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还无确认收入,佳鑫国际携大钨矿第三次冲击港交所IPO
go
lg
...
024年8月19日,佳鑫国际在首次闯关
港股
IPO
失败后,又再次递表港交所。目前来看,这是佳鑫国际第三次递表港交所。 公开资料显示,佳鑫国际是扎根於哈萨克斯坦的钨矿公司,专注於开发公司的巴库塔钨矿。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那是一个全球最大型三氧化钨(WO3 )矿產资源量露天钨矿。巴库塔钨矿亦是全球第四大WO3矿产资源量钨矿(包括露天钨矿及地下钨矿),在单一钨矿中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设计钨矿产能。 值得一提的是,巴库塔钨矿为全球第四大单一钨矿,矿产资源量23万吨,且按设计产能计排名第一。巴库塔钨矿是世界级大型露天钨矿,亦是截至2024年6月30日中国境外的最大开发中钨精矿。 在业绩表现上,招股书显示,佳鑫国际的巴库塔钨矿项目于整个往绩记录期处于勘探及开发阶段。因此,目前并无确认任何收入。 不错在2022年至2024年,佳鑫国际的年内亏损分别为9445万港元、8012.9万港元、1.77亿港元,近三年累计亏损超过了3亿港元。 其中行政开支分别约为-0.4亿港元、-0.7亿港元、-0.8亿港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5.99%。行政开支占亏损比分别约为43.47%、84.68%、43.02%。 从佳鑫国际目前公布的矿产勘探进度来看,该项目已在2024年11月投入试生产以测试并微调加工流程。公司预计将于2025年第二季度开始商业化生产,2025年的目标年度採矿及矿物加工能力是3.3百万吨钨矿石。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仅有一个矿场(即巴库塔钨矿),近期的收入取决该矿场。 在股权架构上,佳鑫国际的阵容非常豪华。 招股书显示,佳鑫国际在上市前的股东架构中,江西铜业(600362.SH),通过江西铜业香港持股41.65%;刘子嘉最终控制的恒兆国际,持股43.35%;中国铁建(601186.SH)通过中铁建国投香港持股10%;中国铁建601186.SH)的全资子公司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中土香港持股5%。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4-03 16:00
明基医院IPO失效:扩张压力下的盈利困境
go
lg
...
年4月3日,明基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
港股
IPO
招股书因满6个月而自动失效。这是继2024年10月3日递交招股书后的又一次挫折。明基医院作为华东地区最大的民营营利性综合医院集团,尽管连续三年实现收益增长,但其扩张压力与市场份额的局限性,成为其IPO进程中的主要障碍。 盈利增长与市场份额的局限 根据招股书,明基医院在2021年至2023年间的营业收入从22.24亿元增长至26.88亿元,净利润也从6907.5万元提升至1.67亿元。2024年上半年,明基医院的营收为13.3亿元,同比增长4.6%;毛利为2.57亿元,毛利率为19.3%。然而,尽管盈利表现良好,明基医院的市场份额仅为0.4%,且其业务主要集中于江苏省,市场竞争激烈。2022年,江苏省已有超过200家三级民营医院,明基医院的扩张空间受到严重限制。 扩张压力与资金需求 明基医院在招股书中表示,计划通过IPO募集资金,用于扩大医院规模、增加病床数、引进特色医疗团队,并向东南亚地区扩张。然而,仅凭旗下两家医院——南京明基医院和苏州明基医院,明基医院的收入增长幅度相对有限。若不加快扩张步伐,明基医院将面临业绩增长的天花板。此外,明基医院的扩张计划还受到相关法规的约束,进一步增加了其扩张的难度。 患者投诉与医疗纠纷 招股书显示,明基医院共收到432宗患者投诉,主要涉及服务程序效率低、医疗专业人员服务态度差、与患者沟通不足等问题。此外,明基医院共发生了267起医疗纠纷,其中58起涉及患者死亡。尽管大多数医疗纠纷已通过非物质赔偿或减免治疗费得以解决,但仍有52起尚未解决。这些投诉和纠纷不仅影响了明基医院的声誉,也增加了其运营风险。 未来展望 明基医院若想继续推进IPO进程,需更新财务数据和资料重新申请。然而,其扩张压力与市场份额的局限性,使得其未来的发展充满挑战。明基医院需要在提升服务质量、优化运营效率的同时,寻找新的增长点,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增长的扩张压力。 明基医院的IPO失效,不仅反映了其扩张压力与市场份额的局限性,也揭示了民营医院在快速扩张中的盈利困境。未来,明基医院需要在提升服务质量与优化运营效率的同时,寻找新的增长点,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增长的扩张压力。
lg
...
金融界
04-03 13:59
业绩稳健增长!广发证券2024年营收272亿,投行、交易及机构业务增速超30%
go
lg
...
长。公司股权承销金额达86.66亿元,
港股
IPO
承销14单,美股IPO实现零的突破,香港市场股权融资排名跃居中资券商第四。在债务融资方面,全年主承销债券665期,同比增长59.86%;主承销金额2963.22亿元,同比增长21.22%。在中资境外债业务方面,完成60单债券发行,承销金额110.22亿美元。并购重组业务主导完成5单境内重大交易,涉及金额133.57亿元。 交易及机构业务持续领跑行业,成为公司收入的第二大来源。作为场外衍生品业务一级交易商,广发证券为上交所、深交所的800余只基金及全部ETF期权提供做市服务,为中金所的沪深300股指期权、中证1000股指期权提供做市服务,为43家新三板企业提供做市服务。2024年,公司发行私募产品84691只,合计规模9007.44亿元,FICC业务多策略规模持续增长,公募基金托管存续规模排名行业第5。 在资管业务方面,公司坚持高质量发展主线。截至2024年末,广发资管管理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和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的净值规模较2023年末分别增长30.11%、1.31%和205.34%,合计规模较2023年末增长23.87%。 此外,广发证券控股子公司广发基金和参股子公司易方达基金合计管理公募基金规模超过3.5万亿元,剔除货币市场型基金后的规模分别排名行业第3、第1。广发信德聚焦布局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能源、企业服务等行业,2024年三季度管理基金月均实缴规模超过了175亿元。 深化综合金融服务,为客户高质量发展赋能 自1991年成立以来,广发证券历经三十余年发展,已成功构建起覆盖个人、企业及机构客户的全业务链服务体系,成为一家综合金融服务商。2024年,公司践行“投资者为本”和“金融为民”的原则,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 虽总部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但广发证券的业务早已拓展至全国。截至2024年12月末,公司拥有全国356家分公司及营业部,实现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全覆盖。2024年,公司还获得首批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资格,在深化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助力居民财富跨境配置方面迈出坚实一步。 2024年,广发证券持续锻造研究驱动的模式。公司积极发挥智库作用,为促进重点区域和重要行业发展积极献策;聚焦“五个一”生态建设,打造“科技 + 资本”产业生态圈,“研究 + 投资 + 投行”模式落地多个重点赛道项目;并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主线,举办“聚焦新质生产力”等大型策略会,从产业到企业,搭建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交流平台。 例如,在服务机构客户方面,广发证券为该类客户提供了包括宏观经济、策略、固定收益、金融工程、行业与上市公司等多领域的投资研究服务。截至2024年12月末,广发证券的股票研究涵盖了境内28个行业的993家A股上市公司,以及在香港或海外上市的169家公司。2024年,公司还举办了“聚焦新质生产力”“固本培元”“预见2025”等大型策略会。 值得一提的是,广发证券充分发挥券商专业优势,持续深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五大篇文章”,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展现出头部券商的责任担当。 公开资料显示,过去一年,广发证券股权投资30家科创企业,为42家科技企业股债融资1470亿元,设立6只科创产业投资基金;承销发行7单绿色ABS项目,融资147.59亿元,自有资金投资绿色债券59.93亿元;累计发行养老目标基金产品24只,合计规模69亿元。 广发证券还在积极探索数字金融的应用与实践。2025年2月,广发证券宣布其机构客户综合服务平台“广发智汇”正式上线DeepSeek客户服务模块,成为业内首家推出此创新服务的券商。3月20日,广发证券易淘金App鸿蒙版上线“AI语音指令”功能。 目前,广发证券已接入DeepSeek、清华智谱、阿里千问等多个十亿至千亿参数规模的大模型基础设施矩阵。截至2024年末,公司累计落地43个AI大模型应用,重点支持投顾驾驶舱、财富AI员工助理、发展研究中心研报助手、股衍报价机器人、代码辅助助手等10个高价值大模型场景落地。 展望未来,广发证券将持续优化“全生命周期”服务生态,以综合金融能力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在资本市场深化改革背景下,公司通过数字化升级与专业化服务,正逐步构建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lg
...
金融界
04-03 12:00
立讯精密或将赴港上市?官方不予置评,背靠苹果业务占比超 70%
go
lg
...
3月30日,已有超30家A股企业披露拟
港股
IPO
,其中包括纳芯微、天岳先进、杰华特等六家科创板公司。在业内看来,越来越多的A股企业赴港上市,在于港股市场流动性强,能以较低成本获取大规模资金,用于战略扩张、技术研发等,为企业长远发展储备力量。
lg
...
金融界
04-02 18:31
“京东系”京东工业第三次冲刺
港股
IPO
,IPO前估值约67亿美元
go
lg
...
京东系上市公司或再添新军 近日,京东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京东工业”)在港交所再次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联席保荐人为美银证券、高盛、海通国际。 据了解,早在2023年3月30日、 2024年9月30日京东工业就曾先后两次递表失效,如今是第三次冲击港交所。 公开资料显示,京东工业是中国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提供商。自2017年起,京东工业布局专注于MRO采购服务的供应链技术与服务业务,MRO是指维护、维修和运营采购,主要涉及企业日常运营、设备维护和修理所需的非生产性物资采购。 目前京东工业已经成为中国MRO采购服务市场的最大参与者。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显示,按2024年交易额计,京东工业排名第一,规模为第二名的近三倍,亦是中国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市场最大的服务提供商、市场份额达到4.1%。 业绩表现上,2022年至2024年,京东工业营收分别为141.35亿元、173.36亿元、203.98亿元;毛利分别为25.4亿元、27.99亿元、33.13亿元;毛利率分别为18%、16.1%、16.2%;年度利润分别为-12.69亿元、479.9万元、7.62亿元,实现了扭亏为盈。同期,
lg
...
有连云
04-02 15:30
港股市场有望成为科技创新产业的融资枢纽与投资价值高地,港股互联网ETF(159568)早盘反弹涨近1%,金山云涨超7%
go
lg
...
来,科技创新热潮不仅推动港股领涨全球,
港股
IPO
也出现回暖,同时,港股再融资规模因科技产业龙头比亚迪、小米加大研发投资和加速业务扩张而出现明显增长。在此背景下,需重视港股在科技创新企业融资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其可能给二级市场带来的投资机遇。 港股互联网ETF紧密跟踪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从港股通范围内选取30家涉及互联网相关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港股通内互联网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931637)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阿里巴巴-W(09988)、小米集团-W(01810)、腾讯控股(00700)、美团-W(03690)、金蝶国际(00268)、快手-W(01024)、阿里健康(00241)、金山软件(03888)、同程旅行(00780)、京东健康(06618),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8.61%。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4-02 10:50
云知声再度闯关
港股
IPO
:近三年累计亏损超10亿元,现金流缩窄至1.56亿元
go
lg
...
近日,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云知声”)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海通国际。 这是继其于2023年6月27日、2024年3月15日先后两次递表失效后的再一次申请。据了解,早在2020年11月,云知声曾在科创板递交上市申请,随后被行业大佬质疑其市场份额占比等问题后,以“出于战略发展考虑”为由撤回上市申请。 公开资料显示,云知声成立于2012年,是较早进入AI大模型领域的创业公司。2013年推出第一代具有感知及认知能力的全栈AI系统,2018年推出边缘交互式AI芯片UniOne系列。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收入计算,云知声是中国第四大AI解决方案提供商,且在年收入超过5亿元的企业中增长第二快。同年,按收入计算,云知声在中国生活AI解决方案排名第三,在医疗AI服务及解决方案排名第四。 云知声的收入构成主要来源于智慧生活和智慧医疗两大块。业绩表现上,招股书显示,云知声2022年、2023年、2024年营收分别为6亿元、7.27亿元、9.39亿元;毛利分别为2.4亿元、2.95亿元、3.64亿元。 从盈利能力来看,云知声近三年来亏损分别为3.75亿
lg
...
有连云
04-01 16:41
近三年亏损超4亿元,安诺优达闯关
港股
IPO
go
lg
...
日前,港交所又来了一家IVD(体外诊断)企业敲门。 近日,安诺优达基因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安诺优达”)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拟主板挂牌上市,联席保荐人为建银国际、国泰君安国际。 公开资料显示,安诺优达是一家以分子诊断为基础的IVD医疗器械及多组学生命科学研究服务的企业。致力于通过一体化生命科学测序解决方案促进临床诊断及推动生命科学研究。 公司业务主要包括临床测序解决方案、科研测序解决方案两方面。前者涵盖专有的基于基因测序的IVD检测试剂盒、基因测序仪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以及配套技术支持及实验室设计服务;后者涉及到运用第三代测序、单细胞测序、Hi-C测序、时空组学测序、表观基因组测序等前沿技术,助力生命科学研究。 根据灼识咨询资料显示,按样本检测量计量,2023年,安诺优达在中国NIPT市场位列第三。 目前,安诺优达的收益基本来自临床测序解决方案。主要靠NIPT(无创产前检测)试剂盒、CNV-seq试剂盒、NextSeq 550AR测序仪等产品撑起。 招股书显示,安诺优达2022-2024年,这一业务产生收入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57.8%、56.9%及63.6%。 整体来看
lg
...
有连云
03-31 15:40
给富人看病的卓正医疗冲击
港股
IPO
,2023年之前持续亏损
go
lg
...
,一家专注于高端医疗服务的公司正在冲击
港股
IPO
。 格隆汇新股获悉,近期,总部位于深圳南山的卓正医疗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卓正医疗”)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由海通国际和浦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这并非卓正医疗首次递表,此前曾于2024年5月向港交所递交过一次招股书。 卓正医疗一直以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0万元的“大众富裕人群”为目标客户,专注于服务中高端医疗服务市场。 随着医疗机构数量的增长,卓正医疗过去几年收入有所提升,但是2023年之前持续亏损,直到2024年净利润才转正。 那么,卓正医疗的经营情况如何?高端医疗服务行业的前景如何?接下来,让我们透过招股书来一探究竟。 01 北大学霸创业,腾讯、天图资本助力 卓正医疗由王志远、施翼和朱岩医生联合创办,其历史可追溯至2012年4月,当时其控股公司卓正投资咨询成立,并通过该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 截至2025年3月10日,王志远是公司的最终单一最大股东,他通过直接及间接的方式合计控制公司26.48%的投票权,目前担任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王志远今年44岁,他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主修科技信息专业,辅修计算机软件专业;硕士就读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获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管理硕士学位。 在创立卓正医疗之前,王志远主要从事金融行业。自2004年4月至2011年4月,他在花旗环球金融亚洲有限公司任职,在离任前担任副总裁。自2011年4月至2012年上半年,在摩根大通证券(亚太)任职,在离任前担任副总裁。 卓正医疗在发展的过程中吸引了不少知名投资机构的参与,截至递表前,腾讯、富德生命人寿旗下的Waterwood、天图资本的持股比例均在5%以上。 在2021年9月的E轮融资中,公司的投后估值为5.1亿美元,约36亿人民币。 卓正医疗是一家私立中高端综合医疗服务机构,以2023年收入计,公司在国内市占率排名第三。 来源:招股书 截至2025年3月10日,卓正医疗一共拥有23家医疗服务机构,其中21家是由公司设立的,2家是通过外部收购而来的。 在中国,卓正医疗一共拥有20家医疗服务机构,包括18家诊所和两家医院,涉及城市包括深圳、广州、北京、成都、苏州、长沙、上海、重庆、杭州及武汉。其中,来自深圳、广州和武汉的收入较高,2024年均超过了1亿元。 海外方面,公司在新加坡经营着3家全科诊所。 未来,公司打算继续通过内生增长和战略收购扩大公司的医疗服务机构网络,并渗透到更多的新一线城市。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379名全职医生,他们在取得执业资格后平均拥有约15年的执业经验,其中约81%的医生在加入公司之前曾在顶级三级甲等医院执业。 公司医疗机构所在城市,来源:招股书 02 收入有所增长,2023年之前持续亏损 卓正医疗的收入主要来自通过线下医疗服务机构和在线医疗服务平台提供医疗服务,涵盖儿科、齿科、眼科、皮肤科、耳鼻喉及外科、妇科及内科等一系列专科。 为更好地服务患者并加深与患者的关系,公司于2020年12月在所有医疗服务机构推出以年费为基础的“卓正会员计划”。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10.81万个卓正会员账户。 此外,公司还在国内拓展了39所国际学校客户,为其提供校内医疗管理服务。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报告期),卓正医疗线下及线上医疗服务平台的付费患者就诊总人次分别为52.98万人次、73.34万人次及90.58万人次。各报告期患者回头率分别为75.7%、78.2%及80.0%。 从线上和线下的收入占比来看,卓正医疗大部分收入来自线下,2024年线下部分占到总收入的91.1%。其中儿科、齿科、皮肤科的收入占比相对较高。 线上及线下就诊人次和次均费用,来源:招股书 随着就诊患者人次的增长,卓正医疗的收入也有所增长。报告期内,公司的收入分别为4.73亿元、6.9亿元、9.5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2.3%。 利润方面,2022年及2023年分别录得净亏损2.22亿元、3.53亿元,其中大部分是属于“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的亏损;2024年扭亏,净利润为8022.7万元。 若抛开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仅从经营性亏损的角度来看,2022、2023年的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1.23亿元、0.44亿元,2024年则是净利润1070万元。 在2022年1月1日之前,卓正医疗已经累计亏损了12.19亿元,亏损来源主要包括两块:1、非现金项目8.31亿元,主要是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及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2、3.89亿元的累计经营亏损。 卓正医疗在此前的融资中发行了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导致公司的负债较高。各报告期末,公司录得的负债总额分别为25.05亿元、28.8亿元及30.85亿元,由此也导致股东权益为负数。 不过,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将于上市后自动转换为普通股,将从负债重新指定为权益,公司预期负债净额将转为资产净额状况。其后,公司预计不会因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而确认任何进一步亏损或收益。 关键财务数据,来源:招股书 毛利率方面,报告期内分别为9.3%、19.3%、23.6%。毛利率提升主要归因于公司的经营效率提高及就诊人次增加,由此带来了规模经济效益。 据招股书,中高端医疗服务机构的主要成本构成包括僱员薪金及福利开支、折旧及摊销、药品、耗材及其他存货的成本。 其中,僱员薪金及福利开支占收入成本最大比例,一般介于50%至80%之间。药品、耗材及其他存货的成本一般占总成本约15%至25%,而折旧及摊销一般占总成本约8%至25%。 由此可以看出,作为一家医疗服务机构,员工工资是重要的支出项。 报告期内,卓正医疗的员工工资及福利开支总额(包括计入收入成本、销售开支及行政开支的开支)分别为3.8亿元、4.36亿元及5.65亿元,占到公司同期总收入的80.2%、63.2%及58.9%。 医生是高端医疗服务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为了留住人才,卓正医疗实施了一系列股份激励计划。报告期内,公司分别产生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人民币1110万元、930万元及人民币3840万元。 03 行业高度分散,竞争激烈 在中国,医疗服务机构包括医院、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门诊部、诊所等)及专业公共医疗服务机构(如疾病控制中心、专业疾病防治机构、妇幼保健院、卫生监督所等)。 截至2023年底,中国共有医疗服务机构106.7万家。按所有制类型划分,医疗服务机构可分为公立医疗服务机构及私立医疗服务机构。 随着医疗保健意识的提高和消费者偏好的升级,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私立医疗服务机构来提升医疗体验。 2019年至2023年,私立医疗服务机构的付费患者就诊人数以4.5%的复合年增长率从12.45亿人次增加至14.81亿人次,预计从2023年至2028年将进一步以2.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28年将达到17.03亿人次。 其中,中高端的私立综合医疗服务机构的总收益从2019年的178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40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2.6%,预计2028年将达到851亿元,2023年至2028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6.2%。 2019年至2028年(预测)私立中高端综合医疗服务机构总收益(中国),来源:招股书 从竞争格局来看,中国私立中高端综合医疗服务市场高度分散,且机构数量在持续增长。2019年数量为6993家,到2023年增至10007家,复合年增长率为9.6%; 这也意味着有更多的竞争对手在抢夺这块蛋糕。根据沙利文的资料,在中国所有私立中高端综合医疗服务机构中,按2023年的收入计,卓正医疗排名第三,市场份额为1.7%。 公司此次上市募集资金,主要计划用于研发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以及搬迁在深圳的一家现有医疗服务机构、在杭州和上海开设新的医疗服务机构等。 卓正医疗根据过往的运营经验估计,新开一家医疗服务机构,要达到月度收支平衡一般需要1到3年;投资回收期方面,从投入运营算起一般是需要2至5年。 未来,卓正医疗不仅需要在人才激励和单店盈利之间寻找平衡,还需要在内生增长和外延扩张之间找到平衡。公司能否通过过往的管理经验提高经营效率,实现稳健增长,格隆汇将保持关注。
lg
...
格隆汇
03-28 18:21
云迹科技
港股
IPO
:主营服务机器人,腾讯、阿里等参投
go
lg
...
近日,云迹科技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公司主要开发服务型机器人,应用于酒店、医院等场景。 近年来,云迹科技机器人销量稳步增长,营收从2022年至2024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23.2%。利润方面,公司近3年已累亏超8亿元,但亏损规模逐步缩减。 云迹科技自2014年以来,先后进行了8轮融资,投资机构包括安徽人工智能公司、腾讯、阿里、联想等。根据招股书,D轮融资后公司估值约40.8亿元。 服务型机器人头部开发商 云迹科技成立于2014年,主要开发服务型机器人,旨在减轻重复性及劳动密集型工作以及可能对人身安全构成风险的工作的负担。 图1:云迹科技业务情况 公司机器人目前有润系列、格格系列、UP系列,公司最新开发的代表性产品为UP系列及YJ-万物工具仓模块的组合。 公司生产的机器人应用场景包括酒店、医院、工厂、公寓、楼宇等,其中酒店的创收占比超八成。以2024年数据为例,酒店营收占83%,商业楼宇、技术的营收占比分别为6.6%、4.7%。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4年,在机器人智能体市场拥有可适应三维多层空间的机器人的参与者中,云迹科技的同时在线机器人数量及服务消费者数量排名全球第一。 自成
lg
...
面包财经
03-28 10:10
上一页
1
2
3
4
5
6
•••
47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马斯克准备离开!特朗普突然发话:特斯拉电动车不是每个人想要的……
lg
...
小非农ADP数据“大爆雷”!特朗普关税阴影下,美国4月私营部门新增就业创9个月来新低
lg
...
中美突发重磅!路透:中国列出免征125%关税美国进口商品“白名单”
lg
...
中美传出重大“关税”消息、习近平语出惊人!比特币和黄金突发脱钩了……
lg
...
黄金突遭猛烈抛售在原因在这!金价暴跌43美元 中美贸易谈判突传一则大消息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85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24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