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场内ETF资金动态:7月88款游戏获版号,游戏行业回暖趋势明显,游戏行业大涨
go
lg
...
F。 下跌方面,31日跌幅最大的是
生物医药
(512290)跌幅达到2.74%。剩余排名靠前的医药ETF(512010)、疫苗龙头(561920)、生科ETF(516930),跌幅分别为2.46%、2.45%、2.43%。从整体上看数量占比较多的为医药ETF。 从成交金额上来看,31日成交额最大的是300ETF(510300),交易金额73.47亿元。剩余成交额排名前三的恒指科技(513180)、科创50(588000)、恒生互联(513330),成交额分别为40.73亿元、39.65亿元、35.27亿元。从成交额规模来看,A股相关的指数ETF成交额较大。 细分到资金流动情况上来看,31日净申购金额最大的为300ETF(510300),当日净申购金额为50.83亿元。净申购金额超过6亿元的,排名前三有科创50(588000)、50ETF(510050)、华夏300(510330),申购金额为16.40亿元、10.67亿元、6.33亿元,净申购净额数量较大的为A股相关指数ETF。 资金流出方面,31日净赎回金额最多的是证券ETF(512880),赎回金额9.39亿元。另外还有证券基金(512900)、酒ETF(512690)、券商ETF(512000)赎回金额超3亿元,赎回金额分别为5.26亿元、3.95亿元、3.66亿元。其余ETF赎回金额相对较小,均未超过3亿元。 7月31日场内ETF基金涨幅中,恒生红利(159726),涨幅5.90%。教育ETF(513360)、游戏ETF(159869)、游戏ETF(516010)等游戏ETF排名靠前。7月31日行业板块中,A股大盘相关的指数ETF成交额较大,300ETF(510300)以73.47亿元位居首位,板块涨0.39%。上半年中国手游在海外市场收入75亿美元占海外手游总收入的24%。2023年上半年海外手游市场收入达到309亿美元,逆转下滑趋势。其中,中国手游在海外市场收入达到75亿美元,占海外手游总收入的24%。中国手游出海总收入中,超过50%来自排名前30的手游产品。2023年上半年,海外RPG和策略手游收入超过75亿美元和50亿美元,仍是收入最高的手游品类。解谜、体育和桌游在海外市场收入显著上涨,棋牌、模拟手游收入小幅回升,游戏ETF大涨。
lg
...
金融界
2023-08-01
一周IPO观察:觅瑞港交所递表,阿诺医药赴美上市
go
lg
...
克转为美国证券交易所 罕见病药物研发的
生物医药公司
北海康成拟美国上市 婚恋社交平台“牵手一生 Hand in Hand”美国递交招股书 一、肿瘤创新癌症治疗方法医药公司阿诺医药Adlai Nortye 7月27日,总部位于美国、浙江杭州的Adlai Nortye Ltd.“阿诺医药”提交更新后的招股书,拟于美国纳斯达克IPO上市, 股票代码ANL。其早于2023年3月24日秘密递表。Cantor Fitzgerald、中信里昂为其承销商。 公司成立于2004年,作为一家全球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为各种肿瘤患者开发创新癌症治疗方法,公司的的使命是将癌症转变为慢性疾病,最终成为可治愈疾病。公司在中美两地均设有研发及临床运营中心,已经确定并开发了六种候选药物的强大管线,包括三个临床阶段候选药物,以及三个临床前候选药物。公司的主导产品 AN2025,是一种胞内磷脂酰肌醇激酶(“PI3K”)抑制剂,目前正在进行全球III期试验;AN0025处于Ib期临床阶段,用于调节肿瘤微环境的EP4拮抗剂;AN4005目前正在美国和中国进行I期临床试验,是一种内部发现的口服小分子PD-L1抑制剂。 SPAC方面 脊柱医疗设备开发商和制造商Spinal Stabilization Technologies将通过与BlueRiver Acquisition Corp. 的业务合并; 消费者债务服务行业内运营的数据科学和分析公司Unifund Financial Technologies与Everest Consolidator Acquisition Corporation业务合并。
lg
...
老虎证券
2023-08-01
仿制药巨头晖致又有新动作!美股创新药小幅回调,市盈率回调至15倍,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逆风上扬!
go
lg
...
期存在的纠纷达成了和解。 【财报季多家
生物医药
巨头披露中报,医疗类板块股获得投资者青睐】 上周五(7月28日),阿斯利康发布了2023年二季度和半年报。财报显示,二季度,公司营收114.16亿美元,同比增长9%;上半年总营收222.95亿美元,同比增长4%。虽然COVID-19红利消失,但肿瘤、肾脏和代谢 (CVRM)、呼吸和免疫(R&I)、罕见病领域方面的营收为增长提供了支撑。 此外,生物基因(BIOGEN)最新中报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半年度盈利9.79亿美元,同比减少28.07%;总营收49.19亿美元,同比减少3.94%。 MEDPACE最新中报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半年度盈利1.34亿美元,同比增长21.05%;总营收8.95亿美元,同比增长31.19%。 随着美股财报季披露,此前一些表现落后的板块,如医疗保健类板块股逐渐获得投资者青睐。美国银行全球表示,全球基金经理在6月将其对医疗保健和银行股的配置比重提高约5个百分点。贝莱德和富国银行等大型资产管理公司在其最近发布对今年剩余时间的展望时,强调其看重医疗保健板块。 【创新药板块对利率敏感,利率下行或将促进纳指生物科技反弹】 从产业发展逻辑上看,生物科技产业浪潮来自技术突破,技术研发对于融资需求较高,故美股创新药板块对利率敏感,若利率是处于下行,或加息预期放缓,成长风格中前期滞涨的纳指生物科技指数也有望迎来一波反弹。 东吴证券医药首席分析师朱国广在2023年医药策略《风雨过后,天晴有彩“红”》中认为,“美股创新药/生物科技板块近 20 年共出现 4 次周期性较强的回调,分别为 2001 年、2008 年、2015 年和 2021 年。”叠合各个周期的走势规律,参照过往周期行情的变化,朱国广认为,“当前时点”的美股生物科技板块也正处于 2021 年以来的回调周期底部区间,随着明年(2023年)FOMC加息放缓,在 2023 年有望在加息结尾处迎来上扬的行情。 【美股创新药板块估值回落,未来空间可期】 从估值上看,纳指生物科技板块截至7月28日,PE已回调至15.85倍。 而从指数走势来看,美股创新药板块未来空间也依旧可观,2023年以来至今,创新药板块代表纳指生物科技指数小幅回调;从年线上看,自1993年指数发布以来,代表美股创新药板块的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稳步上扬,而2021、2022年创新药板块已经连续2年回调;随着加息预期放缓,前期美股成长风格中滞涨的纳指生物科技指数或有望迎来一轮波澜壮阔的价值回归。 【纳指生物科技指数1993年发布以来年线走势】 【并购重组不断,大佬发声:新一轮创新药周期呼之欲出!】 去年下半年以来,美股生物科技板块出现多起并购重组行为,且多为大型制药企业收购中小型生物创新技术,代表全球医药投融资情绪明显好转,而投融资情绪是美股医药股行情的主要驱动因素,美股医药未来行情值得关注。经过前期泡沫挤压,目前全球创新药板块尚处于历史低位,市场近期对创新药的关注度也呈现上升趋势。 RA 资本管理企业创始人Peter Kolchinsky博士近期发表了《RA Capital's 1H23 Core Biotech Report》,他认为美股核心生物技术公司的生存状况正在好转,弹药充足的BigPharma们开始行动。2023年有望成为有记录以来,并购交易总价值、溢价最高的一年。今年上半年所有企业被收购溢价总市值达到110亿美元,相比于年初的3250亿美元总市值上涨了3.4%。 事实上,2023年以来,不少美股的生物技术投资者从并购中获得了可观的收益,并已将部分资金重新部署到规模较小、估值略高、有前途的Biotech中,开启新一轮的创新药投资。(来源:《生物科技行业现状》) 公开资料显示,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跟踪复制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NBI),是布局全球前沿创新药的高效工具,截至2022年底,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标的指数近20年累计收益748%,较标普500指数有明显超额收益。 习惯场外申赎或没有证券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纳指生物科技ETF联接基金(A:017894;C:017895),同样跟踪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可在互联网代销平台7*24申赎,最低10元即可买入,便捷高效。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以上产品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标的指数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股票市场。标的指数成份股的平均回报率与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回报率可能存在偏离。请投资者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以及集中投资于单一指数成分股的持有风险,请关注部分指数成分股权重较大、集中度较高的风险,请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ETF运作风险、投资特定品种的特有风险、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的风险等;以上产品投资于境外证券市场,基金净值会因为所投资证券市场波动等因素产生波动。境外投资产品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汇率风险和政治风险等。文中提及个股仅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列举,本文出现信息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08-01
药明康德中报超预期,
生物医药
早盘快速拉升,生物药ETF(159839)涨超1%
go
lg
...
今日早盘,
生物医药
(399441)快速拉升,成分股中,药明康德上涨5.05%,沃森生物上涨4.38%,凯莱英上涨4.11%,康希诺上涨3.39%,华兰疫苗上涨3.26%,康龙化成上涨3.18%,昭衍新药上涨2.75%,君实生物上涨2.38%。 截至目前,生物药ETF(159839)上涨1.51%,成交额突破2000万。 数据来源:Wind 消息面上,药明康德发布2023年中报,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8.71亿元,同比增长6.28%、实现归母净利润53.13亿元,同比增长14.61%、实现扣非净利润47.61亿元,同比增长23.67%、实现经调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母公司持有者之应占利润50.95亿元,同比增长18.5%。业绩增长超市场预期,维持全年预期指引不变,一定程度上打消市场疑虑。 兴业证券认为,“二季度扣除医药基金后的机构持仓再次下行,当前仍处于历史低位水平。展望下半年,我们认为医药板块业绩总体保持较好趋势、医保政策边际宽松、估值在低位具备修复空间,继续推荐创新药、创新器械、优质医药央国企三条主线。近年来创新药产业链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调整,整体估值已调整到合理位置,随着市场逐步开始着眼2024年,该板块具备配置性价比。创新器械领域,当前医疗器械板块具备估值性价比,将是布局下半年的重要方向。当前重点关注后续集采政策变化,若集采落地且规则相对温和、国产厂商有以价换量空间,则相关公司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资料来源:兴业证券,《医药:板块趋势向好,看好医药下半年机会》 生物药ETF(159839)跟踪国证
生物医药
指数(399441)配置A股30个
生物医药行业
龙头,在CXO、疫苗、创新药等领域占比较大,前十大权重达63.6%。 国证
生物医药
指数行业分布 国证
生物医药
指数前十大成分股 数据来源:国证指数公司,指数成份股仅做展示,不构成个股推介 指数估值方面,标的指数国证
生物医药
指数(399441) PE-TTM值31.05倍,位于近10年8.73%百分位,估值性价比仍旧较高。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7.31 当前位置重点关注
生物医药
触底反弹的机会,生物药ETF(159839)提供较好配置选择!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本材料所涉基金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请投资者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以及集中投资于国证
生物医药
指数成分股的持有风险,请关注部分指数成分股权重较大、集中度较高的风险,请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ETF运作风险、投资特定品种的特有风险、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的风险等。文中提及个股仅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列举,本文出现信息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08-01
艾德生物: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1.97%
go
lg
...
.97%。 据企查查资料显示,厦门艾德
生物医药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由郑立谋教授于2008年回国创办,聚焦在肿瘤精准医疗分子诊断领域。公司是阿斯利康、强生、安进、礼来、默克、卫材、恒瑞、百济等国内外顶级药企肿瘤药物开发的战略合作伙伴。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08-01
沃森生物:公司产品竞争策略会根据市场情况持续动态调整
go
lg
...
56.62%,上海泽润另一股东无锡新沃
生物医药
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上海泽润8.66%股权,公司持有无锡新沃
生物医药
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44.5545%的出资份额。公司对上海泽润的持股未发生变化。谢谢! 投资者:友司116元一支的价格中标广东省2023年入学适龄女生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采购项目,公司是否考虑通过在2价HPV自费市场降价的手段抢占市场? 沃森生物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感谢您的关注,公司产品竞争策略会根据市场情况持续动态调整,谢谢! 投资者:支持公司二价HPV降价到30-50元一支,应对市场挑战,惠及国内群众。 沃森生物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感谢您的关注,公司产品竞争策略会根据市场情况持续动态调整,谢谢! 投资者:尊敬的董秘你好,从雪球上看到广东4.4亿元预算的hpv疫苗被万泰以116元的价格全面中标,请问贵公司在广东的2价hpv疫苗全部丢标是否属实?如属实,建议贵公司在国内2价hpv疫苗与万泰全面打响价格战,直接打到几十块钱一剂,满产满销,将万泰生物只有2价hpv疫苗这一个大单品的公司直接打回老家。 沃森生物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感谢您的关注,公司产品竞争策略会根据市场情况持续动态调整,谢谢! 投资者:沃森二价在市场上还处在劣势。友商九价很快就会进入市场。二价会挤占九价市场空间,同时二价有价值的时间随九价落地很快就会结束,请无论如何想办法在国产友商九价到来前使沃森二价达到满产。希望未来二价竞标,沃森全都成功。 沃森生物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公司正全力以赴推进相关产品的研发和上市进程,谢谢! 投资者:公司与艾博、蓝鹊合作研发的几款非新冠疫苗,mRNA技术速度快的优势未见表现。请问有进展吗? 沃森生物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在mRNA技术平台上的多款产品目前均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具体进展请以公司公告为准。谢谢! 投资者:看到广东公示,万泰以116拿下二价hpv采购,连汤都不给友商喝一口。有鉴于此,建议贵公司采取果断措施,一是在自费市场进行回击;二是加快国际化步伐,Wto采购;三是自立自强。作为贵司小股东,从二价长期被压制、股价打骨折、新冠疫苗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新管线一直不见身影、营收利润长期不及预期,以及广受诟病的股权结构问题,真切希望贵司能硬起一回,不蒸馒头争口气,股东们真是憋屈太久了! 沃森生物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公司正努力推进新产品的研发和上市进度,力争以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经营业绩为股东实现长远回报,谢谢! 投资者:贵司好。建议一下:首先,在HPV二价疫苗自费市场采取断然措施,坚决予以回击!把对手仅有一个大单品打残,在斗争中求和平。其次,加快PQ,迈向广阔的国际市场,落实盖茨基金会采购,跳出囚徒困境。再次,加速推进9价与mRNA(非新冠)医疗性疫苗的研发,向纵深发展,如13价争做第一。 沃森生物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公司自成立以来,紧紧把握产业发展方向,以创新重磅产品驱动企业发展,产品竞争策略和战略布局也不断根据市场情况持续动态调整,未来仍将在核心团队带领下,力争为股东实现更好的经营业绩和投资回报,谢谢! 投资者:即使没有进入临床一期,能否公布一下几款非新冠mRNA疫苗在实验室的进程? 沃森生物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在mRNA技术平台上的多款产品目前均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公司会在后续研发进展满足信息披露条件后及时予以公告。谢谢! 投资者:江苏,海南,广东的2+疫苗政府采购被万泰以超低价抢夺,沃森难道不给个合理解释吗?2+本身一季度就没有多大的销量,作为一个多品种公司,我们难道不做出积极应战准备吗? 沃森生物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感谢您的关注,公司产品竞争策略会根据市场情况持续动态调整,谢谢! 沃森生物2023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8.33亿元,同比上升27.04%;归母净利润1.72亿元,同比上升345.34%;扣非净利润1.34亿元,同比上升37.64%;负债率27.5%,投资收益-26.77万元,财务费用-1710.24万元,毛利率85.02%。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44.0。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9.64亿,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出5671.96万,融券余额减少。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沃森生物(300142)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优秀,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一般。财务相对健康,须关注的财务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利润率。该股好公司指标3星,好价格指标1.5星,综合指标2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 ~ 5星,最高5星) 沃森生物(300142)主营业务:疫苗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3-07-31
特宝生物:7月25日接受机构调研,国金证券、银华基金等多家机构参与
go
lg
...
其长效修饰药物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创新型
生物医药企业
。 特宝生物2023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4.19亿元,同比上升21.53%;归母净利润8417.31万元,同比上升46.51%;扣非净利润1.02亿元,同比上升35.62%;负债率19.15%,投资收益189.56万元,财务费用-107.39万元,毛利率91.0%。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2家。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5303.28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出88.46万,融券余额减少。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特宝生物(688278)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优秀。财务健康。该股好公司指标4星,好价格指标1.5星,综合指标2.5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 ~ 5星,最高5星)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3-07-31
卫光生物:相关工作尚在推进中,公司将按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go
lg
...
绕“中国差异化血液制品先锋,全球平台化
生物医药
新锐”的发展战略,以血液制品为核心业务,积极拓展包括疫苗、基因工程产品在内的其他
生物医药
业务。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3-07-31
突发大消息!中纪委出手,A股药企老板们相继暴雷!医药股崩了...
go
lg
...
案调查及实施留置后,7月29日,科创板
生物医药公司
赛伦生物也爆出大雷,公司实控人、董事长范志和同样因涉嫌职务犯罪,也被上海市监察委员会实施留置并立案调查。 短短一个月之内,A股两大医药明星股老板相继因为行贿出事!让人有点目瞪口呆,一时间难以置信。 医药股崩了 股向来都是老板出事,股民“买单”。受此影响,化学制药板块午后持续走低,市值超3000亿元的恒瑞医药跌超9%, 九典制药、赛伦药业、惠泰医疗等跌超10%,恩华药业跌停。一品红、立方制药、人福医药、华东医药、吉贝尔、信立泰等盘中也纷纷大跌。 而卫宁健康虽然今天顽强翻红,但卫宁健康自7月1日“暴雷”以来下跌近28%。 一场大风暴已经在酝酿 而在这医药股暴跌的背后是有关方面的一系列动作,一场大风暴已经在酝酿。 不久前,中纪委一周内连发3条医药领域反腐动态: 7月19日发布《重庆璧山:系统纠治医疗领域顽疾》一文,围绕药品耗材价格虚高催生回扣、内控制度不健全、内部监督乏力等突出问题,深入分析,找准“病灶”专项治理。 7月20日,发布《天津红桥:深化医疗卫生领域专项监督》一文,天津红桥区纪委紧盯“一把手”和班子成员、科室负责人、疫苗监督员或药事委员会等关键环节管理人员3类对象,梳理形成疫苗药品、器械、耗材采购环节,经商办企业,教学授课等学术活动,弄虚作假欺诈骗保等方面的监督检查重点。 7月23日,中纪委官网发布《医疗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定制式”招投标》的动画视频,医疗器械公司员工王某通过向医院院长行贿、给竞品公司回扣等方式,“定制式”中标。 这种发文强度,在以往并不常见。 此外,据国家卫健委官网7月21日报道,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教育部、公安部、审计署、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国家药监局,联合召开视频会议,部署开展为期1年的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 7月28日,中央纪委网站刊发文章称,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召开动员会,部署纪检监察机关配合开展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中央纪委副书记、国家监委副主任喻红秋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集中整治医药领域腐败问题是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净化医药行业生态、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必然要求。要以监督的外部推力激发履行主体责任的内生动力,深入开展医药行业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的系统治理。加大执纪执法力度,紧盯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集中力量查处一批医药领域腐败案件,形成声势震慑。 值得注意的是,与2022年相比,2023年反腐力度明显加强,涉及人员更为核心、关键。在反腐动作密集推动下,医院“一把手”因此落马数量远超去年。目前,全国已有150余位医院院长、书记被查,多人主动投案。而且,不仅监管部门的态度和力度比之前更坚决、果断,各地大小医院也纷纷加快自查自纠步伐。 影响有多大? 那么,医疗反腐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呢?一家机构的草根调研记录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较好的诠释。 从内窥镜来看,区域销售普遍反映,感觉很明显,不止会影响今年的销售;从外资CT/MR来看,他们表示,感受到反腐力度挺大的,会影响今年的销售;从呼吸机来看,今年反腐力度这几年最大,很多医院的院长甚至全药剂科的领导都被带走了。但反腐和指标达成没有太多必然联系,在医院的体量微乎其微。但也有区域销售反映,完成度会有点影响,有些工作会推后,但是具体多少专家没说,大的三甲医院会更严格一点。 有做超声的区域销售反映,对于反腐有些感觉,周边朋友也有说什么主任、负责人被立案调查,但影响不大,无非是招标时间后移,这跟医院领导级别没什么太大关系。另外,还有反映称,影响主要是在耗材上面,设备没什么大问题,三甲/三级医院问题有一些。 有做IVD的大区销售反映,感觉力度明显大于前几年,对销售影响不大,感觉今年指标能100%完成。需求还是比较刚性的,不能因为反腐就不买设备耗材了,觉得长期影响也有限。他感觉区域内还是三级医院受影响更大。
lg
...
金融界
2023-07-31
客户涵盖阿斯利康、恒瑞医药等知名药企,CRO企业百英生物业绩激增下,毛利率已下滑近10个点
go
lg
...
需求增多以及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发布,我国
生物医药行业
竞争愈发激烈。在医药产业发展热潮下,CRO企业作为药物研发公司可利用的外部力量,在帮助药企加快研发进程的同时,所在行业规模也呈现出持续增长态势。 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显示,2017年至2021年,全球CRO行业规模持续增长,金额从490亿美元增长到710亿美元,2017-2021年的复合增速为9.7%,预计2026年将达到1185亿美元。 中国CRO行业起步虽较晚,但也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当前A股CRO相关上市公司就已达30多家,包括药明康德、义翘神州、美迪西等。日前,CRO企业百英生物也向创业板发起了冲击。7月24日,深交所已向其发出第一轮审核问询函。 核心业务毛利率降近10个百分点 药物研发一般分为药物初选、体外实验、临床试验、产品上市等阶段。就抗体药物研发而言,第一阶段主要为抗体的发现与优化,该阶段又主要包括靶点验证与抗原制备、动物免疫、抗体筛选、抗体工程优化、功能检测和细胞株开发等,而此次拟上市的百英生物业务就主要聚焦于此。 百英生物主要为
生物医药企业
提供抗体表达、抗体发现与优化等定制化技术服务以及重组抗体、重组蛋白等科研试剂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其中,抗体表达服务为该公司的核心业务,贡献收入超八成。以2022年为例,该公司抗体表达服务收入2.16亿元,占该年主营业务收入2.6亿元的83.12%。 2012年成立的百英生物在踌躇近10年后才迎来发展的高光时刻,2021年可谓是该公司业绩的分水岭。2020年,该公司实现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还分别为0.69亿元、171.37万元,2021年营收和净利润倍数增长,金额分别变为1.67亿元、4429.76万元。其客户并已涵盖了阿斯利康、莫德纳、恒瑞医药、君实生物等国内外知名制药企业。 图来源:百英生物招股书 同样在2021年,百英生物的员工人数开始倍数增长,2020年末员工数量还为144人,2021年末变为332人,到了2022年末员工数量增长至616人。2021年,该公司核心技术人员也得以扩充,上海研发中心负责人卢海松、上海研发中心高级科学家于蒙均是该年引进,加上2023年入职的SHILEI(史雷),该公司核心技术人员也扩充至5人。 不过,仅一年时间,百英生物合计贡献九成营收的抗体表达服务、抗体发现与优化服务业务毛利率就出现了下滑,其中,抗体表达服务毛利率从2021年的73.27%下滑到2022年的65.21%,减少8.06个百分点;抗体发现与优化服务毛利率从2021年的76.52%下滑至2022年的63.9%,减少12.62个百分点。 图来源:百英生物招股书 针对抗体表达服务业务毛利率下滑的原因,百英生物称,主要系招募了较多生产人员进行储备、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物流受限加之客户对运输条件要求提高使得物流费用显著增加,以及生产场地扩大使得能源消耗有所增加。而2022年抗体发现与优化业务毛利率较2021年下降的原因主要系服务结构变动和不同服务类型的毛利率波动所致。 虽然2022年百英生物主营业务毛利率仍为66.12%,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睿智医药、药明生物、金斯瑞生物科技等,但营收规模方面,百英生物与上述可比公司并不在同一量级。例如,2022年药明生物主营业务收入为152.69亿元,为百英生物的59倍。 中小CRO企业夹缝中求生存 当前,昆泰、药明康德等外资或本土领先的CRO企业,凭借资金实力、业务规模和项目经验等,已经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定的份额,中小CRO企业若想获得发展只能另辟蹊径,在细分领域中寻找发力点。 与药明康德、和元生物等聚焦于小分子化药、细胞治疗或基因编辑用药等领域不同,百英生物选择了大分子领域进行布局,而该公司更是聚焦于临床前阶段的CRO服务。 百英生物在招股书中的发展战略部分写道,要保持抗体表达服务的领先地位,打造抗体发现与优化业务成为第二增长极,积极开拓境外市场,并稳定细胞株业务成为新的增长点。不过,当前该公司抗体表达服务、抗体发现与优化业务毛利率已出现下滑,主营业务中仅有稳定细胞株开发服务业务毛利率大幅增长,从2021年的34.79%增长至2022年的63.83%。 稳定细胞株的构建事实上是抗体药物发现的终点,也是抗体药物工艺开发的起点,高质量的稳定细胞株不仅能显著增加产量、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简化下游纯化过程。 针对稳定细胞株相关业务,百英生物在招股书中多处提及,其在2020年已取得ECACC的CHO-K1的全球范围商业化再授权许可,可在全球范围进行商业化再授权,驯化后的CHOK1BN细胞株已完成国内与国际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定,并已完成美国FDA的DMF备案(编号:37488)。 不过,2020年就已获得在授权许可,如今两年过去了,该公司与稳定细胞株相关的业务收入为755.76万元,占营收的比重不及3%,其若想将稳定细胞株业务打造成新的收入增长点任重道远。 值得一提的是,不论是在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稳固已有业务,还是发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充足的资金储备均是必要的。本次IPO,百英生物就拟募集10.5亿元用于研发中心项目、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图来源:百英生物招股书 不过,上市并非易事,近两年来已有六合宁远、万邦生物、百诺医药等CRO行业企业处于上市进程中,但失败的也不在少数。7月20日,诺康达创业板IPO就遭到了上市委的否决。该公司是一家基于生物医用载体材料的共性创新制剂技术平台,为医药企业提供产品升级换代的整体解决方案和技术开发服务的CRO企业。 上市后也并非一路坦途,目前二级市场上CRO企业哀鸿遍野。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多只CRO概念股2023年初至今股价下跌。其中,CRO龙头企业药明康德7月31日午间收盘价72.38元/股,较今年曾达到的99.11元/股的区间高价回撤26.97%。 在CRO概念板块低迷下,百英生物能否成功登陆A股?若成功上市,二级市场又会是什么反应呢?对于百英生物这类中小CRO企业而言,正值业务扩张发展时期,规模效应还未形成。在此背景下,只有坚持差异化竞争、巩固自己优势才是持续发展的王道。
lg
...
金融界
2023-07-31
上一页
1
•••
456
457
458
459
460
•••
583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经济重大信号!英国金融时报深度:中美贸易战加剧中国经济强省的下滑
lg
...
中美突发重磅!华尔街日报独家:中国高级代表本周赴美 开启新一轮贸易谈判
lg
...
中美贸易战夹缝:今日英伟达成风暴眼!小心法国政府垮台,美元等特朗普
lg
...
中国最新数据出炉!7月工业利润连续第三个月下滑 北京恐出台更多刺激?
lg
...
【黄金收评】特朗普突然惊人举动点燃避险!黄金多头爆发 金价飙升28美元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14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