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中国经济“可怕”一幕!中国面临1960年代以来最长通货紧缩周期 为何难以摆脱它?
go
lg
...
彭博社指出,美国和其他大型经济体在新冠
疫情
后重启经济时,物价飙升,因为被压抑的需求与许多商品供应短缺同时出现。外界原本预测中国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但事实证明是错误的。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较弱,房地产市场低迷削弱信心,导致人们不愿购买大件商品。 科技和金融等高收入行业的监管收紧导致裁员和减薪,进一步抑制消费欲望。推动制造业和高科技产品发展的政策刺激产量的增加,但对这些产品的需求一直疲软,迫使企业降低价格。 价格下跌有什么不好? 价格下降起初对消费者来说是个好消息,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人们会再次开始消费。事实上,他们可能会推迟购买昂贵的商品,希望价格进一步下跌。 推迟消费将进一步抑制经济活动,侵蚀企业利润,减少招聘和投资,并给收入带来压力。这可能导致支出再次下降,价格进一步下降。 通货紧缩还可能提高经济中的“实际”利率水平,即经通胀调整后的利率水平。更高的偿债成本使企业更难进行投资,这反过来又抑制需求,引发更多的通货紧缩。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这种“债务通缩”可能引发经济衰退,因为人们会拖欠贷款,银行也会受到损害。 (截图来源:彭博社) 中国的通货紧缩问题为何难以解决? 彭博社分析称,北京方面过去曾通过强力放松货币政策和大规模财政刺激措施应对通货紧缩。但自
疫情
爆发以来,中国政府对刺激措施更加谨慎,担心经济债务负担过重。 中国政策制定者不愿回到建设基础设施和推动房地产繁荣的老路上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决心将经济转向先进技术等新的增长动力。 因此,中国政府的刺激措施相对克制,投资者对经济前景仍有些悲观。今年早些时候,中国10年期政府债券收益率跌至创纪录低点,这是悲观迹象之一,随后债券收益率有所反弹。
lg
...
tqttier
03-17 14:58
创纪录美元和人民币被兑换成港元!特朗普让中国股市好起来了
go
lg
...
股市的低估值并非毫无原因。许多投资者在
疫情
期间遭遇政府对科技行业的监管打击,而房地产市场和整体经济仍存不确定性。此外,相比美国白宫权力的集中,北京的政治环境更加严峻。 然而,在人工智能初创公司DeepSeek发布其R1推理模型后,科技股迎来一波大涨,使投资者看到上涨空间。此外,财政刺激政策可能推动消费增长——消费疲软长期以来是中国经济的一大拖累。 部分全球资金流入中国股市的同时,也在撤离韩国和印度等市场。根据路透社对十多位基金经理和策略师的采访,J.P. Morgan的Serene Chen表示,过去几周内,创纪录数量的美元和人民币被兑换成港元,显示资金大量流入香港股市。但她未具体透露金额或时间段。 Greenwoods Asset Management的Leo Gao表示,他在2月初DeepSeek崭露头角后,已清空其投资组合中的所有美国公司股票。这位亚洲最大对冲基金之一的高级投资经理在3月份向投资者表示,他对中国科技企业以及迎合消费习惯变化的公司尤为看好。 转向中国市场 上周末特朗普未排除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加剧市场恐慌情绪。此外,白宫在关税政策上的反复无常——如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关税的临时推迟——让投资者不安。 与此同时,经济增长放缓的数据使人们对美国能否继续跑赢其他发达经济体产生怀疑。美股估值过高,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波动。 特朗普对市场波动轻描淡写,并多次表示“关税将让我们的国家富裕起来”。 相比之下,中国持续推出经济和市场支持措施。今年2月习近平与商界领袖罕见会谈,这一举动被投资者视为积极信号。 Pictet Wealth Management的首席亚洲策略师Dong Chen表示:“中国现在成了市场中的‘理性大人’。” 摩根士丹利的数据显示,外国基金在2月份向中国股市投资38亿美元,结束了连续三个月的资金外流。 总部位于纽约的Principal Asset Management首席执行官Kamal Bhatia表示,长期投资者更青睐可预测的市场环境。他指出:“即使是规模庞大、经验丰富的投资者,也不希望投资逻辑在短短三年内不断改变。” 一些投资者认为,欧洲和中国股市的上涨带有讽刺意味,因为特朗普政府曾将这两个地区视为地缘政治竞争对手。 Baird的美国投资策略师Ross Mayfield表示:“特朗普政府对外国政府施加的压力……实际上在许多情况下反而推动了这些国家的市场表现。” 此外,特朗普对北约盟友支持态度的不确定性,促使欧洲推出潜在的财政刺激计划,推动了该地区国防股上涨。然而,欧洲股市长期面临高企业税、经济增长缓慢以及缺乏大型科技公司的挑战。 Pictet的Wong表示:“随着投资者适应市场叙事的变化,资本将流出此前过度拥挤的市场,流向新的机会。” 结构性机会还是短期现象? 然而,市场仍然存在疑虑:中国的公司治理标准、通缩压力以及与美国的新一轮贸易战可能影响投资情绪。 去年9月,北京宣布刺激政策后,股市短暂上涨,但随后很快回落。Pictet的Chen表示:“投资者对中国股市仍有创伤性记忆。过去,中国股市一度被认为‘不值得投资’,这种通缩相关的担忧仍未完全消散。” Bhatia指出,近期客户咨询的重点更多集中在战术性投资配置上,即利用短期市场趋势和经济变化进行投资。 DWS高级投资经理Lilian Haag表示:“过去十天已经非常清楚地表明,实行地区多元化的投资策略是有回报的。”
lg
...
风起
03-17 11:30
中国经济重大信号!中国制定提高收入和促进消费的计划 今日官方或宣布大消息
go
lg
...
制度,并加强投资对消费的拉动作用。 自
疫情
结束以来,刺激消费一直是政府面临的挑战。零售销售一直低迷,而消费者价格在2月份出现一年多以来的首次通缩。 在本月举行的全国人大会议上,中国领导层将促进消费作为首要任务,为国家主席习近平执政十多年以来首次。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努力将内需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和稳定器。 中国国务院上周五宣布,财政部、央行等政府部门的官员计划于周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促进消费的措施。随后,中国股市上周五出现两个月来最大涨幅。 据国新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2025年3月17日(星期一)下午3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和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提振消费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东兴证券研报指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消费和投资更好结合,加快补上内需特别是消费短板,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政策的乐观表态为后续消费复苏奠定了坚实基础,虽然从基本面角度食品饮料整体消费环境仍处于低迷状态,但是随着刺激政策的不断落地经济复苏趋势确定,食品饮料消费有望追随经济复苏而复苏。建议关注宏观数据向好和政策催化下的顺周期板块消费复苏机会。 北京投资银行香颂资本(Chanson & Co.)董事沈萌表示:“有关促进消费的新闻发布会激发了人们对政策支持的预期。但如果没有提供增加收入的具体细节,这种乐观情绪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 中国提高收入和促进消费计划的其他亮点: 1.扩大适合个人投资者的债券相关产品种类; 2.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 3.为部分学生增加经济援助; 4.适当增加退休人员基础养老金; 5.确保失业救济金及时足额发放; 6.支持旅游景区拓展服务范围、合理延长营业时间; 7.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开设免税店; 8.加大对以旧换新支持力度; 9.适时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 10.有序减少消费限制; 11.加快发展智能穿戴、自动驾驶等新技术、新产品。
lg
...
tqttier
03-17 08:27
早报 (03.17)| 事关提振消费,中办、国办发文!多家上市公司遭“3·15晚会”间接点名;中东再燃战火,特朗普下令攻击胡塞武装
go
lg
...
欧洲央行副行长:当前不确定性高于新冠
疫情
期间 欧洲央行副行长金多斯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政策给经济带来的不确定性超过新冠
疫情
时期。金多斯称:“我们需要考虑当前环境的不确定性,它甚至比新冠大流行期间还要高。我们看到的是,美国新政府对继续推行多边主义并不十分开放,而多边主义是指跨辖区合作,为共同的问题找到共同的解决方案。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也是不确定性的一大来源。” 3. 报告: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平均睡眠时长为7.06-7.18小时 中国睡眠大数据中心发布会暨全国睡眠障碍筛查工作发布会于16日在京召开。会上发布的《2025年中国睡眠健康调查报告》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平均睡眠时长为7.06-7.18小时。该报告由中国疾控中心进行调查,揭示了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状况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贸发会议:2024年全球贸易额达33万亿美元新高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贸发会议)发布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贸易额达到33万亿美元新高,较2023年增长3.7%,但贸易增长势头在2024年下半年有所放缓。报告说,2024年全球贸易增长主要由服务业推动。过去一年服务业增长9%,占总增长的近60%,而货物贸易增长2%。 3. 海关发布:“海关将对进口煤炭实施延迟检查”为不实信息 据海关总署办公厅官方微博账号“海关发布”,近期,部分网络平台传播“海关将自4月1日起对进口煤炭进行延迟检查,或将导致通关时间延长,进口量减少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相关信息引发业界关注与讨论。经海关确认,此信息不实。 3. 印度黄金经销商大打折 2月份印度黄金进口量达20年同期最低水平 印度国内金价本周四创下每10克87886卢比的历史新高,约合每克732元人民币。有金店店主表示,顾客数量,尤其是实际购买的人数较此前明显下降。为刺激消费,印度经销商本周的黄金售价比官方价格低了每盎司39美元,达到近8个月来最高水平。由于金价屡创新高,需求受到抑制,印度2月份黄金进口量估计较上年同期下降85%,达到20年来同期的最低水平。 4. 美国向欧洲多国询问是否可供应鸡蛋 近日,北欧国家的鸡蛋协会表示,美国已与丹麦和其他欧洲国家取得联系,询问这些国家是否可以对美出口鸡蛋。2月份,美国鸡蛋价格同比涨幅高达58.8%。3月初,美国鸡蛋平均批发价达到每打(12个)8美元以上。受禽流感
疫情
影响,美国鸡蛋产能锐减,鸡蛋批发价格不断上涨。 5. 哈尔滨出台房地产新规 公摊面积、套内建筑面积等须“一目了然” 为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面积公示制度,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哈尔滨市住建局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商品房销售面积公示有关事宜的通知》,即日起实施。《通知》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销售商品房时,须在售楼处显著位置公示每套商品房的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公示建筑公摊部位及面积、每户分摊计算依据,提高面积公示透明度。 东方集团:3月18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股票简称将变更为“*ST东方” 中青宝:公司股票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股票简称将变更为“ST中青宝” 九鼎投资:公司与成都借宝、人人行科技不存在股权控制关系 国联水产:公司及子公司不存在被央视315晚会现场点名的情形 华闻集团:公司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浪莎股份:收到上交所监管工作函,正积极配合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核实相关事项 联合精密:股东郑梓贤计划减持不超过1.47%公司股份 国旅联合:公司股票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停牌一日 华闻集团:公司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周末重磅 美参议院投票通过!防止政府“停摆”;卡尼就任加拿大总理,直面美加贸易战升级;国务院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
lg
...
格隆汇
03-17 08:00
特朗普大举征税的真正原因?市场突传信号:美国拟建主权财富基金买入比特币
go
lg
...
22年为1118亿美元——这一年是新冠
疫情
时期进口商品购买量较高的一年。
lg
...
颜辞
03-17 07:32
2025南下资金提速2948亿港元,港股领涨全球
go
lg
...
020年前,港股外资流动呈震荡态势,但
疫情
后转为持续净流出。2024下半年起,外资流出放缓,春节后一度回流(Web ID: 4),支持年初及春季两波涨势。然而,近期行情震荡,外资再度流出,但规模较2020-2023年明显收窄,反映边际改善。 南下资金2948亿成增量主力 2025年以来,南下资金流入港股显著提速,截至3月7日累计净流入2948亿港元,远超2022-2024年同期(Web ID: 5)。2021年1月曾创单月超3000亿港元纪录,随后放缓,导致港股回调。如今资金回暖,港股通持股市值升至4.5万亿港元,占港股总市值12.7%,为本轮行情关键支撑。X帖子(Post ID: 3)显示3月10日单日净买入超290亿港元,创历史新高。 未来展望与市场驱动力 在中国经济复苏、政策发力及资本市场改革的推动下,低利率与企业盈利回升增强中国资产吸引力。恒生科技等新经济板块有望持续领跑,港股行情或继续向上。高盛预测(Web ID: 10),国际资金回流中国市场将延续,价值重估驱动长周期配置。 编辑总结 2025年港股领涨全球,恒生科技涨41.7%,南下资金2948亿港元成主力,外资流出放缓。独立行情与科技崛起凸显中国资产价值,政策与盈利改善为后市添动力。短期震荡难免,长期看好港股上行空间,投资者可关注科技与高股息板块。 名词解释 南下资金:通过沪港通、深港通从内地流入香港股市的资金。 恒生科技指数:追踪香港上市科技公司的基准指数。 独立行情:不受海外市场主导的本地市场走势。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1月中旬:港股启动本轮上涨,恒生科技涨41.7%。 2025年3月7日:南下资金累计流入2948亿港元。 2025年3月10日:南下资金单日净买入超290亿港元创新高。 国际投行与专家点评 “南下资金2948亿推动港股领涨,科技板块崛起是亮点。外资回流放缓但趋势改善,年内或破3万点,关注政策落地。” ——Michael Hartnett,瑞银全球策略主管,2025年3月15日 “港股独立行情反映中国资产重估,南下资金提速是核心。科技引领未来,短期震荡不改上行趋势。” ——Ellen Zentner,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2025年3月14日 “2948亿南下资金创纪录,港股成全球亮点。高盛看好资金回流,科技与国企股是投资重点。” ——David Kostin,高盛首席美股策略师,2025年3月15日 “港股涨27.1%领跑,南下资金注入信心。低利率与盈利回升支撑行情,年内目标30,000点。” ——Jane Foley,荷兰合作银行外汇策略主管,2025年3月14日 “南下2948亿提振港股,科技涨41.7%抢眼。中国资产吸引力提升,长期配置价值凸显。” ——Mark Haefele,瑞银财富管理全球首席投资官,2025年3月15日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3-17 00:11
经济学人:十大指标解释特朗普上台后的美国经济状况
go
lg
...
不受白宫直接控制。拜登的不幸在于,新冠
疫情
导致的供应链严重中断(尽管他的巨额刺激支出也加剧了问题)。 而特朗普同样无力降低因禽流感导致的鸡蛋价格上涨。令人担忧的是,如果他成功推行对几乎所有进口商品的高关税政策,通胀可能会进一步恶化。 目前,关税带来的潜在损害更多地体现在经济调查数据上,而不是硬数据上。 密歇根大学发布的一项备受关注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在3月初步数据为57.9,创下自2022年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如此低的读数通常预示着经济衰退。而通胀问题尤为突出——长期通胀预期已达到30多年来的最高水平。 当然,调查并非完美的经济指标。密歇根大学的调查结果往往受到党派立场的影响,如今民主党人对经济的悲观情绪远超共和党人。但其他指标也呈现类似趋势。 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Conference Board)发布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在2月份下降了7个点,创下三年多以来的最大跌幅。 尽管当前市场情绪低迷,但一个更基本的衡量指标是人们的实际收入。从这方面来看,数据暂时更加乐观。由于通胀自2022年6月以来放缓,平均工资的实际购买力接近五年来的最高水平。 但这一趋势始于拜登执政时期,特朗普执政后只是继续保持。 只要实际工资保持健康,消费者支出应该依然强劲。而只要消费者支出保持强劲,整体经济增长就能保持韧性(消费占美国GDP的约三分之二)。1月份零售销售有所下降,但不能将其归咎于特朗普:他在当月仅执政了最后几天,而且天气异常寒冷。 未来几个月的关键问题是,特朗普推动的关税政策是否会削弱消费者经济。更高的进口价格将降低人们的实际购买力。 目前,美国经济的另一个支柱——就业市场,仍然稳固。2月份的失业率为4.1%,基本恢复到新冠
疫情
前的水平。2022年美联储开始大幅加息时,许多分析师和投资者预计货币紧缩将导致大规模裁员。 然而,经济中存在多个缓冲因素:
疫情
期间消费者积累了大量储蓄,企业锁定了低融资成本,人工智能相关投资也在迅速增长。 不过,这些缓冲正在逐渐减弱。消费者的大部分额外储蓄已被消耗,更多企业需要以更高的利率进行债务再融资,人工智能投资热潮也在降温。此外,特朗普的政策可能会加剧经济压力。 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效率部”(DOGE)正试图大幅削减联邦政府公务员规模。目前,每周申请失业救济的数量基本稳定,但随着经济压力的增加,这是需要关注的指标之一。 关于特朗普的经济政策(“特朗普经济学”),目前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未来走向极不确定,可能性极为分化。 反对者认为关税政策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混乱,支持者则相信特朗普的承诺,相信减税和放松监管将带来美国经济的“黄金时代”。衡量这种不确定性的一种方法是“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这是由三位美国经济学家开发的指数,追踪媒体报道、税收政策以及经济学家的分歧。 这个指数在新冠
疫情
最严重时飙升,随后在拜登执政期间跌至长期平均值以下,而现在又大幅上升。不确定性本身就是个问题,会让企业和消费者难以做出决策。 在未来几个月,甚至未来几年经济走势如此难以预测的情况下,人们很难做出重大消费或投资决策。 随着美国债务负担不断增加,特朗普承诺要削减联邦支出。他设立了DOGE,目的是找出政府浪费和欺诈的部分,每年削减高达2万亿美元的预算。然而,这一目标本就极其不现实,因为削减幅度甚至超过整个政府的可自由支配支出。 从这一角度来看,特朗普未能按计划大规模削减支出,反而可能是件好事。根据财政部的现金流数据,政府支出仍然高于往年。但从长期来看,美国的财政状况仍然不可持续,而DOGE并不能成为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 尽管围绕特朗普政策的争论不断,必须记住,经济的走向不仅取决于白宫的政策。 房地产市场对商业周期的影响至关重要,而更多受到借贷成本的影响,而非总统的决策。目前,高利率正成为房地产市场的主要障碍。3月份,30年期固定抵押贷款的平均利率为6.63%,远高于新冠
疫情
前的低利率水平。 自
疫情
高峰以来,房屋销售一直在稳步下降,而由于抵押贷款成本仍然高企,短期内房市难以获得明显提振,这将拖累建筑业活动。 最后一个重要经济指标是美元。 特朗普和万斯主张弱势美元,认为美元过于强势会削弱美国工业竞争力(因为他们认为这会让美国企业更难向海外销售产品)。在这个问题上,他们取得了初步成果:自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元相较于大多数主要货币贬值。 然而,问题在于,这种贬值主要是由特朗普的政策引发的,尤其是他极端的贸易策略。投资者对美国经济稳定性的担忧加剧,可能会减少对美国资产的需求,从而进一步削弱美元。 而美元走弱可能会推高进口商品的成本,进而加剧通胀压力。 当然,也存在一种更加乐观的“特朗普经济学”前景。就在几个月前,投资者还相信特朗普的政策将通过削减监管,让美国商业环境更加友好,并吸引外国资本。 然而,他上任头两个月的表现显示,其议程几乎被混乱的关税政策和对联邦公务员的打击所主导。他的经济政策风险已经开始渗透到经济数据之中。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03-17 00:01
镀金的美国——为什么我们可以名正言顺地谴责巨大的贫富差距?
go
lg
...
。 贫富差距再次达到镀金时代水平 都说
疫情
后美国经济的恢复好得让世界各国妒忌。目前美国全国失业率仅为4%。但与此同时,无家可归者人数却飙升至历史最高水平。 下图来自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Department of Hous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HUD)提交国会的《2023 年无家可归者问题年度评估报告》(The 2023 Annual Homelessness Assessment Report to Congress,AHAR),图中数据为 1 月份最后 10 天进行的单次时间点(PIT)统计中收集的全国无家可归者人数。PIT 计数提供的是单个夜晚的镜像。 该图显示,2023 年无家可归者人数(653104 人)已超过 2007 年经济大衰退时的水平(647258 人)。 很久以来,沃尔玛全职员工家庭生活水平在贫困线以下,必须靠政府救助才勉强温饱的现象,一直被社会诟病,因为这是在沃尔玛盈利不断创新高的情况下发生的。 企业赚麻了,员工却不得不吃政府救济? 上图为按收入百分位数分列的财富。下图为按财富百分位数分列的财富。两张图都显示了,收入或财富在顶部的,所占全民收入或财富的百分位数高得离谱,而底部所占的比例低得惊人。 以两个图表中最新的 2024 年第三季度数据来看,底部 60% 的收入仅占总收入的 15.3%,底部 50% 拥有的财产仅占总财产的 2.4%,而富有程度在顶部 1% 的占总财富的 30.8%! 再看下图,标题赫然为:今天美国收入的集中程度已恢复到镀金时代的水平。图中所示为 1913-2018 年美国总收入最高的 0.1%(橙色)和最高的 0.01%(蓝色)的收入占比。图中标示的两个最高点分别为 1929 年股市崩盘之前和 2008 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 从这个收入占比图中可以看出,现在贫富差距的水平已经达到甚至超过镀金时代了。 不久前《纽约时报》报道说,现在纽约又开始时兴私人餐馆了,就是高端住宅楼里只供自己住户享用的餐馆(住户可以邀请外面的客人)。这些餐馆因为不对外开放,不可能被评级,但大多由曾经的米其林大厨掌勺。该报道说:“住宅楼里的私人餐厅在另一个时代也流行过,那是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即所谓的镀金时代[注],一个与今天纽约市异常富裕和不平等现象相似的时期。Dakota 是纽约最早的豪华公寓楼之一,设有私人餐厅。Ansonia 也是其中之一,它的大厅里还有一个喷泉,里面养着真正的小海豹。” [注]在美国历史上,镀金时代是指大约从 19 世纪 70 年代末到 19 世纪 90 年代末的时期,发生在重建时代和进步时代之间,根据马克·吐温 1873 年的小说《镀金时代》(A Tale of Today)而得名。历史学家认为,19 世纪末的经济扩张是一个物质主义泛滥、政治腐败盛行的时代。那个时代经济快速增长,尤其是在美国北部和西部。工业化的迅速扩张导致 1860 年至 1890 年间实际工资增长了 40%,其中产业工人(熟练工)的增幅达 59%。但镀金时代也是一个贫困的时代,尤其是在南方,不平等现象日益加剧。 时报这篇报道的基调是,这些著名的大厨,就职于私人餐馆后,因为大部分时间没有顾客,一身武艺的他们服务了个寂寞。但是,没关系,这些豪华公寓的住户有能力承担闲赋的大厨和私人餐馆,因为他们有得是钱。而私人餐馆这种现象,历史上只在那个镀金时代出现过。 《纽约时报》2025 年 1 月 22 日的报道:在 100 层的豪华餐厅,厨师在默默无闻中辛勤工作——在纽约,豪华大厦中的私人餐厅是一种很受欢迎的设施。公众不能在那里用餐,住户却只是偶尔光顾。 说起有钱人,想起来 20 多年前曾读过关于比尔·盖茨(Bill Gates)私人住宅的故事,那是时报记者被邀请参观了盖茨的住宅后的报道,至今印象深刻的是两句话。一,记者说该住宅的车库里可以舒舒服服地停 20 多辆车(当时还试图以自己两辆车的车库脑补了一下)。二,盖茨对记者说在建造这个住宅的过程中感觉“我有无穷无尽的钱”(I have infinite amount of money),而他自己也承认这种感觉很魔幻。当时盖茨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这个感觉大概是很容易让人魔幻。 比尔盖茨在华盛顿州梅迪纳华盛顿湖畔的豪宅,名叫仙乐都 2.0(Xanadu,出自柯勒律治诗歌《忽必烈汗》中描绘的地方,那里有着梦幻般的宏伟和奢华)。这座豪宅经由一场建筑师选拔赛,历经7年由300名工人完成,花费6300万美元,居住面积6.6万平方英尺/6580 平方米,有 7 个厨房,24 间浴室,临湖沙滩上的沙子由加勒比岛进口。房子配备了大量高科技设施,如主游泳池中的水下音乐系统和个性化的暖通空调系统。Photo by Jeff Wilcox. 现在回头看,美国的贫富差距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发生了质的变化——经历了大约三十多年比较小的贫富差距后,又开始了快速的财富两极分化。 涓滴经济或者把饼做大,是答案吗? 右翼有两种经济理论非常误导。一个是涓滴经济,另一个是把饼做大。 涓滴经济提供了给富人减税的理由,所谓富人手里钱多了,会再投资,创造更多得工作机会,惠及穷人。后来事实证明涓滴现象根本不存在。现在学界和政界都已达成共识,该理论没有实践基础。 把饼做大则是在生产率提高的情况下,为不给底层同样份额的收入增长提供理由,说让穷人变富并不一定要增加分配给他们的比例,只要不断把饼做大就行。只是,如何分配与把饼做大是两个独立、完全不同的问题,不能用一个来取代另一个。 美国自里根大幅给富人减税后所发生的是,饼越来越大了,富人越来越富了,底层的人却是越来越穷了。哈佛著名政治哲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Michael J. Sandel)在他《功绩的暴政》(The Tyranny of Merit)[注]一书中这样总结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 从二战结束到 20 世纪 70 年代,没有大学文凭的人也能找到好工作,养家糊口,过上舒适的中产阶级生活。而如今,这种情况要困难得多…… 生产率提高了,但工人收获的份额却越来越小,而高管和股东却获得了更大的份额。 20 世纪 70 年代末,美国大公司首席执行官的收入是普通工人的 30 倍;到 2014 年,他们的收入是普通工人的 300 倍。 半个世纪以来,美国男性的实际收入中位数一直停滞不前。尽管自 1979 年以来人均收入增长了 86%,但没有四年制大学文凭的白人男性现在的实际收入却低于当时的水平。 [注]The Tyranny of Merit 这本书已经有两个中文版本出版,分别译为《成功的反思》和《精英的傲慢》。但笔者认为《功绩的暴政》更忠实原意。 就是说,给富人减税以及单纯的把饼做大,没有体现公平的社会契约精神。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我们还必须追求公平分配。 如果穷人没有出路,这个社会契约还公平吗? 回到本文前面谈到的有工作的无家可归者。如果是一个非常富有的社会,这个社会有最低工资,有贫困线,也有对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家庭的社会救济,与此同时却发生全职工作的人无法保证家庭有个最基本的住房,逻辑上是不是讲不通? 根据统计数据,如今美国没有一个州、市或县的全职最低工资工人能够负担得起中位数价格的两居室公寓;有 1210 万低收入租房家庭面临“严重的成本负担”,他们至少要将收入的一半用于支付房租和水电费。自 1985 年以来,房租价格的增长是收入增幅的 325%。 全国低收入住房联盟(National Low Income Housing Coalition)的数据表明,在全国范围内,负担一套普通两居室出租房所需的平均“住房工资”为 32.11 美元,而近 5200 万美国工人的时薪不到 15 美元。如果你是领取残障救济的,情况更糟糕:目前全国范围内的补贴上限为每月 967 美元,全国几乎没有任何地方的这种固定收入足以支付平均房租。 尤其不合理的一个普遍现象是,越是繁荣的地方也越多出现贫困。财富集中在顶部,可负担得起的住房单元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底层人不可能负担的高端住房。对数百万美国人来说,最大的威胁不是他们会失去工作,而是这份工作永远不会提供足够的薪水让他们安居乐业。他们中的很多人并不是因为遭遇了什么灾难,比如丢了工作或患了大病,才“沦落”到无家可归的境地。他们是经济繁荣的牺牲品,是相对贫困的受害人。 所以矛头还是指向过大的贫富差距,指向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如果生活在贫困线以上的家庭,同时又是住房没有保障的家庭,那么贫困线的标准就有问题;如果一个全职工作不能让家庭维持贫困线以上的生活,那么最低工资的标准就有问题。这应该成为我们衡量贫富差距是否过大的标准之一。 仅仅把人们从无家可归中解救出来是不够的,我们必须从一开始就阻止他们被推入无家可归的境地。缩小过大的贫富差距是唯一的出路。 但这也是一条艰难的路,需要政客有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极大的政治资本。这个话题非常大,我们以后还将继续讨论。 参考资料 https://www.huduser.gov/portal/sites/default/files/pdf/2023-AHAR-Part-1.pdf https://www.nytimes.com/2025/03/01/opinion/crisis-working-homeless.html https://www.federalreserve.gov/releases/z1/dataviz/dfa/distribute/chart https://www.nytimes.com/2025/01/22/nyregion/condo-tower-restaurants.html https://simple.wikipedia.org/wiki/Bill_Gates%27s_house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03-17 00:01
大量工人涌入的情况下,日本外国人口的增长速度是预期的两倍
go
lg
...
境旅行,同比增长35.2%,但仍远低于
疫情
前的2000万人。出入国在留管理厅认为,日元疲软是导致日本人出境意愿下降的因素之一。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03-17 00:00
国家喊你减肥!万亿市场大爆发!
go
lg
...
PP,如Keep的活跃用户增长。 早在
疫情
期间,从刘畊宏的爆火可以看出,随着居民健康意识地提升,家庭健身场景正不断普及,也带动了跑步机、智能跳绳等家用器械的销售,带动健身器材需求激增。 2024年,Keep平台智能健身设备销量同比增长超40%。 体重管理政策将“管住嘴”和“迈开腿”并列,因此能够乘上这场东风的,除了运动服饰和运动器材企业,还有健康饮食等企业。 随着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营养科学和数字化的协同也在逐渐受到关注。 此前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明确要求,食品减盐、减油、减糖,这也推动企业加速研发符合“三减”标准的健康食品。 目前,安利等企业已经推出“营养三餐+膳食补充剂”组合方案,帮助消费者减重,汤臣倍健作为国内保健品龙头,产品线也覆盖蛋白粉、膳食纤维等健康食品。 若饭、ffit8等主打低糖、高蛋白产品的代餐品牌市场份额也逐渐扩大,2024年,国内代餐市场规模已同比增长23%。 事实上,不论是“管住嘴”还是“迈开腿”,都建立在提振消费的基础之上,随着消费环境的不断改善,体育用品、运动服饰、消费电子、健康食品,都将迎来更大的机遇。 04 结语 短期来看,减肥药市场因新药上市、需求激增受不少资本追捧,但风险也相当大,需要警惕政策导向变化与竞争风险。 长期来看,健康生活的习惯养成之后,消费者势必会转向体育用品、健康食品、可穿戴设备等大健康产业链。 加上AI技术的不断推进,融合AI科技与传统健康管理的企业,在资本市场上或将收获更多青睐。(全文完)
lg
...
格隆汇
03-16 17:09
上一页
1
•••
124
125
126
127
128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历史或在50年后重演?从尼克松到特朗普:干预央行的代价,美国能承受吗?
lg
...
【直击亚市】库克回应“不会辞职”!特朗普威胁限制芯片出口,美元走弱黄金反弹
lg
...
中国这一波大牛市的背后推手——手握创纪录储蓄的散户?
lg
...
特朗普出手解雇库克,或引发市场对美国金融体系信心崩塌?
lg
...
法国政府濒临崩溃:股债双杀!特朗普又对美联储出手,美元又被抛售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14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