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生猪
:供需博弈加剧 市场风险积累
go
lg
...
栏与商品猪出栏间的对应关系,三季度理论
生猪
出栏量整体呈下滑趋势(该现象可能持续到四季度初)。在供应偏紧这一大前提下,国庆假期前后市场出栏行为有所分化:一部分养殖主体因担心节后价格下滑提前出栏(另有部分集团厂出于价格调控目的透支出栏),一定程度上透支了假期间的市场供给;另一部分养殖主体选择于假期间继续压栏观望,出栏积极性不高,存栏没有形成有效的市场供给。另外,随着国庆期间天气转凉,市场对猪肉的消费增加,特别是对大体重猪的需求潜力明显释放,但是无论是集团厂还是中小主体肥猪出栏占比很小,导致膘肥价差快速拉大,显著支撑现货毛猪价格。因此,我们认为供给总量偏紧前提下,
生猪
出栏阶段性、结构性断档是推动本轮现货价格加速上涨的重要原因。 既然是阶段性、结构性的断档,那断档总会消失或缓解,我们倾向于认为未来供应量将有边际放松:第一,从官方能繁母猪存栏情况看,2021年12月能繁母猪存栏环比有所增加,对应今年10月份
生猪
理论出栏量上升;第二,去年四季度毛猪价格好转,市场后备补栏和配种积极性有明显好转;第三,今年二季度仔猪价格快速拉涨,反映市场补栏积极性高涨,这部分仔猪对应今年四季度出栏。样本数据反映的情况与上述论点基本一致,根据涌益样本推算今年四季度
生猪
理论出栏量环比有将有明显增加。因此,单从未来供给边际变动的趋势看,我们认为四季度理论出栏量对价格的支撑减弱,未来价格重心运动方向取决于供给边际增加与需求边际变动的幅度。 2、出栏节奏仍是未来影响现货价格的核心因素 考虑到压栏、二育行为的存在,出栏节奏将成为影响未来现货价格的重要因素。出栏体重趋势是观察市场出栏节奏变动的重要指标:出栏体重快速增长一般意味着市场压栏现象增多,利多当前价格,利空远期价格。反之,出栏体重下滑则意味着市场出栏较为积极,利多远期价格。三季度
生猪
出栏体重整体围绕125公斤上下波动,出栏体重处于相对合理的区间,这意味着三季度市场的压栏行为并不显著,二次育肥等投机力量客观存在但大概率占比不高,不足以对大的供给格局形成影响。 三季度
生猪
出栏体重保持稳定有客观因素:第一,七月现货价格快速拉涨达到了部分养殖主体的价格预期,市场出栏积极性;第二,三季度气候炎热,不存在压栏的环境条件;第三,夏季市场对肥猪的需求较弱,膘肥价差为负,压栏增重的经济增益较小。与三季度不同,四季度的市场因素利于压栏增重:首先,市场对冬至前后现货价格有乐观预期,市场惜售情绪浓厚;然后,天气转凉后,
生猪
采食量增加,料肉比更利于压栏增重;最后,膘肥价差快速拉大,市场肥猪需求明显增加,压栏增重的经济收益明显扩大。因此,我们预计四季度
生猪
出栏均重将会明显上涨,预计冬至前后
生猪
出栏均重将达到132公斤上下,这个过程一方面会导致
生猪
出栏数量向后结转,另一方面因为体重增加导致的猪肉供应也会增加。 目前已经进入四季度,年内可供出栏的
生猪
数量已经确定(虽然无法确定具体数量),出栏量在各个月份间的调剂(出栏节奏)将显著影响市场价格的波动。如果冬至前现货价格持续坚挺,市场没有出现明显的抛售行为,对冬至前后的一致性预期得以延续,那么冬至前后现货价格不及预期的概率将显著增加;如果冬至前现货价格出现快速回落,市场对冬至前后的一致性预期被打破,市场出栏积极性较高,那么冬至前后的价格将较为乐观,因为如果不存在供给压力明显后移的现象,那么冬至需求的显著提振将成为市场向上的主要动力。 从目前市场已经发生的情况看,市场正沿着第一条路径演变,我们倾向于认为冬至前后现货价格不及预期的风险正在积累:第一,出栏数量方面,按照去年官方的能繁母猪数量情况,今年冬至前后的
生猪
理论出栏数量应该是今年最低的阶段,但是同样需要考虑9-11月份这三个月压栏向后累积的猪的数量,因素冬至前后
生猪
的出栏数量规模并不能很好的定性。第二,出栏体重方面,目前已经进入了压栏增重的阶段,目前肥猪的价格明显比标猪好,推动全社会压栏,体重的增长可能会由125增加到130公斤,体重的增长可能会为市场提供额外的5%的猪肉供应。第三,出栏窗口方面,冬至前后的出栏窗口非常紧张,只有大概20天左右的时间,出栏窗口非常拥挤,对价格的压强可能更强。第四,出栏情绪方面,因为出栏窗口紧张,散养户、集团厂集中出栏,有可能导致恐慌性的抛售,这对价格的压制作用会比较明显。 3、无需过于担忧未来消费不及预期的影响 猪肉消费本身具有刚性特征。具体体现在两方面:第一,社会猪肉消费总量中有一部份消费量是固定的,如果市场供应不足以满足这部分刚性的猪肉消费,将导致现货价格上涨较为快速且幅度较大,供给端将在价格形成过程中具有压倒性的影响力。第二,每年四季度的猪肉消费增长具有刚性,收入水平降低、替代品价格下滑等因素在四季度对猪肉消费的抑制显著低于其他时间段。 从今年现货市场价格走势情况看,
生猪
价格上涨较快且幅度很大,养殖端基本主导了现货市场的价格走势,屠宰场和终端消费者的议价能力较低。综合目前市场对今年
生猪
供应减产的讨论,我们认为今年的
生猪
整体供应量与社会猪肉消费中的刚性需求部分差距不大,当前的猪肉消费具有刚性特性,供给不足仍将是主导市场价格的核心因素,其他周边因素如:收入水平下滑等在供应没有实质性改善的前提下对猪肉消费的挤压作用将非常有限。 另外,我们也观察到四季度猪肉消费路径带有刚性,高价抑制、收入降低等因素同样很难打破四季度消费向上的通道。我们观察一些较为极端的例子:历史上2011年、2015年、2016年、2019年、2020年的
生猪
现货价格处于历史较高的水平,但这些年份四季度的消费量都出现了明显上涨,说明商品本身的高价并没有阻断四季度猪肉消费增长的路径。因此,从季节规律来讲,四季度猪肉消费路径同样具备刚性上升的特征,除非出现极端情况(比如更大范围的封控),高价抑制、平均收入降低等因素都很难打破四季度消费向上的确定性。 4、主要结论 供给方面,我们认为在供给总量偏紧前提下,
生猪
出栏阶段性(节前超卖、普遍压栏)、结构性(肥猪占比低)断档是推动近期现货价格加速上涨的重要原因。但阶段性、结构性断档并不能持续,供给因素导致的冬至前后现货价格不及预期的风险正在积累。需求方面,我们认为今年的
生猪
整体供应量与社会猪肉消费中的刚性需求部分差距不大,当前的猪肉消费具有刚性特性,供给不足仍将是主导市场价格的核心因素,其他周边因素如:收入水平下滑等在供应没有实质性改善的前提下对猪肉消费的挤压作用将非常有限,四季度猪肉消费继续放量的路径具有确定性。 策略方面,供需博弈加剧,盘面持续大涨后有调整的需求,短期不建议追多。 来源:中泰期货
lg
...
金融界
2022-10-15
【期市星期五】国际油价助推油脂上涨,棕榈油一周10.18%;燃料油市场分化,原油、低硫燃料油大涨超9%
go
lg
...
的涨幅位居二、三位,随后为豆油、鸡蛋、
生猪
。跌幅方面,乙二醇以5.50%的周跌幅位居榜首,随后为尿素、豆一和纸浆。 棕榈油四季度供应趋宽松预期未变 节后首日,油脂迎来了较大幅度的跳空高开。其中棕榈油周一单日最大涨幅超8.5%。随后几日维持偏多震荡。本周,棕榈油期货以10.18%的周涨位居涨幅榜首,主力合约P2301收于7816元/吨。 其中,假期间大涨的国际油价助推了油脂价格的上涨。当前全球生物柴油的年产量高达4800多万吨,在植物油的需求量中占据了近30%的比例。在原油重新走强的背景下,生物燃料再度变得“有利可图”。 据MPOB(马来西亚棕榈油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9月份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 177万吨,环比提高2.6%,略高于市场预期的176万吨;出口量142万吨,环比提高9.3%,创2021年9月以来新高;9月底棕榈油库存231.5万吨,环比提高10.5%,创下2019年10月以来最高水平,也高于市场预期的226.5万吨。 印尼的棕榈始终占据了全球产能的60%以上,作为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其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市场人心。专家认为,9月印度将增加棕榈油进口,达到每年120万吨的上限,并将在第四季度再购买300万吨棕榈油。植物油市场预计,中国对植物油的需求将会增长。中国经济正在迅速复苏。在过去几个月里,中国的油脂储备有所下降,棕榈油进口也低于去年,因此中国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增加购买。 国元期货高级分析师姜振飞表示,MPOB报告中性偏空,供需数据基本位于此前预期的区间,对盘面冲击有限,10月预计将维持累库趋势,随着增产周期的收尾,增速预计有所放缓,印尼8月库存大幅回落,但出口加速政策并未结束,随着增产周期的收尾,印尼棕榈油供应或走向相对紧俏。印度10月排灯节将近,将加速对棕榈油的采购,刺激印尼和马来棕榈油需求端,支撑棕榈油价格。国内基本面相对独立,棕榈油四季度供应趋宽松预期未变,后市上方空间有限。 燃料油市场分化 原油、低硫燃料油大涨超9% 国庆期间,因欧佩克+减产消息刺激国际油价大幅飙涨,周一开盘后,国内能源及化工类品种大幅高开,低硫燃油暴涨11.20%,原油、燃油大涨均超10%。 本周,SC原油期货主力合约周涨9.18%,收于690.1元/吨。低硫燃料油周涨9.54%,高硫燃料油则周涨幅持平。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燃料油市场结构维持“低硫强于高硫”的分化格局,短期来看这种状态还没有逆转的迹象。 假期间,OPEC+10月5日举行会议,决定自11月起将原油日均产量下调200万桶――这是2020年疫情发生后同意大幅减产以来的最大减产幅度,减产规模相当于全球石油出口总量的2%。OPEC+减产公布后,高盛上调了油价预期,将今年第四季度的布伦特原油预期价升至110美元/桶。同时,摩根士丹利将其2023年第一季布伦特油价预估从每桶95美元上调至100美元。 中财期货分析师王扬扬认为,供应方面,俄罗斯高硫燃料油出口将持续流入亚太地区,中东地区的生产和出口也维持在较高位。高硫燃料油供应端维持宽松局面。低硫受柴油以及天然气价格高位的影响,产出或依旧相对偏紧。四季度高低硫燃料油供应继续维持分化走势。需求方面,船用油市场将继续持稳运行。在冷冬预期以及天然气价格高位的情况下,低硫燃料油在发电端的经济性或为其带来一定的需求增量。 燃料油的单边行情驱动仍将主要来自于成本端原油的价格变动。在OPEC+减产的情况下,供应偏紧使油价有支撑,但偏弱的需求将拖累油价,预计四季度原油价格将继续维持高波动。 对于未来油价走势,高盛认为,如果这一减产持续到明年12月23日,油价将较其之前“2023年布伦特原油107.5美元/桶”的预测提高25美元/桶。假如库存完全耗尽,价格可能会进一步飙升,最终会破坏需求。在其看来,这一结果可能是不可持续的利好。 因此,高盛预计,在某种形式的政治缓和允许配额大幅回升之前,削减可能只能是暂时的。目前,高盛将今年第四季度及明年第一季度的油价预测分别上调10美元/桶,至110美元和 115美元/桶,同时承认价格风险可能会更高。
lg
...
金融界
2022-10-14
A股普涨,猪企为何下跌?猪价大涨36%难敌利空,发改委发文:
生猪
价格存下行风险,专家建议及时出栏
生猪
go
lg
...
,2022年10月上旬与9月下旬相比,
生猪
(外三元)价格为26.5元/千克,上涨9.5%。 另据钢联数据显示,10月1-13日全国
生猪
均价由24.36元/公斤涨至27.62元/公斤,累计上涨3.26元/公斤,涨幅13.38%。
生猪
价格存下行风险,专家建议及时出栏
生猪
不过,今日一早,国家发改委官微发布消息称,专家认为后期
生猪
价格存在下行风险,建议养殖户及时出栏
生猪
。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组织部分业内专家,对近期
生猪
市场供需和价格形势进行分析研判。专家指出,从历史数据看,剔除2019~2020年
生猪
产能受到严重冲击的极为特殊年份,2019年前历次“猪周期”
生猪
平均价格最高点为每公斤21元左右,即使考虑近年来成本上升因素,目前价格也已经处于过高水平。 专家认为,近期
生猪
价格明显上涨,重要原因是部分养殖户为博弈后市行情,出现非理性的过度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等行为,减少了市场供应量。当前国内能繁母猪、新生仔猪、育肥猪存栏量连续多月上升,总体并不缺猪,一旦压栏和二次育肥
生猪
集中出栏,届时猪价可能阶段性快速回落。 专家提示,目前
生猪
价格已经处于过度上涨区间,价格波动风险明显上升,建议养殖户顺势出栏育肥猪,及时“落袋为安”,规避价格波动风险。 在A股普涨的今天,猪产业指数走低,华统股份跌4.96%,温氏股份跌2.32%,唐人神、东瑞股份、巨星农牧等跌幅居前。 发改委曾约谈自媒体,不得三部
生猪
涨价信息、故意渲染涨价氛围 9月29日,国家发改委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显示,近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就部分自媒体为兜售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产品而故意渲染
生猪
涨价氛围、诱导养殖户盲目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等行为,指导地方发改委约谈相关自媒体,要求其合法合规经营,不得捏造散布
生猪
涨价信息、故意渲染涨价氛围。 相关自媒体负责人表示,将立即纠正自身错误行为,不为吸引眼球、增加流量、推销产品而渲染涨价氛围,避免误导
生猪
养殖户。此外,发改委价格司还对部分故意夸大其词、渲染
生猪
涨价氛围的市场机构进行了提醒。 今年以来,发改委针对一段时期内猪肉价格上涨过快,曾两次组织行业协会、头部养殖企业及屠宰企业召开
生猪
市场保供稳价会议,两次会议中,均有企业提出自媒体的渲染涨价氛围行为。 9月9日,发改委指出,部分企业在会上反映近期部分自媒体故意渲染涨价氛围,并建议国家加强监管,引导市场理性交易。 更早以前,在7月4日,发改委则明确指出:“部分媒体特别是自媒体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渲染涨价氛围,短期内加剧了市场惜售情绪。”彼时发改委价格司即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惩处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 此次约谈之后,发改委也明确指出,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紧盯
生猪
市场动态,依法严厉打击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故意渲染涨价氛围、哄抬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良好市场秩序,促进
生猪
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头部猪企9月均价大涨,全年扭亏在望 截至10月10日晚,A股五大头部上市猪企牧原股份(002714.SZ)、新希望(000876.SZ)、温氏股份(300498.SZ)、天邦食品(002124.SZ)、正邦科技(002157.SZ)已全部发布9月的
生猪
销售情况简报。 从销量来看,环比方面,除牧原股份微降8.7%外,其余四大猪企均上升;同比方面,牧原股份同比增长44.6%,增幅最大,正邦科技同比下降超50%,降幅最大。 从销售收入来看,正邦科技拉跨严重,环比下降6.01%,同比下降60.42%。其余四家猪企同比环比收入均增长。其中,牧原股份同比增幅最大为180.2%,新希望环比增幅最大,为37.85%。 关于9月
生猪
销量及销售收入同比降幅较大的原因,正邦科技表示,主要是由于公司经营产能调减及销售策略调整所致。 不过从销售均价来看,包括正邦科技在内,五大猪企环比同比均增长,其中同比增幅均超80%,牧原股份同比增幅最大为100.7%;环比方面,正邦科技增幅最小为1.08%,其余四家环比增幅在10%左右。 中国银河证券研报指出,基于22年度
生猪
出栏预期,前三季度12家上市猪企出栏完成率均值71%,优于均值的主要有牧原股份、正邦科技、金新农、唐人神,分别为82.2%、78%、73.4%、71.2%。22Q3上市猪企猪价均值22.26元/kg,环比Q2上涨50.5%。7月以来行业基本进入全面盈利状态,并持续震荡上行。 结合上市猪企
生猪
销售均价、成本、出栏量等数据,银河证券认为22Q3上市养殖企业将实现扭亏为盈,且部分企业年度利润将实现显著盈利状态。 综合券商中国、钛媒体
lg
...
金融界
2022-10-14
商品期货收盘普遍上涨,不锈钢涨超4%,沪铝、沪铜等涨超2%
go
lg
...
3.91%。 发改委:专家认为后期
生猪
价格存在下行风险 建议养殖户及时出栏
生猪
专家指出,从历史数据看,剔除2019~2020年
生猪
产能受到严重冲击的极为特殊年份,2019年前历次“猪周期”
生猪
平均价格最高点为每公斤21元左右,即使考虑近年来成本上升因素,目前价格也已经处于过高水平。专家认为,近期
生猪
价格明显上涨,重要原因是部分养殖户为博弈后市行情,出现非理性的过度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等行为,减少了市场供应量。 专家提示,目前
生猪
价格已经处于过度上涨区间,价格波动风险明显上升,建议养殖户顺势出栏育肥猪,及时“落袋为安”,规避价格波动风险。
lg
...
金融界
2022-10-14
梁杏:猪价大涨,未来不排除还有创新高的可能性
go
lg
...
,是猪肉的价格在国庆期间大幅上涨。所以
生猪
期货在国庆之后开盘的第一天就达到一个非常高的位置。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之下,这一期,我们也希望针对猪价新高的情况,去讨论一下四季度如何看待养殖板块的投资机会。 首先想问一下梁总,国庆期间猪肉价格创新高,您是怎么看待后续猪肉价格的走势?无论是从国庆消费数据上来说,还是从猪肉价格的趋势上来说,您觉得这是一个趋势的起点,还是一个阶段性的上涨? 梁总:国庆实际上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猪肉的消费高峰期,国庆期间出现了猪肉价格的大幅上涨,创出了最近这几年的价格新高,达到了26.5元/公斤,确实还是挺超出我们的预期的。我们如果想要去知道,它到底是一个阶段性的行情还是后面会有进一步演绎,就要去分析一下供需的关系。 我先放一个结论,就是有可能这个价格并不是这一轮猪周期的最高点。26.5元/公斤这个价格虽然是一个新高,但是有可能还会略微再有一些更高的价格,这个可能性还是存在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刚才其实有稍微提到,就是国庆期间的猪肉消费在历史上来看,它不应该说是特别大的需求或者说是一个大的消费旺季。从供给上来看的话,这次很有可能是因为它的供给不足引起的价格的波动。 供给端现在存在的情况是,一方面,我们会看到从四月底到现在,猪肉的价格是持续的上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就会出现一些养殖户他们有压栏的行为。 什么叫压栏?就是本来有的猪养到了一定的时间期限,可以出栏去销售,变成市场上的肉猪,但是养殖户希望能够缓一缓再卖,因为有可能预期未来的价格会更高。那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就会不把猪拿出去销售,而是继续养着,等到价格更高的时候再进行销售,这个行为就叫压栏。 所以,我们觉得很有可能,一方面是有养殖户有压栏的这个行为;另外一方面,去年六月的高点到今年四月的低点这一段时间,能繁母猪或者说猪的去库存的行为,应该来说还是相对比较彻底的,所以市场上并没有太多多余的猪存在,才会造成我们看到的国庆这样的非旺季期间,猪肉价格创出了除2019年到2020年那一轮以外,价格的第二高。 2019年、2020年是上一轮猪周期的价格高位,当时是四五十元/公斤。这在历史上来说是一个绝对的高位。当时那一轮猪周期是由非洲猪瘟引发的,就造成了市场上极度缺猪这样的一个情况。我们现在这一轮猪周期,如果放在历史上来看,目前的价格是除掉2019年到2020年那一段时间之外价格的第二高。历史上可能
生猪
价格,它的顶部也就是在20元/公斤上下去波动,那现在达到26.5元/公斤,其实已经明显超出20元左右/公斤。所以,它其实是比较异常的,也是一个比较让人振奋的情况。 因此来判断,市场上的猪可能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多,这个是价格会持续上涨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所以,我刚才有一个结论,可能未来一段时间,不排除会出现猪肉价格比26.5元/公斤还要再高的情况,因为,它的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从历史上来看,未来我们马上要面临猪肉的需求旺季了。从12月开始,就进入到了常规的旺季季节,做一些腌肉、腊肉、腊肠之类的食品,然后后面跟着的就是春节,春节是大家团聚的很重要的时间,走亲访友,所以这个时候吃肉的需求是会大大增加的。所以,到春节的时候,又是一个大的需求上的旺季,可能阶段性地会比较缺猪。在这样一个供给的情况下,如果赶上了后面的消费旺季,有可能还会有更高的价格出现。 供给端,从去年六月到今年四月是在持续地去产能。其实今年四月以后,已经有一部分的产能开始补上了。能繁母猪存栏量的环比数据,从5、6、7、8月,都是环比不断增加的,包括最近咨询机构披露出来的9月数据,现在是1%多一点的环比增长。从今年四月以后,五月到九月的能繁母猪存栏量的环比数据,扩张都不是很剧烈,就说明大家的补栏积极性没有那么高。 有可能到今年年底以及明年年初,在需求旺季到来的时候,供给确实不太能够跟得上,所以不排除价格还要再创新高的可能性。 稍微归纳总结一下,就是猪肉价格未来我们怎么看呢?我们觉得,可能还会创出比26.5元/公斤高的价格。原因是几个方面导致的:第一,当前养殖户可能存在压栏行为;第二,从去年六月到今年四月,产能去化的过程还是相对干净的;第三,今年的五月到九月养殖户的补栏行为并没有特别积极,环比数据小幅扩张,所以供给上有可能还会出现这种缺口,不排除猪价未来还有创新高的可能性。 2、猪肉消费需求相对稳定,秋冬及春节是旺季 主持人:我们会发现猪肉的价格,目前其实处于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但纵使如此,未来价格可能还会进一步向上,因为它底层其实还是供需的逻辑,尤其是目前供给端对于价格的影响程度可能会更大一些。我们围绕供给需求去细化一下,目前我们要判断猪肉价格未来会不会涨,从而去判断猪肉的股票未来会不会涨,那我们就要搞明白目前供给需求的格局是怎样的。 首先,从需求端来看,我们每天都会吃猪肉,那想问一下从短中长期来看,猪肉的需求量会不会发生变化?第二,随着季节性或者随着周期性的变化,这种需求量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而目前来看,就是说刚才您也提到过,春节之前可能是旺季,那旺季的量相比于淡季来说,大概有多少增长或者这个缺口有多大? 梁总:我们拉长时间来看,首先,中国人民或者说汉族人民,包括可能很多的其他民族人民,都是非常喜欢吃猪肉的。猪肉是我们肉类消费的重要主体。从2010年到2018年这九年的数据来看,我们每年猪肉的消耗量都能够在五千万吨以上。大概在2015、2016年,是接近六千万吨。2019年,消耗量就掉下来了,没有到五千万吨,主要的原因是2019年爆发了非洲猪瘟,市场上极度缺猪,所以猪肉价格就飙升地特别厉害,当时就对猪肉的消费需求形成了比较大的压制。 2020年,又出现了新的情况,除了猪肉价格还在高位之外,还遇到了公共卫生事件。当时人际的交往就少了很多,吃肉的需求受到了很大的抑制,所以2020年猪肉的需求也是下降的很厉害,到了接近四千万吨这样一个水平。到2021年,因为公共卫生事件控制还是可以的,而且各种经济活动恢复的也还不错,所以猪肉的需求也整体有所回升,而且2021年伴随着猪肉价格一整年掉的很厉害,所以猪肉的需求是有修复的,大约是接近五千万吨的水平。 那今年的话,我们预测应该还是比2021年要少,大概率突破不了五千万吨。因为今年,一方面是猪肉价格有所回升,另外一方面,公共卫生事件比2021年有所扩散,所以今年的猪肉需求应该来说也是要往下走的,但应该也不会低于四千万吨,大概率在四千万吨到五千万吨这个区间里。 所以,我们拉长来看的话,猪肉的需求相对来说是比较稳定的,它就是围绕着五千万吨上下波动。年景好一点的话,吃肉的需求多,它就往上走一走。如果年景不好,或者说受到其他的影响,需求就会下来,但是也不会下的特别多,因为大家蛋白质的摄入,或者说吃肉的需求,肯定还是固定存在的。吃肉是饮食结构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它的需求,在没有其他外力特别大的影响之下,肯定是保持着一定的基准线的,这个是猪肉的需求方面,相对来说是比较稳定的。 刚才有提到它后续的一个变化和分布,猪肉的需求在每年12个月里的分布,是非常有意思的。夏天是一个淡季,一般来说,大家可能不太会在炎热的夏天特别喜欢吃肉这种油腻的食物,所以夏天就是一个相对的淡季。然后到了秋冬以后,需求会慢慢起来,有一些节假日对它来说是有帮助的,包括国庆节,都是休息放松这样一个阶段,所以它的需求应该是会稍微有一点起来的,但是不会像春节有走亲戚拜年的需求,所以它不会造成需求的大量释放。国庆期间其实是对于猪肉需求的提升有所帮助的,但不会有一个质的提升,尤其是跟春节这种节假日相比。 接着到12月,尤其是进入冬至节气以后,烧腊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因为中国人民从传统来说,它就是有吃烧腊产品的习惯。烧腊产品,它除了口味之外,另外一个好处就是更容易保存,只不过到了现代社会,因为有了冰箱以后,可能对于保存就没有那么大的一个需求,更多的可能是去吃一个口味,但是这种习惯是一直延续的,这个体量也是非常大的。所以,它的需求量会比较集中地释放。接着就是春节,亲朋好友团聚在一起、走亲访友,辛辛苦苦挣了一年的钱,那到了春节的时候总归是要改善一下生活的,所以,会变着花样去做各种的肉食。包括秋冬是进补的时候,猪肉的需求量就会比较大。所以,猪肉在一年中的需求分布,大概的情况就是这个样子的,秋冬以及春节期间的需求量占比还是挺高的。 主持人:需求方面,从长期来看是比较稳定的。中期可能会随着不同年份的年景好坏有一定的波动。更重要的一点是跟年内的季节有很大的相关性,说直白一点就是天气越冷需求越大,所以其实国庆节回来之后大家就有所体会,随着天气变得越来越冷,对于猪肉的需求相比于天热的时候,可能也会变得更高一些。所以从需求来看,它对于猪肉价有一个不断向上推动的作用。 3、供给端如何演绎 主持人:从供给端来看,供给一方面取决于猪的一个能繁周期;另一方面,现在全球所有的原材料都在涨价,包括养猪所对应的粮食也在涨价,养猪的成本变高了,肉的价格也会相应的提升。历史上十年前,猪肉价格跟现在可能差不太多,或者现在也处于一个高位的状态,但是那个时候养猪的成本不高。所以想请梁总跟大家分享一下,第一,从供给来看,目前供给在周期上处于什么样的位置?第二,您觉得供给往后来看,会怎么去演绎?包括养猪的这些企业的心态是怎样的? 梁总:在这个猪周期里面,供给的影响确实要比需求要相对大一些。因为需求我们刚才前面也介绍了,一般的情况下,需求它就是围绕着五千万吨上下波动,所以其实它的价格很多时候是由供给来决定的。 供给方面,主要就是有养殖户赚钱了,它就会多养猪,想赚更多的钱,然后养太多猪了以后,又会大于需求的总量,就会压制住价格,导致猪肉价格往下掉,然后这个时候,养殖户就会开始亏钱,亏钱了以后,就会去产能,导致市场上猪的存量又会减少。它就是这样有一个又一个的循环,形成了猪周期。 那目前我们处在哪个阶段呢?应该来说,处在新一轮猪周期中价格比较高的一个位置上,但是也不能说肯定就是这个位置。虽然国庆期间走出了这一轮猪周期的价格新高,但是我们刚才也给大家拆解了,我们为什么判断可能后面还会有更高一点的价格,就是基于这个供求关系的变化。当前的供给很可能没有跟上需求的总量,应该来说是处在这样的一个位置上。 供给为什么没有跟上这个需求的总量?一个原因可能是之前去产能还是比较彻底的。2021年的六月是能繁母猪存栏量的最高点,也是最近的一两个猪周期里面的最高点,从七月开始,能繁母猪存栏量一直掉到了今年的四月结束,所以这个高点和低点之间的关系,能繁母猪就被去产能了。 能繁母猪是干什么的?能繁母猪是产能,因为它是用来生小猪的,它不养了以后,这个能繁母猪就是去化了。相关部门披露的数据里面,今年3月底的数据,和去年6月份的数据相比,它产能去化的幅度大约是8.5%。 市场上有一些调研机构,他们自己有一些样本监测中心,他们统计的数据,去产能化的幅度,在去年的六月到今年的三月的时候,大约是17%-18%。如果是使用17%-18%的数据口径的话,那其实的产能去化的幅度就还是蛮彻底的。因为去化比较彻底,市场上现在的表现就是没有太多的猪,我们认为这个可能性是比较大的。 因为,今年的国庆,从传统来看,它不是旺季,在不是一个特别旺的情况下,竟然还创出了价格的新高,可能倒推过来,既然不是需求带起来的,很有可能就是由于供给不足引起的。除了猪养在手上不愿意出栏,想等一个更高的价格这个情况之外,那很重要的就是能繁母猪的去化可能会比较彻底,所以这个其实才是影响猪肉价格的最重要的逻辑。 养殖户捂栏不捂栏其实是阶段性的,它就是一两个月、两三个月的事,它不会本质去决定猪周期的价格方向和变化的幅度,这个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能繁母猪存栏量它的边际变化的改善程度。 再稍微展开讲一下能繁母猪,它是养猪行业的产能。它是专门用来生小猪的,能繁母猪怀孕生小猪的这个过程,我们叫做育种,一般是要四个月左右的时间,小猪生下来以后,就进入到一个育肥阶段,一般是六个月左右的时间。也就是这个小猪生下来以后养六个月,大概90到100公斤左右就可以出栏了,但捂栏一般会到130公斤左右。这种商业化养殖差不多就是到100公斤的标准就可以卖了,如果捂栏不卖就会捂成一个130公斤的大猪,如果全国的养殖户都是这么想的,就会导致价格进一步走高。但当价格走高了之后,不可能无限的捂在手上,全国的养殖户都一起卖就很容易造成市场上猪肉供给量暴增,会对价格造成一定的影响,这就是2020年到2021年猪肉价格崩的很厉害的其中一个原因。 我们回到当前的情况,能繁母猪去产能挺多,我们根据这个国庆的价格新高判断,就是之前去产能力度很大,这是第一个先决的条件。第二,5、6、7、8以及9月咨询机构报出来的能繁母猪的存栏量的环比增长数据,它没有一个大幅补栏的行为。它这个环比数据都是1%点多,没有在2%以上的。如果大家一看猪肉价格上去了,然后就疯狂补栏的话,这个数据一般是上的会很快的,比如到2%。大家不要小看环比2%的增长,因为它是一个月度复利的概念,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其实这个量是非常大的。但是现在是1%左右这样一个水平,并没有在疯狂地补栏,很有可能未来的供给也没有出现一个大的增长,需求旺季马上就要到了,很有可能价格还是会上去的。 供给对于养殖行业的价格影响,确实是非常重要的。然后再叠加养殖户阶段性压栏,就会造成阶段性的供需错配。但它不是最核心的因素,最核心的因素是:第一,底部去化的程度高不高;第二,底部补栏的情绪高不高;第三,手上有猪的养殖户压栏的情绪高不高,主要就是从这几个方面就能够去判断未来一段时间猪肉供给的变化,然后再进一步去判断猪肉价格的变化方向。 主持人:其实主导本轮价格走势最核心的在供给端,供给端的本质上还是因为过去产能过剩。猪价过低,所以养猪的人觉得养猪并不划算,或者说他的收入比他的成本可能还要低,这种时候他就去产能,然后在去产量的过程之中,市场上有千万的养殖户,他在判断未来趋势的时候,并不能准确预估未来需求供给的缺口,所以当他看到价格很低的时候,他扛不住了,觉得养猪还亏钱,就不养了,就开始去产能。 因为猪出生到出栏这个过程周期基本在十个月左右,周期是非常长的。所以在运行的过程中一旦供给缺口出来之后,很难马上进行补足,这种产能缺口会很快体现在推动猪肉价格上。所以在当前,虽然猪肉价格不低了,但往后来看只要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缺口存在,那价格仍然可能会有进一步上升的可能。从整季度来看,基本面给出的信号是猪肉的产能缺口导致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上行,即使不上行,也会比较坚挺。 4、养殖行业基本面确定性相对较高 主持人:我们可以发现养殖板块的确定性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而四季度是全年收官之战,从现在市场外部的环境上来看,市场的情绪是比较低的,市场已经不再是围绕经济复苏这条主线,而更多的是围绕经济这条线,所以从交易的逻辑上会发现,在八月中旬以来涨得比较多的基本上就是上游的周期产品,包括能源相关、农业相关、原材料这些主线,所以围绕经济展开这些结构性投资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这里想问一下,首先您觉得从投资的角度上来说,追逐确定性是不是四季度的一个逻辑?第二就是说您觉得养殖ETF在确定性上是不是有相应的优势? 梁总:我先回答第二个问题,我觉得首先养殖ETF(159865)的基本面确定性还是比较高的,但是资本市场有时候想法不完全一致。养殖ETF在九月的表现其实是不好的,是调整下跌的,但是猪肉的价格其实从四月就触底,然后五六月就开始慢慢筑底回升,六月、七月往上冲这样的一个状态,八九月就是在高位震荡调整了一段时间。 而粮食价格其实就是饲料的价格,对猪肉成本来说,现在都不是问题,因为猪肉价格的平均成本差不多是在十五元/公斤,这是它的平均成本,现在都卖到26.5元/公斤了,肯定可以远远覆盖它的成本。到了现在远高于成本的价格,但是九月养殖ETF反而是跌的,所以其实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事情。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暂时的行为,猪肉价格在20元/公斤的时候,市场认为可能不会维持太长时间,这可能是市场当时的一个担忧。所以国庆期间猪肉价格创出新高,我觉得对于资本市场的情绪来说是一件非常正面的事情。供给确实比较紧缺,市场也会认可这个价格,反过来由于价格创出新高驱动资本市场去更进一步了解基本面,而这也会让资金在四季度去追逐养殖板块的相对确定性。 所以我们认为三、四季度,甚至明年的一季度养殖行业的基本面应该都是好的,季报应该都是可以比较坚挺。但基本面的强劲不绝对等于二级市场上会有同样的表现。国庆期间的猪肉价格表现,会驱动大家对于养殖行业基本面的思考,那之前的担忧就会驱散了。 养殖ETF(159865)在九月的时候,最低点价格甚至跌破了8毛钱,这是非常难以想象的。因为这个产品最低价格是在2021年的9月1号,是0.7元左右的价格。然后今年9月份的时候又回到了7字头的时代。但是猪肉价格上一轮的最低点是2021年的国庆期间(10.8元/公斤),一年后在今年的国庆创出了价格上的新高(26.5元/公斤),这个价格已经不止翻倍了,但是二级市场没有表现出翻倍的现象,甚至还回到了0.7这个7字头的价格时代。所以这个里面其实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我认为其实大家是在博弈未来猪肉价格的坚挺空间,而国庆期间这个价格新高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它可以强化一个预期,就是猪肉价格可以持续在高位运行一段时间。四季度养殖ETF(159865)相关产品还是具有一定的确定性的,因为市场之前对价格的预期走低了,现在基本面上的确定性导致二级市场的表现有可能也会跟着发生纠偏。 我们再接着来说大盘里面它的确定性的情况,我们觉得如果四季度表现不太好的话,那养殖ETF应该来说会成为一些资金选择的一个比较确定的方向,因为它的基本面相对来说还是确定的。由于经济整体的表现、很多行业可能都不是特别理想,那养殖行业的业绩表现相对还是不错的,属于绿丛中的一点红。 其实我们也会看到,由于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一些经济上的悲观预期可能也会慢慢走过去。在这样的过程中,市场有可能是在不断的寻底、然后筑底的过程,也不排除四季度,大盘它也会出现一定机会的可能性。如果大盘出现了一些阶段性、整体性的机会,市场有可能就会去选择一些更有进攻性的品种,这种情况也是可能存在的。参考一下今年四月底到七月初这样的一个反弹的阶段,科技成长板块可能会是更受欢迎的。如果市场整体机会比较好的话,有可能会分流一部分,像养殖行业或者说其他行业的一些资金,这种情况也是可能出现的。 但整体来看,我们觉得养殖行业大家还是可以考虑把它作为投资组合里的一部分,不要全部买一个品种,因为没有什么东西都是100%确定的。我们觉得可能比较适合做什么呢?就是作为一种不确定性的一个防守,可以放在你的组合里,有可能会使你的投资组合有一个优化的表现。 主持人:基本面来看,刚才也说到了,我们至少先看到明年一季度。明年二季度以后养殖的基本面是什么样的,我们可能还要走一步看一步,就是等到更多的数据和信息后再去判断。所以这个是养殖行业和养殖ETF(159865)的情况。 这一期,我们也称之为叫国庆之后的特别节目,站在当前的时点,第一,市场比我们之前的预期可能要更悲观一点;第二,在情绪比较低的这个环境下,起码站在当下这个时间,我要追逐相对的确定性,然后在确定性的中沿着经济的主线来看的话,养殖对应的这个猪周期板块,无论是从市场定价,还是从基本面的角度,一方面基本面确定性比较高,另一方面它的定价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充分,甚至还有回调的情况,所以现在估值相对于它的确定性来说并不是特别的高,我们觉得沿着防御的这个思路去进行相应配置是比较好的方案。 这一期非常感谢梁总能做客我们的直播间,希望大家在国庆假期回来后,能根据最新的信息及时对局势、对确定性比较高的板块、对四季度布局的方案,形成初步的理解和认知。
lg
...
有连云
2022-10-14
鸡蛋聚焦:蛋价怎么上天的?盘面边际略弱势,市场在交易什么?
go
lg
...
,使得供需节奏对封控管控更为敏感。此外
生猪
价格高位、气温骤降对产蛋率恢复的影响也有推波助澜。 山西等地的日益累积的库存又使得市场担心会议后集中释放,相对高位又引恐高情绪,因此盘面这两日呈现弱势情况,短期关注现货价格高位支撑情况,盘面可能呈现震荡。
lg
...
金融界
2022-10-14
国家发改委:专家认为后期
生猪
价格存在下行风险,建议养殖户及时出栏
生猪
go
lg
...
展改革委价格司组织部分业内专家,对近期
生猪
市场供需和价格形势进行分析研判。专家指出,从历史数据看,剔除2019~2020年
生猪
产能受到严重冲击的极为特殊年份,2019年前历次“猪周期”
生猪
平均价格最高点为每公斤21元左右,即使考虑近年来成本上升因素,目前价格也已经处于过高水平。专家认为,近期
生猪
价格明显上涨,重要原因是部分养殖户为博弈后市行情,出现非理性的过度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等行为,减少了市场供应量。当前国内能繁母猪、新生仔猪、育肥猪存栏量连续多月上升,总体并不缺猪,一旦压栏和二次育肥
生猪
集中出栏,届时猪价可能阶段性快速回落。 专家提示,目前
生猪
价格已经处于过度上涨区间,价格波动风险明显上升,建议养殖户顺势出栏育肥猪,及时“落袋为安”,规避价格波动风险。
lg
...
金融界
2022-10-14
节前大跌节后大涨,鸡蛋“淡季不淡”涨至每斤6元!“二师兄”不足半月飙升11%
go
lg
...
的价格随着猪肉价格的走高而跟涨。昨日,
生猪
期货主力合约最高触及24150元/吨(折合24.15元/公斤),较9月底21635元/吨的低点累计飙升11%,同时刷新2021年5月以来高点。 十一长假期间,国内
生猪
价格出现显著涨幅,
生猪
(外三元)价格自9月底上涨了近3元/公斤,出栏均价也整体上移了2元/公斤。 对于猪价近期上涨的因素,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高级农产品研究员毕慧分析,一是大的养殖厂出栏量阶段性减少,散养户由于价格上涨,出现压栏惜售情绪,导致市场上阶段性供应量低于正常预期。二是肥标猪价差价格拉大,二次育肥吸引力增强,压栏的这部分产能集中在9月份。十一假期期间猪价延续了显著上涨,所以到目前二次育肥的积极性依然很强。 对此,国家发改委10月9日宣布,由于近期
生猪
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已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为切实做好
生猪
市场保供稳价工作,近日国家将投放今年第五批中央猪肉储备。 华泰期货农产品研究员研究员认为,当前寒潮天气对于北方地区的影响较大,气温急剧下降,对于
生猪
消费会有较大的刺激。从历史数据来看每年的9月到年末的
生猪
消费都会有一个周期性的增长,随着消费的复苏预计
生猪
现货价格会保持坚挺。 然而,不可忽视政策对于
生猪
市场的影响,随着价格的逐步走高预计后续可能会有继续抛储来平抑价格,短期内可能对
生猪
价格造成影响。目前来看,去产能影响逐步显现,散户惜售情绪逐步发酵,随着气温降低消费触底反弹,预计未来
生猪
现货价格会维持坚挺。
lg
...
金融界
2022-10-13
养殖行业持续走俏,养殖ETF(159865)涨超3%,大北农涨超9.1%
go
lg
...
65)涨超3%,成交额超1.4亿元。
生猪
价格自4月以来上涨趋势明朗,但二元母猪价格却不温不火,仔猪价格自6月下旬开启震荡偏弱走势,反应了行业补栏情绪偏低。白羽肉鸡方面,前期白鸡价格低迷,产能持续去化;同时海外引种受阻进一步缩减产能,有望加速白鸡步入新一轮上升周期。黄羽肉鸡方面,4月以来黄鸡价格持续走高,未来预计肉鸡供给偏紧态势持续,同时在
生猪
高价位带动下,黄鸡价格有望维持较高景气。 东亚前海证券表示,
生猪
养殖方面,猪价已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下半年供紧需宽态势下猪价有望高位运行,行业景气上行。肉鸡养殖方面,白鸡产能持续去化,拐点有望加速到来;黄鸡产能去化兑现,景气有望持续。动物保健、饲料方面,养殖后周期行业有望随下游禽畜养殖行情转好而迎来盈利能力的改善。
lg
...
有连云
2022-10-13
10月12日上海梅林(600073)龙虎榜数据:机构净卖出535.7万元,北向资金净卖出5082.06万元
go
lg
...
食品生产、销售企业之一;公司打造了包含
生猪
养殖、屠宰分销、肉制品深加工及分销的全产业链,
生猪
养殖业务主要通过自繁自养和外购仔猪相结合的养殖模式,屠宰产品为“苏食”和“爱森”品牌的各类分切冷鲜猪肉及冷冻猪肉;21年猪肉制品收入42.15亿元,
生猪
养殖收入11.45亿元,合计营收占比22.7% 3、光明食品集团旗下;公司主要从事猪肉类食品、牛羊肉类食品及品牌休闲食品行业,在肉类罐头食品、牛羊肉、蜂蜜、奶糖等细分行业居行业龙头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家机构给出评级,增持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8.73。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4605.23万,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出64.14万,融券余额减少。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上海梅林(600073)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较差。财务可能有隐忧,须重点关注的财务指标包括:有息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利润率、应收账款/利润率近3年增幅、经营现金流/利润率。该股好公司指标2星,好价格指标3星,综合指标2.5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 ~ 5星,最高5星)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2-10-12
上一页
1
•••
315
316
317
318
319
•••
334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给鲍威尔“送大礼”?!美联储降息暂停已成定局,6月再观望?
lg
...
中美都没说瑞士会晤是“正式谈判”!中国暴露政策局限性,鲍威尔要和特朗普对着干?
lg
...
【直击亚市】中美终于要谈了!中国央行突然大放水,美联储决议来袭
lg
...
中美突发重磅表态!特朗普称不会降低对中国的关税以启动中美贸易谈判
lg
...
黑天鹅不会发生!美联储决议展望:鲍威尔将维持利率不变 关键原因是……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9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42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