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晚间公告全知道:宝钢金属将成云海金属第一大股东!公司控制权拟发生变更,股票自19日起复牌……
go
lg
...
化。市场环境或行业政策未发生重大调整,
生产成本
和销售等情况未出现大幅波动,内部生产经营秩序正常,近期未签订或正在磋商重大合同,未在为产业转型升级投资新项目等。 金达莱:签订4.36亿元委托运营合同 金达莱(688057)10月18日晚间公告,公司近日与会昌县三峡水环境综合治理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委托运营合同,合同暂定价为4.36亿元(含税)。运营范围为会昌县城4座污水处理厂及月亮湾污水处理厂二期,会昌县18个乡镇的30个污水处理厂。 协鑫集成:合肥协鑫集成15GW光伏组件项目全面达产 协鑫集成(002506)10月18日晚间公告,近日,公司从募投项目实施主体合肥协鑫集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处获悉,合肥协鑫集成15GW光伏组件项目已完成设备安装调试、试生产及工艺优化等工作,具备连续运行生产条件。目前该项目已实现稳定生产,达到募投项目设计规划的生产能力及产品质量,实现全面达产。 紫金矿业:收购苏里南Rosebel金矿项目 紫金矿业(601899)10月18日晚间公告,公司于当日与IMG签署《股份收购协议》,公司将通过境外全资子公司Silver Source Group Limited,出资3.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5.59亿元),收购IMG持有的RGM 95%的A类股份股权和100%的B类股份股权。RGM的核心资产为南美洲苏里南Rosebel金矿项目,包括Rosebel矿区和Saramacca矿区。Rosebel金矿项目资源储量大,保有金金属量217吨,区域成矿潜力大;项目为露天开采、使用传统氰化工艺的矿山,规划未来12年年均产金8.6吨。 众望布艺:子公司拟不低于5亿元投建高档功能性面料项目 众望布艺(605003)10月18日晚间公告,公司子公司杭州沃驰纺织有限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及自筹资金投资建设“杭州沃驰纺织有限公司年产1000万米高档功能性面料建设项目”,总投资预计不低于5亿元。 天邑股份:与中移终端公司签订采购框架合同 天邑股份(300504)10月18日晚间公告,近日,公司收到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有限公司签订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有限公司采购框架合同(终端类)》,约定中移终端公司通过采购框架合同和订单的方式购买天邑股份供应的无线路由器产品。合同约定中移终端公司向天邑股份采购货物的总量最高不超过300万台。 龙佰集团:子公司拟投资40亿元建设生产40万吨合成金红石项目 龙佰集团(002601)10月18日晚间公告,公司下属子公司甘肃佰利联化学有限公司拟投资40亿元建设金昌冶炼副产硫酸资源及氯碱废电石渣综合利用生产40万吨合成金红石项目。 甬金股份:拟设合资公司投建年产6万吨钛合金新材料项目 甬金股份(603995)10月18日晚间公告,公司拟与龙佰集团、航宇科技、汇鸿科技共同出资5亿元设立河南中源钛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5亿元(公司认缴出资1.28亿元持股51%)。合资公司成立后将投资建设“年产6万吨钛合金新材料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额约31.44亿元。 飞龙股份:收到国内某知名新能源车企零部件开发意向书 飞龙股份(002536)10月18日晚间公告,公司近日收到国内某知名新能源车企《零部件开发意向书》,公司成为该车企某项目集成热管理模块供应商,预计销售收入将近5亿元。 中国建筑:近期获得多个重大项目 金额合计338.9亿元 中国建筑(601668)10月18日晚间公告,公司近期获得多个重大项目,金额合计338.9亿元。 厦门钨业:拟向厦钨新能新设子公司协议转让公司贮氢合金材料相关业务资产 厦门钨业(600549)10月18日晚间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厦钨新能拟投资1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氢能公司;公司拟向氢能公司以1.65亿元协议转让公司所持有的贮氢合金材料相关业务资产。另外,厦钨新能拟以6088.12万元以非公开协议受让方式购买冶金控股持有的位于厦门市海沧区共计4幢职工宿舍及其相应的土地使用权。 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药品获批新增适应症 复星医药(600196)10月18日晚间公告,近期,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复宏汉霖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自主研发的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国内商品名:汉贝泰®)新增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适应症的补充申请获国家药监局批准。 中铝国际:三季度新签合同金额70.34亿元 同比增加1.46% 中铝国际(601068)10月18日晚间公告,第三季度公司新签合同1639个,新签合同金额为70.34亿元,同比增加1.46%。 金地集团:9月签约金额227亿元 同比上升7.05% 金地集团(600383)10月18日晚间公告,9月实现签约面积110.7万平方米,同比上升12.78%;实现签约金额227亿元,同比上升7.05%。1-9月公司累计实现签约面积706.4万平方米,累计实现签约金额1630.8亿元。在国庆节黄金周期间,公司实现认购金额超过70亿元,创过去三年历史同期新高。 旗滨集团:拟分拆控股子公司旗滨电子至创业板上市 旗滨集团(601636)10月18日晚间公告,公司拟分拆控股子公司旗滨电子至创业板上市。通过本次分拆,旗滨电子的发展与创新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其业绩的增长将同步反映到公司的整体业绩中,进而有助于提升公司未来的整体盈利水平。 华能国际:将以1.26亿元认购石岛湾核电新增注册资本 华能国际(600011)10月18日晚间公告,公司将与华能核电、国家核电、华能开发按各自持股比例以现金方式同比例认购石岛湾核电的新增注册资本,公司将以1.26亿元认购石岛湾核电的部分新增注册资本。本次增资完成后,石岛湾核电注册资本增加至47.5亿元,公司对石岛湾核电的持股比例仍保持22.5%不变。 万方发展:公司目前经营情况未发生重大变化 存在估值偏高风险 万方发展(000638)10月18日晚间披露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公告,截至10月18日,公司最新滚动市盈率为69.69倍,高于同行业市盈率水平,公司目前经营情况未发生重大变化,存在估值偏高风险。截至目前,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关于公司的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处于筹划阶段的重大事项。 【停复牌】 东风股份:拟购买博盛新材51.06%股权 19日复牌 东风股份(601515)10月18日晚间公告,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顾军、博睿创新、陈燕、宁波双德、博昱创新、曾斌、熊杰和樊华合计持有的博盛新材51.06%股权。本次交易前,公司持有博盛新材48.94%的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持有博盛新材100%的股权,博盛新材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股票与可转换公司债券将于10月19日上午开市起复牌,东风转债同时恢复转股。
lg
...
金融界
2022-10-18
黑色金属周报:焦煤供应略偏紧,焦炭成本支撑较强
go
lg
...
稳,铁矿石现货价格下跌,总体上周长流程
生产成本
有所下降。螺纹热卷现货价格均走弱,热卷现货价格同步于螺纹现货价格;由此相较前周钢材吨钢利润,华东地区螺纹和热卷即期利润均收窄。截至10月14日,华东螺纹吨钢利润(理计)约为154元/吨,华东热卷利润约为-46元/吨左右。 短流程:上周废钢现货价格有所下滑,张家港废钢价格下跌90元/吨至2580元/吨,废钢价格表现弱于铁矿石价格,废钢铁水成本价差从废钢贴水铁水成本153元/吨扩大至257元/吨左右。华东地区短流程吨钢利润盈利情况有所好转,华东地区谷电利润从60扩大至82元/吨,谷电和平电平均利润同样也把亏损收复至亏损12元/吨左右。上周钢厂长短流程
生产成本
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下调而回落,华东螺纹高炉利润小幅回落,电炉利润大致维稳;卷螺利润差微降至-200元/吨左右,处往年同期平均水平附近。 三、供应 截至10月14日一周,全国247家钢厂高炉开工率环比降至82.62%,产能利用率环比升至89.04%。唐山126座高炉检修周度影响产量上升至85.58万吨,唐山高炉开工率较上周减少3.17%至55.56%。上周螺纹钢产量周环比减少7.73万吨至293.44万吨,同比增速环比前期缩小,同比去年水平增加7.58%,其中长短流程产量均有回落。分地区来看,产量主要减量由华东和北方地区贡献,仅南方地区螺纹钢产量环比继续增加。热卷产量环比前周上升6.94万吨至312.93万吨,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冷热卷板价差560元/吨,同比偏低,供料卷产量支撑力不足。冷轧上周产量环比增加3.03万吨至81.86万吨;中厚板上周产量环比减少0.87万吨至142.84万吨;线材产量上周环比减少3.62万吨至132.02万吨。总计五大钢材产量上周环比减少2.25万吨至963.09万吨。 四、需求 10月第2周,全国建材主流贸易商成交量日均量为16.14万吨/日,较前周减少2.68万吨/日,贸易商整体心态延续弱势,建材成交环比回落。分地区来看,华东、南方和北方大区成交量均有下滑。螺纹钢测算周度表观消费量环比增加66.89万吨至325.79万吨,表需同比增速降至0.64%。热卷表观消费量周环比增加28.27万吨至304.8万吨,表需同比增速降至-3.23%。 五、库存 上周螺纹钢35城社会库存环比减少21.55万吨至457.93万吨,低于去年同期库存157.29万吨;钢厂库存环比减少10.8万吨至204.49万吨,低于去年同期30.65万吨。螺纹钢总库存环比减少32.35万吨至179.93万吨,低于去年同期库存水平187.94万吨。热卷上周55城社会库存环比增加7.4万吨至258.86万吨,高于去年同期库存10.63万吨;热卷钢厂库存环比增加0.73万吨至84.84万吨,低于去年同期库存3.04万吨。热卷总库存环比增加8.13万吨至488.8万吨,相比去年同期水平高出7.59万吨
lg
...
金融界
2022-10-17
铁合金周报:复产与需求错配,
生产成本
再次面临考验
go
lg
...
格有再次考验成本支撑压力 目前硅铁
生产成本
较7月份抬升400-500元/吨,其主要贡献来自于兰炭及氧化铁皮价格的增加;硅锰
生产成本
较7月份抬升300-400元/吨左右,其主要贡献来自于焦煤和锰矿价格的上涨。按照上述对供需基本面的分析,我们倾向于未来铁合金价格将再次考验
生产成本
。而在产业负反馈过程中,
生产成本
也将逐渐走低。我们认为硅铁相对刚性的
生产成本
在7000元/吨一线,硅锰在6700元/吨一线,这也是未来空头的目标点位。 五 结论与操作建议 产业链连锁反应,钢材需求不足风险偏高,产业链可能进入负反馈阶段,铁合金未来需求下降风险大。然而,前期停产的矿热炉逐步复产,铁合金供给快速回升,前期供给不足对价格的支撑逐渐减弱,未来供给将面临过剩风险。钢厂仍将延续低库存策略,在12月份之前不会出现明显的补库现象,上游复产之后仍将面临高库存压力。综合考虑,铁合金价格将再次考验成本支撑,硅铁在7000元/吨一线,硅锰在6700元/吨一线。建议生产企业卖出套保继续持有,未入场者可逢高入场,投机者亦可逢高做空。此外,重点关注下周是否有重大利好政策出台。若有,不排除价格仍会涨破前期高点,但难以对01合约的供需基本面带来实质性的改善,价格仍将面临下跌风险。
lg
...
金融界
2022-10-17
民生证券:给予东富龙买入评级
go
lg
...
规模反应器,设备价格下降 50%则单抗
生产成本
下降 30%;对于 15000L 规模,下降幅度约 24%。制药装备的国产替代将有效促进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健康发展。数智化系统和设备工艺配套增强整体解决方案交付能力,增强和国际供应商的竞争力。 东富龙深度布局生物工程板块, 生产链条长、壁垒高、迭代快、周期性弱。东富龙厚积薄发,实施 M+E+C 战略全品类布局,从单机向系统、工程、总体解决方案逐步过渡,在不锈钢反应器、一次性反应器及耗材等多个品类快速放量。公司布局 CGT 领域奠定中长期增长, 细胞培养基获美国 FDA 的 DMF 备案,助力生物药物申报。 2021 年生物工程和医疗器械板块收入合计约 14 亿元, 同比提高 200%。 公司有望通过产品管线持续丰富打开成长天花板,保持业绩稳定增长。 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国产制药装备龙头,致力于成为药物制造科学领域的国际一流供应商,在生物制药和 CGT 领域有望实现订单持续增长, 我们预计 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9.9、 12.7、 15.8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20.1%、 28%、24%,对应 PE 分别为 17、 13、 11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国产替代和海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国内新药研发数量和进展不及预期、 定增不及预期风险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中信建投证券贺菊颖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高达89.25%,其预测2022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9.54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17.9。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0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6家,增持评级4家。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东富龙(300171)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一般。财务相对健康,须关注的财务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利润率。该股好公司指标3.5星,好价格指标3星,综合指标3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 ~ 5星,最高5星)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2-10-17
晚间公告全知道:一大波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大幅预增!兄弟科技净利同比预增8621.61%-9963.4%…
go
lg
...
增产线进入量产阶段,产能规模持续提升,
生产成本
不断降低。 中伟股份: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8.51%-45.05% 中伟股份(300919)10月14日晚间公告,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10.6亿元-11.1亿元,同比增长38.51%-45.05%。报告期内,公司三元前驱体和四氧化三钴合计销售量超过16万吨。 云天化:前三季度净利润51.3亿元 同比增长80.63% 云天化(600096)10月14日晚间公告,前三季度净利润51.3亿元,同比增长80.63%。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生产装置长周期运行,主要产品销售平均价格同比上升。 长虹美菱:前三季度净利同比预增140.93%-173.05% 长虹美菱(000521)10月14日晚间发布业绩预告,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1.5亿元-1.7亿元,同比增长140.93%-173.05%。报告期内,公司主营空调国内、国际业务持续向好。 西藏矿业:2022年前三季度净利同比预增252%-369% 西藏矿业(000762)10月14日晚间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4.50亿元~6.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1.88%-369.17%。报告期内,公司总体经营业务继续稳中求进,业绩稳步增长,同时,加强公司内部的管理,严格控制各项费用的支出,采取一系列降本增效措施,成本费用大幅度降低,因此公司 2022年本报告期总体业绩较去年同期大幅度增长。 璞泰来:2022年第三季度净利润8.77亿元 同比增92.40% 璞泰来(603659)10月14日晚间披露三季度报告,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为45.19亿元,同比增长90.50%;归母净利润8.77亿元,同比增长92.40%;基本每股收益0.63元。 星源材质: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18.33% 星源材质(300568)10月14日晚间披露三季报,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58亿元,同比增长56.74%;净利润2.2亿元,同比增长118.33%;基本每股收益0.19元。 新宙邦:前三季度净利同比预增60%-70% 新宙邦(300037)10月14日晚间发布业绩预告,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13.89亿元-14.76亿元,同比增长60%-70%。公司电池化学品销量以及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公司有机氟化学品,包括半导体与显示用氟溶剂清洗剂、冷却液、氟聚合物改性共聚单体、含氟表面活性剂等市场需求旺盛,市场订单持续增加。 春兴精工:预计前三季度净利2000万元-2500万元 同比扭亏 春兴精工(002547)10月14日晚间发布业绩预告,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2000万元-250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2.45亿元。报告期内,受益于新能源行业高速发展,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 融捷股份:预计前三季度净利同比增长4331%-4700% 融捷股份(002192)10月14日晚间发布业绩预告,预计前三季度净利12亿元-13亿元,同比增4330.99%-4700.24%。受宏观政策和市场需求增加的影响,新能源行业景气度持续提高,锂电池行业上游材料产品价格持续大幅上涨,锂电材料和锂电设备的需求持续增加,公司锂精矿、锂盐、锂电设备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均大幅增加。 华能水电业绩快报: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2.68% 华能水电(600025)10月14日晚间公告,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59.6亿元,同比增长22.68%。本期业绩增长主要系:前三季度发电量同比增加5.46%;本期综合结算电价同比上升所致。 盾安环境:前三季度净利同比预增95.79%-107.47% 盾安环境(002011)10月14日晚间发布业绩预告,预计前三季度净利6.7亿元-7.1亿元,同比增95.79%-107.47%。 东北制药:前三季度净利同比预增351%-449% 东北制药(000597)10月14日晚间发布业绩预告,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1.15亿元-1.4亿元,同比增长351.02%-449.07%。 永安药业:前三季度净利同比预增93%-100% 永安药业(002365)10月14日晚间发布业绩预告,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1.59亿元-1.65亿元,同比增长93%-100%。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产品牛磺酸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显著上涨。 长虹华意:三季度净利同比增长36.18% 长虹华意(000404)10月14日晚间披露三季报,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7.27亿元,同比下降18.08%;净利润6513.4万元,同比增长36.18%;基本每股收益0.09元。 【并购重组】 士兰微:拟定增募资不超65亿元 士兰微(600460)10月14日晚间公告,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6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拟投资于年产36万片12英寸芯片生产线项目、SiC功率器件生产线建设项目、汽车半导体封装项目(一期)、补充流动资金。 深振业A:拟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募资不超20亿元 深振业A(000006)10月14日晚间公告,拟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募资不超2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拟用于偿还公司有息债务、补充公司营运资金和适用的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用途。 宁波韵升: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获证监会核准批复 宁波韵升(600366)10月14日晚间公告,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批复。 【其他事项】 金海高科: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金海高科(603311)10月14日晚间公告,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有效期三年。金海高科表示,本次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体现了公司在技术、产品、服务及未来发展前景上得到了有关政府部门的充分认可及高度肯定,有利于提高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从而对公司未来业务的整体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明星电力:拟投建白马110千伏输变电工程 明星电力(600101)10月14日晚间公告,拟以自有资金投资建设白马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本项目投资概算7204万元。本次投资是为了满足供区内电力负荷增长需求,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公司电网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 澳洋健康:拟3367.78万元出售吉凯基因1.66%股权 澳洋健康(002172)10月14日晚间公告,公司与伟勤企管签订了《股份转让协议》,拟将持有吉凯基因的全部股权共计1.6623%转让给伟勤企管,转让价格为3367.78万元。 中关村:子公司四环医药拟收购多多药业9.56%股权 中关村(000931)10月14日晚间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四环医药拟以1.06亿元收购黑龙江佳建持有的多多药业9.56%股权。收购完成后,四环医药持有多多药业78.82%股权,仍为控股股东。黑龙江佳建不再持有多多药业股权。黑龙江佳建的实际控制人车德辉为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该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中信银行:副行长芦苇辞任 中信银行(601998)10月14日晚间公告,副行长芦苇因工作调整原因,于2022年10月14日向本行董事会提交辞呈,辞去其所担任的本行副行长职务。 金埔园林:与咸宁市咸安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金埔园林(301098)10月14日晚间公告,公司与咸宁市咸安区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确定将咸宁区汀泗桥镇创建国家5A级景区作为重点战略合作区域,并以此向咸安区全域逐步拓展。 春秋航空:9月旅客周转量同比下降35.09% 春秋航空(601021)10月14日晚间发布9月主要运营数据,9月旅客周转量同比下降35.09%,环比下降26.36%;客座率为77.64%,同比下降7.04%,环比上升0.12%。 吉祥航空:9月旅客周转量同比下降38.93% 吉祥航空(603885)10月14日晚间发布9月主要运营数据,9月公司客运运力投入(按可用座位公里计)同比下降38.15%;旅客周转量(按收入客公里计)同比下降38.93%;客座率为71.66%,同比下降0.9%。 宝立食品:山东宝立拟2.5亿元投建调味料全产业链项目 宝立食品(603170)10月14日晚间公告,山东宝立拟以自身名义或在莘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再行注册一家独立运营的子公司作为项目公司,并以项目公司受让约90亩莘县土地使用权,投资建设调味料全产业链项目。按照现目标用地面积及投资强度指标测算,分期建设全部完成后预计总投资规模约为2.5亿元。 青岛啤酒:公司副总裁王少波辞职 青岛啤酒(600600)10月14日晚间公告,王少波因工作变动原因,申请辞去公司副总裁职务。辞职后,王少波将在本公司控股股东单位任职。 南方航空:9月旅客周转量同比下降34.38% 南方航空(600029)10月14日晚间公告,9月客运运力投入(按可利用座公里计)同比下降33.79%,旅客周转量(按收入客公里计)同比下降34.38%;客座率为68.26%,同比下降0.62%。 健康元:获得两款药品的注册证书 健康元(600380)10月14日晚间公告,获得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药品注册证书,本品适用于治疗浓稠粘液分泌物过多的呼吸道疾病;获得妥布霉素吸入溶液药品注册证书,本品适用于成人伴肺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支气管扩张症,控制感染和改善症状,为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吸入抗生素。 泰达股份:与信达资产天津分公司签署党建共建暨战略合作协议 泰达股份(000652)10月14日晚间公告,公司经与信达资产天津分公司友好协商,双方将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注重实效”的原则,拟开展党建共建暨全方位战略合作,并签署《党建共建暨战略合作协议》。 粤电力A:前三季度发电量同比增加2.76% 粤电力A(000539)10月14日晚间公告,前三季度,公司累计完成合并报表口径发电量858.96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76%;其中煤电完成706.72亿千瓦时,同比增加4.37%,气电完成114.38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8.38%,风电完成29.67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91.17%,水电完成2.94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4.40%,生物质完成5.25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0.56%。完成上网电量810.44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31%。 冀中能源:拟23.18亿元转让金牛化工56.04%股份 冀中能源(000937 )10月14日晚间公告,公司拟以协议方式将所持金牛化工56.04%的A股股份转让给公司股东河北高速,转让价格为6.08元/股,转让价款总额为23.18亿元(含增值税)。 中国中冶:1-9月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6.6% 中国中冶(601618)10月14日晚间公告,2022年1-9月新签合同额9352.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6%。 华侨城A:1-9月合同销售金额429.7亿元 同比下降35% 华侨城A公告(000069)10月14日晚间公告,9月份公司实现合同销售面积28.5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62.4亿元;1-9月份公司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面积201.1万平方米,较上年同期下降35%,合同销售金额429.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5%。 宇晶股份:与高景太阳能签订9360万元设备采购合同 宇晶股份(002943)10月14日晚间公告,公司近日与高景太阳能签订《设备采购合同》,高景太阳能拟采购公司切片机,合同金额为9360万元(含税)。 海航基础:股票简称拟变更为海南机场 海航基础(600515)10月14日晚间公告,为使公司证券简称与公司名称、公司主营业务发展保持一致,公司拟将股票简称变更为“海南机场”。 双良节能:与新疆其亚硅业签订购销合同 双良节能(600481)10月14日晚间公告,公司近日与新疆其亚硅业有限公司签订了《购销合同》,合同标的为再沸器、预热器等精馏、尾气换热器设备,用于新疆其亚硅业年产20万吨高纯晶硅一期10万吨精馏、尾气换热器设备工程项目,合同金额为1.12亿元,占公司2021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2.92%。 宏柏新材:拟52亿元投建绿色新材料循环产业项目 宏柏新材(605366)10月14日晚间公告,公司拟与瑞昌市人民政府签订《关于投资建设宏柏新材料项目意向合同书》,在瑞昌市码头工业城投资建设“宏柏新材绿色新材料循环产业项目”,项目的总投资金额约为52亿元,主要生产光伏级三氯氢硅、高纯四氯化硅、电子级高纯烷氧基硅烷、硫基硅烷、特种功能性硅烷、烷基硅烷、气相白炭黑、钛酸酯偶联剂、环氧氯丙烷等绿色新材料。 恒泰艾普:拟11亿元投建高端装备制造基地项目 恒泰艾普(300157)10月14日晚间公告,拟与河北石家庄装备制造产业园管理委员会就公司入驻石家庄装备制造产业园,投资建设恒泰艾普高端装备制造基地项目相关事宜签署入驻协议。该项目建设规划占地338亩,预计总投资不超过11亿元,投资期限为5年期,分三期完成本项目建设。 思林杰:入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思林杰(688115)10月14日晚间公告,公司被认定为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此次入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对公司在工业自动化检测领域的技术实力、持续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认可。 卫信康:子公司获得复方氨基酸注射液(20AA)药品注册证书 卫信康(603676)10月14日晚间公告,子公司白医制药获得复方氨基酸注射液(20AA)药品注册证书。该产品适用于严重肝功能不全和即将或者已经发展为肝性脑病患者,为其肠外营养提供氨基酸。 恒瑞医药:盐酸左布比卡因注射液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恒瑞医药(600276)10月14日晚间公告,公司药品盐酸左布比卡因注射液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本品用于治疗外科硬膜外阻滞麻醉。 百济神州:百悦泽获欧洲药品管理局人用药品委员会积极意见 百济神州(688235)10月14日晚间公告,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用药品委员会(CHMP)发布其推荐百悦泽®(泽布替尼胶囊)获得上市许可的积极意见,建议批准百悦泽®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成人患者。 湖南黄金:子公司新龙矿业本部和隆回金杏临时停产 湖南黄金(002155)10月14日晚间公告,公司子公司新龙矿业决定对本部及其子公司隆回金杏进行停产检修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改,临时停产时间预计从2022年10月15日至10月25日,预计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一定影响。 天泽信息:拟变更证券简称为“有棵树” 天泽信息(300209)10月14日晚间公告,公司已基本完成战略转型,成为一家聚焦跨境电商出口业务的科技企业。为更加清晰的体现公司主营业务构成和公司发展战略,拟变更公司名称为“有棵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拟变更证券简称为“有棵树”。 诺德股份:拟与凯博基金向清景铜箔增资10亿元 用于电解铜箔新建项目 诺德股份(600110)10月14日晚间公告,拟与凯博资本发起设立并管理的私募基金(凯博基金)以现金方式向清景铜箔增资10亿元,其中诺德股份拟增资8亿元。增资资金将用于清景铜箔年产25000吨电解铜箔新建项目的建设。本次增资后,公司将持有清景铜箔47.0588%股权,公司将成为单一第一大股东,并将清景铜箔将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北大医药:氯雷他定片获得药品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 北大医药(000788)10月14日晚间公告,近日,公司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氯雷他定片《药品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该药品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东阿阿胶:拟对昂德生物药业增资4000万元 东阿阿胶(000423)10月14日晚间公告,公司和华润生物医药拟按照目前持股比例对昂德生物药业进行同比例增资,本次增资总额为2亿元,其中公司出资4000万元。昂德生物药业为公司联营企业,公司与华润生物医药均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华润有限公司所控制的企业,本次增资事项构成关联交易。 中国东航:9月旅客周转量同比下降29.49% 中国东航(600115)10月14日晚间发布9月运营数据,9月客运运力投入(按可用座公里计)同比下降33.36%;旅客周转量(按客运人公里计)同比下降29.49%;客座率为68.56%,同比上升3.76个百分点。 棒杰股份:拟向关联方出售资产 棒杰股份(002634)10月14日晚间公告,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议案,同意公司将持有的浙江棒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棒杰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以及持有的在建工程出售给陶建伟及其一致行动人陶士青指定的关联方。陶建伟为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陶建伟及其一致行动人陶士青指定的关联方为陶建伟及其一致行动人陶士青共同出资设立的企业,本次资产出售构成关联交易。 【停复牌】 云海金属:公司控制权拟变更 10月17日起停牌 云海金属(002182)10月14日晚间公告,公司正在筹划向宝钢金属非公开发行股票,拟发行数量为6200万股。截至公告披露日,宝钢金属持有公司14%股份。若相关事项顺利完成,宝钢金属将持有公司21.53%股份。公司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梅小明持有公司16.45%股份。本次非公开发行将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公司股票自10月17日开市起开始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两个交易日。
lg
...
金融界
2022-10-14
全线涨停潮!医药股热度空前,“吃药”将成最强方向?
go
lg
...
打印骨科耗材等创新产品,考虑技术特点、
生产成本
、使用情况、临床功效等特性,采取“一品一策”的方式,确定合适的采购规则。 此前,国家医保局公布了《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4955号建议的答复》,其中明确指出,由于创新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尚未成熟、使用量暂时难以预估,尚难以实施带量方式。 这被看作是创新医疗器械不纳入集采的重要信号,业内普遍认为医疗器械行业企业正逐步摆脱集采“阴影”,创新医疗器械或将迎来政策“暖风”。 医药板块估值已至历史低位 近一年多来,医药板块的惨烈是投资者有目共睹的,自2021年春节后医药板块大幅震荡调整至今,区间最大回撤超过50%,医药行业目前估值处于极低水平。 中银证券医药生物首席分析师邓周宇指出,从时间和空间上来看,本轮调整逐步接近结束状态。估值上来看,A股医药板块估值PE22.8倍(TTM),已经低于2019年1月4日的历史最低值。以目前的估值水平,板块情绪修复随时可能出现。 从持仓集中度来看,公募基金对医药板块持仓占比也近十年低位:截止2022年二季度末,剔除医药主题基金后,市场整体的医药行业持仓占比仅为6.94%,为2013年以来的历史最低。 在消化了前期高估值和对集采的悲观预期后,当估值回归理性,医药板块的投资价值也在凸显。Wind数据显示,近一个月以来,跟踪中证医疗指数的ETF份额增长达到了52.81亿份,份额环比增长15.78%。 医药板块有哪些机会? 当前时点,不少机构都认为医药板块值得关注。A股即将进入密集的三季报业绩披露期,预计CXO以及部分医疗器械、疫苗板块的公司将延续业绩高增长;血制品、中药等板块预计将有稳健的增长;医疗服务、化学制药等板块的业绩则受到疫情以及集采等政策的影响,期待后续业绩的恢复。 在投资主线上,可关注“创新药械、自主可控、疫后复苏”三大主线。 在疫情的影响下,预计三季度医药行业仍有部分子板块和个股延续高速增长。贴息政策推动设备更新需求,将利好国产设备龙头;脊柱国采落地后,市场对于政策的担忧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解除。医药行业的基本面、政策面和情绪面都有望迎来触底反弹。 国信证券推荐策略组合为:(A股)恒瑞医药、迈瑞医疗、爱尔眼科、爱博医疗、威高骨科、普洛药业、惠泰医疗;(H股)康诺亚、康方生物、中国中药、威高股份、先瑞达医疗。
lg
...
证券之星
2022-10-14
白糖季报:新年度供需压力增加,郑糖艰难前行
go
lg
...
响下而更加疲软,内忧外患下糖价连续跌破
生产成本
,8月31日盘面最低跌至5450元,1月合约成为主力之后,年度增产预期依然强烈,但内需预期维持悲观,在十一假期之前,国内甜菜糖厂开机增多,资金压力也偏高,糖价在国庆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再度刷新前低,最低跌至5440元。国庆期间内盘休市,但外盘反弹较多,能源价格也有大幅度反弹,节后也是新榨季的开始,盘面高开高走收复节前一半的失地,恢复至5500-5600区间并快速突破了5600一线主要位置。 2. 国际食糖市场 2.1 巴西:制糖比预期调高,食糖产量继续增加 巴西食糖产量多寡的因素主要有甘蔗入榨量、糖份和食糖生产比例。其中的入榨总量和糖分变化幅度较小,影响食糖最终产量的主要指标就是甘蔗用于榨糖的比例,一个百分点对应80余万吨糖量的变化,未来巴西食糖产量的多寡,甚至全球食糖供需缺口是否存在的主要变化因素就是巴西食糖产量比例导致的最终食糖产量的变动。 巴西近降雨影响了主产区甘蔗收割和压榨进度,9月下半月巴西中南部地区压榨甘蔗2528.7万吨,同比减少29.73%;产糖170万吨,同比减少27.32%;乙醇产量同比减少28.64%,至14.24亿升。糖厂使用45.42%的甘蔗比例产糖,上榨季同期为43.78%。22/23榨季截至10月1日中南部累计18家糖厂收榨,未收榨糖厂数为240家,上年同期为222家,累计压榨甘蔗4.311亿吨,同比减少7.88%,累计产糖2633.4万吨,同比减少9.9%,累计产乙醇214.84亿公升,同比下降5.84%,平均制糖比例为45.5%,上榨季同期为45.92%,平均甘蔗出糖量(ATR)为每吨140.9千克,低于去年同期的142.73千克。巴西9月出口糖308.11万吨,同比增加19.42%。2022年4-9月巴西累计出口糖1426万吨,同比减少2.7%。 22/23榨季巴西糖产量及甘蔗压榨量将高于预期,主因是天气条件改善以及甘蔗制糖比例增加,上一季的甘蔗遭遇严重干旱及霜冻袭击。中南部的甘蔗压榨量预估提高到5.66亿吨,比四月预测提高1.43%,同比增加4320万吨,巴西中南部的糖产量为3480万吨,前次预估为3350万吨,上榨季为3210万吨。中南部的甘蔗制糖比例从44.1%上调至46.1%。对应的甘蔗乙醇产量将减少,22/23榨季巴西全国糖产量估计为3800-3900万吨,上榨季为3500万吨,糖出口预计为2735万吨,同比增长超过100万吨。 综上,短期看,因天气条件不利于压榨和生产,导致阶段性的生产情况低于预期和去年同期情况,对现货和近月合约有支撑。中长期看,当前世界陷入能源和局地政治冲突加剧的危机之中,乙醇优势未来存在不确定性,未来产量变动的主要在生产比例上,即糖醇比收益上,目前维持偏向食糖的格局,四季度在经济衰退担忧占主导、能源价格相对弱势和美元走强的预期背景下,乙醇的需求和价格预期偏悲观,食糖产量的增产预期越发强烈,导致全球食糖整体的供应压力随之提升。 2.2 印度:产量不断调高,出口维持高位 印度是全球第一大食糖消费国和传统的第二大食糖生产国,作为一个选票国家,为了维护蔗农大量的选票,甘蔗收购价只涨不降,长期维持相对较高的水平上,在疫情和能源危机的冲击下,印度正在加大力度发展甘蔗制乙醇行业。21/22榨季出口数据刷新了历史记录,且是在没有出口补贴的前提下。 21/22榨季印度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食糖生产国和消费国,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食糖出口国,21/22榨季印度创造了刷新纪录的5亿吨甘蔗,糖厂共压榨了甘蔗3.57亿吨,生产食糖3940万吨,其中有约350万吨糖被生产乙醇,剩余食糖产量为3590万吨。在没有政府任何补贴的前提条件下印度出口了1120万吨糖,刷新了其历史记录,20/21榨季为700万吨,19-20榨季为590万吨,18/19榨季为380万吨。21/22榨季印度期末结转库存约为600万吨,两个半月左右的国内需求量。 政策方面印度政府在前几年大增产库存压力非常巨大的背景下政府一直鼓励糖厂将过剩的食糖转化为乙醇,并通过补贴出口食糖,用以缓解库存压力和及时向农民支付蔗款,过去5年乙醇作为生物燃料的发展较为迅速,且回笼资金更快,营运资金成本更低,有利于糖厂资金状况的改善和库存压力的释放。当前印度已经具备每年6.05亿升的乙醇生产能力,基础材料主要是来自于糖和糖蜜,且产能还在继续增加,目标是2025年实现乙醇和汽油混合目标20%。22/23榨季印度计划将从糖转化至乙醇的产量从350万吨增加至500万吨,对应2.5亿卢比的收入。 马哈拉施特拉邦预计下一市场年度糖产量料连续第二年创纪录高位,因当地农户扩大了甘蔗作物种植面积。预计该邦22/23年度料产糖1380万吨,略高于本年度的1370万吨。10月15日下一年度的压榨作业即将开始,预计压榨期将持续约160天。 ISMA预计22/23年度将转向乙醇生产的糖约为450万吨,而21/22年度为340万吨。在将转向乙醇之后,22/23年度的糖产量预计将在3550万吨左右,而下一年度的消费量预计将在2750万吨左右,剩余的800万吨需要出口。 在审查国内供应情况后,很可能在22/23年度制定出口监管战略。预计糖厂可以签署高达其产量15%的出口合同(预计在22/23年度达到3300-3600万吨)。目前预计新榨季印度料准许(首批)出口糖500万吨。第二批300-350万吨可能在2月份之后确定,届时也可以做出合理的产量估计。有在评估价格形势和供需情况后,才能再增加250-300万吨。这将低于21/22年度预计出口量的1120万吨,但足以在年度结束时保持600-650万吨左右的健康库存水平。 22/23榨季预计甘蔗种植面积将比本年度增加2%左右,若季风降雨正常,食糖产量预计达到3940万吨,约有340万吨糖产量转向乙醇生产,最终糖产量约为3600万吨。由于排灯节提前,最大的糖生产邦马哈拉施特拉邦可能会在下一年度提前开榨,而第二大产糖邦北方邦产量也有望回升,预计新榨季将出口700-850万吨以上。 现在最主要的变数在于其能否顺利出口,是否有出口的条件和可能则成为印度新榨季对国际市场影响多寡的直接表现,最主要的就是国际市场价格是否允许印度出口,国际原糖要达到18.5-19美分之上印度的食糖才有出口的可能,相对于全球食糖市场新榨季的缺口程度来说,来自印度的大量供应限制国际糖价上方空间。 2.3 泰国:产量维持稳定 作为全球第二大食糖出口国泰国境内生产的食糖75%左右都是用于出口的,20/21榨季产糖757万吨,创09/10榨季以来产量最低水平。连续两年大幅减产的主因是生产期遭遇了严重的干旱,今年尽管甘蔗耕种面积减少了约9%,但天气条件较好,单产提高。食糖产量将出现恢复性的增长。前一个榨季3月31日泰国已经结束了榨季生产,21/22榨季的生产持续到5月上旬。 泰国甘蔗及糖业委员会预计21/22年度糖出口量为760万吨,同比增加超46%。截至5月7日糖产量为1015万吨,甘蔗压榨量为9207万吨由于甘蔗产量下降和集装箱短缺,出口量受到了影响,食糖出口预计将同比增长167%,达到1000万吨。 美国农业部(USDA)预测22/23榨季泰国的食糖产量将恢复至1000万吨,比21/22年的1060万吨的估产降低60余万吨。22/23年度该国出口预计将略降45万吨至1000万吨上下,国内食糖消费量为247万吨,比21/22年相对稳定,与2023年经济稳定复苏的预期一致。 泰国新年度的榨季生产即将开始,原白糖供应将得到有效补充,二者价差和供应情况也将随着变化,短期内其剩余库存总量有限,出口维持相对低位。 2.4 国际市场总结:22/23年度供需过剩压力小幅放大 国际糖业组织(ISO)将全球22/23年度全球糖市料供应过剩提高至560万吨,21/22年度为短缺130万吨。7月底预计22/23年度糖市料供应过剩280万吨。22/23年度全球糖产量预计升至创纪录高位的1.819亿吨,较上年增加4.5%,主因是巴西产量预计将从3310万吨增加至3850万吨,泰国糖产量预计将增加至1200万吨,21/22年度为1010万吨,20/21年度产量降至仅为710万吨,全球消费量预计将仅增长0.5%至1.763亿吨。 StoneX预计22/23年度全球糖市供应过剩量将从7月时的330万吨上调至390万吨,主因是亚洲和巴西增产将抵消欧洲等地的减产,预计印度22/23年度糖产量达到接近纪录的3650万吨,较21/22年度增加50万吨,因天气情况有利于甘蔗生长。预计泰国22/23年度糖产量为1150万吨,较前一年度增加14%。将欧盟及英国地区的糖产量预估下调40万吨,至1600万吨,将中国糖产量预估下调30万吨,至1000万吨,调降理由均为产区干旱。预计巴西产量在2021年干旱之后将继续反弹,22/23年度产量将达3720万吨,23/24年度巴西中南部糖产量预计为3520万吨,同比增加5.6%。 欧盟(EU)预计新年度将出现糖短缺,供应平衡正在从21/22年度的67万吨过剩转为短缺78.5万吨,主因炎热干燥的夏季过后种植面积和产量下降。35%-38%的欧盟工业仍然依赖天然气,可靠的能源供应对制糖季的成功是否也至关重要。欧洲天然气价格已达到每1000立方米2000美元,为9月1日新生产年度开始时32家制糖厂中10家不会开工的主要原因。22/23年度欧盟原糖进口仅会增加10万吨达到92万吨。2023年二季度左右,随着亚洲(印度、泰国)产量的增加,欧洲将购买更多的精制糖。德国22/23年度糖产量预计同比减少50万吨。 Czarnikow预计22/23年度全球供应过剩将为300万吨,高于7月底预计的281万吨,因产量将创纪录第二高位。全球糖产量预计将达到1.802亿吨,与前一年度持平,消费量从1.741亿吨攀升至1.773亿吨。巴西中南部地区的糖产量预计增加50万吨达到3250万吨。泰国产量将从21/22年度的1000万吨增加到1080万吨。 经济学人智库(EIU)预计,受新冠疫情影响,19/20年度全球糖消费量下降0.4%,20/21年度全球食糖消费量料小幅增长0.2%。21/22年度消费量将增长0.7%至1.719亿吨,22/23年度消费增速将进一步加快至2.9%。预计20/21年度糖产量将强劲增长7.8%,21/22年度产量将增长1.6%,22/23年度将增长2.9%。巴西拉尼娜现象造成的供应中断和印度季风的任何疲软都是22/23年度供应面临的另一个下行风险。由于战争和天然气价格高企,乌克兰三分之一的糖厂将停产。 新榨季全球食糖市场供应过剩量继续小幅扩大,从过剩三百余万吨到过剩500多万吨不等,主因是印度、泰国和巴西的增产高于欧盟等国的减产所致,供应压力随着巴西食糖生产比例的提高有继续增加的空间和可能。四季度随着巴西生产进展的推进,其食糖生产比例和出口节奏将成为全球食糖市场贸易流的主角,其生产比例将直接决定最后产量的变动,也将左右供应压力能否继续放大。另外,北半球印度和泰国等主产区将陆续开榨,新年度产量预期的变动也较为关键。另外,也是最为重要的是要关注宏观大环境氛围,这几个月以来食糖市场的价格和大宗商品的走势密切联动,系统性风险大增之下没有品种可以幸免,这是除了天气外也是基本面以外影响最重要的核心因素了。 另外,国际市场上的白糖贸易流在今年一直处于局部非常紧张的状态,一方面是生产并没有很顺畅,另一方面是对白糖的需求表现较好,阶段性的造成白糖升水一路上涨,随着亚洲主产国的开榨,白糖供应将继续有效补充上来,二者的差异也需密切关注。 综上,供需压力在小幅放大,但整体数值预期并不高,且依然有调整的空间,短期市场整体供应较为充足,需求和外部导向将成为市场主导,比如能源价格,巴西制糖比例,疫情发展,加息和地缘政治等扰动影响权重将增大,目前就处于经济衰退担忧主导下的系统性风险集中发酵大宗商品价格维持弱势的阶段,糖价也不能幸免,已经跌至成本区间内整理。未来市场基本面主要关注巴西新糖的供应节奏和北半球国家的新榨季生产和出口进展,依然维持年度大区间震荡的主要观点,震荡中心下移至18-20美分,上下空间维持2-3美分的空间。 3. 我国糖市热点解读 3.1 产销:新榨季生产开始,产量小增,消费预期不佳 21/22榨季已正式结束,食糖总产量956万吨,消费预计为1500万吨,进口500万吨,走私和糖浆转化糖预计维持在低位50万吨上下,综合下来期末结转库存将在百万吨附近。截至9月底,全国制糖工业企业均已停榨,累计销售867万吨,累计销糖率90.7%,全国制糖工业企业成品白糖累计平均销售价格5 754元/吨,9月成品白糖平均销售价格为5614元/吨。 广西21/22年榨季共入榨甘蔗5019.41万吨,同比增加98.41万吨,产混合糖611.94万吨,同比减少16.85万吨,产糖率12.19%,同比下降0.59个百分点,工业库存83.27万吨,同比增加6.86万吨。截至9月30日,广西累计销糖528.67万吨,同比减少23.71万吨,产销率86.39%,同比下降1.46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单月销糖51.43万吨,同比减少2.62万吨。 云南21/22榨季50家糖厂(同比减少1家)共入榨甘蔗1555.31万吨,同比减少141.09万吨,产糖194.13万吨,同比减少27.1万吨,产糖率12.48%,同比减少0.56%。9月30日累计销糖156.96万吨,同比减少23.85万吨,产销率为80.85%,同比减少0.88%。9月份单月销糖15.02万吨,同比减少2.29万吨。 22/23榨季,广西对甘蔗产区的种植补贴仍将持续,鼓励改种扩张的政策也在延续,广西《2022年糖业工作重点》2022/2023年榨季计划完成入榨量5071.5万吨,增长5%,力争完成5095.7万吨,增长5.5%。北方甜菜面对玉米、大豆、小麦等粮食作物竞争激烈,维持产量稳定已属不易,且种植成本和收购价都在大幅上涨中,收购价已经提高了50-100元/吨,到厂最高超过660元。同时,种植和运输成本也在大幅提升,汽柴油、肥料、人工等成本都在增加,内蒙产区新年前后就已经开始提早布局新榨季生产的推广和扶持了,可见竞争激烈程度。 2022/23生产期内蒙古甜菜收购价出现了普遍上涨,地头价格大都在580元/吨以上,上涨了45-90元/吨,甜菜的种植面积预计为175-180万亩左右,比去年同期增加近四成,比前年同期降低21%左右。甜菜的产量预计为560万吨左右,同比去年同期预计增幅约为42%至44%左右,变动的误差空间在6-8万吨上下。食糖的产量预计为62-68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约33%左右,较20/21生产期依然减少超过27%。国庆期间内蒙古3家糖厂陆续开机,22/23制糖期内蒙古开机糖厂数已达9家。目前仅余凌云海旗下的2家糖厂以及赤峰众益尚未开机,凌云海开机时间预计在10月20日左右。目前大部分新糖报价5800元/吨。新疆已有3家糖厂开机。 国内新榨季生产已经开始,年度产量预期将小幅恢复至千万吨以上,但是随着经济萎缩预期的增强消费预估并没有亮点,维持往年平均水平已属不易,预期仍未1500-1550万吨附近,进口维持在500万吨上下。 四季度前半段新糖供应有限,供应变动主要来自进口糖,随着进口比重的增大,进口数量和成本的影响权重越发增大,进口糖、国产新糖和陈糖去库存进展将成为四季度主导。销量方面9月单月销售表现尚可,但疫情反复对消费和物流都带来较大压力,另外经济萎缩的内外压力都令金融市场悲观氛围浓厚,商品市场信心不佳,未来需求的预期的也越发悲观,供应增加但消费端预期压力较大令四季度和后期的糖价上方压力同比增加。 短期看,四季度前半段,国产新糖开机时间不长,新糖上市量较少,而且新糖成本和报价相对较高,目前内蒙主流报价都在5800元,销售积极性并不高,所以现货端主要是陈糖和进口糖流通为主,进口成本提升后进口积极性和流入数量都较预期和上个季度有所减少,所以四季度进口数量和价格给国产糖带来的压力有限,主要在于中下游的备货和消费状态,目前看,不论是宏观的系统性风险导致的需求萎缩还是中长期的消费预估都相对较为悲观,另一方面,疫情反复导致的消费活动受限方能否在未来得到一定缓解将对食糖市场的消费带来较大的影响,中长期的情况预期不必过于悲观,消费也有恢复和维持稳定的基础,供应压力略有增加但幅度有限,需求如果可以维持稳定,进口压力不过快释放,则四季度和明年上半年盘面依然有机会恢复至成本线之上运行。 3.2 进口和走私:较预期调低,总量可控 美糖18.5美分,配额内15%关税进口利润空间在350到620元/吨,配额外50%关税利润在-800至-1200元/吨左右。8月进口糖浆等三项合计10.31万吨,1-8月我国累计进口糖浆等三项合计79.92万吨,同比增加43.94万吨。21/22榨季截至8月底我国累计进口糖浆等三项合计102.94万吨,同比增加29.61万吨。8月进口食糖68万吨,环比增加40万吨,同比增加18万吨。2022年1-8月中国累计进口食糖272万吨,同比减少24万吨。21/22榨季截至8月底中国累计进口食糖456万吨,同比减少90万吨。 20/21榨季进口总量增加了253万吨至633万吨的历史记录高位。21/22榨季进口量预计将减少至500万吨上下,虽然较去年的记录高位有所回落,但仍处于较高水平。22/23榨季进口总量预期依然在500万吨上下,基本足够可以弥补国产糖的缺口,新榨季的进口依然以弥补国产糖缺口为主,具体数量还是要看缺口程度和进口利润空间大小,如果利润大幅提高,国内千万吨的进口备案需求和产能则会激发跟多的进口积极性。另外,在国内供需矛盾预估背景下,进口的节奏尤为重要,许可证的发放节奏,外部糖价导致的点价成本和运输物流时间和价格都将对国内阶段性的供需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进口不足国储也是可以适时弥补。总之,总量可控,矛盾不突出,但节奏变数较多,阶段性的空间依然很大。 走私糖预计依旧将维持低位,一方面疫情期间走私也无法有效流入,另一方面,利润降低后走私的利润空间也被压缩,积极性降低,在国内正规进口预期空间增加的背景下,走私总量预期是降低的,所以走私糖和糖浆等转化糖合计预期维持在前一榨季相对低位的50万吨水平上下。此前原糖价格一度大跌,白糖和原糖的价差超过150美元,进口点价窗口打开,利润放大,加工厂开工逐步增多,但阶段性的放大并没有影响全年整体可控和稳定的状态。 3.2 库存:去库存进展谨慎乐观 21/22榨季,前一个榨季结转库存105万吨,同比增加5万吨,配额内和配额外的进口和走私都控制在预期范围内,糖浆和预拌粉等变相糖源的进口已经管控至相对低位50万吨左右,抛储也是严格计划的,进口的总量降低至500万吨上下,低于上个榨季的历史新高,产量低于预期降低至956万左右,综合来看基本平衡略宽松的状态,届时,期末结转库存将增加至140万吨左右,刷新近年库存高位。四季度后期年底传统旺季临近,需求也有继续复苏的条件,进口压力不出现超预期发展则市场的需求和备货节奏将逐步恢复,四季度和年底去库存预期相对乐观。 需求方面在今年的恢复并没有预期般乐观,疫情反复加剧且多点散发也严重影响了中下游的消费和物流运输,导致最终的库存积累量同比高于消费量,但在减产和进口增加的背景下,国产糖去库存绝对数据上表现尚可,误差和期末库存调整的空间主要变数在消费缩小的幅度上,四季度年底来临,中长期需求并不悲观,国产糖的缺口需要进口有效补充,新旧榨季交替期间,新糖四季度上市有限,价格中心在上移,后期依然有期待的空间。 3.4 政策面:政策压力不大 本榨季的轮库预计会继续采用比较低调的方式处理,古巴的40万吨糖因其国内减产而无法完成,进口如果不能按照计划完成是有国储抛储的需求和条件的,在至少600万吨以上的国储库存背景下,未来很长时间内抛储和轮库政策将延续下去,具体还要看市场价格是否具备抛储的条件,前一次抛储低价5600元,糖协呼吁的是在5800才会抛。进口政策预计仍将维持少量增加且总量可控的节奏,商务部每半个月一次(遇节假日顺延),在商务部政府网站“大宗农产品进口信息发布专栏”发布有关进口信息。 4. 行情展望 4.1 国际市场 新榨季全球食糖市场供应过剩量继续小幅扩大,从过剩三百余万吨到过剩500多万吨不等,主因是印度、泰国和巴西的增产高于欧盟等国的减产所致,供应压力随着巴西食糖生产比例的提高有继续增加的而空间和可能,四季度随着巴西生产进展的推进,其食糖生产比例和出口节奏将成为全球食糖市场贸易流的主角,其生产比例将直接决定最后产量的变动,也将左右供应压力能否继续放大。另外,北半球印度和泰国等主产区将陆续开榨,新年度产量预期的变动也较为关键。外部因素也是最为重要的是宏观大环境氛围,这几个月以来食糖市场的价格和大宗商品的走势密切联动,系统性风险之下没有品种可以幸免,这是除了天气外也是基本面本身以外影响最重要的核心因素了。 年度来看,全球食糖市场供需压力在小幅放大,但依然有调整的空间,短期市场整体供应较为充足,需求和外部导向将成为市场主导,比如能源价格,巴西制糖比例,疫情发展,加息和地缘政治等扰动影响权重将增大,目前就处于经济衰退担忧主导下的系统性风险集中发酵大宗商品价格维持弱势的阶段,糖价也不能幸免,已经跌至成本区间内整理。四季度重点关注巴西新糖的供应节奏和北半球国家的新榨季生产和出口进展,依然维持年度大区间震荡的主要观点,震荡中心下移至18-20美分,上下空间维持2-3美分的空间。 4.2 我国市场 21/22榨季已正式结束,食糖总产量956万吨,消费预计为1500万吨,进口500万吨,走私和糖浆转化糖预计维持在低位50万吨上下,综合下来期末结转库存将超百万吨至140万吨上下。截至9月底,全国制糖工业企业均已停榨,累计销售867万吨,累计销糖率90.7%,全国制糖工业企业成品白糖累计平均销售价格5754元/吨,9月成品白糖平均销售价格为5614元/吨。 国内22/23榨季生产已经开始,年度产量预期将小幅恢复至千万吨以上,但是随着经济萎缩预期的增强,消费预估并没有亮点,维持往年平均水平已属不易,预期1500-1550万吨附近,进口维持在500万吨上下。 四季度前半段新糖供应有限,供应变动主要来自进口糖,随着进口比重的增大,进口数量和成本的影响权重越发增大,进口糖、国产新糖和陈糖去库存进展将成为四季度主导。销量方面因疫情反复对消费和物流都带来较大压力,经济萎缩的内外压力令金融市场悲观氛围浓厚,商品市场信心不佳,未来需求的预期的也越发悲观,供应增加但消费端预期压力较大令四季度和后期的糖价上方压力同比增加。 短期看,四季度前半段,国产新糖开机时间不长,量少价高,现货端主要是陈糖和进口糖流通为主,进口成本提升后进口积极性和流入数量都有所减缓,四季度的主要支撑在于中下游的备货和消费状态,目前看,不论是宏观的系统性风险导致的需求萎缩还是中长期的消费预估都相对较为悲观,同时疫情反复导致的消费活动受限能否在未来得到一定缓解将对食糖市场的消费带来较大的影响,中长期的情况预期不必过于悲观,消费也有恢复和维持稳定的基础,供应压力略有增加但幅度有限,需求如果可以维持稳定,进口压力不过快释放,则四季度和明年上半年盘面依然有机会恢复至各项成本线之上运行。 综上,短期供应偏宽松,需求表现一般,外部进口糖价格和数量影响权重增大,中长期的缺口依然需要进口有效补充,消费表现空间仍有回暖的空间,远月升水持续,阶段性的价格区间参考进口成本区间。年度参考区间围绕前期测试过的高低点5450-6250元/吨上下,如果遭遇极端恶劣天气和宏观面的超预期事件发生,价格空间上下再调整200-300元。
lg
...
金融界
2022-10-14
黑色金属:硅铁需求增长空间有限,关注厂家复产节奏
go
lg
...
渐上调至当前的1750元/吨,对应硅铁
生产成本
上调420元/吨。近期由于煤炭供应端受到疫情扰动以及大会临近安监趋严两方面影响,产地供应偏紧,叠加保供政策下市场煤资源结构性紧张,原煤价格下方支撑较强,使得兰炭价格整体上易涨难跌。对于后市,终端用煤旺季在即,在煤炭资源结构性偏紧的情况下,原煤价格难以出现趋势性下跌,兰炭价格仍将表现坚挺,硅铁成本端支撑仍存。 当前内蒙地区的
生产成本
在7700元/吨左右,宁夏地区成本在7600元/吨附近,发运至天津的成本均在8000元/吨附近。参考当前8550元/吨左右的市场价格及8700元/吨一线的盘面价格,当前行业现货利润以及盘面抛货利润均较为可观。 2、厂家低开工难以维持,日产水平回升空间较大。 7月开始,行业利润大幅收缩,主产区停减产范围逐渐扩大,硅铁日产水平高位回落。7月底,硅铁日均产量较年内高点的降幅已高达28.6%,供应端逐渐向疲弱的需求端进行匹配。9月开始,由于行业利润的恢复,部分前期停减产的厂家复产,硅铁开工率低位回升。截止到9月23日当周,硅铁的日产水平回升至14946吨,较7月底的年内低位回升了13.7%,但较年内高点18406吨仍有差距。近期由于内蒙、宁夏疫情对硅铁供应端的扰动,主产区产能释放受限,但对于后市,由于行业利润较为可观,硅铁低开工难以维持,在利润的驱动下厂家开工将趋于回升,硅铁日产水平仍有较大的回升空间,需关注主产区疫情扰动趋弱后厂家的复产节奏。 3、粗钢产量难有进一步增长,钢厂对硅铁的需求恐不及预期。 8月以来,由于钢材价格的企稳、叠加炉料价格的回落,钢厂利润由负转正,钢材产量水平逐渐抬升。 9月下旬粗钢日均产量284.36万吨,较7月下旬增长6.5%左右。 但近期终端需求的表现仍不容乐观,钢价中枢再次下移,加之炉料价格维持坚挺,钢厂利润重回低位、进一步增产的积极性有所减弱。 对于后市,由于宏观经济仍处底部区间,金九银十消费旺季终端需求的表现或不及预期,年底随着终端需求的逐渐转淡,钢厂利润出现明显扩张的概率仍然偏低、大幅提高开工的积极性有限,钢材产量的回升以及相应的对硅铁需求的增量恐不及市场预期。 同时,从压减粗钢产量政策的角度考量,今年1-8月,粗钢累计产量较去年同期减少4000万吨。 但由于去年下半年产量基数较低,为保证全年产量同比不增,9-12月月均粗钢产量较8月水平的增幅(月环比)不能超过1.5%。因此从压减粗钢产量政策的角度考虑,后市粗钢产量的进一步增长也将受到限制,叠加冬季采暖季限产对粗钢产量的约束,后市粗钢产量或难以出现进一步的增长,钢厂对硅铁的需求增量将较为有限。 4、非钢需求难有亮眼表现。 今年年初海外粗钢产量延续高位,对合金的需求情况较好,加之俄乌冲突扰动,海外合金订单流向国内,硅铁出口延续去年的旺盛态势,出口总量进一步增长。 但自二季度开始,海外粗钢产量同比由增转降、4-8月累计产量同比下降10.8%左右,同期硅铁出口同比增加20%、较1-3月103%的增幅明显缩窄,8月出口量已同比由增转降。 后市在加息缩表的背景下、海外经济增速存进一步放缓预期,粗钢产量仍将维持低位;加之地缘政治方面的扰动趋弱,出口市场难有亮眼表现,硅铁出口量存有进一步回落的可能,对国内供应压力的缓解作用将较为有限。 金属镁方面,上半年金属镁产量同比增幅明显,但由于今年终端需求表现疲弱,供强需弱的格局下镁锭价格自5万元/吨的高位不断下跌至当前的2.5万元/吨附近。在市场行情走弱的情况下,厂家开工积极性较为一般,7-8月镁厂常规检修期、镁锭日均产量出现较大降幅。对于后市,我们认为在终端需求表现难有明显好转的情况下,镁锭产量出现大幅回升的概率较低,对75硅铁的需求难以对市场形成明显提振。 5、市场库存暂无压力,厂家复产供应缺口趋于收窄。 近几个月硅铁厂家开工降至低位,随着下游钢材产量的低位回升,市场库存消耗情况较好,自年中以来积累的厂家库存高位回落,当前厂库已由8月中旬6.9万吨的相对高位下降至9月底的4.5万吨附近。 同时近期交割库库存也在逐渐消耗,库存由4.7万吨的水 平回落至3.4万吨附近,当前市场整体上暂无库存压力,厂家减停产导致的供应缺口延续,对硅铁价格形成支撑。 展望后市,由于当前行业利润较为可观,厂家生产积极性较高,低位开工难以维持,硅铁日产水平仍存在较大的上行空间,考虑到下游整体需求进一步增长的空间有限,市场供需关系或逐渐转向宽松,届时厂家库存或将再次积累,使得硅铁价格的上方压力逐渐增加。 03 投资逻辑与交易策略 中长期来看,年底煤炭进入消费旺季价格,兰炭价格出现大幅下调概率较低,成本端对价格仍存支撑。但考虑到当前的硅铁期现货价格,行业利润较为可观,厂家低位开工难以维持,硅铁产量水平存在较大的回升空间。而下游来看,终端需求表现疲弱,钢厂利润难有明显扩张、进一步增产驱动不足;年底终端需求转淡、叠加采暖季限产以及压减粗钢产量政策的影响,粗钢产量增长空间有限,对硅铁需求或不及预期。在海外加息缩表的大背景下、硅铁出口市场难有亮眼表现。金属镁市场逐渐进入淡季,下游需求表现平平、镁价低位运行,镁锭产量难有超预期增长。因此我们认为,在需求端整体增长空间有限而厂家开工趋于恢复的情况下,市场供应缺口趋于收窄,当前硅铁价格的下方支撑力度或逐渐转弱,需关注主产区厂家的复产节奏。SF2301合约建议以逢高抛空思路操作为主,可参考8700元/吨一线的压制力度。 风险点: 1、厂家复产情况不及预期,市场供应偏紧格局延续。 2、终端需求表现超出预期,钢价大幅反弹,粗钢产量进一步抬升。
lg
...
金融界
2022-10-14
公布核心CPI后市场走势如何?是否影响美联储加息的决定 黑天鹅事件是否再次发生
go
lg
...
的PPI数据就已经足够让美联储警惕了,
生产成本
的增加必然会转化到购买成本上。 尤其是从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来看,基本上对通胀影响较高的行业都出现了成本增加的趋势,这就代表着十月的通胀情况非常的不乐观,即便是九月的数据是延续下降的趋势,也很难保证十月不会出现反弹,尤其是食物,能源,服务都有增加的趋势,而住房和房租的减值又并不明显,更麻烦的还是石油。 虽然石油已经连续三天下降,但价格仍然在九月份的均价以上,而且价格下降的原因还是因为拜登政府通过释放战略储备而给市场降温。一边是美联储的缩紧,一边是民主党的放水,也可以理解,毕竟选票大于一切。剩下半个月的时间就是看油价是否可以进一步的下跌。 所以通过种种迹象表示,十月份的通胀情况可能会更加的恶劣,而面对这种局面下,即便是美联储看到九月的通胀有缓和的迹象,也不敢选择加息50个基点来刺激市场,一旦让风险市场反转,就业进一步提升,不但是通胀会加剧,就连民主党放水导致了油价下跌都要涨回去,因此美联储不会给市场这种“错误的”暗示。 由此可知,不论广义CPI的涨跌如何,只要还是在预测的+-0.3%范围之内,美联储就不会改变十一月加息75个基点的决定,而黑天鹅毕竟是小概率,如果真的发生了,可以在今天晚上公布CPI前就能看到白宫的前置性发言。 另外就是核心CPI的走势会否影响到美联储加息的决定。 回到预测的数据中可以看到核心CPI(蓝色)的预期值和公布值得差距要小于广义CPI,基本上差距是在+-0.2%左右,而且相比广义CPI来说高估和低估都有较大出现的可能。所以将差值套入到预测值中可以发现,劳工部的预测是6.5%,而八月份的核心CPI数值是6.3%,那么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知道。 在正常情况下,今天晚上公布的核心CPI的取值范围应该是在6.3%到6.7%之间,也就是说预测中核心CPI最好的情况也就是和八月份的数据相等,而本身预期核心CPI就会高于八月份的数据,所以即便是对美联储的加息会有影响,也完全可以排除50个基点的可能性,而更多的博弈在75个基点和100个基点之间。 那问题就又回到了前边讲的广义CPI上,美联储会不会因为就高出了0.2%而选择加息100个基点,这个可能性仍然是非常的低。 所以通过“刻舟求剑”我们能够得出一个大概率准确的数据,就是不论广义CPI和核心CPI的涨跌如何,只要是在预测范围之内,那么对于美联储的加息政策就不会有任何的干扰。 而接下来引申出的问题就要看CPI公布的数据了:既然知道不会改变美联储在11月加息75个基点的决定,那么CPI数据公布后,风险市场是会因为预期到这样的结果而出现反弹,还是会因为CPI的走势不佳而继续下跌? 这任然会影响十二月的加息及终端利率。 从历史走势中可以看到,如果CPI公布的数据在预期之内甚至是好于预期,那么风险市场必然会在当前的基础上出现反弹,而反弹的幅度则取决于优于预期的走势,但通过前边的分析我们也已经知道了,大概率即便是优于预期,也不会差距很大,所以风险市场向上反弹的高度未必会太大,并且依然要受到加息的影响。 而如果低于预期,那么风险市场必然会出现继续下跌的状态,毕竟十月的通胀从目前来看已经很差了,而九月份的数据如果更差则说明现在的预期可能也是错的,还需要继续上调,那么十二月美联储原计划加息50个基点的节奏很有可能就会被大打乱,届时再加息一个75也并不是没有可能,只是将终端利率提升到4.75%。 要知道最近两天频繁的有美联储的官员出来讲话,除了说要和通胀死磕以外,还都在向市场传递美联储希望在2023年初将利率提升到4.6%以上,而实际加息是没有4.6%的,那么只有可能是4.75%。这也说明了最起码鹰派已经做好了加息75+75的准备,而第二个75则完全超出了市场的预期,风险市场必然会应声下跌。 所以上涨没有必要太大的去预期,毕竟能够上涨的幅度确实有限,那么下跌呢,如果出现不利的情况,风险市场的相对底部在哪里?为此我也分别为纳指期货,BTC和ETH做了一个预期在下一篇文章,喜欢的朋友可以点个赞关注。 我们下期再见 !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2-10-13
煤焦季报:市场供应偏紧,终端需求变化主导煤焦走势
go
lg
...
同样有所下跌,但跌幅不及国内。国内焦炭
生产成本
在5-7月逐渐回落,价格优势开始显现。我们可以从中国北方港口62-64焦炭FOB+运费与印度CFR价格进行对比(即焦炭出口利润),5-7月焦炭出口利润最高可达400元以上,平均在300-400附近。因此出口贸易商5月即开始大量接单,并持续至7月份。 8月后海外市场需求回落,且海运煤价格有所下行,国内焦煤则因需求好转出现回升,焦炭成本优势减弱。但由于前期接单较多,8月份焦炭出口数量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另外,8月份兰炭海外需求出现回升,兰炭出口数量增加。 进入8月份以后,国内及海外焦炭价格同步下跌,但价差有所缩小,虽然尚有一定利润空间,但已不大,出口询单在8月末9月初前后出现明显下滑。部分出口贸易商大单出往欧洲地区,东南亚及印度地区需求有所回落。 进口方面,1-3季度焦炭进口量出现一定下滑,约为35万吨左右,较去年同期下降70万吨左右,整体焦炭进口数量不多,进口趋势并不明显。其中中国从日本进口焦炭最多,达到24万吨左右,仍是长协主导,华南地区沿海钢厂进口为主。其次是俄罗斯焦炭,但仅7万吨左右。国外焦煤价格前期偏高,焦炭
生产成本
高于国内,进口优势不明显。 上半年,除日本及俄罗斯外,其他国家罕有进口,哥伦比亚焦炭少量进口2.6万吨。 即将进入4季度,市场对于印尼焦炭的进口仍有一定预期,原因为今年部分国内企业在印尼建设的焦化企业陆续投产,将出口焦炭至国内。从目前调研的情况看,如旭阳、南钢在印尼的项目均有部分投产,但目前进口依然有限。主要的原因是前期澳煤成本较高,焦炭成本优势不高,暂时以出口周边地区居多。若后期国内焦煤成本提升,焦炭价格上涨,进口优势或将重新打开。 在接下来的4季度,焦炭进口量及出口量依然保持此消彼长的关系。此前市场有消息称,欧洲地区钢厂限产,但焦炉煤气价格上涨,满负荷运行,富余焦炭将用于出口。调研反馈目前已有欧洲焦炭出口,并以略低于市场价格进行报盘,但数量不多。海外资讯机构调研欧洲地区钢厂限产力度已超过10%,本地消化难度大,大致有几十万吨焦炭将用于出口。该地区此前为焦炭净进口区域,后期或形成约50万吨左右的国际焦炭贸易需求减量。 对于中国来说,欧洲焦炭直接出口中国成本优势不大。当前欧洲焦炭
生产成本
约在350美元/吨附近,至中国运费约为80美元/吨。即便钢厂以低于成本价格进行销售,到港价格控制在380美元元/吨,相对于国内焦炭也没有明显优势。其后期出口方向预计为欧美其他钢厂,或印度及东南亚地区为主,进而导致欧美及印度等地对中国焦炭的采购出现减量。 同时,印尼焦化企业四季度预计仍有部分产能投产,在满足国内需求背景下,预计也将有部分焦炭用于出口。后期印尼焦炭重点需关注海运煤市场价格与国内煤价差情况,若后期国际能源市场出现回落,澳煤成本优势提升,印尼焦炭进口量将有一定提升空间。 预计2022年4季度焦炭进口量依然有限,约在62万吨,全年累计进口量在112.5万吨,较去年略有回落。其中四季度印尼焦炭进口给出较大增长预期,平均月进口量或达到10万吨附近,日本焦炭则保持平稳。四季度焦炭出口预计193万吨,月均出口量在64万吨左右,可能将受到欧洲需求减弱以及印尼焦炭投放市场的影响。 3.6 焦炭四季度供应预测 焦炭四季度整体供应与往年相比有所增加,主要为产能整体有所增加,年内产能净增约2000万吨附近,焦炭产能仍偏过剩。后期主要关注终端成材利润及铁水产量的变化对焦炭需求的影响。 3.7 下游钢厂煤焦库存情况评估 观察焦煤、焦炭各环节整体库存水平,及碳元素加权的库存水平,目前煤焦库存仍处于季节性偏低水平,主因在于焦煤端供应的缺口持续存在,导致整体碳元素库存下行。 观察库存结构,焦煤库存多累积在上游煤矿端,焦炭库存多累积在焦企端,而下游钢厂煤焦库存普遍偏低。今年以来钢厂盈利水平不稳定,经营风险加大,多控制到货水平,维持低库存生产,临近国庆,下游钢厂补库水平也未有大幅起色。 4季度进入冬季,下游或有一定补库行为,但受制于利润影响,以及对未来需求的不确定性,下游钢厂库存或仍将维持低位运行。目前国内铁水供应量较高,且仍有小幅增产空间,而焦煤端供应增量预计较为有限,若10月铁水日均产量仍在230万吨/日以上并持续,则碳元素供应仍有较大概率出现缺口,碳元素库存将继续下行。 可用天数来看,虽然节前钢厂有一定的补库动作出现,但由于目前铁水产量较高,煤焦的消耗处于高位水平,可用天数仍未有明显增加,对于后期煤焦价格仍有一定支撑。
lg
...
金融界
2022-10-13
上一页
1
•••
329
330
331
332
333
•••
342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黄金收评】发生了什么!?金价巨震68美元 中国重磅消息一度引发金价暴跌
lg
...
两大投行齐声警告:全球股市或将迎来“现实回调”、未来两年恐跌10%至20%
lg
...
中俄突发重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寻求促进投资 扩大与俄经济联系
lg
...
【直击亚市】美联储官员最新信号吓坏市场!Palantir引爆不安,美元连涨5天
lg
...
中美突发重磅!白宫:美国将于下周开始暂停向中国船只收取港口费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18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1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