并非易事。 更换保荐机构再战
港股
证券之星了解到,中润光能的首次IPO进程在2023年5月,当时,公司欲冲刺创业板,同年12月,中润光能顺利地通过了上市委审核。按照计划,公司将以40亿元募资额、不低于10%的发行比例冲击上市,其估值上限随之达到400亿元。 然而在等待证监会注册批文期间,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受A股光伏板块整体低迷及市场信心不足的影响,叠加公司自身业绩剧烈波动,其净利润开始出现亏损,2024年6月,保荐机构海通证券以"2024年一季度持续亏损及A股市场环境低迷"为由撤回保荐,最终导致其A股上市计划搁浅。 而此次重回资本市场后,中润光能选择了中信建投国际与中信证券香港作为联席保荐人,再战
港股
。这一决策也契合当前
港股
IPO市场的变化。据证券之星观察,目前,中资券商正逐步取代外资投行,成为香港资本市场的主导力量。数据显示,在2024年新发的11单
港股
IPO项目中,中信证券香港、中信里昂证券、华泰金控、中信建投国际、中金香港证券等中资机构合计参与了9个项目,市场份额占比超过八成。 作为头部中资券商的代表,中信证券香港在
港股
市场持续发力。其2024年中期财报显示,上半年已完成香港市场7单IPO及3单再融资项目。若按项目发行总规模在所有账簿管理人中的平均分配口径计算,其股权融资业务承销规模达8.82亿美元。这一数据较上年同期显著增长,2023年同期仅完成6单IPO(承销规模6841万美元)及4单再融资(承销规模3.64亿美元)。 对于拟上市企业而言,选择对
港股
市场更具经验的中资保荐机构,有助于提升IPO进程的效率与成功率。 募投项目发力美国市场 除了更换保荐机构外,中润光能在
港股
和在A股的募资用途也完全不同。 此前,中润光能原计划在A股募资40亿元,后缩减至23亿元,其中20亿元投入年产8 GW高效光伏电池项目(二期),3亿元补充流动资金。此处的二期项目主体为中润滁州,产品为TOPCon电池。 而此次
港股
上市,中润光能计划募资建造美国北卡罗来纳州高效光伏电池片生产基地。招股书暂未披露募资额。证券之星注意到,自2023年起,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隆基绿能以及晶澳科技这四家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企业,均已规划了在美国直接建厂。 招股书中提到,“美国生产基地的设立有利于我们应对复杂的国际贸易格局,降低与光伏产业贸易壁垒相关的风险。”中润光能称,在对美国生产基地进行选址时考虑了多项因素,如市场需求和增长潜力、美国市场光伏电池片供需缺口及美国生产基地租赁厂房兼容性,以及当地政府的监管和政策支持。 从数据上看,中润光能的海外业务正在快速增长,2022年至2024年,公司的海外市场收入从14.41亿元增加至37.23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也从11.5%提升至32.9%。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在美国建厂能够规避一定风险,不过国内光伏企业在美国建厂的总体产能,相比美国市场的巨大需求来说,还是杯水车薪。比如晶科能源2024年在美国建成投产的Topcon组件产能仅有2GW;天合光能建成投产的组件工厂产能则为5GW;隆基绿能同年投产的PERC组件产能也仅有5GW。此外,美国工人薪资是东南亚的5-8倍,叠加设备进口关税和环保合规成本,总成本也会飙升。对于中润光能来说,出海的挑战还有很多。 2024年业绩降至“冰点” 公开资料显示,中润光能成立于2011年,是专业化光伏电池制造商,同时可以提供组件。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该公司在全球光伏电池制造商中排名第二,市场占有率14.6%。 若按光伏电池对外出货量计,2024年中润光能在全球专业光伏电池制造商中排名第一,市场占有率18.3%,客户包括全球十大光伏组件制造商中的九家。今年2月,行业资讯媒体InfoLink Consulting发布的全年电池片出货排名也显示,中润光能相较于2023年上升一位,来到第二的位置,第一是硅料、电池老大通威股份。 但自从经历近两年的行业“巨变”后,中润光能的业绩已经没有冲击A股IPO时那般有“想象力”。 证券之星观察到,在A股上市时,其财务数据在报告期内非常幸运地恰好处于业绩高光时段,而且还在2023上半年登上了业绩顶峰。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包括太阳能电池片在内的整个光伏产业链,形势都开始急转直下,市场价格不断走低,行业利润空间也持续受到压缩。
港股
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4年,中润光能收入分别约为125.17亿元、208.38亿元、113.20亿元;报告期内营收出现剧烈波动,2024年营收整体下滑了45.68%。年内利润分别约为8.34亿元、16.81亿元、-13.63亿元。2024年由盈转亏。公司整体毛利率也由13.6%降为-10.1%。这说明在行业出清的进程中,中润光能的产品销售价格已经不能覆盖生产成本。 业绩压力是一方面,“缺钱”则是中润光能目前面临的最棘手难题。数据显示,2022年—2024年,中润光能现金及等价物先增后降,总体下滑,而短期和长期借款则从23亿元大幅上升至58亿元,负债率也从79%逐步攀升至84%,并长期高于行业65%左右的均值水平。 今年一季度,中润光能在偿还了部分债务及应付款项,并在存货增加的情况下,流动负债降至22.2亿元,但这仍是一笔巨款。中润光能提及,未来无法保证将能够实现或维持盈利。鉴于2024年的亏损状况,以及鉴于光伏行业面临的週期性风险和产能过剩问题,公司可能不时会继续蒙受毛损,无法保证将恢复毛利状况。 可见,对中润光能来说,上市极为迫切。 实控人曾长期占用15亿元资金 除了业绩和市场的影响外,摆在中润光能面前的,仍有一些其他阻碍。证券之星注意到,在两次IPO之前,中润光能还存在“实控人大额资金占用,并在公司申请上市前集中套现”的“黑历史。” 公开信息显示,2011年—2019年,公司实控人龙大强及其关联方累计从中润光能拆出资金3.31亿元,用于投资中辉光伏、中宇光伏等同业公司,并偿还个人融资款及利息。 2020年到2022年,实控人及其关联方新增资金占用发生额分别为9.69亿元、3.65亿元和2.16亿元,累计新增占用金额高达15.49亿元。主要用于产业布局、银行贷款借新还旧及偿还本息。 除了长期占用公司的宝贵资金,实控人还在上市前被质疑套现获利。据了解,在公司上市前,龙大强对其控制的洁源光伏、中宇光伏、中辉光伏、鑫齐物资进行了同一控制下资产重组,并因此取得了股权转让款3.6亿元。 此外,2022年龙大强又将所持2170.72万元注册资本分别转让给六家机构,合计取得股权转让款7.6亿元。频繁转让股权,让外界对实控人是否借机套现获利的质疑甚嚣尘上,深交所也发出问询函,要求发行人说明在上述资产重组中转让股权所获资金是否存在体外循环、代垫成本费用、利益输送、商业贿赂等情况。 除此之外,龙大强还曾因为担保纠纷而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2017年至2019年间,龙大强为江苏沛丰铝业有限公司、江苏丰源铝业有限公司、徐州晟通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徐州苏溶化工有限公司和徐州联通轻合金有限公司等债务人提供贷款担保。然而上述债务人并未能按期还本付息结清借款,因此债权人银行起诉了担保人龙大强,并导致后者被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直到2021年,经过与涉事银行签订执行和解协议,龙大强才得以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中脱身。 如此上述的种种问题都会引发投资者对企业的信任,内控疏漏也会让监管对其合规管理能力存疑。(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于莹)
lg
...
证券之星
03-20 15:10
收评:A股三大指数午后跳水沪指跌0.51%退守3400点、创业板指跌1% 市场超3200股下跌,两市成交额不足1.5万亿元
go
lg
...
市场演绎完高切低后,预计后续内外资回流
港股
的趋势会放缓,
港股
明显跑赢A股的状况会告一段落;年报季市场回归业绩驱动,A股核心资产蓄力上涨;特朗普的理想“政策三部曲”进度在加快,美国在年中发生衰退的概率在明显提升;美国衰退预期交易不会影响中国资产,但真实的衰退如果发生仍然会产生负面影响;预计春季躁动的中后段纯资金驱动的主题会降温,建议聚焦A股和
港股
核心资产。 申万宏源:科技中级别调整的窗口未到 申万宏源认为,经济内生改善需以供给出清为前提,2026才是关键窗口。这一次春季躁动,仍要面临“四月决断”的考验,验证期到来保留一分清醒。顺周期预期修复,消费是短期利好线索叠加方向(刺激消费,生育激励,外资偏好)。维持中期科技产业趋势占优的判断,科技中级别调整的窗口未到。继续推荐:国内AI算力和应用、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的投资机会。 东方证券:股指上行面临一定压力,主题轮动仍是主要特征 东方证券认为,短期来看,股指上行面临一定压力,但不断轮动的市场热点也基本封闭了市场下跌空间,主题轮动仍是主要特征,结合内外部环境及当前产业发展趋势,以“AI+”为代表的泛科技行情仍有望继续延续,相关受益领域及公司值得持续关注。
lg
...
金融界
03-20 15:09
跨境支付财报观察 | 连连数字(2598.HK)业绩超预期腾飞,盈利拐点推动价值重塑
go
lg
...
势,提供了良好的融资环境。连连数字登陆
港股
以及拿到VATP牌照,都让国际投资者和合作伙伴更多认识到公司在全球数字支付领域的价值潜力。 此外,连连数字近期还迎来了一个积极变化。公司公告与美国运通旗下两家关联公司Amex TRS及AEMD签订协议出售其持有的连通部分股权,根据协议,此次出售事项的总对价约为16.01亿元。此外,美国运通将对连通进一步增资。 这充沛了连连数字的现金储备,公司将能够分配资源和精力聚焦核心主业。可以预见,公司将加速强化全球支付网络,并在数字化、AI技术、产品创新等方面上稳步增加投入,核心竞争力长期有望显著提升。 如今中国企业全球化浪潮已来,AI时代也已到来,连连数字的估值逻辑正在质变,其会是投资者重视的投资标的。在资本市场上,连连数字也来到了中国科技资产实现价值增长的极佳窗口期,长期发展值得高度关注。 结语 在政策支持培育外贸增长新动能、数字技术重构贸易流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调整的趋势下,跨境支付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连连数字成为行业中高质量发展的一员。 站在价值投资者视角,这类兼具全球化视野、合规壁垒、科技创新的跨境支付企业,或将在中国资产价值重估浪潮中不断释放长期价值。
lg
...
格隆汇
03-20 14:59
港股
科技龙头业绩频频报喜,如何把握节奏?
go
lg
...
爆发力。 然而,这份热度并非孤例,随着
港股
市场迎来财报季,其它“中国十大科技股”也交出了完美的答卷。腾讯控股单季度营收重回两位数增长,美团核心本地商业经营利润同比激增31%,小米集团发布历史最强年报......一张张飘红的成绩单背后,
港股
科技板块正悄然掀起新一轮价值重估。 而在这场科技盛宴中,
港股
科技50ETF(159750)以"一基打包十大科技龙头"的特色配置,为普通投资者打开了参与
港股
科技浪潮的新通道。 资料显示,
港股
科技50ETF(159750)跟踪的是
港股
科技指数,该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囊括美团、腾讯、小米、快手等新经济龙头;而且是唯一一只100%覆盖被华尔街列入 “中国十大科技股”且占比超过70%的科技指数。相当于用一只基金打包了"中国十大科技股"的核心资产。 此外,站在资产配置的角度,当前
港股
科技板块的估值优势正在凸显。经过三年调整,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仍处于历史30%分位水平,相较于外围科技指数存在明显折价。 而且随着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点阵图显示后续有望降息、南向资金还在连净流入的背景下(目前连续20个月净流入,不包含本月)。
港股
的市场流动性改善的红利逐步显现,
港股
科技板块也或将迎来持续的估值修复期。 毋庸置疑,中国的这轮科技重估行情才刚刚开始,对于AI变革的预期能否落实到基本面,才刚刚得以验证。但投资上需要把握节奏,不要追高,亢奋的时候适度落袋为安,下跌的时候伺机介入。比如
港股
科技50ETF(159750)可以等回调到10日均线买入。T+0的交易制度也能更好的满足普通投资的风险喜好。 作者:ETF红旗手
lg
...
金融界
03-20 14:39
龙头业绩利好带动医药板块大涨,
港股
创新药ETF(513120)盘中涨超2%,成交超18亿元!
go
lg
...
),康方生物(09926)等个股跟涨。
港股
创新药ETF(513120)盘中涨超2%, 冲击3连涨,成交额已达18.12亿元,换手率15.38%,市场交投活跃。 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3月19日,
港股
创新药ETF近1周累计上涨7.74%。规模方面,
港股
创新药ETF最新规模达116.54亿元。 数据显示,杠杆资金持续布局中。
港股
创新药ETF前一交易日融资净买额达4785.18万元,最新融资余额达5.40亿元。 从估值层面来看,
港股
创新药ETF跟踪的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仅29.39倍,处于近3年9.69%的分位,即估值低于近3年90.31%以上的时间,处于历史低位。 消息面上,药明康德公告,公司2024年第四季度收入与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新增订单金额同比回升18%,细胞与基因治疗CDMO业务增速达37%成为新增长极。同时,药明康德公布了10亿元回购计划,将用于注销并减少公司注册资本,回购价格不超过92.05元。此外,公司还表示,拟派发现金红利28.35亿元。 有机构表示,CDMO龙头公司新签订单超预期,以及医药创新药估值整体抬升,带来了CXO和创新药两个子板块的高涨幅。药明康德引爆了医药市场,回顾年初以来的医药个股走势,医药内部已经走出了子板块“小牛市”的趋势,且A股和H股走势相对同步,创新药、CXO板块的一二线公司股价均有30%以上的涨幅。
港股
创新药ETF(513120),(联接A:019670,联接C:019671):紧密跟踪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投资
港股
创新药产业。值得注意的是,
港股
创新药ETF(513120)支持T+0交易,这意味着投资者可以在交易日内进行多次买卖,极大地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流动性。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3-20 14:30
中国创新药有望逆袭
go
lg
...
场耐心培育出的差异化物种补足了短板。
港股
18A制度催生的44家上市生物科技公司中,12家实现商业化产品上市,平均研发管线数量达8.3个。 这种“高风险、高密度”的投入模式,在ADC领域尤为显著——中国在研ADC药物占全球的40%,其中科伦博泰与默沙东合作的7个ADC项目,首付款总额达1.75亿美元,创下中国药企单笔交易纪录。资本的长周期布局正在改变产业生态,高瓴资本在生物医药领域累计投资超过1200亿元,构建起从早期研发到商业化的全链条赋能体系。 逆袭之路的两大现实挑战 虽然中国创新药企的优势尽显,但仍有部分两大现实挑战仍需解决。 首先是基础研究薄弱导致源头创新乏力。 中国在全新靶点发现中的贡献度仍然不高。这种差距在药物发现阶段尤为明显,中国药企FIC药物研发中位时间已降至8.5年,与美国差距仍小于2.5年。即便是成功的License out案例,如百济神州将TIGIT单抗授权给诺华,其核心分子仍属于快速跟进式创新。 其次是商业化能力的代际差距尚未弥合。 中国TOP10药企的海外销售团队平均规模不足200人,而默沙东在美国本土的肿瘤销售团队超过2500人。信达生物PD-1赴美上市受挫,暴露出对FDA审批逻辑的认知差距——其提交的临床试验数据中,美国患者占比不足5%,未能充分证明种族差异性。这种能力短板在定价策略上更为凸显,传奇生物的BCMA-CAR-T在美国定价39.5万美元,较竞品低25%,但渠道返利比例高达32%,显著压缩利润空间。 针对这两大困局,国内药企正从三方面进行突破: 1. 差异化出海策略正在形成梯度突破 康方生物将AK112的海外权益授权给Summit Therapeutics,借助其北美不到100人肿瘤销售团队实现商业化落地;而百济神州选择自建欧美营销网络,泽布替尼在美市场的销售额增长显著。这两种模式对应不同的资源禀赋——前者适合临床优势突出但商业化能力欠缺的中型Biotech,后者则需要年研发投入超百亿元的规模化药企。 2. 技术平台的升维竞争拉开序幕 三生制药开发的PD-1/4-1BB双抗,通过协同激活效应将肝癌客观缓解率提升至35.5%;海思科研发的EGFR-PROTAC分子,在临床前研究中展现出对奥希替尼耐药株的强效抑制。这种平台化能力正在吸引MNC的关注,阿斯利康引进康诺亚生物的CLDN18.2-ADC,正是看中其定点偶联技术带来的治疗窗优势。 3. 支付创新试验在局部市场展开 海南博鳌乐城“医疗特区”试行“保险+医药”融合支付模式,将特药险与临床疗效挂钩,使年治疗费用超百万的CAR-T疗法参保率进一步提升。平安健康推出的“按疗效付费”保险产品,将药品支付与12个月无进展生存期挂钩,这种风险共担机制为高价创新药提供了市场准入新路径。 结语 在这场百年未遇的医药产业变局中,中国创新药企的逆袭绝非简单的市场份额之争,而是从跟随创新到源头创新、从成本优势到技术优势、从本土市场到全球市场的系统性跨越。康方生物的双抗平台、科伦博泰的ADC技术、百济神州的全球化布局,共同勾勒出中国制药业的进化轨迹。 当临床数据优势转化为商业生态优势,当工程师红利叠加资本耐心,中国创新药企或许正在书写一个不同于“Me-too”时代的新叙事——这不仅是产业的逆袭,更是一次价值链的重新定义。
lg
...
证券之星
03-20 14:30
红利策略热度回升,
港股
红利指数ETF(513630)最新规模创新高,场内外基金规模突破110亿元!
go
lg
...
截至2025年3月20日 13:39,
港股
红利指数ETF(513630)盘中成交额已达7856.16万元。跟踪指数成分股香港中华煤气领涨,江西铜业股份、太古股份公司A、粤海投资等个股跟涨。 截至2025年3月19日收盘,
港股
红利指数ETF(513630)最新规模96.43亿元,创上市以来新高,最新份额70.75亿份,规模居Wind跨境策略指数ETF第一。值得一提的是,加上场外指数基金——摩根标普
港股
通低波红利指数基金,摩根旗下跟踪标普
港股
通低波红利指数的产品总规模超113亿元(wind数据显示,该场外指数基金截止2024.12.31规模为16.87亿元)。 从资金净流入方面来看,
港股
红利指数ETF近3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获得1.70亿元净流入,合计“吸金”2.93亿元。 数据显示,杠杆资金持续布局中。
港股
红利指数ETF最新融资买入额达237.30万元,最新融资余额达3984.02万元。 业内机构指出,表征无风险利率的10年期国债利率收益率持续下行,具备稳定高分红回报的高股息资产投资价值上升。 摩根资产管理推出的国际“红利工具箱“系列优选基金,为中国投资者提供了覆盖A股、
港股
及亚洲市场的多元化红利投资解决方案:
港股
红利指数ETF(513630)紧密跟踪标普
港股
通低波红利指数,用于衡量标普
港股
通指数内50只波幅最小、收益率高的股票的表现。相关场外指数基金——摩根标普
港股
通低波红利指数基金(A/C份额代码:005051/005052),方便场外投资者一键布局
港股
低波动优质红利股。 摩根红利优选股票型基金(A/C类:021187 /021188):聚焦中国红利资产,在股票投资策略上,以中证红利指数为基准指数,通过量化选股模型构建股票组合,力求获得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投资回报。 摩根亚洲股息基金PRC人民币对冲份额(累计)(968044):聚焦于亚洲地区的高股息资产,通过主要投资于亚太区(日本除外)预期会派发股息的公司的股票,帮助投资者把握亚洲高股息投资机会。据数据显示,该基金连续3年荣获 “金牛海外互认基金”奖。 摩根中证A50ETF(证券代码:560350,联接A/C/E类:021177/021178/022110):聚焦A股核心资产,一键打包中国“50强”。其中,摩根中证A50ETF作为“会分红”的摩根A系列ETF,借鉴海外成熟经验增设特色季度强制分红机制,2024年已如约累计分红金额近1亿元。 摩根中证A500ETF(证券代码:560530,联接A/C/I/Y类:022436/022437/022759/022911):聚焦A股优质资产,增设特色季度分红机制。其中,摩根中证A500ETF联接基金作为首批纳入个人养老金的指数基金,增设Y类份额,为投资人提供了更多个人养老金投资选择。 在利率新常态下,摩根资产管理致力于为投资者把握相对“确定性”优质资产的投资机会。依托集团全球深厚的市场洞察与研究能力,努力提升客户持有体验和获得感,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和投资者相伴,一路长“红”。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3-20 14:00
南向资金积极布局创新药,
港股
医药逆市走强,和黄医药涨超8%,恒生生物科技ETF(513280)涨1.39%,冲击3连涨!
go
lg
...
入达203.18万元。 招商证券指出,
港股
生物科技板块投资价值凸显,政策支持方面,港交所持续优化上市制度,吸引优质生物医药企业赴港上市,行业生态不断优化;流动性改善,
港股
市场资金面趋松,叠加南向资金加大对创新药、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配置,板块估值修复动能强劲;产业升级驱动,全球生物科技进入技术爆发期,基因编辑、细胞治疗等前沿领域加速商业化,国内企业凭借差异化创新逐步打开国际市场;长期需求端,人口老龄化及慢性病发病率上升推动医疗需求扩容,医保支付改革进一步向创新药倾斜。当前恒生生物科技指数估值处于低位,配置性价比突出,建议关注。 【全市场费率最低
港股
创新药产品:恒生生物科技ETF(513280)】 公开资料显示,恒生生物科技ETF(513280)是全市场费率最低的
港股
创新药产品,管理费仅0.15%/年,托管费0.05%/年,相比其他同类产品(管理费0.5%+托管费0.15%)便宜了三分之二以上,长期看省到就是赚到! 从行业板块上看,截至2024年12月,恒生生物科技ETF(513280)标的指数中的创新药占比66.4%,CXO占比15.4%,医药流通占比超9%,医疗器械等其他相关板块占比超9%。创新药占比较高,分布相对均衡,不押注单一赛道,胜率、锐度更强!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恒生生物科技ETF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请投资者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以及集中投资于国证生物医药指数成分股的持有风险,请关注部分指数成分股权重较大、集中度较高的风险,请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ETF运作风险、投资特定品种的特有风险、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的风险等。文中提及个股仅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列举,本文出现信息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3-20 13:40
腾讯控股跌超3%,
港股
互联网ETF(159568)交投活跃,成交额已超2亿元
go
lg
...
2025年3月20日 ,
港股
互联网板块走弱。截至13:06,中证
港股
通互联网指数(931637)下跌2.51%。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金山云(03896)领涨1.80%,中国儒意(00136)上涨1.19%,第四范式(06682)上涨1.18%;美图公司(01357)领跌8.49%,金蝶国际(00268)下跌5.01%,网易云音乐(09899)下跌4.66%。
港股
互联网ETF(159568)下跌2.28%,最新报价1.84元,盘中成交额已达2.16亿元,换手率55.47%。恒生科技指数ETF(159742)盘中跌近2%,成交额已超2亿元。 昨日,腾讯控股披露财报,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营收1724.5亿元,同比增长11%;调整后净利润为553.1亿元,同比增长30%。2024年全年资本开支高达767亿元,同比增长221%,其中AI相关研发投入为707亿元。 高盛发布研报称,对腾讯控股(00700)的评级为“买入”,基于分部加总估值法(SOTP)的12个月目标价为534港元。总体而言,腾讯稳健的业绩表现进一步强化了该行的观点,即腾讯独特的微信生态系统和全球游戏资产,加上多种货币化手段,将使其在宏观经济周期中实现收益的复合增长。同时,鉴于微信超级应用潜在的人工智能代理功能、不断增长的闭环交易能力,以及腾讯云在中国公有云市场排名前三的地位,该行认为腾讯仍是人工智能应用的主要受益者。 平安证券认为,随着
港股
股指今年的表现持续优异,同时
港股
整体的龙头公司优质供给在持续增加,将进一步吸引资金关注并投资
港股
市场。 以中国资产为核心的
港股
全面价值重估行情仍有望延续,建议继续关注:1)半导体、人工智能、工业软件等新质生产力等科技板块;2)受益于AI及大模型广泛应用的科网龙头公司以及传媒类公司;3)竞争力持续提升的智能电动车龙头公司以及面向高质量发展的人形机器人及高端装备制造业板块;4)受益于内地无风险利率保持低位的低估红利煤炭油气及电信板块。
港股
互联网ETF紧密跟踪中证
港股
通互联网指数,中证
港股
通互联网指数从
港股
通范围内选取30家涉及互联网相关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
港股
通内互联网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绝对收益方面,截至2025年3月19日,
港股
互联网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30.31%,最长连涨月数为3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24.85%,涨跌月数比为7/5,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10.70%,历史持有1年盈利概率为100.00%。 截至2025年3月14日,
港股
互联网ETF近1年夏普比率为2.09。 回撤方面,截至2025年3月19日,
港股
互联网ETF今年以来最大回撤8.08%,相对基准回撤1.09%。 费率方面,
港股
互联网ETF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率为0.10%,费率在可比基金中最低。 跟踪精度方面,截至2025年3月19日,
港股
互联网ETF近1月跟踪误差为0.035%,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较高。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28日,中证
港股
通互联网指数(931637)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阿里巴巴-W(09988)、小米集团-W(01810)、腾讯控股(00700)、美团-W(03690)、金蝶国际(00268)、阿里健康(00241)、金山软件(03888)、京东健康(06618)、快手-W(01024)、哔哩哔哩-W(09626),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8.75%。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3-20 13:19
上一页
1
•••
719
720
721
722
723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经济重大信号!中国广义财政支出增速创下三年来最快 赤字再创新高
lg
...
特朗普关税突发重磅!美国物流行业震惊:特朗普政府突然扩大金属关税
lg
...
这次不一样:特朗普力推俄乌领袖会晤!今日小心这一风暴
lg
...
究竟怎么回事!?黄金突然遭遇抛售 金价重挫17美元 接下来如何交易?
lg
...
特朗普政府悄然扩大钢铝关税范围:新增407类产品,影响规模或超3200亿美元进口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