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连续5天净流入额超2亿元,
生物医药
ETF(512290)涨幅超0.2%
go
lg
...
瑞医疗、药明康德、天坛生物等多股跟涨。
生物医药
ETF(512290)涨幅超0.2%,成交额超8700万元,连续5天净流入额超2亿元。 中信证券表示,2月以来,全国范围内防控后诊疗以及相关产品进出口复苏渐入佳境,叠加医保结余创历史新高,以及整个
生物医药产业
鼓励创新和国产自主可控的强政策,医药板块相继迎来医疗大基建和科研补贴投入加大两个强催化剂,
生物医药行业
预计迎来环比改善。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3-30
生物药ETF(159839)午后翻红,连续5日获资金净流入
go
lg
...
生物药ETF(159839)跟踪国证
生物医药
指数(399441),配置A股30个
生物医药行业
龙头。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3-30
谈医论药观财报 | 左手创新,右手出海,解密复星医药稳健增长两大法宝
go
lg
...
新驱动发展,研发投入稳步提升 对于
生物医药行业
,尤其是专注于创新驱动的企业而言,研发能力以及在研管线质量是其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来源,更是决定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要素。因此,维持高水平的研发投入不可或缺,而复星医药在这一方面同样表现突出,研发投入始终保持在行业前列,研发团队规模稳步扩充,研发人员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 据巨灵财经数据显示,复星医药2022年研发支出合计58.85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8.22%,近五年研发支出均稳步提升。其中,包括创新药业务在内的制药业务研发投入50.97亿元,同比增长13.62%,制药业务研发投入占制药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了16.54%。同时研发人员数量达到3600人,其中超过1900人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稳定提升的研发投入与创新人才能力构建,为复星医药巩固、提升研发创新能力注入充沛动力。 图2:复星医药2020-2022研发投入示意图 资料来源:巨灵财经;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制图 凭借高水平的研发投入以及研发团队的持续扩容,复星医药在研发领域取得了诸多成功。除了获批的自主研发品种外,复星医药还与真实生物联合开发了阿兹夫定片并于2022年7月获国家药监局应急附条件批准用于治疗普通型新冠肺炎成年患者;与柯菲平联合开发并由复星医药独家商业化的我国自主研发的首款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P-CAB)盐酸凯普拉生片、合营公司复星凯特成功上市国内第一款CAR-T药物奕凯达(阿基仑赛注射液),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的市场空白。 事实上,自主研发、合作开发、许可引进、深度孵化等方式也是复星医药在创新药研发领域探索出的独有模式。成功实现了管线沉积和能力沉积,加快产品研发和转化落地。复星医药强大的创新、孵化、整合以及对外合作能力证明这样的模式无疑是正确且高效的。 国际化进程加速,全球运营能力持续提升 从市场和商业化角度来看,海外市场医疗支出水平显著高于国内,海外市场已成为创新药企业的兵家必争之地。以美国为例,美国医疗支出四倍于中国,人均医疗支出十五倍于中国,高定价和高渗透率能够将创新药价值数倍放大,市场空间极具吸引力。而复星医药行业领先的国际化能力,正是其在市场方面值得关注的一大亮点。 依托多年的产业经验积淀、高强度创新研发投入和全球渠道网络建设,复星医药已具备行业领先的全球双向许可能力,助力实现自研产品和合作创新产品的价值最大化。报告期内,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复宏汉霖先后与 Getz Pharma 、Eurofarma、Abbott、Organon等全球领先企业达成多款产品许可协议,借助国际领先的合作伙伴覆盖增量市场。 从营收的地域分布来看,2022年复星医药在中国大陆以外地区和其他国家收入139.3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达31.71%。超过三成的海外营收比重足以证明复星医药的国际化战略已取得重大成效,已经获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 图3:复星医药2022年各地区营业收入占比示意图 资料来源:复星医药2022年年报;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制图 从国际化布局来看,2022年12月,复星医药获复宏汉霖授予在美国对复宏汉霖自主开发的抗PD-1单抗H药汉斯状(斯鲁利单抗注射液)包括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在内的适应症进行独家商业化的权益。 2022年10月,复星医药成员企业Tridem Pharma法国新总部及欧洲物流中心奠基,打造欧洲领先的智能化药品分销平台。2022年11月,复星医药科特迪瓦园区项目奠基,未来将实现非洲本地化药品制造及供应。 图4:复星医药科特迪瓦园区项目示意图 资料来源:复星医药公众号 此外,复星医药子公司Gland Pharma拟出资收购Cenexi,战略布局欧洲CDMO(研发外包)业务。旗下医美器械公司Sisram积极布局全球直销渠道,新增英国及迪拜直销区域,2022年实现收入354.5百万美元,其中直销业务收入提升至66%。 从海外临床试验角度看,截至年报发布,复星医药以汉斯状为核心的 11 项联合疗法正在全 球开展临床试验,广泛覆盖肺癌、食管癌、头颈鳞癌和胃癌等适应症。因此,无论从营收占比、业务布局、海外临床还是对外合作情况来看,复星医药均取得了出色的成就,公司国际化进程正高速向前。 结语 2023 年,中国医药医疗行业仍将处于重要的发展转型阶段,严峻挑战与创新及国际化的机遇并存。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复星医药无疑已经走在了行业前列,连续十五年业绩稳健增长的背后是公司紧跟时代步伐、敢为人先、砥砺前行的艰辛。复星医药在新一轮战略里提出的目标是,让自己真正成为一个跨国公司,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创新驱动的以制药为核心业务的医药企业。对于中国医药企业来说,未来如何成长为与国际巨头比肩的跨国药企?创新成效和业绩持续增长的奇迹将如何续写?让我们拭目以待。
lg
...
金融界
2023-03-30
IPO | 海普洛斯递表港交所主板,2022年溢利1.58亿元
go
lg
...
个人提供健康筛查及风险评估,以至主要为
生物医药公司
及研究机构进行病原微生物基因检测以至研发基因检测。 全周期基因检测解决方案的收益由2020年的人民币44.6百万元增加96.5%至2021年的人民币87.7百万元,再增至2022年的人民币93.0百万元。 源自病原微生物基因检测解决方案的收益由2020年的人民币34.1百万元增加至2021年的人民币359.4百万元,并进一步增加至2022年的人民币1,533.0百万元,分别占各年度总收益34.1%、73.8%及91.5%。 总体而言,截至2020年、2021年及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总收益分别为99.96百万元、486.85百万元及1676.21百万元。 公司的毛利指收益减销售成本。毛利率指毛利占收益的百分比。公司截至2020年、2021年及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毛利分别为人民币47.0百万元、人民币234.2百万元及人民币574.8百万元。于同年,毛利率分别为47.0%、48.1%及34.3%。 公司的研发开支由2020年的人民币22.2百万元增加约20.1%至2021年的人民币26.6百万元,并进一步增加至2022年的人民币62.8百万元,主要就全周期基因检测 解决方案产生。该增加与公司不断增加的产品线及研发活动有关。 公司由2020年的人民币66.0百万元亏损转为至2021年的人民币66.8百万元溢利;年内溢利由2021年的人民币66.8百万元大幅增加至2022年的人民币157.8百万元。 公司募资计划用于扩展基因检测解决方案的广度与深 度;用于优化及改善技术平台,继续走在行业 的技术前沿;用于扩展公司覆盖的医院、生物制药公司、研究机构及政府机构范围;用于探索新兴市场的战略投资以及收购或 引进许可的机会;用于招聘、培训及留聘人才等。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3-30
梁杏:ChatGPT和Midjourney如何引领软件行业投资价值?
go
lg
...
建议大家关注医药,特别是聚焦在高精尖的
生物医药
、创新药等方向;在科技成长领域中,当时我们给大家梳理出来的主线是软件,也给大家介绍了背后的逻辑。 从现在的表现来看,
生物医药
ETF以及创新药沪深港ETF表现可能有一点低于我们的预期,但是软件ETF又有点过于强势。从去年的10月1日之后到上周五软件ETF的标的指数差不多已经涨了50%左右,昨天还是在上涨,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尤其是今年以来一波又一波的热点催化,一方面有信创产业的推动,还有数字经济、数字中国等等政策的支持,还有技术浪潮带来的席卷全球的大视野,使得软件ETF,包括投资范围、覆盖范围更大的计算机ETF迎来了非常强势的上涨。所以,今天我们也想在这个时间点和大家聊一聊对于计算机、软件行业的看法,以及我们对于这一波新的技术浪潮的理解。 我先说一个结论,我们认为现在很可能是站在新的时代、新的起点的前夜,很有可能即将迎来非常大的变化,无论是生产方式还是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未来的效率可能要比现在有更大的提升,甚至可能会出现颠覆原来形态的生产和生活模式。当然,这个可能是更远的一些展望,我们接下来就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些想法或者说我们的预判是否有落地的可能性。 一、软件短期冲高后会有调整建议以更长视角看待相关投资机会 我们知道,经济是由一波一波的技术或者科技的浪潮去推动的,在这个过程中,这几年经历了2019年的芯片大行业,2020年芯片也还不错,到了2021年和2022年是新能源车为首的新能源大浪潮。我们如果来描述计算机或者软件正在发生的变革的话,夸张一点说,不排除这个行情有可能比新能源、芯片过去几年的表现还要更大、更持续,背后伴随的是整个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带来的二级市场相应的反应。当然,这个过程肯定不是一帆风顺,包括前几年芯片和新能源的行情也是大起大落的,但是最后还是有一个很好的收益。 我们即将进入到新的变革或者新的时代,但是二级市场的表现可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如果我们要上这辆车就要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这是一开始要跟大家说的。包括在时间节点上,刚才提到从去年10月以来到上周五,像软件ETF(515230)标的指数已经涨了50%,在一个快速上涨的浪潮中,我们不建议大家去追高,甚至我们这几天已经持续在公众号里面去提示大家这个板块可能有冲高的风险,我们的建议是有可能不排除4月份会迎来调整期。 原因是它涨得太快之后,基本面的支撑暂时还没有跟上,一方面经济还在逐步复苏的过程中,另外一个是技术确实还处在比较早的阶段,还没有能够马上落地到经济或者落地到社会生活上转变成非常有效的生产力。不可能这个技术刚出来,第二天马上在国内落地,这是不现实的。所以基本面的改善和过快上涨之间可能会出现短期的矛盾,因为4月份是一季报的披露季,这个时候有可能会迎来短期的调整。 4月份不一定会调得太深,因为4月份有可能一些国内的大型企业会发布大模型,到时候迭代之后的大模型是不是在二级市场也有所表现,这个不好说。 从我们的经验来说,冲高之后的回落概率是比较大的,包括过快的上涨和基本面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有可能带来阶段性的调整,但是我们对计算机、软件这个行业的看法是,建议大家在新的技术变革面前可以给予更长时间的耐心。我们之前是把它作为年度主线来做推荐的,现在建议大家可以以更长的时间以及视野来看待相关的产品,以及这条主线背后深刻的社会变革可能带来的机会。 2、ChatGPT和Midjourney如何引领软件行业变革 接下来具体展开聊一聊ChatGPT和Midjourney可能带来的变化。 最近ChatGPT发布了新的模型,它之前是ChatGPT 3.5,我看了一下,可能再过三个月就要发布ChatGPT 5.0了,所以说这个迭代或者说背后的学习能力非常迅速、非常强。其实ChatGPT这样的产品确实是国外领先,如果国内要做出来能比肩的产品,我们至少需要两个方面的要素。 第一个方面,我们要有一个类似于ChatGPT这样的基座模型,也就是我们要有一个比较好的框架,在这个框架基础上去学习、去演绎,然后去调试、调整、发展,不断地迭代,可能会有一个比较好的结果。我们知道Open AI是ChatGPT的东家,它其实是2015年就开始投入、研发的,中间不管市场是好还是不好,一直在持续做这件事情,在今年有一个非常好的爆发,引领了全球科技浪潮,这是一个方面,我们要有非常好的基座模型。 第二个方面,我们要有非常强的算力支持。 这两个方面在我们国家都没有完全达到能够比肩海外最先进的技术水平,算力这部分可能跟芯片各方面有更大的关系。 芯片不是今天重点讨论的方向,但是可以说两句,我们对芯片的看法,从去年到今年年初一直在说“短空长多”,现在是建议大家可以去早一点关注,因为我们认为经济复苏过程中芯片需求周期下半年也会起来,资本市场肯定是提前准备的,我们也有芯片ETF(512760),大家可以多多去关注。 1、ChatGPT 我们刚才说到ChatGPT在3月15日发布了4.0版本,4.0比3.5有一个非常强的迭代和升级,我们来比较一下在哪些方面有比较好的功能升级。 第一个方面是文本任务,它的处理以及理解能力比之前要更强;第二个方面是代码任务;第三个方面是图像,也就是多模态的任务,比之前有比较强的进展。 具体来说,像文本任务里面,之前它也能做总结,也能做加工和拓展,但是现在可以把不同的文本之间的总结做更好的归纳。最近我们看到新闻,微软的办公软件开始搭载ChatGPT,搭载了之后可以使得微软的作用有一个更好的展示。 大家也经常用微软的办公软件,像我们经常用的Office、Excel、PPT,它把ChatGPT搭载上之后,以后不管是在Word上、PPT或者是Excel的界面上,进去之后有一个智能助手,可以让它帮你改信息,可以做PPT。比如你说了一段话,你可以让它输入内容,然后可以让它帮你做一个PPT。比如你有一个会议纪要特别长,你也不想看那么多的文字,你可以让它帮你提炼重点,不需要再把非常长的会议纪要内容从头读到尾。 比如说Excel有非常多的数据,现在可以让装载了ChatGPT的Office软件,让它帮你把过去一年的数据,也就是过去积累的很多数据,把你关注的点从不同的Excel里面提取出来,这样的话就会把全部的点都给你找出来,工作效率有了大大的提高。以前这些活是领导的秘书去完成,如果以后配套了ChatGPT的功能,很有可能每个人都可以有一个自己的智能秘书,效率非常高。 比如说我们在直播的时候会让同事把内容整理成文字稿,他们要在里面花很长的时间,有的时候直播的时间比较长,整理出来的文字有好几万字。以后这些工作可以使用机器人或者使用相应的软件帮我们去处理,这样的话效率是几何级的提升。 在ChatGPT软件的带动之下,整个社会的工作效率在未来是可以得到几何级别的提升,这是其中的一个发展方向,这个还是蛮惊人的。 但是ChatGPT迭代的能力不仅仅是这一方面,刚才说的只是在文本上面,在代码方面也非常强,甚至还会有一些推理、演绎的能力,我之前看了一个新闻,ChatGPT可以模拟参加律考,考律师牌照是非常辛苦的,我听说要读跟一个人差不多高的书,然后去通过一个司法考试。像ChatGPT是可以模拟通过律师考试的,它参加的肯定是美国版本的,分数可以排在前10%,所以ChatGPT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已经比前面几代的更强,比之前的人工智能更强。 并且还可以写代码,你写的代码不满意,你可以丢进去,让它帮你修改,这些都是小事情。还有多模态的任务,现在它比之前更强的是可以识别一些图片不合理的地方,或者说可以解答图片背后的梗,网络世界里的网络语言发展也是非常迅速的,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这个点是什么意思,但是ChatGPT可以直接告诉你,所以它可以取代很多搜索的功能。 像必应搜索软件也准备和ChatGPT捆绑在一起,这样的话就可以有一个更强大的搜索功能,所以ChatGPT每次的迭代就会让大家看到比上一代更优秀或者更多的功能,这些功能确实也可以实际应用在非常多的场景。 ChatGPT本身暂时不开源,现在开放API的接口,可以在里面做很多的接入,以后有大量的To B、To C的应用。举个例子,现在大家畅想的ChatGPT有所颠覆的地方,不光是效率的提升,甚至有可能会有所颠覆的地方,就是可能会创造出新的流量入口。 比如说我经常出差,我要去一个新的城市,去了这个新的城市之后,我当然希望我住的酒店又好价格又优惠,能够在符合出差标准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靠近我想办事的地方,酒店的硬件、软件整体要更好一些。之前我们是通过相应的三方软件去进行预订,未来我们假设一种场景,我把我的要求输给ChatGPT,它可能直接给我一个解决方案,也就是哪个酒店最便宜,我就可以直接去订这个酒店,这是一个新的解决方案的方式,很有可能其他的平台要么接到ChatGPT里面,要么可能就会被取代,所以有可能会自己变成一个新的流量入口。 技术的进步带来的第一个方面是效率极大的提升,第二个方面是无限可能性的拓展,这个才是想象力可以加成的地方。效率的提升也很重要,总归能够提升10倍的效率、20倍的效率。另外一方面是你的想象里面还可以做无限的事情,可以提升无限的效率,最让大家兴奋的点其实在于无限想象这个地方。为什么我们会说我们站在一个新的时代起点或者新技术起点的前夜,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因为现在只是处在一个初见曙光,刚刚露出了一个轮廓,刚才说到了Open AI这个公司从2015年开始给ChatGPT项目持续投入、开发、研究,一直到去年年底是七年多的时间,开始初见成效,但是一旦出了效果之后,可能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现在就会看到ChatGPT 4.0迭代之后的性能会比3.5高很多,有可能三个月之后就会看到5.0,性能可能又比现在提高很多。 当然,它不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它可能在一些常识类的东西上面有一些认知上的障碍或者是问题,这个可能跟最开始训练的时候没有做太多的基本常识的训练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它毕竟是一个机器或者说是一个软件,它没有真的像我们这样从小天天生活,然后各种各样的认知慢慢积累学习和起来,但是它的优点是学习速度和效率特别高,所以这些小小的问题迟早都会得到比较好的解决,这是ChatGPT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非常有意思。 2、Midjourney Midjourney是另外一个软件,这些都是属于人工智能的领域,都会使用神经网络在背后作为支撑,然后去把软件开发出来,技术路线上会有一些稍微的区别。 为什么会把Midjourney单独拎出来说,因为它确实是在文生图的领域做得非常好的软件,其实非常有意思,它和好几个软件都是基于相同的开源技术,但是它特别受欢迎,也有可能是背后的参数、prompt提示做得不一样。总之,它做出来的东西会更得到大家的喜爱,艺术性或者观赏性方面大家也会更喜欢,但是不管怎么说Midjourney是人工智能方面的文生图,也是大家比较认可的软件。 在这个领域,一方面是手绘画做得非常生动,不像以前手不是手,而且左手、右手分得不清楚,现在都可以分得很清楚了,最近在互联网刷屏的是有一对小情侣生成照片,看起来就跟真的一样。我也看了,如果不是男孩子的大拇指有点长,没有这个缺点的话就跟真的一模一样。 包括最近还看到了有一些用户测试了中国的古诗词,让它生成一幅画,我看了一下效果,也是非常惊叹的。中国文化里面对外国人来说最神秘和难以理解的是诗词,非常有魅力和沉淀,但是它需要非常长时间的学习和理解,还需要有一些对中式文化的认知,然后才能够一起沉浸到意象里面去领略诗词的美。 我们看到Midjourney也可以通过文生图背后的处理,给出来的画面还是蛮漂亮的,至少和我们的理解或者逻辑没有什么太大的违和感,所以我觉得确实做得很厉害。像Midjourney这样的软件出来之后,确实也会冲击很大,像刚才说到的ChatGPT,ChatGPT对各个行业都有所冲击。 Midjourney出来的时候,我看到有一些摄影师在网上发帖说以后要失业,因为这个模特都可以生成,这些图片丢到Midjourney里面,然后让它去生成模特各种各样的表情和动作,以及还有展示服装的图片是非常容易生成的。你要买一个软件让它去生成和你要实景拍摄的成本是没法比的,实景拍摄的话要请模特、摄影师、买道具、租场地,成本很高,所以像这些软件的横空出世确实会对很多传统的行业有一定的替代。 同时,反过来想它是一个极大效能的提高,所以很有可能我们站在一个新的技术前夜,如果胆子大的不妨可以一起去畅想未来的应用空间,我觉得它的方向有两个。一个是效率的极大提升,另外一个是各种可能性的存在,这个可能性现在能想到的都是有限的,因为很多时候是走到了那个路口才会知道后面还有什么样的路径等着,走过去的时候会有新的创造力和新的创造思维释放出来,形成新的技术和产品是非常有意思的。 二、软件行情回顾与展望 我们也会看到今年以来chatGPT概念相关的行业、主题产品表现是非常好的,比如我们的计算机ETF(512720)、软件ETF(515230)。我们更喜欢做行业ETF多于主题,因为主题有的时候变得特别快,但是不管主题怎么变最后落脚也是在行业,这是我们喜欢做行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今天主要还是想重点放在软件上去给大家讲,也可以稍微说一下计算机。 1、软件ETF产品起缘及过往表现 计算机行业里面包括软件、硬件、信息服务,市场上会有非常多的概念,像之前火爆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甚至包括智能驾驶,智能的部分其实跟计算机行业也是息息相关的,还有各种的技术。这两天比较热门的还有各种各样行业的信息化,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数字经济、东数西算等等的东西,很大的部分落脚的行业是计算机行业,甚至还有信息安全、网络安全,其实跟计算机行业都是息息相关的。 如果按行业视角可以分软件、硬件和信息服务,计算机行业里面都已经有计算机ETF,我们有了这个ETF的情况下,又单独把里面的软件行业拎出来做了软件ETF。当时做这个产品的出发点是看到了国家有一个软件和集成电路的支持政策,集成电路不能说完全100%等于芯片,但是基本上跟芯片产业相关性是极高的,如果从广义的范围来说是这么一回事。前几年芯片产业的定位或者站位是非常高的,软件行业为什么也要放在这么高的位置,所以我们就去研究了一下这个行业。 在当年研究完这个行业之后非常想发这样一个ETF,因为当时发现软件行业是一个充满魅力的行业,我给大家讲一下当年为什么去做软件ETF产品。 触发点是政策,当时TMT的研究员建议我们做这个东西,我去看了一下这个行业,我觉得是非常有意思的,有几个地方非常吸引人。 第一个是它的商业模式跟其他的行业有一点不太一样,为什么说商业模式?我们想一想,现在我们看到的很多科技行业,比如说芯片,包括新能源车、光伏等等,首先都得有非常学历高、非常聪明的人,软件行业同样也需要有这样的人。但是软件行业的商业模式跟其他的几个高科技行业的模式有一个非常大的不同点。我们刚才说的芯片也好,甚至包括
生物医药
也好,都是需要非常高学历的人。芯片、新能源车、光伏、
生物医药
,大家在很多科技ETF里面都会看到这几个行业。这几个行业不光需要非常聪明、高学历的人;还需要有一块地,要拿一块地,要建一个厂,要买设备,也要请工人,把这一条龙全部都弄好了之后,才能有产出品,有了产出品之后再去销售这个实体的产出品,这是最大的区别。 软件的生产模式是招了一堆学历高、聪明的人写代码,写完代码就不断地跑测试,抓bug,抓完之后测试通了之后封装,封装之后卖copy、卖拷贝,其实也需要有办公地点,但是不需要有一大块地去盖厂房,以及不用去买产品线、招人来生产,它没有后面的环节,所以它跟其他科技类的行业最大的区别在于人才密集型,不是劳动密集型,其他的科技行业既是人才密集型,也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之前好多年的世界首富是比尔·盖茨,他是卖操作软件、操作系统的,当了很多年的世界首富,只卖拷贝,卖得越多边际成本就越低,所以越赚钱,这个是软件的商业模式和其他行业最大的差异、最大的不同,因为没有后端实物的生产环节,软件行业的研发投入,包括软件行业学历的占比和学历的水平基本上是科技产业里面最高的。我们当时做过比较,软件行业的研发占比能够在30%左右。其他的科技类,也就是需要实物生产环节的科技类行业能够达到百分之十几、二十已经算是高的了,大概是这样水平上的差异。也不是说芯片公司、生物制药公司、光伏公司、新能源车公司不愿意投入,肯定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分母因为要进行实物的生产,所以它就扩大了,扩大了以后就会导致研发投入的占比好像有所下降,包括高素质人才的比例好像也有所下降,这是软件行业商业模式和其他科技行业最大的差异。 当时看到这一点之后非常欣喜,我觉得很好,我们就把这个产品发出来了,当时发出来的时候还蛮早的,是2021年的2月,发出来之后那两年也没有赶上特别好的行情,中间也是涨涨跌跌。一直到去年10月1日以后,去年9月27日出了一个文件,大概是信创产业的发展的文件,这个文件里面对信创产业进行了扶持和展望,软件行业肯定也是在信创产业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软件ETF在去年10月1日以后开始有一个比较大的上涨。 但是去年四季度我们对于软件的行情判断相对来说有一点保守,当时二级市场的炒作非常厉害,所以我们当时给大家介绍了一下,我们认为政策的驱动肯定是有帮助的,会使得这个产业的发展往好的方向发展。有一个小的问题,当时还是处在经济还没有复苏的阶段,政府或者说很多产业的工作重点可能还在防控的上面,那个时候基本面的落地可能表现不是特别好,所以当时我们会提醒大家要小心二级市场的博弈,可能是政策的博弈。二十条之后,而且当时还有二十大开会,着重强调了自主可控、安全,其实二级市场上的表现更多在博弈政策,当时我们提示了政策驱动和基本面可能还不能兑现之间会有点矛盾。 但是到了今年以后完全不一样了,我们的建议变成了今年要把软件作为年度主线去看待,一方面政策非常支持,从去年到今年政策是一脉相承的,信创产业也好,数字经济也好,数字中国也好,对于整个软件行业的驱动都是不可忽视的,包括技术上的变革,也就是来自ChatGPT和Midjourney带来的海外到国内的浪潮,这已经形成了一个大的趋势。 同时,在防控过峰以后,我们认为经济会得到一个非常有效的修复,不管是政府信创、行业信创、产业信创都会有落地,我们认为业绩可以慢慢地落到实处,所以我们作为年度主线来推荐。 2、软件ETF行情展望 刚才说结论的时候提到过,4月份可能有调整的可能性,因为即便业绩认为是一个好转的态势,但它应该是逐季改善的走势,一季度其实业绩的改善应该还没有那么快,毕竟我们刚刚从防控中走出来,进入到了一个恢复期,我们不能说一个小孩刚生完病马上就指望他能够身强体壮,所以一季度的基本面还不是特别好,但是在政策的驱动以及技术的渴望之下,二级市场的表现已经非常好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会迎来矛盾,涨得那么好,基本面的支撑还是弱的,在这种情况下,4月份有可能迎来调整,但不影响我们对后面今年全年甚至未来两到三年的判断,我们是持续看好的。 三、软件行业细分介绍 刚才给大家讲了软件行业的商业模式,接着再讲一下软件行业大概的构成。 顾名思义,开发一个软件要有一个云,以前是在服务器或者在硬件上面做很多开发,但是随着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或者进入了海量数据的时代之后,由于海量数据要去做一些存储和处理,那么就需要非常好用的云。 云也是软件的一种,是软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设施。有了云之后,每一家要有自己的数据库,没有数据库的话自己的数据交互、数据落地放在哪里,所以要有自己的数据库。 这些东西都有了之后,各种各样的软件,首先要有操作系统,我们会看到每个生态都会有每个生态自己的操作系统,比如说电脑上面经常装的Windows,这是一个大的操作系统,没有Windows操作系统的话,这个电脑可能都没有办法装载,很多软件是没有办法在电脑上使用的,这个是我小时候经历过的,我们用的是Windows用了非常长的时间。 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分为了苹果阵营和华为阵营,或者说安卓阵营,我们在这个上面用到的操作系统也是不一样的,苹果有自己的IOS系统,华为机也好,或者其他的安卓机也好,用的是Android的操作系统,这个是操作系统。华为现在推出了自己的操作系统叫鸿蒙,华为手机的鸿蒙系统我还没有体验过。 操作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这个操作系统,连这个软件都没有办法在上面去使用。有句话叫“皮之不存,毛将附焉”,很多的应用软件需要有操作系统才能够去使用,所以现在我们会看到很多的软件开发商要去做的就是不同的版本,有苹果版,有安卓版的,可能以后还可能有鸿蒙版的。当然,以前还要出电脑版、PC版,PC版基本上就是Windows版本,就是基于这样的生态去开发的,这个是操作系统。 大家打开手机之后还有无数小的APP,那个是应用软件,它现在只是以应用的方式呈现这个软件,应用软件再细分的话可以分很多,比如说办公的时候经常要用到的OA,OA是用来内部走流程用的,很多公司应该有这个东西,像刚才提到的Office软件,Word、PPT、Excel,这些都是属于应用软件,只是不同。 我们要去吃饭的时候习惯打开某个软件,在上面挑选离我们近的、口味喜欢或者价格合适的餐厅,我们有一个专门挑选的软件。休闲娱乐的时候,周末在家躺着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打开某一些视频软件。还有在机场等飞机的时候,有的时候会忙一下工作,忙完工作有一些碎片的时间可以看一些小视频,各种各样的方式,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被各种各样的软件塞满了,帮助了我们非常多,当然也占用了我们非常多的时间。 我看到有一些报告在说我们看手机的时间是越来越长的,有的时候手机会自己推送一周使用手机的时间报告,我使用手机的时间有时候忽然很长,有时候比较短。比如说我去看实体书的时候,我使用手机的时间就会锐减,如果我看的是电子书,使用手机的时间就会特别长,我看电子书的时候本身使用的也一定是软件,应用软件非常多,有各种各样的应用软件,帮我们处理了生活以及工作中的方方面面。 还有一个是中间件,中间件就是连接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中间的,让它们能够更好地交互,调配电脑上的资源,能够使它们更顺畅去交互。这个不展开,日常大家也看不到,我们会看到有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但是中间件一般是不太能接触到,但是它也很重要,因为要协调或者使得应用软件和操作系统更加适配,使我们的使用体验能够更好,这个是中间件需要做的事情。这就是各种各样软件的分类。 四、软件的国产化程度 我们有很多国产替代和安全可控的诉求,软件行业或者说信创产业方面都是非常需要的,国产替代率或者自主可控程度方面,我们刚才说到比较早的时候我们用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苹果的IOS,还有安卓手机上使用的是Android系统。所以我们发现操作系统上能够国产化的比较少,其实以前也没有国产化过,因为操作系统意味着一整个生态,是一个非常大的东西,这些所有的应用软件都要在这个操作系统上能够承载、使用,是一整个的生态搭建和打造,不是说能够把一个操作系统直接做出来就完事的,这个操作系统要能够得到很多软件厂商以及消费者的相互认可,大家才愿意在这个生态上不断地去开发新的基于操作系统的新软件,建立好新的生态,所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 但是我们现在好在有鸿蒙了,我们在这个方面有所突破,比前几年有了一个还蛮大的突破,前几年我们去统计操作系统国产化率的时候很低。现在有了鸿蒙,鸿蒙的生态这几年已经在慢慢地打造了,我们相信它的未来会越来越繁荣。 在应用软件方面,这个没什么太大的问题,现在也有各种各样应用软件,各行各业差异是非常大的,很多软件都是自己开发的,国产化率非常高,当然可能有一些非常小众的行业软件,比如说之前讨论的芯片里面,芯片的设计软件EDA,这些确实也是属于被卡脖子的一个状态,但是我们很多其他的,尤其是在生活、应用方面国产化率还是蛮高的。但是一些关键的核心领域用到的软件,我们确实还是处于被卡脖子比较厉害的部分,这是应用软件端。 中间件方面还可以,国产替代的程度也是一个中等水平,整体来说还可以,这个东西我们自己也可以搞,大差不差。 还有云和数据库,这几年国家在云的方面取得了蛮好的进展。我出差的时候,一到深圳的机场看到最多的就是华为云、腾讯云,有好几个云,他们特别喜欢在机场的两边步道上打广告,我一过去看到的都是云,我觉得深圳的广告如此地与众不同。 比如说在上海的机场看到的都是奢侈品和汽车的广告,一到深圳的机场步道都是各种云的广告,完全不一样,很有意思。能看到这么多广告说明是非常成熟的,能够提供的云服务是稳定、可靠、成熟的,它才能去接入这么多的用户,它才能敢在机场去打广告。 数据库方面,早期大家可能会比较喜欢使用像甲骨文这样的数据库,不过现在也有很多新的数据库在出来,这一块的国产化率或者自主可控的程度现在也是比较高的。 所以我们现在的难点在于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一个生态的打造,所以没有那么容易。另外,在应用软件方面,我们可能在一些高精尖的行业卡脖子比较厉害,比如工业软件上面有比较长的路要走,这是我们软件行业里面国产化率的情况。 五、站在技术变革的前夜 刚才前面说到了ChatGPT的应用要出来,一方面要有很好的基座软件,另外一方面要有算力的支撑,像芯片、GPU,这些东西是另外的话题,今天不讨论了,大家如果感兴趣下次再专门讲芯片的情况。 我们觉得在ChatGPT以及Midjourney这一类软件技术不断迭代过程中,它是来自于技术界的驱动,会把全世界都燃烧起来,所以我们也会看到国内的互联网巨头公司和大的头部公司也在积极地应战,像之前文心一言的发布,现在跟海外最领先的水平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们也会看到国内的这些厂商也在积极地追赶,很多头部有上市和没上市的,我们也不一一点名了。 我们现在也在观察底层使用的模型或者走的不同技术路线,在这个过程中,小公司可能会处于劣势一点,英伟达的黄总反复地强调ChatGPT的出世有一点像当年iPhone对于整个手机行业的打击,是降维的,他要表达是这样的意思。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变革之前,有一些小公司如果走的还是原来的模式,它确实有可能在技术的变革中会被卷入时代的洪流里面就此消失不见了,这个是小公司可能遇到的风险。 难道大公司100%安全吗?也未必,包括Open AI也不是绝对认知里海外头部的大厂,它原来也不是绝对的头部,像微软、谷歌、Facebook、亚马逊大家会觉得这是绝对的头部,足够大、足够有钱,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并不是它们把ChatGPT做出来的,其实微软、谷歌之前也有很好的技术路线,也有很好的应用和产品,像谷歌当年做的BERT技术路线,这些都是非常好、非常强的东西,也没有能够把比肩于ChatGPT这样人工智能的软件做出来,所以并不是说绝对的大公司也绝对安全。ChatGPT用了Transformer的Decoder路线。 在技术领域大家都在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想办法去迭代的时代,也没有什么特别安全或者绝对领先的东西,只能说海外的浪潮已经势不可当了,国内也在积极应战,但是不管是海外还是国内谁能笑到最后现在还是不一定的,所以我觉得比较好的办法还是买指数产品,像软件ETF,不管哪家公司胜出,反正最后胜出的东西一定会留在指数里,如果输掉了就会被淘汰,指数本身也有优胜劣汰的机制,这是互联网或者计算机行业魅力所在。 我再讲一下计算机行业。计算机上一轮的行情可能是在2019年,那一年计算机ETF的标的指数中证计算机指数好像涨了80%不到。 2019年是5G试商用的元年,2019年的6月6日有关部门给三大运营商发了5G试商用的牌照,掀起了那一轮的技术浪潮,当然可能是一个小浪潮,因为5G通信网络的应用在世界范围内还是非常领先的。当年因为要做5G,所以我们国家的芯片公司迎难而上,去不断地走新的技术路线,去研发、生产,不断地推进芯片的精度。 后面也遇到了很多问题,从2018年国际关系变化开始,好像10月份就开始被限制,再到现在,在这样一个过程里面,我们无论如何还是要积极做应对,2019年的时候是通信、计算机和芯片都有所表现的年份。 后来慢慢到了2020、2021年,随着5G通信网络建设的速度有所放缓,通信和计算机行业的行情慢慢有所沉寂。 软件从年初来看,我们当时更多的落脚点是在政策以及业绩的兑现上面,所以我们把它挑选为今年的年度主线,但是后来随着技术浪潮席卷全球,我们认为可能不仅仅是年度主线这么简单,应该说背后对应的是巨大的变革的前夜,未来迎接我们的可能是生产和生活方式巨大的变革。 六、互动问答 1、现在热门概念非常多,ChatGPT、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东数西算等等会是昙花一现吗?哪些能持续? 答:我在前面的时候提到了一句,概念会不断地变,但是行业是一直在的,所以这也是我们喜欢做行业ETF多于主题ETF的原因,但是我们不是完全不做主题,只是我们更喜欢做行业。 这些概念和主题都有落脚的行业,就是计算机行业和软件行业,可能也会涉及到一些别的行业,比如说ChatGPT的概念除了软件之外,难道没有硬件和芯片、算力吗?我刚才讲到国内要去追赶海外ChatGPT的能力至少需要两样东西,一个是要有一个很好的基座模型,第二是要有非常强的算力,算力现在也被卡得非常厉害,今天不展开了。 整体来说,有很大一部分落脚落在计算机行业,甚至在软件行业,ChatGPT也好,Midjourney也好,或者说东数西算,最后的算法是集成为一个软件。关于哪些能持续不好说,我觉得这几个东西都可以持续,比如说像ChatGPT是一个技术不断的迭代,后面会持续地推进;数字经济是国家的战略,都已经上升到数字中国的高度了,这个也是可以持续的。 人工智能方面更多落脚的是技术,但是我们比较了一下去年10月份到今年3月份,人工智能的指数弹性一般,因为里面涉及到很多别的行业,主题会比较泛一点。弹性更好的是软件指数,软件ETF的标的指数弹性很好,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行业ETF会更纯粹,只有软件,别的都不放,没有硬件,我们刚才讲了软件和硬件的商业模式,区别还是很大的。 东数西算也是国家提过的,而且从目前的角度说,东部的经济发展速度要更快一些,尤其是未来数据局、数据流通、数据要素以后,我相信需求量会非常大,西部要发展的话,东部的数据放到西部,然后进行东数西算,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安排,所以我觉得这些东西长线来说都是OK的。只不过阶段性一会儿A起来,一会儿B起来,一会儿C起来。要么长线拿着其中一个,要么就不要管概念怎么变,就拿着这个行业。 比如说刚才说了计算机行业、软件行业,软件是计算机的子行业,也是Beta更强的子行业,我们可以看一下历史上,软件的弹性是比计算机更高的,这也是我们当年发行软件ETF很重要的原因。 2、软件国产化现在进展到什么程度了? 答:刚才前面仔细讲过了,操作系统现在的国产化程度低一些,因为是生态的打造,没有那么容易,还有应用软件里面的一些卡脖子的行业,比如说芯片设计、EDA软件,这些国产化的程度比较低。可能之前我们确实这方面进展比较缓慢一些,又遇到了卡脖子的情况。其他方面都还好,比如云、数据库,云的国产化程度比数据库的国产化程度要更高一些,还有中间件,中间件差不多也是一半一半的水平。 3、软件行业估值不低,还能入吗? 答:我们3月26日晚上公众号发了一条内容,提示计算机行业的拥挤度比较高,所以我们短期建议大家可以适当回避。 软件行业如果机械地去看估值,有的时候不一定管用,先给大家报一下估值的数据。现在是3月28日,当前值是127.9倍,这是PE-TTM值,历史分位过去十年是86.21%,最大值是221.6倍,平均值是87.28倍,最小值是45.93倍。 计算机行业、软件行业的特点有一点像芯片,估值的波动范围可以很大,我刚才给大家报的数据听起来好像离历史最高值还有一点距离,但是从过去十年来说有两次历史最高值,一次是2015年5月底的时候,“618”之前是调整前的最高点,冲到过190多倍。第二次是2020年的4月底,那个时候冲到了221倍的水平,这是过去十年的两次高点,如果要上高点的话是非常短的时间就能上去。 我们之前说的4月份调整的事也有可能不一定是正确的,我只是从基本的逻辑推演来说,我们认为4月份有可能有调整,因为本身已经涨得很多了,也没怎么调整,一季报披露的时候总该有一个调整期,因为一季报披露就能看出谁表现好不好,有可能有这个调整。 但是我前面也说了,4月份有可能有一些国内的大厂会披露大模型的迭代情况,有可能到时候市场又疯狂了,这个说不准。 当前的估值从绝对值和分位数上来看都不是最高的,不过从交易的密度来说,我们觉得有点拥挤,所以我们最近建议大家可以适当地回避。但是这个是说给没有进场的投资者听的,已经在车上的投资者不太建议下车去规避,因为万一我们说得不对呢。 很好的案例是当年的芯片ETF(512760),从2019年6月12日上市,到最高复权后的净值应该是3.8元,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从0涨到3.8元的过程中,因为它的波动非常大,不断地有投资者上车、下车,很多投资者下去了之后要等很久都等不到上车的点,又忍痛高价再上车,所以不排除软件有可能出现芯片的情况,所以我们并不建议已经在车上的投资者贸然下车,因为很有可能不一定能够等到特别合适的点。 虽然我刚才给大家展望了未来几年,甚至说得更夸张一点,它是一个新技术变革的前夜,但是我并不建议大家在这个时点上马上上车,我觉得一定可以等到一个相对现在更低的点位,那个时候再上车会更合理一些,就是说等调整释放一下会更合理一些,这是对估值问题的回应。 4、最近都不太说信创了,今年信创能落地吗? 答:现在在落地的过程中,信创政策支持程度是很高的,不光是信创,整个数字化和信息化都是国家着力支持的产业方向,在这样一个过程里面,软件行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不仅仅是软件,包括硬件、芯片、通信,这些都是整个信创的重要组成部分。 换一个思维想我刚才提到的这些行业,硬件、芯片、通信都是人工智能或者ChatGPT、数字经济等等发展所需要的基础设施,或者说这种落地的环节,所以说起来没有本质的区别。信创方面可能更多是国家主导,数字经济也是国家主导,人工智能,包括现在的ChatGPT是技术界的主导,这个是区别。 从我们的视角来看,这些概念也在慢慢地落地,包括之前的数字中国,我觉得数字中国的政策非常厉害,把数字化、信息化的KPI写到了党政干部的考核里面,要好好干活,往哪个方向干活?肯定是跟着我们头上的KPI走,领导想让我们干什么,就给我们写到KPI里面,我们今年就会朝着这个方向和目标去做。 所以数字中国政策当时出来的时候我震惊了,竟然能够把这个东西直接写到党政干部的KPI里边,所以你就知道我们落地的决心有多强。为什么年初觉得这个东西是一个年度主线,也是隐约感觉到了国家的决心。结果后来不光是国家有决心,技术界也不断有浪潮涌现出来,所以现在不仅仅是作为年度主线,而是要做好几年的年度主线推荐大家关注。 5、看好ChatGPT和Midjourney的话,该买人工智能的基金还是买软件基金?有什么区别? 答:刚才前面提了一句,人工智能指数相对来说要杂一点,会把别的东西都放进来,ChatGPT和Midjourney从广义来说是属于人工智能的范畴,因为它背后是依靠神经学习网络,现在也不用CNN和RNN了,现在用Transformer,ChatGPT主要是基于decoder做的。 从整体来说,人工智能的范围要更广一些,要杂一些,软件ETF或者软件的指数比较纯,只有软件,不会把硬件放进来的,所以弹性要更大一些。我们拉不同的标的指数的涨跌幅就可以看到,我刚才说的是去年10月以来到现在软件ETF的标的指数已经涨了快50%,人工智能的相关指数的涨幅大约是30%多。 6、搭载ChatGPT的微软什么时候能够上市购买? 答:我具体不知道,我只是看到3月13日已经发布了Office软件里面已经搭载了ChatGPT,看了一些它的功能介绍,就是我前面给大家讲的,但具体什么时候购买确实没有问过,因为我们公司用的还是传统的Office,我们打开的界面里面还没有人工智能助手,我现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买。 7、能说说养殖行业吗? 答:可以说两句,这个也是我管的基金。我昨天刚好电话调研了一个养殖上市公司。从前年下半年到去年上半年讲养殖特别多,当时我们看行业有一个能繁母猪存栏量要到底,到底了之后猪价就会伴随这个到底起来,我们当时是提前在给大家讲这个逻辑。 去年4月份以后,我们确实看到了能繁母猪存栏量到底,到底了之后,猪价确实也起来了,中间有段时间超出了价格预期的强度,就是最高的时候大约到了26、27块钱一公斤,这个是历史上的第二高,历史第一高是2019年到2020年因为非洲猪瘟导致的猪没有了,猪价暴涨带来的行情,当时差不多是到了四五十块钱一公斤,具体的价格我忘记了。 这一次是历史上第二高的价格,就是26到27块钱,是在去年10月1日之后发生过的,我们当时有一个判断,我们觉得不排除还有新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现在经济在复苏的,复苏了以后需求会回来,人际交往、商务宴请、人情往来都会吃肉。 第二个是猪的补栏,我们一直在观察生猪的补栏情况,一直有点弱于预期,也很奇怪,所以我就问了上市公司的董秘,我说为什么补栏会这么慢,低于我们的预期,以前的情况下猪肉价格都已经涨到历史第二高了,怎么会不补栏,肯定是希望能够卖一个更好的价格。董秘跟我们说其实是因为养殖个体户会非常担心非洲猪瘟的影响,因为2019年到2020年那一轮的非洲猪瘟给整个养殖业带来了非常惨痛的结果。 之前讲养殖直播里面也说过,2019年的时候我去过一趟北海,我到现在都记得2019年去的时候,我一下飞机坐出租车出去就很臭,路上我就问了一下为什么这么臭,出租车司机说死了很多猪,来不及埋。在路上走了一段,看到路边有猪的尸体摆在那里。所以我能体会到作为养殖个体户,当你看到几百头猪因为非洲猪瘟大片死去,这种阴影其实是很难散去的,所以不再愿意去追高的猪价去养猪,这个行为也是理解的。 我们之前也提过几条养殖行业的长逻辑,第一条是猪价长期向上,比如说爷爷奶奶那一辈猪肉价格多少钱一斤,父母辈小时候价格多少一斤,我们小时候的价格多少钱一斤,以及现在的猪肉价格多少钱一斤,虽然有一个周期,但是长期还是向上上涨的。 第二个方面,养殖行业未来肯定是集约化或是集中化、头部化的,因为只有头部厂商会更有能力比个体养殖户能去抵御类似于非洲猪瘟这样的风险,所以这个是它的长逻辑。 说完长逻辑说短逻辑,现在因为需求还是会复苏的,而现在供给端补栏的情况没有想象中那么好。那么有可能供需不是那么平衡,未来一段时间还是相对看好养殖行业和二级市场的相应表现。不过因为养殖行业现在的周期比较短,如果大家做的是短期的投资,可以再去做一下短期数据的跟踪。也谢谢大家一直关注养殖ETF(159865)。 8、能不能聊一下
生物医药
? 答:也跟大家聊一下,
生物医药
是我们今年在大消费方面看好的年度主线,当时我们提出了几个观点,第一是我们觉得食品饮料可能在今年有反弹,但是可能是不如医药的,我们建议在医药里面关注
生物医药
和创新药的方向,为什么有这样的结论? 食品饮料不如医药的原因是我们比较担心消费复苏的高度,我们认为会有复苏,也有高度,但高度有限,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方面,从2014年到2019年居民消费意愿的统计数据是边际缓慢下降的,2020年到2022年三年受到防控干扰,把它刨掉的话,我们认为肯定经济会有一个复苏,大家也愿意去消费,但是2014年到2019年本身也是在缓慢往下走的,也不太可能收入受到影响之后还能创出一个新高,这个有点难。 第二个方面,食品饮料这几年白酒里面的次高端白酒业绩蛮好的,所以之前的估值也没有调得特别下来,估值如果没有调得下来的话,就会相应在未来上涨的时候受到估值空间的制约,这个是我们当时提出来的,担心食品饮料有行情、反弹,但是也不能过高预期,这是一个原因。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医药相对来说更好,也有几个方面的原因。我们说短中长的逻辑。长逻辑就是人口老龄化,这个应该是很多家基金公司都跟大家说过了,也不展开说了。总之是人均寿命越长,人的身体就像机器,零件坏了要换,所以就会有一个用药的需求,中期还是政策方面的,比如说像医疗新基建、医疗贴息贷款等等,会不断从政策上改善整体的医疗服务体系的硬件、软件质量,所以中期来说也还是可以的。短期来看,一个是疫后修复,就是经济复苏过程中医药行业之前受到阻碍的研发、生产、销售,这些环节也会得到一个很好的恢复,它的基本面业绩也会得到一个很好的修复和支持。另外一个,可能过去两年经常出现的集采,很有可能力度要比之前两年减轻。因为从我们了解到的信息来看,能采的已经采完了,但是不代表完全没有新的要采的东西,还是有的,但是从之前的情况来看,降价的力度和幅度已经比之前大家想的好很多了,所以我们觉得从基本上来说,医药行业有一个比较好的业绩修复的空间。 另外是估值方面,经过集采各种各样的事件打击之后,医药行业的估值在比较便宜的位置上,虽然可能已经没有去年10月底、11月那么便宜了,不是最便宜的,但是也还是整体上比较便宜的,所以我们会觉得如果要在大消费里面挑,我们会挑盈利和估值都比较合适的医药。 那么为什么要在医药里面要选
生物医药
和创新药,因为我们认为
生物医药
、创新药是依托于生命科学技术进步的,我们回想一下过去几年,像PD-1是非常好的抗癌药,我经常开玩笑说它几乎可以是一个“广谱”的抗癌药,因为癌细胞是非常狡猾的,它在人身体里面去发育的时候会想各种办法去迷惑T细胞,会通过PD-1受体去迷惑T细胞,T细胞就休眠了,就不攻击它了,PD-1药物就是打断这种现象,它不让T细胞休眠,然后它就可以去使得T细胞识别癌症。 从原理上来说,有可能成为“广谱”抗癌药的前置,但是也很有意思,实际上也不是对每个癌种的有效率是一样的,比如说PD-1药物在胃癌领域有效性差一些,但是在肺癌、肝癌,包括还有一些厂商报的黑色素瘤领域中,它的有效性还是可以的,类似于像这种药物的推出,以前国内也O药、K药,但是卖得很贵,后来国产的PD-1药物出来了之后好了很多,价格降了非常多,很便宜。 因为癌症是疑难杂症,很难治,有了药物可以去治疗、改善,所以这些都是属于生命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了以后可以研发出来的东西,可以造福于大家的东西,可以提高生命的质量,也是延长生命的长度的药物,所以我们认为它是一个长期的发展方向。 包括我们做历史数据的回溯发现,
生物医药
在历史上涨得更好,弹性也会更好,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生命科学技术的进步肯定会不断地往前走,我们现在看到互联网领域、计算机领域、ChatGPT在不断地往前推进,那么在生命科学技术进步的这条道路上也会不断地往前走,所以这是我们建议大家去关注
生物医药
、创新药很重要的原因。 可能大家又要问
生物医药
和创新药有什么区别,跟大家讲一下。医药行业可以再往下细分七个子行业,中药、化学药、
生物医药
、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医疗零售、医药流通,
生物医药
是其中一个完整的细分子行业,依托于生命科学技术的进步。创新药是生物创新药和化学创新药合在一起的,我们有
生物医药
的ETF(512290),还有创新药沪深港ETF(517110),欢迎大家关注。 9、新能源下跌这么多了,后续还有机会吗? 答:首先回答长线方面,肯定是有机会。第二,我们在年初的时候就建议大家今年可以适当地放一放新能源这条线,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建议,给大家讲几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尤其是新能源车的销售占比或者说渗透率已经比较高了,2019年底的时候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占比是5%不到,到去年年底的时候这个数据已经超过30%了,超过30%要翻倍的话就要到60%,所以它的成长性已经大大降低了,所以为什么资本市场开始新能源车的估值给不上去了,也是这个原因,因为成长性已经没有当年从零到一突破的时候那么高了,所以资本市场就是很现实的,它就会把这个估值给调下来,这是第一个方面,就是增速下来,行业的增长下来之后,估值也会相应有所调低。 第二个原因,我们觉得今年新能源会受到出口的干扰,海外经济的情况中,美、日、欧、韩的人均收入总值增速,2021年二季度、三季度可能是一个阶段性的高点,后面就是趋势性在往下走,不管是人均收入总值增增速还是PMI值的数据都是这样的,所以我们认为2023年中国的出口有可能受到相应的影响,因为海外的需求要下降,因为也没那么多钱了,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去年前八个月出口最多的是动力电池、新能源车。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会建议在今年可以适当放一放新能源的原因。一个是新能源的增速已经开始放缓了,第二个就是需求方面可能会受到出口的影响。 如果在新能源的领域里面排一下序,我们建议新能源车放一放,稍微比新能源车好一点的是光伏,光伏现在是新技术还在不断地出来,需求也没有到顶,多多少少可能也会受到出口的影响,去年四季度光伏的表现也不好,其实受到了出口的影响,光伏还是比新能源车增速上要好一些,它还是有很广阔的空间。另外,还可以有技术不断的迭代和增速,那么就可以降本增效,还有现在的风电、核电、氢能源,这些有点太小了,像氢能源还处在概念和主题的过程中,所以没有再去展开做研究。 以非常长的长线来看肯定是好的,没有问题。只是今年我们建议可以稍微放一放,因为有那么多的机会,比如自主可控。年初的时候我们推荐了几条线第一条是信创,信创里面推荐大家看看软件,第二个是芯片、军工、工业母机,这些都是我们推荐大家重点关注的,可以跟自主可控、国产替代比较有紧密关系的,因为今年的出口有可能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10、中药会和
生物医药
一样有前景吗? 答:从医药行业的研究框架和方法论来说,大家过往更容易把中药作为消费品的模式去研究,
生物医药
和创新药可能会作为偏成长的方式去研究,甚至还会给它用PS、DCF估值法,很多时候都是一个pipeline,就是在做那个产品管线的时候,要给这个产品管线做估值,现在又没有转化为产品,要么就是DCF估值法,每个品种给它估一下。可能有一部分已经转化为销售了,你可以用这个PS来估,这是不好弄的。 中药现在是在一个国家政策非常支持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有一些中药厂开始有一些新药出来。往前看,2018年叫做创新药行情元年的年份,那一年医药行业炒的主要就是创新药,2018年我当时在看创新药类别的时候,差不多海外成熟市场、美国市场、全球市场差不多六个是生物创新药,四个是化学创新药,所以当时我们认为发展的方向大概是这样的。 当时我也看过国内的新药,因为有一个优先审评审批制度,它是对于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的优先审评审批制度,只要能够报到这个新药里面或者创新药器里面,你就可以走快速的审批通道,以前药品的审批要很久,五到十年、三到五年,三到五年都算快的了,这样的话药厂研发的成本和负担非常重,所以国家专门给创新药械做了优先审评审批制度。 其实这个优先审评审批非常好,因为有了这个制度以后,药品的审批可以很快地通过,通过了以后药厂就可以迅速把产能转化为销售成果,把它的研究结果转为产能和销售成果,它的负担就会大大地减轻,所以这几年为什么医药行业基本面比之前要好很多,跟这个也有很大的关系,就是说它的研发到生产的环节被大大地缩短了,其实这些都是很好的政策。 在2018年去翻新药的名单的时候,可能十个里面有不到一个的中药创新药,剩下的基本上是
生物医药
和化学药,我们国家之前的结构还是以化学的创新药为主,后来这几年生物创新药开始变多了,这两年因为政策特别大的鼓励,所以中药创新药就开始多了。 中药和
生物医药
各自有各自的前景,但是如果要去找市场认可度更高的话,应该
生物医药
的认可度可能会更高一些,因为依托于生命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且是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去一起努力做的事情。 11、计算机ETF和软件ETF之间如何选择? 答:计算机ETF是一个非常标准的一级行业,你所耳熟能详的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电脑硬件,这些都可以落地在计算机行业。 计算机行业包括了硬件、软件和信息服务,有的人要问什么是信息服务,比如说有一些公司介于咨询和软件中间的公司,这种是可以算信息服务的公司。 我们当时在研究和拆解计算机行业的时候,我刚才前面讲到了为什么会发软件,我们发现软件行业Beta波动比计算机行业更大。第二,软件行业的商业模式可能是更好的,它的生产链条短,转化率高,同时卖的都是虚拟物品,卖得越多边际成本就越多,所以效益就越好,它的业绩弹性也就越好。 我讲到这里大家应该可以理解,就是说你应该做什么样的选择是基于风险偏好,如果你是一个风险偏好比较高的,喜欢高弹性的,那你选软件ETF(515230),如果你的风险偏好没有那么高,你可以选计算机ETF(512720),如果你的风险偏好再低一点,你可以选择通信ETF(515880)。 2019年我们打包过通信ETF、计算机ETF和芯片ETF,我那时候说芯片是“渣男里的渣男”,通信是“渣男里的老实人”,它跟整个产业也有很大的关系,但是通信的估值相对来说也比较低,因为走的是最前期的通信网络的建设,所以相对来说波动弹性没有计算机和芯片大,所以你的风险偏好再低一点可以选择通信,但是最近涨得比较多,等回落了以后再买,不要现在就去买。计算机的波动更大一点,风险偏好居中的话就选这个。如果追求风险偏好更高,承受能力更高就可以买软件ETF,它更纯粹。 12、游戏行业怎么看? 答:再扯一句游戏,大家有没有发现讲了半天软件的商业模式,但游戏公司是不是软件?手机的应用上面有没有游戏的应用?它也是应用软件,只不过是用来做游戏的,就是用来玩的。 游戏现在涨得那么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是去年年底到今年以来版号不断地发放,游戏不能随便发行的,得要有版号批准了才能发,就跟看电视要有关部门去批是一个道理,包括进口的版号也出来了,所以现在供给端得到了比较好的改善。 第二个方面,ChatGPT、Midjourney这些东西出来之后,游戏公司开不开心?开心得很,以前要找画师,要不断地画各种各样人物形象,后面用软件一键生成了,所以成本可以大大地节约,市场为什么这一轮又在炒作游戏,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觉得游戏以后是非常好的AIGC的应用,可以降本增效。 但是游戏最近涨得挺多的,也不建议大家高点追,调整下来了,感兴趣的还是可以再去布局游戏ETF(516010)和游戏沪港深ETF(517500)。 今天先到这里,今天已经把软件行业系统梳理了一下,另外一个卡脖子的地方就是芯片,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下次再找时间专门和大家聊一聊芯片的情况,今天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3-30
百克生物2022年营利双降,归母净利润为1.82亿元
go
lg
...
生物是一家主要致力于传染病防治的创新型
生物医药企业
,自设立至今主要从事人用疫苗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目前拥有水痘疫苗、鼻喷流感疫苗、带状疱疹疫苗等已获批的疫苗产品。水痘疫苗的市场占有率多年处于领先地位,为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鼻喷流感疫苗是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的、纳入 WHO 全球流行性流感行动计划的、国内独家经鼻喷接种的流感减毒活疫苗;国内首个用于 40 岁以上人群的带状疱疹疫苗于 2023 年 1 月底获批,正在推进后续产品批签及上市准备工作。公司重点开展的在研项目有 13 项疫苗和 2 项用于传染病防控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主要包括百白破疫苗(三组分)、液体鼻喷流感疫苗、佐剂流感疫苗、冻干狂犬疫苗(MRC-5 细胞)、重组带状疱疹疫苗、狂犬单抗、破伤风单抗等。在研项目中,百白破疫苗(三组分)、液体鼻喷流感疫苗、狂犬单抗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3-30
方正证券:“中特估”调整到位 “中字头”正在崛起
go
lg
...
重个股,逢低关注券商、半导体、新能源、
生物医药
、电力设备、“数字中国”及“三低”股,回避近期涨幅过高股及垃圾股。
lg
...
金融界
2023-03-30
东北制药最新公告:2022年净利同比增253.58% 拟10派1元
go
lg
...
锁)、医药工程(医药设计、制造安装)、
生物医药
(生物诊断试剂)等板块。公司董事长为郭建民。公司总经理为周凯。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3-03-29
金现代:公司是文心一言的首批生态合作伙伴
go
lg
...
度正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在电力、轨道交通、
生物医药
等行业的应用场景,以及利用百度Al能力,提升轻骑兵低代码平台的性能,打造智慧低代码平台突破点。 百度文心一言的核心优势的是自然语言识别及处理,公司的优势是在行业应用方面有大量的业务场景,双方的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推进 AI的深度应用。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3-29
国信医药生物周报(23年第12周):全国中成药集采企业沟通会召开,石药集团/神州细胞新冠疫苗获批紧急使用
go
lg
...
加权平均),沪深300上涨1.72%,
生物医药
板块整体下跌0.15%,
生物医药
板块表现弱于整体市场。分子版块来看,化学制药下跌0.44%,生物制品下跌0.25%,医疗服务上涨4.10%,医疗器械上涨0.59%,医药商业下跌1.97%,中药下跌4.12%。医药板块当前市盈率(TTM)为23.67x,处于近5年历史估值的3.52%分位数。 全国中成药集采企业沟通会召开,集采规则有望进一步落实。3月23日,全国中成药联合采购办公室召开企业沟通会,介绍全国中成药联盟采购相关规则并向企业征求意见,预计中成药全国集采规则即将落实和公布,有待后续进一步实施和落地。全国中成药集采于2022年9月由湖北省牵头启动,已经历报量阶段,采购品种涵盖42个药品的16个采购组,联盟地区包括除港澳台、湖南和福建省外的29个省市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基本实现全国覆盖。全国中成药集采是2023年集采重点工作,国家医保局2023年3月1日发布的通知指出,要重点指导湖北牵头扩大中成药省际联盟采购品种和区域范围。根据此前已有的4次规模较大的中成药省级/省级联盟集采,预计集采规则将更加完善和合理,不会采用简单的价格竞争方式,可能会把市占率、临床认可度等纳入考虑,在为患者减负同时也兼顾企业合理利润,实现质、价、量的平衡。 石药集团mRNA新冠疫苗、神州细胞4价新冠疫苗获批紧急使用。石药集团SYS6006是首个获批的国产mRNA疫苗,是我国mRNA疫苗技术路线的历史性突破。石药集团已具备全面开发mRNA疫苗的核心技术能力,并已启动mRNA疫苗产业化项目,总投资10亿元,建成后预计疫苗产能增加15亿剂,折3亿支。SCTV01E是神州细胞第二款获批国内紧急使用的新冠疫苗产品,采用比传统铝佐剂更能显著增强Th1细胞的水包油新型佐剂,在境内外有多项临床试验进行中。目前新冠处于低流行状态,两款疫苗的获批可为新冠预防提供更多疫苗选择。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的风险、创新药研发失败风险、药耗集采风险 证券分析师:陈益凌(S0980519010002); 陈曦炳(S0980521120001); 彭思宇(S0980521060003); 马千里(S0980521070001); 张超(S0980522080001);
lg
...
金融界
2023-03-29
上一页
1
•••
497
498
499
500
501
•••
579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这些股票突遭猛烈抛售!特朗普重大宣布:新关税要来了
lg
...
周评:鲍威尔释降息重大信号!美元突然暴跌、金价飙升 特朗普关税传大消息
lg
...
美国资深经济学家发出严厉警告:金融领域最重要的三大图表预示着“大崩盘”
lg
...
鲍威尔演讲引爆黄金重大破位行情!两张图看黄金技术前景 投资者如何获利了结?
lg
...
俄乌突传重大消息!美媒独家:五角大楼悄悄阻止乌克兰对俄罗斯发动远程导弹袭击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3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