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南京签约一批
生物医药
项目,总额超130亿元
go
lg
...
京发布,今天(5月17日)上午,长三角
生物医药
创新研究与产业发展大会在南京举行。在会上,南京市
生物医药
技术和产业发展智库正式成立,首批特聘了38位专家。现场,一批南京市
生物医药
项目签约,项目总金额超130亿元。这些项目包括:创建国家医学中心建设项目;共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项目;南京海陵大健康产业发展中心项目;南中医中医融合产教中心项目;省中医院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项目;太保家园•南京国际颐养社区(二期)项目等。
lg
...
金融界
2024-05-17
市场连续调整,AI有望形成主线,把握当下布局科创好时机!
go
lg
...
100的行业分布多元而均衡,主要集中在
生物医药
,电子以及电力设备这三大成长板块,第一大权重占比仅为30%左右。更为关键的是,对比科创50、创业50、等科创,创业指数,科创100的“专精特新”含量最高,聚焦专精特新,细分领域黑马和隐形冠军。 数据来源:Wind 目前发展新质生产力被列为今年十大工作任务之首,新兴科技产业必将成为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未来像半导体、
生物医药
、计算机、机械和新能源等产业可能会成为承担国内宏观经济增长非常重要的新动能。那么从宏观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讲,未来长期的投资主线有望使以科创100指数为代表的科技创新赛道。 因此,在市场行情短暂休整的阶段,可能是关注和布局科技成长板块的好时机。科创100作为科技创新领域的重要参考,不仅行业分布多元而均衡,而且“专精特新”含量高,有望在未来科技创新赛道中占据重要地位。 科创100ETF基金(588220)跟踪科创100指数,指数布局科创板中小市值个股,有望分享中小市值个股成长为细分方向龙头从小到大过程的红利;前三大权重行业分别为医药、电子、新能源,成分股囊括了众多“高精尖”科技企业,尤其是在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能源、云计算等领域,有望受益于政策持续加码的趋势,配置窗口期或已至。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5-17
维亚生物(01873)上涨20.63%,报0.76元/股
go
lg
...
综合服务,同时也专注于发现、投资高潜力
生物医药
初创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为全球2,076家生物科技及制药客户提供药物研发及生产服务,并投资孵化了91家
生物医药
初创企业。 截至2023年年报,维亚生物营业总收入21.56亿元、净利润-1.16亿元。
lg
...
金融界
2024-05-17
药明康德下跌2.06%,报44.64元/股
go
lg
...
无锡市滨湖区马山五号桥,公司主要为全球
生物医药行业
提供一体化、端到端的新药研发和生产服务,业务涵盖化学药研发和生产、生物学研究、临床前测试和临床试验研发、细胞及基因疗法研发、测试和生产等领域。2022年,公司被MSCI评为ESG(环境、社会及管治)AA级,目前的赋能平台承载着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的6000多家合作伙伴的研发创新项目。 截至3月31日,药明康德股东户数50.06万,人均流通股5859股。 2024年1月-3月,药明康德实现营业收入79.82亿元,同比减少10.95%;归属净利润19.42亿元,同比减少10.42%。
lg
...
金融界
2024-05-17
诚益通上涨5.1%,报17.92元/股
go
lg
...
公司位于北京市大兴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
生物医药产业
基地永大路38号6幢4层418室,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生物、制药行业智能制造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同时也是康复设备、康复辅具研发制造、康复养老专业技术服务、医用医疗器械提供商和环境消毒/灭菌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拥有员工1300余人,设有四大生产基地,业务涵盖医药生物智能制造、康复医疗设备和植物提取研发应用三大板块。 截至3月31日,诚益通股东户数1.12万,人均流通股2.3万股。 2024年1月-3月,诚益通实现营业收入2.68亿元,同比增长9.36%;归属净利润3078.13万元,同比增长37.71%。
lg
...
金融界
2024-05-17
盛禾生物-B(2898.HK):正在招股,差异化创新破局
go
lg
...
在过去的四月,港股
生物医药
板块走出了一个振幅约10%的“深V”走势,与二月形成的底部构成了“W”型走势的“双底”。而从近期的走势来看,港股市场似乎正在呈现一种积极变化,多家大行机构表示,背后可能涉及基本面的走强或资金链的反转,较低的估值水平无疑对市场情绪有所提振。 而在市场边际有所好转之时,盛禾生物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禾生物)在港交所开始招股。根据公告显示,公司拟全球发售股份3415.18万股,中国香港发售股份341.52万股,国际配售股份3073.66万股;2024年5月16日至5月21日招股,发售价将为每股发售股份13.50港元,每手买卖单位200股,一手入场价2727.22港元;中金公司为独家保荐人;预期股份将于2024年5月24日于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盛禾生物在去年的A轮融资中获已投资超过90家制药、医疗健康、生物科技公司且持有医疗及保健领域资产超过人民币45亿元倚锋资本投资。随后又获由广州市人民政府实质持有、管理资产超1000亿、投资超35家生物制药领域公司的越秀产业投资基金投资。此外,由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财政局间接全资拥有,专注于管理私募股权基金以及创业投资基金的新港高投也作为盛禾生物的基石投资者参与其中。 那么,这家布局肿瘤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市场的biotech为何能够同时受产业基金及国有资产青睐?公司有何看点? 瞄准FIC,市场潜力巨大 盛禾生物是一家专注于发现、开发和商业化用于治疗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生物制剂的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 从产品布局上来看,公司当前共计拥有9种产品管线,其中三款均为内部自主研发的核心产品,一款是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ADCC)增强型单克隆抗体(mAb),适应症为结直肠癌(CRC)及胆道癌(BTC)。剩余两款为抗体细胞因子,适应症为晚期恶性实体瘤(包括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头颈鳞癌(HNSCC)及 CRC),均为全球市场潜在First-in-class,进展迅猛。 其中,盛禾生物的核心产品IAH0968是全球唯一且临床进展最快的通过去除岩藻糖修饰的ADCC增强型抗HER2单抗。HER2蛋白存在于部分组织细胞表面,参与正常细胞生长,但在肿瘤细胞中可能会过度表达。过度表达的HER2蛋白的存在可能导致肿瘤更快地生长及扩散。通过靶向肿瘤细胞表面的HER2蛋白,药物可选择性地杀死肿瘤细胞。 依托该特性,全球范围内已形成较为广泛的商业应用。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18年至2022年,全球抗HER2单克隆抗体市场从100亿美元增至121亿美元。在中国同期抗HER2单克隆抗体市场从人民币32亿元增至人民币11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8.4%。 图表一:抗HER2单克隆抗体的竞争格局 数据来源:公司招股书,格隆汇整理 具体到产品潜在适应症,结直肠癌(CRC)是全世界最致命和最普遍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CRC药物市场从2018年的162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20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2%。CRC当前有相对成熟的推荐治疗方案,但同时目前可用的CRC治疗方法的疗效有限,一方面仅有5%CRC患者可以适用PD1抑制剂治疗方案,另一方面患者如遇到因耐药性治疗失败就几乎没有其他可选方案。并且,全球范围内,目前还没有任何靶向HER2的疗法被美国FDA或者中国NMPA批准用于治疗HER2阳性CRC。胆道癌(BTC)是全球第二大最常见的肝胆癌类型,通常包括胆管癌和胆囊癌,全球BTC药物市场从2018年的5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7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0.7%。HER2阳性BTC患者的治疗指南缺乏标准化的治疗推荐,且患者如遇到因耐药性治疗失败同样缺乏备选治疗方案。全球范围内,还没有任何特效药物专门针对HER2阳性BTC的一线治疗。 总体来看,盛禾生物的核心产品IAH0968作为唯一实现100%岩藻糖去除的ADCC增强型抗HER2抗体,通过差异化产品打法,有望为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提供新的希望。 此外,盛禾生物的两款核心产品IAP0971与IAE0972拥有成为同类首创的自主研发的抗体细胞因子管线,表现同样亮眼。 其中,IAP0971是全球治疗癌症临床进度最快的PD-1/IL-15抗体细胞因子,同步获得美国FDA和中国NMPA临床批件,已经完成晚期恶性实体瘤的临床I期试验,预计2024年二季度进行NSCLC的临床II期试验,同时预计2024年四季度完成NMIBC的临床I期试验。IAE0972是全球治疗癌症临床进度最快的EGFR/IL-10抗体细胞因子,同步获得美国FDA和中国NMPA临床批件,正在进行CRC和HNSCC的临床II期试验。IAP0971与IAP0971两者所归属的抗体细胞因子,相较于与其他细胞因子疗法或者抗体与细胞因子的联合疗法,能够更精确地针对肿瘤病灶,从而大大降低了全身毒性,因而在全球范围已被广泛研究,也形成了较大的商业化市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18年至2022年,细胞因子-抗体药物的全球市场规模从579亿美元增加到72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0%。 具体到适应症来看,2022年全球非小细胞肺癌(NSCLC)新发病例数达到1.98亿例,预计2030年将达到2.45亿例,患者临床需求巨大。虽然全球针对NSCLC已经出现诸多药物治疗方案,但存在诸多局限性,目前尚未有基于IL-15或IL-10靶点药物获批上市。2022年全球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发病率达到42.4万例,预计2030年将增长至53.38万例。就高危NMIBC患者而言,目前现有治疗方案复发率高,不良反应率高,治疗方案有限,市场需求缺口较大。当前,全球仅有两款抗体药物治疗NMIBC获批上市,中国市场没有基于抗体的药物获批上市。2022年全球头颈鳞癌(HNSCC)发病率达到87.6万例,预计2030年将达到103.5万例。当前现有PD-1作为二线治疗方案ORR较低,急需更有效的治疗方案。目前全球范围并没有基于IL-10药物用于治疗HNSCC获批上市。 图表二:全球临床阶段基于IL-15的免疫疗法 数据来源:公司招股书,格隆汇整理 构建多元创新平台,差异化竞争优势显著 对于Biotech而言,除了产品管线外,管理团队的能力也非常重要。对于盛禾生物而言,其核心成员均拥有丰富的研发、商业化经验。 公司创始人张峰先生生拥有逾22年制药行业经验,曾成功获得近20种药物的上市批准及30多种药物的生产证书,并参与了50多种临床和临床前产品的开发。首席执行官兼首席科学官殷刘松博士拥有16年免疫学、创新生物制剂开发与管线管理经验,曾在辉瑞公司任博士后研究员参与大分子药物的免疫原性研究,后在上市生物科技公司任至执行总监,领导了超过600个抗体药物的发现和优化项目,被提名为70多项创新生物制剂相关专利的发明人,并有10多个项目对外授权。研发负责人兼副总裁姜晓玲女士拥有逾15年的药物研发经验,包括生物类似药和创新抗体药物。在核心团队的带领下,公司集37名高学历研发团队之力,设计建立并优化了强化抗体细胞因子AICTM平台、ADCC增强抗体AEATM平台及强化天然免疫细胞多抗AIMTM平台,极大地解决了在开发免疫疗法时面临的技术难题和耐药性问题以及实现优化的治疗效果,提升了公司差异化竞争的实力。 盛禾生物的AICTM平台已成功解决包括抗体与细胞因子选择及优化,以及最终药物的生产等抗体细胞因子开发的技术难题,在细胞因子选择与优化、抗体选择与工程、结构设计与工程以及细胞系定制生产等抗体细胞因子开发领域中的多个方面具有突出优势,旨在解决现有免疫疗法原发性和继发性耐药问题。该平台是综合性的研究引擎,不仅包括完整的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及细胞因子库,还包括功能性抗体片段及其他类型的免疫系统调节剂,可生成从抗体细胞因子到其他双功能融合蛋白的各种产品。平台的核心能力包括基于MoA的抗体细胞因子选择、生物学定向结构设计及蛋白质工程以及细胞系定制生产。公司基于AICTM平台开发出了临床阶段候选药物IAP0971、IAE0972及IBB0979,以及临床前阶段候选药物ISH0988及ISH0613。 盛禾生物的AEATM平台是一种经过生物工程改造的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系,其通过生物工程改造,从而产生具有增强ADCC及更高抗肿瘤活性的抗体。现有研究已证明Fc区域缺失核心岩藻糖会致使Fc区域与其免疫效应细胞上受体结合亲和力提升高达百倍,因而各种平台采用了不同的生物工程改造致力于减少岩藻糖含量。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截至最新仅有包括盛禾生物的AEATM平台在内的三个平台可实现100%岩藻糖去除率。AEATM平台100%去除率相较于部分去除平台还能快速、稳定及彻底地增强抗体的ADCC并简化产品的质量控制,给公司带来生产效率及疗效间的优势。公司基于AEATM平台开发出了临床阶段候选药物IAH0968,全球首个完全去除岩藻糖的ADCC增强HER2抗体。 公司的AIMTM平台则是专注于通过结合先天免疫系统来设计用于癌症免疫治疗的多功能生物产品。截至最新,盛禾生物已经开发出几类专有的AIMTM平台,用以探索具有不同类型和数量靶点的先天免疫刺激物结合体,为针对不同临床适应症进行各类TME调节提供了充足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相较于选择更具细胞毒性且更容易受到肿瘤免疫逃逸及免疫抑制TME抑制的适应性免疫刺激因子,通过AIMTM平台开发靶向先天免疫刺激因子所生产出的产品有概率实现更高的临床安全性和疗效。公司已通过该平台开发出临床前产品IAN0982。 AICTM、AIMTM平台及AEATM平台的存在,使得盛禾生物能够更为精准地发现研究目标、高效探索结构的可行性、有效优化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在众多细分领域实现了公司产品的差异化竞争,使得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有一席之地。在各平台的指导下公司也形成了丰富的产品管线,面向众多适应症。 图表三:盛禾生物在研产品管线图 数据来源:公司招股书,格隆汇整理 小结 尽管当前
生物医药
板块估值存在分歧,但市场同样充满着机会,依旧有广阔的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待开发,现有的治疗方案仍有弊端存在改良的空间,只看参与者能否通过差异化创新突破现有竞争格局。 盛禾生物依托核心团队丰富的研发、商业化经验,创新性建立了AICTM平台、AIMTM平台及AEATM平台,极大地解决了在开发免疫疗法时面临的技术难题和耐药性问题以及实现优化的治疗效果,提升了公司差异化竞争的实力。在平台的指导下研发出数个具备竞争力、在中国乃至全球唯一的潜在产品,为自己在市场夺得一席之地,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lg
...
格隆汇
2024-05-17
盛禾生物-B(2898.HK):正在招股,差异化创新破局
go
lg
...
在过去的四月,港股
生物医药
板块走出了一个振幅约10%的“深V”走势,与二月形成的底部构成了“W”型走势的“双底”。而从近期的走势来看,港股市场似乎正在呈现一种积极变化,多家大行机构表示,背后可能涉及基本面的走强或资金链的反转,较低的估值水平无疑对市场情绪有所提振。 而在市场边际有所好转之时,盛禾生物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禾生物)在港交所开始招股。根据公告显示,公司拟全球发售股份3415.18万股,中国香港发售股份341.52万股,国际配售股份3073.66万股;2024年5月16日至5月21日招股,发售价将为每股发售股份13.50港元,每手买卖单位200股,一手入场价2727.22港元;中金公司为独家保荐人;预期股份将于2024年5月24日于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盛禾生物在去年的A轮融资中获已投资超过90家制药、医疗健康、生物科技公司且持有医疗及保健领域资产超过人民币45亿元倚锋资本投资。随后又获由广州市人民政府实质持有、管理资产超1000亿、投资超35家生物制药领域公司的越秀产业投资基金投资。此外,由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财政局间接全资拥有,专注于管理私募股权基金以及创业投资基金的新港高投也作为盛禾生物的基石投资者参与其中。 那么,这家布局肿瘤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市场的biotech为何能够同时受产业基金及国有资产青睐?公司有何看点? 瞄准FIC,市场潜力巨大 盛禾生物是一家专注于发现、开发和商业化用于治疗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生物制剂的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 从产品布局上来看,公司当前共计拥有9种产品管线,其中三款均为内部自主研发的核心产品,一款是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ADCC)增强型单克隆抗体(mAb),适应症为结直肠癌(CRC)及胆道癌(BTC)。剩余两款为抗体细胞因子,适应症为晚期恶性实体瘤(包括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头颈鳞癌(HNSCC)及 CRC),均为全球市场潜在First-in-class,进展迅猛。 其中,盛禾生物的核心产品IAH0968是全球唯一且临床进展最快的通过去除岩藻糖修饰的ADCC增强型抗HER2单抗。HER2蛋白存在于部分组织细胞表面,参与正常细胞生长,但在肿瘤细胞中可能会过度表达。过度表达的HER2蛋白的存在可能导致肿瘤更快地生长及扩散。通过靶向肿瘤细胞表面的HER2蛋白,药物可选择性地杀死肿瘤细胞。 依托该特性,全球范围内已形成较为广泛的商业应用。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18年至2022年,全球抗HER2单克隆抗体市场从100亿美元增至121亿美元。在中国同期抗HER2单克隆抗体市场从人民币32亿元增至人民币11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8.4%。 图表一:抗HER2单克隆抗体的竞争格局 数据来源:公司招股书,格隆汇整理 具体到产品潜在适应症,结直肠癌(CRC)是全世界最致命和最普遍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CRC药物市场从2018年的162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20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2%。CRC当前有相对成熟的推荐治疗方案,但同时目前可用的CRC治疗方法的疗效有限,一方面仅有5%CRC患者可以适用PD1抑制剂治疗方案,另一方面患者如遇到因耐药性治疗失败就几乎没有其他可选方案。并且,全球范围内,目前还没有任何靶向HER2的疗法被美国FDA或者中国NMPA批准用于治疗HER2阳性CRC。胆道癌(BTC)是全球第二大最常见的肝胆癌类型,通常包括胆管癌和胆囊癌,全球BTC药物市场从2018年的5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7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0.7%。HER2阳性BTC患者的治疗指南缺乏标准化的治疗推荐,且患者如遇到因耐药性治疗失败同样缺乏备选治疗方案。全球范围内,还没有任何特效药物专门针对HER2阳性BTC的一线治疗。 总体来看,盛禾生物的核心产品IAH0968作为唯一实现100%岩藻糖去除的ADCC增强型抗HER2抗体,通过差异化产品打法,有望为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提供新的希望。 此外,盛禾生物的两款核心产品IAP0971与IAE0972拥有成为同类首创的自主研发的抗体细胞因子管线,表现同样亮眼。 其中,IAP0971是全球治疗癌症临床进度最快的PD-1/IL-15抗体细胞因子,同步获得美国FDA和中国NMPA临床批件,已经完成晚期恶性实体瘤的临床I期试验,预计2024年二季度进行NSCLC的临床II期试验,同时预计2024年四季度完成NMIBC的临床I期试验。IAE0972是全球治疗癌症临床进度最快的EGFR/IL-10抗体细胞因子,同步获得美国FDA和中国NMPA临床批件,正在进行CRC和HNSCC的临床II期试验。IAP0971与IAP0971两者所归属的抗体细胞因子,相较于与其他细胞因子疗法或者抗体与细胞因子的联合疗法,能够更精确地针对肿瘤病灶,从而大大降低了全身毒性,因而在全球范围已被广泛研究,也形成了较大的商业化市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18年至2022年,细胞因子-抗体药物的全球市场规模从579亿美元增加到72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0%。 具体到适应症来看,2022年全球非小细胞肺癌(NSCLC)新发病例数达到1.98亿例,预计2030年将达到2.45亿例,患者临床需求巨大。虽然全球针对NSCLC已经出现诸多药物治疗方案,但存在诸多局限性,目前尚未有基于IL-15或IL-10靶点药物获批上市。2022年全球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发病率达到42.4万例,预计2030年将增长至53.38万例。就高危NMIBC患者而言,目前现有治疗方案复发率高,不良反应率高,治疗方案有限,市场需求缺口较大。当前,全球仅有两款抗体药物治疗NMIBC获批上市,中国市场没有基于抗体的药物获批上市。2022年全球头颈鳞癌(HNSCC)发病率达到87.6万例,预计2030年将达到103.5万例。当前现有PD-1作为二线治疗方案ORR较低,急需更有效的治疗方案。目前全球范围并没有基于IL-10药物用于治疗HNSCC获批上市。 图表二:全球临床阶段基于IL-15的免疫疗法 数据来源:公司招股书,格隆汇整理 构建多元创新平台,差异化竞争优势显著 对于Biotech而言,除了产品管线外,管理团队的能力也非常重要。对于盛禾生物而言,其核心成员均拥有丰富的研发、商业化经验。 公司创始人张峰先生生拥有逾22年制药行业经验,曾成功获得近20种药物的上市批准及30多种药物的生产证书,并参与了50多种临床和临床前产品的开发。首席执行官兼首席科学官殷刘松博士拥有16年免疫学、创新生物制剂开发与管线管理经验,曾在辉瑞公司任博士后研究员参与大分子药物的免疫原性研究,后在上市生物科技公司任至执行总监,领导了超过600个抗体药物的发现和优化项目,被提名为70多项创新生物制剂相关专利的发明人,并有10多个项目对外授权。研发负责人兼副总裁姜晓玲女士拥有逾15年的药物研发经验,包括生物类似药和创新抗体药物。在核心团队的带领下,公司集37名高学历研发团队之力,设计建立并优化了强化抗体细胞因子AICTM平台、ADCC增强抗体AEATM平台及强化天然免疫细胞多抗AIMTM平台,极大地解决了在开发免疫疗法时面临的技术难题和耐药性问题以及实现优化的治疗效果,提升了公司差异化竞争的实力。 盛禾生物的AICTM平台已成功解决包括抗体与细胞因子选择及优化,以及最终药物的生产等抗体细胞因子开发的技术难题,在细胞因子选择与优化、抗体选择与工程、结构设计与工程以及细胞系定制生产等抗体细胞因子开发领域中的多个方面具有突出优势,旨在解决现有免疫疗法原发性和继发性耐药问题。该平台是综合性的研究引擎,不仅包括完整的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及细胞因子库,还包括功能性抗体片段及其他类型的免疫系统调节剂,可生成从抗体细胞因子到其他双功能融合蛋白的各种产品。平台的核心能力包括基于MoA的抗体细胞因子选择、生物学定向结构设计及蛋白质工程以及细胞系定制生产。公司基于AICTM平台开发出了临床阶段候选药物IAP0971、IAE0972及IBB0979,以及临床前阶段候选药物ISH0988及ISH0613。 盛禾生物的AEATM平台是一种经过生物工程改造的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系,其通过生物工程改造,从而产生具有增强ADCC及更高抗肿瘤活性的抗体。现有研究已证明Fc区域缺失核心岩藻糖会致使Fc区域与其免疫效应细胞上受体结合亲和力提升高达百倍,因而各种平台采用了不同的生物工程改造致力于减少岩藻糖含量。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截至最新仅有包括盛禾生物的AEATM平台在内的三个平台可实现100%岩藻糖去除率。AEATM平台100%去除率相较于部分去除平台还能快速、稳定及彻底地增强抗体的ADCC并简化产品的质量控制,给公司带来生产效率及疗效间的优势。公司基于AEATM平台开发出了临床阶段候选药物IAH0968,全球首个完全去除岩藻糖的ADCC增强HER2抗体。 公司的AIMTM平台则是专注于通过结合先天免疫系统来设计用于癌症免疫治疗的多功能生物产品。截至最新,盛禾生物已经开发出几类专有的AIMTM平台,用以探索具有不同类型和数量靶点的先天免疫刺激物结合体,为针对不同临床适应症进行各类TME调节提供了充足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相较于选择更具细胞毒性且更容易受到肿瘤免疫逃逸及免疫抑制TME抑制的适应性免疫刺激因子,通过AIMTM平台开发靶向先天免疫刺激因子所生产出的产品有概率实现更高的临床安全性和疗效。公司已通过该平台开发出临床前产品IAN0982。 AICTM、AIMTM平台及AEATM平台的存在,使得盛禾生物能够更为精准地发现研究目标、高效探索结构的可行性、有效优化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在众多细分领域实现了公司产品的差异化竞争,使得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有一席之地。在各平台的指导下公司也形成了丰富的产品管线,面向众多适应症。 图表三:盛禾生物在研产品管线图 数据来源:公司招股书,格隆汇整理 小结 尽管当前
生物医药
板块估值存在分歧,但市场同样充满着机会,依旧有广阔的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待开发,现有的治疗方案仍有弊端存在改良的空间,只看参与者能否通过差异化创新突破现有竞争格局。 盛禾生物依托核心团队丰富的研发、商业化经验,创新性建立了AICTM平台、AIMTM平台及AEATM平台,极大地解决了在开发免疫疗法时面临的技术难题和耐药性问题以及实现优化的治疗效果,提升了公司差异化竞争的实力。在平台的指导下研发出数个具备竞争力、在中国乃至全球唯一的潜在产品,为自己在市场夺得一席之地,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lg
...
格隆汇
2024-05-17
隔夜美股全复盘(5.17)| 中概涨势喜人,法拉第未来本周累涨34倍,瑞幸咖啡大涨12%
go
lg
...
法律。该法案日前曾作出修订,明确将美国
生物医药行业
与药明康德、药明生物等公司脱钩的最后期限设定在2032年1月1日。 04 今日前瞻 今日重点关注的财经数据 (1) 17:00 欧元区4月CPI年率终值 (2)17:00 欧元区4月CPI月率 (3)22:00 美国4月谘商会领先指标月率 (4)次日00:15 美联储戴利发表讲话
lg
...
格隆汇
2024-05-17
广州:支持6G、卫星直连手机、太赫兹无线通信等技术研发 加快建设南沙(粤港澳)数据服务试验区
go
lg
...
节点在船舶、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
生物医药
、家居等行业的重点应用,构建高效稳定的标识注册和解析服务能力。依托5G网络和工业互联网,促进工业企业设备、系统、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加速行业规模应用。布局新一代信息通信网络,抢先部署下一代互联网等传输类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南沙国际IPv6根服务器及根解析服务体系的运营工作,提升IPv6网络性能和服务能力。推动5G、光网、移动物联网和低轨卫星互联网通信有机融合,实现空天地通信一体化覆盖。支持6G、卫星直连手机、太赫兹无线通信等技术研发。加快建设南沙(粤港澳)数据服务试验区。
lg
...
金融界
2024-05-16
南华
生物医药
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发生变更
go
lg
...
界5月16日消息,据公开信息显示,南华
生物医药
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发生工商变更,公司注册资本由31157.3901万人民币元变为33002.309800万人民币元。
lg
...
金融界
2024-05-16
上一页
1
•••
262
263
264
265
266
•••
595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美股收评】美股在历史高位附近震荡收盘 纳指连创收盘新高 投资者聚焦美联储降息决议
lg
...
周评:太刺激!数据风暴一波三折,美联储被逼到极限 日本法国政坛大乱
lg
...
去年一幕或重演:下周美联储恐“保险式”降息50个基点?
lg
...
币圈“风向标”!Tether将在美国推出本土稳定币,前白宫官员出任CEO
lg
...
经济冷却、股市过热——中国央行会跟随美联储降息吗?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20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