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猪周期”不止能繁,一文读懂这些专业术语
go
lg
...
据,能繁母猪去化已经持续了12个月,但
生猪
整体出栏还在增加,为啥? 能繁固然关键,但其他数据也能帮助我们更好理解周期,今天就来聊聊对于猪周期同样影响较大的指标。 PSY、MSY几个意思? PSY的英文全称是Pigs Weaned per Sow per Year,指每头母猪每年所能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是衡量猪场效益和母猪繁殖成绩的重要指标。 该指标的计算公式为:PSY=母猪年产胎次×平均窝产活仔数×哺乳仔猪成活率 其中母猪年产胎次=年配种数×配种分娩率。 MSY的英文全称是Market pigs per Sow per Year,表示每头母猪每年出栏肥猪数。 该指标计算公式为:MSY=PSY×育肥成活率。 据英国养猪业委员会统计,2021年我国养猪企业的PSY较欧美国家差距较大,仅相当于丹麦的近一半,较低的PSY导致我国仔猪生产成本位居高不下,而如果用MSY来进行横向比较,2021年我国的MSY约为15头,丹麦可达33头,美国则为25头,显示出我国
生猪
养殖的生产效率相对较低,这也直接造成我国单位
生猪
生产成本远高于欧美等国,从而严重影响了猪企的经济效益。 2021年各国PSY对比 数据来源:英国养猪业委员会、《今日养猪业》 对于去化影响几何? 近年来,通过科学的养猪方法,我国
生猪
养殖效率得到很大提高。 虽然2019年非洲猪瘟疫导致我国
生猪
养殖效率大幅下降,但此后
生猪
生产指标逐步回升,2020-2022年,钢联公布的MSY分别提升至14.3头、15.5头和16.5头,畜牧业协会公布的MSY也从2021年的19头上升至2022年20.6头,也就是说,同样是一头“猪妈妈”,养育并最终出栏的肥猪数量增加了。 资料来源:华安证券 与此同时,此期间上市猪企的生产效率也取得了明显提升,以温氏股份为例,温氏股份PSY从2022年5月约20头上升至2023年10月22.3头,肉猪上市率从2021年9月85%上升至2023年10月92%(数据来源:公司公告、华安证券研究所)。另据华安证券测算,2024上半年全国
生猪
出栏量同比有望增长10%,
生猪
价格大概率低于2023年同期水平,
生猪
养殖效率的提升。 可以看出,虽然能繁母猪是猪周期演化的关键,但这一轮猪周期却出现了一个异数:扛得住、份额高的大型猪企。仅靠能繁数据似乎已经不足以判断行情的走向,大猪企的高占比、高PSY和MSY的影响更不可忽视。 机构:高位能繁与低位估值,仍是板块两大左侧逻辑 对于当下的
生猪
养殖产业来说,去化加速趋势已经形成,在大猪企高效率、高产能情况下,出栏高位也是事实,机构如何看待? 申港证券认为,行业产能去化将会延续数月,主要由于猪企资金压力较大,短期猪价难以回升则这一压力难以缓解。2023年
生猪
养殖行业几乎全年亏损,猪企负债率高企,截至2023年三季报,
生猪
养殖板块(申万行业分类)资产负债率再度上行,Q3整体已经高达68.34%,处于历史高位。 板块投资角度,该机构认为,产能去化阶段是左侧布局
生猪
养殖板块较好的阶段,能繁母猪存栏的环比下滑是驱动板块上涨的动力。当前能繁母猪存栏量仍显著高于合理保有量中枢,商品猪供给过剩,短期内猪价难有大反弹,行业资金紧张,产能去化逻辑通顺。后续产能去化节奏有望加速,建议关注
生猪
板块。 从投资逻辑来看,申万宏源指出,考虑到供需两端的边际变动,2024年上半年,
生猪
养殖仍面临持续亏损的压力,预计行业企业现金流或进一步收紧,或驱动产能加速淘汰。高位能繁母猪存栏与低位的板块估值,仍是支撑板块左侧布局的底层逻辑,短期产能调减加速或是驱动板块行情的“催化剂”。 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1月17日,中证畜牧指数(930707.CSI)最新估值为2.62倍PB,不到0.5%历史分位数,几乎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15.7.13-2024.1.17。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指数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市场发展的所有阶段。 畜牧养殖ETF(516670)跟踪的中证畜牧养殖指数(930707.CSI)从沪深A股中选取涉及畜禽饲料、畜禽药物以及畜禽养殖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样本股,以反映畜牧养殖相关上市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目前指数成分股35只,全面覆盖畜牧养殖全产业链的同时,在
生猪
养殖核心赛道重点布局。根据历史表现,畜牧养殖板块根据供需关系长期呈现明显的周期性,整体和猪价呈现强相关性。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15.1.7-2024.1.3。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指数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市场发展的所有阶段。 目前,国内市场上跟踪中证畜牧养殖指数的ETF基金一共有4只,其中畜牧养殖ETF(516670)的管理费率最低,仅为0.2%/年。Wind数据显示,2022年4月以来,畜牧养殖ETF(516670)的基金份额从不足2亿份猛增到现在的超10亿份,累计增幅超5倍,同样反映了市场资金对未来“猪周期”前景的看好。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上述观点、看法和思路根据截至当前情况判断做出,今后可能发生改变。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做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对于以上引自证券公司等外部机构的观点或信息,不对该等观点和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做任何实质性的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投资推荐。 中证畜牧养殖指数近五年表现分别为75.7%(2019)、13.49%(2020)、-5.93%(2021)、-13.21%(2022)、-15.30%(2023)。中证畜牧养殖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和发布。指数编制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确保指数的准确性,但不对此作任何保证,亦不因指数的任何错误对任何人负责。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亦不构成基金投资收益的保证或任何投资建议。指数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市场发展的所有阶段。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1-19
深V反弹!益生股份、立华股份强势领涨,畜牧养殖ETF(516670)振幅超3%收“大长腿”,阶段底部探明?
go
lg
...
4日,业内:供应过剩大趋势难改】 中国
生猪
预警网监测,1月17日全国瘦肉型猪出栏均价14.08元/公斤,较前一日13.81元上涨了0.27元/公斤。截至当日全国
生猪
出栏均价已连涨4天,从几天前的13.4元/公斤低值累计出现0.4元/公斤的反弹,南北大部屠企报价普遍保持连涨局面。 来源:中国
生猪
预警网,截至2024.1.17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新一轮冷空气袭来,局部地区出现雨雪天气,
生猪
调运或将受阻,以及腊八节将至,屠企有一定备货需求,白条走货略有加快,养殖端对后市预期较强,涨价情绪高涨。加之饲料原料价格不断下降,养殖成本压力减轻,多重因素叠加,猪价涨幅相对明显。基于猪肉供应继续明显过剩的基本结构,在大趋势上1月份出栏大猪价格依旧难有明显作为,这是基本基调。 【机构:板块估值来到历史低位,静待困境反转】 方正证券最新观点指出,目前行业产能仍处高位,供过于求,猪价或持续低位震荡,猪价旺季不旺趋势或将延续,催动产能加速出清,迎来板块的困境反转,建议关注板块猪周期投资机会。从成长角度看,
生猪
行业集中度仍在提升,部分优秀公司将实现快速成长。 招商证券认为,大规模产能扩张&长时间持续亏损影响下,行业现金流或已逼近临界点,叠加对2024H1猪价的悲观预期,预计产能或迎加速去化。此外,板块估值已提前调整至历史低位,配置价值凸显。 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1月17日,中证畜牧指数(930707.CSI)最新估值为2.62倍PB,不到0.5%历史分位数,几乎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15.7.13-2024.1.17。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指数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市场发展的所有阶段。 【低费率“猪周期”投资利器——畜牧养殖ETF(516670)】 畜牧养殖ETF(516670)跟踪的中证畜牧养殖指数(930707.CSI)从沪深A股中选取涉及畜禽饲料、畜禽药物以及畜禽养殖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样本股,以反映畜牧养殖相关上市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目前指数成分股35只,全面覆盖畜牧养殖全产业链的同时,在
生猪
养殖核心赛道重点布局。根据历史表现,畜牧养殖板块根据供需关系长期呈现明显的周期性,整体和猪价呈现强相关性。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15.1.7-2024.1.10。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指数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市场发展的所有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市场畜牧养殖主题ETF中,畜牧养殖ETF(516670)管理费率最低,仅为0.2%,投资成本更低,或能帮助投资者更高效率捕捉“猪周期”机遇。场外用户可通过联接基金(A类014414;C类014415)进行定投、申购。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上述观点、看法和思路根据截至当前情况判断做出,今后可能发生改变。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做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对于以上引自证券公司等外部机构的观点或信息,不对该等观点和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做任何实质性的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投资推荐。 中证畜牧养殖指数近五年表现分别为75.7%(2019)、13.49%(2020)、-5.93%(2021)、-13.21%(2022)、-15.30%(2023)。中证畜牧养殖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和发布。指数编制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确保指数的准确性,但不对此作任何保证,亦不因指数的任何错误对任何人负责。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亦不构成基金投资收益的保证或任何投资建议。指数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市场发展的所有阶段。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1-18
广弘控股:1月15日接受机构调研,国联安基金、宏利基金参与
go
lg
...
板块的重大项目有哪些? 答:目前公司在
生猪
板块有两大项目。一是广弘农牧(惠州)智能数字化种猪繁育基地项目该项目现已投产运营,可进一步实现广弘农牧(惠州)国家肉猪核心育种场优质种猪、猪苗和商品肉猪年出栏量超10万头。二是广弘农牧(兴宁)30万头
生猪
扩繁基地项目,该项目已列入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项目位于梅州兴宁市刁坊镇,项目作为广弘控股“核心育种基地+现代化扩繁基地”的重要环节,将打造为规模化、智能化、绿色环保的
生猪
养殖基地,项目达产后,预计年出栏销售各类优质
生猪
约30万头。项目计划2024年投产。此外,公司还探索轻资产、快速扩张运营模式,通过租赁海丰基地和韶关乳源基地作为
生猪
扩繁场和商品场,向产业链终端延伸。上述项目逐步落地,广弘控股
生猪
产能增至50万头,在产业发展上将实现质和量的快速提升。未来,公司将通过租赁、合作、自建、并购等多种方式努力实现“十四五”规划年出栏优质
生猪
80万--100万头的产业发展目标。 种禽方面,河源农业高新区中国国鸡种业基地建设项目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前期预备项目,项目在建设阶段,该项目整体竣工后预计将新增种鸡存栏约55万套(含核心纯系、祖代父母代存栏),向全国供应各类优质父母代种鸡苗约400万套、各类优质商品鸡苗5000多万羽还有约128万公斤的商品鸡和约33万公斤的鸡蛋。 3. 公司
生猪
的psy值?广弘控股以种业振兴为己任,助力打造种业“中国芯”,与知名高校保持密切合作,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运用基因育种、大数据育种等行业前沿技术,培育了“广弘种猪”系列优质产品,母猪PSY值在26左右。 问:公司在冷链方面有哪些布局? 答:公司已深耕食品冷链行业60多年,是行业内首家获得冷藏服务类省级著名商标的企业,首创了全国“冷库+市场”相互依托发展的经营模式。目前,公司已在广州市增城区全资新设项目主体公司,并于2023年3月,由项目主体广东广弘智慧港产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以6500万元竞得位于广州市增城区中新镇福宁大道西侧的95173.8 平方米土地。本次竞得的土地地块将用于打造食品冷链智慧港项目的智慧冷链基地,智慧冷链基地是食品冷链智慧港项目的产业核心,是对广弘控股现有的冻品交易中心进行业态迭代升级,实现商业模式发展再出发。食品冷链智慧港项目将立足广州,放眼粤港澳大湾区,以食品冷链为发展核心,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建设国内集食品展贸交易、智慧冷链、总部经济、科创孵化、产业金融、消费体验文化推广为一体的现代化食品冷链城市综合体。 广弘控股(000529)主营业务:从事食品板块冷冻食品储藏供应业务和农牧板块畜禽养殖业务,集中精力发展大食品产业链。 广弘控股2023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20.63亿元,同比下降22.75%;归母净利润1.58亿元,同比下降78.62%;扣非净利润1.16亿元,同比下降19.59%;其中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7.06亿元,同比下降8.08%;单季度归母净利润3035.48万元,同比下降95.1%;单季度扣非净利润2703.59万元,同比下降10.39%;负债率53.97%,投资收益5127.8万元,财务费用-3355.14万元,毛利率4.69%。 该股最近90天内无机构评级。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4-01-17
市场情绪低迷,畜牧养殖ETF(516670)跌2.47%或考验前低支撑!业内:猪价处于底部区域,去化有望加速
go
lg
...
片来源:雪球 【行业观察:2023年末
生猪
存栏同比下降4.1%】 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猪肉产量5794万吨,增长4.6%;全年
生猪
出栏72662万头,增长3.8%;年末
生猪
存栏43422万头,下降4.1%。 猪价方面,
生猪
预警网监测,1月16日全国瘦肉型猪出栏均价13.97元/公斤,较前一日13.57元上涨0.4元/公斤。近期降温、降雪,
生猪
出栏均价报价上涨0.1-0.3元/公斤,但实际压栏惜售增多,散户均价涨到0.4元/公斤左右,集团竞价出栏较前一日上涨0.24元/公斤。 来源:农业农村部,Wind,截至2024.1.17 业内人士认为,1月下半月随着春节时间进一步临近,在经历了上半月的高密度的集中出栏之后,适重猪源存栏量明显下降,因此猪价回涨几率将有望提高。总体上,1月月中的大猪出栏交易均价已经处于底部区间,下半月上涨概率高于下跌概率,1月份月度均价环比12月份将继续下跌。 【机构:行业产能去化趋势有望延续,把握潜在周期反转机会】 华创证券指出,短期来看,需求端虽有一定支撑,但供应端出栏压力较大,同时冻品库存仍待消化,猪病影响持续,预计猪价弱势震荡。中长期,产业现金流压力增加明显,去化易增难减,补栏亦缺乏窗口期,产能去化或持续。周期底部位置特征明显,仍然建议底部位置配置
生猪
养殖。 广发证券表示,
生猪
行业经历近三年调整期,当前行业内高成本、高杠杆产能面临较大资金压力,叠加冬季猪病存在不确定性,行业产能去化趋势有望延续。面对周期底部养殖企业积极“开源节流”,部分企业再融资于近期落地。当前板块估值仍处于历史相对低位,把握潜在周期反转机会。 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1月16日,中证畜牧指数(930707.CSI)最新估值为2.68倍PB,处于3%历史分位数。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15.7.13-2024.1.16。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指数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市场发展的所有阶段。 【低费率“猪周期”投资利器——畜牧养殖ETF(516670)】 畜牧养殖ETF(516670)跟踪的中证畜牧养殖指数(930707.CSI)从沪深A股中选取涉及畜禽饲料、畜禽药物以及畜禽养殖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样本股,以反映畜牧养殖相关上市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目前指数成分股35只,全面覆盖畜牧养殖全产业链的同时,在
生猪
养殖核心赛道重点布局。根据历史表现,畜牧养殖板块根据供需关系长期呈现明显的周期性,整体和猪价呈现强相关性。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15.1.7-2024.1.3。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指数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市场发展的所有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市场畜牧养殖主题ETF中,畜牧养殖ETF(516670)管理费率最低,仅为0.2%,投资成本更低,或能帮助投资者更高效率捕捉“猪周期”机遇。场外用户可通过联接基金(A类014414;C类014415)进行定投、申购。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上述观点、看法和思路根据截至当前情况判断做出,今后可能发生改变。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做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对于以上引自证券公司等外部机构的观点或信息,不对该等观点和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做任何实质性的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投资推荐。 中证畜牧养殖指数近五年表现分别为75.7%(2019)、13.49%(2020)、-5.93%(2021)、-13.21%(2022)、-15.30%(2023)。中证畜牧养殖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和发布。指数编制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确保指数的准确性,但不对此作任何保证,亦不因指数的任何错误对任何人负责。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亦不构成基金投资收益的保证或任何投资建议。指数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市场发展的所有阶段。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1-17
中粮家佳康(01610)下跌5.2%,报1.64元/股
go
lg
...
佳康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业务涵盖饲料生产、
生猪
养殖、屠宰、生鲜猪肉及肉制品生产、经销与销售及冷冻肉类产品进口及销售,是中国猪肉市场的领军企业之一。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公司在2015年中国
生猪
养殖市场排名第四,肉类进口市场排名第二。 截至2023年中报,中粮家佳康营业总收入58.18亿元、净利润-4.7亿元。
lg
...
金融界
2024-01-17
5794万吨!中国2023年猪肉产量创历史新高 通缩风险恐加剧?
go
lg
...
生产了创纪录的5794万吨猪肉,此前在
生猪
供过于求和非洲猪瘟爆发的情况下,农民在上一季度加大屠宰力度,以减少损失。 猪肉产量同比增长4.6%。根据路透社对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的计算,去年第四季度中国
生猪
产量为1493万吨,较2022年同期增长7%。 在产量激增之际,养猪企业正面临着削减种猪群和出售农场的压力。近年来,养猪企业在大举扩张后,一直在努力应对需求下滑。 农民们也在试图减少困扰中国多年的非洲猪瘟反复爆发的影响。2018年和2019年的第一波猪瘟导致数百万头猪死亡。 中国最大的
生猪
养殖企业牧源食品有限公司在一份备案文件中说,该公司去年12月销售660万头
生猪
,较11月增长25%,较上年同期增长10%。第二大
生猪
养殖企业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说,该公司12月份的
生猪
销量为297万头,较上月增长15%,较上年同期增长58%。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
生猪
存栏下降4.1%,至43422万头。 分析师表示,有关冬季腊肠制作季节和春节前猪肉需求增加的预期并未成为现实,这进一步加大了
生猪
价格的压力。 由于供应过剩,
生猪
期货在2023年下跌38%,保持在自2021年合约开始交易以来的最低水平附近。#中国经济# 数据还显示,去年中国牛肉产量增长4.8%,至753万吨,禽肉产量增长4.9%,至2563万吨。羔羊和羊肉增加1.3%,至531万吨。 在2018年至2021年间,中国爆发猪瘟,导致国内猪肉价格暴涨逾100%,而在如今中国国内需求疲弱的背景之下,同样面临供过于求问题的猪肉,价格崩跌。本轮猪周期(一轮涨跌周期)自2019年2月开始,历经数月暴涨后,于2021年6月拉开下行周期序幕,虽然在2022年有短暂的半年反弹,但整体仍在下行趋势中,期间已累计亏损约21个月,为有统计以来亏损时间最长猪周期。 许多分析师表示,猪肉价格在中国CPI所占比例过大,价格暴跌可能会加剧中国已经面临的通货紧缩风险。 据估计,食品占中国CPI篮子的五分之一。猪肉是篮子食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CPI影响最大,这也解释了中国猪肉价格与CPI的密切相关性。 IG驻新加坡市场策略师Jun Rong Yeap表示,中国猪肉产业长期供过于求,并且国内消费疲软。
lg
...
风起
2024-01-17
生猪
期货盘中下跌0.87%,报13690元
go
lg
...
1月17日,
生猪
主力期货(lh2403)合约盘中下跌0.87%,报13690元,成交80.68亿元。
lg
...
金融界
2024-01-17
国家统计局: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超12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2%
go
lg
...
蛋产量3563万吨,增长3.1%。全年
生猪
出栏72662万头,增长3.8%;年末
生猪
存栏43422万头,下降4.1%。 二、工业生产稳步回升,装备制造业增长较快 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6%。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2.3%,制造业增长5.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3%。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8%,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2.2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5.0%;股份制企业增长5.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4%;私营企业增长3.1%。分产品看,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发电机组(发电设备)产品产量分别增长54.0%、30.3%、28.5%。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环比增长0.52%。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9823亿元,同比下降4.4%;其中11月份增长29.5%,连续4个月增长。 三、服务业增长较快,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明显改善 全年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8%。其中,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5%、11.9%、9.3%、8.0%、6.8%、6.2%。12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5%;其中,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分别增长34.8%、13.8%。1—11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5%。其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8.9%、12.8%、12.7%。 四、市场销售较快恢复,服务消费快速增长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495亿元,比上年增长7.2%。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07490亿元,增长7.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4005亿元,增长8.0%。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418605亿元,增长5.8%;餐饮收入52890亿元,增长20.4%。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稳定增长,限额以上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2.9%、5.2%。升级类商品销售较快增长,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3.3%、11.2%、7.0%。全国网上零售额154264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30174亿元,增长8.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7.6%。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4%,环比增长0.42%。全年服务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0.0%。 五、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加,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较好 全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03036亿元,比上年增长3.0%;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增长6.4%。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9%,制造业投资增长6.5%,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6%。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11735万平方米,下降8.5%;商品房销售额116622亿元,下降6.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0.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9.0%,第三产业投资增长0.4%。民间投资下降0.4%;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增长9.2%。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0.3%,快于全部投资7.3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9.9%、11.4%。高技术制造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8.4%、14.5%、11.1%;高技术服务业中,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电子商务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31.8%、29.2%。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增长0.09%。 六、货物进出口总体平稳,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417568亿元,比上年增长0.2%。其中,出口237726亿元,增长0.6%;进口179842亿元,下降0.3%。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57884亿元。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6.3%,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3.5%,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2.8%,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6.6%,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增长2.9%,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8.6%。12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8098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出口21754亿元,增长3.8%;进口16345亿元,增长1.6%。 七、居民消费价格小幅上涨,核心CPI总体平稳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0.2%。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上涨0.3%,衣着价格上涨1.0%,居住价格持平,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1%,交通通信价格下降2.3%,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2.0%,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1%,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3.2%。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猪肉价格下降13.6%,鲜菜价格下降2.6%,粮食价格上涨1.0%,鲜果价格上涨4.9%。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上涨0.7%。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3%,环比上涨0.1%。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3.0%;12月份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0.3%。全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下降3.6%;12月份同比下降3.8%,环比下降0.2%。 八、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下降 全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1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2%;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7%,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3%。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25—29岁、30—59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分别为14.9%、6.1%、3.9%。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9.0小时。全年农民工总量29753万人,比上年增加191万人,增长0.6%。其中,本地农民工12095万人,下降2.2%;外出农民工17658万人,增长2.7%。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4780元,比上年增长3.6%。 九、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82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9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7.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6%。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303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3%。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9215元,中间偏下收入组20442元,中间收入组32195元,中间偏上收入组50220元,高收入组95055元。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79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0%。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为29.8%,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14.4%,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5.2%,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 十、人口总量有所减少,城镇化率持续提高 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0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39‰;死亡人口1110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8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72032万人,女性人口68935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49(以女性为100)。从年龄构成看,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6481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61.3%;60岁及以上人口29697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1.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167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5.4%。从城乡构成看,城镇常住人口9326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9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47700万人,减少1404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城镇化率)为66.16%,比上年末提高0.94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2023年我国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国民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附注 (1)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均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2)根据季节调整模型自动修正结果,对近一年来各期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增速进行修订。修订结果及2023年四季度GDP环比数据、2023年12月份其他指标环比数据如下: 2022年及2023年各季度GDP环比增速分别为0.6%、-2.1%、4.0%、0.6%、2.1%、0.6%、1.5%和1.0%。 2023年各月份其他指标环比数据表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环比增速(%) 固定资产投资 (不含农户) 环比增速(%)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环比增速(%) 1月份 0.64 1.54 0.72 2月份 0.41 1.92 2.09 3月份 0.64 -0.67 0.41 4月份 -0.18 -1.38 0.91 5月份 0.77 0.69 0.45 6月份 0.76 -0.23 0.33 7月份 0.13 0.01 -0.01 8月份 0.61 0.18 1.30 9月份 0.40 0.13 0.18 10月份 0.42 0.10 0.37 11月份 0.87 0.21 0.09 12月份 0.52 0.09 0.42 (3)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产品产量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统计范围尽可能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一是统计单位范围发生变化。每年有部分企业达到规模纳入调查范围,也有部分企业因规模变小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建投产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等影响。二是部分企业集团(公司)产品产量数据存在跨地区重复统计现象,根据专项调查对企业集团(公司)跨地区重复产量进行了剔重。 (4)服务业生产指数是指剔除价格因素后,服务业报告期相对于基期的产出变化。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范围是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个体户)、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 由于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单位、个体户)统计范围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是每年都有部分企业(单位、个体户)达到限额标准纳入调查范围,同时也有部分企业(单位、个体户)因规模变小达不到限额标准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开业、破产、注(吊)销企业(单位、个体户)的影响。 网上零售额是指通过公共网络交易平台(包括自建网站和第三方平台)实现的商品和服务零售额之和。商品和服务包括实物商品和非实物商品(如虚拟商品、服务类商品等)。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不包括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6)服务零售额指企业(产业活动单位、个体户)以交易形式直接提供给个人和其他单位非生产、非经营用的服务价值总和,旨在反映服务提供方以货币形式销售的属于消费的服务价值,包括交通、住宿、餐饮、教育、卫生、体育、娱乐等领域服务活动的零售额。 (7)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 (8)进出口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 (9)就业人员是指16周岁及以上,有劳动能力,为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而从事一定社会劳动的人员。 (10)为更好反映就业情况,国家统计局对劳动力调查统计制度进行了完善,测算并发布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25—29岁、30—59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更精准反映已毕业进入社会、真正需要工作青年的就业失业情况,更完整反映青年从学校毕业到稳定工作过程中的就业失业全貌。 (11)农民工是指户籍仍在农村,进城务工和在当地或异地从事非农产业劳动6个月及以上的劳动者。本地农民工是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内从业的农民工。外出农民工是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外从业的农民工。 (12)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调查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五等份分组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收入水平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平均分为五个等份,处于最高20%的收入群体为高收入组,依此类推依次为中间偏上收入组、中间收入组、中间偏下收入组、低收入组。 (13)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附表 2023年12月份及全年主要统计数据 指 标 12月 1-12月 绝对量 同比增长(%) 绝对量 同比增长(%) 一、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47890 (四季度) 5.2 (四季度) 1260582 5.2 第一产业 33425 (四季度) 4.2 (四季度) 89755 4.1 第二产业 133703 (四季度) 5.5 (四季度) 482589 4.7 第三产业 180762 (四季度) 5.3 (四季度) 688238 5.8 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 … … … 0.5 二、农业 粮食(万吨) … … 69541 1.3 夏粮(万吨) … … 14615 -0.8 早稻(万吨) … … 2834 0.8 秋粮(万吨) … … 52092 1.9 棉花(万吨) … … 562 -6.1 猪牛羊禽肉(万吨) … … 9641 4.5 其中:猪肉(万吨) … … 5794 4.6 牛肉(万吨) … … 753 4.8 羊肉(万吨) … … 531 1.3 禽肉(万吨) … … 2563 4.9
生猪
存栏(万头) … … 43422 -4.1
生猪
出栏(万头) … … 72662 3.8 禽蛋(万吨) … … 3563 3.1 牛奶(万吨) … … 4197 6.7 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6.8 … 4.6 (一)分三大门类 采矿业 … 4.7 … 2.3 制造业 … 7.1 … 5.0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7.3 … 4.3 (二)分经济类型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 … 7.3 … 5.0 其中:股份制企业 … 7.2 … 5.3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6.9 … 1.4 其中:私营企业 … 5.4 … 3.1 (三)主要行业增加值 纺织业 … 1.7 … -0.6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11.0 … 9.6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0.3 … -0.5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2.1 … 7.1 通用设备制造业 … 4.6 … 2.0 汽车制造业 … 20.0 … 13.0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5.6 … 6.8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10.1 … 12.9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9.6 … 3.4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5.8 … 4.3 (四)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生铁(万吨) 6087 -11.8 87101 0.7 粗钢(万吨) 6744 -14.9 101908 0.0 钢材(万吨) 10850 1.5 136268 5.2 水泥(万吨) 15793 -0.9 202293 -0.7 十种有色金属(万吨) 659 7.3 7470 7.1 硫酸(折100%)(万吨) 907 9.7 9580 3.4 烧碱(折100%)(万吨) 369 7.7 4101 3.5 乙烯(万吨) 272 0.1 3190 6.0 化学纤维(万吨) 647 30.2 7127 10.3 平板玻璃(万重量箱) 8500 5.7 96942 -3.9 微型计算机设备(万台) 3089 -6.4 33057 -17.4 集成电路(亿块) 362 34.0 3514 6.9 汽车(万辆) 304.0 24.5 3011.3 9.3 其中:轿车(万辆) 111.3 17.0 1086.3 4.2 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亿千瓦时) 8290 8.0 89091 5.2 原煤(万吨) 41431 1.9 465838 2.9 焦炭(万吨) 4128 4.8 49260 3.6 原油加工量(万吨) 6011 1.1 73478 9.3 (五)产品销售率(%) 98.4 0.0 (百分点) 97.1 -0.1 (百分点) (六)出口交货值(亿元) 13104 -3.2 146218 -3.9 四、服务业生产指数 … 8.5 … 8.1 五、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亿元) … … 503036 3.0 其中:民间投资 … … 253544 -0.4 分产业 第一产业 … … 10085 -0.1 第二产业 … … 162136 9.0 第三产业 … … 330815 0.4 全国建筑业总产值(亿元) … … 315912 5.8 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亿平方米) … … 151 -1.5 六、房地产开发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亿元) … … 110913 -9.6 其中:住宅 … … 83820 -9.3 办公楼 … … 4531 -9.4 商业营业用房 … … 8055 -16.9 (二)房屋施工面积(万平方米) … … 838364 -7.2 其中:住宅 … … 589884 -7.7 办公楼 … … 33132 -5.1 商业营业用房 … … 72181 -9.6 (三)房屋新开工面积(万平方米) … … 95376 -20.4 其中:住宅 … … 69286 -20.9 办公楼 … … 2589 -18.5 商业营业用房 … … 6459 -20.4 (四)房屋竣工面积(万平方米) … … 99831 17.0 其中:住宅 … … 72433 17.2 办公楼 … … 2890 10.8 商业营业用房 … … 7023 4.6 (五)商品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 … … 111735 -8.5 其中:住宅 … … 94796 -8.2 办公楼 … … 2717 -9.0 商业营业用房 … … 6356 -12.0 (六)商品房销售额(亿元) … … 116622 -6.5 其中:住宅 … … 102990 -6.0 办公楼 … … 3742 -12.9 商业营业用房 … … 6619 -9.3 (七)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到位资金(亿元) … … 127459 -13.6 其中:国内贷款 … … 15595 -9.9 利用外资 … … 47 -39.1 自筹资金 … … 41989 -19.1 定金及预收款 … … 43202 -11.9 个人按揭贷款 … … 21489 -9.1 商品房待售面积(万平方米) … … 67295 19.0 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43550 7.4 471495 7.2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 17885 6.6 178563 6.5 (一)按经营地分 城镇 37071 7.2 407490 7.1 乡村 6479 8.9 64005 8.0 (二)按消费类型分 餐饮收入 5405 30.0 52890 20.4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 1252 37.7 13356 20.9 商品零售 38145 4.8 418605 5.8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 16633 4.8 165207 5.5 粮油、食品类 1906 5.8 18887 5.2 饮料类 276 7.7 2991 3.2 烟酒类 543 8.3 5507 10.6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1576 26.0 14095 12.9 化妆品类 323 9.7 4142 5.1 金银珠宝类 304 29.4 3310 13.3 日用品类 670 -5.9 7576 2.7 体育、娱乐用品类 109 16.7 1186 11.2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772 -0.1 8719 0.5 中西药品类 682 -18.0 6710 5.1 文化办公用品类 393 -9.0 4126 -6.1 家具类 165 2.3 1516 2.8 通讯器材类 628 11.0 6814 7.0 石油及制品类 2034 8.6 23219 6.6 汽车类 5420 4.0 48614 5.9 建筑及装潢材料类 170 -7.5 1569 -7.8 八、进出口(亿元) 进出口总额 38098 2.8 417568 0.2 出口额 21754 3.8 237726 0.6 进口额 16345 1.6 179842 -0.3 九、居民消费价格 … -0.3 … 0.2 其中:城市 … -0.3 … 0.3 农村 … -0.5 … 0.1 其中:食品 … -3.7 … -0.3 非食品 … 0.5 … 0.4 其中:消费品 … -1.1 … -0.3 服务 … 1.0 … 1.0 分类别 食品烟酒 … -2.0 … 0.3 衣着 … 1.4 … 1.0 居住 … 0.3 … 0.0 生活用品及服务 … 0.0 … 0.1 交通通信 … -2.2 … -2.3 教育文化娱乐 … 1.8 … 2.0 医疗保健 … 1.4 … 1.1 其他用品及服务 … 2.9 … 3.2 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 … -2.7 … -3.0 生产资料 … -3.3 … -3.9 采掘 … -7.0 … -7.7 原材料 … -2.8 … -4.4 加工 … -3.2 … -3.3 生活资料 … -1.2 … -0.1 食品 … -1.4 … 0.2 衣着 … 0.1 … 1.1 一般日用品 … -0.1 … 0.5 耐用消费品 … -2.2 … -1.1 十一、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 … -3.8 … -3.6 燃料、动力类 … -7.2 … -5.3 黑色金属材料类 … 0.0 … -6.2 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 … 1.6 … -0.7 化工原料类 … -6.1 … -8.3 木材及纸浆类 … -6.2 … -3.1 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 … -7.6 … -5.9 其它工业原材料及半成品类 … -2.4 … -1.5 农副产品类 … -7.0 … -2.2 纺织原料类 … 0.0 … -3.0 十二、农产品生产者价格 … -6.0 (四季度) … -2.3 农业产品 … -1.1 (四季度) … -0.8 谷物 … 0.5 (四季度) … 0.6 小麦 … -3.0 (四季度) … -2.7 稻谷 … 4.2 (四季度) … 1.7 玉米 … -3.1 (四季度) … 1.6 油料 … -1.4 (四季度) … 4.4 糖料 … 4.4 (四季度) … 3.5 蔬菜 … -5.0 (四季度) … -4.1 水果 … -5.0 (四季度) … 2.3 茶叶 … -0.8 (四季度) … 1.3 烟叶 … 5.9 (四季度) … 4.1 林业产品 … 0.8 (四季度) … -2.7 木材 … -1.1 (四季度) … -2.1 饲养动物及其产品 … -20.1 (四季度) … -8.3
生猪
… -31.0 (四季度) … -14.0 活牛 … -7.9 (四季度) … -7.8 活羊 … -8.0 (四季度) … -4.9 活家禽 … -3.9 (四季度) … 0.1 禽蛋 … -8.2 (四季度) … -0.6 渔业产品 … -2.1 (四季度) … -0.6 十三、居民收入和支出(元) (一)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 39218 6.1 按常住地分 城镇居民 … … 51821 4.8 农村居民 … … 21691 7.6 按收入来源分 工资性收入 … … 22053 7.1 经营净收入 … … 6542 6.0 财产净收入 … … 3362 4.2 转移净收入 … … 7261 5.4 (二)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 … … 33036 5.3 (三)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 … 26796 9.0 城镇居民 … … 32994 8.3 农村居民 … … 18175 9.2 (四)农民工总量(万人) … … 29753 0.6 本地农民工 … … 12095 -2.2 外出农民工 … … 17658 2.7 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 (元/人) … … 4780 3.6 十四、人口 年末全国人口(万人) … … 140967 -208(万人) 出生人口(万人) … … 902 -54(万人) 死亡人口(万人) … … 1110 69(万人) 人口出生率(‰) … … 6.39 -0.38(千分点) 人口死亡率(‰) … … 7.87 0.50(千分点) 人口自然增长率(‰) … … -1.48 -0.88(千分点) 城镇人口(万人) … … 93267 1196(万人) 乡村人口(万人) … … 47700 -1404(万人) 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 … … 66.16 0.94(百分点) 注: 1.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全国及分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增速为实际增长速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项增速、中位数增速为名义增速;其他指标增长速度均按现价计算。 2.全国建筑业企业指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不含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 3.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指农产品生产者直接出售其产品时的价格。 4.进出口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 5.此表中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附图
lg
...
金融界
2024-01-17
生猪
养殖加速去产能,猪周期释放积极信号,机构:养殖股配置当时
go
lg
...
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1月15日披露的数据显示,1月第2周,猪价震荡下滑。旺季不旺的价格,将助推行业底部产能去化的继续演绎。农业农村部跟踪的产能去化幅度近日披露,12月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为-1.7%,较11月的-1.2%进一步下降,为2023年最大的单月下降幅度,超出市场预期。其中,规模养殖厂的产能约下降1%,散户产能约下降3%。 2024年1月以来,猪价整体走势依旧偏弱,春节前这一旺季的低迷猪价加大了养殖户的亏损,也让产业界再次打消了在重要的节日关口前对猪价的期待。低迷的猪价或将加速行业去产能,官方数据也显示行业已连续两个月加速去化,从周期角度来看或是一个积极信号。 华泰证券指出,母猪产能去化趋势有望加深,母猪存栏降幅扩大之外,母猪去化主体或由散户进一步扩散至成本劣势的规模猪场。部分龙头猪企积极转让资产/股权来融资、饲料数据的连续下滑及部分龙头猪企的2024年出栏计划下调或侧面验证这一趋势。周期拐点或在明年显现。我们预计当前板块估值仍在低位、板块安全边际高,股价拐点或领先于猪价拐点出现,建议积极布局养殖板块,推荐成本优势明显、负债率较低的牧原股份、神农集团、温氏股份等,建议关注估值低位、和
lg
...
金融界
2024-01-17
华泰证券:年底猪企放量降重 周期配置窗口已打开 建议积极布局养殖板块
go
lg
...
、行业母猪产能去化有望进入深水区。当前
生猪
养殖板块或处于猪周期投资三阶段的第一阶段,头均市值在历史低位、向上空间仍足。建议积极关注养殖板块。
lg
...
金融界
2024-01-17
上一页
1
•••
140
141
142
143
144
•••
349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历史或在50年后重演?从尼克松到特朗普:干预央行的代价,美国能承受吗?
lg
...
中美突发重磅!华尔街日报独家:中国高级代表本周赴美 开启新一轮贸易谈判
lg
...
中国这一波大牛市的背后推手——手握创纪录储蓄的散户?
lg
...
特朗普出手解雇库克,或引发市场对美国金融体系信心崩塌?
lg
...
法国政府濒临崩溃:股债双杀!特朗普又对美联储出手,美元又被抛售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14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