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宣亚国际:公司正在积极推进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宜,相关进展请以公司公告为准
go
lg
...
环境有一定的影响,请问宣亚国际对于减少
碳
排放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方面有什么新的措施和进展?贵司有关注到ESG评级吗?华证和万得的评级都是BB,但是同行业有公司的评级能拿到A,请问在这个方面公司有采取什么措施吗? 宣亚国际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积极践行社会责任,通过半年度、年度定期报告的“公司治理”、“环境和社会责任”章节披露了公司治理基本情况、环保情况、社会责任等有关ESG信息。未来公司将结合实际情况逐步健全ESG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加快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为公司股东以及社会创造更多价值。感谢您的关注。 投资者:请问:网络游戏新监管政策对宣亚国际有什么影响? 宣亚国际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主营业务不涉及《网络游戏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的适用范围,截至目前对公司经营暂无影响。感谢您的关注。 投资者:尊敬的董秘,你好!国家新闻出版署出台的意见稿,限制游戏过度使用和高额消费,以及网络游戏不得设置每日登录、首次充值、连续充值等诱导性奖励,会影响贵公司业绩收入减少么? 宣亚国际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主营业务不涉及《网络游戏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的适用范围,截至目前对公司经营暂无影响。有关公司经营业绩等情况请关注公司定期报告。感谢您的关注。 投资者:董秘你好,这个定增现在进度如何,是否终止定增了? 宣亚国际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正在积极推进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宜,相关进展请以公司公告为准。感谢您的关注。 投资者:请问网络游戏新规对公司的经营有影响吗? 宣亚国际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主营业务不涉及《网络游戏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的适用范围,截至目前对公司经营暂无影响。感谢您的关注。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3-12-29
2023•财联社企业ESG论坛落幕 软通动力荣获可持续发展价值传播奖
go
lg
...
赋能产值制造流程,降低生产运作全流程的
碳
排放
,助力零碳工厂建设。 2023年,软通动力编制并发布了首部《软通动力2022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公开披露ESG行动与成效,得到了行业的广发关注和认可。截至目前,软通动力已获评Wind ESG评级和深交所国证ESG评级AA级、行业排名第一、"2023年度中国上市公司ESG最佳实践案例"、"2023 IDC中国可持续发展先锋案例"、"2023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社会责任治理AAA评价"等荣誉,成功纳入"国证社会责任指数"和"深证责任指数",充分发挥了行业引领和标杆示范作用。 软通动力深耕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长达近20年,具备深厚的行业积累和全面技术实力,致力于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技术服务领导企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信赖合作伙伴。软通动力将继续秉持"以人为本、关爱员工、绿色环保、创新发展"的责任理念,与各个利益相关方一道,努力创造经济、社会、环境价值。 随着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关注,ESG已经成为评价资本市场、投资者和企业决策者的重要参考依据。软通动力倡导科技向善、数字向善,携手客户共创价值,持续推动绿色发展和社会进步。ESG是软通动力未来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一种实现人与企业、与社会乃至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全新范式。
lg
...
美通社
2023-12-29
英国天然气期货跌超6.9%,荷兰天然气期货也跌将近6.1%
go
lg
...
度跌至日低32.750欧元。ICE欧盟
碳
排放
交易许可涨0.27%,报77.93欧元/吨。
lg
...
金融界
2023-12-29
深城交取得汽车行驶典型工况划分专利,参与制定更为精准的
碳
排放
因子
go
lg
...
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面向
碳
排放
因子的汽车行驶典型工况划分方法”,授权公告号CN116776229B,申请日期为2023年8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提出面向
碳
排放
因子的汽车行驶典型工况划分方法,属于
碳
排放
因子典型工况划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车辆行驶状态数据,包括车辆平均车速v、加速度a和怠速时间t,形成数据集合,去除平均车速v和加速度a的小样本数据,计算平均车速v和加速度a的均值μ。
lg
...
金融界
2023-12-28
今日全国碳市场收盘价较前一日上涨0.47%
go
lg
...
交额19958499.48元。今日全国
碳
排放
配额总成交量362926吨,总成交额27727395.48元。截至今日,全国碳市场
碳
排放
配额累计成交量441459008吨,累计成交额24906620748.28元。
lg
...
金融界
2023-12-28
报告:我国石油消费量预计2027年前达峰,峰值8亿吨左右
go
lg
...
60年将降至57亿吨标煤;能源活动相关
碳
排放量
于2030年前达峰,剔除原料用能固碳部分后,峰值约101亿吨,2060年仍将产生17亿吨
碳
排放
,需通过CCUS、生态碳汇等方式予以消纳;煤炭消费量于2025年前后达峰并下行,未来十年煤炭仍将发挥我国能源安全“压舱石”作用;石油消费量将进入最后增长阶段,于2027年前达峰,峰值8亿吨左右,峰值平台期缩短至3-5年;天然气消费量稳步增长,2040年前后达峰,峰值约为6100亿立方米;非化石能源供应高速发展,正在成为我国能源系统增量的主体,将于2045年前后成为我国能源供应的主体。
lg
...
金融界
2023-12-28
华菱钢铁:公司全力支持落实国家铁矿石资源战略,助力我国钢铁行业提升对上游原材料的议价能力和话语权
go
lg
...
合开展相关新技术应用的探索,努力为减少
碳
排放
、实现碳中和贡献力量。 投资者:请问公司是否和中国一些科研机构进行合作,探索新的炼钢方式,目前焦煤炼钢产生二氧化碳,如果公司用核能或者清洁能源制氢,如果氢气炼铁能达到焦炭炼铁成本,会不会降低污染? 华菱钢铁董秘: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公司将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步伐,积极关注包括氢冶金等各种减碳方式及新冶金技术的应用,也在与部分上、下游合作伙伴联合开展相关新技术应用的探索,努力为减少
碳
排放
、实现碳中和贡献力量。 投资者:请问公司钢厂占地面积大,考虑到国家推广新能源电车,请问公司工厂是否考虑建设充电桩,盘活有效土地,提升资源综合利用? 华菱钢铁董秘: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和建议。 投资者:请问公司在对标找差,和北方已完成环保改造,公司是否交流过环保改造成功后,公司吨钢成本是否会增加,增加多少?请问公司和国内钢企是否在新的燃料炼钢上探索? 华菱钢铁董秘: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为满足超低排放要求公司将新建或者改造相关设备,预计将增加折旧和相关运营成本,但同时部分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如小焦炉改为大焦炉、原料场封闭等,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公司将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步伐,积极关注包括氢冶金等各种减碳方式及新冶金技术的应用,也在与部分上、下游合作伙伴联合开展相关新技术应用的探索,努力为减少
碳
排放
、实现碳中和贡献力量。 投资者:目前铁矿石定价,公司实力不具备参与,请问公司是否考虑和区域钢企联合,成立铁矿石合资公司用于原料采购?或者积极为铁矿石定价权恭喜公司力量,谢谢 华菱钢铁董秘: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和建议。公司全力支持落实国家铁矿石资源战略,助力我国钢铁行业提升对上游原材料的议价能力和话语权。 投资者:请问铁矿石、焦煤原料价格波动大,请问公司目前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原料能力如何? 华菱钢铁董秘: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铁矿石、焦煤焦炭等大宗原燃料价格时有波动,公司长期坚持精益生产和低库存运营策略,根据实际生产经营需要进行铁矿石等原燃料采购。公司自2010年起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经营管理的需要开展套期保值业务,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公司期货团队已经培养出一批富有经验、市场分析能力强的人才队伍,且建立了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流程的风险控制体系,但套期保值业务总体比例不高。 投资者:请问近期人民币小幅度升值,是否对公司铁矿石进口会有一定的利好消息? 华菱钢铁董秘: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人民币升值有利于降低以美元计价的进口铁矿石采购成本。 投资者:四季度以来铁矿石价格飞涨,为何国内钢企不考虑探讨铁矿石采购业务合作,为何被动依赖发改委,国内钢企不能考虑建立区域铁矿石采购合资公司? 华菱钢铁董秘: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和建议。请参考之前的回复。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3-12-28
徐向春: 躺平思维不可取,控产量是钢铁行业摆脱困境优选路径
go
lg
...
放改造,低碳发展任务更加艰巨。钢铁行业
碳
排放
占全国总量的15%以上,是制造业31个门类中
碳
排放量
最大行业,钢铁产业的降碳对我国顺利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钢铁行业正在积极行动,中钢协在全球率先发布推进钢铁行业低碳行动倡议书,明确了实现“碳中和”六大技术路径。河钢、宝武、鞍钢等企业也陆续发布碳减排目标及低碳冶金路线图。低碳转型路径,不管是极致能效、流程再造还是氢冶金,所需要的资金远非超低排放可比,将是数万亿规模的投资。 投资的钱从哪里来?肯定是市场主体——钢厂自筹资金。但是,去年全行业利润仅366亿元(正常情况2000-4000亿),今年全年利润预计也才400-500亿,约六成钢厂挣扎在亏损泥淖中。此外,钢铁行业资产负债率快速攀升,2021年10月为61.1%,2023年10月为64.5%,短短两年升高3.4个百分点,再次向供给侧改革前的2015年的高点68.5%靠拢。如果未来的几年依然延续这种状况,钢厂资金不断失血,职工工资都成为问题,哪来的资金进行设备改造,技术升级绿色低碳发展又从何谈起? 再回过头看超低排放改造何以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正是由于2016年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掉近3亿吨钢铁产能,钢铁行业由此摆脱困境,行业利润从2015年的526亿元,迅速攀升至2017年3419亿,2018年4137亿。钢厂有了合理的利润,财务状况大大改善,有能力进行环保改造,才使得超低排放大面积快速推进。 因此说,如果以躺平的态度,单纯等待以市场方式出清钢铁产能,无所作为,行业将陷入长期低迷期,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就会成为空谈。 三、产能过剩不等于长期低迷,控产量是摆脱困境优选路径 Q4:产能过剩必然导致行业长期低迷么?有没有可以借鉴的“他山之石”? 丨徐向春:一个成熟行业,在需求见顶后,如果产能过剩问题处理不当的话,往往使得行业经历一个漫长的调整过程。但是这是否是必然趋势,其实也不尽然,我国水泥行业应对产能过剩的经验提供了成功经验和样版。 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程度与钢铁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下面这两张图显示,水泥产能利用率长期在75%以下,2015年水泥行业销售利润率3.7%,与钢铁业共属“难兄难弟”,更何况水泥需求在2014年见顶,较钢铁早了6年,饱受产能过剩困扰,应该说比钢铁业前景还要惨淡。为了应对产能过剩,水泥企业、行业协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痛定思痛,形成共识,2014年,水泥行业首先在北方地区尝试冬季采暖季错峰生产,取得良好效果。2016年10月,工信部、环保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水泥错峰生产的通知》,部署2016年至2020年期间水泥错峰生产,由此推动了全国水泥错峰生产地域和时间常态化。自2015年以来,水泥行业经营情况与钢铁业拉开差距,最好时销售利润率达到18.5%,把钢铁业远远甩在后后。即使同为2022年困难时期,水泥利润率还能够维持在6%。 实践证明,供给端的有效调控减轻了产能严重过剩压力,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减少水泥价格波动幅度,有助于稳定和强化市场长期和理性预期的管理,弱化市场非理性预期。同为基础原料行业,水泥行业应对产能过剩的成功经验非常值得钢铁行业学习借鉴。 Q5:对压减产量或者产量平控,有观点认为钢铁与水泥行业不同,控产量没有多大效果,而且行政干预不可行,真的是这样吗? 丨徐向春:我们还是用事实证明有没有效果吧。实际上,近几年钢铁行业已经进行了几次控产量的试验,对稳定和改善行业运行情况发挥明显作用。 第一次,在“蓝天保卫战”期间,2017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实施秋冬季错峰生产方案,按照污染排放绩效水平,分别限产20-50%,钢铁产量得到有效抑制。2017-2019年期间,螺纹、热轧卷价格分别在3200-4900元/吨、2900-4400元/吨区间波动,铁矿价格55-127美元,这三年钢铁业利润分别为3419亿元、4137亿元、2677亿元,钢厂经营情况不仅没有因限产恶化,反而处于历史较好水平。 第二次,在2022年年初冬奥会期间,京津冀地区产量同比压减30%,使得全国一季度钢产量同比下降10.5%。房地产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剧烈调整,严重拖累钢材需求,导致钢材价格在下半年大跌16%。到了2022年上半年,虽然继续面临房地产猛烈收缩并叠加上海疫情双重影响,但是该年上半年钢材价格并未继续下滑,反而企稳反弹,钢铁行业上半年利润826亿。究其缘由,主要是一季度产量大幅下降,实现了供需动态平衡。然而,冬奥会结束后,二季度钢铁生产不受限制,产量迅速恢复,一度产量接近至历史最高水平,供需关系不断恶化,6月底钢价再次大跌,下半全行业亏损400多亿元。2022年的正反两方面例子充分说明限产对行业的积极作用非常明显。 Q6:但对于控产量也有许多很多不同的看法。钢厂认为会增加固定成本,就业岗位减少,职人收入下降。地方政府则担心,控产量会影响工业增加值、影响经济增长。您怎么看这些分歧点? 丨徐向春: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控产量,并不是大规模长期减产。尽管产能产量过剩,但中国毕竟有9亿多吨的市场需求规模。根据我们研究,最近几年市场供应过剩不足5%,也就是说如果产量下降5%,相当于年产量减5000万吨,就会对钢材价格产生支撑,市场信心得以稳定,同时也会显著抑制原料价格,一升一降,钢厂盈利会得到明显改善。因此说,只要安排得当,事先统一筹划,产量并不是集中在某时间段集中减少,而是放在一年的时间周期里按计划逐步推进,既不会对钢厂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也不会减少工作岗位,而钢厂利润增亦会使得职工的收入增长。 第二个问题,至于控产量影响工业增加值,这实际是一个误解。表面上看,工业增加值与产出(通常理解为产量)成正比,如果减产,工业增加值就下降。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以收入法来计算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而今年钢铁行业形势大家看的很清楚,一稳三降:固定资产折旧基本稳定,职工收入普遍缩水,上交税金减少,钢厂利润下降。由此推算,虽然今年产量增长,但并未带来工业增加值的增长,反而可能是下降的。 进一步来讲,盲目追求产量不符合高质量发展内涵。高质量发展是居民有就业、职工有收入、企业有利润、政府有税收的发展。但是我们看到,在需求下降的情况下,一味要求保持高产稳产,供需严重失衡,一方面钢材价格大幅下跌,另一方面导致原料成本居高不下,结果是钢厂经营普遍陷入困境,政府税收下降,职工收入减少。因此说目前追求高产量所得到的结果没有一条是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是货真价实的低质量增长。 四、在市场机制失灵的情况下,政府应该更好地发挥作用,积极作为,发出明确市场信号,引导市场预期 Q7:目前钢厂在自律限产方面进展怎么样? 丨徐向春:近几年部分钢厂尝试联合减产。如西北地区钢厂多次协商联合减产,对稳定区域市场价格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区域范围小,其它主要市场的钢厂没有响应,因此效果非常有限。 钢铁行业自律意识薄弱,究其原因,二十多年钢铁行业发展历程,市场也曾出现过几次低迷,钢厂获得的经验是在阶段性困难时期咬牙挺去就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会,因此普遍形成了谁减产谁吃亏的习惯性思维。市场低迷时,不约而同地采取囚徒困境策略,恶性竞争难以避免,价格一轮接一轮往下跌,尤以2012-2015年为甚,最低跌至1800元,市场戏谑钢价不如白菜价,全行业陷入亏损。 在本轮市场低迷,中钢协去年提出了“三定三不要”原则,其中一条“不要为了保持生产规模而产生现金净流出”,大家纷纷说好,但就是迟迟不能落地执行。历史经验和现实表明,淡薄的行业自律意识无法促成全行业主动减产。 Q8:行业自律意识薄弱,如何才能推进限产机制落地? 丨徐向春: 2022年,仅力拓集团一家的净利润就折合人民币达到856亿元,是中国钢铁全行业的近3倍。上下游产业链利润分配严重不合理引发广泛议论。这的确不是正常的市场现象,扪心自问,这也是行业不自律、无序竞争引发的后果,说明了市场机制不能在钢铁市场正常发挥配置资源作用。在此情况下,需要主管部门发挥政府作用,主动作为,纠正市场机制失灵现象,继续实施产量调整政策,引导市场预期。 当然,在产量压减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具体困难、面临各方利益博弈,阻力较大,同时也可能本该淘汰的钢厂存活下来。但是,如果犹豫徘徊,坐视供需失衡无所作为,可能导致行业陷入螺旋式低迷,重蹈2015年全行业亏损、钢厂大面积停产的覆辙。两权相害取其轻,主动调控产量是摆脱行业困境最有效的措施,更符合行业利益。 各方应尽早形成共识,充分发挥我们制度体制优势,借鉴水泥行业成功经验,钢厂承担部分限产损失,地方政府走出追求高产量误区,主管部门统一筹划,先立后破,通过环保、安全、能耗、
碳
排放
等方面形成政策合力,完善钢铁产量约束机制,实现供需动态平衡,使行业尽快摆脱亏损困境,为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打好坚实基础。退焉进焉,考验各方智慧。 Q9:展望明年钢铁市场,钢铁业是否有望走出困境? 丨徐向春:展望2024年,钢材市场的结构性冲击将进入尾声,而周期因素有望改善。具体来看,需求方面,房地产的剧烈调整或至均衡水平以下,后期有望均值回归,近几个月地产新开工面积降幅放缓,触底迹象明显,而制造业用钢继续增长;供应方面,推进行业自律、行政调控,控产量依然是重要的政策选项。预计2024年钢铁需求同比增长2%,出口坯材约7500万吨,同比降14%,粗钢产量仍维持在10.3亿吨,钢材价格触底反弹,年均价格上涨3-5%,经过各方面努力,钢铁行业有望逐步走出困境。
lg
...
我的钢铁网
2023-12-28
核能综合利用窗口期来临 首个供汽项目或年底完工
go
lg
...
有突出优势。核能不仅能发电,而且作为零
碳
排放
的能源供给形式,目前正在从原有单一电力供应转向多领域多用途应用拓展。核能在清洁供暖、工业供汽、海水淡化、制氢、核动力船舶、同位素生产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以工业供汽为例,因为大型的化工基地需要配套供给工业供汽,受限于
碳
排放
,新增火电、气电十分受限,核能供汽正好可弥补这一空缺。工业供暖供汽的效益是非常好,因为核能供汽理论上效率可以达到100%,高于核能蒸汽转换发电的效率。核能多用途利用的应用场景广泛,包括跟石化行业的耦合,它的定价就是以特定参数的蒸汽多少元每吨来计算,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东莞证券指出,2022年国内核电主设备累计交付54台套,交付数量创近五年新高,我国已形成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主设备成套供货能力,主要核电堆型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核电装备制造国产化和自主化能力不断提升。未来随着我国继续实施核心设备和零部件国产化攻关,核电产业链有望进一步实现自主可控,核电项目成本有望迎来优化。建议关注核能发电行业重点公司中国广核(003816)、中国核电(601985)。
lg
...
金融界
2023-12-28
英国天然气期货涨超5%
go
lg
...
早盘曾涨至37.100欧元。ICE欧盟
碳
排放
交易许可涨1.51%,报77.80欧元/吨。
lg
...
金融界
2023-12-28
上一页
1
•••
93
94
95
96
97
•••
186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突传重磅!习近平罕见警告:中国政府这一举动恐损害人们对当局的信任
lg
...
底层人的挣扎!中国法院裁决冲击弱势群体 北京恐直面改革的代价?
lg
...
中国突传重磅消息!路透独家:国家主席习近平或将缺席10月东盟领导人峰会
lg
...
重磅前瞻!鲍威尔或拟重塑美联储政策框架,稳定通胀将成基石?
lg
...
杰克逊霍尔来了:小心猝不及防的鹰派意外!全球市场谨慎避险,特朗普又点名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3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