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效率和决策效率低,产能提升未达到理想要求。随着公司新基地的投入使用,公司计划于2025年第一季度完成惠州工厂到广州工厂的搬迁工作,搬迁完成后,场地瓶颈问题将彻底解决,新产线、新设备的投入使用以及设备自动化程度的提升,将为业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2024年下半年,我们也积极开展了市场推广工作,储备了大量潜在客户。基于以上积极因素,我们坚信片式压敏电阻业务在2025年定会取得良好的发展。 3.透明防辐射产品是否有望在25年实现量产? 答:公司自主研发的可塑性透明防辐射材料在2024年积极推进了中试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已产生销售收入,计划于2025年组建量产线,可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该材料具备优异的可见光透过性能,同时能有效阻隔X射线等高能射线,并具有良好的热塑性特性。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医用射线防护眼镜、医用射线防护面罩、移动辐射防护屏风、核工业用手套箱观察窗、手持式牙片机挡光板等多个领域。目前,全球仅有少数海外国家掌握该材料的生产技术,并对中国实施严格的技术封锁。公司成功突破技术壁垒,研发出该产品,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对推动相关行业的安全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4.公司24年在新产品上有哪些突破性的进展? 答:2024年是新莱福厚积薄发的关键一年。在主营产品迭代更新的同时,公司研发中心所储备的项目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一)红外吸收材料项目高效推进 红外吸收隔热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建筑窗户、幕墙、汽车玻璃等民生领域,节能降耗,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技术攻坚进程中,公司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与创新精神,原创性地解决了红外吸收材料行业中纳米高效吸收剂粉体无法低成本、大批量制备的共性技术难题,这一成果为产品的高性价比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司在该产品的研发上已完成关键粉体制备技术的突破,将制备出的粉体加工成隔热膜材后进行测试,其各项性能指标均表现优异。其中,可见光透过率高达70%以上,能够确保室内或车内拥有充足自然采光,红外阻隔率超过90%,可高效阻挡外界热量进入。项目现已完成实验优化并确定了批量生产工艺。 (二)透明防辐射材料中试工作进展顺利 透明防辐射材料是一类允许可见光通过但不允许x射线等高能射线通过的材料,该材料的制备技术难度高,公司在2023年连续取得技术突破的背景下,2024年进一步落实了产品的中试转化,建成了板材中试生产线一条,实现了材料生产及制品加工的全流程自主可控,使新莱福成为在该领域全球范围内第二个能批量生产的企业。2024年项目在中试建设期已实现了一定的销售额,产品得到了医疗市场的充分肯定,是我司电离辐射防护产品系列化发展过程中的又一重要突破,为我司电离辐射防护产品建立全球市场地位增加了新的影响力。 (三)金属电子粉体和电极浆料方向上有较好的突破 金属电子粉体与电子浆料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关键基础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元器件、光伏、半导体等领域。 公司成功开发了系列粒度在200纳米到10微米区间的球形金属电子粉体,并进一步开发了系列金属包覆粉体,粉体的极限中值粒度在实验室已下探至100nm以内水平,有望实现极宽粒度范围内的高成率精细化定制生产。同时,部分粉体产品已作为关键原料用于公司高性能电极浆料的研发,有效助推了公司电子产品的迭代升级。 目前,项目粉体产品制备已进入连续批量测试阶段并已获得多家知名厂商的积极反馈。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将推动公司进军光伏、半导体封装、电子电路键合、电子元件电极制备等全新领域,为公司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四)高性能钐铁氮磁粉的开发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在钐铁氮产品开发上,公司2024年主要聚焦于高性能钐铁氮磁粉的开发,应用方向为电机等对工作温度应用要求较高的领域。吸附用钐铁氮磁粉制备成注塑磁体后,存在矫顽力下降较多的问题,造成长期使用温度被局限在80℃以内,应用范围局限性较大。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开发出可将磁体矫顽力和磁性能达到较高水平的粉体材料,达到这一性能指标后,该材料将可覆盖大多数应用领域。2025年,公司将重点推进在电机上适应性更好的高性能钐铁氮磁粉的批量化生产,并在电机领域实现具体应用及推广。 注:接待过程中,公司与投资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沟通,严格按照《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等规定执行,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没有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等情况。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