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中美突发!美国对中国这一关键原材料征93.5%反倾销税 相关股票应声上涨
go
lg
...
图来源:路透社) 路透社介绍称,石墨是
电动汽车
电池的关键材料。 路透社看到的商务部情况说明书显示,针对所有中国生产商的反倾销幅度和现金保证金率均为93.5%。 美国商务部表示,该命令将影响2023年价值3.471亿美元的进口产品。反倾销税适用于纯度至少为碳含量90%(按重量计)的阳极级石墨材料,可以是合成石墨、天然石墨或两者的混合物。 美国商务部于5月20日对中国阳极级石墨材料进行了单独但平行的反补贴调查,初步裁定征收反补贴税,对大多数生产商征收6.55%的税,但对湖州凯金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Huzhou Kaiji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rp)征收712.03%的税,对上海绍盛针织汗衫有限公司(Shanghai Shaosheng Knitted Sweat)征收721.03%的税。 该材料的最终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应于2025年12月5日前缴纳。 反倾销和反补贴案的申请人均为美国活性阳极材料生产商协会(American Active Anode Material Producers),这是一个由美国生产商组成的临时联盟。 该联盟包括位于纽约州桑伯恩的Anovion Technologies公司、位于路易斯安那州维达利亚的Syrah Technologies LLC公司、位于田纳西州查塔努加的Novonix Anode Materials公司、位于北卡罗来纳州利兰的Epsilon Advanced Materials公司以及位于佐治亚州玛丽埃塔的SKI US Inc公司。 目前全球电动车供应链已面临北京方面对部分关键矿产和电池技术的出口管制,美国对石墨征收反倾销税势必加剧情况。 电池材料制造商股价应声上涨 美国彭博社周五最新报道称,美国商务部对从中国进口的石墨征收93.5%的初步反倾销税后,电池材料制造商的股价上涨。 (截图来源:彭博社) 澳大利亚石墨矿商Syrah Resources Ltd.的股价一度飙升38%,韩国浦项制铁未来M公司(Posco Future M Co.)的股价上涨24%。这些股票以及其他亚洲股票的上涨,追随了包括Nouveau Monde Graphite Inc.在内的加拿大同行早些时候的上涨。 (截图来源:彭博社) 美国商务部周四在一份文件中确认了这一关税,最终计划预计将于12月5日公布。美国认定,占据石墨加工产能主导地位的中国一直在对该行业进行不公平补贴。 石墨是
电动汽车
电池阳极的关键原材料,据彭博新能源财经报道,美国进口的石墨约三分之二来自中国。美国试图通过《通胀削减法案》下的补贴合格措施,鼓励
电动汽车
制造商减少对中国零部件的依赖。 Timefolio Investment Management驻首尔总经理Namho Kim表示,对中国依赖程度较低的电池材料公司将成为主要受益者。
lg
...
风枫
07-18 09:31
24小时环球政经要闻全览 | 7月18日
go
lg
...
初步征收93.5%的反倾销税。该材料是
电动汽车
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美国商务部认定其在美售价低于公平市场价值。 OpenAI发布ChatGPT Agent:能主动思考、自选工具,智能体赛道大变天 据AIGC开放社区,OpenAI通过技术直播发布重磅产品ChatGPT Agent。ChatGPT Agent具备自主思考和行动的能力,能够主动从其技能库中选择合适的工具,包括Operator、 Deep Research和ChatGPT来完成各种超复杂任务。 奈飞第二季度营收110.8亿美元 奈飞第二季度营收110.8亿美元,预估110.6亿美元;第二季度每股收益7.19美元,预估7.08美元;第二季度自由现金流22.7亿美元,预估21.7亿美元。奈飞预计全年营收448亿-452亿美元,此前预计435亿-445亿美元。 台积电二季度净利润暴增近61% 台积电第二季度销售额9337.9亿元台币,同比增长39%;第二季度毛利率58.6%,前季58.8%,预估57.9%;第二季度净利润3983亿元台币,同比增长61%,超出市场预期并创下历史新高,主要得益于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对半导体需求的激增。 亚马逊AWS云计算部门裁员 据CNBC,亚马逊周四证实,正在裁减云计算部门的部分员工。 亚马逊发言人Brad Glasser表示:“在对我们组织架构、优先事项以及未来的工作重点进行了全面审查之后,我们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商业决定——在AWS的特定团队中裁撤部分职位。我们并非轻率做出这一决定,我们也承诺会在员工过渡期间给予支持。”
lg
...
格隆汇
07-18 08:17
中国濒临倒闭的无人机电池厂商因乌克兰战争而焕发生机,向俄乌双方大量出售产品
go
lg
...
多个行业也面临类似激烈的竞争,尤其是在
电动汽车
和电商领域。北京已多次表示要打击恶性竞争行为,并警告称,持续不断的价格战将阻碍创新。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07-18 00:00
价格战加剧通缩压力,中国二号人物最新发声!
go
lg
...
高层会议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呼吁加强
电动汽车行业
的价格监管。目前中国政府正试图遏制加剧经济通缩压力的激烈价格战。 李强特别点名国内电动车行业,要求强化成本监管和价格监测。他还呼吁主要汽车制造商及时支付供应商款项,同时在定价上保持更多自律。 李强表示,汽车制造商应通过技术创新和质量升级提高自身竞争力。 对供应过剩和激烈价格战酝酿已久的担忧已浮出水面,中国政策制定者点名批评了所谓的“内卷”——在产能过剩行业(如电动车、太阳能板和钢筋)中出现的激烈但往往具有破坏性的竞争。 数据显示,随着价格战冲击企业,中国5月份工业利润同比下降9.1%;今年前6个月出厂价(PPI)同比下降2.8%。 尽管5月份中国车企利润同比下降11.9%,但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1.7%,其中一半以上为新能源汽车。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今年5月曾呼吁停止“恶性竞争”,称其侵蚀了企业利润,并威胁供应链安全。 疲软的消费者需求也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李强还呼吁加大提振国内消费的力度,取消“妨碍居民消费的不合理限制”,并优化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周二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光伏、建材和汽车行业在缓解降价压力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而无需政府干预。 不太可能减产 尽管中国正在调整政策措辞以应对价格战,经济学家指出,北京需要在遏制过剩产能与维持增长和就业之间找到平衡,特别是在中美激烈的贸易战令外需前景蒙上阴影的背景下。 野村银行的经济学家表示,解决产能过剩的举措将要求对那些亏本销售的制造商进行大规模减产。 然而,对工业部门投资和产出进行限制可能会给经济带来新的拖累。 Evercore ISI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策略师Neo Wang表示:“减产不可避免地会以牺牲增长和就业为代价。”他指出,北京不太可能大幅削减产能。 “维持增长和保障就业比纠正通缩或通货紧缩对北京来说优先级更高,”Wang补充说,并强调,“到目前为止,这些声音更像是一次短期运动的口号,而不是改革的前奏。” 中国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二季度经济增长超出预期,增长5.2%,使全年5%的官方增长目标有望实现。 经济学人智库高级经济学家Tianchen Xu表示,尽管一些行业的公司据悉计划减产,但这不太可能转化为更广泛的供应收缩。 “总会有人希望通过低价扩大市场份额。即便形成价格联盟,企业也仍可能背叛联盟、压低价格与竞争对手拼杀,”Tianchen Xu说。
lg
...
风起
07-17 16:31
不只是“内卷”,汽车价格战怎么打成这样?
go
lg
...
不只 “内卷” 那么简单。泰康中证智能
电动汽车
ETF(159720)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Video标签。
lg
...
有连云
07-17 11:49
美众院议长透露:马斯克与特朗普争吵后换了手机号码
go
lg
...
的结果可能没有达到他的所有期望,例如,
电动汽车
和拜登的强制令等等。但也有其他的事情。” “但是你看,我让别人来评判。我必须把目光放在主要事情上,继续前进,我正努力成为所有事情的和事佬。” 这位众议院共和党领袖承认,他和马斯克一样对迅速增长的国债深感担忧,但强调“我们无法在一夜之间解决问题”,并指出共和党人正计划通过“撤销拨款法案”(rescission package),这将使他们能够收回之前分配的政府支出。 “听着,埃隆是个天才,”约翰逊说。“他做的事情我甚至都无法理解,但他的专业领域之一不一定是起草立法,对吧?” 关于他目前与马斯克的关系,约翰逊说,“很明显,我对埃隆没有任何不满。” “我非常尊重他所做的一切,我只是想让他完全理解我们在做什么,并提醒他我们的战略。这是一项长期计划,”他说。 “我们无法在一夜之间解决这些问题,但我们有一个计划,我认为这会让所有担心我们的赤字和债务的人感到高兴。”
lg
...
金融界
07-17 08:17
4年翻5倍!马斯克旗下SpaceX启动内部回购,估值达4000亿美元
go
lg
...
TradingKey - 比起
电动汽车
制造商特斯拉,资本市场似乎认为马斯克旗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更有看头。在最新的内部股票回购的计划中,SpaceX估值来到了4000亿美元,为四年前的五倍有余。 据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报道,SpaceX公司拟斥资最多12.5亿美元进行内部股票回购,此举将允许一些早期员工和投资人变现。 据悉,SpaceX计划以每股212美元的价格进行进行股份回购,这对应着公司总估值达到4000亿美元,分别高于2024年12月的每股185美元和3500亿美元。 相较于2021年早些时候红杉资本以740亿美元的总估值进行的投资,如今SpaceX估值是四年前的5.4倍。而同期,特斯拉总市值从7600亿美元升至1万亿美元,增幅为32%。 分析认为,公司持续的股票回购行为和更高的回购价格不仅强化员工激励机制,也反映出公司未来价值的增长前景。 SpaceX是商业航天发射市场的领导者,其星链是全球最大的低轨卫星星座,以超7000颗在轨卫星占据全球活跃卫星60%以上。该公司星链业务2024年营收预估为82亿美元,用户数超500万。 在6月马斯克和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网络骂战中,马斯克曾威胁取消SpaceX的联邦合同,此举被业内认为会挑战美国太空安全,凸显SpaceX在太空领域的不可替代性。 本周有消息称,SpaceX正在计划利用星舰在太空中进行药物研究,这一动态将为这家全球最具价值的初创企业开辟新的业务线。 原文链接
lg
...
TradingKey
07-16 19:58
福特 Q2 财报将至!电动车退潮但研发难停,关税与税收优惠如何角力?
go
lg
...
Blue部门裁员8000人,以确保其
电动汽车
计划获得充足资金。当时人们认为,内燃机(ICE)即将退出历史舞台,核心目标是全力以赴发展
电动汽车
。 随着《大而美法案》(简称OBBBA)的通过,
电动汽车
不再是美国政界的“宠儿”。购买
电动汽车
的税收抵免将在9月30日到期,而企业平均燃油经济性(CAFE)的违规罚款已被设为0美元。这意味着,尽管汽车制造商仍需向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报告燃油里程,且从技术上讲,达到里程目标的要求仍在法规中,但未达标的罚款如今已不复存在。特朗普的首次减税就以类似方式取消了奥巴马医改中的个人医保强制令。 为避免任何疑问,需要澄清一点。NHTSA和环境保护局(EPA)的各自强制令都已失效。EPA的强制令——基于温室气体排放水平(而非严格意义上的里程),但仅测量尾气排放,因此实际上相当于间接的
电动汽车
强制令——并不属于OBBBA的内容。 然而,EPA已宣布,作为特朗普早些时候关于取消
电动汽车
强制令的行政命令的一部分,正在重新评估其温室气体规则。因此,将其称为“已失效”也是合理的。虽然EPA的评估结果尚未正式公布,但完全有理由相信,最终结果只会是特朗普早已表明的期望。
电动汽车业
务的持续需求 预测该法案对福特的影响有些复杂。简而言之,福特在
电动汽车
上的亏损主要源于下一代车型的研发支出,而非当前一代车型的生产。在有限范围内,
电动汽车
生产本身造成的亏损,很难与内部以不合理价格(未反映公平市场估值)交易
电动汽车
合规积分的行为区分开来。 这种情况短期内也不太可能改变。即便OBBBA已通过,福特在彻底回归纯内燃机模式前,仍需谨慎考虑下一步行动。首先,只有美国的
电动汽车
强制令被废除了,欧洲和其他国家的相关政策仍是必须考虑的因素。事实上,特斯拉最近刚与包括丰田和福特在内的多家主要汽车制造商达成协议,在欧洲市场出售
电动汽车
合规积分。这些义务仍将持续,而从长远来看,避免这些义务的唯一方法就是继续留在
电动汽车
领域——这意味着仍需研发新车型。 假设
电动汽车
研发拖累了福特的财务表现,而每辆车的边际亏损在很大程度上是会计层面的“假象”(一旦补回合规积分的合理价值,亏损可能消失),那么这部分业务或许更应被视为对未来的“对冲”,而非管理层的决策失误。如果福特现在减少
电动汽车产量
,但仍继续研发,可能并不能减少亏损。因此可以大胆怀疑,在补回缺失的合规积分价值后,福特的
电动汽车
销售实际毛利率是否真的为负。 然而,要彻底消除公司在
电动汽车
领域的亏损,唯一的办法是关闭整个
电动汽车
部门,包括研发。这可能会让未来几年的利润表看起来很漂亮,但如果欧洲的
电动汽车
强制令持续存在,这将是一场巨大的赌博。事实上,美国的强制令未来卷土重来也并非不可能。 经销商的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OBBBA通过前,美国本土对
电动汽车
的“退缩”可能就已开始。福特根据对
电动汽车
客户的服务水平,将经销商分为三个等级。“Model e 认证精英店”是全电动经销商,拥有现场充电设施,可对
电动汽车
进行充电和维修;“Model e 认证店”提供的
电动汽车
服务相对有限,但仍能指导消费者适应这项新技术;而未认证的传统经销商则仍以内燃机汽车为核心。 曾几何时,
电动汽车库
存极度短缺,这让福特对经销商拥有很大话语权,促使他们投资100多万美元成为认证店或精英店。但随着
电动汽车
销售趋于稳定、库存回升,福特提供的主要“诱饵”——保证
电动汽车库
存供应——变得不那么有吸引力了。一段时间以来,福特的
电动汽车
认证经销商数量不断减少。曾有一度,超过三分之二的经销商销售
电动汽车
,而现在,尽管库存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仍在销售
电动汽车
的经销商已不足一半。 关税、购买力与新的税收减免 与此同时,关税问题仍未解决。自“解放日”以来,汽车行业一直是受影响最严重的经济领域之一。福特真正的风险并非关税本身,而是关税可能引发的二阶效应——消费者在汽车领域的购买力收缩。几年前,福特停止生产轿车和大多数3万美元以下的车型,这意味着消费者转向更经济的车型,可能比转向非外国生产的车型影响更大。 然而,OBBBA或许能在这方面给福特带来帮助。法案中包含一项为期四年的临时税收减免政策:购买美国制造汽车的利息支出可享受税收抵扣。大多数福特车型可能都符合条件——假设,希望支持美国制造业复苏的特朗普政府,对“美国制造”的界定会像福特自身那样宽松。 这项政策仅允许抵扣利息,而非返还购车价。但即便如此,以一辆4万美元的新车、5年期贷款、平均利率7.5%计算,利息总额约为7500美元。按20%的加权平均所得税率计算,税收优惠接近2000美元。这虽然远不及
电动汽车
失去的1.15万美元抵免,但好处是适用于所有车型(而非仅限
电动汽车
)。因此,这对美国汽车购买者的整体购买力提升——这才是福特真正关心的——不仅能抵消
电动汽车
抵免的损失,甚至可能更胜一筹。 这至少能部分抵消关税的影响。每辆车的节省额约为之前的1/6,但美国市场销售的内燃机汽车数量是
电动汽车
的15倍。因此,对除纯
电动汽车公司
外的几乎所有制造商而言,这都明显提升了购车者的消费能力。 未来四年,汽车激励政策的结构可能会发生变化,以最大化这种优势。预计0%利率优惠会减少(因为这与利息抵扣政策相悖),而固定金额的折扣会增多。 员工定价与利润压缩 当然,即便福特有意调整产品策略,生产线的重新定位也需要时间,且目前福特尚未有任何相关迹象。因此,过渡期内,福特找到了一个更简单的降价方式:直接压缩自身利润。 4月2日关税生效后,几周内福特就推出了“员工价”购车活动,作为“产自美国,为了美国” 活动的一部分。该活动强调了公司的本土制造基础。给“员工价”加上引号,是因为有证据显示,福特同时取消了大量现有回扣和折扣。因此,向所有人开放的“员工价”,未必等同于4月1日员工实际享有的价格(员工价通常可与回扣和折扣叠加)。 福特声称自己比其他制造商更“美国化”,这有一定道理。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家公司的供应商来源可能是另一家公司的销售渠道。企业实际上很难追踪供应商的所有原材料来源——即便交易发生在美国境内,也不意味着所购产品是在美国生产的。 这一点已有体现。关税生效后不久,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被问及福特90%的钢材来自美国供应商时,紧接着承认自己不知道这些供应商从哪里采购钢材,因此福特的实际风险可能远高于这个表面数字。 即便福特的进口依赖度低于许多竞争对手,其具体的海外进口风险敞口也不够透明。福特管理层未予证实,但有分析师估计,即便福特的大多数汽车在美国组装,其约350亿美元的汽车零部件仍来自美国境外。 持续的保修问题 最后,福特的保修问题似乎也未完全解决。事实上,福特在这方面的窘境正日益加剧。就在几天前,《华尔街日报》报道,福特已打破单年度安全召回次数的纪录——而且这还只是今年(距离年底还有六个月),而非2024年。 保修问题这里不再赘述。只想说,在福特解决保修问题之前,投资者对于福特还是要保持谨慎。因为从目前来看,福特在这方面的问题似乎毫无改善。 总结 OBBBA的影响将是重大的,但这不仅仅关乎一家公司生产多少辆
电动汽车
。毫无疑问,特斯拉和Rivian会因税收抵免取消而受到更大冲击,但如果认为像福特这样的全球化企业如今可以彻底抛弃
电动汽车
战略、回到过去的“好日子”,那就错了。福特会在可能的范围内缩减以美国为中心的
电动汽车业
务(比如经销商层面的调整),但其
电动汽车
研发支出会持续——这意味着,目前
电动汽车业
务的大部分亏损可能也会继续,至少在福特学会更好地制造
电动汽车
之前是如此。 与此同时,对福特而言,关税的威胁更多体现在对美国购车者消费能力的影响,而非对生产的扭曲——至少作为一家相对“美国化”的制造商是如此(尽管我们并不清楚其“美国化”的具体程度)。OBBBA或许能略微缓解这种威胁,且目前来看,福特受到的冲击似乎小于其他制造商。 尽管有这些积极因素,但特朗普的税法并未消除福特在
电动汽车
领域的沉重成本。即便关税带来的压力有所缓解,这也不会反映在第二季度财报中——财报很可能会显示,因全季度促销,利润率已被压缩。 $福特汽车(F)$
lg
...
老虎证券
07-16 19:28
万里扬收盘上涨1.58%,滚动市盈率39.33倍,总市值101.20亿元
go
lg
...
要产品是乘用车变速器、商用车变速器、纯
电动汽车
EV减速器、“三合一”电驱动系统、“多合一”电驱动系统、ECVT电驱动系统、乘用车DHT混动系统、商用车混动系统、商用车电驱动系统、储能电站、电力。 最新一期业绩显示,2025年一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24亿元,同比8.74%;净利润1.08亿元,同比19.15%,销售毛利率17.80%。 序号 股票简称 PE(TTM) PE(静) 市净率 总市值(元) 13 万里扬 39.33 42.17 1.73 101.20亿 行业平均 46.06 48.56 3.82 87.56亿 行业中值 38.82 40.63 3.01 52.60亿 1 中创智领 7.70 7.79 1.36 306.37亿 2 华域汽车 8.72 8.73 0.92 583.88亿 3 模塑科技 10.91 10.98 1.89 68.76亿 4 潍柴动力 11.69 11.80 1.50 1345.70亿 5 常润股份 12.37 12.61 1.83 30.94亿 6 常熟汽饰 12.54 12.05 0.98 51.27亿 7 威孚高科 12.71 11.22 0.92 186.20亿 8 兴民智通 13.09 22.51 2.91 40.15亿 9 天有为 14.45 14.57 5.28 165.60亿 10 富维股份 14.61 14.75 0.88 75.05亿 11 富奥股份 15.12 15.13 1.26 102.33亿 12 岱美股份 15.14 15.40 2.50 123.54亿
lg
...
金融界
07-16 16:48
打破行业责任潜规则,比亚迪承诺为智能泊车全面兜底,智能车ETF泰康(159720)红盘震荡,近2周规模增长显著
go
lg
...
成交117.35万元。跟踪指数中证智能
电动汽车
指数(H11052)上涨0.43%,成分股银轮股份(002126)上涨7.56%,科达利(002850)上涨6.08%,电连技术(300679)上涨4.89%,芯原股份(688521)上涨4.63%,拓普集团(601689)上涨4.41%。 规模方面,截至7月15日,智能车ETF泰康(159720)近2周规模增长133.53万元,实现显著增长,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消息面上,7月9日,比亚迪宣布对搭载“天神之眼”智能驾驶系统的车辆,在智能泊车场景下的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打破行业责任模糊的潜规则。按承诺,符合条件的智能泊车场景中,若因系统异常或算法失误导致事故,本车维修费用、第三方损失等均由比亚迪承担,用户直接联系售后即可,不影响次年保费。 据了解,技术上,比亚迪“天神之眼”配备29个传感器构建360度感知体系,搭配84TOPS算力的英伟达芯片,代客泊车成功率达99%,为兜底提供支撑。此举提升消费者信任度,加速智驾普及,更树立行业责任标杆,推动智能驾驶进入“技术+责任”双升级阶段。 国金证券此前指出,国家级立法与地方性法规密集落地,为城市NOA构建制度框架,推动高阶智驾商业化进程。国务院将《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纳入立法计划,北京、武汉等地出台地方性法规,为L3级及以上高阶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构筑法律基础。成本端,激光雷达、算力芯片等核心硬件成本快速下降,叠加车企自研能力提升,推动智驾功能从高端车型向大众市场下沉。 智能车ETF泰康紧密跟踪中证智能
电动汽车
指数,中证智能
电动汽车
指数选取主营业务涉及智能
电动汽车
动力系统、感知系统、决策系统、执行系统、通讯系统、整车生产以及汽车后市场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智能
电动汽车产业
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中证智能
电动汽车
指数重仓的权重股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在电池技术、智能座舱等领域已形成护城河,政策红利下有望在反内卷浪潮中抢占先机,进一步巩固市场份额。 智能车ETF(159720)紧密跟踪中证智能
电动汽车
指数,覆盖动力系统、感知决策系统、整车生产全产业链,一键打包政策受益龙头,快速布局行情。 相关产品:智能车ETF泰康(159720)。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7-16 13:27
上一页
1
•••
6
7
8
9
10
•••
985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下周市场预测:政策转向与技术调整并行,市场或迎关键窗口期
lg
...
加税之后促和解?特朗普因东南亚外交获诺奖提名
lg
...
【美股天天说】减肥药概念股迎利好消息 川普新政策或给医药股带来喘息之机
lg
...
伯克希尔利润承压:高关税冲击初现,巴菲特提前示警
lg
...
周评:美元承压,黄金上攻,美股剧震——政策博弈与数据错位下的市场转折周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