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美国股市估值回到了2022年
熊市
开始时的“极端”水平
go
lg
...
由于美国股市的估值已经攀升至2022年
熊市
开始前后的“极端”水平,投资者应保持谨慎。 由Lisa Shalett领导的摩根士丹利财富管理全球投资委员会在报告中称,美国股市市盈率的扩大似乎“为时过早”,因为它们已经“回到本轮
熊市
开始时达到的高点”。 报告称,这适用于以科技股为主的FAAMG,以及该集团以外的股票。FAAMG指的是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 Inc、亚马逊、苹果公司、微软公司和谷歌的母公司。 衡量美国大盘股的标准普尔500指数于2022年6月正式进入
熊市
,摩根士丹利在下图中追踪了股市的估值。 图表显示,FAAMG股票的估值在2022年夏末达到峰值,而剔除这些股票后,标准普尔500指数的估值回到了6月份的水平。当月,标准普尔500指数确认进入
熊市
。 摩根士丹利财富管理在报告中称,“在经济衰退期间,随着公司盈利触及周期低谷,市盈率通常会扩大。”“这种扩张并非来自收入下降。事实上,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利润在2022年比2021年增长了4.6%。” 此外,如果美联储继续加息以对抗高通胀,股市的“损害”可能来自潜在的经济衰退,甚至是所谓的经济“软着陆”。 摩根士丹利财富管理公司的全球投资委员会表示:“标准普尔500指数对2023年的盈利预期同比下降了12%以上,每股222美元的预期表明利润增长乏力。”报告称:“市盈率的上升来自于价格上涨,尽管当时利率在上升。”“谨慎是必要的。”
lg
...
金融界
2023-03-07
美股或短暂“
熊市
反弹” ?!大摩知名“大空头”策略师:标普500将小幅走高至4,150点
go
lg
...
股市在关键的支撑测试中幸存下来,这表明
熊市
反弹尚未准备好结束。” 由于投资者押注美联储不会将利率提高到已经消化的峰值水平之上,该指数周五结束了连续三周的下跌。Wilson曾正确地预测了去年股市的抛售和去年10 月份的反弹。他表示,标普500的下一个指数阻力位在4,150点,这比上周五收盘价高出约2.5%。 值得注意的是,这位策略师预计反弹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他表示,随着基本面继续恶化,尤其是在盈利方面,市场在中期将进一步下跌。 Wilson说:“尽管出现反弹,我们认为,鉴于估值和盈利预测仍然过高,并预测还有大量的财报令人失望,因此股票目前仍提供非常差的风险回报。” 他指出,报告的收益与现金流量之间的差距是 25 年来最大的,这是由尚未反映的过剩库存和资本化成本驱动的。 3月带来
熊市
风险 尽管美联储官员发表强硬言论,通胀和就业数据持续火热,但标准普尔500指数今年仍上涨了5.4%,而技术基准纳斯达克100指数飙升超过12%。 但Wilson最近警告说,他预计基本面会恶化。 摩根大通也表达了这种谨慎态度,以Mislav Matejka为首的策略师建议投资者利用近期收益作为削减敞口的机会。 根据周一的一份报告,Matejka对美国股市的看法也特别负面,指出相对估值和收益接近历史高位,同时它们可能“继续回吐过去10年的一些强劲表现”。 但是,富国银行的策略师James Cone和Sagarika Jaisinghani相信股市反弹还有进一步的空间。 他们在周一的一份报告中写道:“不要像我们处于
熊市
一样进行交易,因为我们不是。”
lg
...
Dan1977
2023-03-07
华尔街知名空头、摩根士丹利策略师Wilson预计美股短线将上涨
go
lg
...
周成功经受了对关键支撑位的考验,这表明
熊市
反弹还没有做好结束的准备,”这位策略师周一在一份报告中写道。 标普500指数上周结束了连续三周的跌势,投资者押注美联储不会将利率提高到比市场已经反映的峰值水平更高的位置。Wilson曾经准确预测了去年股市的下跌和10月的反弹,他现在认为该指数下一个阻力位在4,150点,比上周五收盘高约2.5%。 Wilson并不认为这波涨势会持续很长时间。他说,随着基本面继续恶化,尤其是在盈利方面,市场在中期内将进一步下跌。 尽管股市上涨,但“我们认为,这并没有压倒许多股票目前非常差的风险回报情况,因为估值和盈利预测仍然过高,” Wilson表示。他预计利润率将“大幅度”低于使当前的共识预期。 Wilson指出,由于库存过剩和尚未反映出的资本化成本,上市公司公布的利润与现金流之间的差距为25年来最大。 尽管美联储官员发表了鹰派言论,而且通胀和就业数据依然火爆,但标普500指数今年以来上涨了5.4%,科技股基准指数纳斯达克100指数上涨超过12%。Wilson最近警告说,他预计基本面将恶化。 摩根大通也持有类似的谨慎观点。以Mislav Matejka为首的该行策略师建议投资者利用近期上涨作为减仓的机会。 根据周一的一份报告,Matejka也对美国股市持格外悲观的态度,指出相对估值和盈利都接近历史高位,“过去10年的部分强劲表现可能会继续丧失”。 当然,也有人则持相反观点。富国银行策略师Christopher Harvey相信股市上涨还有进一步的空间。他在周一的报告中写道:“不要跟我们好像在
熊市
中一样交易,因为我们不在(
熊市
)。”
lg
...
金融界
2023-03-06
美股开盘:纳指涨近50点 中概教育股多数下挫高途、有道跌近4%
go
lg
...
金的利润将增加,旨在帮助该基金渡过股市
熊市
。根据另类基金数据提供商Convergence,去年10月底提交给监管机构的文件显示,以该策略命名的两只基金工具自7月推出以来,已从投资者那里筹集了8.364亿美元。目前,桥水公司管理着1,450亿美元的资产。 美国2月新车销量同比增长8.6% 据美国汽车经销商协会,美国2月轻型车新车季调后年化销量达1490万辆(上个月为1550万),同比增长8.6%(上个月为4.9%)。J.D. Power的数据显示, 2月新车贷款平均利率为6.8%(上个月为6.8%),较去年2月增加了252个基点。2月汽车贷款月供为722美元(上个月为723美元),较去年同期高59美元(与上个月持平)。美国汽车经销商协会预计2023年轻型车新车销量为1460万辆(与上个月一致)。 外资强势看好!瑞银上调中国经济预期,押注中国股票全年涨15%左右 随着中国在优化防疫措施后经济复苏强于预期,本周一,瑞银集团上调了中国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预期,进一步强调对中国经济前景的信心。瑞银称,中国经济复苏强于预期,预计消费者信心将进一步得到提振。他们还预计,中国股票今年有望上涨15%左右,并大幅跑赢亚洲股市。 史上最赚钱一年!全球大宗商品交易去年毛利有望突破千亿美元 根据咨询公司奥纬咨询(Oliver Wyman)周末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预计,由于俄乌冲突导致市场波动,全球大宗商品交易行业去年的毛利润有望达到创纪录的1156亿美元,这意味着这一数字将比2021年大幅增长61%。根据该报告,大宗商品交易行业去年毛利润有望较2018年时的360亿美元增长大约两倍。与金融危机后的上一轮大宗商品交易繁荣期——2009年相比,也将翻上一番,当年的毛利润约为570亿美元。 继续打“价格战”!美国Model S降幅超5% 特斯拉当地时间周日深夜宣布下调Model S、Model X在美国的起售价,分别降价5000美元和10000美元,以寻求在本季度最后一个月提振需求。根据该公司网站的数据,Model S从94990美元降至89990美元,降价5.2%;Model S Plaid 从114990美元降至109990美元,降价4.3%。Model X 从109990美元降至99990美元,降价9.1%;Model X Plaid 从119990美元降至109990美元,降价8.3%。 微软推出全能型人工智能模型Kosmos-1,可处理文本、音频、图像和视频等内容 近日,微软推出全能型人工智能模型——Kosmos-1。与局限于文本内容的ChatGPT(LLM)相比,Kosmos-1属于多模式大型语言模型(MLLM),可以像人类思维一样来处理文本、音频、图像和视频等内容。 苹果iPhone 15 Pro前玻璃面板曝光,Mac产品线或将全面更新 有博主放出了苹果iPhone15 Pro的玻璃面板,看起来新机会将iPhone 14Pro系列独有的打孔+灵动岛设计延续到iPhone15全系列中。此外,新机依然将采用弧形边框,而且正面边框似乎稍微增加了一丝丝曲率,与之前大量爆料和泄露基本吻合。 此外,知名苹果爆料专栏作家Mark Gurman表示,苹果正准备推出下一代Mac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其中也包括一款新iMac,可能会采用即将推出的M3处理器。 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的人体试验申请遭FDA拒绝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已经拒绝了马斯克创立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进行脑机接口人体试验的申请,原因为安全风险大。该消息来自7名Neuralink现任和前任员工。不过报道称,FDA的第一次拒绝并不意味着Neuralink不会进入人体试验。数据显示,过去三年的各类植入设备人体试验中,首次向FDA申请的批准通过比例约为三分之二。如果把二次申请也算上,那么85%的申请在第二次尝试时才获得批准。 谷歌、Meta起诉韩国数据保护监管机构的裁决 据韩联社,业内消息人士周一表示,谷歌和Meta Platforms平台已对韩国数据保护监管机构的裁决提起诉讼,该裁决将对非法收集个人数据的全球科技巨头进行罚款。2022年9月,韩国个人信息保护委员会(PIPC)对谷歌和Meta合计处以1000亿韩元(约7700万美元)的罚款,原因是这两家公司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个人信息并将其用于个性化在线广告和其他目的。 Silvergate Capital正在评估其作为持续经营企业的能力 Silvergate Capital公告称,无法在3月16日的期限之前向SEC提交10-K年报。同时警告可能存在资本金不足的问题,正在评估一系列后续事件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该公司公告称,无法及时提交年度10-K报告,该公司目前正面临着一场金融危机,这场危机是由其客户之一的加密交易所FTX倒闭引发的。 瑞信大股东Harris Associates已彻底退出 Harris Associates国际股票业务首席投资官David Herro已卖出该公司所持的所有$瑞士信贷(CS.US)$集团股份。Herro在邮件中表示,在过去三、四个月里退出对瑞信的投资。Harris Associates此前多年为瑞信最大股东,但在2022年底前将持股比例从10%减半至5%。 传软银旗下Arm计划今年赴美上市,筹资至少80亿美元 据报道,软银集团旗下Arm公司计划在美国进行IPO,筹资至少80亿美元。知情人士透露,这家英国芯片设计公司预计将在4月底秘密提交IPO文件,预计将于今年晚些时候上市,具体时间将根据市场情况决定。据报道,此次上市将使Arm成为过去10年美国规模最大的IPO之一,全球投行对该公司的估值区间从300亿美元到700亿美元不等。 京东正式加入“百亿补贴”大战 京东“百亿补贴”于3月6日0时全面上线京东App,亮相首页首屏正中位置,较原计划(3月6日晚8时)提早了20小时。 教育股盘前普跌,网传恢复发放课外辅导牌照为谣言 教育股盘前普跌,高途跌超4%,新东方跌近3%,好未来跌近2%。消息面上,“中国将向教培公司发放牌照恢复课外辅导”为标题的图片在网上流传。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该信息纯属谣言,系别有用心之人恶意炒作。此消息系2021年11月10日的报道,且内容为对政策的误读误解,与“双减”政策不符。 携程网今日盘后发布财报,市场预计亏损大幅收窄 携程网将于03月06日美股盘后发布财报。市场预期携程第四季度每股收益为亏损0.02美元,与2021年同期的亏损0.24美元相比大幅收窄。
lg
...
金融界
2023-03-06
掌控美股风云数十年的“TINA”已成过往云烟?
go
lg
...
。消息人士称,这一策略旨在帮助度过股市
熊市
,并产生与股市负相关的回报,这意味着如果股市下跌,该基金的利润将会增加。 后TINA时代将如何? 对于后TINA时代,高盛集团将这一转变称为“TARA”,意思是“有合理的股票替代品”(There are reasonable alternatives),德意志银行认为是“TAPAS”,意思是“有很多的股票替代品”(There are plenty of alternatives),而Insight Investment提出了“TIARA”,意思是“有一个现实的股票替代品”。(There is a realistic alternative) 试图判断市场走势的基金经理们表示,他们将密切关注美国劳工部在周五公布的2月非农就业报告,以判断2月份就业增长是否继续加快。瑞银全球财富管理的美洲股票部门主管David Lefkowitz表示:“多年来,美国成长型股票几乎是唯一的选择,但现在你可以从固定收益资产中获得收益。” 该公司一直建议客户将目光投向美股以外的领域,考虑将更多资金转移到新兴市场资产和投资级债券等领域。 美股未来“乌云笼罩”? 尽管债券收益率在2022年已经攀升至多年高点,但这并没有阻止投资者从债市撤资。晨星公司(Morningstar)的数据显示,去年投资者从应税债券基金和市政债券基金分别撤出了创纪录的2160亿美元和1190亿美元,主要债券指数创有记录以来的最大跌幅。 不过,许多被投资者视为股票替代品的市场在年初反弹后,最近都出现了下跌。2月,铜价录得7月以来最大单月跌幅,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新兴市场指数(MSCI Emerging Markets Index)录得去年9月以来最差单月表现。但许多人依旧认为,美股的吸引力仍不及其他资产。 企业利润被投资者视为美股上涨的一个重要推动因素,但这一数据已开始下滑。根据FactSet的数据,标普500指数成份股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的利润预计将下降4.6%,这将意味着它们将迎来自2020年第三季度以来的首次盈利下降。分析师还预计,标普500指数成份股公司的盈利将在2023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下降。 另外,美国股市看起来仍然不便宜。根据FactSet的数据,标普500指数未来12个月预期收益的市盈率约为17.5倍,高于17.2倍的10年平均水平。Insight Investment的美国多部门固定收益部门联席主管Gautam Khanna一直看好美国投资级债券,他表示:“美股市盈率尚未‘适应’新的现实。” Khanna还说,当投资者可以锁定信贷市场的中高收益率时,很难说股市“搏一搏”的行为是合理的。 例如,Birinyi Associates的数据显示,标普500指数成份股的平均股息收益率约为1.71%。相比之下,6个月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为5.129%,高于2022年初接近于零的水平。此外,一些大型券商正在推出收益率超过4%的货币市场基金。 一些投资者还表示,如果经济陷入衰退,股市看起来比其他资产更容易受到冲击。 去年股市从低点反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市场希望美联储能够收紧货币政策,遏制通胀,同时不将经济推入痛苦的衰退。然而,最近几周,一些基金经理开始担心,经济活动可能会再次加速,如果这使得通胀持续升温,美联储可能不得不提高利率,这可能会增加所谓“硬着陆”的可能性。 许多分析师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股市可能不会有好表现。 乔治梅森大学(George Mason University)商学院金融学教授Derek Horstmeyer的研究显示,在过去50年的衰退中,短期债券、长期债券甚至高收益债券的平均月回报率都高于美国的高市值股票。很难知道经济能维持多久。但Horstmeyer说,目前美股面临的风险似乎偏向下行。他说:“如果真的出现软着陆,美国股市明年可能会上涨10%。但如果我们真的陷入更艰难的着陆,很容易就会出现20%的下跌。” Principal Asset首席全球策略师Seema Shah认为,股票将是未来的主要输家之一,她说:“从历史上看,在经济低增长和高通胀时期,拥有并运营基础设施资产的企业股票将优于固定收益资产和股票大盘。另外,大宗商品也不错,尽管它们会有波动,但如果你从长期来看,大宗商品的前景是强劲的,因为它们是有限的资源。”
lg
...
金融界
2023-03-06
关于Blur的深度讨论及潜在投资机会
go
lg
...
是 NFT 交易者数量的 25 倍多。
熊市
期间 Blur 的空投、发币已经让许多 NFT 圈外的用户更愿意加入到 NFT 的交易和炒作中。Blur 也已经在项目早期获得了非常多的关注度,若 Blur 在行业内始终保持领先地位,随着牛市到来,NFT 交易市场的头把交椅带来估值的提振可能会给$BLUR 价格带来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2. 赛道竞争优势助力业务横向拓展 自 Blur 10 月底上线以来,期间的累计交易量已经领先 OpenSea、X2Y2、LooksRare等主要交易平台,发币后持续空投预期预计还将继续刺激 NFT 交易量集中在 Blur 平台上。当用户的交易习惯、 NFT 使用习惯倾向于首选 Blur,Blur 有望在代币激励结束后留存大量 NFT 专业交易者和巨鲸用户。 在Blur 路线图中,笔者解读出 Blur 对 ERC 1155 领域交易、打开费用开关(F-Switch)、流动性项目(Liquidity Project)方向拓展的想法,“含糊其辞”的路线图似乎暗示了 Blur 未来还将进一步在 NFT 生态中横向拓展业务,从中一窥 Blur 成为一站式 NFT 基础设施的野心(仅为个人对 Blur 路线图的解读,不代表项目官方想法)。官网中还有对 NFT API 申请的表格,许多 NFT 协议和产品也都等待着 Blur 开放其 API 端口使得 NFT 报价更加准确,交易、清算的流动性更加好。 OpenSea 近期调低交易手续费、变更灵活性版税的规则,让市场更加确信了 Blur 对 OpenSea 产生的威胁。两者横向比较来看,OpenSea 更类似“多链 NFT 大型超商”,侧重于 NFT 一级发行和不同种类的 NFT 的展示,适合作为 NFT 新手小白登录 NFT 的第一站,而 Blur 定位在“NFT 专业交易工具”,侧重于专业级别的交易买卖,适用于 NFT 老手、巨鲸、做市商等专业玩家的市场。二者定位重心不同,导致了目前 OpenSea 的交易者人数仍旧是最多,但 NFT 的二级交易量整体占比更高。Blur 第二季空投结束后,二者的交易量情况、交易者人数仍需要持续关注,会是竞争格局的重要指标。 3. 代币经济学模型存在各种业务增长、代币增值可能 从本质上来讲,Blur 与 OpenSea 最大的不同在于 Blur 是一个内嵌了代币经济系统的 NFT 交易市场。Chirs Dixon(a16z合伙人)和 Fred Ehrsam(Paradigm创始人)曾在 2017 的访谈中提到,代币是一个针对(互联网平台公司)扩张问题的通用解决方案,当一个新的网络平台还没有足够多的网络价值的时候,用财务激励和吸引早期种子用户,然后这种财物价值会慢慢收窄,因为网络价值已经逐渐增长。这也是为什么 Blur 可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弯道超车,与 OpenSea 平起平坐的原因。内嵌了代币模型的 NFT 交易市场使得每个参与者(创始团队、NFT 社区、用户、做市商等)都可以直接在这个平台中获得激励,分享共建产品后产生的网络效应红利。未来代币空投激励、社区激励还将持续一段时间,Blur 逐渐积累的用户数据和网络效应将加固社区对产品的信任和用户使用习惯,从而持续产生正循环。 从微观上来看,$BLUR 公布的简单的代币经济学文档,为 NFT 社区去中心化治理留了许多开放性选择。在治理机制中,Blur 设置了三个委员会来协调治理过程,其中激励委员会(Incentive Committee)负责管理协议给社区的激励,工作范围包括提供做市商流动性、社区代币激励等,同时也提出如果当前激励预算使用完毕(第一季 12% 的代币空投、第二季 10% 的代币空投),可以通过治理申请更多激励分配(剩余 39% 社区代币)。 创始人@PacmanBlur在采访中曾提到对代币价值捕获的思考,市场中对于 Blur 协议采用 Voting Escrow 模型来进行更多价值捕获的讨论已经出现,我们也了解到 Blur 有意往 veToken 模型发展(但具体进度未知),未来若代币价值捕获协议收入,同时协议稳居交易市场领先地位,那么代币估值将有更多增长空间和动力。 我们从 Blur 项目学到什么? Web3.0 创业 产品设计的多处细节体现了团队对 NFT 市场痛点的深刻认知、对用户需求的清晰了解。Blur 贴心的产品设计吸引了大量 NFT 频繁交易者和巨鲸用户,针对 NFT 流动性准确的营销激励模式和空投预期将大量非 NFT 领域的 Crypto 用户的关注力集中起来,持续的空投预期和功能更新不断昭示着 Blur 进一步“改变用户习惯”和颠覆 OpenSea 中心化平台的野心。 1. 清晰了解市场需求,打造真实解决市场痛点的产品 Blur 于 2022 年 10 月 19 日正式上线,此后好评如潮。除了其他交易市场、聚合器也具备的空投预期、挖矿机制等,Blur 的主推产品特色是速度、 0% 交易手续费(后续可能会上调)、合集出价功能(Collection Bidding)。极为朴素的功能细节,却在产品层面把 NFT 交易市场效率拔高了一个层次。Blur 多个产品细节配合前期 Go-To-Market 运营策略的组合拳让对手们看起来从未真正了解用户和市场。 速度:Blur 的速度优势主要体现在 UI 界面对(1 )交易进行中(Pending)的信息刷新速度,(2 )挂单(Listing)的信息刷新速度。朴素的功能却是 Blur 能在红海的 NFT 交易市场突出重围的杀手锏。 图片来源:Blur Mirror 这个看起平平无奇的功能,对于专业交易者、频繁交易者而言极为重要,也是 Blur 赢得用户的关键。在 FT 代币的交易市场,价格刷新速度已经不是用户敏感点所在,因为我们默认各家交易所的数据更新速度都差不多,不会造成很大的套利差,但在 NFT 交易市场,市场不得不接受原有几家交易平台缓慢的报价信息。 Michael Lewis 的《高频交易员》描绘了华尔街的高频交易员(High Frequency Trader)为了更高级别的信息传输速度,不惜斥巨资铺设光纤线路,速度对交易盈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尽管普通的 NFT 交易还没有发展到高频交易的内卷阶段,但是 NFT MEV和 NFT 机器人已经证明信息流速度能够创造巨大价值。因此,当 Blur 带着最快的信息流速度横空出世时,给用户(尤其是扫货需求强的专业级用户)带来了碾压其他平台的交易体验,频繁交易的 NFT 炒家、巨鲸快速而自然的切换了交易市场的使用习惯。Blur 可以说是第一家真正意识到信息流速度对于 NFT 交易重要性的平台,也因此快速赢得了市场。 成本 Blur 也尽力为用户提供交易成本最低的环境。降低成本是最直接解决流动性的方法之一。交易手续费、版税、Gas Fee 和 NFT 本身的价格构成了交易者的主要成本。除了流动性,用户对交易成本的敏感性也是极高的,市场会用脚投票,选择成本最低的平台。本文就交易手续费和版税展开讨论。 交易手续费(当前 0% ) Blur 上线至今一直主打 0% 交易手续费,对于 OpenSea 2.5% 、X2Y2 0.5% 、LooksRare 2% 、SudoSwap 0.5% 的交易手续费都是一个极为有力的打击。对于卖家来说的确可以将手续费通过 NFT 自身价格转嫁给买家,但是降低交易手续费本身在市场中起到了促成交易的作用,拉近买单卖单的距离。未来 Blur 可能会在社区决议下提高交易手续费,但是短期内仍旧会维持这一水平。 版税(初期为最低 0% ,后调整为最低 0.5% ) Blur 在 2022 年 10 月公开上线时,不强制执行创作者版税,卖家可以将版税最低设置为 0% ,也可以按照原有创作者版税方案执行,但是对于支付 0.5% 版税的交易者 Blur 明确会给与更多空投以鼓励这种行为。言下之意,Blur 支持创作者,但也深知降低版税也是促成交易的关键点。后期 Blur 将版税规则调整为最低设置成 0.5% ,虽然标准线上升但没有引起社区对于X2Y2反复更改版税规则时候那么大的争议。 代币发行后,Blur 也很快宣布了新的版税规则,从吸引创作者角度出发,反击 OpenSea 对 Blur 实施的一系列“制裁”政策。 前情提要: 2022 年 11 月,OpenSea 上线了交易市场黑名单(Blocklist)工具(包含 Blur 在内的多个不强制执行版税的交易市场),NFT 创作者可以选择使用该工具,以屏蔽在不强制执行版税的平台上进行交易,但好处是 OpenSea 会对采用该工具的 NFT 合集强制版税收取,不采纳该黑名单的 NFT 合集可以在多个交易市场进行交易,但是 OpenSea 不会对买家强制执行版税。这一举措让许多创作者陷入两难境地,若选择 OpenSea 的黑名单,版税收入比例得到了保证但是会牺牲 NFT 在 Blur、X2Y2等交易市场中的流动性机会,若选择了多个平台的流动性,就不得不牺牲部分版税收入。 2023 年 1 月,Blur 使用 OpenSea 的 Seaport 协议,巧妙绕过了上述黑名单工具的政策,意味着新发的 NFT 可以在采用 OpenSea 黑名单工具的同时,在 Blur 上进行交易。如此一来,NFT 创作者们可以在 OpenSea 上征收全部版税,同时也可以在 Blur 上进行交易。 Blur 最新的版税政策给了 NFT 创作者提供了 3 种选择: (1 )选择一:不采用 OpenSea 黑名单工具的新 NFT 合集,Blur 对这类新 NFT 执行最低 0.5% 的版税保护; (2 )选择二:采用 OpenSea 黑名单工具的新 NFT 合集,Blur 对这类新 NFT 同样执行最低 0.5% 的版税保护(因为 Blur 目前通过 SeaPort 协议绕过 OpenSea 黑名单); (3 )选择三:NFT 合集若完全禁止在 OpenSea 上交易,Blur 会强制执行完整的创作者版税(Full Royalties); 此外,Blur 还讽刺性地给出了目前尚不可执行的“选择四”:若 OpenSea 停止黑名单工具,Blur 会与 OpenSea 一同执行完整的创作者版税政策,可以看作是 Blur 隔空喊话 OpenSea 取消黑名单政策。 细思其中的博弈逻辑,看似是“版税之争”,实则是价格拉锯战,因为当版税政策一致时(选择四:OpenSea 取消对 Blur 黑名单),两个平台成本端的竞争就直接落到了交易手续费上,届时谁能够在价格战中坚持更久就更有可能获得更多用户和交易量。Blur 采取的代币模型激励及去中心化的治理方式,在 NFT 社区参与治理、国库资金投放、流动性激励方面具有更多灵活性,使其在吸引 NFT 社区和创作者方面更加具备优势。 图片来源:Blur Mirror UI 展示:Blur 为 NFT 用户提供更全面的交易信息,降低用户在不同平台间切换的时间成本,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数据看板的精细优化则为 NFT 交易者的决策提供了更好的辅助,利于交易频次的提升。 NFTGo 在其最近发布的《NFT Annual Report 2023 》中总结到,NFT 专业交易者的习惯模式已经发生了变化,从原本先在社交媒体发掘项目,然后去 OpenSea 完成交易,发展到如今是发掘项目后,通过数据分析平台、聚合器调查后再进行交易。 Blur 的 UI 界面类似 Bloomberg,为 NFT 交易者提供了多维度的交易信息,包含历史交易走势、交易深度、挂单信息、要价情况以及 NFT 合集自身的基本信息,包括发行总量、版税比例、持有者占比等。一览无余的 UI 界面使得交易者不再需要去多次对比其他交易市场、数据分析看板的信息,也无需跳转多个页面获得判断交易所需的信息。在设计方面,Blur 专业化的展示体现了团队对 NFT 交易者细致入微的了解。 横向比较来看,同属聚合器赛道的 Gem 以及已经集成到 Uniswap 的 Genie,在产品设计方面差距甚远。交易者仍需跳转多个界面获得数据和信息,看似更全面的信息展示,实际存在较高的信息冗余,用户选择和等待的时间提高了交易摩擦,降低了交易频率。其中,Gem 的展示界面直接集成了Dune Analytics的数据展示、Bubblemaps 的持有者地址的图谱功能,数据的全面性不错但直观性欠佳,且数据真实性也完全依赖第三方。相比之下,Blur 仅提供了有限的信息和数据,但是聚焦在 NFT 交易的关键信息上,信息的直观性、可读性更高。Blur 团队对 NFT 用户交易习惯的了解、对 NFT 行业痛点的认知,都体现在了专业和贴心的产品设计中。 Blur 持续改变 NFT 行业交易范式的野心从近期 UI 优化中可见一斑。当前的 UI 设计简化了用户的交易流程,但其业务版图目前仅覆盖了交易市场,重心更多在 NFT 的二级交易,NFT 初阶用户一开始还是会将 OpenSea 作为跨入 NFT 世界的第一站,因为 OpenSea 有其更加 NFT 小白友好、多链、多品种的优势。Blur 在 2023 年 2 月 17 日,更新增加了“Trending”(趋势潮流)看板功能,用户可以直接在 Blur 上看到近期火热的 NFT 项目,将 NFT 市场更一线和更早期的交易信号也纳入展示范围。 我们可以看到 Blur 在朝着 One-Stop-Shop 一站式平台的方向发展,协议中积累了大量用户后,当用户使用习惯逐渐养成后,配合不同业务的交叉销售,Bulr 对 NFT 市场的影响力会进一步增加。 图片来源:Blur 官网 BAYC 系列 合集出价功能(Collection Bidding): Blur 除了拥有和其他竞品一样的扫货(Sweeping)、批量上架(Bulk Listing)等功能以外,其针对一个 NFT 合集推出的出价功能赢得了众多 NFT 专业交易者的喜爱。 其他交易平台上的出价功能仅能针对单一 NFT 或者干脆没有该功能,抽象类比到 FT 的交易中,意味着市场中只有卖单信息是透明公开清晰的,但交易者对某一 NFT 合集的买单需求情况是没有清晰了解的渠道的。Blur 的合集出价功能填补了这一关键的市场信息、功能空缺。在设计该功能时,Blur 也开启被盗 NFT 保护功能(Stolen NFT Protection),避免被盗 NFT 被出价买走的情况。 Bid 功能使得用户可以直接用ETH资金进行出价,省去了在某些平台需要将 ETH 兑换成 WETH 再进行交易的繁琐流程,进一步节省了用户的交易时间。 2. 利基市场产品定位,反而掌握了市场核心用户 因为 UI 界面酷似 Bloomberg、具有代码风格,Blur 的 Pro-Trader-Friendly (专业交易者友好)的特色非常鲜明,但这也与其初期产品定位在服务于 NFT 专业交易者、NFT Flippers 的利基市场(Niche Market)有关。在 NFT 行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以太坊上蓝筹 PFP 资产为主、大量腰尾部 NFT 资产为辅的格局,用户群体中也逐渐形成了一批经验丰富的 NFT 炒家、专业交易者和做市商,这部分人群虽不是推动 NFT “Mass Adoption”的一线力量,但他们掌握了大量的蓝筹资产、对 NFT 炒作/Flip 的专业经验、且是行业流动性的主要来源。这部分利基市场也是 NFT 市场中最活跃的玩家,掌握了这部分用户,也意味着掌握了 NFT 中最核心的用户群体。NFT 用户市场众口难调,Blur 没有选择更多小白用户、新用户友好的简单可爱的 UI 设计,选择了代码风格的界面看板,切入专业级的市场,掌握的是更加活跃、资金体量更大、流动性动力更强的高价值交易用户。后期随着用户增长,新用户也有望逐渐转化成为高阶玩家。 对于 NFT 巨鲸、高频交易者、NFT Flippers、专业交易者、NFT 基金、NFT 做市商而言,以往一直缺少比较一站式好用的工具和产品,Blur 的出现为专业玩家解决了这一痛点,专业的细节设计带来了全新的用户体验,在社区内获得了极佳的口碑,得到了用户口口相传的好评。 3. 增长优先战略快速攻城略地 创始人@PacmanBlur在公开的采访中曾提到,相比短期内零协议收入,Blur 更加重视早期用户增长和创造给用户带来真实价值的产品,好的产品不会担心长期变现的方式,早期用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和更直观的产品争夺用户。 2023 年 2 月 18 日,OpenSea 宣布短时间内实施 0% 交易手续费的政策,同时对于所有 NFT 合集都采用可调节式的版税政策(此前是仅针对新的 NFT 合集),最低版税水平 0.5% (与 Blur 最低版税线一致),并且取消了对 Blur 的黑名单工具。这一行为已经足以证明,OpenSea 感受到了 Blur 对它造成的巨大威胁,不得不采用更低的费用、更灵活的版税政策来做抵抗。(备注:合约中已经采用了链上强制实行版税收取的 NFT 合集不适用可调节版税政策。) 图片来源:OpenSea Twitter 4. 运营技巧方面,持续的空投预期与产品新功能的节奏完美契合,牢牢锁定用户和市场关注度 Blur 发币前的运营策略也值得所有创业团队学习。加密货币领域的“空投文化”一直能够吸引较多的流量和关注度,但是能够把代币空投作为工具并把价值发挥到极致的,Blur 算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 确定性:Blur 发币前第一季的空投分成了三轮,分阶段“调教”用户使用 Blur 平台,Airdrop 1 给了参与内测的部分用户,Airdrop 2 激励给挂单的用户,Airdrop 3 激励给要价的用户。除了第一轮的空投是内测结束后宣布,Airdrop 2 和 Airdrop 3 均是在活动刷空投前宣布规则,对于通常闭着眼睛盲刷空投的用户来说,确定性是更高的,方向性也会更强,既能够实现 Blur 希望用户体验的功能(挂单及合集要价功能),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又能够使得用户“劳有所得”。 递进性:第一季的三轮空投,每一次都比前一轮空投量更大(第二轮是第一轮空投的 1-2 倍,第三轮是第二轮的 10 倍),给与更多后入场的用户更多的激励。此外,Blur 在宣布第三轮空投时,同时上线了独家的“合集要价”(Collection Bid)功能,也给予了这个功能的使用者最多的奖励空投,将空投激励用到了产品新功能宣传和用户习惯强化上。“合集要价”本就填补了市场空缺,而团队运营的巧思使得功能推广轻松实现。 并不是说“空投”都是有效的、有益的,也不是照搬 Blur 的空投模式一定会再次成功。Blur 运营上的成功,在于团队深谙用户对于空投的预期,并利用预期设计了良好的节奏匹配新功能进行宣传,沉淀为长期的社区绑定关系。 5. 代币经济学展现团队长期建设产品的决心和DAO治理的愿景 $BLUR 的代币经济学体现了团队长期建设项目的目标和去中心化治理的愿景。创始人@PacmanBlur曾在 Twitter Space 中多次提到,Blur 的代币经济学设计是由团队与投资人 Paradigm 共同合作设计,借鉴了不少其他DeFi项目的代币经济学模型(包括 Uniswap、GMX、dYdX等)。从代币经济学文档中看出,团队深知代币是联结社区的桥梁,大部分的代币(51% )最终都会分发给社区参与者,其构成如下所示。 51% Blur 社区成员 = 12% 第一季空投 + 10% 第二季空投 + 29% 其他贡献者拨款/社区项目/激励等 团队非常重视社区去中心化参与协议未来治理,给与社区 51% 的代币,也非常重视回馈和奖励创作者、NFT 社区、社区贡献者,代币经济学也为 NFT 创作者留足了激励空间,有利于协议期吸引 NFT 创作者和社区。 图片来源:Blur 官方文档 Web3.0 投资 1. Web3.0 急需 Mass Adoption 的不是用户,而是优秀的创业者、开发者 NFT 诞生于 2017 年,由加密猫 CryptoKitties 的创始人 Dieter Shirley 提出,为了让市场区分 CryptoKitties 与 ERC 20 的区别,将 NFT 非同质化代币的概念推向市场。2018 年 OpenSea 成立, 2021 年末 Gem 成立, 2022 年X2Y2、LooksRare 诞生,NFT 市值在 2022 年曾达到346 亿美金的最高水平(2022 年 5 月),然而 NFT 交易平台中的最基本的买单集中信息展示直到 2022 年第四季度才由 Blur 向市场推出,让身处加密货币投资机构的我再次意识到,行业优秀的创业者太少,真正最迫切需要 Mass Adoption 的不是用户,而是优秀的创业者、开发者。 Blur 的创始人近期解除“匿名”状态,公开展示了自己过往的经历。在各种采访和公开信息中我们可以知道,@PacmanBlur具有工程师教育背景, 2016 年第一次创业就成为了 Y Combinator 2016 年冬季批次的项目之一,此后他去 MIT 学习数学和计算机科学时期遇到了 Blur 的联合创始人。2018 年,当他们还在 MIT 读书期间,两人一同创业,并且在 2021 年把公司成功出售。结束了上一段创业后,两人很快就开始 Blur 项目的创业,因为@PacmanBlur自己在 2021 年的时候着迷于 NFT 交易,但作为用户的他觉得市场中缺乏从交易者角度去思考和设计的交易市场、NFT 基础设施,所以产生了 Blur 的想法。Blur 的 10 人团队也是人才济济,包含 7 名工程师曾来自于 Citadel、Five Rings、Twitch 团队,以及 1 名来自 Square、Brex 的设计师。总的来说,Blur 团队具备传统金融行业的交易公司、大型流媒体平台的开发经验和知名公司的设计经验,是 Blur 能够推出广受用户欢迎产品的良好基础,两位创始人过往的创业和合作经历也为再度合作、管理团队、融资做了充分的铺垫。 2. 解决行业真实痛点的产品不畏惧红海竞争 Blur 团队于 2022 年 1 月成立, 5 月开始产品内测, 10 月产品公开测试,项目成立一年左右发币。项目的节奏在加密货币圈不算非常快,但是可以看出团队自始就有清晰的产品思路,在
熊市
大环境下始终保持着开发产品、推出新功能的节奏。尽管在 Blur 上线之前已经有许多 NFT 交易市场率先抢占市场,但行业痛点一直存在,一直未被现存的竞争者所解决。对于创业团队来说,赛道竞争是需要考虑的一方面,但是按照第一性原理,重心更应该在于“解决行业痛点”。如果产品足够优秀,可以改变赛道原有竞争格局,厚积薄发,甚至引领行业的趋势和发展。 都说成事需要“天时、地利、人和”,Blur 没有选择在完美的时机(牛市)上线产品,甚至连发币都没有等到牛市来临。但从结果看,Blur 已经获得了阶段性的胜利,甚至成为了
熊市
期间自主制造叙事的项目。无论产品上线、发币时间是在
熊市
还是牛市,对于足够优秀的产品和团队差别不会非常大,但对于普通项目可能会有天差地别。这是笔者观察到的所有成功的创业团队都具备的自信。 3. 团队认知决定了产品上限 合集要价功能(Collection Bidding)填补了市场信息空白。Blur 的合集要价功能是提升流动性的关键功能,填补了 NFT 市场中巨大的信息空白。之前摆在 NFT 交易者面前的一个问题是,供给明确而需求不清晰,即用户以往只能在其他交易市场/聚合器清楚了解挂单情况,但对于 NFT 的要价需求情况无法掌握,好比在订单簿上交易员只看得到卖一及以上的信息。Blur 的合集要价功能平平无奇,但却给用户提供了直观、清晰的买单要价情况,当信息的空缺被填补,用户交易欲望从根本上提升了。这一功能也极大的方便了掌握大量 NFT 热钱的用户(巨鲸、频繁交易者、专业交易者、做市商们)的低买高卖交易。 代币激励“流动性”,而非“交易量”。在多个@PacmanBlur参与的 Twitter Space 和采访中他都提到,Blur 与其他一些交易市场的代币经济模型的区别点在于,激励“流动性”而非激励“交易量”,后者往往陷入对刷量交易(Wash Trade)的激励,而使得交易量虚增。作为 NFT 交易市场,“流动性好”的定义是卖家挂单可以快速卖出,买家要价可以快速买入。Blur 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将代币激励给贴近地板价的挂单和要价,即那些在市场中帮助“撮合交易”的用户。可以类比理解为,鼓励更多的用户集中资金到“买一”和“卖一”,当价格波动时交易自然发生,流动性激励最终会传导至交易量,但是显然比直接激励交易者更加“有机”。 早期以增长为重,变现对于好产品不是大问题。对于 0% 的交易手续费导致短期内协议零收入,@PacmanBlur的回答是项目早期更加重视用户增长和打磨产品,类似阿里巴巴早期的战略方法,先让利给用户,项目达到绝对的优势地位后,再思考变现途径会是更加容易。创始人的“先增长,再变现”战略或许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创业项目和团队,但是展现出了他们对于长期建设项目的耐心和信心。 4. 投资是个互相选择、共同成长的过程 很多人看好 Blur 的一个原因是资方背景中有亮眼的 Paradigm,但笔者更觉得这个组合是“互相选择”和“共同成长”。团队对于先增长再考虑收入的远见,与 Paradigm 长线投资风格一致,像是两个“长期主义者”的结合。在代币经济模型设计方面,Blur 也与 Paradigm 一同合作,相信在过程中借鉴了不少 Paradigm 研究团队之前在 Uniswap 等其他项目的代币设计经验。两支优秀团队各自发挥优势,帮助彼此成长、互生共赢,互相带来价值的过程,是值得从业者们参考和学习的。 反思在研究Web3.0 一级项目的工作中,时常能听到两种极端的故事:(1 )某项目 A:各家知名加密货币基金争抢份额;(2 )某项目 B:无人问津,融资 N 月未果。在互相选择的阶段,倒追和被追的故事比比皆是,但从没有“最正确”的选择,只有当下“最合适”的选择。在这个信息不对称、不充分的市场,投资人和项目方都需要衡量好自己的价值和需求。对于投资人来说,确定好自己的投资赛道和方向,同时提升自己能够给项目和行业创造的附加值,能够更加精准匹配标的项目;对于创业团队来说,每一分融资带来的杠杆效应也不一样,选择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投资人,在漫漫创业路上也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争论。 反思在投后项目的跟踪中,尚有可以做的更好的地方。加密货币行业从业者整体都年轻,创业者、投资人难说谁更有经验和认知。但无论是哪方,都需要有对行业的长期信仰和耐心,冷静对待市场噪音,有独立自主的判断,不断打磨自己对赛道和行业的认知,给用户和行业带来力所能及的价值创造,相信这个市场不会辜负在正确的方向上努力的每个人。 围绕 Blur 的潜在投资机会在哪里 1. 代币投资 $BLUR 代币当前流通市值约为 3 亿美金左右(2023 年 3 月 1 日,流通量 13% 左右),全流通市值 FDV 为 25 亿美金左右。根据我们对 Blur 的估值,当前$BLUR 属于偏高估区间,已经包含了市场对 Blur 项目的未来较高的预期。代币投资仍需考虑上述 Blur 面临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以及宏观因素的转向。 2. NFT 投资 自从 Blur 去年 10 月上线以来,NFT 市场交易量提振不少,流动性增加也使得交易员投资买卖的意愿更强,更多的套利、交易机会随之增加。Blur 2 月 14 日开启第一轮代币空投领取的同时,也宣布了第二季的活动,可以明显从数据上看出,交易者们也在积极参与“连环空投”活动, 2 月 15 日交易量较之前有明显增长。预计在 Blur 持续进行的第二轮空投活动期间,NFT 市场还将保持同等热度。 图片来源:NFT Marketplaces Dune Analytics – SeaLaunch 图片来源:NFT Marketplaces Dune Analytics – SeaLaunch 更加高阶一些的 NFT 交易,还可以配合 NFT-Fi 工具进行杠杆和风险对冲。NFT 期货产品包括 NFTPerp、NFEX、Tribe 3 等。部分 NFT 交易员为了得到更多的空投,会频繁大量在地板价附近挂单或要价(Collection Bid),期货协议可以帮助对冲交易达成后 NFT 价格上涨下跌带来的风险,也可以使得 NFT 投机者在 NFT 市场流动性较好的时候,给交易策略增加杠杆。 当然,许多 NFT-Fi 协议还处于早期阶段,也会存在一定使用成本,投资者需要自行计算,平衡收益与成本后设计交易策略。NFT 市场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做市商业务也逐渐兴起,在 NFT 市场中也存在庄家拉盘导致散户交易者被套的情况,提醒投资者注意 NFT 交易风险(本文不作为投资建议)。 3. Blur 及 Paradigm 生态合作 Blur 项目自身的强大也会有反哺合作方以及 Paradigm 投资其他标的的可能。2022 年 10 月底 Blur 刚上线时,Paradigm 与 Justin Roiland 合作的社会实验项目Art Gobblers开启 Free Mint 活动,地板价一度飙升至 14 ETH。Blur 的投资人和帮助 Blur 宣传的 KOL 可以直接参加 Free Mint 从中获益。从这一事件看出,Paradigm 和 Blur 关系紧密,不排除未来还会有互相造势、互相贡献流量的运营策略。Paradigm 也曾投资多个 DeFi、NFT、公链、MEV 项目,旗下的项目和产品或许未来还会有与 Blur 进一步合作的可能。 小结 Blur 拥有一支意在真实解决行业痛点和长期建设的团队,在 Paradigm 的长远眼光和代币经济学模型的专业认知加持下,我看到了 Blur 进一步改变 NFT 交易范式、颠覆 NFT 市场格局的未来。 信息来源 Blur 官方 Mirror Blur 官网 Blur Escalates Royalty Battle With OpenSea, Recommends Blocking Platform – CoinDesk OpenSea Launches First Royalty Enforcement Tool Amid NFT Marketplace Drama – CoinDesk @pandajackson 42 关于 Blur 的 Tweet Blur Tokenomics 代币经济学解读 – @jessicaxyshen Blur – the NFT marketplace for pro traders | Interview with Pacman | Token Terminal Blur Foundation 代币经济学文档 交易市场概览 – NFTGo NFT 交易市场 Dune Analytics – SeaLaunch Blur 空投领取、未来路线图页面 Blur Rugs OpenSea – Web3 Academy Blur 代码库 @0x Prismatic 关于 Blur、OpenSea 的推文 Delphi Digital关于 Blur 的分析推文 0x Kofi 对于 Blur 的推文 Chris Dixon 与 Fred Ehrsam 2017 年的访谈记录中文版 致谢 本篇研报离不开 @xuxiaopengmint@fanyayun 的建议和审核。感谢@MasterXDai对产品护城河、NFT 交易市场赛道、代币经济学模型等角度的讨论和思路指引。另外,非常感谢@BTCdayu 对报告的及时指正!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3-06
桥水基金防御性Alpha策略新基金据悉筹资超8亿美元
go
lg
...
止有10家投资者。这一策略旨在抵御股票
熊市
,如果股票下跌,基金的利润将增加。
lg
...
金融界
2023-03-06
比特币(BTC)全网爆仓2.5万亿、急挫2.2万刹车一小时内跌超6%怎么回事?
go
lg
...
近90%。2022年加密货币市场的寒冬
熊市
,以及该行大客户FTX帝国的崩溃,促使该公司遭遇沉重打击。 主要加密货币公司继续与Silvergate保持距离,比特币和以太币均下跌超过5% 。在美国交易日,由于加密货币客户继续逃离银行,Silvergate的股票暴跌后,大多数市值排名前10的其他加密货币都出现了类似的下跌。 Silvergate实际上已成为加密银行的代名词,时至今日,其网站的首页仍在宣传其早年看到“数字货币的潜力”后与该行业建立的关系。这种关系的一部分可能对Silvergate不利,因为据报道它与对FTX欺诈活动的调查有关。 包括美联储和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在内的美国银行业监管机构,一直在努力在他们监管的银行系统与他们标记为传统金融部门主要危险的加密货币行业之间设置障碍。这些机构的政策声明仔细列出了针对专注于数字资产的银行,以及发行和交易这些资产的公司的案例。在上周的一份新声明中,他们再次警告银行,随着“客户对加密资产行业相关的市场事件、媒体报道和不确定性做出反应”,他们的存款可能会迅速流失。 “显然,他们敦促极度谨慎,”曾任联邦存款保险公司高级官员的Davis Wright Tremaine银行业律师亚历山德拉·巴拉格(Alexandra Barrage)说。她继续解释,当监管机构发出这些警告时,他们可能已经想到Silvergate和类似的银行,她说这表明银行机构异常愿意为他们不想看到的事情“提供一些护栏”。 快速抛售对Coinbase造成影响,该公司在开始出现连接问题。“机构有点紧张,因为Silvergate似乎有问题,”Web3风险投资工作室ContentFi的Nick Ruck强调。他还指出,Mt. Gox的部分比特币的发行将增加其流通供应量,这是波动的另一个来源。 其他主要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包括Binance、Bitfinex、Kucoin、OKX和Kraken都没有报告类似的问题。 比特币杠杆率上升 除重大行情外,交投方面需要谨慎关注的是,Bitfinex和OKX的比特币交易员不愿使用保证金市场进行看跌押注,这造成了令人担忧的失衡。加密货币交易员用比特币建立杠杆头寸的冲动,对许多人来说似乎是无法抗拒的,但市场无法知道这些交易员是极端的冒险者,还是精明的做市商来对冲他们的头寸。即使交易者仅仅依靠杠杆来通过维持抵押存款和冷钱包中的大部分头寸来减少交易对手风险,也需要保持对冲。 保证金交易允许投资者通过借入稳定币,并使用收益购买更多加密货币来利用其头寸。当这些交易员借入比特币时,他们将比特币用作空头头寸的抵押品,这意味着他们押注价格会下跌。 这就是为什么分析师会监控比特币和稳定币的借贷总额,以了解投资者是看涨还是看跌。有趣的是,Bitfinex保证金交易者在2月26日进入了最高杠杆多头/空头比率。 从历史上看,Bitfinex保证金交易者以快速创建10000枚比特币或更高的保证金头寸而闻名,这表明鲸鱼和大型t利平台的参与。 如上图所示,2月26日比特币/美元多头保证金需求,超过空头133倍,达到105300 BTC。在2023年之前,该指标上一次达到有利于多头的历史高位是在2022年9月12日。不幸的是,对于多头来说,这一结果有利于空头,因为比特币在接下来的六天里暴跌19%。 交易者应与其他交易所交叉引用数据,以确保异常现象是整个市场范围的,尤其是因为每个市场都有不同的风险、规范、流动性和可用性。 例如,OKX提供基于稳定币/比特币比率的保证金借贷指标。在OKX,交易者可以通过借入稳定币购买比特币来增加风险敞口。另一方面,比特币借款人只能押注加密货币价格的下跌。 上图显示OKX交易员的保证金借贷比率在整个2月份有所上升,这表明即使比特币价格在2月16日至2月23日期间多次未能突破25000美元阻力位,专业交易员仍增加了杠杆多头头寸。 此外,2月22日OKX的保证金比率是六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个水平非常不寻常,并且与Bitfinex上看到的趋势相吻合,在Bitfinex上,强烈的不平衡有利于比特币保证金多头。 整个2023年,Bitfinex的比特币多头杠杆率几乎不存在,目前每年低于0.1%。简而言之,交易者不应恐慌,因为保证金贷款的成本仍处于被认为健康的区域,并且期货合约市场不存在失衡。 这场运动可能有一个合理的解释,这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例如,一个可能的罪魁祸首是稳定币借贷成本的上升。稳定币借款人每年在Bitfinex上支付25%,而不是比特币贷款提供的最低利率。2022年11月,当领先的衍生品交易所FTX及其做市商Alameda Research破产时,这一成本大幅增加。 只要比特币保证金市场仍然极度不平衡,交易员就应该继续监控数据以寻找额外的压力迹象。目前没有发出危险信号,但Bitfinex比特币/美元多头的规模,即25亿美元头寸应该引起关注。 在加密行业你想抓住下一波牛市机会你得有一个优质圈子,大家就能抱团取暖,保持洞察力。如果只是你一个人,四顾茫然,发现一个人都没有,想在这个行业里面坚持下来其实是很难的。想抱团取暖,或者有疑惑的,欢迎加入!公众号:王哥爱吃香菜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可以点个赞关注哦,我们下期再见!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3-06
SocialFi升温 WGF社交如何破局?
go
lg
...
念都还未普及),许多项目都很难在漫长的
熊市
中生存下来。 去年FaceBook更名Meta,Twitter易主马斯克;两大Web2.0全球化社交网络转向Web3.0,SocialFi路径;巨头的入局,资本的青睐;好像都在告诉,SocialFi大有可为。 下面我们就扒开隐私SocialFi平台WGFdeSocial来看看,它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在SocialFi领域建立自己的价值社交网络。 一、去中心化,打破垄断 过去几年,区块链各项技术发展迅速,但是SocialFi一直受限于底层基础设施性能限制,未得到高效发展推进;直到Layer 2在近两年的探索得到市场认可。WGFdeSocial基于以太坊技术开发自己的Layer 2网络,让自己的社交产品在二层网络上运行;好处在于垂直社交领域的二层网络,可以让大规模的社交产品更好的落地,网络也能更好的去承载应用,而不会被缓慢的交易速度、拥挤的区块链网络和庞大的数据拖垮用户体验。 以太坊的安全和去中心化已经很好的得到了市场的验证,取得了极大的成功。WGF基于以太搭建的二层网络极大的继承了以太坊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特性,网络由节点共同维护,且社区参与治理,完全的权力下放;使用户更直接的参与到WGF平台的建设,与WGF平台共同成长。 Web 2.0 时代的社交网络是相对封闭的、不平衡的、不灵活的。 例如,Web2社交网络平台看到第三方开发者的项目发展不错时,它会倾向于自己开发,并扶植内部项目的发展,最极端的情况是将第三方开发者的项目踢出局。由于这种不平衡的关系,第三方开发者或基于平台的内容创作者获得的收益相对于平台是不成比例的。 又或者Web2社交网络主导其推送算法,它会控制人们的信息流,会根据其广告利益最大化来进行优化,而这不一定完全符合用户的需求或利益。同时,平台拥有用户产生的数据,用户无法掌控自己的数据。 WGF社交网络则是从底层搭建开始就在规避这些传统中心化社交平台的弊病。结合人工智能,搭建平等健康的用户社交、内容管理、权益赋予的生态系统。 WGFdeSocial要解决的是两种垄断,一种是传统社交平台巨头对于内容创作者的垄断—内容创作者只能获得很少一部分的经济收益(大部分被平台截取),另一种则是具备强大社交影响力的创作者对于普通创作者的垄断。 二、保护用户隐私 近年越来越多中心化社交平台发生用户数据泄露丑闻,造成用户极大的损失,用户却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也就引发了用户对于自己数据隐私保护的思考。 WGFdeSocial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Humza Saleem表示,WGFdesocia是一个完全区去中心化的社交平台;核心思想是不收集用户隐私就是最好的保护用户隐私方式。 所以针对数据存储与通证流转,WGF 使用基于 Ethereum 技术的二层网络(WGF网络),搭配 IPFS 实现用户数据在区块链上的存储与流转。所有信息都会经过加密处理之后打包发送,WGFdeSocial平台不会保有任何用户信息,规避作恶根源,且链上节点存储的数据有一定的冗余度,以此来降低网络恶意攻击和全网下线的可能性。相对较大的文件数据会被加密且碎片化之后存储在IPFS 网络中。每个文件都有全网唯一的字符串来锁定文件。该特点从根本上杜绝了用户数据被窃取的问题,很好地保护了用户的隐私。同时,IPFS 对于体积庞大的文件处理速度可观,在 WGF网络多节点同时打包交易数据的情况下,用户请求等待时间非常短,使得整个系统的流畅度和体验性得以保证。 三、技术优势 数据测试分析,WGF 网络在性能方面可达到秒级交易验证、海量数据存储,高吞吐量、节点数据快速同步;在扩展性方面可达到,满足多业务区块结构、权限控制策略; 同时提供安全的私钥存取服务,以及隐私保护方案。 (1)快速交易验证 基于对签名算法、账本结构、数据操作、账户信息序列号、联邦拜占庭共识机制 等关键环节的优化,WGF 采用的 以太坊L2区块链网络可实现 0.1 秒级的快速交易验证,满足了绝大部分区块链应用场景的需求。 (2)海量数据存储 WGF 使用的以冷热数据分离技术为主,对于历史账本数据,采用归档化处理,同时采用 OSS 进行数据共享,便于其他新节点快速同步账本。对于本地的热数据,可采用分表存储的关系型数据库。通过冷热数据的分离,以实现海量数据存储。 (3)高吞吐量 鉴于区块链的安全和性能成反比,越安全的区块链效率越低, WGF网络采用了以RAID5算法机制,即数据同步时,为提高系统的吞吐量,选择部分节点进行RAID5共识,通过快速的共识,提升WGF 区块链网络吞吐量。 利用希尔伯特函数的特性,通过采用一种全新的局部优化、节省存储空间的数据结构—希尔伯特瓦片结构(Hilbert-ordered tiles)—解决了边缘切片图像数据进行大规模并行处理的问题。 四、WGFdeSocial产品特色 a)无需注册:用户可选择下载直接使用,也可以选择绑定钱包登陆,无需任何注册资料。之后用户可以基于搜索功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社群和好友。 b) 用户所有:具有抗审查的特性,用户可以控制自己的数据。 c) 加密对话:端到端的私信信息传递。 d) 无需服务器:消息通过分布式的节点分发,无需运行任何基础设施,也没有单点故障。每一次交互都会在链上广播,不可篡改,可覆盖,可以通过hash搜索页面输入直达记录。 e) 可进行资产管理:钱包账户与社交帐户集成,资产互通。 f) 可获取收入: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在社交网络上的影响力 五、直击Web2.0社交平台痛点,带来言论自由 细数Web2.0社交平台弊端 (1) 隐私保护不力 在大数据时代,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信息很可能被其他公司买卖,而当中心化的社交平台被攻击时,个人隐私也存在暴露风险。 (2) 原创内容权益受损 用户发布的原创文章、图片等内容可能被转载而未得到任何利益回报,从而导致社交平台内容质量逐渐下降。 (3) 言论受限 社交平台上的内容受到平台的监管,一旦发布的内容损害他人利益或形象,即使内容真实可信,也可能被隐匿,或是发布人遭到攻击。 在WGFdeSocial平台中,无需担心身份信息泄露。首先通过钱包无身份无门槛进入,一开始你就可以很好的隐匿自己的身份信息(通过钱包授权进入);无论你是否Web2用户,你也可以无缝转入到WGFdeSocial新型社交网络中,在其中自由的创作、交流、发表言论,不用担心查水表,打造自己的圈子,彰显个人影响力价值。WGFdeSocial尊重保护原创,让用户真实控制自己的数据,而且可以依据在社交网络中的影响力、贡献等获得真实价值回报(基于WGFdeSocial社交网络经济模型,将社交影响力的金融化、通证化,反馈用户),在WGFdeSocial社交网络中,所有的一切都是用户群体在共同治理,规避传统中心化社交网络的中心化扼杀行为;谋求权力下放,平等自由的社交。 带有SocialFi概念的产品正不断向成熟的阶段前进,在市场的刺激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了去中心化社交的探索,期待WGFdeSocial社交平台能从众多竞品中脱颖而出。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3-06
沪指盘中再创年内新高!光伏为首的绿色能源领衔大涨,医疗健康成政府工作重心之一,概念ETF溢价大幅飞升!
go
lg
...
年近98%时间区间,已经比2018年大
熊市
末期的估值水平还要低20%,估值性价比尤为突出。 资料显示,医疗ETF(512170)成份股全面覆盖了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领域的细分龙头,其中医疗器械直接受益于后续医疗新基建,权重近4成;同时覆盖8只CXO龙头概念股。医疗服务概念则直接受益于人口老龄化、医疗消费升级和医美等时代大趋势,具备长期国民级需求增长和高成长双重特性。 三、港股互联网ETF(513770) 近期港股市场内外消息面不断,海外方面,上周五美债收益率走低,美股三大股指齐涨,市场仍在评估FOMC未来的政策路径;国内方面,港交所日前宣布自2023年3月13日起,互联互通股票标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在上述因素影响下,港股三大指数早盘小幅震荡,午后走势分化,恒生科技指数表现较弱,截至收盘,恒生科技指数收跌0.81%,恒生指数收涨0.17%。互联网巨头涨跌参半,美团收涨0.42%,小米、腾讯控股均飘绿,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收跌1.36% 热门ETF方面,一键跟踪港股通互联网板块行情的港股互联网ETF(513770)早盘低开,小幅拉升后震荡走低,全天维持低位震荡,收跌1.16%,全天成交额1.92亿元,换手率超25%。 站在当下,中泰国际认为,港股总体风险偏好仍然较低,主因:1) 美元及美债息强势上升压抑港股的估值弹性及流动性;2) 市场关注高层会议的政策方向;3) 政策面及经济数据处于真空期,市场的投资机会暂时集中在国企改革及数字经济。 往前看,2月中国官方及财新PMI数据提振了市场过度悲观情绪,而春节后的高炉开工率、用电量等数据逐渐回升,专项债发行前置等反映基建、工业开工加快,一系列高频数据说明中国经济处复苏轨道。 总体上,预计3月行情主要为区间震荡,上下波幅介乎19,200点至21,400点。配置上,盈利渐见拐点,政策风险明显降低的权重互联网及平台经济企业,短期股价严重超跌,具较大的修复空间。 中金认为,互联网板块复苏逻辑仍在逐步验证。在去年底至今年初的板块调整中,板块呈现估值修复明显快于业绩修复的情况;而近期一方面板块估值逐步回归理性,另一方面行业基本面仍在向上修复,我们认为行业配置价值有进一步提升。 资料显示,港股互联网ETF(513770)跟踪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931637),权重股汇聚腾讯控股、美团、小米集团、快手等不同互联网细分赛道龙头公司,备受南向资金青睐,经济复苏大势下经营业绩有望迎来回暖;指数长期业绩优于恒生科技指数等同类指数,收益弹性突出,为去年11月港股行情的“反弹王”。 数据来源:Wind,统计周期:2022.10.31~2022.12.31 风险提示:绿色能源ETF跟踪中证绿色能源指数,指数基日为2013.12.31,发布于2021.08.19;医疗ETF被动跟踪中证医疗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04.12.31,发布于2014.10.31。港股互联网ETF被动跟踪HKC港股通互联网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16.12.30,发布日期为2021.1.11;指数成份股构成根据该指数编制规则适时调整,其回测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文中提及个股仅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列举,不作为任何个股推荐,不代表基金管理人和本基金投资方向。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的产品。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根据基金管理人的评估,港股互联网ETF风险等级为R4-中高风险、绿色能源ETF、医疗ETF风险等级为R3-中风险。销售机构(包括基金管理人直销机构和其他销售机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本基金进行风险评价,投资者应及时关注基金管理人出具的适当性意见,各销售机构关于适当性的意见不必然一致,且基金销售机构所出具的基金产品风险等级评价结果不得低于基金管理人作出的风险等级评价结果。基金合同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基金风险等级因考虑因素不同而存在差异。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选择基金产品并自行承担风险。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3-06
上一页
1
•••
634
635
636
637
638
•••
848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究竟发生了什么!?黄金惊现大跳水 金价创新高后暴跌近50美元 接下来如何走
lg
...
突发重磅!金融时报:特朗普要求欧盟对中国和印度征100%关税 以施压普京
lg
...
【直击亚市】中国CPI又跌破零!特朗普准备对中印出手,今日PPI打头阵
lg
...
三个月来首次:中国CPI跌入负值!经济今夏开始全面放缓?
lg
...
中国反腐突传重磅!英国金融时报:中国当局拘留一名高级银行家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20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