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拼多多2020年Q4业绩电话会议记录
go
lg
...
以消除过多的包装,并为他们提供更合适的
环保
解决方案,例如不同尺寸和可生物降解的材料。 我们看到自己对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是随着平台上订单量的增加。 现在让我请托尼讨论我们的财务业绩。 托尼·马 谢谢大卫。现在,让我详细介绍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季度和财政年度的财务业绩。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过去12个月,我们的年度活跃购买者从2019年底增长了2亿多,达到7.88亿。我们的第四季度的MAU比上一季度增长了7700万美元,达到7.2亿美元,比2019年同期增长了50%。 我们第四季度的MAU占年度活跃购买者的百分比首次超过90%,这表明我们正在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2020年,我们过去12个月的GMV增长至人民币1.67万亿元,同比增长66%。相比之下,我们每位活跃买家的年均支出增长了23%,达到人民币2,115元。在过去一年中有2.03亿活跃买家大量增加的背景下,应考虑较低的增长率。 这些新用户中的大多数仍在使用我们的平台建立信任,并在2020年之前贡献了不到一年的采购额。 我们继续观察到,随着我们的用户在平台上的成长,他们在更多类别中进行购买,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加了每个类别中的平均支出。我们确实发现2020年的购买频率有所增加,部分原因是我们开展了食品杂货业务。到2020年,我们的平台总共产生383亿个订单,或每个活跃买家平均49个订单。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4%。 由于毛利率的平均订单价值低于我们的平台平均水平,因此我们的AOV在2020年为43.5元人民币,与2019年的51.1元人民币相比下降了15%。请注意,自2021年第一季度起,我们将取消季度GMV的披露。但是我们将继续披露全年的GMV,这是我们同行所采用的做法。 自首次公开募股以来,我们一直以一种简单的市场模式运作,因此我们已按照与同行相同的基础报告了季度和年度GMV,以便向公众提供有意义的晴雨表,以评估我们作为新市场进入者的进展。但是,随着业务复杂性的增长,季度GMV与评估我们整体业务的相关性越来越低,也不能反映我们的战略重点,尤其是当我们不按照季度GMV目标管理业务时。 随着我们收入的增长以及引入新举措(如门到门食品杂货和我们的1P试验),我们鼓励投资者继续关注我们的损益和现金流量指标,以评估我们创造可持续价值的能力。 在损益表方面,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第一季度,我们的总收入为265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108亿元人民币增长146%。正如David所提到的,我们报告了本季度1P试验商品销售的收入。尽管我们的1P试验对GMV的贡献微不足道,但我们将其作为单独的订单项报告,因为它占第四季度总收入的20%。 为了给您一个苹果对苹果的比较,不包括1P试验的收入贡献,我们的总收入在2020年第四季度增长了96%,达到人民币212亿元。这一增长的主要动力是我们的在线营销服务。 本季度在线营销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8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5%,这主要是由于商家对我们平台帮助他们有效和高效地接触目标买家的能力的认可度提高。由于我们不断改进的服务以及不断增长的用户流量,我们的商人在我们的平台上花费了更多。截至2020年12月的过去12个月中,我们的在线营销服务收入占我们GMV的比例为2.9%,而截至2019年12月,这一比例为2.7%。我们很高兴看到我们的商家和用户的认可度与日俱增。 本季度交易服务收入为人民币2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5%。在过去的12个月中,我们的交易服务收入占GMV的比例一直稳定在0.3%左右。 现在转向成本。我们的总收入成本从2019年第四季度的人民币20亿元增加到本季度的人民币115亿元。我们的收入成本增加主要是由于与1P商品销售相关的成本。与多多杂货店运营相关的成本,例如仓库租赁成本和云服务,呼叫中心和商家支持服务的较高成本。 本季度的总运营费用为171亿元人民币,而2019年同期为109亿元人民币。按非公认会计准则基础计算,我们的总运营费用占收入的百分比(不包括1P贡献)从2018年,19年和2020年第四季度分别为112%至94%至76%。逐步的改进继续证明了我们业务模型中的运营杠杆。 我们的本季度销售和营销费用从2019年同期的93亿元人民币增加到147亿元人民币,增长59%。这主要是由于在线和离线广告和促销活动的增加。 在非公认会计原则的基础上,由于我们继续投资于用户参与度和思想份额,我们的销售和营销占收入的百分比(不包括本季度的1P试用)为68%,而2019年和2018年同一季度分别为84%和103%。销售和营销占收入的百分比下降(不包括1P试用)表明了经济规模,而且我们在销售和营销投资中获得更高投资回报率的战略效果良好。 实际上,自成立拼多多以来,我们在销售和市场营销方面的支出累计已达810亿元人民币。按非公认会计准则(non-GAAP)计算,我们迄今为止累积的平均每活跃购买用户约为103元人民币。我们将继续从整体上考虑我们的销售和营销决策,并在发现符合ROI要求的机会时进行投资。 在非公认会计原则的基础上,我们的一般和管理费用为1.53亿元人民币,比2019年同期的1.21亿元人民币增长了26%,主要是由于员工人数的增加。我们的非GAAP研发费用为15.6亿元人民币,比2019年同期的9.43亿元人民币增长65%。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员工人数增加,招聘了更有经验的研发人员,以及研发相关的云服务费用增加。在非公认会计原则的基础上,我们的研发费用占收入的百分比(不包括本季度的1P贡献)为7.3%,而去年同期为8.7%。 综上所述,按公认会计原则计算,本季度的营业亏损为20亿元人民币,而2019年同期的营业亏损为21亿元人民币。非公认会计准则营业亏损为11亿元人民币,而2019年同期营业亏损为13亿元人民币。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13.8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为17.5亿元。每股美国存托凭证的基本和摊薄净亏损为1.13元人民币,而2019年同期为1.52元人民币。 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人民币1.85亿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8.15亿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每股美国存托凭证基本和摊薄净亏损为0.15元人民币,而2019年同期为0.72元人民币。这构成了第四季度的损益表。 我们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为149亿元人民币,而2019年同期为96亿元人民币,主要是由于在线营销服务收入的增加。本季度用于投资活动的现金净额从2019年的115亿元人民币增至266亿元人民币。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决定将现金储备的一部分投资于现金管理产品。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870亿元。截至2021年2月底,本公司2024年到期的0%可转换债券中的7.12亿美元已转换为股权。 谢谢接线员。我们已经准备好提问。 $拼多多(PDD)$ (这份记录可能不是100%的准确率,并且可能包含拼写错误和其他不准确的。提供此记录,没有任何形式的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表达的记录任何意见并不反映老虎的意见)
lg
...
老虎证券
04-16 17:47
金发拉比收盘下跌3.32%,最新市净率2.43,总市值19.58亿元
go
lg
...
誉称号,“拉比”母婴品牌已成为“天然、
环保
、安全、舒适”的代名词,公司品牌的美誉度在业内和消费者中逐年提升。 最新一期业绩显示,2024年三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9亿元,同比-7.63%;净利润-9952506.66元,同比-339.92%,销售毛利率51.26%。 序号 股票简称 PE(TTM) PE(静) 市净率 总市值(元) 9 金发拉比 -52.07 -83.33 2.43 19.58亿 行业平均 44.08 33.08 2.28 51.73亿 行业中值 24.52 25.17 1.72 29.98亿 1 红豆股份 -856.09 168.38 1.78 50.52亿 2 红蜻蜓 -331.38 54.35 0.98 28.23亿 3 歌力思 -268.99 23.44 0.87 24.77亿 4 安正时尚 -153.27 48.48 1.16 22.68亿 5 欣龙控股 -128.99 -128.99 3.31 21.43亿 6 中胤时尚 -93.04 -93.04 3.14 30.91亿 7 哈森股份 -86.60 -751.80 5.26 40.08亿 8 欣贺股份 -65.58 30.13 1.12 30.17亿 10 *ST天创 -47.69 -66.39 1.79 20.02亿 11 华升股份 -42.46 -42.46 5.06 20.95亿
lg
...
金融界
04-16 17:16
博雷顿科技通过港交所聆讯:新能源工程机械领域的潜力之星
go
lg
...
推动产品技术升级,旨在为客户提供高效、
环保
、智能的工程机械解决方案,在新能源工程机械领域逐步崭露头角。 在发展历程中,博雷顿科技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2024年,公司在国内新能源工程机械市场表现突出,于中国所有新能源宽体自卸车及装载机制造商中,分别按出货量排名第三及第七,市场份额分别达到18.3%及3.8%,是该两类新能源工程机械头部制造商中唯一的纯新能源工程机械制造商。在收入方面,2024年公司于中国宽体自卸车市场及装载机市场(涵盖新能源及燃油动力机械)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2%及1.3%。自2022年至2024年,公司业务增长迅速,电动宽体自卸车的出货量从59台激增至307台,电动装载机的出货量也由326台增长至450台,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此外,公司还荣获多项荣誉,如2022年被工信部指定为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动力系统成套件也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认可,成为2022年十大商业化高新技术成果之一,这些都充分彰显了公司在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力方面的实力。 二、业务模式:重点围绕新能源工程机械 博雷顿科技的主营业务围绕新能源工程机械展开,核心产品包括电动装载机、电动宽体自卸车和电动牵引车,同时还销售备件及配件,如动力总成和充电桩等。在产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公司注重技术创新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针对不同行业的需求特点,不断优化产品性能。以电动装载机为例,公司推出的不同型号产品,能够满足从一般工业生产到复杂采矿作业等多样化场景的需求;电动宽体自卸车则凭借其大吨位、高续航等优势,在采矿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获得了客户的认可。 从收入结构来看,公司收入来源呈现多元化特点。在过往记录期间,大部分收入源自产品销售,其中电动装载机、宽体自卸车和牵引车的销售占据重要地位。例如,2022年至2024年,产品销售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分别达到98.1%、98.2%和97.8%。此外,公司还通过提供维修及保养服务、出租设备以及销售自动作业解决方案等方式获取收入。随着市场对新能源工程机械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公司业务的拓展,服务收入和租金收入的占比有望逐步提升,为公司带来更稳定、多元的收入流,增强公司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财务分析:盈利能力面临一定挑战 从招股书数据来看,博雷顿科技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收入实现了显著增长。2022年公司总收入为人民币360.1百万元,2023年增长至人民币463.7百万元,2024年进一步提升至人民币635.5百万元,2022-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达32.8%。这一增长态势主要得益于公司产品在市场上的认可度逐渐提高,以及销售渠道的不断拓展。在产品销售方面,电动宽体自卸车和电动装载机的销售收入增长尤为显著。电动宽体自卸车的销售收入从2022年的人民币76.3百万元增长到2024年的人民币364.6百万元,电动装载机的销售收入在2023年达到人民币281.2百万元的峰值(2024年因市场竞争略有下降)。 不过,公司仍处于亏损阶段。在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公司分别录得净亏损人民币178.1百万元、人民币229.4百万元及人民币274.5百万元。净亏损的扩大主要是由于多方面因素,包括在产品开发及商业化方面的大量前期投资,为提高市场渗透率而采取的渗透定价策略,以及原材料及零部件成本的增加等。尽管公司收入增长迅速,但目前尚未能实现盈利平衡,不过随着规模效应的逐步显现和成本控制措施的实施,未来盈利空间值得期待。 在毛利率和净利率方面,公司的盈利能力偏低。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公司的毛利率分别为2.3%、2.0%及5.8%。毛利率较低主要是因为公司采取渗透定价策略以获取市场份额,同时原材料成本的波动对毛利率产生了较大影响。例如,2022年磷酸铁锂电池价格飙升,导致公司提前储存电池成本增加,影响了产品的毛利率。2024年毛利率增长至5.8%,显示出公司在成本控制和产品定价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盈利能力有所提升。2024年,公司的净亏损率收窄至-43.2%,不过仍处于较大水平。 四、竞争优势:技术、产品与市场的多重优势 博雷顿科技在新能源工程机械领域具备多项竞争优势,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技术创新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公司持续投入研发,在动力总成设计、电子电气架构以及机械智能化等方面取得了众多突破。公司为电动宽体自卸车引入的充电电路设计,结合四相并联充电电路,能够实现四个连接器同时为一辆自卸车充电,在标准工作条件下可使700千瓦时的电池于约70分钟内充满,这一技术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公司还是中国首家为工程机械开发双电机设计并实现商业化的公司,有效解决了驱动电机及工作电机之间的相互干扰及功率分流问题,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维修成本。 在产品方面,公司的工程机械产品具有绿色
环保
、成本效益高、适应性强等特点。产品完全由非化石燃料动力来源提供动力,实现零废气排放,显著减少了碳排放。五吨级电动装载机在五年使用寿命内预计可减少碳排放约342.0吨,105吨级电动宽体自卸车在重载上坡作业和重载下坡作业中,预计每台分别可减少碳排放约490.4吨和624.6吨。而且,电动装载机和宽体自卸车虽然初始购买成本较高,但在作业年限内,由于能耗及维护费用较低,能够为客户节省长期成本。五吨级电动装载机每台合计可净节省约人民币1.2百万元,105吨级电动宽体自卸车在重载上坡和下坡作业中,每台分别可节省约人民币2.2百万元和1.2百万元。产品的智能操作和安全性也十分突出,公司的远程及自动作业技术,将危险和劳动密集型任务转变为高效、安全的无人化作业,提升了设备的智能性和安全性,为客户创造了更优越的使用体验。 公司在市场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优势。凭借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公司建立了庞大的销售及服务网络,培养了广泛的客户群。在供应商关系方面,公司与供应商保持着稳固的合作关系,构建了具有成本节约和韧性的供应链,确保原材料和零部件的稳定供应。这些优势相互促进,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行业前景:市场空间广阔,集中度较高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新能源工程机械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中国市场来看,新能源工程机械行业规模增长迅速。按由中外制造商在国内共同产生的收入计算,其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人民币235亿元增至2024年的人民币54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23.2%,预计到2029年将进一步增至人民币1,24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8.1%。 在细分领域,新能源装载机和新能源宽体自卸车市场表现尤为突出。中国新能源装载机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人民币2亿元激增至2024年的人民币6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29.7%,预计到2029年将继续增长至人民币28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3.0%。新能源宽体自卸车市场同样发展迅速,2024年市场规模达到人民币25亿元,相比2020年的人民币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7.6%,预计2029年将达到人民币14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3.2%。行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下游行业需求的持续增长,如采矿、建筑、物流等行业对新能源工程机械的需求不断增加,以及技术进步推动产品性能提升和成本下降,使得新能源工程机械的性价比不断提高。 目前,中国新能源工程机械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在新能源装载机市场,行业集中度较高,2024年按中国内地出货量及收入计算,前七大市场参与者分别合计贡献了约86.6%及86.9%的市场份额,博雷顿科技以3.8%的出货量市场份额和4.1%的收入市场份额排名第七。在新能源宽体自卸车市场,虽然仍处于早期阶段,但竞争也较为激烈,2024年按中国内地出货量及收入计算,前五大公司的合共市场份额约为83.3%及82.9%,博雷顿科技排名第三,出货量和收入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8.3%及18.2%。 六、估值分析:估值压力较大 博雷顿科技股份公司自成立以来,经历了多轮融资,吸引了众多投资机构。2018年10月,公司进行A轮融资,成功募资5016万元,当时投后估值为1.43亿元,这笔资金为公司早期的技术研发与业务拓展提供了启动力量。2021年8月,博雷顿迎来B轮融资,融资金额达2.75亿元,投后估值跃升至16.25亿元,显示出市场对公司商业模式与发展前景的初步认可,助力公司扩大生产规模、拓展市场渠道。2022年6月,C轮融资顺利完成,募资1.56亿元,投后估值进一步增长至40.76亿元,公司得以在研发创新、产品优化等方面加大投入。到了2023年1月,公司完成C+轮融资,融资金额高达9.54亿元,投后估值攀升至52.48亿元,充分彰显了投资者对其未来发展潜力的持续看好。 在而即使换仓,公司的可比公司包括工程机械类上市公司,如三一重工、徐工机械、中集车辆等,它们均处于盈利阶段,而考虑公司尚未盈利,可以参考PS估值方法,但其PS倍数相对较低,按照港股同行0.66倍的PS中位数计算,公司的估值仅为4.2亿元,远远低于历史融资时的估值。不过,如果公司凭借其在技术创新、产品性能、市场份额等方面的优势在新能源工程机械行业中实现更大的突破,仍然有希望获得更高的估值。 $三一重工(600031)$ $徐工机械(000425)$ $中集车辆(301039)$
lg
...
老虎证券
04-16 17:07
中证公用事业红利指数报4122.35点,前十大权重包含重庆水务等
go
lg
...
.75%)、佛燃能源(4.4%)、富春
环保
(4.39%)、申能股份(4.38%)、长江电力(4.25%)、内蒙华电(4.07%)。 从中证公用事业红利指数持仓的市场板块来看,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68.95%、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31.05%。 从中证公用事业红利指数持仓样本的行业来看,电力及电网占比45.94%、水务占比21.63%、燃气占比19.14%、供热及其他占比9.74%、市政环卫占比3.54%。 资料显示,指数样本每年调整一次,样本调整实施时间为每年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对样本空间分红条件设置缓冲区,即当原样本满足过去一年现金股息率大于0.5%和过去一年的日均成交金额排名位于样本空间前80%的条件时,对其豁免关于过去三年连续现金分红以及过去一年股利支付率大于0且小于1的要求。同时,设置调整比例限制,即每次调整的样本比例一般不超过20%,除非因行业属性发生变化或不满足过去一年现金股息率大于0.5%和过去一年的日均成交金额排名位于样本空间前80%的条件而被首先剔除的原样本超过20%。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调整时间与指数样本定期调整实施时间相同。在下一个定期调整日前,权重因子一般固定不变。特殊情况下将对指数进行临时调整。当样本退市时,将其从指数样本中剔除。样本公司发生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的处理,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lg
...
金融界
04-16 16:16
常山北明收盘下跌2.19%,最新市净率5.76,总市值320.68亿元
go
lg
...
通信设备零售,计算机应用电子设备制造;
环保
技术开发服务,
环保
技术咨询、交流服务,
环保
技术转让服务;通信系统设备制造;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等。公司研发出的近700项国内领先的软件产品,获得了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023电子信息年度优秀解决方案、2023行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方案、2023全国企业数字化应用十佳解决方案、2022-2023年度数字化创新优秀解决方案、2022-2023年中国智能交通技术创新奖、中国软件产业40周年典型产品、2023年软件行业突破性技术成果以及2024全国企业数字化应用创新优秀案例等多项殊荣。 最新一期业绩显示,2024年三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10亿元,同比5.60%;净利润-284531814.05元,同比-118.43%,销售毛利率10.14%。 序号 股票简称 PE(TTM) PE(静) 市净率 总市值(元) 2 常山北明 -128.02 -333.30 5.76 320.68亿 行业平均 88.34 70.15 3.23 80.54亿 行业中值 31.64 32.88 1.89 46.73亿 1 天宸股份 -215.17 149.54 2.17 32.62亿 3 复旦复华 -127.64 709.77 5.48 42.32亿 4 山高环能 -117.89 275.11 1.73 24.35亿 5 ST中珠 -14.20 -7.42 1.12 25.51亿 6 ST数源 -8.40 -7.96 2.13 25.39亿 7 三木集团 -3.63 -4.80 1.05 15.32亿 8 鲁银投资 14.44 14.48 1.23 38.17亿 9 云南能投 14.87 14.87 1.35 100.36亿 10 浙农股份 15.19 12.04 1.02 45.88亿 11 宁波联合 24.13 24.13 0.58 19.59亿
lg
...
金融界
04-16 16:16
中信海直收盘下跌1.34%,滚动市盈率54.47倍,总市值165.16亿元
go
lg
...
,同时制定了符合国际民航标准的健康安全
环保
(HSE)方案;通过投入合作开发健康监控、远程无人塔台、飞行品质监控系统等系统及设备,全面提高飞行运行的安全保障和服务质量;多次获得中国民航通用航空最高荣誉奖项“金鸥杯”,连续多年获得民航安全责任优胜单位、安全飞行先进单位称号,飞行机组大部分成员分别获得民航局认定功勋奖章、金质奖章、银质奖章及铜质奖章。 最新一期业绩显示,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63亿元,同比9.83%;净利润3.03亿元,同比26.81%,销售毛利率23.04%。 序号 股票简称 PE(TTM) PE(静) 市净率 总市值(元) 11 中信海直 54.47 54.47 3.10 165.16亿 行业平均 48.78 72.36 3.96 502.62亿 行业中值 35.12 42.08 2.96 417.02亿 1 中国国航 -549.25 -549.25 2.89 1303.40亿 2 南方航空 -62.50 -62.50 3.05 1060.07亿 3 中国东航 -20.04 -20.04 5.48 847.07亿 4 厦门空港 12.96 16.74 1.34 59.25亿 5 春秋航空 24.63 23.84 3.04 538.08亿 6 白云机场 25.29 47.83 1.17 211.35亿 7 深圳机场 31.20 31.20 1.23 138.22亿 8 吉祥航空 33.21 38.37 3.10 288.29亿 9 海航控股 37.04 190.46 13.59 592.05亿 10 上海机场 42.08 42.08 2.00 813.73亿
lg
...
金融界
04-16 16:16
奥康国际2024年营收25.39亿元:轻量化产品矩阵与智能制造驱动品牌焕新
go
lg
...
“地球漫步”系列,倡导轻生活方式并深植
环保
理念。该系列采用低碳帆布、
环保
贾卡等材料替代传统皮革,鞋底则使用国际知名材料公司XL EXTRALIGHT®的超轻材料,比普通鞋底轻50%,耐磨性与抑菌性能同步提升。 2024年9月发布的“运动皮鞋3.0”系列,进一步融合功能性与舒适性需求。该系列鞋面采用Dyneema®防穿刺纤维与意大利定制小牛皮,鞋底配置高弹力减震材料及双重缓震系统,结合一脚蹬闪穿科技,实现商务场景与轻运动需求的无缝衔接。
环保
与轻量化技术的应用,不仅契合年轻消费者对低碳生活的追求,更推动品牌向中高端市场渗透。 在行业层面,这种变革呼应了消费分级趋势。中产群体对皮鞋的需求已从单一的正装场景,延伸至轻商务、轻运动等多维场景。奥康的轻量化产品矩阵,本质上是试图在400-700元价格带建立“舒适科技”的差异化认知,填补国产皮鞋品类在中高端市场的空白。 在品牌破圈之路上,国际设计师联名与跨界合作成为奥康的核心增长引擎。2024年2月,奥康携手意大利设计师Alberto Zambelli亮相Lineapelle皮革展,以及全年多次登陆国际时尚舞台,持续强化了奥康“国货品牌全球化”的鲜明形象。此外,依托产品创新、科技研发、可持续发展等维度的深度突破,奥康不仅连续三年揽获FNAA国际鞋履大奖,更获尚普咨询集团权威认证“奥康,更舒适的鞋履专家”,进一步夯实了品牌定位。 全渠道运营优化终端效率 面对市场变化,奥康积极推进渠道端升级战略,深度优化低效门店,系统性梳理与优化门店网络,提升渠道运营效率。 2024年奥康国内直营店数量从1034家缩减至869家,闭店数量达294家,创下近五年之最。与之形成反差的是经销渠道的逆势扩张:奥康品牌经销店新增271家,斯凯奇、彪马经销店分别新增4家和5家。终端调整背后,是公司对“轻资产、高效率”战略的贯彻:关闭低效门店降低固定成本,同时通过数据模型中台精准评估单店效益,优化商品陈列与库存周转。 这场“关直营、拓经销”的渠道手术,暴露出品牌渠道战略的深层转向——从重资产运营转向轻资产模式,从规模驱动转向效率驱动。 渠道网络优化的背后是数字化改造的加速。通过全渠道数据中台,奥康实现对2235家门店的实时监控,运用AI外呼、企微社群等手段构建“总部-门店-消费者”的三级触达网络。在电商领域,品牌联合外部机构制作AI生成创意短视频,在淘宝、小红书等平台实施差异化内容投放,聚焦25-35岁核心客群种草转化。企微社群运营、会员积分体系与线下导购协同,构建私域流量闭环,全年电商渠道GMV贡献占比持续提升。- 渠道革命的另一面是场景再造。2024年9月的“舒适之履”工厂大秀,将生产车间改造为沉浸式秀场,这种“即看即买”的体验式营销,带动活动期间线上销量增长230%。对于高度依赖线下体验的鞋履品类而言,奥康正在尝试打破“门店即卖场”的传统逻辑,转而构建内容生产、流量转化、用户运营的闭环生态。 渠道优化的成效体现在运营成本控制上:全年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6.68%,管理费用减少15.59%,-显示其正从粗放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 智造升级构筑新质生产力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奥康坚定以“互联网+大数据驱动”打造“智能生产”,加速数字化与科技化转型。 自2017年启动数字化改造以来,奥康瓯北制造基地于2024年完成3.0版本升级。3D视觉打粗机器人通过智能算法实现自动轮廓识别与轨迹规划,替代传统人工打粗工艺;意大利智能真皮切割机与全自动40工位圆盘注塑机,分别提升原材料利用效率与注塑流程标准化水平;激光打粗、注塑打粗机器人则攻克工艺难点,减少对熟练工人的依赖。凭借设备的焕新升级与生产线布局优化,其进一步实现生产流程的紧凑化与高效化,有效助推产品提质创效。 智造体系的另一重价值在于柔性生产。通过大数据分析消费者脚型特征,奥康已建立超过300万组中国人脚型数据库,据此开发的“微气孔+微气囊”鞋底技术,使产品适配度提升30%。这种C2M模式的雏形,正在帮助品牌突破规模化与个性化难以兼得的行业困局。 在运动品牌围攻与国潮崛起的两极撕扯中,这场以“舒适”为名的突围战,或许将重新定义国产鞋履的价值坐标。2024年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5元的分配方案,亦体现奥康国际对股东回报的重视。 展望未来,奥康国际表示,将坚定“更舒适的鞋履专家”品牌定位,致力于推进舒适鞋履核心品类的发展。同时,公司将借助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深入评估各门店的运营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全面提升店铺效益。
lg
...
金融界
04-16 14:46
泉果基金调研中复神鹰
go
lg
...
增效以及物料能源管理,并致力于成为绿色
环保
、环境友好型的企业。在这方面,公司投入了大量科研力量,从原料配方制备到原丝生产再到回收利用,而这些投入无论是从中短期还是长期来看,对企业成本控制都是有益的。 最后,从长远发展来看,虽然公司部分合作项目前期需要大量的投入,且产能释放的周期较长,但公司相信,通过合理引入战略投资者、风险投资以及产业基金等方式,公司将与社会各界实现利益共享共担。同时,中国建材集团计划建立相关产业集群,这对于复合材料和新材料领域来说,其成长是稳健的,市场潜力巨大,公司会秉持长期主义和专业主义精神,全力以赴,将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有机统一起来,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7、关税对碳纤维行业的影响? 从公司角度来看,因暂无出口美国的业务,也无原材料和设备等从美国进口,所以本次美国关税调整对公司产品出口等整体海外业务布局无直接影响。 从国内碳纤维行业看,根据2024年最新的碳纤维行业报告显示,中国碳纤维市场国产化率已经达到了80%,对于进口产品的依存度逐年降低,尤其进口美国碳纤维的占比仅为3%,因此美国加征关税对于市场影响有限。 尽管美国加征关税的举措给中国碳纤维出口带来了挑战,但中国碳纤维产业的整体发展态势依旧积极向好。近年来,国内碳纤维产业在技术突破和产能提升方面成果显著,产品质量稳步提高,产量也大幅增长。随着航空航天领域的持续创新以及风电市场的逐步复苏,国内对于碳纤维的需求不断攀升,这为国内碳纤维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即便短期内受到美国关税政策的冲击,国内市场也有足够的潜力消化原本计划出口美国的产能,推动产业继续稳健前行。 接待过程中,公司与投资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并严格按照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等规定,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没有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披露等情况。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4-16 14:16
关税加码下中国科技板块稳定性凸显,科创综指ETF华夏(589000)近1周涨幅排名可比基金首位,连续4天净流入
go
lg
...
微(688045)上涨4.53%;京源
环保
(688096)领跌9.15%,艾迪药业(688488)下跌7.47%,九号公司(689009)下跌7.46%。科创综指ETF华夏(589000)下跌0.76%,最新报价0.91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4月15日,科创综指ETF华夏近1周累计上涨9.38%,涨幅排名可比基金1/11。 流动性方面,科创综指ETF华夏盘中换手7.68%,成交6938.56万元。从资金净流入方面来看,科创综指ETF华夏近4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获得6337.51万元净流入,合计“吸金”1.22亿元,日均净流入达3042.73万元。 东吴证券指出,随着关税政策和反制措施逐步加码,中国资产科技板块也呈现出明显的收益性和稳定性:1月2日至4月2日关税宣布之前,代表国内“硬科技”板块的科创综指收益居前,而无论是关税宣布后4月3日的单日跌幅和4月3日的累计涨跌幅来看,科技板块的收益均明显超过全球其他指数,在全球资产的波动加剧的情况下,中国科技板块的稳定性逐步提升。 科创综指ETF华夏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符合条件的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组成指数样本,并将样本分红计入指数收益,反映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在计入分红收益后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000680)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海光信息(688041)、寒武纪(688256)、中芯国际(688981)、金山办公(688111)、中微公司(688012)、传音控股(688036)、联影医疗(688271)、百利天恒(688506)、澜起科技(688008)、晶科能源(688223),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22.34%。 科创综指ETF华夏(589000),场外联接(华夏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联接A:023719;华夏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联接C:023720)。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4-16 14:16
肯特催化上市首日高开266%!位于浙江台州,近两年收入下滑
go
lg
...
需关系变化等进一步下滑,或公司发生安全
环保
事故,行业环境、
环保
政策及汇率等发生较大不利变动,公司将面临经营业绩进一步下滑的风险。 2024年全年,肯特催化的营业收入为6.17亿元,同比下降7.40%,归母净利润为9349.89万元,同比增长9.73%。 肯特催化预计,2025年1-3月的营业收入为1.38亿元至1.4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6%至9.67%,预计实现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为1600万元至18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90%至27.01%。 关键财务数据,来源:招股书 报告期内,肯特催化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7.71%、26.48%、26.23%和27.04%。2021年至2023年,公司毛利率整体小幅下降,毛利率的波动主要受产品销售结构、销售价格、原材料成本、市场供求、固定资产新增投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021年6月江西肯特新厂建成并逐步转固,由于新厂区投资金额较高且产能爬坡过程中产能并未完全释放,因此导致报告期产品单位制造费用较高,公司综合毛利率下降。2024年1-6月,公司综合毛利率有所回升。 肯特催化的主要原材料是溴丁烷、三正丁胺、三乙胺、三苯基膦、溴丙烷、溴乙烷等化学原料,这些化学类原材料的价格波动较大,未来若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或快速下跌,公司未能及时将成本转移至下游客户或传递时间滞后,将对公司经营业绩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目前,肯特催化的主要客户包括鲁西催化剂有限公司、中触媒(688267)、华海药业(600521)、万华化学(600309)、万润股份(002643)、永太科技(002326)、天津天辰绿色能源工程技术研发有限公司等医药、分子筛、化工众多领域的知名企业。 催化技术是工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石油化工、医药、电子信息等行业迅速发展,推动了催化剂市场的蓬勃发展,行业市场规模也持续扩大。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自2010年至2020年,我国化工催化剂产量由15.2万吨增长至41.5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10.57%,消费量由17.4万吨增长至42.3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9.29%。 市场占有率方面,肯特催化相转移催化剂2022年的市场份额为22.62%,季铵盐、季铵碱系列产品应用于分子筛模板剂行业,国内市场排名位居第一。
lg
...
格隆汇
04-16 13:26
上一页
1
•••
41
42
43
44
45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周评:中美贸易战突传劲爆消息!亚币罕见集体疯涨,中国降息降准大放水
lg
...
是什么让中国重启与特朗普的关税谈判?路透揭露背后内幕
lg
...
中国最新数据很危险!CPI连续三个月下降,PPI通缩加剧
lg
...
金市展望:黄金“疲态尽显”暂守3300!中美谈判这一幕恐暴击多头
lg
...
盛文兵:聚焦国际黄金,下周黄金走势及分析!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95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46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