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中国青年失业率飙升恐动摇社会信心!好工作减少,不少“全职子女”搬回父母身边
go
lg
...
就业市场低迷而脱轨。在经历了长期的新冠
疫情
后,中国经济正努力恢复动力。 Wang去年12月从一家游戏公司下岗,目前已经回到老家。据估计,中国有1600万年轻人因为找不到体面的工作回老家,Wang就是其中之一。她要求使用自己的英文昵称,因为她担心接受外国媒体采访可能会影响她的就业前景。 在花了六个月的时间在深圳找工作未果后,29岁的她做了一件从未想过的事情:要求回到老家。现在,她每天都在看肥皂剧,学习日语,以申请日本的硕士课程。 成年子女返乡绝不是中国不寻常的现象,许多中国人确实生活在大家庭中。但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的年轻人正经历着几代人以来最糟糕的就业市场,许多人通过投靠父母来应对。 6月份,16至24岁年龄段的城镇失业率达到创纪录的21.3%。今年7月,政府停止公布具体年龄的数据,引发了人们的猜测,即政治上敏感的数据甚至飙升到了更高的水平。 今年7月,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Zhang Dandan在中国商业杂志《财新》的一篇专栏文章中说,如果把“全职成年子女”算作失业,失业率将是官方3月份公布的近20%的两倍多 Zhang说,这将是对失业危机更准确的评估,她拒绝了美联社的采访请求。她的文章后来从北京大学的一个微信账户中删除,该账户曾被分享。 焦虑、失望和困惑 就业难是中国政府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中国正在审查
疫情
后缓慢的经济复苏,而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加剧了经济复苏。 与去年同期相比,中国4月至6月的经济增长率为6.3%,当时中国部分地区正处于严厉的
疫情
封锁之下。随着其他主要经济体增长放缓,出口一直在下降。 官方公布的中国城镇总体失业率为5.3%,但年轻人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过去两年,北京一直在打击高科技和教育等通常雇佣年轻大学毕业生的行业。这导致了这两个行业的大规模裁员和停工。 农业和建筑等其他领域缺乏足够的工人,但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希望从事体力要求不那么高的白领工作。在线招聘公司智联智联招聘的研究显示,今年四分之一的毕业生希望在科技领域工作。 “有工作机会,但工作质量很低,”德国Max Planck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Xiang Biao说,“所以,对于一个受过教育的家庭的独生子女来说,在一个富裕时代长大,很难接受那种工作。” Xiang说,大量的好工作一直是执政党和中国年轻人之间社会契约的支柱。 没有证据表明失业问题引发了重大的政治动荡,但去年年底,反对政府严格的“零新冠”政策的抗议活动在全国各地爆发。11月的一份官方报告指出,日益增长的“大学生产生的焦虑、失望和困惑”可能会动摇对中国经济未来的信心。 期望的改变 Xiang说,“全职成年子女”没有吃苦,而是利用父母积累的财富,坐下来休息,为相对稳定的政府工作或研究生学习做准备。 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助理教授Mu Zheng说,这一趋势也反映了父母态度的转变,他们通常会推动孩子在经济和社会上取得成功,但现在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情感健康,尤其是当他们看到孩子面临实际困难时。 经过几十年持续的经济增长,许多父母现在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经济保障,有足够的资金为成年子女提供更多的支持。 Gui Xiaoru就是这样,她放弃了毕业后得到的小镇教师工作,因为她希望在更大的城市找到一份薪水更高的工作。 现在,她搬回了中国西南部四川省绵阳市的家,准备参加公务员考试。她为家人做饭,去超市买东西。作为回报,她每月可以得到2000元(约合274美元)的零花钱,这让她可以专注于学业。 这是一种平静的生活方式,尽管她知道这是暂时的。 “我认为这种现象很正常,”Gui说,“但我们不能永远保持这种状态。” 许多“全职成年子女”在社交媒体上记录他们的生活和家务。有些人从事明确的工作,如打扫卫生、做饭和跑腿,每月领取固定津贴。 前游戏公司员工Marguerite Wang说,她大部分时间都陪在父母身边,以换取零花钱。 她很珍惜慢节奏的生活和反思的时间。 “我不想回到以前的工作状态,”她说,“我没有私人生活,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但我真的不知道我这么忙是为了什么。”
lg
...
超启
2评论
2023-09-14
元宇宙三年行动计划 川核坚持做好元宇宙行业深耕者
go
lg
...
础。 在2019年,面对突如其来的
疫情
,川核科技与钉钉合作推出了VR博物馆线上课堂,打造全国首个5G+ VR区级教育平台并成功落地杭州市余杭区,为教育领域引入了前所未有的数字化体验。 坚持做好元宇宙行业深耕者 2021年,川核科技再次迈出了创新的一步,推出了川核灵境元宇宙引擎。凭借着资深的元宇宙技术研究团队和13年的行业经验,专注于底层工具的开发,为教育、文旅、展会等多个领域提供了功能齐全的元宇宙应用。目前已经落地全国300余所学校,60余所展馆、科技馆、博物馆等,服务用户人次100万+,并成功打造全球最大元宇宙线上展会MetaCJ。 川核灵境元宇宙引擎不仅将XR技术与元宇宙引擎、虚拟数字人、CAVE系统、3D建模、MR全息等技术完美融合,还提供了强大的元宇宙多人跨平台引擎技术服务,打造支持数十万人同时在线逛展的元宇宙社交平台- Meta CJ。同时,具备多种不同风格的建模能力,为沉浸式场景的搭建提供了强大支持。此外,产品应用全终端覆盖,包括VR、APP和Web端所有主流访问设备,真正实现了打破空间限制,全面满足多种使用场景的需求。 最值得一提的是,川核灵境元宇宙引擎提供了灵活的商业模式,全面覆盖了C端和B端用户。其V1.0版本专注于B端客户,而V2.0版本实现了元宇宙建设和运营的一体化SAAS服务平台,轻松助力教育、文旅、展会等细分领域构建元宇宙。 川核科技的坚持与创新,不仅在技术上不断突破,还积极响应政府的政策支持,将元宇宙的无限潜力转化为创新的实际应用。然而,元宇宙发展之路任重道远,需要行业内外的共同努力,方能实现更广泛的突破与发展。 中国元宇宙产业正站在风口浪尖,行动计划为其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2023-2025年的元宇宙行动计划引领下,有望实现技术突破、产业壮大、创新生态的构建,为数字经济的未来增长贡献更多力量。而川核科技将继续深耕元宇宙行业,为各个行业领域带来更多的元宇宙解决方案,助力元宇宙的未来发展,为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创新和便利。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9-14
美国原油库存上升、燃料库存增长,但总体需求下滑
go
lg
...
的修订意味着产量仅比2020年3月新冠
疫情
暂时使石油需求减少之前的记录高点低40万桶/日。 此外,与国内需求一起,美国原油出口——这是EIA报告数月来的一大亮点——上周也从上周的493.2万桶/日下降到了309万桶/日。 但是,随着炼油厂似乎因需求增加而向该国引入更多石油,上周原油进口增加。根据EIA的数据,美国原油进口上周平均760万桶万桶/日,比上周增加了81.2万桶/日。这种进口,明显是以竞争性价格进行的,引发了关于沙特阿拉伯所谓的激进供应削减的问题,沙特一直试图在其努力将EIA的每周报告转变为对石油更加看涨的画面中,向美国供应更少的原油。 沙特的自愿减产100万桶/日对油价产生了夸大的影响,将全球基准布伦特原油和美国WTI原油价格推高到了10个月来的高位。
lg
...
Heidi
2023-09-14
通胀数据引发美股下跌担忧,最新持仓数据给出后市线索
go
lg
...
金人数延续改善。目前来看,就业参与率与
疫情
前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叠加目前经济和服务业消费保持韧性对就业市场形成支撑,美联储年内加息2次的预期升温。 图2:美国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 资料来源:Wind 国际衍生品智库 随着杰克霍尔逊年会落地,市场对鹰派担忧情绪缓解,叠加8月失业率的上升、服务业就业的放缓,以及经济下行担忧的升温,市场普遍预期9月暂停加息,但由于通胀仍然在高位反复,虽然就业出现放缓迹象但目前仍然具有一定的缺口,且8月PMI数据超出市场预期,叠加欧美央行的首要任务仍然是降低通胀水平为主,年内加息的尾部风险仍然存在。 三、持仓分析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5日当周,投机头寸在E-迷你标普500股指期货及期权的持仓由净多持仓4721手增加至8125手,多单减少5383手,空单减少8788手;道琼斯($5)期货及期权净多持仓1815手减少至1494手,多单增加279手,空单增加599手;E-迷你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期权净空持仓7925手增加至9505手,多单减少1349手,空单增加230手。 从持仓量情况来看,小型道指期货投机持仓量增加879手,迷你纳斯达克指数和迷你标普500指数期货投机持仓量分别减少1118手、14172手;从净空单变化来看,迷你标普500指数期货期权净空单减少3404手,小型道指期货期权和迷你纳斯达克100净空单分别增加321手、1580手。持仓情况显示,上周投机力量和空头力量明显缩减。 图3:迷你标普500期货期权投机持仓变化 资料来源:CFTC官网 国际衍生品智库 图4:E-迷你纳斯达克100期货期权投机持仓变化 资料来源:CFTC官网 国际衍生品智库 图5:道琼斯($5)期货期权投机持仓变化 资料来源:CFTC官网 国际衍生品智库 五、行情展望 从基本面来看,美国制造业逐步企稳、服务业保持韧性,就业市场喜忧参半,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美联储政策压力,但是欧美通胀水平依旧维持高位,且超预期的经济数据对美联储鹰派政策形成支撑,在原油价格反复的背景下通胀存在反复的可能性,杰克霍尔逊年会上欧美央行的态度均维持中性偏鹰派,美债利率中短期难以下行,经济下行的压力和美国利率维持中高位水平的压力较大,一定程度上施压美股的反弹高度。从市场层面来看,持仓数据显示上周三大迷你指数期货的投机持仓明显缩减,显示市场仍未打破区间震荡的格局。综合来看,通胀反复和经济压力反复干扰市场,本周关注通胀数据落地,中期来看预计多空交织下美股延续上有顶、下有底的区间震荡运行的概率较大。 $NQ100指数主连 2312(NQmain)$ $道琼斯指数主连 2312(YMmain)$ $SP500指数主连 2312(ESmain)$ $黄金主连 2312(GCmain)$ $WTI原油主连 2310(CLmain)$
lg
...
老虎证券
2023-09-14
CPT Markets:日银掌门突放鹰「可能结束负利率」! 市场迎来新考验!
go
lg
...
而认为有必要采取一定的调整措施,且由于
疫情
影响逐渐好转,外国游客的入境几乎已经恢复到原有水平,因此旅馆和餐饮等服务业出现的人手短缺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薪资上涨。不过工资是否能持续上扬仍伴随较大的不确定性,其中一个原因在于美国经济衰退风险,目前加息政策效果还未充分显现,假如经济没有陷入衰退,那么通胀就无法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再加上未来中长期的经济增长预测会影响明年及以后的薪资谈判,因此日本央行目前仅能保持谨慎态度。 然而,不管是在欧美经济体还是日本经济体,其央行均特别强调「2%的物价目标」,但实现2%物价真的会意味着日本家庭经济情况真的能好转吗?CPT Markets分析师表示,要想改善日本经济,市场必须着重在物价上涨的实质薪资是否有所成长,若从家庭收支的角度来看,物价不上涨是好事,最好只有薪资成长,虽然日本银行致力于实现物价与薪资约2%的成长,但对家庭收支而言,这并无太大意义。另外,由于宽松政策而导致股市与房市价格飙涨,这使得投资人不免担心泡沫化风险是否又要重新上演,在此,CPT Markets分析师以相当客观的角度提出,虽说日经指数已达32000点,但由于本益比(PER)仅约为14倍,因此目前情况仍未达到高估值的水平,此外,虽然东京都蛋黄区的房地产价格确实飙涨高腾,但由于郊区的土地并未上涨,甚至存在供应过剩问题,因此以目前情况来说,尚未严重到成为日本银行在政策判断之际所需要考虑的因素。 CPT Markets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 以上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未来投资建议。CPT Markets 发布的文章主要根据国际财经数据报告及国际新闻为参考依据。
lg
...
CPT_Markets
2023-09-14
一文讲透丨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大数据分析与典型案例
go
lg
...
理数量骤增,之后趋于平稳。由于此前几年
疫情
的原因,公安抓捕量减少,以及其他不可控因素[i],导致公开案件量不多。 根据2023年3月1日上海市检察院发布的《上海网络犯罪检察白皮书(2022)》,“公民个人信息的泄露成为网络犯罪链条中的关键环节,如App过度或违规收集公民个人信息、出借身份证和银行账户、使用撞库、利用“爬虫”技术、发送钓鱼网站欺诈链接等方式方法违规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平台数据,数据安全漏洞带来的信息泄露风险为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案件绝对数增加明显”。 随着2021年《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实施,以及各地对于最高人民检察院 “六号检察建议”的持续性贯彻落实,笔者认为,在司法实践当中,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及其关联刑事案件并不会减轻打击力度。 3.本罪判处缓刑及单位犯本罪情况 经检索,得出如下数据: ①首先是全网公开的所有年份数据。 一审判决文书,共计5270篇。判处缓刑案件2638篇。其中,单位犯罪69篇,单位人员判处缓刑49篇。 一审案件中,被取保候审的案件有3127篇,判处缓刑案件2638篇,判处实行案件818篇。(需要说明:因为有大量案件,同一判决会涉及多名被告人,部分人员判处实行,部分判处缓刑,数据检索结果会不可避免的存在数据重合,故采用两种检索方法进行交叉验证,仅供参考。) ②其次,检索近5年来数据(时间限定在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9月5日)。 一审判决文书,共计3761篇。判处缓刑案件1951篇。其中,单位犯罪35篇(上海地区无),单位人员判处缓刑31篇。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综合所有年份数据来看,被判处缓刑案件占比50%,单位犯罪判处缓刑占比71%。被取保候审的案件,仍有30%左右的案件最终被判处实刑。 近5年来,被判处缓刑案件占比51.8%,单位犯罪判处缓刑案件占比88.6%。 从上述数据得知,从全国范围的角度来说,本罪判处缓刑概率较高,单位犯罪被判处缓刑的概率更高。 4.检察院不起诉情况 综合所有年份数据,检索到检察院不起诉决定书共1098例,单位犯罪被不起诉案件有4例。 仅从数据来看,本罪不起诉案件占比17%,考虑到近几年来裁判文书公开量逐年减少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该数据畸高了。 5.上海地区的司法实践 鉴于裁判文书网上公开的并不全面,笔者进行了进一步查询。 根据上海高院研究室使用法院内部的C2J法官办案智能辅助系统[ii]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可以得出上海地区更为精准详实的数据结论如下: 上海法院2019年-2021年354份裁判文书中,339份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定罪量刑,15份未以本罪定罪量刑,单位犯罪案件仅2件。约半数涉案人员判处缓刑。 可以推测,上海地区对于单位犯罪认定较为严格。那么,如果在争取单位犯罪的情况下,主张共同犯罪(从辩护角度来看,目的是为了主张涉案人员为从犯,争取从轻减轻的量刑情节),上海地区的口径如何呢?结论是:上海地区对于是否成立共犯较为谨慎,司法实践中对于共犯的认定困难。 在354份文书中,144份文书确认成立共犯,91份文书未提及是否成立共犯。 另外,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一般是其他犯罪的上游犯罪,上下游犯罪是否认定为共犯呢?结论是:司法实践中对于共犯的认定困难。 在354份文书中,42篇文书中的被告人因行为触犯多个罪名而被数罪并罚,仅19份文书中确认被告人之间成立共犯。 03本罪的犯罪构成要件 1.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可提炼以下要点: ①该罪的行为表现方式为“向他人出售、提供、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 ②构成本罪需达到“情节严重”,最高刑7年; ③履职人员从事该行为的,从重处罚; ④本罪有单位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 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2.“公民个人信息“具体指的是什么? 包括以下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公民个人身份、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或者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信息、数据资料: 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婚姻状况、工作单位、学历、履历等。 两高《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公民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惩处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活动的通知》 二、公民个人信息包括公民的姓名、年龄、有效证件号码、婚姻状况、工作单位、学历、履历、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能够识别公民个人身份或者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信息、数据资料。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采用爬虫等方式收集公司的联系方式等信息,构成本罪吗?答案是不构成。 2018年最高检《检察机关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指引》中,对于企业工商登记等信息中包含的手机、电话号码等信息,应当确认号码用途,对于由“公司购买、使用”的手机、电话号码等信息,不属于个人信息。 3.本罪的行为方式 相关法律条文: 刑法253条之一及两高《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根据以上情形,可以判断: 经得被收集者同意,以及匿名化处理(剔除个人关联),是合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两种情形,不受刑法规制。 4、关于本罪的单位犯罪 根据刑法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因此,若案件涉及公司行为实施的,从辩护律师角度,应当尽力争取案件最终被定性为单位犯罪,这样一来,从公司员工角度,才有利于主张为从犯身份,量刑降档。 只要是开设公司,就是单位犯罪吗?不是。 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iii]。 法律的规定还是比较清晰的,但在实践中,司法机关对单位犯罪的判定更加严苛。以笔者曾办理的案件来看,一些公司,甚至是曾经经营过一段时间的其他合法业务,后转变为以买卖公民信息为主营业务,但最终仍被法院定性为个人犯罪。 5、本罪的立案标准 情节严重的,才达到本罪的立案标准。 司法机关以信息的条数或者行为人的获利数额为标准,对行为人定罪。 对于单位犯罪而言,会结合公司处理的涉案信息的条数以及公司获利额综合认定。 上条中提到的论证公司构成单位犯罪的重要性,在此简要举例进行说明:违法所得额5000元(即员工在职期间的收入)即达到本罪立案标准,若员工在公司任职期间所获收入超过5万元,即达到“情节特别严重”,法定刑为三至七年。若无自首、立功等法定情形的,只有认定为从犯,才能够在三年以下量刑,进而争取缓刑的机会。 两高《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五条 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 (三)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 (四)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 (五)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以上的; (六)数量未达到第三项至第五项规定标准,但是按相应比例合计达到有关数量标准的; (七)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 (八)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数量或者数额达到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标准一半以上的; (九)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又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 (十)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 情节特别严重”: (一)造成被害人死亡、重伤、精神失常或者被绑架等严重后果的; (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 (三)数量或者数额达到前款第三项至第八项规定标准十倍以上的; (四)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 合法经营活动而非法购买、收受本解释第五条第一款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 重”: (一)利用非法购买、收受的公民个人信息获利五万元以上的; (二)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又非法购买、收受公民个人信息的; (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六条 为合法经营活动而非法购买、收受本解释第五条第一款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利用非法购买、收受的公民个人信息获利五万元以上的; (二)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又非法购买、收受公民个人信息的; (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将购买、收受的公民个人信息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的,定罪量刑标准适用本解释第五条的规定。 04助贷公司可能会是今后主要打击对象 笔者认为,本罪今后的最主要打击对象为助贷公司。从非法交易公民个人信息的用途来看,被交易信息主要用于贷款等方面的业绩推广[iv]。因此,对公民信息需求量大,且在民间易形成规模化发展的,就是助贷公司。 助贷业务从传统的“线下助贷”发展到目前的“互联网助贷”,其本质都是助贷机构充当“经纪人”或“代理人”的角色,居中撮合放贷方与借款人,促使借贷双方达成合意。 助贷业务有其自身的优点,金融机构与助贷平台各方分别利用自身优势,拓宽客户群体,降低服务成本,实现金融产品的精准营销。 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行业的普遍通病,就是会在app上通过概括式授权方式获得用户一揽子授权、过度授权,未向用户充分披露其采集用户信息的目的,方式以及是否与第三方合作公司进行共享,可能会将用户信息共享的第三方公司名单,等等这些问题会直接导致助贷公司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征信业务管理办法》等,从而触犯刑法,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过去很多银行通过与贷款中介合作获取贷款客户,甚至将客户资信审核的业务也都交由中介机构代办。2023年3月6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不法贷款中介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要求各银保监局、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部署开展为期六个月(2023年3月15日-2023年9月15日)的不法贷款中介专项治理行动。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自主获客,不能完全依赖于贷款中介。 于是,前段时间,我们看到了这种现象(银行为了获客也是不容易啊): 以及这种 典型案例 案例一[v] 解某某、辛某某等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 该公司最初主要是网络商业推广,后公司出现亏损。解某某、辛某某便决定出售公民信息牟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解某某、辛某某雇佣员工通过在网上刊登贷款广告、在公司的“点有钱”微信公众号设置贷款广告链接,吸引有贷款需求的人填写“姓名、手机号、有无本地社保和公积金、有无负债、房产和车辆持有状况、工资收入、有无保险、征信情况、借款需求、还款周期”等信息。 获取上述信息后,通过与信贷员联系,信贷员充值后,解某某、辛某某等人在未经信息权利人同意的情况下,将信息以每条30元至150元的价格出售给信贷员。 经审计,解某某、辛某某等人违法所得共计450余万元。公安机关从网站后台提取到公民个人信息共计31万余条。 本案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解某某、辛某某等被告人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至一年四个月不等,并处罚金。 曼昆律师点评: a.本罪未被认定为单位犯罪。虽然公诉机关认可公司最初是合法经营,但法院认为,2018年1月以后,除出售公民个人信息外公司并无其他合法经营活动,所以指控的金额均系犯罪所得。因此仍属于法律规定的“公司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 b.由于本案数据庞大,在客观上无法实现信息排重,但有确实、充分的证据可以证实各被告人违法所得数额均在5万元以上。因此,已达到本罪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的标准。 案例二[vi] 安徽宣城“1.10”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 2023年1月,安徽宣城公安机关接群众举报,称其在一互联网借贷平台填写个人信息申请车辆贷款后,收到本地另一贷款公司的推广电话,怀疑个人信息被非法买卖。经查,该举报群众申请贷款的平台既无借贷资质也不从事借贷业务,而是一家从事“居间助贷”的中介公司。 该公司伪装成正规借贷公司在搜索引擎、网络短视频平台等发布广告,吸引有贷款需求人员填写公民个人信息后,在当事人未授权的情况下,通过代理将相关信息出售给贷款人归属地的贷款公司牟利。2023年5月,安徽宣城公安机关对该案开展集中收网,抓获犯罪嫌疑人39名,打掉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居间助贷”公司3家,涉案金额1600余万元。 05本罪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典型案例 除助贷行业以外,实践中,犯本罪所涉的行业以及具体的涉案情节多种多样。 1.接码平台侵犯个人信息案[vii](上海奉贤检察院办理) 所处行业: 通信业务经营者。实名制手机号码关联了姓名、身份证号码等多种重要个人信息,除通信功能之外,还被广泛用于社交软件、银行理财软件、社会公共服务软件等以验明公民身份,属于重要的公民个人信息,与之相应的“接码”业务随之而生。 行为方式: 通信店从业人员,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下载视频,购物app后将获取的验证码发给上家,如果能够成功登录,可获利1~14元不等。 曼昆律师点评: 该类行为构成刑法规定的“将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向他人出售并获利”,属于从重处罚情节。 2.“AI换脸”侵犯个人信息公益诉讼案[viii](杭州萧山检察院办理) 行为方式: 虞某以牟利为目的,在未取得被编辑人同意的情况下,利用上述“AI换脸”软件,将从互联网等渠道收集到的他人人脸信息与部分淫秽视频中的人脸信息进行替换合成,制作生成虚假的换脸视频,在网络社交软件上进行传播。 与此同时,虞某还在社交软件上创建了多个群组为他人提供换脸视频定制服务,根据客户提供的视频或照片,制作换脸视频。 此外,虞某在网络社交软件上销售“AI换脸”软件、提供换脸素材并传授使用教程。 曼昆律师点评: 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涉及侵犯社会公众利益,所以司法实践中检察院提起刑附民公益诉讼的案件也比较常见。本案当中,行为人被检察院以涉嫌制作、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提起公诉的同时,检察院也提起了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 3.业主房源信息被贩卖[ix](上海金山检察院办理) 所处行业: 信息技术公司,以售卖上海市二手房租售房源信息为主营业务。 行为方式: 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经营者柯某开发运营了“房利帮”网站及同名App。运营期间,柯某用现金激励上传真实业主房源信息的网站会员,引诱掌握该类信息的房产中介人员注册会员并向网站批量提供信息(未征得业主同意或授权),有偿获取了大量包含交易意向房屋门牌号码、业主姓名、电话等非公开内容的房源信息。 信息上传后,柯某安排员工冒充房产中介人员逐一电话联系业主进行核实,将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会员套餐形式提供给网站会员付费查询使用。 曼昆律师点评: 虽然本案辩护人提出:没有标注实名的商用房源信息不属于刑法保护的公民个人信息范畴,但公诉机关认为:业主房源信息的关键内容是房产门牌号码和业主电话,即便没有标注业主真实姓名,通过房产的精确地理定位与手机号码的组合,足以识别出特定自然人即房屋业主的具体身份。 06结语 2023年8月10日,公安部在京召开“公安心向党 护航新征程”主题新闻发布会[x]提到,随着全球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数据”跻身第五大生产要素,价值日益升高,以公民个人信息为目标的案件高发并呈迅速增长态势,案件领域涉及政府、医疗、教育、房地产、物流、电商等多个行业。 笔者认为,近年来司法机关对于帮信罪、掩隐罪打击力度极大,这两个罪名是打击网络犯罪、黑灰产的出入金环节,而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犯罪,禁止非法信息买卖,是从犯罪链条的源头切断,对于保护我国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保护公民人身权益和财产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9-14
动物疫病秋季集中防疫展开 关注动保龙头
go
lg
...
波兰、南非、蒙古等国家也都爆出非洲猪瘟
疫情
。 夏末秋初,是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高发季节。此前8月份,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印发《中小规模猪场非洲猪瘟防控技术指南》。因非洲猪瘟病毒扰乱,目前生猪养殖疫病防控需求更大。此前曾有券商测算,我国非洲猪瘟疫苗市场规模在上市之年(假定2023年)将达145.7亿元,到2027年达到287.8亿元。非瘟疫苗有望成为推动我国动物疫苗市场快速扩容的行业第一大单品。 开源证券此前指出,优选产品优势、产品管线优势、销售渠道优势企业。推荐普莱柯、生物股份、中牧股份、科前生物等。
lg
...
金融界
2023-09-14
英镑触及三个月低点 英国7月经济萎缩令衰退风险
go
lg
...
多理由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们是G-7中从
疫情
中复苏最快的国家之一,而且IMF已经表示,从长远来看,我们的增长速度将超过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亨特在一份声明中说。 英镑在报告发布后下跌,兑美元触及6月8日以来最低水平。货币市场预计央行加息25个基点至5.5%,并可能在年底前进一步加息。不过,英国央行行长贝利之前暗示,自1980年代以来最激进的加息周期已接近尾声。 虽然多数经济学家此前预计英国第三季度经济将温和增长,但7月数据下降的幅度令当季出现萎缩的可能性增大。彭博经济研究认为,英国现在可能陷入衰退,并将在2024年的大部分时间内持续。 “今天的数据支持我们对英国央行下周维持利率稳定的预期,这样将给经济消化政策的时间,而不会出现用力过猛的风险,”Institute of Directors首席经济学家Kitty Ussher说。她敦促英国央行下周放弃连续第15次加息。 7月经济萎缩的主要原因是服务业,当月服务业下跌0.5%,湿冷天气影响了当月的零售销售。医生、教师和铁路工人在与政府的薪酬谈判中罢工,也导致产出下降。
lg
...
金融界
2023-09-14
机器人会看病了!ChatGPT成功诊断4岁男孩怪病,击败17位医生
go
lg
...
庭隐私,她没有透露自己的姓氏。 在新冠
疫情
最严重的时候,考特尼四岁的儿子亚历克斯开始出现令人不安的症状。他非常痛苦,咀嚼各种各样的东西,而且停止长高了。 2021年,亚历克斯的左右腿似乎出现了不平衡,“他会用右脚走在前面,拖着左脚走,”考特尼说。 。在三年多的时间里,考特尼带着儿子看了17位医生,但似乎没有人能准确地指出发生了什么。在ChatGPT爆火之后,考特尼开始考虑使用这个人工智能工具来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ChatGPT判断亚历克斯有脊髓异常,结果证明是正确的。 考特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一行一行地查看了他(核磁共振成像)记录中的所有内容,并将其输入ChatGPT。ChatGPT最后判断是“脊髓栓系综合征”,这是一种脊髓附着在脊柱周围组织上的神经系统综合征。 考特尼加入了Facebook上一个有这种综合征的儿童家庭的小组,看到了与亚历克斯类似的故事。 Courtney在与一位新的神经外科医生会面时提出了ChatGPT的建议,这位外科医生证实了这个人工智能程序的判断是正确的,并通过核磁共振成像确定了亚历克斯脊椎的固定位置。 亚历克斯最近接受了脊柱修复手术,目前正在康复中。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ChatGPT可以诊断一些医疗问题,但它也可能生成假答案 尽管ChatGPT帮助考特尼确定了亚历克斯的诊断,但医生仍然警告说,ChatGPT可能会出错。 美国主要医生组织美国医学协会主席杰西·埃伦菲尔德博士在一份声明中表示:“OpenAI的ChatGPT和其他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目前存在已知的问题,并不是没有错误,” 一个问题是,ChatGPT会编造答案——这个过程被称为“幻觉”。这个机器人聊天工具也容易出现简单的计算错误,比如不准确地“解决”数独游戏,或者错误地计算出刚刚正确计算的BMI。 尽管如此,一些医生还是对该程序诊断疾病的能力印象深刻。 哈佛大学的医生和计算机科学家艾萨克·科汉博士在他的著作《医学中的人工智能革命》中测试了ChatGPT的最新版本GPT-4。 他写道,新版本的ChatGPT可能比他观察到的许多医生都要好。它还能答对90%以上的美国医学考试执照问题。
lg
...
金融界
2023-09-13
英国经济七月急剧下滑,经济衰退风险再度抬头!
go
lg
...
来充满信心。我们是七国集团(G7)中从
疫情
中恢复最快的国家之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从长远来看,我们的增长速度将超过德国、法国和意大利。” Premier Miton首席投资官Neil Birrell表示:“较高的利率和粘性通胀正在对经济产生更显着的影响。所有人的目光都将集中在央行公布利率决定上。”
lg
...
Dan1977
2023-09-13
上一页
1
•••
899
900
901
902
903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经济突发重磅!南华早报:中国暗示将采取更大胆的政策刺激支出和投资
lg
...
特朗普关税突发重磅!美国物流行业震惊:特朗普政府突然扩大金属关税
lg
...
这次不一样:特朗普力推俄乌领袖会晤!今日小心这一风暴
lg
...
【直击亚市】特朗普对俄乌又有新动作!中国市场堪比10年前牛市,等待鲍威尔新信号
lg
...
中欧重大突发!南华早报独家:欧盟外交官考虑因普京出席而缺席中国阅兵式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