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空头5大观点全部落空!华尔街资深人士:还有20%的上涨空间
go
lg
...
管去年M2货币供应量下降了4%,但仍比
疫情
前高出约2万亿美元。 “5月份M2中的活期存款总额为5万亿美元。我们估计,这比
疫情
前的存款趋势线高出1.5万亿美元。活期存款目前占M2的24%,高于2020年1月的10.3%。自1972年9月以来,M2就没有这么高的流动性”,亚德尼说。 第四,消费者正在耗尽多余的储蓄。 消费者一直在花费他们因
疫情
而产生的超额储蓄,一些银行估计,到今年年底,他们的超额储蓄将完全耗尽。但亚德尼对这种情况更乐观一些。 亚德尼说,“M2的年度变化与个人储蓄的12个月变动密切相关,这表明根据我们对M2的分析,消费者仍有大量过剩储蓄”,“这一结论得到了美联储关于存款和货币市场基金的数据的证实”。 亚德尼估计,截至第一季度末,仅婴儿潮一代持有的过剩流动资产就在1-2万亿美元之间,这让消费者有充足的资金用于消费,并帮助支撑经济。 第五,收紧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限制性的,特别是考虑到为应对3月份的银行业危机而收紧的贷款标准,以及正在进行的QT(量化紧缩)计划。然而,非常宽松的财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紧缩的货币政策影响。在过去,财政刺激通常出现在衰退结束时,甚至是在衰退结束后才实施。这一次,在经济衰退之前就有大量的财政刺激措施出台。这也是为什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下一次衰退的另一个原因”,亚德尼称。
lg
...
金融界
2023-08-10
市场动荡和经济衰退悄然来临 投资者却浑然不知?
go
lg
...
统的前经济顾问指出,美国的货币供应量在
疫情
高峰期一年内增长了26%,但最近几个月有所收缩。在实体经济受到收缩的全面影响之前,通常会有6到18个月的延迟期。 汉克说:“货币是经济运行的燃料,我们积累了大量过剩燃料。现在,多余的燃料已经从油箱中排出,我们现在只能靠烟雾运行。“ 在汉克看来,货币供应量的下降,再加上美联储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并可能进一步提高利率,都预示着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他说:“烟雾将会消失,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就会出现经济衰退。” 这位资深经济学家还敲响了联邦债务的警钟,警告美国政府将更多的预算用于支付利息。此外,他还将惠誉公司意外下调美国信用评级描述为“扣分项”,而且不认为金砖国家计划推出的储备货币计价会威胁美元地位,将其称为“抓住救命稻草”和“空中楼阁”。
lg
...
金融界
2023-08-10
“降通胀”交易已到极限!最乐观的策略师转向保守
go
lg
...
乏力也会损害企业利润,而且更糟糕的是,
疫情
期间的刺激措施推动了2021年盈利增长激增,这将导致企业在未来数年难以进行同比比较。
lg
...
金融界
2023-08-10
大多头预测标普500明年底达5400点 逐一驳斥五大看空论点
go
lg
...
年美国M2货币供应量下降了4%,但仍比
疫情
前的上升趋势高出约2万亿美元。 亚德尼表示:“5月份M2中的活期存款总额为5万亿美元。我们估计,这比大流行前的存款趋势线高出1.5万亿美元。活期存款目前占M2的24%,高于2020年1月的10.3%。自1972年9月以来,M2就没有这么高的流动性!” 4. 消费者正在耗尽过剩储蓄 消费者一直在花费他们因
疫情
而产生的过剩储蓄,一些银行估计,到今年年底,他们的多余储蓄将完全耗尽。但亚德尼的看法更为乐观。 亚德尼说:“M2的年度变化与个人储蓄的12个月变动密切相关,这表明根据我们对M2的分析,仍有大量过剩储蓄。”“这一结论得到了美联储关于各代人持有存款和货币市场基金的数据的证实。” 亚德尼估计,截至第一季度末,仅“婴儿潮一代”持有的过剩流动资产就在1万亿至2万亿美元之间,这让消费者有充足的资金用于消费,并有助于支撑经济。 5. 货币政策收紧 亚德尼表示:“货币政策是限制性的,特别是考虑到为应对3月份的银行业危机而收紧的贷款标准,以及正在进行的QT计划。然而,非常刺激的财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紧缩的货币政策。在过去,财政刺激通常是在衰退结束时,甚至是在衰退结束后才实施。这一次,在下一次经济衰退之前,大量的财政刺激措施已经出台。这也是为什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下一次衰退的另一个原因。”
lg
...
金融界
2023-08-10
知名经济学家警告:别轻信软着陆鬼话 美国明年初将陷入衰退
go
lg
...
托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 他指出,在
疫情
高峰期,美国货币供应量在一年内增长了26%,但近几个月来一直在萎缩。他说,实体经济通常需要6到18个月的时间才能感受到经济收缩的全面影响。 汉克说:“货币是经济运转的燃料,而我们有大量过剩的燃料。现在油箱里多余的燃料已经被抽干了,我们现在只能靠油烟了。” 在汉克看来,货币供应的减少,加上美联储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并可能进一步提高利率,预示着经济前景不佳。 “油烟会消失,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就会出现经济衰退,”他说。 这位资深经济学家还对美国政府债务敲响了警钟,他警告称,美国政府正准备将越来越多的预算用于支付利息。
lg
...
金融界
2023-08-10
Web2月入2万+ 现在的90后“钞能力”真是太强了
go
lg
...
研究生,本来想继续读博士,无奈前几年的
疫情
耽误,错过了报名和面试,后面去了银行上班。 在银行计算机部门做研发相关工作,也算是专业非常对口了。 做生意的表弟,读书时让家长烦恼让老师放弃,没有好成绩,但是人灵活,也肯吃苦敢拼搏,还不怕输,硬着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对比在加密市场,有所收获的人,也都是认真踏实,能够把握机会的人。想要合约一夜暴富,把盈亏寄托在赌博上的,最终只能失败告终。 FTT创始人Sam Bankman-Fried,1992年 不管是web2还是web3都有机会,每个看起来厉害的人,都是从小角色成才起来的,从0开始积累,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还有加密市场的V神,孙宇晨,Do Know和SFB,他们都是90后的知名人物,虽然每个人道路不同,但都在某个时间和领域创作辉煌。 在加密市场大部分玩家是90后和00后,他们是市场主力军,会玩敢玩,横冲直撞,不怕输了重来;他们获得了更多机会,都是时代的弄潮儿和引领者。 休假没有太关注加密市场,但生活不乏各种机会,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 我是初晓链,我在关注加密市场和web3。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8-10
一扫中国经济“阴霾”!阿里巴巴营收、利润超预期 站稳复苏第一步!
go
lg
...
复苏努力是一大助力,此前该公司经历了后
疫情
时期的经济动荡,以及像拼多多等竞争对手的崛起,包括对其主要业务的监管限制。 今年,阿里巴巴任命了两位联合创始人来接替张勇担任领导,从云计算到本地和全球电子商务等领域,对其主要业务进行分拆。投资者也正等待有关这些分拆的更多细节,包括生鲜购业务 Freshippo、类似亚马逊 AWS 的云计算业务,以及菜鸟物流,加以了解管理层对于如何复兴这些平台的计划,以及吸引新投资者进入这个困境中的行业的潜力。 张勇在申报文件中表示:“我们将继续执行公司的重组计划,这已经开始在我们的各项业务中释放新的活力。通过这次自主驱动的转型,我们的目标是催生创新,促进组织的活力,并使业务能够专注于长期增长。” 张勇将于下个月正式卸任。 彭博社分析师 Catherine Lim 和 Trini Tan 指出,阿里巴巴计划到 2024 年上市近 600 亿美元的资产,或将为该集团提供资源,以加强其在中国杂货零售、云人工智能和物流领域的竞争。 至于盒马鲜生可能会利用其估值 40 亿美元的 IPO 收益,来追赶沃尔玛在杂货电子商务销售方面的领先地位。估值达到 450 亿美元的 IPO 后,阿里巴巴的云部门可能会在新战略投资者的支持下扩大规模,以应对腾讯、华为和中国电信的挑战。 而菜鸟的 IPO 估值可能达到 100 亿美元,可能会加速该物流部门在中国和海外的扩张。 自 5 月底以来,中国科技巨头阿里巴巴和腾讯的市值已增加约 700 亿美元,原因是市场预期它们将逐渐恢复到北京发起严厉监管前,所享有的持续两位数增长。 (来源:彭博社) 今年7月,北京方面也结束了蚂蚁集团的调查,暗示准备解除该行业的严厉监管。然而一些投资者警告,要庆祝可能还为时过早。 不仅如此,中国政策制定者并没有为企业提供直接、重大的财政或政策支持。由于工资前景黯淡和青年失业率创历史新高,消费者支出仍然低迷。 去年,为了应对监管和经济动荡,阿里巴巴和腾讯共裁员超过 20,000 人。 另一挑战则来自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百度和美团等竞争对手正在争夺互联网的主导地位。 继 ChatGPT 强势崛起后,百度成为市场最为关注的后起之秀,同时在今年 3 月份首次推出 Ernie,随后又进行了几次迭代。#ChatGPT火爆全网# 此外,字节跳动旗下的 TikTok 和 Temu 等公司正加速进军海外以寻求增长。
lg
...
芷莹
2023-08-10
中国突然宣布!今日,全球都盯着这份报告:美元先跌为敬逼近102
go
lg
...
上涨,受助于奢侈品牌攀升,此前中国放松
疫情
时期的一些限制,而美元在美国通胀数据公布前下滑,该数据可能影响美联储的政策路径,与此同时,黄金在1920附近盘整,原油价格基本持稳,等待更多能源市场的消息。 周四全球股市走高,在中国取消旅游限制后,法国基准股指上涨1%。 欧洲旅游和奢侈品公司领涨斯托克600指数,市场猜测这些公司将受益于中国旅游消费的增长。 在欧洲个股中,奢侈品股表现突出。LVMH和爱马仕国际上涨2%。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表示,将解除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韩国和日本等国的团体旅游禁令。据高盛集团的最新估计,包括游客购买的奢侈品在内,中国买家约占欧洲奢侈品销售额的25%。 在美国关键通胀数据公布之前,市场情绪积极,数据可能为美联储的下一步行动提供线索。 标准普尔500指数期货上涨0.6%。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期货上涨约0.5%,即170点,而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上涨0.6%。 在美国,华特迪士尼公司(Walt Disney Co.)股价盘前交易上涨1.3%,此前该公司宣布资本支出和电影和电视节目支出低于预期。 通胀一直在降温,周四上午公布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如果有任何进一步放缓的迹象,都可能提振股市。上个月的CPI预计会小幅上升,但经济学家认为这不太可能破坏美国经济“软着陆”的前景。 北京时间今晚20:30,美国劳工部将公布7月CPI通胀数据。接受路透社调查的经济学家预计,美国7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将小幅上升至3.3%,而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板块的核心通胀率环比预计将上升0.2%,年率将上升4.8%。 过去几周天然气、汽油和原油价格的上涨促使经济学家预测,周四公布的7月份总体通胀率将从上月的3.0%升至3.3%,这将是自2022年6月以来的首次上升。 eToro全球市场策略师Ben Laidler表示:“在物价连续12个月下跌之后,我们将看到整体通胀首次上升。” “这将考验支撑涨势的金发姑娘论调,即通胀将回落并允许利率下降,”Laidler补充道。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FedWatch工具显示,随着通胀放缓和经济软着陆的可能性增加,市场预计美联储今年结束加息的可能性超过50%。 交易员们几乎确信,美联储将在9月份最后一次加息,然后在2024年的某个时候降息。因此,从表面上看,更高的数据可能会混淆这种观点。 考虑到更具粘性的通胀指标,其中一些指标最近一直在大幅下降,这表明能源价格的普遍上涨可能不会让投资者感到太大不安。 租金、二手车价格和“粘性”商品的价格正在迅速下降。年工资增长率几乎是2020年的一半,炙手可热的房地产市场正在失去一些动力。 美元走弱,美元兑多数货币周四下跌,今日稍晚公布的美国通胀数据将影响美联储的政策走向,不过美元兑日元触及一个月高位,部分受能源成本上升提振。 尽管美联储官员就是否有必要进一步收紧政策展开辩论,但数据显示通胀放缓的速度不及预期,可能突显再次加息的理由。 荷兰合作银行外汇策略主管Jane Foley说:“市场认为它很好地应对CPI。是的,总体数字会上升,但这是基于基数效应,美联储不会介意,核心数字可能会朝着目标下降,所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但即使数据一致,仍有许多事情需要市场关注,”她指出,近期美国公债市场的波动和能源成本上升可能会影响到通胀,并导致央行继续升息。 在澳大利亚液化天然气设施可能发生罢工的消息传出后,欧洲基准天然气价格周三下午触及近两个月的盘中高点,而油价则处于数月高位。 “今天上午欧元兑美元回到1.10美元上方,很可能是因为能源,因为市场在想‘哦,这是否意味着欧洲央行将不得不再次加息?’”Foley说。 “不过考虑到能源持续走高,欧元区经济衰退的风险,你也可以反过来说,”她补充道。 美国国债走势稳定,10年期国债收益率略高于4%。本周最后一次大规模美国债券发售将在晚些时候进行,届时将发售30年期国债。尽管最近所有人都担心标售将面临投资者的抵制,但迄今为止,对这些债券的需求一直很强劲。 对于试图判断美联储是否会停止加息的投资者来说,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将至关重要。 “高于预期的数据将导致股票和债券出现一些短期波动,”Witan Investment Trust的首席执行官Andrew Bell说,“但我怀疑这是否会改变美联储利率见顶的预期,因为有大量证据表明经济正在反通胀。”
lg
...
厉害啦
2023-08-10
意大利对银行开刀动摇信心!中美新一轮风波反应不大 美国CPI盖过一切
go
lg
...
盘将大幅走高。 在亚洲,投资者仍对中国
疫情
后步履蹒跚的复苏感到担忧,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正滑向通缩。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MSCI)除日本外最广泛的亚太股指下跌0.5%,预计将连续第二周下跌。 到目前为止,中美之间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新一波爆发并未立即引起市场的反应,但时间会告诉我们,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签署的行政命令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该命令针对的是私募股权、风险资本、合资企业和绿地投资,将禁止美国在电脑芯片等敏感技术领域对中国进行新的投资,并要求政府在其他科技领域进行通报。 在企业新闻方面,华特迪士尼(Walt Disney)表示,将提高其流媒体服务的价格,因为该公司公布的第三季度利润好于预期。 日本索尼公司(Sony)公布的第一季度业绩平平,这家娱乐集团的电影和金融部门表现不佳。 不过,今日的主要事件将是美国的通胀数据。 预计美国7月份CPI整体通胀率将小幅上升,折合成年率为3.3%,而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板块的核心通胀率预计将在7月份上升0.2%,折合成年率为4.8%。 在市场或多或少预计美联储(Fed)将结束加息之际,这些数据将有助于勾勒出美联储的下一步举措。
lg
...
超启
2023-08-10
搭上全球制药龙头,开启CDMO打工模式的康希诺要起飞?
go
lg
...
Ⅱb期试验。 不过,随着2023年新冠
疫情
的缓解,市场对于新冠疫苗的需求大幅下滑,康希诺只得另寻出路。此次与阿斯利康的合作即是该公司的出路之一。针对此次和阿斯利康的合作,康希诺方面表示,公司计划以CDMO为起点去探索mRNA的合作。 受上述利好消息影响,8月9日康希诺A、H股均大涨。其中,A股一度20cm涨停,收盘股价报97.84元/股,涨幅达19.54%;H股收盘价报30.95港元/股,涨幅达17.23%。不过,8月10日,该公司A、H股股价均有所回调。 mRNA赛道难突围 通常来讲,疫苗研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基因组技术的研究到新抗原的设计,疫苗产品在获批上市前还必须进行概念实证评估、攻毒研究及免疫原性研究,并在产品获得最后批准前进行多项临床试验,因此研发周期长达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疫苗产品不足为奇。 近几年,在
疫情
催化下,mRNA疫苗凭借其研发周期短、扩产容易、可作用于细胞内外靶点、表达多种蛋白、不进入细胞核、无需体外表达和纯化等特性,成为了医药企业关注的焦点。 据悉,mRNA技术即是以病原体抗原蛋白对应的mRNA结构为基础,通过不同的递送方式递送至人体细胞内,经翻译后能刺激细胞产生抗原蛋白、引发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疫苗。而在mRNA新冠疫苗方面,国外企业辉瑞、BioNTech、莫德纳等走在了前列。 2022年,辉瑞营收就高达1003.3亿美元营收,同比增长23.43%。其中,新冠疫苗Comirnaty收入378.06亿美元,而Comirnaty则包括了mRNA新冠疫苗(BNT162b2)和mRNA新冠二价疫苗。 国内企业也紧跟国外药企的步伐,加大了对mRNA新冠疫苗的研究。2023年3月22日,石药集团宣布了其旗下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SYS6006)在中国纳入紧急使用;斯微生物的mRNA疫苗在老挝获得紧急使用授权;沃森生物的新冠mRNA疫苗(商品名:沃艾可欣)已获得印度尼西亚紧急使用授权;而就康希诺而言,截至2022年末,该公司的mRNA新冠疫苗已完成临床Ⅱb期试验。 尽管国内企业mRNA新冠疫苗的研究已取得不同阶段的进展,但由于需求量的下滑,药企不得不面对新冠疫苗市场已经变天的事实。 在今年5月举行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就有投资者询问康希诺mRNA 新冠疫苗后续研发计划、是否继续推进等。该公司称,公司会对新冠突变株进行必要的持续跟踪并考虑相关研发的投入产出比,对于mRNA新冠疫苗的开发,公司更看重的是mRNA技术平台的建设等。 据了解,康希诺自2018年起开始关注、布局mRNA合成和递送技术,并进行专利、工艺、mRNA序列设计等多方面储备。2019年1月开始,其陆续申请了多项关于 mRNA 疫苗设计和新型递送系统设计的专利,启动了基于mRNA平台技术的相关疫苗管线的研发。 此次和阿斯利康的合作,即是康希诺转向CDMO去探索mRNA更多的可能性。康希诺称,本次协议的签署有利于公司mRNA生产平台的进一步拓展,符合公司未来发展的需要。 事实上,mRNA技术不是仅能用在新冠疫苗上,在5月22日举办的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就表示:“mRNA在遗传性疾病、肿瘤及各种自身免疫疾病方面将会是一个很好的方向”。早在2021年,高福就曾多次呼吁关注mRNA技术在多领域的研发。 mRNA疫苗是诱人的,但研发也是不易的。如今,创新药企在mRNA方面的竞争仍在继续,不过,研究领域已经扩展至HPV、肿瘤、罕见病等多个疾病领域。 重点转向非新冠产品 成也新冠疫苗,败也新冠疫苗。 康希诺作为较早布局新冠疫苗研发的企业,其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克威莎®自2021年2月起分别获得境内外多个国家的紧急使用授权/附条件上市。凭借该产品,康希诺2021年收入同比增17174.82%达到43亿元,净利润为19亿元,实现扭亏。 由于
疫情
的变化,全球新冠疫苗接种增速放缓,市场对于新冠疫苗的需求出现了下滑。2022年,该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0.35亿元、-9.09亿元,分别较2021年同比减少75.94%和减少147.51%。 值得一提是,康希诺此前曾披露称,2022年末其上海临港mRNA产业化基地一期项目已经建成,mRNA新冠疫苗等开始进入试生产阶段,设计产能1亿剂。该公司还曾表示,为保障新冠疫苗在海外的及时供应,公司在多个发展中国家与当地合作建成了海外灌装生产线。在当下,上述产能是否能完全消耗存疑。 新冠疫苗需求的下滑,不仅可能导致产能的空置,还使康希诺产生了大额的资产减值。该公司在2022年对存在减值迹象的新冠相关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就高达8.02亿元。 洞察到市场走向的康希诺,在2022年起逐渐将工作重点转向了非新冠候选产品上。2022年该公司新冠疫苗相关研发投入占比约70%,到2023年一季度,上述占比就已下降至不到50%。 据康希诺6月的投资者活动记录表透露,其2023 年第一季度收入中绝大部分为流脑结合疫苗贡献的收入,新冠疫苗相关收入不超过1/4,预计2023年绝大多数收入均来自于非新冠产品。 当前,康希诺的主要发展战略为对发达市场优质疫苗产品的进口替代,对国内现有产品的更新迭代,应对市场需求和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开发全球创新的技术和产品三部分。康希诺当前商业化的重点即在脑膜炎球菌疫苗产品MCV4曼海欣®上。 据了解,曼海欣®为我国首个脑膜炎球菌四价结合疫苗产品。2022年6月,康希诺MCV4疫苗曼海欣®首批产品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生物制品批签发证明》,正式在国内上市销售,截至2022年年底已覆盖全国近30个省区市。 除此之外,康希诺非新冠产品中,PCV13i计划今年年底前启动pre-NDA申报工作,婴幼儿组分百白破疫苗DTcP预计今年启动III期临床试验,广谱肺炎蛋白疫苗PBPV正在开展Ib期临床试验等。 作为全球第二大疫苗市场,中国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271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75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9.1%,并预期将于2031年达到3835亿元。疫苗市场是广阔的,但相较于国际龙头企业,缺钱的国内创新药企只有做细分领域的强者才有成长空间,才存在“弯道超车”的可能。 就康希诺而言,其以CDMO方式探索与阿斯利康的合作、缩减新冠产品投入、大力研发并推广其他领域疫苗产品等方式寻找新的盈利点,不过成效如何还需要时间给出答案。
lg
...
金融界
2023-08-10
上一页
1
•••
976
977
978
979
980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非农成特朗普一大“痛点”:全球市场趁势逢低买入!美联储降息几率疯狂飙升
lg
...
中国突发重磅!央行主管媒体:加强个人境外收入监管 境外买卖股票收入须缴税
lg
...
马斯克政治表态引发忠诚度滑坡,特斯拉客户“倒戈”潮加剧
lg
...
特朗普祭出39%重税,“这个国家举国目瞪口呆” 都是黄金“惹的祸”?
lg
...
非农“失真”引爆黄金:获利卖盘压制退守3360!今日大空头花旗竟转向了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