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马斯克投下“通胀”震撼弹!美联储罕见鹰派信号:仍准备上调利率加息……
go
lg
...
比等衡量指标表明就业市场处于平衡状态。
移民
问题将对劳动力规模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不会预先承诺12月的决定,但还有几个数据点即将公布。通胀的总体进展仍然令人鼓舞。单月数据并不可靠,但如果家庭调查显示持续恶化,美联储将不得不更仔细地研究它。” “商品价格可能会回到通货紧缩,服务继续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住房市场数据表明那里即将改善。将关注利率敏感行业的滞后影响,以寻找中性即将来临的迹象。经济状况将决定从现在开始的降息速度。”
lg
...
颜辞
2024-12-09
特朗普胜选后首次采访重磅!涉及Fed鲍威尔、关税、俄乌冲突......
go
lg
...
储主席鲍威尔任期的看法、关税措施进程、
移民
问题和俄乌冲突等热点话题。 在2024美国总统竞选期间,特朗普多次透露想要「插手」美联储货币政策决策,要求总统扩大对这一独立性机构的「话语权」。而特朗普在最新采访中称,他无意在重返白宫后就更换现任联准会主席鲍威尔。 鲍威尔的任期将于2026年5月到期。特朗普表示,「我想,如果我告诉他,他就会离职。但如果我要求他,他可能不会。」 面对联准会独立性将受到威胁的传闻,鲍威尔曾强调,他并不担心特朗普上台后联准会丧失独立性,有信心能与特朗普新政府很好地合作,「影子美联储主席」没有可能性。 关税方面,特朗普表示,他将履行竞选承诺,实施全面关税。他特别提到了美墨、美加的贸易平衡,认为美国与这两个国家的贸易相当于补贴它们的经济。 特朗普称,「我们为什么要补贴这些国家?我们在补贴墨西哥、补贴加拿大,我们在补贴世界上许多国家。」 当被问到业内担忧关税将推升物价的情况,特朗普也承认了这一不确定性,「我不能保证任何事情,我不能保证明天。」
移民
问题上,特朗普强调,将驱逐数百万非法
移民
,并计划取消「出生公民权」。 「出生公民权」是美国宪法赋予出生在美国境内的人可以获得美国公民身份的权利。而特朗普警告,他想要通过行政行动废除它,并表示他此前曾尝试过,只是当时处理新冠疫情被放在优先级。 外交方面,特朗普表示正在积极推进地缘战争的结束,提到未来乌克兰将不会从美国获得那么多的军事援助;不会承诺让美国留在北约,除非「他们付得起账单」。 在巴黎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进行了胜选后的首次会晤后,特朗普8日发文称,「泽连斯基和乌克兰希望达成协议,结束这场疯狂的战争。」 原文链接
lg
...
投资慧眼
2024-12-09
突发!2025年1月20日后,中国留学生恐无法入境美国?
go
lg
...
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驱逐行动,并承诺加强
移民
规则。 28岁的康奈尔大学学生Liam Du自从收到学校发来的电子邮件,敦促学生在特朗普上任前返回校园后,就一直担心自己是否要在1月底回中国过农历新年。 “我们现在真的很害怕,”他写道。
lg
...
圈内人
2024-12-09
特朗普胜选后首次电视采访!不会罢免鲍威尔,履行关税承诺,考虑取消出生公民权
go
lg
...
该撤资什么,我所做的就是发布信息”。
移民
问题
移民
问题是特朗普竞选的核心,他毫不犹豫地表示将大规模驱逐非法居住在美国的人。 首先是被定罪的罪犯。此外,美国公民也有可能被卷入,与非法入境的家庭成员一起被驱逐出境,或者可以选择离开。 当被问及
移民
身份混杂的家庭时,特朗普说:“我不想拆散家庭,所以不拆散家庭的唯一方法就是让他们团聚,然后把他们都送回去。” 他表示,驱逐数百万人的费用和后勤复杂性并没有阻止他。 他还表示,打算取消出生公民权,这是第十四修正案规定的一项保护措施,该修正案保证任何在美国出生的人,无论其父母是谁,都拥有公民权。 当被问及单方面这样做是否会面临法律反对时,特朗普表示,他将考虑修改宪法。 外交政策 在采访时,特朗普表示,“如果可以的话”,他正在积极努力结束战争,并补充称,乌克兰“可能”会在他重返白宫后不会得到美国那么多的军事援助。 他不会承诺让美国留在北约,北约是自二战以来一直是对抗俄罗斯的军事联盟。 他说,“如果他们付钱,绝对会的”,他会保留美国在北约中的角色。 中东问题上,特朗普对叙利亚总统阿萨德能否继续执政表示怀疑。 特朗普表示:“这太不可思议了,因为他在比你想象的更加不利的条件下执政多年,突然之间,叛军开始行动,占领了大片领土。人们长期以来一直押注他不会获胜,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奏效。但这次似乎有所不同。” 除此以外,特朗普还表示,他不会寻求对堕胎药施加限制。他将在第一天赦免因2021年1月6日“国会山骚乱”事件而被定罪的人,称许多人在监狱中遭受了过于严厉的对待。
lg
...
格隆汇
2024-12-09
easyMarkets易信:高关税与通胀隐忧:政策冲突加剧市场不确定性
go
lg
...
易伙伴的进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驱逐非法
移民
、减少对乌克兰军事援助以及延长第一任期内的减税政策。同时,特朗普明确表示不会罢免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后者的任期将持续至2026年5月。尽管如此,特朗普的关税和减税计划引发了市场对高通胀和美联储政策冲突的担忧。 分析人士警告,特朗普的高关税政策可能推动通胀再次加速,而美联储可能因此被迫维持高利率,这将加剧未来四年政府与美联储之间的政策冲突,进一步增加市场不确定性。投资者需关注未来通胀走势及政策协作的变化对经济增长和市场的影响。 美国11月非农超预期 美国11月非农就业数据强劲反弹,新增就业22.7万人,为2024年3月以来最大增幅,超过预期的20万人,主要受10月飓风和罢工结束后基数修复影响。失业率录得4.2%,符合预期,平均每小时工资环比增长0.4%,同比增长4%,均高于预期。 非农数据公布后,美元指数短线下挫25点,非美货币普遍走强,欧元兑美元突破1.06,现货黄金短线上涨7美元至2640美元关口。市场对美联储12月降息的预期显着升温,短期利率期货显示降息概率从67%升至85%。 行业数据显示,医疗保健、休闲、政府和社会援助领域就业增长显着,零售业就业下降。分析师指出,就业市场虽未显现衰退迹象,但工资增长强劲可能对服务业通胀形成压力。失业率的上升被认为不利,尤其是伴随劳动力参与率下降。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此前表示,美国经济表现强劲,降息可更加谨慎。非农数据后,市场关注即将公布的CPI数据,若通胀超预期,可能限制美联储的降息空间。分析师预测,明年上半年美联储或暂停降息,下半年再视经济状况调整政策。当前降息预期集中于12月,未来政策路径将取决于通胀与就业数据走向。 美联储喉舌Nick的观点 NICK的社交媒体内容通过特朗普的言论与美联储政策的动态,传递了几个重要信息。首先,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无意更换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体现了政策的稳定性和对美联储领导层的信任。这一表态可能缓解市场对政策更替的担忧,增强投资者对货币政策延续性的预期。 其次,特朗普提及“杂货”价格上涨,强调通胀对普通消费者的影响,并将这一问题与其竞选成功相联系。这表明民生经济问题可能是政策的重点关注领域,也暗示未来美联储货币政策可能更加注重对实际通胀压力的应对。 此外,NICK在社交媒体的图片文字显示加拿大和墨西哥对美国新鲜果蔬的供应占比超过30%,结合特朗普的贸易政策,这意味着关税可能对农业供应链和食品价格造成进一步压力。这可能在短期内加剧通胀压力,从而对美联储的政策路径产生影响。 总体来看,NICK传递的信息表明,美联储与政府政策的互动是当前市场的焦点。鲍威尔留任的确认有助于稳定市场情绪,而通胀和食品供应链问题可能加大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投资者需关注相关数据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加密货币方面新闻 根据DLNews报道,美国部分州可能领先于联邦政府建立比特币储备。佛罗里达州正采取措施,最早在 2025 年第一季度建立其储备金。宾夕法尼亚州和怀俄明州的立法者已提出法案,计划将比特币纳入州政府资产储备。密歇根州和威斯康星州等州则选择投资与比特币相关的 ETF 和信托。 重大事件前瞻及风险预警 本周重点关注的财经数据: 周一7:50,日本第三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率修正值 周一9:30,中国11月CPI年率 周一17:30,欧元区12月Sentix投资者信心指数 周一23:00,美国10月批发销售月率 周一待定,中国11月M2货币供应年率 周二0:00,美国11月纽约联储1年通胀预期 周二19:00,美国11月NFIB小型企业信心指数 周三21:30,美国11月CPI和核心CPI 周三待定,欧佩克公布月度原油市场报告(月报具体公布时间待定,一般于北京时间18-21点左右公布) 周四2:00,美国10年期国债竞拍 周四8:30,澳大利亚11月季调后失业率 周四21:30,美国至12月7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美国11月PPI年率、月率 周五1:00,美联储公布2024年第三季度帐户资金流动 周五8:01,英国12月Gfk消费者信心指数 周五15:00,英国10月三个月GDP月率 周五18:00,欧元区10月工业产出月率 周五21:30,加拿大10月批发销售月率 周五21:30,美国11月进口物价指数月率 本周重点关注的财经事件: 周二11:30,澳洲联储公布利率决议;12:30,澳洲联储主席布洛克召开货币政策新闻发布会 周三22:45,加拿大央行公布利率决议; 周四16:30,瑞士央行公布利率决议; 周四21:15,欧洲央行公布利率决议;21:45,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召开货币政策新闻发布会 技术面分析 黄金(Gold): 枢轴点(Pivot):2667.00$ 后市看法: 如果价格收在2667.00$以下,下一个目标位为2645.00$和2610.00$。 备选方案: 若价格突破2667.00$,则看至2700.00$和2725.00$,价格将重新回归主升势。 支撑位和阻力位: 阻力位:2645.00$,2667.00$ 支撑位:2610.00$,2600.00$ 欧元对美元(EURUSD): 枢轴点(Pivot):1.0563 后市看法: 如果价格收在1.0563以上,下一个目标位为1.0635和1.0706,预计将完成反转头肩形态,推动价格进一步上涨。 备选方案: 如果价格跌破1.0563且日线收于其下,则下一个目标位为1.0500和1.0475。 支撑位和阻力位: 阻力位:1.0635,1.0706 支撑位:1.0563,1.0500 美元对日元(USDJPY): 枢轴点(Pivot):150.18 后市看法: 如果价格收在150.18以下,下一个目标位为149.15和148.16。 备选方案: 若价格突破150.18,则可能推动价格反弹,目标看至150.50和151.20。 支撑位和阻力位: 阻力位:150.18,150.50 支撑位:149.15,148.16 原油(Crude Oil): 枢轴点(Pivot):68.64$ 后市看法: 如果价格收在68.64$以下,下一个目标位为67.00$和65.50$,当前空头趋势有效。 备选方案: 若价格突破68.64$,并进一步突破69.05$,则可能推动价格反转至70.58$的目标位。 支撑位和阻力位: 阻力位:68.64$,69.05$ 支撑位:67.00$,65.50$ 比特币(BTCUSD): 枢轴点(Pivot):101050.00$ 后市看法: 如果价格收在101050.00$以下,下一个目标位为99000.00$和93405.00$,可能延续修正性下跌至86810.00$。 备选方案: 若价格突破101050.00$,则将回到主升趋势,目标看至106000.00$甚至更高。 支撑位和阻力位: 阻力位:101050.00$,106000.00$ 支撑位:99000.00$,93405.00$ 结论 特朗普提出的最新政策计划和强劲的非农就业数据成为市场关注焦点。这些政策引发了市场对高通胀和美联储政策冲突的担忧,可能加剧未来经济的不确定性。 尽管就业市场未显现衰退迹象,但工资增长可能对通胀形成压力,而高关税政策或进一步推高通胀,美联储可能被迫维持高利率。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即将公布的CPI数据对美联储政策路径的影响。 免责声明: 这些交易信号是来自第三方提供商的方向性观点。本网站(或文章)提供的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价格或其他信息仅供参考。此信息并非投资建议、推荐、研究或交易价格记录,也不是进行任何金融交易的要约或邀请。这些信息不考虑任何人的任何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过去的表现并不是未来表现的可靠指标。实际结果可能与过去的表现或任何前瞻性陈述有很大不同。易信不保证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并且对基于此信息进行投资而产生的任何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 2024-12-09
lg
...
易信easyMarkets
2024-12-09
音频 | 格隆汇12.9盘前要点—港A美股你需要关注的大事都在这
go
lg
...
特朗普:目标是在四年任期内驱逐所有非法
移民
; 12、韩国执政党党首:将有序推进总统尹锡悦下台; 13、叙利亚叛军攻进首都大马士革 总统阿萨德撤离后下落不明; 大中华区要闻: 1、中国11月外汇储备32658.6亿美元,超预期; 2、中国央行时隔半年首次增持黄金; 3、新华述评:中央财政还有比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一系列更加积极的政策已在紧锣密鼓谋划推进中; 4、银发经济蓝皮书:预计2030年前后中国进入超级老龄化; 5、金融监管总局: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外金融机构投资我国财险市场; 6、金融监管总局:鼓励财险公司兼并重组 支持有条件的机构“迁册化险”; 7、国常会:听取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情况汇报; 8、国常会:持续提升民航服务品质 挖掘国内市场潜力 实施好相关重大投资项目; 9、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审核权或试点下放至省级 12省份有望落地; 10、经济日报:支持鼓励国资敢投愿投; 11、广电总局再发管理提示 规范AI“魔改”短视频; 12、中信证券:预计明年财政赤字率有望提升至4%; 13、部分银行上调存款利率!什么情况? 14、新低!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跌破1.3%; 15、住房交易税收优惠政策实施5日 36.4万户购房家庭累计减免契税84亿元; 16、动销放缓、电商冲击加速刺破白酒泡沫,新一年行业收缩或成主趋势; 17、制氢装备新突破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发布2000标方碱性电解制氢装备; 18、深圳打造全球领先低空经济产业生态 加强对600米以下低空网络覆盖; 19、今日A股博科测试申购; 20公告精选︱陕西煤业:拟156.95亿元收购陕煤电力集团88.6525%股权;大业股份:人形机器人业、务目前尚未产生收入; 21、公告精选(港股)︱京东物流(02618.HK)拟不超64.84亿元进一步收购跨越速运集团约36.43%股权; 22、A股投资避雷针︱富吉瑞:股东苏州空空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减持5%公司股份。
lg
...
格隆汇
2024-12-09
市场期待什么样的政策?
go
lg
...
长政策(如减税)或强于通胀政策(关税与
移民
)。对于中国市场,更为关键的是关税政策,在国内政策力度温和有限假设下,如果关税采取渐进方式,预计对市场影响有限,建议维持震荡结构操作;如果顶格加征60%关税,市场可能面临较大扰动,但反而可以提供更好的买点,即跌出来的机会。不过除了特朗普交易的不确定性外,近期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或可以减少对港股的扰动。 国内政策力度温和有限的假设下,当前震荡结构仍是基准情形。若出现因关税等扰动产生的大幅波动,反而可以提供更好的买点。相反,国内政策超预期可能推动市场间歇冲高,但从长期“现实约束”角度,我们建议投资者此时可获利转向结构。 市场走势回顾 港股市场上周小幅反弹,对国内政策的积极预期仍是主要支撑。指数层面,恒生国企、MSCI中国及恒生指数分别上涨2.7%、2.7%与2.3%,恒生科技上涨2.6%。板块层面,保险(+4.4%)、能源(+4.2%)、电信服务(+4.2%)与银行(+4.2%)等板块涨幅居前,医疗保健(+0.6%)、必选消费(+0.9%)以及原材料(+1.2%)等落后。 图表:上周MSCI中国指数上涨2.7%,保险、能源、电信服务板块领涨 资料来源:FactSet,中金公司研究部 市场前景展望 随着经济工作会议和政治局会议临近,市场对国内政策的积极预期升温,叠加美债利率高位回落等因素支持,港股市场在11月中旬大幅回撤后连续两周企稳反弹,恒指再度逼近两万点关口。近期的修复也体现在技术指标上:1)卖空占比5日移动平均自高点的17.3%大幅回落至14.6%,为11月中旬以来新低;2)相对强弱指标14日RSI自前期低点37.2在两周内快速回升至51.8,3)风险溢价也从高点的7.85%回落至7.57%。 图表:港股卖空成交占比快速回落至14.6% 资料来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恒生指数风险溢价自7.85%快速回落至7.57% 资料来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近期的修复并非单纯由于重要会议前的日历效应所致,回顾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12月政治局会议前的表现,恒生指数有涨有落,并没有一致性规律。因此,当前市场更多是在交易政策改善预期,而会议召开后的走势也将更多取决于会议内容是否符合投资者预期。近期走势再度验证了我们此前判断,我们两周前指出,震荡格局仍是基准假设,但不必过于悲观,19,000是关键支撑位,上周也提到,短期市场在这一位置不上不下,也可上可下。 图表:历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恒生指数有涨有落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历届12月政治局会议前,恒生指数也涨跌不一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临近重要的政策窗口,加上市场已经横盘震荡一个月后,显而易见,政策对于后续市场如何选择方向就显得至关重要。那么,市场期待什么样的政策? 当前需求下行、通胀低迷、信贷疲弱,进而导致盈利不振等问题的根源都是信用收缩,即私人部门面对的融资成本普遍高于回报预期,导致私人部门仍在“去杠杆”。我们认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压降实际融资成本、提振投资回报预期。 9月底政策转向,便是通过降息降准等方式降低实际融资成本,通过创设互换便利工具和股票回购增持转向再贷款稳定股市价格、明确提出稳定地产价格、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等方式提振投资回报预期。9月以来广义财政赤字脉冲连续两个月明显回升,财政支出发力提振短期增长,使得中国制造业PMI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股市也明显反弹,效果明显。 房地产市场也是如此,11月30城新房成交面积和14城二手房成交面积同比均维持双位数增长。接下来两周公布的经济和金融数据也将继续验证政策效果和持续性,我们预计政策直接作用的领域将得到修复,例如以旧换新政策或继续拉动社零增速,虽然受“双十一”促销活动前置影响可能较10月增速走低。不过惯性较强、并非直接受益于具体政策支持的通胀、地产投资等领域可能仍然偏弱,地方债务置换加速下信贷增速也可能偏低。 图表:14城二手房成交面积走高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当前市场的预期也集中在压降实际融资成本和提振投资回报预期两个方面,尽管方向确定,但规模是否可观更为重要。一方面,投资者预期央行或进一步降准降息,我们测算5年LPR进一步下调40-60bp可以解除融资成本和投资回报的倒挂,但是银行利差、人民币汇率等约束,会限制央行短期内可操作的实际空间和效果。 另一方面,投资者重点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财政政策力度的整体定调,不过具体数字需要等明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公布。市场期待一般公共预算赤字率提升和消费刺激力度进一步加大,市场预期官方预算赤字率上调至3%以上,或能达到3.5-4%,加上人大常委会已经安排的2万亿元(3年6万亿元)[1],广义财政支出新增规模约为3万亿元,而我们测算一次性需新增7-8万亿元财政支出才能解决上述问题。与此同时,高杠杆、利率和汇率的“现实约束”也可能意味着,虽然会有增量刺激,但要兑现过高的期待也可能比较困难,除非外部压力加大。 外部不确定性仍悬而未决。上周美国将136家中国企业纳入实体清单[2],也令市场更为关注特朗普后续政策的时间节点与推进节奏。 1)时间上,特朗普1月20日就任后或快速推出部分通胀性政策,包括
移民
和关税,届时可以关注其政策优先级,2-3月国情咨文和新预算案将给出更清晰的财政支出削减方向。整体上,相比2016年,特朗普上台后政策推出速度或更快。不过,在当前通胀环境下,为了保证2026年中期选举前不至因为通胀而失去对国会的控制,增长政策(如减税)强于通胀政策(关税与
移民
)或是一个更恰当的策略。 2)具体政策上,对于中国市场,更为关键的是关税政策,在国内政策力度温和有限的假设下,如果关税采取渐进方式,如初始关税为30-40%,即在当前19%的水平上额外增加征收10-20%,我们预计对市场影响有限,建议投资者维持当前震荡结构操作;如果顶格加征60%关税,由于市场定价不充分且实际影响会非线性变大,市场可能面临较大扰动,但反而可以提供更好的买点,毕竟相比当前“不上不下”的水平,足够便宜的买点也可以对冲风险扰动,即跌出来的机会。 不过除了特朗普交易的不确定性外,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可以减少对港股的扰动,美国11月失业率抬升、劳动参与率下降,推动美债利率小幅走低至4.17%,12月降息预期升高至90%以上。 综合以上分析,国内政策力度温和有限的假设下,当前震荡结构仍是基准情形。若出现因关税等扰动产生的大幅波动,反而可以提供更好的买点。相反,国内政策超预期可能推动市场间歇冲高,但从长期“现实约束”角度,我们建议投资者此时可获利转向结构。我们建议投资者未来几周重点关注:12月年底经济工作会议和政治局会议,1月初特朗普就任后政策推进的优先级、尤其是关税政策的速度和力度。 配置层面,在整体震荡格局假设下,我们建议重点关注三类行业:一是行业自身供给和政策环境充分出清的板块,如果还有边际需求改善效果会更好,互联网等部分消费服务、家电、纺服、电子。二是政策支持方向,如以旧换新下的家电、汽车,以及自主科技领域的计算机、半导体等产业趋势;三是稳定回报,如国企高分红。 具体来看,支撑我们上述观点的主要逻辑和本周需要关注的变化主要包括: 1) 央行宣布2025年1月起修订M1统计口径,纳入个人活期存款、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修订后,M1将在目前流通货币M0和单位活期存款的基础上,将个人活期存款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纳入统计范围。市场对M1统计口径调整已有预期。统计口径调整后,M1同比降幅将有所收窄,由于居民活期存款相对稳定,M1同比增速的波动也将平滑,但M1同比增速的回升仍待企业盈利改善和财政支出力度加大。 2) 11月美国ISM制造业PMI仍处于收缩区间,ISM非制造业PMI不及预期。11月美国制造业PMI为48.4,较上月提升1.9ppt,好于预期,但仍处于收缩区间。分项看新订单指数明显上升,达到50以上,回到扩张区域,生产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也有回升。11月美国非制造业PMI为52.1,不及预期的55.5,扩张速度较慢,商业活动、新订单、就业和供应商交付指数均较为疲弱。 3) 美国11月非农数据好于预期,但失业率走高、劳动参与率小幅下降。美国11月非农新增22.7万,工资增速同比增长4%,环比增长0.4%,均好于预期。但失业率从10月的4.15%升至4.25%,劳动参与率小幅下降至62.5%。10月非农数据受极端天气影响较低,本月改善以恢复正常。市场更多交易失业率走高而不是非农上行。数据公布后,美债利率小幅走低至4.17%,12月美联储降息预期上升至90%以上。12月降息仍是大概率事件,美联储降息还有3-4次空间,对应终点3.5-3.75%,长端美债中枢在3.8-4%。 4)海外主动资金继续流出中国市场,被动资金转为流入,南向资金流入放缓。EPFR数据显示,截至12月4日,海外主动型基金流出海外中资股市场收窄至2.5亿美元(vs. 此前一周流出5.8亿美元),已连续8周流出。海外被动型基金在连续5周流出后转为流入4.6亿美元(vs. 此前一周流出5.5亿美元)。与此同时,南向资金流入较此前一周基本持平,从此前流入283.3亿港元小幅放缓至流入244.3亿港元。 图表:海外主动外资继续流出,被动外资转为流入 资料来源:EPFR,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重点关注事件 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政治局会议、12月9日中国CPI和PPI、12月10日中国进出口、12月11日中国金融数据、12月11日美国CPI。 本文摘自中金公司2024年12月8日已经发布的《市场期待什么样的政策?》 分析员 刘刚 CFA SAC 执业证书编号:S0080512030003 SFC CE Ref:AVH867 联系人 王牧遥 SAC 执业证书编号:S0080123060036 分析员 张巍瀚 SAC 执业证书编号:S0080524010002 SFC CE Ref:BSV497 分析员 吴薇 SAC 执业证书编号:S0080524070001
lg
...
格隆汇
2024-12-08
关于美国经济2025年的8个焦点问题
go
lg
...
本开支在2025年有何变化? Q6:
移民
政策有何经济影响?怎么看明年的就业? Q7: 美元的“三大支柱”动摇的可能性? Q8: 美联储降息路径的权衡? Q1:特朗普2.0的“政策牌”有何线索? 2026年11月中期选举后,特朗普大概率面临“府院分裂”情景,2025-2026年将是特朗普的执政“黄金期”。本次大选中,共和党拿下参议院100个席位中的53个,拿下众议院435个席位中的220个,在众议院中的席位占比仅50.6%,处于历史低位。2026年11月中期选举后,众议院大概率归属民主党,此后特朗普再想推动大型法案将更困难。 对特朗普来说,必须国会投票批准才能落地的政策包括:减税永久化、取消最惠国待遇、取消美国教育部、对国家
移民
和庇护制度的持久改革、废除《通胀削减法案》的拨款等。特朗普或大力推动这些法案在中期选举前落地。 减税永久化,落地的紧迫性最高。特朗普《2017年减税与就业法案》的不少条款将在2025年年底到期,包括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扩大儿童税收抵免、调整资本利得税和遗产税等。预计2025年底前,特朗普将通过“预算协调(Budget Reconciliation)”法案的方式将2017年减税全面永久化,并推出适量新的减税。 但预计特朗普进一步减税的增量或不大,关注明年债务上限提高的幅度。当前美国债务上限处于暂停状态,暂停将在2025年1月1日到期,预计新的《债务上限法案》将在年中签署,如果法定债务限额提升的幅度不大,那么进一步减税的空间将十分有限。减税永久化并不会显著改变2025年的经济轨迹。 关税政策方面,特朗普或从明年一季度开始分阶段、分问题实施加征。当前美国对华商品征收平均关税税率约为19%,基准假设下,2025年或提升20个百分点至40%左右。 潜在的“关税牌”或分三部分:一是,可能在上任后对中国商品的关税普加10%,特朗普可以在上任后通过宣布“国家紧急状态”来实现加征关税; 二是,可能通过“301调查”“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等方式,针对性的对部分的战略性商品加征更高的关税; 三是,在2026年11月中期选举之前,有可能落地新的贸易法案来重新定义中美贸易关系。 此外,减监管(尤其是能源和环境领域监管)和驱逐非法
移民
也是特朗普的政策重点,预计在明年1月起的“百日新政”中便会密集落地。 Q2:美国2025年经济增速如何? 2024年前三个季度,美国实际GDP环比折年率分别录得1.6%、3.0%和2.8%,我们预计四季度增速有所回落,全年经济增速2.6%。 展望2025年,基准情形下,预计美国实际GDP增速在2%附近,经济增速回落的核心因素是财政对内需支持的退坡,其次是加息的部分效果传导滞后,此外,关税政策和驱逐非法
移民
将是美国经济放缓的新因素。 分项看,我们预计:个人消费增速放缓、非住宅固定投资增速基本维持、住宅投资增速回落、出口和进口增速双双下降、政府消费支出和投资增速大幅退坡。 Q3:如何评估美国的“再通胀”风险? 美国“再通胀”的担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核心商品通胀因关税而上涨;二是服务(非住房)通胀,由于
移民
政策而上涨。特朗普的政策或使美国“低价劳动力”显著流失,尤其休闲酒店业、运输服务业的薪资上涨,传导至服务价格。三是住房通胀,目前增速或已在筑底的拐点。 但我们觉得这三方面对2025年通胀的影响或有限。 首先,关税对消费品价格传导并非立竿见影,回看2018-2019年贸易摩擦,虽然核心商品通胀小幅上行,但在能源等分项的平衡下,美国总体CPI增速下降,2018年6月为2.9%到2019年2月降至1.5%。 第二,大规模驱逐境内非法
移民
的难度较大,我们预计驱逐规模可能不到100万人/年。根据PIIE预测,这一规模对2025年通胀的影响仅有约0.3%(图8) 第三,CPI住房分项在2025年可能处于横向波动,从其和房价增速的滞后关系来看,住所CPI增速明年上升的空间有限(图6)。 特朗普的政策是影响通胀的关键变量,我们预计基准情形是,1)特朗普1月就职后即开启驱逐非法
移民
的行动,明年驱逐50~100万人,且新的非法
移民
流入大幅降低。2)2025年美国对华商品征收的平均关税税率提升20个百分点。3)减税永久化的法案在明年下半年通过,但对经济的边际影响不大。 在基准情形下,预计2025年美国CPI同比增速全年平均2.6%,节奏上呈“V型”走势,在年中降至2%、年末回升至3.4%。 小概率情形下,若关税和
移民
政策力度大超预期,那么CPI同比增速可能在明年下半年升至3.5%~4%区间。 Q4:居民消费韧性会持续吗? 关税有多大影响? 2024年美国消费维持韧性,得益于居民部门强劲的“两张表”。 居民消费支出=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倾向,其中,“现金流量表”反映了可支配收入、“资产负债表”则影响消费倾向。 疫后美股和房价的大幅上涨,居民部门的总资产持续扩张,从2019Q4至2024Q2,居民部门的股权资产累计增长了49.4%,房地产资产累计增长了61.3%。 此外,由于2020-2021年利率维持极低水平,降低了购房成本,居民的负债端压力也较小,截至2024Q2偿债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略低于疫前。 “两表”的推动效应或在明年基本维持,但关税的不确定性将给消费带来额外阻力。往后看,只要美国股市和房价不“崩塌”,资产负债表就能继续充当居民消费的“基本盘”。但额外的阻力是关税对消费倾向的打击。2018年3月贸易摩擦开始发酵后,美国居民的储蓄率显著上升。2017年储蓄率均值为5.8%,2019年升至均值7.3%(图15)。 我们假设:2025年居民消费倾向(消费支出/可支配收入)将从当前的91.9%下降1.5个百分点至90.4%(图17);可支配收入增速在明年基本维持当前水平;结合我们对通胀的预测,测算2025全年居民消费实际增速将放缓至2.0%。 小概率情形下,关税加征幅度大超预期,消费倾向降至88.5%,那么2025年居民消费实际增速为0.6%。 Q5:美国企业资本开支 在2025年有何变化? 我们预计2025年,美国的非住宅固定投资增速将和2024年基本持平在4%,但驱动力将发生转换:由政策驱动转向生产驱动。 2022年下半年以来,在美联储加息的环境中,固定投资保持较高增速,而美国补库周期力度微弱,制造业PMI和工业产生增速低迷,这反映最近两年的投资增长,并非是因为工业制造业繁荣,而是政策驱动——拜登在2022年8月签署《通胀削减法案(IRA)》和《芯片与科学法案(CHIPS)》给新能源基建和芯片相关产业提供大额拨款。分项来看,制造类建筑支出和软件投资的增速遥遥领先,也与这两部关键法案吻合。 展望2025年,特朗普上台后,IRA和CHIPS对固定投资的驱动作用或将减退,但是生产有望好转、刺激投资增长。 一方面,降息的传导效果将更加明显。历史上看,从美联储开启降息、到制造业资本开支意向指数、PMI、耐用品订单等经济数据好转,需要传导约半年时间;当前这些数据仍在底部徘徊,明年上半年有望转向回升。 另一方面,和居民部门一样,当前企业部门资产负债表也十分健康(图24-25),拥有足够的空间去推动资本开支。 此外,加征关税前景下美国制造业本土化加速、以及人工智能浪潮也将推动资本开支增长。 Q6:
移民
政策有何经济影响? 怎么看明年的就业? 大规模驱逐非法
移民
如果执行,对美国经济的潜在伤害极大。2022年美国有1100万非法
移民
,占总人口的3.3%,其中有830万是劳动力。美国
移民
委员会的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4月,美国共有约1330万非法
移民
,非法
移民
工人占美国劳动力的4.6%。如果驱逐出境将导致美国GDP损失4.2%~6.8%。 预计
移民
政策出台的速度最快,但实施阻碍很大。驱逐非法
移民
或在特朗普就职后的首周即出台,其实施的阻力,一是资金问题,根据美国
移民
委员会预测,将所有的非法
移民
驱逐出境的成本约3150亿美元;二是州和地方政府能否配合;三是
移民
诉讼(例如人道主义和家庭分离等问题)。特朗普第一任期驱逐大约120万非法
移民
、年均驱逐30万人。 明年净
移民
流入显著下降,或导致非农就业和失业率数据背离。虽然驱逐境内无证
移民
的难度较大,但收紧
移民
和边境管控政策十分明确。净
移民
流入是美国就业市场的重要力量(图30),驱逐
移民
将加剧劳动力短缺。 明年非农新增就业人数或呈趋势性降温,今年前11个月平均每月新增18万非农就业,明年可能降至月均15万人以下;失业率或基本保持平稳,仍维持在4.5%以内的低位。部分服务业的薪资增速或有上行压力,尤其旅游酒店、运输仓储等服务行业,非法
移民
占较高。 Q7:美元的“三大支柱”动摇的可能性? 基准情形下,明年美元大概率维持强势,主要有三大支柱: 一是贸易摩擦和地缘风险发酵。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会推升美元的避险属性。美国加征关税,也可能导致其他国家适度的自主贬值来对冲出口下行风险。 以2018年3月22日作为前一轮贸易摩擦的起点:前六个月内,美元上涨5%,其他主要地区货币兑美元普跌,其中加元、瑞士法郎和墨西哥比索的跌幅相对较小(图33)。 二是,美国经济的相对优势。美国加征关税,虽然自身经济受损,但对其他经济体的打击更大,从而提升美国经济的相对优势,维持美元地位。上一贸易摩擦,就令美国和其他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增速预期差扩大(图35)。 美元指数篮子中权重最大的欧元偏弱。市场对2025年美国、欧洲经济增速的预期走向出现背离(图36),根据市场定价,美联储到明年三季度末累计降息的幅度仅为欧洲央行的一半(图37)。 三是,资本流动的虹吸效应。上轮贸易摩擦的前6个月内,美股在全球权益市场中维持优势地位;以美元计价的MSCI指数中,MSCI美国大幅领先(图32)。强势美股的资金虹吸效应,支撑美元表现。 小概率情形下,如果这“三大支柱”动摇,例如欧洲经济超预期反弹,或者特朗普的关税和驱逐
移民
政策过于激进,导致美国经济大幅走弱、美股大跌,那么美元或落入下降通道。 Q8:美联储的“困境”和降息路径的权衡? 明年年中美联储暂停降息的概率上升。失业率维持低位、加之通胀下行受阻,明年美联储可能还有降息2-3次,下半年暂停降息。小概率情形下,关税和
移民
政策力度过猛导致美股下跌、美国经济显著下滑,那么明年可能有更多降息。 明年转向加息的概率不大。一是,关税和
移民
短期内造成“再通胀”,但持续性存疑;由于需求端也会受损,长期上对通胀的净影响尚不确定。二是,明年白宫或加强对美联储的干预,而加息显然不符合特朗普政府的利益诉求。 特朗普对明年降息有诉求,一方面,政府债务加速增长,更多的降息可以减轻联邦政府的利息支出负担。另一方面,降息可以部分抵消加关税对美国经济的影响。特朗普对美联储的干预,一是可能重演上一任期的“口头干预”。二是“影子美联储”的方式,例如,在鲍威尔2026年5月主席任期到期之前,特朗普即提名继任主席的人选,削弱鲍威尔的影响。 历史上看,美国总统更倾向于延用前任美联储主席,但特朗普是例外。特朗普在2016年便表示不会让耶伦连任,因此,耶伦在2017年11月提交辞呈,表示卸任主席后也不会再担任理事。鲍威尔的主席任期到2026年5月15日,理事任期到2028年1月31日。鲍威尔可能也会在卸任美联储主席的同时空出理事的位置。 风险提示:特朗普的政策超预期;美联储货币政策超预期;地缘风险超预期。 注:本文来自民生证券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2025年海外宏观展望:美国经济的8个问题,分析师:裴明楠 SAC编号 S0100524080002
lg
...
格隆汇
2024-12-08
关于2025年美国经济前景的8个焦点问题
go
lg
...
本开支在2025年有何变化? Q6:
移民
政策有何经济影响?怎么看明年的就业? Q7: 美元的“三大支柱”动摇的可能性? Q8: 美联储降息路径的权衡? Q1:特朗普2.0的“政策牌”有何线索? 2026年11月中期选举后,特朗普大概率面临“府院分裂”情景,2025-2026年将是特朗普的执政“黄金期”。本次大选中,共和党拿下参议院100个席位中的53个,拿下众议院435个席位中的220个,在众议院中的席位占比仅50.6%,处于历史低位。2026年11月中期选举后,众议院大概率归属民主党,此后特朗普再想推动大型法案将更困难。 对特朗普来说,必须国会投票批准才能落地的政策包括:减税永久化、取消最惠国待遇、取消美国教育部、对国家
移民
和庇护制度的持久改革、废除《通胀削减法案》的拨款等。特朗普或大力推动这些法案在中期选举前落地。 减税永久化,落地的紧迫性最高。特朗普《2017年减税与就业法案》的不少条款将在2025年年底到期,包括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扩大儿童税收抵免、调整资本利得税和遗产税等。预计2025年底前,特朗普将通过“预算协调(Budget Reconciliation)”法案的方式将2017年减税全面永久化,并推出适量新的减税。 但预计特朗普进一步减税的增量或不大,关注明年债务上限提高的幅度。当前美国债务上限处于暂停状态,暂停将在2025年1月1日到期,预计新的《债务上限法案》将在年中签署,如果法定债务限额提升的幅度不大,那么进一步减税的空间将十分有限。减税永久化并不会显著改变2025年的经济轨迹。 关税政策方面,特朗普或从明年一季度开始分阶段、分问题实施加征。当前美国对华商品征收平均关税税率约为19%,基准假设下,2025年或提升20个百分点至40%左右。 潜在的“关税牌”或分三部分:一是,可能在上任后对中国商品的关税普加10%,特朗普可以在上任后通过宣布“国家紧急状态”来实现加征关税; 二是,可能通过“301调查”“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等方式,针对性的对部分的战略性商品加征更高的关税; 三是,在2026年11月中期选举之前,有可能落地新的贸易法案来重新定义中美贸易关系。 此外,减监管(尤其是能源和环境领域监管)和驱逐非法
移民
也是特朗普的政策重点,预计在明年1月起的“百日新政”中便会密集落地。 Q2:美国2025年经济增速如何? 2024年前三个季度,美国实际GDP环比折年率分别录得1.6%、3.0%和2.8%,我们预计四季度增速有所回落,全年经济增速2.6%。 展望2025年,基准情形下,预计美国实际GDP增速在2%附近,经济增速回落的核心因素是财政对内需支持的退坡,其次是加息的部分效果传导滞后,此外,关税政策和驱逐非法
移民
将是美国经济放缓的新因素。 分项看,我们预计:个人消费增速放缓、非住宅固定投资增速基本维持、住宅投资增速回落、出口和进口增速双双下降、政府消费支出和投资增速大幅退坡。 Q3:如何评估美国的“再通胀”风险? 美国“再通胀”的担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核心商品通胀因关税而上涨;二是服务(非住房)通胀,由于
移民
政策而上涨。特朗普的政策或使美国“低价劳动力”显著流失,尤其休闲酒店业、运输服务业的薪资上涨,传导至服务价格。三是住房通胀,目前增速或已在筑底的拐点。 但我们觉得这三方面对2025年通胀的影响或有限。 首先,关税对消费品价格传导并非立竿见影,回看2018-2019年贸易摩擦,虽然核心商品通胀小幅上行,但在能源等分项的平衡下,美国总体CPI增速下降,2018年6月为2.9%到2019年2月降至1.5%。 第二,大规模驱逐境内非法
移民
的难度较大,我们预计驱逐规模可能不到100万人/年。根据PIIE预测,这一规模对2025年通胀的影响仅有约0.3%(图8) 第三,CPI住房分项在2025年可能处于横向波动,从其和房价增速的滞后关系来看,住所CPI增速明年上升的空间有限(图6)。 特朗普的政策是影响通胀的关键变量,我们预计基准情形是,1)特朗普1月就职后即开启驱逐非法
移民
的行动,明年驱逐50~100万人,且新的非法
移民
流入大幅降低。2)2025年美国对华商品征收的平均关税税率提升20个百分点。3)减税永久化的法案在明年下半年通过,但对经济的边际影响不大。 在基准情形下,预计2025年美国CPI同比增速全年平均2.6%,节奏上呈“V型”走势,在年中降至2%、年末回升至3.4%。 小概率情形下,若关税和
移民
政策力度大超预期,那么CPI同比增速可能在明年下半年升至3.5%~4%区间。 Q4:居民消费韧性会持续吗? 关税有多大影响? 2024年美国消费维持韧性,得益于居民部门强劲的“两张表”。 居民消费支出=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倾向,其中,“现金流量表”反映了可支配收入、“资产负债表”则影响消费倾向。 疫后美股和房价的大幅上涨,居民部门的总资产持续扩张,从2019Q4至2024Q2,居民部门的股权资产累计增长了49.4%,房地产资产累计增长了61.3%。 此外,由于2020-2021年利率维持极低水平,降低了购房成本,居民的负债端压力也较小,截至2024Q2偿债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略低于疫前。 “两表”的推动效应或在明年基本维持,但关税的不确定性将给消费带来额外阻力。往后看,只要美国股市和房价不“崩塌”,资产负债表就能继续充当居民消费的“基本盘”。但额外的阻力是关税对消费倾向的打击。2018年3月贸易摩擦开始发酵后,美国居民的储蓄率显著上升。2017年储蓄率均值为5.8%,2019年升至均值7.3%(图15)。 我们假设:2025年居民消费倾向(消费支出/可支配收入)将从当前的91.9%下降1.5个百分点至90.4%(图17);可支配收入增速在明年基本维持当前水平;结合我们对通胀的预测,测算2025全年居民消费实际增速将放缓至2.0%。 小概率情形下,关税加征幅度大超预期,消费倾向降至88.5%,那么2025年居民消费实际增速为0.6%。 Q5:美国企业资本开支 在2025年有何变化? 我们预计2025年,美国的非住宅固定投资增速将和2024年基本持平在4%,但驱动力将发生转换:由政策驱动转向生产驱动。 2022年下半年以来,在美联储加息的环境中,固定投资保持较高增速,而美国补库周期力度微弱,制造业PMI和工业产生增速低迷,这反映最近两年的投资增长,并非是因为工业制造业繁荣,而是政策驱动——拜登在2022年8月签署《通胀削减法案(IRA)》和《芯片与科学法案(CHIPS)》给新能源基建和芯片相关产业提供大额拨款。分项来看,制造类建筑支出和软件投资的增速遥遥领先,也与这两部关键法案吻合。 展望2025年,特朗普上台后,IRA和CHIPS对固定投资的驱动作用或将减退,但是生产有望好转、刺激投资增长。 一方面,降息的传导效果将更加明显。历史上看,从美联储开启降息、到制造业资本开支意向指数、PMI、耐用品订单等经济数据好转,需要传导约半年时间;当前这些数据仍在底部徘徊,明年上半年有望转向回升。 另一方面,和居民部门一样,当前企业部门资产负债表也十分健康(图24-25),拥有足够的空间去推动资本开支。 此外,加征关税前景下美国制造业本土化加速、以及人工智能浪潮也将推动资本开支增长。 Q6:
移民
政策有何经济影响? 怎么看明年的就业? 大规模驱逐非法
移民
如果执行,对美国经济的潜在伤害极大。2022年美国有1100万非法
移民
,占总人口的3.3%,其中有830万是劳动力。美国
移民
委员会的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4月,美国共有约1330万非法
移民
,非法
移民
工人占美国劳动力的4.6%。如果驱逐出境将导致美国GDP损失4.2%~6.8%。 预计
移民
政策出台的速度最快,但实施阻碍很大。驱逐非法
移民
或在特朗普就职后的首周即出台,其实施的阻力,一是资金问题,根据美国
移民
委员会预测,将所有的非法
移民
驱逐出境的成本约3150亿美元;二是州和地方政府能否配合;三是
移民
诉讼(例如人道主义和家庭分离等问题)。特朗普第一任期驱逐大约120万非法
移民
、年均驱逐30万人。 明年净
移民
流入显著下降,或导致非农就业和失业率数据背离。虽然驱逐境内无证
移民
的难度较大,但收紧
移民
和边境管控政策十分明确。净
移民
流入是美国就业市场的重要力量(图30),驱逐
移民
将加剧劳动力短缺。 明年非农新增就业人数或呈趋势性降温,今年前11个月平均每月新增18万非农就业,明年可能降至月均15万人以下;失业率或基本保持平稳,仍维持在4.5%以内的低位。部分服务业的薪资增速或有上行压力,尤其旅游酒店、运输仓储等服务行业,非法
移民
占较高。 Q7:美元的“三大支柱”动摇的可能性? 基准情形下,明年美元大概率维持强势,主要有三大支柱: 一是贸易摩擦和地缘风险发酵。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会推升美元的避险属性。美国加征关税,也可能导致其他国家适度的自主贬值来对冲出口下行风险。 以2018年3月22日作为前一轮贸易摩擦的起点:前六个月内,美元上涨5%,其他主要地区货币兑美元普跌,其中加元、瑞士法郎和墨西哥比索的跌幅相对较小(图33)。 二是,美国经济的相对优势。美国加征关税,虽然自身经济受损,但对其他经济体的打击更大,从而提升美国经济的相对优势,维持美元地位。上一贸易摩擦,就令美国和其他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增速预期差扩大(图35)。 美元指数篮子中权重最大的欧元偏弱。市场对2025年美国、欧洲经济增速的预期走向出现背离(图36),根据市场定价,美联储到明年三季度末累计降息的幅度仅为欧洲央行的一半(图37)。 三是,资本流动的虹吸效应。上轮贸易摩擦的前6个月内,美股在全球权益市场中维持优势地位;以美元计价的MSCI指数中,MSCI美国大幅领先(图32)。强势美股的资金虹吸效应,支撑美元表现。 小概率情形下,如果这“三大支柱”动摇,例如欧洲经济超预期反弹,或者特朗普的关税和驱逐
移民
政策过于激进,导致美国经济大幅走弱、美股大跌,那么美元或落入下降通道。 Q8:美联储的“困境”和降息路径的权衡? 明年年中美联储暂停降息的概率上升。失业率维持低位、加之通胀下行受阻,明年美联储可能还有降息2-3次,下半年暂停降息。小概率情形下,关税和
移民
政策力度过猛导致美股下跌、美国经济显著下滑,那么明年可能有更多降息。 明年转向加息的概率不大。一是,关税和
移民
短期内造成“再通胀”,但持续性存疑;由于需求端也会受损,长期上对通胀的净影响尚不确定。二是,明年白宫或加强对美联储的干预,而加息显然不符合特朗普政府的利益诉求。 特朗普对明年降息有诉求,一方面,政府债务加速增长,更多的降息可以减轻联邦政府的利息支出负担。另一方面,降息可以部分抵消加关税对美国经济的影响。特朗普对美联储的干预,一是可能重演上一任期的“口头干预”。二是“影子美联储”的方式,例如,在鲍威尔2026年5月主席任期到期之前,特朗普即提名继任主席的人选,削弱鲍威尔的影响。 历史上看,美国总统更倾向于延用前任美联储主席,但特朗普是例外。特朗普在2016年便表示不会让耶伦连任,因此,耶伦在2017年11月提交辞呈,表示卸任主席后也不会再担任理事。鲍威尔的主席任期到2026年5月15日,理事任期到2028年1月31日。鲍威尔可能也会在卸任美联储主席的同时空出理事的位置。 风险提示:特朗普的政策超预期;美联储货币政策超预期;地缘风险超预期。 注:本文来自民生证券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2025年海外宏观展望:美国经济的8个问题,分析师:裴明楠 SAC编号 S0100524080002
lg
...
格隆汇
2024-12-08
“特朗普关税”反复无常 令企业大佬晕头转向
go
lg
...
的 25% 进口关税可以取消,以换取在
移民
问题上的合作。加拿大总理贾斯汀·特鲁多于 11 月 30 日飞往佛罗里达州特朗普的俱乐部,讨论贸易和
移民
问题。
lg
...
Lisa
2024-12-07
上一页
1
•••
116
117
118
119
120
•••
405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信号模糊!彭博社:特朗普试图“孤立”中国 但美国对华鹰派人士担心……
lg
...
贸易战突发重磅!中国“减持”美国国债储备 已不再是美国第二大外国债权国
lg
...
中美突传将迎第二轮“货运海啸”?黑天鹅事件震惊供应链 中国赴美货船订单暴增
lg
...
周评:特朗普愿赴华会见习近平!美国单方面关税来袭 比特币、黄金行情逆转
lg
...
特朗普被控滥权!英媒:16个“神秘匿名人物”交易获利 受邀参与TRUMP晚宴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0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61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