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控盘老陈;黄金今日怎么看?会涨吗?原油走势操作建议
go
lg
...
洲斯托克50指数收跌0.50%。
港股
三大指数低开低走,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收跌2.19%,恒生科技指数跌3.37%。恒生指数大市成交额达3390.92亿港元;盘面上,科网股普遍下跌,快手(01024.HK)跌超5%,联想集团(00992.HK)、阿里巴巴(09988.HK)、哔哩哔哩(09626.HK)、小米集团(01810.HK)跌超3%;芯片股、汽车股普遍下挫,中芯国际(00981.HK)、比亚迪股份(01211.HK)收跌超7%,领跌恒指成分股。李嘉诚旗下“长和系”绩后走低,长实集团(01113.HK)跌超5%,长和(00001.HK)跌逾3%。 A股三大指数低开低走,午后均跌超1%。沪指跌1.29%,报收3364.83点;深成指跌1.76%,报收10687.55点;创业板指跌2.17%,报收2152.28点。盘面上,超导概念股午后拉升,法尔胜涨停,汉缆股份、国缆检测、永鼎股份涨逾6%。此外,芯片股持续走弱,创耀科技跌超10%,寒武纪、翱捷科技、乐鑫科技、博通集成、敏芯股份、瑞芯微等多股均跌逾5%。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4200只个股下跌,两市成交额增加1093.04亿元,合计成交15508.56亿元。 3.24日周一早评恒指小纳指德指道指标普、美黄金白银铜原油天然气操作建议 恒指03: 恒指当前已经处于日线级别布林中轨支撑附近,短线15分钟级别来看下方23530附近有低点平台位置支撑,短线也有止跌迹象,今日恒指看好低位多头,建议恒指回撤至23550-23520做多,止损23460,止盈23750-23800;上方关注23870-23800区间阻力,若23800强势破位企稳,则继续考虑向上做多看24000;而下方还需关注23400附近的4小时平台位置支撑,届时若止跌,也可考虑低多; 小纳指06: 技术面上2、3、4小时级别破位38ma形成金叉,目前纳指处于强势偏多头当中,短线沿5分钟38ma以及10分钟布林中轨支撑上涨,日内建议纳指回撤20050-20070多,止损20015,止盈20150-20200;日内依旧要关注前高20150能否强势破位; 德指06: 日线级别布林中轨依旧有效支撑,早盘德指高开,日内建议回撤23150-23170做多,止损23115,止盈23300; 小道指06: 4小时38ma有效支撑,3分钟38ma以及5分钟布林中轨支撑,日内建议道指回撤42430-42460做多,止损42230,止盈42750; 小标普06: 回撤至5748-5743做多,止损5718,止盈5780附近; 美黄金04: 技术面上黄金目前30分钟38ma以及1小时布林中轨*,3小时级别破位38ma形成死叉,有继续向下延长迹象,日内建议黄金3024-3027继续空,止损3033,止盈3010-3005; 美白银05: 30分钟级别有破位38ma形成死叉迹象,1小时布林中轨阻力*,日内建议白银33.550-33.600空,止损33.800,止盈33.100; 美精铜05: 下方5.0850-5.0750做多,止损5.0500,止盈5.1300; 美原油05: 技术面上原油1小时38ma支撑,而上方日线布林中轨有阻力*,日内建议原油回撤68-67.70做多,止损67.20,止盈69; 天然气04: 3.900-3.870做低多,止损3.820,止盈4.000-4.050; ① 待定 俄乌代表团分别与美代表团会谈 ② 16:15 法国3月制造业PMI初值 ③ 16:30 德国3月制造业PMI初值 ④ 17:00 欧元区3月制造业PMI初值 ⑤ 17:30 英国3月制造业PMI初值 ⑥ 17:30 英国3月服务业PMI初值 ⑦ 21:45 美国3月标普全球制造业PMI初值 ⑧ 21:45 美国3月标普全球服务业PMI初值 ⑨ 次日02:00 英国央行行长贝利发表讲话 虧損會讓投資者帶來情緒化的轉變,令我們不由自主的撤銷原有的止損,或是在更低的點位補倉操作,這種做法是完全錯誤的,所以,我們在交易時方向選好後,一旦行情反向走勢時是很有必要止損出局的,而不是硬扛單去搏不確定的反向行情,當然,大多數人肯定難以承受虧損。但換個角度思考一下,如果你不止損出局,那麼後市行情一直反向走下去,最終導致你爆倉,得不償失。 做投資不要稀里糊塗,要知道賺是怎麼賺的,虧又是怎樣虧的,找到原因,才能借鑒方法,才能吸取教訓;否則,你的最終結果必定是被這個市場淘汰,陳健豪以下是金容點金根據與投資者們的交流總結出的各位投資者虧損原因,希望能幫到你們: 1、沒老師指導,自己到處看群做單,看小周期做,來回追,來回損。 2、自己主見很強,從來不單獨信哪一個人的,看各個老師的分析,自己綜合着做單。看對了的,自己因為沒有信心,都沒進場,看錯了的,都做進去,虧了而且心里極度不爽,感覺天昏地暗的。 3、有老師指導,總是重倉做單而且總是看反。 4、看對的時候,賺一點小錢就出了,看錯的時候,就套單或者鎖單,最後總是砍在最低點或者天地連環鎖全砍。 5、震蕩行情做的還行,但是有一天重倉來回追來回砍了之後,對行情有了恐懼感,覺得每天都是單邊,不敢做單,但實際上每天都是震蕩;突然有一天覺得是震蕩的時候,結果是單邊。 6、單邊行情,看對了,但是總是不到進場點,錯過了,好不容易做上一單,結果先震蕩一波,導致賺一點點就跑了,懊惱不已之時,博個回調就被套了。一被套就盤整,總覺得至少能回調保本或者小虧出場,雖然知道趨勢已經很明顯反了但是還是被溫水煮青蛙越套越深,最後砍在最高點或者最低點。 出現套單情況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首先,沒有掌握基本的做單技巧。陳健豪一再強調,做單必帶止盈止損,絕大多數投資朋友們都沒有這個習慣。投資不是投機,要在可以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去理性投資,**做進去了隨手設置止損,或者手動設置止損,這在很大程度上也杜絕了套單甚至爆倉情況發生,套單很浪費時間和精力,容易錯過本可以把握住的行情,也影響了你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陳健豪所以告誡大家一定要養成做單設置止損的習慣。 其次,存在一定的僥幸心理,**套進去了不忍心割肉,總以為行情會有反轉機會,**可以再扛回來。不然,這樣的心理是非常危險的,畢竟行情瞬息萬變不是個人可以控制的。當出現意外行情時,就應該及時補救做好風控,而不是僥幸等待行情反轉,保住本金才是前提,**損了還有下一次翻本的機會,在市場活下去才是王道。就算你運氣好反轉了,這一次扛回來了,但是長遠來講,你有幾次運氣能夠與整個市場博弈?投資不是投機,切忌貪心不足,要養成正確的投資理念。 首先不要怕,不要慌,行情不好導致做單失誤被套,沒關系還有更專業的老師可以為你做你辦不到的事,沒有解不了的套,只因為你還沒有需要更專業優秀的老師! 解套實用策略: 第一是根據手中的持倉狀況,作如下處理: 1、輕度套牢的投資者,可以利用反轉行情解套出局,或者逢高減少倉位; 2、高位套牢的投資者,也可以逢高部分減少倉位,這樣在下一波的行情當中可以占據心理和資金上的主動。 第二是根據技術狀態來作如下的處理: 1、如果套牢時,處在高位必須立即止損。 2、如果處在中位,陳健豪可以依據當時的情況暫時觀望,以求的解套離場或者逢高減少倉位降低損失。 3、如果處在低位,則不必急於止損,應該在所買入的品種下跌企穩之後,在重要的支撐位敢於低位補倉,攤成本,在接下來的反彈行情中與高位套牢的倉位一同救出來。 第三是根據趨勢狀態來作如下的處理: 1、如果處在上升趨勢,則不必立即止損,耐心地持有一段時間,不要着急,調整心態,靜待行情反轉。 2、如果處在平衡震蕩趨勢中,也不必立即止損,耐心等待該品種進入震蕩循環高位,一旦解套或者降低損失的時候,應該果斷離場出局。 3、如果處在下跌趨勢,一旦確認下跌趨勢已經形成,建議止損,決不能患得患失心存幻想。任何的遲疑和猶豫,都有可能換來深度的套牢難以自拔。 屢屢虧損背後的問題是我們自己操作出現了錯誤,這才是關鍵,行情沒有對錯,同樣的行情有人賺,有人虧,不想做虧錢的人就要總結彌補我們自身的不足,虧錢誰都難受,可如果不改變,更難受的還在後邊,如何改變?請在虧損後停下腳步,看不懂行情不操作,看懂了行情耐心等待進場機會,等來了進場機會不猶豫果斷出擊,進場了不貪心,到了預期盈利點位,無論後面還有多少利潤誘惑,請記住,賺屬於我們的錢,做我們能把握的單,我是陳健豪,堅持用心做分析,日久方能見人心。 本文由陳健豪(微信:hye298,公眾號:控盤陳健豪)供稿,本人解讀世界經濟要聞,剖析全球投資大趨勢,對原油、黃金、白銀等大宗商品等有深入的研究。
lg
...
老陈大师
03-24 16:19
中国高速传动(00658.HK)控制权争夺战:资本玩家的迷局与制造业龙头的生死劫
go
lg
...
亿元迷局、大股东管理层的资本大戏,堪称
港股
市场的年度“豪门恩怨”。 我们不妨从丰盛控股“入主”中传动的前世今生切入,揭开这场资本游戏的神秘面纱。 一、资本联姻 据公开资料及报道,在2016年,中传动创始人胡曰明为抵御外资收购,引入丰盛控股作为大股东。丰盛控股以股换股的方式,以每股10.95港元、溢价46.6%的代价收购中传动71.62%股权,创始人季昌群成为实际控制人。这场看似“强强联合”的联姻,实则从一开始或许就是资本与实业的错位结合,为后面结果提前写下伏笔。 丰盛控股的发家史堪称资本运作的教科书。综合网络上的公开报道可知,从2002年季昌群兄弟创立丰盛集团,到2013年借壳
港股
汇多利集团(后更名“丰盛控股”),再到2016年并购中传动,季老板依然通过房地产行业盛行的“并购—质押—融资”的套路迅速在资本市场“依葫芦画瓢”进行扩张。 然而,这种激进的资本玩法在2018年遭遇滑铁卢:随着丰盛系陷入债务危机,中传动股票被抵押融资,导致银行集体抽贷,公司濒临绝境。最终,70多岁的胡曰明再度出山,依靠江苏民企融资帮扶下才挽救中传动于水火当中。 从这场危机开始,便充分的暴露了丰盛控股与中传动的基因冲突:一个是擅长资本游戏的地产巨头,一个是深耕制造业的风电龙头。丰盛控股拿实体制造业作抵押融资的举动,为作为制造业一向实干的中传动埋下隐患。 二、贸易暴雷 中传动作为占据全球风电齿轮箱市场近三分之一份额的龙头企业,主业稳健、技术领先,却在 2020年突然涉足高风险的大宗商品贸易,背后关键人物或离不开房坚。 公开资料显示,房坚2006年加入丰盛系,2014年至2016年任丰盛控股执行董事,2020年跳槽至中传动担任执行董事,并掌控两家贸易子公司的公章。 巧合的是,中传动的贸易业务正是在2020年才启动,其后且迅速膨胀。2023年,贸易业务营收占比达29.16%,但该业务的毛利率仅1.7%,堪称“赔本赚吆喝”。 2024年11月,中传动公告称,旗下三家贸易子公司在未经董事会批准的情况下,签订了总额66.4亿元的商品买卖协议,相关款项逾期未收回。 而据集团另一公告,2025年3月13日,南京市公安局江宁分局对该事件正式立案,调查涉及资金被职务侵占或挪用的嫌疑。截至2024年底,中传动对贸易业务应收及预付款计提减值66.81亿元,导致全年预计亏损 65.57亿元。明眼人一眼便知,若排除此事影响,中传动或许能在2024年全年实现正面盈利。 回过头来看,房坚作为丰盛系“老将”,其掌控的贸易业务为何如此激进?网络上流传的有关贸易业务中的有些离奇的协议,其背后是否存在利益输送?丰盛控股作为大股东,对贸易业务的异常扩张是否知情? 这些悬而未解的迷题,或将成为这场资本大戏的核心悬念。 而随着南京市公安局江宁分局的刑事立案,66亿应收款事件的调查进入关键阶段,中传动表示将全力配合调查,追究相关责任。公司计划于3月28日公布2024年财报,贸易业务的巨额减值将如何影响财务表现一事仍备受关注。 三、“此地无银三百两” 就近期事件进展来看,66亿应收款事件成为双方矛盾的导火索。 从公开信息来看,2025年3月2日,中传动董事会以房坚“未配合独立调查且公章管理失责”为由将其罢免。 房坚的罢免似乎点燃了丰盛控股的怒火。3月7日,丰盛控股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提议罢免胡曰明、胡吉春父子的执行董事职务,指控其私自修改核心资产南高齿的公司章程,试图削弱大股东控制权。 据知情人士透露,南京高齿企业管理(中传动全资附属公司并拥有南高齿50.02%股份)与另一股东金湖酾福企业管理之间存在一致行动协议安排,因此中传动仍能透过南京高齿企业管理直接或间接层面拥有董事会6个席位。 南高齿作为中传动的核心资产,其章程修订将董事会决议门槛从半数提升至三分之二,并调整董事提名权,这一举措看似导致丰盛控股的间接持股无法有效控制董事会。但实际上,中传动多次表示修订章程后,集团仍对南高齿保持控制,并表示章程修订是基于股权结构的合理调整,旨在保障全体股东权益。 想深一层,丰盛控股的反击充满矛盾,甚至充斥着“此地无银三百两”味道。其公告中刻意撇清与房坚的关系,称改组董事会与房坚无关,却无法(也没有)解释房坚作为丰盛系旧将在贸易业务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这种前后矛盾的表态,是否反而加深了市场对其动机的质疑? 市场会不会疑惑:作为持股 71.62% 的大股东,丰盛控股为何不等独立调查结果出炉,就火急火燎提出要换掉整个管理层和改组董事会? 不少人或会猜测:难道是为了掩盖贸易业务的“窟窿”?还是担心被调查结果牵连? 毕竟房坚曾是丰盛系旧部兼核心成员,中传动贸易业务的启动时间与房坚入职前者在时间线上高度重合,很难不让人怀疑背后是否曾有“高人指点”。 四、冷眼旁观 这场控制权争夺的结局虽仍不明朗,但已暴露出资本与实业的深刻矛盾——丰盛控股作为资本玩家,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而中传动作为风电龙头,需要长期的技术投入与稳定的治理结构。 两者的冲突,本质上就是资本逐利性与制造业专业性的碰撞。 对于围观者而言,这场大戏的看点在于:66 亿应收款背后的真相能否大白?丰盛控股是否会董事会继续施加影响?中传动能否在这场风暴中保住风电龙头地位?随着3月底中传动业绩公告的临近和5月独立调查结果的出炉,剧情或将迎来新的高潮。 无论结局如何,这场闹剧都给实业界敲响警钟:资本的狂欢终将退潮,只有专注主业、稳健经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而对于丰盛控股这样的资本玩家,或许该反思:当潮水退去,谁在裸泳?大股东以维护自身利益为由最终或引致公司治理失控,谁又会在守护企业的真正价值?
lg
...
格隆汇
03-24 15:31
中远海控大涨超4%,净利润翻倍!
港股
红利ETF基金(513820)融资余额激增近50%,创新高!
go
lg
...
3月24日,“可月月评估分红”的
港股
红利ETF基金(513820)红盘震荡,收涨0.45%,终结三连跌,盘中溢价持续频现。基金已连续9日累计获资金净流入超5900万,最新规模突破20亿元。融资客同样增仓汹涌,最新融资余额达1850万元,录得历史新高,环比增长49%!
港股
红利ETF基金(513820)标的指数(
港股
通高股息指数)成分股走势分化,中远海控绩后大涨4.8%,中国神华涨超3%,东方海外国际、粤海投资等涨幅居前,四大行集体涨超1%,三桶油走势分化,中国海洋石油、中国石油股份涨近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跌超3%,中国联通、兖煤澳大利亚等跌幅居前。 3月21日,中远海控公告2024年财报,年度纯利约491.72亿元,同比增长1.06倍,每股盈利3.08元,派末期股息每股1.03元,较上财年同期派息23分增加3.48倍。 当前,
港股
迈入财报密集披露期,
港股
红利ETF基金(513820)中有12家上市公司已披露2024年财报并宣告分红。具体来看,
港股
红利ETF基金(513820)标的指数成分股均盈利稳健且具备稳健的分红水平,2024年均实现了正收益,且超66%的成分股实现了同比增长,预计合计分发超1400亿港元现金红利,其中中国移动暂居
港股
分红总额榜首! 数据来源:Wind,预估分红总额=最新
港股
股份数*每股股利,截至2025.3.24 机构指出,基本面逻辑或将持续支撑
港股
的相对行情表现,配置上仍然建议维持哑铃策略,
港股
红利盈利预期相对稳健,仍具备吸引力!“可月月评估分红”的
港股
红利ETF基金(513820)标的指数股息率超7%,领衔主流红利指数,近期发布了第9个月分红公告,值得关注! 【基本面仍是
港股
行情逻辑基石,维持哑铃策略】 华泰证券表示,业绩验证后基本面逻辑仍支撑
港股
相对收益,结构延续哑铃配置。4月或迎来关税问题、3月经济金融数据等事件和关键数据验证窗口,市场短期波动或加剧。不过AI技术的发展仍有较大的空间,而相关的主要标的多集中在
港股
。随着科技股的财报业绩得到验证,基本面逻辑或将持续支撑
港股
的相对行情表现,中长期仍坚定看好中国资产价值重估。结构上,维持哑铃配置:一是配置
港股
互联网与科技硬件标的,把握中美科技股价值重估机会;二是盈利预期相对稳健的红利标的,或仍可作为底仓配置。(来源于华泰证券20250324《华泰 |
港股
策略:基本面仍是
港股
行情逻辑基石》) 银河证券表示,
港股
高股息策略仍具备吸引力,尤其是积极进行市值管理的央企高股息标的。同时,高股息标的可以为投资者提供较为稳定的回报,是较好的避险资产。(来源于中国银河20250324《【策略】
港股
市场2025年以来行情拆解》) 买红利,更多“聪明投资者”选择“月月评估分红”的
港股
红利ETF基金(513820): 高股息率:标的指数股息率同类领先,最新股息率达7.67%,居所有主流红利类指数前列。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3.20 2、估值“比价优势”凸显:
港股
估值相比于A股更低,安全边际更加充分。 3、稳定可预期的高水平分红:全市场首只“每月分红评估”的
港股
红利类ETF,一年可最多分红12次。自2024年7月以来,已连续9月分红,纳入此次分红在内,
港股
红利ETF基金(513820)每10份已累计分红0.28元。 4、行业平衡、成份股聚焦:行业分布均衡,成份股30只,聚焦优质高股息龙头。 宏观环境存在不确定性和低利率背景下,跟随长期资金寻求配置线索,不妨关注“月月评估分红”的
港股
红利ETF基金(513820),股息收益相对确定,安全边际更充分,两融标的,玩法升级!更有联接基金(A:501305;C:501306)方便场外投资者7*24申赎、定投。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3-24 15:31
江波龙(301308.SZ)
港股
IPO背后:2024年净利润由盈转亏,营收逐季降速
go
lg
...
现,同样值得了解和重视。 江波龙在提交
港股
上市申请书的同时,也对外公布了2024年的财务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江波龙的营收增速越来越低,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增速达到了200.54%。二季度时,营收增速降至106%,第三季度时,营收增速进一步降速至47%,第四季度时增速只剩下18%。 在盈利能力上,公司受到市场变化的影响非常大。2022年至2024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12%、4%、19%。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12亿元,已经连续三年为负数。 在债务表现上,江波龙2022年至2024年负债率持续上升,一路从26%、53%,增长到2024年的59%。数据显示,2024年江波龙负债率同比增长12%,总债务77亿元,短期债务52亿元。 除此之外,江波龙的库存金额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2022年库存金额37.36亿元,2023年库存金额58.93亿元,2024年库存金额达到78.33亿元。 江波龙本次香港IPO募资金额拟用于用于扩大公司的整体产能,从而增强公司的内部生产能力;增强公司在关键领域的独立研发及创新能力,包括存储器及主控芯片设计、固件设计、封装基板设计及测试技术等;加强公司的销售及营销,从而提高公司自有品牌(雷克沙、FORESEE及Zilia)的全球知名度及培养客户忠实度;及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3-24 15:30
上实城市开发(00563.HK):聚焦核心资产,凸显经营韧性
go
lg
...
随着3月的到来,
港股
市场进入密集的财报披露期,这一阶段也成为投资者观察企业经营韧性、挖掘结构性机会的关键窗口。 房地产行业作为近年来调整最深也最受关注的领域,上市房企的财报无疑将受到更多市场的聚光灯照射。 近日,上实城市开发(00563.HK)的年度财报正式出炉,此前在2月末公司已发布盈利警告,尽管利润指标并不理想,但可以看到近期来公司在资本市场反应相对平淡,这也侧面反映市场对其悲观预期已充分释放。 (来源:富途行情) 从最新发布的财报来看,尽管公司业绩仍然承压,但营收高增、核心土储优势、政策机遇下的复苏趋势等亮点,也为市场释放了暖意,那么该如何看待公司后续的机会? 1、营收高增,毛利率短期承压无碍长期改善 此次财报一个亮点之处在于公司的营收保持了高增长。 财报显示,公司全年实现收入为124.4亿港元,同比上升56.4%。 拆分收入结构来看,核心收入来源是物业销售,2024年达到113.5亿港元,同比增长65.2%,占总收入比例超过90%,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 (来源:公司财报) 考虑到房地产公司的结转模式,公司这一收入端的增长与此前上海、西安等核心城市项目集中交付高度相关,这也印证了公司在楼市复苏环境下的阶段性成果。 不过,考虑到整体行业的压力仍然不小,房企毛利率下行的背景下,上实城市开发的毛利率水平也受到影响。 长远视角来看,公司整体的项目多处在核心城市、核心区位,后续具有较大的改善空间。 再来看,酒店经营收入方面,虽有小幅下滑,但2024年收入仍达到了2.82亿港元,考虑到整体宏观环境的修复和刺激消费等政策的支持,后续的增长值得期待。 最后是物业管理收入方面,整体规模虽小,但增速亮眼,年内同比增长达到28.6%,至0.13亿港元。 尽管公司在酒店经营和物业管理业务上仍然体量不大,但后续的成长空间巨大。特别是,在物管方面,轻资产模式下,其依托国资背景整合上海本地老旧小区改造物管订单,后续有望持续实现规模增长,并贡献更多稳健的现金流。 2、核心资产属性加持,多维度奠定价值成长 站在当下来看,不论房地产复苏态势如何,告别了以规模论的行业新周期背景下,市场的机会将更加聚集到房企自身的经营。 换言之在房地产市场经历了深度调整后,行业格局如今发生了显著变化,规模不再是衡量房企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取而代之的是对房企综合经营能力的全面考量。 其中,核心资产属性在评估房企机会中也正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房企抵御市场波动的压舱石,更是实现长期价值成长的基石。 对于上实城市开发而言,其核心资产属性在多个维度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和加持。 其一,核心城市优质土储,抗风险能力突出。 当前行业分化加剧,核心城市土储已成房企的“安全资产”。 从行业数据层面来看,显示出各能级城市明显的分化趋势。国家统计局3月17日发布数据显示,2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1%,同比下降3.0%,降幅较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二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由上月上涨0.1%转为持平,同比下降4.7%;三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下降0.3%,降幅扩大0.1个百分点,同比则下降5.9%。 从数据不难看到,在市场分化加剧的背景下,核心城市的房产需求仍然相对稳定,抗风险能力突出,这也使得手握核心资产的上实城开能在市场波动中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健。 从土地储备来看,上实城开聚焦于核心城市的核心区位,这些土储具有不可复制的稀缺性,显著降低了销售端的不确定性,为未来的稳定收益和项目溢价提供了支撑。 截止2024年底,上实城开土储共有27个项目,总可售面积332.3万平方米,覆盖上海、北京、深圳等10个核心城市,可满足未来3至5年的发展。同时,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底,公司在建项目共9个,在建面积193.3万平方米,主要包括上海TODTOWN天荟、上实听海、烟台上实云麓和天津上实仰山等项目。考虑到这些项目多为中、高档住宅及商用物业,为后续高单价、高毛利项目交付奠定基础。 其二,国资背景赋能,财务优势与拿地优势凸显。 国资背景是审视上实城开长期价值的另一重要支撑,为其带来了信用背书和资源倾斜。 在当前行业整体融资仍然面临压力的大环境下,国资背景使得上实城市开发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获取资金,增强了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这一点也在公司稳健的资产负债表中得以提醒。 作为上海实业控股旗下在
港股
的上市房地产平台,截止2024年底,公司净资产负债比率为64.8%,尽管较上年有所提升,但在行业仍然具有优势。特别是公司整体融资成本及拿地能力优于民营房企,在核心城市土拍中具备资源倾斜潜力。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此外,截至24年底公司在售现金53.43亿港元,在手现金充裕,流动比率为1.2倍,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其三,租售并举策略,开辟第二增长曲线,平滑周期波动。 公司的多元业务布局也为其价值成长奠定了基础。伴随公司持续贯彻租售并举的策略,不仅有助于平滑开发业务的周期波动,还能提升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 从投资性物业来看,截止2024年底,公司持有的投资性物业总面积约125.5万平方米。年内,公司的整体租金收入同比增长2.7%至7.94亿港元。这一增长态势表明公司在投资性物业领域的运营成效显著,租金收入的稳步提升为公司带来了持续的现金流,增强了其在市场波动中的稳定性。 从租赁住宅业务来看,旗下上海城开莘社区、上海城开汇社区的长租房项目出租率稳定维持在98%以上,为其带来稳健的租金收入。高出租率的背后,是公司对租赁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以及对社区品质和服务的严格把控,这不仅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形象,也为公司创造了可预见的长期收益。 此外,上海创社区亦于九月正式投入运营,而红星村改造的商业配套项目“城开优享+欣虹汇”也于年内盛大启幕。这些新项目的投入运营,进一步丰富了公司的业务版图,为租金收入的持续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与此同时,上海世贸商城等展览馆、店铺及写字楼项目运营稳健,预计将持续为公司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 展望后续,随着经营性收入占比的逐步提升,公司的收入结构将更加多元化,减少对单一业务的依赖,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3、结语 上实城市开发的财报验证了其在行业寒冬中“活下去、扩份额”的战略定力。面对房地产市场的深度调整,公司依然能够保持稳健的发展步伐,展现出强大的韧性。 尽管短期利润端遭遇阵痛,但不改其长期战略价值,公司核心城市土储的稀缺性、国资信用加持的融资能力、资源禀赋、以及多元业务蓄势待发的增长潜力,共同构筑了穿越周期的成长主线。 从估值角度来看,当前公司市场估值已反映悲观预期,PB仅为0.11倍显著低于行业均值。 往后看,伴随后续核心城市销售回暖、高毛利项目交付,公司利润端有望触底反弹。 可以看到,自去年9月26日中央高层会议强调“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叠加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住楼市股市”、“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一系列表述为全年房地产政策定下基调。随着后续一线城市限购松绑、降首付、降利率等政策密集落地,高能级市场有望率先受益。上实城开在上海等核心城市的项目布局,其政策红利传导路径最短,催化效应可期。 与此同时,此次财报中,公司账面上的盈利状况受投资物业重估减值影响较大,结合行业各企业来看,多数港资地产同样面临这一情况,考虑到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化并非现金性质,并不会对公司的营运现金流或归母净利润构成任何影响,后续伴随整体市场环境的复苏,预计也将有较大的修复弹性。 此外,伴随政策面支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作为国资背景的企业,上实城市开发在资源整合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未来或有望通过资产注入等方式,实现业务的拓展和升级。 与此同时,公司深耕城市更新,在上海已验证的项目经验受到多方认可,伴随上海持续推进旧区改造和旧城区改建,也为其提供了广阔的政策支持和市场机遇。
lg
...
格隆汇
03-24 15:10
央行释放积极信号,银行板块有望延续平稳向上走势,分红更高,波动率更低的泰康香港银行指数(A类:006809;C类:006810)备受关注
go
lg
...
HK银行指数,中证香港银行投资指数选取
港股
通证券范围内的银行股作为指数样本,反映
港股
通范围内银行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HK银行指数成分股仅20只,涵盖大型银行及特色中小银行,包括建设银行、汇丰控股、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优质标的。该指数在股息率、估值、波动率和行业代表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是投资者分散风险、分享行业红利的优质选择。 消息面上,3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第一季度例会召开。会议建议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提高货币政策调控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继续强调“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以及“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同时明确将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而非上季度的“稳中有降”。对于支持资本市场的两项货币政策工具,会议还提出“探索常态化的制度安排”。 中信证券分析指出,央行货币政策委召开2025年一季度例会,核心表述来看,政策适度宽松基调不变,但在节奏把握方面视外部条件和内部预期变化而更为灵活。此外,政策关注加快疏通利率政策堵点,并进一步发力科创、消费与外贸方面的结构性政策工具。整体而言,银行股投资仍受商业模型重估利好估值上行的主逻辑牵引,板块绝对收益值得期待。 泰康香港银行指数(A类:006809;C类:006810)成立于2019年4月16日,是泰康基金旗下的一只指数型股票基金,紧密跟踪HK银行指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的最小化。 相关产品: 泰康香港银行指数A(006809),泰康香港银行指数C(006810)。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3-24 14:50
腾讯、小米陆续披露,恒生科技ETF基金(513260)指数成份股业绩全汇总!
港股
行情由何驱动?
go
lg
...
今日(3.24)
港股
继续调整,恒生科技ETF基金(513260)震荡跌0.47%,盘中一度翻红显韧性!资金情绪或依旧乐观,溢价率高达0.17%,上一交易日资金大幅流入超1.7亿元! 恒生科技ETF基金(513260)标的指数成分股涨跌不一:小米集团、携程集团涨超1%,京东集团、理想汽车微涨。下跌方面,美团、快手跌超4%,中芯国际跌超1%,腾讯控股、阿里巴巴微跌。 消息面上,恒生科技指数成份股迎业绩披露期。3月21日盘后,美团公布业绩,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高于预期:第四季度营收884.9亿元,预估879.3亿元;调整后净利98.5亿元。2024全年营收3376亿元,同比增长22%;全年净利润358.1亿元。 此前,小米集团创下史上最强年度业绩,2024年总收入同比增长35%至3659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41.3%至272亿元。小米集团单季营收首次破千亿元,同比增长48.8%,刷新单季业绩历史纪录。 腾讯控股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68%,预计2025年回购规模至少800亿港元。2024年全年,腾讯控股实现营收6602.57亿元,同比增8%,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1940.73亿元,比上年增长68%;NON-IFRS净利2227.03亿元,同比增41%。 恒生科技ETF基金(513260)标的指数其他成分股业绩向好:金山软件、美团、地平线机器人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大幅增长,同比增幅超100%。 【恒生科技财报透露哪些线索?】 华泰证券指出,
港股
近期披露的财报传达以下信号: 1)主要科技企业盈利基本超预期,盈利兑现和AI产业的发展或持续支撑
港股
行情;2)私有部门主导的AI+投资有望进入加速阶段,支撑国内宏观总需求; 3)部分创新药龙头在2025年或将扭亏转盈,有望提振市场信心。 华泰证券认为,1-2月经济数据指向国内基本面出现积极信号,且3月数据显示今年部分消费量价有边际企稳的迹象。随着科技股的财报业绩得到验证,基本面逻辑或将持续支撑
港股
的相对行情表现,中长期仍坚定看好中国资产价值重估。 操作上,维持哑铃配置,关注科技重估(互联网/硬件)、新消费、创新药以及高股息中兼具攻守属性的通信等板块。(来源:华泰证券20250324《
港股
策略:基本面仍是
港股
行情逻辑基石》) 【恒生科技的上涨由什么推动?】 银河证券表示,估值上涨在此轮
港股
上涨中起主导作用。而估值上涨主要因为年初AI技术进步加速AI应用落地,投资者预期未来业绩表现将更好。因此,科技股含量较高的恒生科技指数的估值和盈利涨幅均较高。 从恒生科技指数来看,截至2025年3月17日,其较上年末上涨31.44%,其中EPS贡献了6.39%的涨幅,PE估值贡献了 23.55%的涨幅。估值的贡献可进一步分解,无风险利率下降后贡献了 6.89%的涨幅,ERP下降后贡献了16.66%的涨幅。 从绝对估值来看,
港股
仍然低于美股;从相对估值来看,恒生科技指数的PE估值仍然处于历史中低水平。 截至3月17日,恒生科技指数的PE、PB分别为25.51倍、3.31倍,分别处于2019年以来34%、68%分位数水平。相比之下,美股纳斯达克指数的PE、PB分别为39倍、6倍,分别处于2019年以来46%、76%分位数水平。(来源:银河证券20250323《
港股
市场2025年以来行情拆解》) DeepSeek浪潮下,恒生科技指数较为全面地覆盖了AI带来的软件、硬件板块机遇!关注全市场唯一一只管理费仅15BP的恒生科技ETF基金(513260),较同类显著更低!场外联接基金(A类:013127;C类:013128)。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恒生科技ETF基金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标的指数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股票市场。标的指数成份股的平均回报率与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回报率可能存在偏离。请投资者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以及集中投资于单一指数成分股的持有风险,请关注部分指数成分股权重较大、集中度较高的风险,请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ETF运作风险、投资特定品种的特有风险等;以上产品投资于境外证券市场,基金净值会因为所投资证券市场波动等因素产生波动。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3-24 14:49
新变化!资金悄悄换仓?
go
lg
...
主要原因可能有4个: 第一,本轮领涨的
港股
,周四周五走弱,做多主力南向资金也开始收力,周四小幅净流出4亿港元,周五微微买入22亿港元。这自然会对A股会扰动作用。 第二,A股周五调整居前的板块就是前期热门的机器人与AI,说明有资金选择获利回吐。 第三,进入年报披露期,市场的基本面定价权重将相对提升,会对处于高位的科技成长题材类板块形成压制。 第四,周五恰逢股指期货交割日,投资者为了调整头寸或筹集交割资金,或许会选择从股市撤出部分资金,这种需求的激增会进一步放大价格波动。 但交割日不一定就会导致股市下跌,例如2月21日同样是股指期货交割日,沪深300当日上涨1.26%。 股指期货交割更多是短期扰动,放大市场的波动程度,若交割日恰逢经济数据公布、特殊事件等节点,市场情绪可能被放大,股市长期走势仍由宏观经济、企业盈利等基本面主导。 附上2025年股指期货交割时间: 1月17日(星期五);2月21日(星期五);3月21日(星期五);4月18日(星期五);5月16日(星期五);6月20日(星期五);7月18日(星期五);8月15日(星期五);9月19日(星期五);10月17日(星期五);11月21日(星期五);12月19日(星期五)。 此外,从资金的角度来观察,周四A股小幅下跌之际,股票ETF继续净流出32亿元,宽基ETF净流出居前,净流出41.57亿元。 事实上,春节假期结束以来,ETF资金出现新变化,股票ETF整体的确出现“越涨越卖”的现象,但被卖出的对象,似乎不仅仅是累计了巨大涨幅的标的指数。 2 ETF资金腾笼换鸟? 截至3月20日,股票ETF今年已经净流出1041亿元了。 从月度视角来看,股票ETF在1月净流入387.42亿元,2月净流出1124.87亿元,3月至今净流出303.63亿元。 2月发生了什么事? 从全球大类资产2月的表现来看,
港股
当之无愧称冠全球,恒生科技指数、恒指分别涨17.88%和13.43%。 根据ETF“越涨越卖”的特性来看,股票ETF净流出也是情理之中。 但如果进一步分析有ETF挂钩的指数的资金流向变化情况,现实情况居然有点反直觉。 年初至今净流入前五的指数分别是
港股
通互联网、
港股
通科技、机器人、CS人工智、证券公司,净流入规模分别是127.74亿元、110.26亿元、106.71亿元、92.42亿元和79.54亿元。 遭资金净流出居前的指数分别是沪深300、中证A500、科创50、中证500和恒生互联网科技业,净流出规模分别是365.12亿元、298.97亿元、250.38亿元、106.69亿元和102.82亿元。 (本文内容均为客观数据信息罗列,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而沪深300、中证A500等宽基指数遭资金净流出的时间,正是从2月开始。 1月还有163.89亿元资金净流入沪深300ETF,2月就遭净流出276.73亿元。跟踪中证A500指数的ETF1月迎来净流入133.57亿元,2月反手就被卖出244.06亿元。 问题是沪深300在2月涨幅只有1.91%,中证A500上涨2.85%,而
港股
通互联网、机器人同期上涨21.96%、16%,资金却是越涨越买,2月分别净流入44.6亿元和72.38亿元。 如果就此下结论认为:现在ETF似乎变成涨得越好的指数越“吸金”,也不尽然。因为2月的科创50指数上涨近13%的情况下,资金就大幅净流出300.78亿元。 怎么理解沪深300ETF、中证A500ETF在涨幅极小的情况下,遭资金大幅净流出? 或许与资金前期蜂拥买进沪深300ETF、中证A500ETF有关,如今面对市场出现涨幅更亮眼的宽基指数,在机会成本驱使下,资金腾挪到更具弹性的宽基ETF,也是情理之中。 港A股经过一轮上涨,如今似乎又来到新的十字路口,后续要怎么看?继续调整?还是高切低? 3 高云程最新交流 刚说完“清仓美股,仓位全面转向中国资产(主要仓位在
港股
)”的景林资产合伙人高云程又有最新动态了。 3月19日,高云程在投资会上发表题为《在新环境下找到中国的MCGF10》的最新思考,再次强调大家低估了民企座谈会的重要性,称: “这是民营企业与国家发展产业目标对齐的一次重要会议,一个重要的政策拐点,我相信这一轮政策周期不会太短。” 高云程认为民企座谈会之后,企业家会重拾信心,就业市场会随之回暖。中国公司杀估值的时代过去了,现在已经修复了百分之二三十甚至三四十,但这只是第一轮,后面可能还会看到业绩的成长。 具体的方向上,高云程认为“Make China Greater Future”所涉及的可能十家左右的公司,集中分布在三个方向: 第一,今年是AI落地的元年;第二,今年是智能驾驶普及的元年;第三,今年是智能机器人的开始之年。 高云程最后表示:“我们在‘0.5到10’上有巨大的优势,这一次中国资本市场和重要的上市公司可以平视世界,这也意味着我们会抹平估值的差异。”
lg
...
格隆汇
03-24 14:30
规模同类最大的
港股
红利指数ETF(513630)连续5天获资金净流入,红利资产备受机构看好
go
lg
...
截至2025年3月24日 13:51,
港股
红利指数ETF(513630)多空胶着,最新报价1.35元,盘中成交额已达1.06亿元。跟踪指数成分股江西铜业股份领涨,浙江沪杭甬、长和、招商局港口等个股跟涨。 截至2025年3月21日收盘,
港股
红利指数ETF(513630)最新规模94.88亿元,最新份额71.17亿份,规模居Wind跨境策略指数ETF第一。值得一提的是,加上场外指数基金——摩根标普
港股
通低波红利指数基金,摩根旗下跟踪标普
港股
通低波红利指数的产品总规模超111亿元(wind数据显示,该场外指数基金截止2024.12.31规模为16.87亿元)。 从资金净流入方面来看,
港股
红利指数ETF近5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获得1.70亿元净流入,合计“吸金”3.50亿元,日均净流入达7005.87万元。 数据显示,杠杆资金持续布局中。
港股
红利指数ETF最新融资买入额达609.44万元,最新融资余额达4009.49万元。 据统计,截至3月19日,逾120家A股上市公司在披露2024年年报的同时,公布了现金分红方案,其中13家公司分红股息率超过3%。尽管今年以来红利资产行情有所降温,但其盈利能力稳定且估值偏低,仍具安全边际。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是重新布局红利板块的时机。政策面亦在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为红利板块提供增量资金支撑。这些利好因素有望持续推动相关ETF的稳健表现。 摩根资产管理推出的国际“红利工具箱“系列优选基金,为中国投资者提供了覆盖A股、
港股
及亚洲市场的多元化红利投资解决方案:
港股
红利指数ETF(513630)紧密跟踪标普
港股
通低波红利指数,用于衡量标普
港股
通指数内50只波幅最小、收益率高的股票的表现。相关场外指数基金——摩根标普
港股
通低波红利指数基金(A/C份额代码:005051/005052),方便场外投资者一键布局
港股
低波动优质红利股。 摩根红利优选股票型基金(A/C类:021187 /021188):聚焦中国红利资产,在股票投资策略上,以中证红利指数为基准指数,通过量化选股模型构建股票组合,力求获得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投资回报。 摩根亚洲股息基金PRC人民币对冲份额(累计)(968044):聚焦于亚洲地区的高股息资产,通过主要投资于亚太区(日本除外)预期会派发股息的公司的股票,帮助投资者把握亚洲高股息投资机会。据数据显示,该基金连续3年荣获 “金牛海外互认基金”奖。 摩根中证A50ETF(证券代码:560350,联接A/C/E类:021177/021178/022110):聚焦A股核心资产,一键打包中国“50强”。其中,摩根中证A50ETF作为“会分红”的摩根A系列ETF,借鉴海外成熟经验增设特色季度强制分红机制,2024年已如约累计分红金额近1亿元。 摩根中证A500ETF(证券代码:560530,联接A/C/I/Y类:022436/022437/022759/022911):聚焦A股优质资产,增设特色季度分红机制。其中,摩根中证A500ETF联接基金作为首批纳入个人养老金的指数基金,增设Y类份额,为投资人提供了更多个人养老金投资选择。 在利率新常态下,摩根资产管理致力于为投资者把握相对“确定性”优质资产的投资机会。依托集团全球深厚的市场洞察与研究能力,努力提升客户持有体验和获得感,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和投资者相伴,一路长“红”。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3-24 14:09
强势拉升!为什么我长期配置银行?
go
lg
...
近期,A股和
港股
市场风险偏好有所收敛,主力指数均表现不佳。但红利风格表现略好,尤其是银行指数,在3月20日盘中超越去年10月8日创下的多年高位纪录。 ETF方面,银行ETF优选(517900)年初以来涨幅超过9%,今日在市场震荡环境下也迎来了逆市翻红。 从
港股
方面来看,科技和银行板块是今年南下资金最看好两个主线风格。如今科技板块正在面临回调压力,资金可能会转向高防御属性的银行板块,或将继续推动板块上涨。 资金面成为银行持续上涨的核心驱动力 从基本面维度看。据统计,A股42家上市银行营收增速在2021年三季度见顶开始一路走低,归母净利润增速则从2021年四季度掉头向下,两者均在2024年一度出现历史罕见的负增长。可见,银行板块持续上涨,与基本面表现相背离。 据披露,从2023年10月11日至2024年4月12日期间,国家队增持中国银行3.30亿股,增持建设银行0.71亿股,增持农业银行4.01亿股,增持工商银行2.87亿股,增持金额以4月12日收盘价计算,预估高达52.3亿元。除直接下场买四大行外,国家队还通过增持ETF指数基金间接增持银行龙头。 由此可见,“国家队”为首的主力资金以及ETF被动资金的持续流入,成为银行板块,尤其是四大行股价持续上涨的最大推手,尽管基本面趋势性下行。 政策信号明确,银行股趋势性上行行情并不会轻易结束 在2024年末召开的重要会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今年的重要会议工作报告,均提出要稳定楼市股市。 今年3月16日,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到,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并再次提到要多措并举稳住股市。这种资本市场与消费市场的联动设计,或开启了“财富效应—消费升级—产业转型”的新增长闭环,股市在经济转型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了。 政策三番五次强调稳股市,信号很明确,一旦大市因外部冲击或内生性因素趋势性暴跌的话,“国家队”会如2023年、2024年那样通过逆势加仓银行、ETF等方式来维持股市的稳定。 因此,只要这个预期在,银行股趋势性上行行情并不会轻易结束。 打败银行的,只有银行AH 虽然目前市场环境下,银行板块布局价值很高,但具体到银行个股,也会有所差异。其中,工、农、中、建、招行为首的大行受益较为明显,而一些中小市值银行可能更受基本面冲击。因此精选各大行的宽基指数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也能减少个股波动带来的影响。 以上提到的银行ETF优选(517900)跟踪的是银行AH 指数,近一年、三年、五年收益率都远远超过其它银行指数和沪深300这样的核心指数。它的全收益指数更是活活的把中证银行的天花板捅破,成为了中证银行全收益增强! 那么为什么银行AH表现会更好呢?简单地说,银行AH就是利用同股票在A股
港股
两个市场的差异,进行低买高卖的轮动,确保每个月,指数持有的股票都是相对折价、低估的品种。而溢价和高估则被指数踢出。可以说这种编制方案就是另一种维度的“高抛低吸”,自然会展现出更高超额表现。 不得不说,打败银行的,只有银行AH,看好银行板块当前布局价值的朋友不妨通过银行ETF优选(517900)一键布局。 作者:ETF红旗手
lg
...
金融界
03-24 13:59
上一页
1
•••
793
794
795
796
797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美股天天说】特斯拉(TSLA)股价抹平7个半月跌幅 核心业务以外才是背后推手
lg
...
贺博生:黄金原油下周一行情涨跌趋势分析及操作建议附解套
lg
...
九月降息即将来袭!黄金要跌了?下周走势分析
lg
...
李槿:9/14黄金小区间震荡待破局,美联储决议成关键
lg
...
盛文兵:聚焦国际黄金,下周黄金走势及分析建议!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20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