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生命科学
国际创新峰会开幕!可T+0交易的港股创新药ETF(159567)现涨5.43%,实时成交额突破12亿元
go
lg
...
面上,4月9日,2025(第五届)张江
生命科学
国际创新峰会开幕,五位院士嘉宾表示,中国原创新药的春天已到来。未来三到五年内,中国一定会出现一批引领全球的创新药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现在的科研人员不仅有意识开始保护自己的原创专利,而且还能跟企业家联合,另一方面,中国创新药企实现了从Me-too到Me-better,甚至到创新药的跨越,投资环境也开始提倡投早投小。 4月10日,港股市场高开高走,港股创新药板块弹性居前。港股创新药指数2月21日市盈率为64倍,4月8日最新市盈率仅为20倍,不足两个月前的三分之一,当前布局性价比突出。港股创新药ETF(159567)连续5个交易日获得资金净流入,受到市场关注。 港股创新药指数成份股中,荣昌生物涨超13%,昭衍新药、药明合联涨超8%,乐普生物-B、康诺亚-B、科伦博泰生物-B涨超5%,东阳光长江药业、康龙化成涨超4%,其余成份股积极跟涨。 小而美、高弹性:港股创新药ETF(159567)跟踪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创新药企业权重90%为全市场医药主题类指数中最高,有望把握AI赋能创新药研发、国产创新药出海、商业健康保险逐步完善的创新药利好浪潮。 大而全:创新药ETF(159992)跟踪创新药指数,该指数布局创新药产业链龙头企业,既汇聚全球CXO龙头企业,又包含国内仿创药企龙头,有望同时受益于AI赋能创新药、国产创新药出海、针对高价创新药的医保丙类目录出台等。 光大证券表示,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优化药品集采政策”的方向,旨在通过优化产业竞争环境,减少仿制药利润的进一步压缩,稳定龙头企业的盈利能力。随着集采政策的逐步优化,行业竞争格局趋于稳定,龙头白马企业凭借其技术壁垒和产能优势,盈利能力有望企稳。更重要的是,政策对创新药械的支持,以及医保支付向优质产品倾斜的趋势,为创新药企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外,国家医保局通过多种政策手段支持创新药的发展,商业保险体系的完善也为创新药的商业化提供了潜在的资金支持。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4-10 15:00
政策鼓励创新,国产升级加速,创新药企ETF(560900)涨超2%,获资金积极布局
go
lg
...
元。 消息面上,4月9日,2025张江
生命科学
国际创新峰会正式开幕,浦东正成为跨国药企创新产品首发地,并加快推动创新产品“走出去”。2024年,浦东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4200亿元,比上年增长10%。浦东1类国产创新药累计获批21个,创新医疗器械31个,今年截至目前已获批上市2款一类创新药和4款创新医疗器械。 万联证券表示,政策重点支持创新药械发展,通过资金扶持、优化审评审批时限等为创新药械提供了“研发-审批-支付”全链条支持,鼓励创新,加速国产替代。建议关注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风湿免疫疾病、干细胞等领域具备差异化创新、商业化能力及全球化潜力的创新药企;有国产替代红利的医疗设备领域;人工智能在医药领域应用方向。 此外,摩根旗下相关ETF还有布局港股科技龙头的摩根恒生科技ETF(QDII)(513890),捕捉绿色中国投资机遇的摩根中证碳中和60ETF(560960),布局中国核心资产的摩根MSCI中国A股ETF(515770),以及布局硬科技领域的科创信息技术ETF摩根(588770)。 伴随AI驱动新一轮科技浪潮的兴起,摩根资产管理整合旗下“全球视野投科技”产品线,从主动管理到被动投资产品,助力投资者从全球视野布局优质科技企业,把握时代浪潮下的投资机遇。 主动管理方面,摩根新兴动力基金(A类:377240 C类:014642)从长期视角争取把握新兴产业趋势;摩根智慧互联基金(A类:001313 C类:016919)聚焦人工智能相关领域机会;摩根动力精选基金(A类:006250 C类:013137)关注新能源车产业链、人形机器人等领域;摩根慧选成长基金(A类:008314 C类:008315),布局A+H优质成长企业;摩根太平洋科技基金(PRC人民币对冲(累计)968061,PRC人民币(累计)968962,PRC美元份额(累计)968063)精选太平洋地区优质科技企业。 被动投资方面,摩根恒生科技ETF(QDII)(证券代码:513890 ,联接A类:018577,联接C类:018578),一键布局港股科技资产;摩根中证创新药产业ETF(证券代码:560900)一键布局中国创新药企;摩根纳斯达克100指数基金(QDII)(人民币A:019172人民币C:019173美元A:019174美元C:019175)一键布局全球科技龙头。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4-10 13:20
多地发布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措施,创新药ETF(159992)前景可期
go
lg
...
供持续动力。此外,4月9日2025张江
生命科学
国际创新峰会正式开幕,浦东正成为跨国药企创新产品首发地,并加快推动创新产品“走出去”。2024年,浦东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4200亿元,比上年增长10%。浦东1类国产创新药累计获批21个,创新医疗器械31个,今年截至目前已获批上市2款一类创新药和4款创新医疗器械。 消息面上,虽然4月9日特朗普提出后续可能加征药品关税,但关税扰动整体对创新药仍然影响较小。一方面我国医药行业对美贸易以仿制药出口为主,创新药出口规模非常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另一方面如果未来创新药出口,受益于国内生产低成本和美国市场的高售价,国产创新药盈利空间仍然十分广阔。最后,当前国产创新药企出海以授权交易为主,属于知识产权交易,暂不受关税冲击。 万联证券表示,政策重点支持创新药械发展,通过资金扶持、优化审评审批时限等为创新药械提供了“研发-审批-支付”全链条支持,鼓励创新,加速国产替代。建议关注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风湿免疫疾病、干细胞等领域具备差异化创新、商业化能力及全球化潜力的创新药企;有国产替代红利的医疗设备领域;人工智能在医药领域应用方向。 港股创新药ETF联接基金4.14发行,发行期仅一天,联接A:023929;联接C:023930。 相关产品:创新药ETF(159992)、港股创新药ETF(159567)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4-10 13:10
外资机构看好中国资产韧性:多重优势支撑市场前景
go
lg
...
场,继续看好AI应用、消费、新能源车、
生命科学
等赛道的中国企业增长潜力。高盛中国股票首席策略师刘劲津表示,在外部风险加剧之际,将继续关注以国内为重、政策驱动的投资机会,并优选人工智能受益品种、面向新兴市场的出口企业以及现金回报题材。 板块配置策略:防御与成长并重 在板块配置方面,外资机构普遍看好具有防御属性的公用事业和电信运营商,认为这些板块凭借服务导向及估值水平偏低,近期有望跑赢大盘。同时,消费板块和人工智能相关股票也受到青睐。瑞士百达资产管理认为,非必需消费品和科技板块相对较为脆弱,前者受制于消费者购买力存在不确定因素,后者则由于周期敏感性相对较强。因此,投资者在配置时应注重防御性与成长性的平衡。 结语 总体来看,外资机构对中国资产的看好并非偶然,而是基于中国市场的多重优势。估值优势、政策储备充足以及科技创新逻辑强化,共同支撑了中国资产的长期吸引力。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中国资产以其显著的韧性成为国际投资者对冲风险的重要选择。随着长线资金的持续流入和政策支持的逐步落地,中国市场的长期投资价值将进一步凸显。
lg
...
金融界
04-10 07:50
OMRON与Cognizant达成合作
go
lg
...
行业包括汽车、半导体、电子、工业制造、
生命科学
和消费品行业。 结合双方的能力,OMRON和Cognizant致力于建立一种独特的业务模式,通过持续的IT-OT分析和改进来解决现场和管理问题。 这种IT-OT整合将利用两家公司的优势,助力可持续制造,提升生产力,提高劳动力效率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OMRON广泛的产品阵容(超过20万个SKU)为Cognizant的资产绩效卓越(APEx)平台及其工业4.0/5.0成熟度评估工具OnePlant™收集高质量的现场数据。 这些数据与管理信息相结合,有助于分析IT方面的问题,并从管理角度确定改进的优先级。 相关结果可通过OMRON的控制应用程序和i-BELT数据利用服务进行反馈,从而与客户协同全面解决与管理问题相关的现场挑战。 “OMRON是全球唯一一家拥有完整生产线全套设备的控制设备制造商。 而Cognizant则是全球领先的IT服务公司之一,利用人工智能、IoT和云计算等先进的数字技术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持。”OMRON Corporation首席执行官Junta Tsujinaga表示。 “通过此次合作,我们将推动IT与OT的整合,以解决生产现场面临的紧迫问题,如大幅提高生产率、减少运营损失、加快管理决策等。 两家企业将携手推进未来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尖端创新。” “客户正在寻找一个具备深厚行业和领域专长、端到端能力以及能够管理数字工厂各层面复杂技术的战略合作伙伴,”Cognizant首席执行官Ravi Kumar S表示, “我们很高兴与OMRON合作,为我们的全球客户提供整合的价值主张和能力,以实现制造业的转型。 OMRON在OT数据和系统方面的专长,结合Cognizant的数字化制造和IT/OT集成能力,将使制造商能够利用实时数据做出更快、更可靠的决策。 我们携手并进,致力于利用新兴技术和整合IT与OT系统来推动制造业的发展,从而实现一个互联、智能、自主、可持续且具备韧性的未来制造愿景。”他补充道。
lg
...
美通社
04-09 21:28
DHL集团投资20亿欧元提振
生命科学
物流,美洲占50%,亚太EMEA各25%
go
lg
...
资20亿欧元(约22亿美元),全面提升
生命科学
与医疗保健领域的物流能力。这一战略举措旨在应对全球医疗行业快速增长的需求,巩固DHL在专业物流市场的领导地位。投资将覆盖从基础设施到技术革新的全链条升级。 区域投资分配 DHL集团明确了投资的区域分布:美洲地区将获得50%的资金(10亿欧元),亚太地区和欧洲、中东及非洲(EMEA)各分配25%(各5亿欧元)。美洲的高比例投入反映了其作为全球医疗市场核心的地位,而亚太和EMEA则因新兴市场增长潜力受到关注。以下为投资分配对比: 地区 投资比例 金额(亿欧元) 美洲 50% 10 亚太 25% 5 EMEA 25% 5 物流能力提升方向 此次投资将聚焦于全物流环节的优化,包括:仓储(新增冷链设施)、订单履约(提升自动化水平)、全球配送(增强空运、海运及陆运能力)以及末端派送(提高最后一公里效率)。DHL计划通过技术升级,如智能追踪和温控系统,确保医药产品在运输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满足临床试验、生物制药等高要求领域需求。 行业影响分析 DHL的20亿欧元投资将推动
生命科学
与医疗保健物流行业进入新阶段。美洲市场的强化将支持北美制药巨头,亚太地区则助力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的供应链发展,EMEA的投入则提升欧洲老牌药企及非洲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全球竞争对手如UPS和FedEx或将加速类似布局,行业竞争加剧在所难免。 编辑总结 DHL集团斥资20亿欧元升级
生命科学
与医疗物流,显示其对全球健康产业增长的坚定信心。美洲占50%的投资凸显战略重心,而亚太和EMEA各25%的分配则平衡了新兴与成熟市场。技术与基础设施的全面提升将增强DHL的市场竞争力,但也需警惕全球贸易政策变化带来的潜在风险。 名词解释
生命科学
与医疗保健:涵盖制药、生物技术及医疗设备等领域的统称。 冷链设施:用于储存和运输需低温保存的医药产品的专用设备。 订单履约:从接收订单到交付的全过程管理。 末端派送:物流链条中货物送达最终用户的最后环节。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4月7日:DHL集团宣布投资20亿欧元提升
生命科学
与医疗物流能力,美洲占50%,亚太和EMEA各25%。 2025年3月31日:DHL收购CRYOPDP,强化临床试验及生物制药物流服务。 2025年2月15日:特朗普关税政策生效,全球物流行业面临成本上升压力。 2025年1月10日:DHL发布“2030战略”,承诺加大医疗物流领域投资。 专家点评 Oscar de Bok(DHL供应链CEO,2025年4月7日):“20亿欧元投资是我们对客户使命的支持,确保生命关键产品准时送达患者手中。” Li Wei(物流专家,2025年4月7日):“DHL聚焦美洲显示其对北美市场的重视,但亚太的潜力可能带来更高回报。” Sarah Johnson(医疗供应链分析师,2025年4月6日):“冷链和末端派送的升级将显著提升DHL在生物制药领域的竞争力。” Kim Min-soo(韩国经济学家,2025年4月7日):“关税阴影下,DHL的全球布局需更灵活以应对贸易壁垒。” Mark Thompson(行业观察员,2025年4月6日):“DHL此举或引发物流巨头新一轮投资竞赛,医疗物流市场将加速整合。”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4-09 00:11
海尔生物收盘上涨1.72%,滚动市盈率27.77倍,总市值101.81亿元
go
lg
...
体验,面向医药生物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
生命科学
用户和医院、疾控、血站、基层公卫等医疗卫生用户,已形成
生命科学
和医疗创新两大板块,提供以智慧实验室、数字医院、智慧公共卫生、智慧用血等为代表的数字场景综合解决方案。公司的主要产品是低温保存箱、自动化生物样本存储库、全自动细胞培养工作站、自动化液氮罐、生物安全柜、离心机、二氧化碳培养箱、高压灭菌器、恒温恒湿箱、恒温干燥箱、生化培养箱、环境测试箱、人工气候箱、无菌隔离器、程序降温仪、航空温控集装箱、全自动冻干机、过氧化氢消毒机、独立通气笼具、可控冻融系统、医用冷藏箱、智能贴签机、智能分拣机、统排机、智能配液机器人、智能静配流水线、自动发药机、全自动包药机等院内自动化用药产品。2022年公司获得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国工业大奖、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获批山东省工业领域优秀数据安全解决方案,公司在
生命科学
和医疗创新领域科创实力不断提升。目前,公司产品及解决方案已应用于全球130余个国家和地区,并与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GC)等40余个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报告期内,公司获得CTEAS售后服务体系七星级(卓越)认证、全国商品售后服务达标五星级认证等多项认证。 最新一期业绩显示,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84亿元,同比0.13%;净利润3.67亿元,同比-9.71%,销售毛利率47.99%。 序号 股票简称 PE(TTM) PE(静) 市净率 总市值(元) 69 海尔生物 27.77 27.77 2.33 101.81亿 行业平均 44.58 46.84 4.69 99.90亿 行业中值 28.55 27.89 2.19 41.61亿 1 硕世生物 -1692.50 -1692.50 1.06 34.97亿 2 诺唯赞 -515.13 -515.13 2.22 87.58亿 3 博晖创新 -345.95 -213.00 3.81 53.10亿 4 康泰医学 -258.45 30.32 2.64 50.27亿 5 华大基因 -188.97 206.70 1.95 192.03亿 6 奥精医疗 -104.74 -104.74 1.33 18.98亿 7 睿昂基因 -72.49 -72.49 1.13 10.48亿 8 华大智造 -52.56 -52.56 3.94 314.89亿 9 热景生物 -48.54 -48.54 2.67 87.00亿 10 中红医疗 -46.74 -31.80 0.74 41.61亿 11 天智航 -39.67 -39.67 4.14 48.84亿
lg
...
金融界
04-08 20:50
海尔生物收盘下跌8.54%,滚动市盈率27.30倍,总市值100.09亿元
go
lg
...
体验,面向医药生物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
生命科学
用户和医院、疾控、血站、基层公卫等医疗卫生用户,已形成
生命科学
和医疗创新两大板块,提供以智慧实验室、数字医院、智慧公共卫生、智慧用血等为代表的数字场景综合解决方案。公司的主要产品是低温保存箱、自动化生物样本存储库、全自动细胞培养工作站、自动化液氮罐、生物安全柜、离心机、二氧化碳培养箱、高压灭菌器、恒温恒湿箱、恒温干燥箱、生化培养箱、环境测试箱、人工气候箱、无菌隔离器、程序降温仪、航空温控集装箱、全自动冻干机、过氧化氢消毒机、独立通气笼具、可控冻融系统、医用冷藏箱、智能贴签机、智能分拣机、统排机、智能配液机器人、智能静配流水线、自动发药机、全自动包药机等院内自动化用药产品。2022年公司获得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国工业大奖、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获批山东省工业领域优秀数据安全解决方案,公司在
生命科学
和医疗创新领域科创实力不断提升。目前,公司产品及解决方案已应用于全球130余个国家和地区,并与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GC)等40余个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报告期内,公司获得CTEAS售后服务体系七星级(卓越)认证、全国商品售后服务达标五星级认证等多项认证。 最新一期业绩显示,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84亿元,同比0.13%;净利润3.67亿元,同比-9.71%,销售毛利率47.99%。 序号 股票简称 PE(TTM) PE(静) 市净率 总市值(元) 70 海尔生物 27.30 27.30 2.29 100.09亿 行业平均 43.33 45.62 4.56 97.92亿 行业中值 27.80 27.18 2.16 43.48亿 1 硕世生物 -1656.84 -1656.84 1.04 34.23亿 2 诺唯赞 -492.44 -492.44 2.13 83.72亿 3 博晖创新 -330.51 -203.49 3.64 50.73亿 4 康泰医学 -246.47 28.92 2.52 47.94亿 5 华大基因 -184.88 202.23 1.91 187.87亿 6 奥精医疗 -100.70 -100.70 1.28 18.25亿 7 睿昂基因 -72.56 -72.56 1.13 10.50亿 8 华大智造 -52.90 -52.90 3.97 316.93亿 9 热景生物 -49.53 -49.53 2.72 88.78亿 10 中红医疗 -45.21 -30.75 0.72 40.25亿 11 天智航 -37.71 -37.71 3.94 46.42亿
lg
...
金融界
04-07 21:30
盖茨展望AI未来:十年内变革传统任务,医疗教育领域将率先受益,程序员等三大职业难被取代
go
lg
...
觉和批判性思维,是当前AI难以复制的。
生命科学
的复杂性和未知性要求研究者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创新思维,能够提出新假设并设计实验验证,这种科学探索精神是推动生物学进步的核心动力。 在这个AI迅猛发展的时代,盖茨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平衡的视角:既要认识到AI技术带来的巨大变革潜力,也要看到人类在某些领域的不可替代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社会需要做好准备,迎接AI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lg
...
金融界
04-03 11:19
2025年制药、生物科技和
生命科学
行业上市公司ESG评级结果对比:基于2021-2023年度数据对比
go
lg
...
极推动ESG的发展。 制药、生物科技和
生命科学
行业是对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健康福祉有巨大影响的重要产业。目前,我国的制药、生物科技和
生命科学
行业一方面为国家的经济增长、就业保障以及公共健康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另一方面其在环境责任等可持续发展方面也面临很大的挑战。制药、生物科技和
生命科学
行业的绿色发展是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制药、生物科技和
生命科学
行业的公司有责任提高整体的ESG治理水平,推动ESG的发展。 近年来,在相关政策的影响下,制药、生物科技和
生命科学
行业的公司愈加重视绿色发展,将绿色理念贯穿于企业经营全过程,制药、生物科技和
生命科学
行业ESG实践的效果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联洲信评(UCCR)ESG专项小组基于2021-2023年度的评级结果进行分析比对,研究制药、生物科技和
生命科学
行业整体ESG水平的发展和变化。 ESG评级结果对比 联洲信评(UCCR)ESG专项小组通过对企业官网及巨潮资讯网等来源披露的ESG相关报告的情况进行统计,截至2024年9月5日,A股制药、生物科技和
生命科学
行业主动披露2023年度ESG相关报告的上市公司有134家,主动披露2022年度ESG相关报告的上市公司有123家,主动披露2021年度ESG相关报告的上市公司有57家, 2023年度同比增长8.94%,2022年度同比增长115.79%,可以看出制药、生物科技和
生命科学
行业上市公司对ESG治理及相关信息披露的日益重视,但2023年度ESG报告披露比例增速对比上一年明显放缓,且目前总体披露比例仍仅为37.85%,有很大提升空间。 (UCCR)ESG专项小组以此为样本,结合联洲信评ESG评级模型及标准,对A股制药、生物科技和
生命科学
行业上市公司三年的ESG绩效进行综合分析。 由于目前上市公司ESG信息仍以自愿披露为主,缺乏规范格式,部分公司披露的ESG相关数据不完整,降低了ESG相关议题讨论的可比性。以下评级结果是以上市公司披露的ESG相关报告和年度公司年报等公开信息为数据来源,评级信息存在不充分等局限性。联洲信评不对评级报告所记载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作任何保证,评级结果不作为任何投资决策依据,仅作为基本参考。 总体评级结果对比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发布2021年度-2023年度ESG报告的制药、生物科技和
生命科学
行业的上市公司中,获得AAA评级的公司数量均为0,2021-2022年度 ESG评级结果主要分布在BBB、BB、B之间,2023年度ESG评级结果则主要分布在A、BBB、BB之间。2023年度新增4家获评AA级的公司,此前两年没有公司获评AA级;2023年度获评A级的公司有33家,占比比2022年上升23.82%;2023年度获评BBB级的公司有57家,占比比2022年上升23.84%;2023年度获评BB级的公司占比对比2022年度基本持平;2023年度获评B级的公司有10家,占比比2022年下降31.56%;2023年度获得CCC评级的公司仅有1家,占比比2022年度下降16.32%;三年评级中获得CC及以下评级的公司数量均为0。可以看出,2023年度被评级的制药、生物科技和
生命科学
行业上市公司ESG治理的整体发展水平比前两个年度的评级有显著提升,总体水平较高。这主要原因是随着国家相关部门对ESG建设的重视及引导,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ESG实践及ESG披露的质量,上市公司的ESG评级有了显著提高。 图1:制药、生物科技和
生命科学
行业上市公司ESG评级结果对比(家) 图2:制药、生物科技和
生命科学
行业上市公司ESG评级结果对比(占比) 总体分数对比 通过分析发布2021-2023年度ESG报告的制药、生物科技和
生命科学
行业上市公司的ESG得分情况可知:2023年度上市公司获评ESG总分的中位数为64.69,上四分位数为70.42,下四分位数为57.95,四分位差为12.46;2022年度上市公司获评ESG总分的中位数为48.54,上四分位数为56.24,下四分位数为42.19,四分位差为14.05;2021年度上市公司获评ESG总分的中位数为50.39,上四分位数为60.33,下四分位数为45.42,四分位差为14.91,总体上2023年度ESG总分比起前两年有所上升。 而E(环境)、S(社会)、G(公司治理)这三个子类的得分的中位数在2023年度分别为27.70、61.59和80.00, 其中E(环境)的中位数对比2022年度略有回升,但对比2021年度仍下降了18.41%,而S(社会)、G(公司治理)维度的中位数则显著高于前两年。 图3:制药、生物科技和
生命科学
行业ESG得分中位数对比 进一步分析发现,受评的制药、生物科技和
生命科学
行业上市公司中,2021-2023年度离散程度最高的议题均为E(环境),且离散程度呈上升趋势,四分位差分别为26.30(2021年)、28.26(2022年)和40.68(2023年),最低的是G(公司治理)子项,四分位差为12.15(2021年)、12.43(2022年)和11.19(2023年)。由此可以看出,近三年制药、生物科技和
生命科学
行业的上市公司G(公司治理)方面的治理水平整体比较完善,公司间治理水平差距也较小;而在E(环境)方面的建设整体处于较差的水平,且公司间建设水平差距仍在持续扩大。未来制药、生物科技和
生命科学
行业的上市公司应更加关注E(环境)的建设,提高ESG建设的整体效果。 图4:制药、生物科技和
生命科学
行业ESG得分四分位差对比 按公司规模评级结果对比 根据公司规模分析,制药、生物科技和
生命科学
行业的上市公司中,2021-2023年度中评级最高的公司均为大型公司,但新增ESG相关报告最多的亦为大型公司。制药、生物科技和
生命科学
行业中主动披露2022年度ESG相关报告的大型上市公司有85家,主动披露2023年度ESG相关报告的大型上市公司有112家,同比增长31.76%;主动披露2022年度ESG相关报告的中型上市公司有36家,主动披露2023年度ESG相关报告的中型上市公司有20家,同比减少44.44%;主动披露2023年度ESG相关报告的小型上市公司与2022年持平。 图5:按公司规模划分的ESG报告数量对比(家) 进一步分析,在发布ESG报告的大型上市公司中,评级为AA级的公司占比比2022年度增加了3.57%;评级为A级的公司占比比2022年度增加了23.82%;评级结果为BBB的公司占比比2021年度增加了20.78%;级别在BB级的公司占比比2021年度减少了3.56%;级别在B级的公司占比比2021年度减少了25.80%;级别在CCC级的公司占比比2021年度减少了18.82%。整体上,2023年度大型上市公司的ESG评级结果对比前两年有明显上升。 图6:大型上市公司ESG评级结果对比(占比) 在发布ESG报告的中型上市公司中,2023年度评级结果为A的公司占比比2022年度增加了20.00%;评级结果为BBB的公司占比比2022年度增加了36.11%;级别在BB级的公司占比比2022年度减少了7.22%;级别在B级的公司占比比2022年度减少了40.00%;级别在CCC级的公司占比比2022年度减少了8.89%。整体上,2023年度中型上市公司的ESG评级结果对比前两年亦有明显上升。 图7:中型上市公司ESG评级结果对比(占比) 按公司性质评级结果对比 根据公司性质分析,制药、生物科技和
生命科学
行业的上市公司中,主动披露2022年度ESG相关报告的国有上市公司有31家,主动披露2023年度ESG相关报告的国有上市公司有30家,同比减少3.22%;主动披露2022年度ESG相关报告的民营上市公司有78家,主动披露2023年度ESG相关报告的民营上市公司有88家,同比增长12.82%;主动披露2022年度ESG相关报告的外资上市公司有14家,主动披露2023年度ESG相关报告的外资上市公司有16家,同比增长14.29%。 图8:按企业性质划分的ESG报告数量对比(家) 进一步分析,在发布ESG相关报告的国有上市公司中,2023年度评级结果为A的公司占比比2022年度增加了30.00%;评级结果为BBB级的公司占比比2022年度增加了30.32%;评级结果为BB的公司占比比2022年度减少了5.70%;评级结果为B级的公司占比比2022年度减少了35.27%;评级结果为CCC级的公司占比比2022年度减少了19.35%,占比下降为零。整体上,2023年度国有上市公司的ESG评级结果对比前两年有明显上升。 图9:国有上市公司ESG评级结果对比(占比) 在发布ESG报告的民营上市公司中,2023年度评级结果为AA的公司占比比2022年度增加了4.55%;评级结果为A的公司占比比2022年度增加了20.31%;评级结果为BBB的公司占比比2022年度增加了23.66%;评级结果为BB级的公司占比比2022年度减少了3.91%;评级结果为B级的公司占比比2022年度减少了29.08%;评级结果为CCC级的公司占比比2022年度减少了15.53%。整体上,2023年度民营上市公司的ESG评级结果对比前两年亦有明显上升。 图10:民营上市公司ESG评级结果对比(占比) 在发布ESG报告的外资上市公司中:2023年度评级结果为A的公司占比比2022年度增加了31.25%;评级结果为BBB的公司占比比2022年度增加了9.82%;级别在BB级的公司占比比2022年度增加了10.71%;级别在B级的公司占比比2021年度减少了37.50%;级别在CCC级的公司占比2022年度下降14.29%。整体上,2023年度外资上市公司的ESG评级结果对比前两年亦有明显上升。 图11:外资上市公司ESG评级结果对比(占比) 总结 本文对比分析披露了2021-2023年度ESG相关报告的制药、生物科技和
生命科学
行业上市公司的ESG表现。整体上,2023年度制药、生物科技和
生命科学
行业上市公司的ESG披露端对比2021年度和2022年度有所提升但增速放缓,ESG治理端的表现提升明显,最高的评级由A提升至AA,大部分公司的评级结果上升为A、BBB和BB,B、CCC评级的占比则大幅下降,但总体来看E(环境)议题的治理水平仍较低,甚至呈现下降趋势。说明制药、生物科技和
生命科学
行业的ESG综合管理水平有待完善,未来还需要加强相关投入,提高整体的ESG治理水平。 作者:联洲信评
lg
...
金融界
04-03 10:10
上一页
1
2
3
4
5
6
•••
118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关税对中国经济冲击的首个重大信号来了!中国出口订单惊现暴跌
lg
...
马斯克准备离开!特朗普突然发话:特斯拉电动车不是每个人想要的……
lg
...
中美贸易战升温!中国取消美国猪肉进口、拒绝特朗普谈判 A股表现跑赢美股
lg
...
中国突发重磅!习近平在上海考察 路透: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传递这一信息
lg
...
小非农ADP数据“大爆雷”!特朗普关税阴影下,美国4月私营部门新增就业创9个月来新低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82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22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