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积分「狗都不玩」的当下,项目方应如何制定
空投
标准?
go
lg
...
P,Foresight News 积分
空投
易于启动,但难以持续。虽然项目可以获得几周的活动量,但很少有能赢得真正的粘性用户。是什么将短期热度与持久参与区分开来?又该如何设计用户不会离开的激励体系? 看似用户活跃的表现,通常只是雇佣兵式刷分伪装成的参与。积分作为一个概念本身没问题,但真正的问题在于它们的设计方式:激励浅薄、无转换成本、且与产品的长期未来零关联。 缺陷在于: 它们奖励原始活动量:交易量、交易笔数、钱包创建数。 最终结果? 机器人和刷单交易。 积分为何失败?心理学层面 坦白说积分系统或许能吸引用户一两天,但无法让他们持续参与。 当设计偏离目标时,情况是这样的: 只为刷分,项目吸引来的雇佣兵会在奖励枯竭的瞬间离开。 基于交易量的奖励,它创造了一个刷单交易赌场,机器人在此茁壮成长,而真实用户流失。 限时解锁,散户等待抛售。 来源:\@chain_gpt 它确实满足了「参与度」的指标,没错,但表象之下呢?它是空洞的,因为它由错误的激励机制驱动,并建立在错误的心理学之上。 是什么让积分计划具有粘性? 并非所有积分系统都生而平等。 有些迅速消退,在自身重压下崩溃前,为用户提供多巴胺的快速刺激。但最好的那些系统,其设计架构超越了短期激励。 本节将剖析是什么让一个积分计划真正具有粘性,以及为什么大多数都搞错了。 1. 基于行为的评分(而非基于交易量) 太多计划陷入了同样的懒惰公式: 积分 = 交易量 × 时间 这不能建立忠诚度,吸引的只是刷单交易机器人。数据在仪表盘上看起来令人印象深刻,但只要
空投
一放缓,系统就塌陷了。 转变简单却有力: 积分 = 技能展示 + 社区贡献 + 产品精通 这时,积分就不再是雇佣兵的诱饵,而是开始塑造真正的用户。 教科书范例:@blur_io,2024 年: 在第 3-4 赛季,他们停止奖励纯粹的交易量,开始奖励高质量的交易行为。针对稀有 NFT 交易、做市和实际价格发现的乘数机制,彻底改变了激励设计。 结果:月活跃用户数增长 40%,流失率下降 25%。 用户留下来是因为他们成为了更好的交易者,而不是因为他们在刷分 2. 渐进式精通系统 一旦奖励到位,真正的工作就开始了:构建进阶系统。大多数系统失败之处在于,它们假设用户不需要变化;永远相同的任务,相同的反馈,但参与度不仅仅关乎重复。 我喜欢把它想象成角色扮演游戏。 你从完成简单任务的新手开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挑战变得越来越难,奖励越来越丰厚,成就感也越来越深。 那么,在实践中,进阶系统是什么样的呢?它从你如何欢迎用户开始,并贯穿三个不同的参与层级。 层级 1:新手入门(第 1-2 周) 快速获胜,教授产品基础知识。 早期高奖励用于学习入门。 目标:让产品快速感觉直观且有回报。 层级 2:技能培养(第 3-8 周) 引入复杂性:高级功能、团队任务、更深度的产品使用。 社交竞争开始介入——排行榜、连续记录、协作。 目标:将好奇心转化为能力。 层级 3:社区领导力(第 9 周及以上) 奖励内容创作、治理、帮助他人。 将贡献者提升到可见的社区角色。 目标:将活跃用户转变为倡导者。 教科书范例:@arbitrum: 他们的治理模型通过二次方投票和追溯性资助而演进。高参与度用户通过提名和资助新项目获得了影响力。2024 年,基金会从 900 名申请者中批准了 276 项资助,支持了 DeFi、游戏、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建设者。 吸引点很简单:给他们积分,他们留下的原因?他们感觉自己很重要。 来源 3. 社交图谱整合 一旦个人精通开始发挥作用,下一个解锁的关键就是集体归属感。项目往往止步于「你与排行榜」,但这限制了参与度。当用户意识到他们的进步与他人交织在一起时,真正的魔力就开始了。 缺陷: 孤立获得的积分无法建立关系,一旦排行榜重置,忠诚度也随之重置。 解决方案: 融入团队机制、公开可见性和共享胜利。当奖励取决于群体成果时,人们建立的是根基而非习惯。 教科书范例:@Optimism RetroPGF: 除了代码,还奖励贡献者,包括教育、文档和生态系统支持。还引入了针对可持续性和可访问性等影响领域的徽章。 增加了社交放大效应:在 X 或 Discord 上分享你的工作可以获得额外的可见度和认可。结果是贡献者多样性更高,项目结束后的参与度更强。 启示: 人们想要的不仅仅是奖励,他们想要归属感。当你的积分系统反映的是一个社交网络而非记分牌时,留存就不再是一个 KPI,而开始成为一种文化。 4. 与实际经济对齐 积分计划最终要面对实际压力;排放枯竭,注意力消退,唯一能让用户锚定的是真实价值。 缺陷: 系统误将代币通胀视为增长。它们印刷奖励的速度超过了产品创造收入的速度,将「忠诚度」变成了一项会计支出。 解决方案: 用实际的经济参与来支撑积分:费用、收益或治理权,让持有者分享有价值的东西。 教科书范例:Curve, Convex, 和 Frax: @CurveFinance (veCRV):锁定 CRV 最长 4 年,获得提升的奖励和交易费用分成。 @ConvexFinance (CVX):控制大量 veCRV 头寸的元治理层,CVX 持有者成为了 Curve 生态系统的权力掮客。 @fraxfinance (veFXS):将长期锁定与其稳定币业务的实际协议收入相结合。 经验教训: 这些积分计划是经济引擎。当参与能产生真实的现金流或影响力时,留存就不再是营销目标,而变成了理性行为。 真正能留住用户的参与循环 有效的留存来自于在正确的时刻因正确的原因奖励用户,而不仅仅是更多奖励。 如果你注意到,每个具有粘性的计划都遵循着相同的节奏:快速吸引、培养习惯、奖励精通、移交所有权。 阶段 1 —— 吸引(第 1-7 天): 快速获胜,可见进展,社交证明。 阶段 2 —— 习惯(第 8-30 天): 连续记录,日益增长的挑战,团队目标。 阶段 3 —— 精通(第 31-90 天): 技能任务,领导角色,地位奖励。 阶段 4 —— 所有权(第 90 天以上): 治理,内容,生态系统建设。 当用户到达第 4 阶段时,他们已经在捍卫自己帮助构建的东西了。 反刷分机制 我见过优秀的系统因为奖励错了人而消亡。你无法粗暴地催生忠诚,你必须为诚实而设计。以下是我见过的一些最常见模式。 来源 声誉加权: 并非每个钱包都平等。宁愿奖励一个经过验证的真实用户,也不奖励一千个机器人。像 Gitcoin Passport 这样的工具有助于过滤。 收益递减: 巨鲸会扭曲数据。某人交易越多,其每个新动作赚取的积分就越少。随着交易量上升而减少奖励 → 更公平,更少刷分。 社区验证: 最好的系统让用户相互监督。 @Eigenlayer 展示了这一点。用户加入小团体,互相验证彼此的行为并报告不诚实行为。它将参与变成了一种共同责任,而不是单打独斗的苦差。这种社会问责制使得人们在奖励减少后仍能长期保持参与。人们留下来是因为共同的责任让他们在意。 核心真相: 失败的不是积分,而是糟糕的设计。 游戏化工作 只有当积分感觉像是进步而非劳动时,它们才起作用。 有意义的进阶: 跳过「青铜」或「黄金」这类空洞头衔。按技能对用户进行排名,如做市商、流动性提供者、协议专家。当等级反映的是学习而非运气时,人们才会留下。 协作性竞争: 设计用户共同获胜的挑战;想想「公会任务」或跨社区任务。离开这些意味着让队友失望。 叙事整合: 数字会褪色,故事不会。Optimism 做到了这一点——将积分框定为对公共物品的影响,将一场活动变成了集体使命。人们留下来是因为他们相信自己参与的故事。 目标是确保贡献是从归属的角度出发。 成功指标 指标会说谎;庞大的数字让仪表盘看起来不错,但如果一个月后所有人都消失了,那它们最终毫无意义。那么该怎么办? 追踪: 第 30 天留存率: 热度消退后谁还在这里。 技能进展: 用户是否真正在进步。 贡献率: 他们为他人创造了多少价值。 项目结束后参与度: 积分或活动结束后,有多少用户仍然活跃(例如,仍然登录、投票、贡献)。 高质量用户比例: 留下的用户中有多少成为核心贡献者或深度参与者(例如,建设者、治理投票者、内容创作者)。 忽略: 表面噪音。 总积分 注册数 社交提及次数 真正的胜利是看到社区保持参与。 实施路线图 优秀的积分计划分阶段进行;构建基础,测试循环,扩展有效部分,然后移交所有权。 第 1-2 个月:基础 → 基于行为的评分、女巫攻击防御、精通路径、社区设置。 第 3-4 个月:启动与迭代 → 软启动,研究模式,重新平衡积分,添加社交图谱。 第 5-6 个月:扩展 → 开放访问,运行团队挑战,接入治理。 第 7 个月及以上:所有权 → 逐步减少奖励,提升治理权重,将重点转向留下的建设者。 来源 目标是建立超越活动本身的发展趋势。 结论 昙花一现和长期成功区别何在?与用户的真实连接。那些持续下来的计划有些不同;它们让人们资源参与。 当积分感觉像是进步而非报酬时,用户就会留下。最好的计划还能帮助用户学习、连接、贡献,这样系统就开始依靠信念运行。2024 年最好的那些计划让「归属感」成为了奖励。用户不再仅仅是追逐数字;他们是在共同塑造某种东西。 此外,一个好的积分计划首先看起来就不像营销,它感觉像一个社区找到了自己的节奏。做好了这一点,人们会陪你度过熊市,在项目沉寂时为你辩护,并帮助构建未来。搞砸了,你拥有的就只是仪表盘上一个一夜之间消失的峰值。
lg
...
ChainCatcher链捕手
10-16 15:51
对话DeribitCEO:为什么币安没有击败我们,被Coinbase收购后的下一步
go
lg
...
服务了 1 万个用户,明天另一家平台发
空投
,这些用户就转移过去了。后天又是另一家新平台。这种不断迁移的行为使得用户忠诚度极低,也使得机构 adoption 非常困难。 对于一家机构来说,要开始在一个平台上交易,必须先做全面的 KYC 和尽职调查。如果用户频繁跳平台,那机构根本没法承受反复入驻的成本与流程。这是机构不愿意深入参与 DeFi 的一个主要原因。 第二个,也是也许最重要的原因是 KYC 的缺失。如果你不知道对手是谁,那么在当今全球监管日益严格的环境下,你就无法合规。大型机构根本无法承担这样的风险。 那么 DeFi 有没有未来?当然有。它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概念,将会以某种形式持续存在并成功。但它会被机构广泛采纳吗?以目前的形式来看,我不这么认为。不过,我也不认为 DeFi 会消失,它会不断演进,会有更多新项目出现。我也衷心祝愿 Hyperliquid 和类似平台一切顺利,他们确实做得很好。 更大的问题是:用户是否会对某一个平台保持忠诚?未来是否会出现标准化的模型和更完善的 KYC 流程?也许会,但现在还没有。 DeFi 是否对中心化交易所构成威胁?某种程度上是的。因为这些活跃在 DeFi 上的交易者本可以在 Deribit、Binance 等中心化平台交易。也许我们无法服务他们,可能是因为监管限制,或者是产品不匹配,也可能是他们当前更喜欢 DeFi 提供的东西,比如流动性或某些功能。 现实很可能是两者混合的结果。是的,我们的确失去了一部分市场份额给 DeFi,但这并不是坏事。这是市场自然演化的一部分。这些平台做的事情是很有意义的,但他们服务的是完全不同的用户群体。我们的机构客户短期内不会去 DeFi。 所以我不认为未来只会存在 DeFi 或只会存在 CeFi,两者会继续并存并共同成长。 战略重点:Deribit 并入 Coinbase 后的发展路线 Maodi:展望未来,Deribit 的下一个战略重点是什么?你们会继续专注于中心化交易所中的期权业务,还是计划进行更广泛的创新?Deribit 会完全并入 Coinbase 吗?还是会保持一定程度的独立性? Luuk:这两方面都会有。我们将成为 Coinbase 的国际业务部门。Coinbase 的目标是实现全球扩张,而我们就是他们工具箱中的一部分 — — 或者更准确地说,现在是我们的工具箱,因为我们已经基本成为一个平台了。尽管从操作上来说,我们目前还是独立运营,但这一点将会逐步改变。 我们正在逐步并入更广泛的 Coinbase 组织中 — — 但并不是美国业务那一部分。你需要将 Coinbase 看作是由美国和非美国两个部分组成的架构,而我们将代表非美国部分。当然,未来我们也有可能进入美国市场,但目前我们的定位就是 Coinbase 的国际业务臂膀。 这意味着我们仍将专注于期权业务,但也会扩展到更多产品上。我们正在拓展产品线,并计划与 Coinbase 现有的产品相结合,共同提供一套完整而全面的交易产品组合。 实际表现形式上,比如我们将为用户引入 Coinbase 的高流动性现货市场。我们自己的现货市场目前规模非常小,所以整合 Coinbase 的现货流动性将是一个重大提升。作为交换,我们也将向 Coinbase 提供我们在期权流动性和技术基础设施方面的优势。 这些整合正在计划中 — — 目前字面意义上正在白板上规划。具体的时间表还未确定,但我们的目标是在接下来的一年内陆续推出这些整合项目。 亚洲市场在 Deribit 未来增长中的角色 Maodi:你认为亚洲,特别是香港或新加坡,会在 Deribit 的扩张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吗? Luuk:我认为亚洲在加密货币领域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市场。不仅仅是散户用户,还有很多家族办公室和对冲基金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整体而言,亚洲地区在投资和交易高风险资产方面的风险偏好似乎高于世界其他地区。所以是的,我确实认为亚洲蕴藏着更多机会。 不过,我们也必须从合规和牌照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明确我们在各个地区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哪些地方我们能设立业务,哪些地方则受限。目前我们正在评估如何最好地应对这些挑战。 团队规模与企业文化:Deribit 与 Coinbase 的对比 Maodi:Deribit 的工作文化是怎样的?你们目前有多少名员工? Luuk:我们目前大约有 175 名员工。Coinbase 的具体人数我不太确定,但我们合并后大约有 4000 名员工。也就是说,Deribit 占这 4000 人中的 175 人。 Coinbase 的大多数员工在美国,但他们在新加坡、印度和伦敦也设有团队,涵盖了美国的东西海岸。而 Deribit 是一个规模更小的团队,我们在阿姆斯特丹有一个相对较大的办公室,主要负责技术工作,包括开发、服务器、系统和安全等。 我们将继续把阿姆斯特丹作为一个重要的技术中心,但相对于 Coinbase 在美国的规模而言,我们这部分的占比会小得多。未来我们会在合适的地方进行协作,同时在必要的领域保持独立运作。 作为 CEO 面临的最大挑战与 Deribit 的核心竞争力 Maodi:作为 CEO,你个人在领导 Deribit 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总结 Deribit 的核心竞争优势,你会怎么说? Luuk:我自 2019 年加入 Deribit,这些年来最大挑战就是应对各种危机。我们经历过一些技术问题,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是我们曾有 Three Arrows Capital(3AC)作为股东,后来他们破产了。这带来了很多复杂的问题 — — 财务上的、法律上的、监管上的、运营上的。我们不得不走法律程序,也对团队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可以说,这一路走来并不平坦。 但我们从中吸取了教训。我认为早期我们对客户过于宽容,给予的信用额度也超出了应有的范围。这是一次痛苦但宝贵的教训。我们因此变得更强大,内部政策也随之改变,整体标准得到了提升。你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挑战,我们今天可能不会有这么严格的运营纪律 — — 比如每年审计财报、取得各类认证、建立合规体系等等。 所以,尽管我们经历了不少波折,但这些“压力测试”让我们变得更成熟。 Deribit 的强大不仅来自于我们的产品,还在于我们如何对待客户。当然,我们并不完美,曾经也有技术问题。但我们始终会善后、赔偿客户,从未让用户因我们的内部问题而蒙受损失。 如果让我总结,我会说:我们的优势在于兼具高质量的产品和一支可信、敬业、始终与客户保持良好关系的团队。这就是 Deribit 的核心价值。 展望未来,产品可能会不断进化,但我们的服务方式不会变 — — 我们会持续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体验,并始终将用户放在第一位。 额外问答环节 Deribit 是否有应对市场份额挑战的策略? Luuk:首先,我们最近几个月创下了历史新高,是 Deribit 成立以来最好的几个月。如果你看 2024 和 2025 年,我们一个又一个地打破记录。所以 IBIT 的增长其实是件好事。他们面向的是美国散户的加密期权交易,而这恰恰是我们目前无法提供的服务。所以我们真心祝福他们一切顺利,因为我们共同推动了这个行业的发展,扩大了市场需求,也让期权产品更普及。他们确实在服务一个之前未被覆盖的市场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确实有很多人想交易,但我们当时无法接纳他们。现在他们终于有了机会,这是好事。但这并不是以我们的市场份额为代价发生的 — — 我们自己的业务也在持续创新高。 所以我们目前的市场份额依然稳固。我们仍然掌握着大约 75% 到 80% 的期权未平仓量。是的,市场上竞争对手很多 — — Binance、OKX、CME 等等 — — 但我们仍是毋庸置疑的第一。 这其实是不同的产品之间的对比。比如说,ETF 是基于美元的衍生产品,而我们的产品是以比特币计价的。所以虽然在同一个大类里,但并不是一模一样的东西。 现在市场上有两个主流选择:一个是我们所服务的离岸市场,另一个是像 IBIT 那样面向本土用户的市场。这两个市场同时成长,说明整个行业的机会都在变大。比特币正在创下新高,我相信它还会继续上涨。市场在扩大,需求在增长,自然也需要更多的参与者。过去,美国用户是被阻挡在外的,现在他们回来了。 所以他们的成功对我们来说是好事。他们做得好,我们也会受益。我们之间有很多共同的做市商,定价也基本相近。你可以在 IBIT 上交易,然后在 Deribit 对冲,或者反过来。这就创造了套利机会和新的交易策略,从而吸引更多新参与者加入这个生态系统。 虽然 Bloomberg 的文章暗示这是在蚕食我们的份额,但事实并非如此。我甚至认为这反而在帮助我们。如果 IBIT 继续扩张,我会非常高兴 — — 因为他们的增长也在带动我们一起成长。相反,如果他们突然崩盘、损失一半的市场份额,对我们来说也会是负面影响。所以,他们的成功其实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利好。 Deribit 是否计划上线更多传统资产如黄金、白银等商品类衍生品? Luuk:其实我们尝试过上线黄金 — — 但后来下线了。我们大概上线了一年时间,期间市场还处在高点,但活跃需求还是没能做起来。所以目前来看,我们认为最大的机会还是在数字资产上。 我们现在已经支持 SOL,也在计划上线更多 crypto-native 的资产。如果把我们和传统交易所类比,可以看到类似的层级结构 — — 传统交易所会有一线蓝筹指数,然后是一些次一级的产品。对我们来说,比特币和以太坊就是一线产品,但还有很多其他的代币是值得交易的。我们可能在初期需要通过激励措施来提高流动性质量,比如前六个月做一些激励,之后再观察市场反馈。 如果市场反应好,我们甚至可以推出指数型产品 — — 比如覆盖前五、前十、前二十个加密资产的一篮子指数产品,让用户可以一次性获得更广泛的市场敞口。 但核心问题是:我们究竟是应该把传统市场的产品(如股票、黄金、大宗商品)引入到加密世界?还是继续专注于打造最好的 crypto-native 产品?传统金融机构正在往他们的产品里加进加密资产,但我们是否也需要反向引入他们的资产?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至少从目前来看,我们第一次尝试上线黄金的结果并不理想。你可以说未来也许可以尝试上线特斯拉这样的股票期权,允许用户用 BTC 或 ETH 作为抵押品来交易这些资产,但这个还不确定。此外,传统市场每周有两天是不开市的,这也会在周末造成流动性限制,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另一大挑战。 话虽如此,我们确实正在探索更多新产品。例如,我们最近上线了 BTC 和 ETH 的线性合约。在这之前我们只有反向合约 — — 即用 BTC 或 ETH 计价的产品,现在我们也提供以美元计价的期权,方便用户定价和结算。 更重要的是,这些新产品还能解锁额外的客户收益。目前用户持有这些仓位可以获得年化 3.85% 左右的收益率,这是非常吸引人的,也启发了一些新的交易策略。 未来的计划?我们希望是“两者都要” — — 既有更多的加密资产,也有更多类型的产品创新。 随着比特币价格上涨,Deribit 是否考虑降低合约最小交易单位以提高用户可及性? Luuk:你说得非常对。这也是我们推出线性合约,并配备更小合约单位的初衷。是的,我们现在也在考虑是否对反向合约做类似的调整。 Deribit 是否有计划推出超过一年期限的长期期权(LEAPs)? Luuk:我们确实偶尔会收到这类询问。但如果你看实际的交易量和流动性,它们是非常集中在短期期限的 — — 主要集中在当月和下个季度。机构在结构化产品中有时会用到六个月的期限,但即便是一年期的期权,其占比在整体成交量中也是非常小的。两年期的期权就更小众了。 所以我认为我们不会把它作为常规挂单的产品来做。不过我们在考虑的一个方案是通过 RFQ(Request-for-Quote,询价机制)的方式来提供。 这样一来,做市商不需要全天候报这种期限的价格,但如果你有交易需求,你可以发出一个询价请求,我们就会给出一个报价。如果你对价格满意,就可以成交。 这样用户就可以获得长期敞口的交易机会,而无需依赖全天候的订单簿流动性 — — 因为大多数做市商并不愿意全天候为 2 年这种期限报 20% 的价差,尤其是在几乎没人交易的情况下。 所以我们现在在研究的方向是打造一个 RFQ 交易区,有点类似 CME 针对一些流动性较差或定制化产品的做法。 Deribit 为何能吸引 Coinbase — — 是否因为其更强的机构导向文化? Luuk:是的,这确实是我们合作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像我之前提到的,这归根结底是关于理念的契合。Deribit 和 Coinbase 都希望以机构化的方式来发展。这意味着我们优先考虑的是质量,建立完善的客户风险管理体系,对系统进行压力测试,确保全面合规,并做好所有的 KYC 检查。 即使我们为交易者提供的是灵活的交易工具,我们依然坚持以最专业、最合规的方式来提供服务。 这种理念体现在方方面面 — — 我们的硬件架构、软件系统、产品设计、KOL合作策略以及针对零售的产品设置,所有这些都展现出我们与以零售为核心的平台截然不同的路径。 我认为 Coinbase 同样有这种思维方式。他们也有很多机构背景的人才 — — 一些来自银行或券商。我并不是说我们只招这类背景的人才,但拥有传统金融的经验与加密原生的认知相结合,正是我们能够做得好的原因之一。 我们的团队是由真正做过这些事情、懂得如何搭建和运营金融基础设施的人组成的。这也是我们选择与 Coinbase 合作的关键所在。
lg
...
ChainCatcher链捕手
10-16 15:51
早报| Polymarket或推出股票涨跌预测市场;TetherCEO暗示USDT市值或将达到1万亿美元
go
lg
...
哪些值得阅读的精彩文章? Monad
空投
查询上线,测试网用户几乎全员“被反撸”? 本文分析了热门项目 Monad
空投
分配的结果和社区反响,指出大量早期测试网交互用户遭遇“反撸”,而
空投
份额主要流向了泛链上活跃用户和特定社区成员,引发了透明度质疑和社区不满。文章最后为“被反撸”的撸毛党提供了转移重心到交易所活动的
空投
思路。 玩偶姐姐亲述炒币经历:“借假修真”博流量,巨亏 800 万美元后逆风翻盘 休息了几天整理资产和计划,看评论区和后台私信收了一堆带问题的留言,所以我把这两年的一些随想汇总了一下,本篇内容较长,但没有财富密码,也没鸡汤,比较无聊。我这个号发真话少之又少,类似的内容仅此一篇,不会再发。如果你是关心我的粉丝或者想了解我的人,可以继续阅读,否则请略过。 当国内自媒体渲染我因为前几天暴跌做空获利几百万翻身,而我的实际情况是现货回撤,套利盈利的时候,我再一次明白,真相并不是人们所关注的,你在网上看到的多半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在金字塔结构的行业里,不,在任何行业里,在金字塔底的你,我的朋友,看到的永远是最简明易懂,最符合大众印象的谎言。 15 亿美元比特币被查获:东南亚“杀猪盘”帝国崩塌背后 本文报道了美英执法部门针对柬埔寨太子集团(Prince Group)跨国犯罪组织及其头目陈志发起的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行动。美国司法部(DOJ)查获了近 13 万枚比特币(当时价值约 $150 亿美元),创下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资金查获纪录。该行动旨在打击遍布东南亚的“杀猪盘”诈骗网络和现代奴隶制诈骗园区。 我们现在炒的还能叫 meme 币吗? 本文分析了在加密市场经历“1011”清算风暴后,BSC Meme 币市场的持续活跃现象,探讨了其行情合理性、Meme 币本质的转变,并呼吁建立有共识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点击了解ChainCatcher在招岗位
lg
...
ChainCatcher链捕手
10-16 15:51
BNB Chain斥资4,500万美元补贴亏损用户 迷因币市场现新趋势三强领跑
go
lg
...
址,用户平均可获得约300美元的BNB
空投
。这不仅是一次慷慨的资金回馈,更象征着币安与其生态系统对用户信任的重建,为低迷的市场注入一剂强心针。 根据官方公告,
空投
已于本周启动,预计在11月初前全面发放完毕。BNB Chain强调,此次补偿聚焦于近期因市场暴跌而遭受亏损的迷因币投资者,随机分配的BNB奖励将根据钱包活跃度与交易行为进行分配。这场举措不仅修复了散户信心,也让开发者与交易社群重新回流链上,为接下来的迷因币季奠定基础。 迷因币新时代:从投机走向生态实用化 迷因币的浪潮从未真正退潮。随着BNB Chain的补偿行动再度点燃市场热情,新一轮具创意与技术含量的项目开始浮现。比起早期单纯炒作的币种,如今的迷因币更多结合了实用功能与社群参与机制,形成「文化+应用」的新格局。在这波市场重启之际,三个备受瞩目的项目——Bitcoin Hyper、Snorter与Maxi Doge——正逐步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Bitcoin Hyper:比特币Layer 2的能量核心 Bitcoin Hyper(HYPER)被视为新一代比特币生态的延伸代表,其以Solana Virtual Machine构建,主打极速交易与去中心化收益分配。该项目于预售阶段即筹得超过2,300万美元,展示强劲资金吸引力。 立即进入Bitcoin Hyper预售 HYPER的设计理念是将比特币的安全性与Layer 2的高效性融合,让用户能在低费用环境中参与质押与智能合约应用。随着市场对比特币Layer 2解决方案需求的上升,Bitcoin Hyper或将成为链上资金重新部署的首选目标。尤其当BNB Chain重新启动投资氛围后,这类具技术底层支撑的迷因型项目,无疑更具持续增长潜力。 立即进入Bitcoin Hyper预售 Snorter:AI交易革命下的迷因革新 Snorter则代表着另一种方向的突破。这是一款结合人工智能与自动化策略的交易机器人代币,让持币者能透过AI自动执行买卖策略并分润收益。其核心理念在于「迷因币不只是玩笑,更是工具」。 了解更多Snorter预售 在市场普遍期待AI驱动金融的趋势下,Snorter的出现刚好填补了散户与自动化交易之间的缺口。预售阶段已吸引超过460万美元募资,已进入预售倒数5天,项目在社群活跃度极高。随着BNB Chain释放的
空投
资金重返市场,部分资金极有可能流向这类具「自动创收」概念的新代币,使Snorter有望在年末成为迷因币转型的重要样本。 了解更多Snorter预售 Maxi Doge:延续狗狗币精神的社群经济体 Maxi Doge(MAXI)继承了Dogecoin的社群精神,并结合「Proof of Workout」概念,让社群成员可透过运动、互动与任务参与获取代币奖励。这种结合生活与链上活动的设计,使其成为迷因币中最贴近大众使用情境的代表。 进入Maxi Doge预售 在BNB Chain推动生态修复的同时,Maxi Doge的定位更显贴地。它不仅是娱乐代币,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延伸。随着BNB Chain与各大钱包平台共同推广去中心化应用,MAXI的社群互动模型有望进一步放大,吸引热爱健身、游戏与社交的年轻投资族群。 进入Maxi Doge预售 结论:迷因币新循环已启动,资金回流的契机 BNB Chain的4,500万美元
空投
不仅是一场补偿行动,更是一场「信心重启仪式」。当链上流动性与社群活力被重新唤醒,市场正进入一个迷因币进化的新阶段。Bitcoin Hyper代表技术融合的前沿,Snorter体现AI金融的应用转型,而Maxi Doge则以社群与生活结合的创意为核心。 随着资金逐步回流,迷因币不再只是投机符号,而是兼具文化与功能的数字资产。对于投资者而言,这三个项目无疑是当前市场中最值得密切关注的下一波机会。 免责声明 加密货币投资风险高,价格波动大,可能导致资金损失。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自行研究(DYOR)并谨慎决策。
lg
...
Business2Community
1评论
10-15 18:19
Wall Street Pepe 登陆 Solana!WEPE 代币
空投
火热派发中
go
lg
...
跳上 Solana(SOL),桥接代币
空投
已经完成。 最初诞生于以太坊(ETH)的 WEPE,如今通过 Wormhole 桥进入 Meme 币世界的核心,为持币者打开 Solana 上的 Meme 币中心——在这里享受更快的交易执行、更低的手续费,以及 DEX 与 Launchpad 上更深的流动性。 桥接代币的
空投
顺利完成,标志着 WEPE 双链时代的正式开启。 这也是加密世界中最锋利的青蛙找到新家的完美时机,开启了 WEPE 故事的下一章。 供应更紧凑、交易更便捷,时机正好。桥接不仅仅是一个连接,更像是 WEPE 横扫加密世界的 Stratton Oakmont,把它的传奇刻在区块链上,就像华尔街的狼们曾经做过的那样。 现在,WEPE可以通过DexTools和Birdeye在 Solana 上追踪和交易。 WEPE
空投
已发放 桥接 WEPE 代币的
空投
今日完成,奖励了所有在早期接入阶段加入的青蛙军团成员。 每位参与者都按照交易时的实时市场价格,将原先购买的美元价值兑换为等量的 WEPE 代币——数量完全对应当时在以太坊上销毁的代币数量。 https://twitter.com/WEPEToken/status/1978035882163683433 例如,当 ETH WEPE 交易价格为 $0.0005 时,购买一个 SOL WEPE(价格 $0.001)将会在以太坊链上销毁两个代币。现在,这些已销毁的数量——总计 52亿 WEPE——将直接
空投
到持币者的 Solana 钱包,无需手动领取。从一开始,整个过程都被完整追踪,实现全自动化。 为了保持供给平衡,WEPE 团队将使用此前回购的 国库储备 来弥补任何销毁与分发之间的差额,同时确保所有原始销毁都是永久且可链上验证的。这一举措在两条链上保持了总供应量的紧缩,让早期参与者在更精简的生态中获得更大的比例份额。这样的结构性升级巩固了 WEPE 的基础,同时也让青蛙军团在项目成长过程中拥有更多杠杆。 社区胜利与青蛙军团的下一步 不过,转向 Solana 并不是青蛙军团唯一值得庆祝的事情。从第一天起,Wall Street Pepe 就以社区为核心——正是这些持币者帮助品牌成长至今。 社区精神的一个显着成果是 5,000 件 NFT 系列,完全由社区创作。这一系列至今已在二级市场产生 8.29 ETH 的成交额,并持续升值,既是归属感的象征,也是对项目背后创造力的致敬。 在 Alpha Chat(WEPE 私人交易群)中,成功案例不断累积——成员们报告通过团队的市场布局获得高达 1,000% 的回报。 随着 2025 年最后一个季度的到来,未来路线图显得更加宏大。Community Quests 2.0 即将上线,将扩展第一版的社区任务机制——奖励参与者完成简单社区行动,例如关注 WEPE 社交渠道——奖励包括加密货币和免费 NFT 铸造名额。 接下来:游戏化社区运营、每月交易排行榜以及新的 KOL 合作,将推动 WEPE 品牌更深入加密文化领域。 如何安全获取并追踪你的 WEPE
空投
如前所述,如果你参与了 Solana 扩展阶段,无需任何操作——你桥接过来的 WEPE SOL 代币会在
空投
期间自动出现在你的 Solana 钱包 中。 如果你同时持有 Solana 和 Ethereum 钱包,可以通过 Best Wallet 轻松整合与管理。它是顶级加密钱包之一,可以在同一界面追踪你所有资产——包括 WEPE。 Best Wallet 已可在Google Play和Apple App Store下载使用。 为了安全起见,请确认你的
空投
代币为官方 WEPE Solana 代币: 2TV8tG8tfDMtChy4e5HGu3QBpH3oqXL8CZKCk2hMRSLv 如果你是 Wall Street Pepe 新手,可以访问官网了解项目详情,或加入官方社区:X(前 Twitter)、Telegram、Instagram 和Discord。 记得直接在 Solana 上通过DexTools 和 Birdeye跟踪、交易 WEPE。 免责声明: 本内容为通讯社发布的新闻稿,仅供参考。我们未对其中的信息进行独立验证,亦不对其准确性或所述服务承担任何责任。本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推荐,亦不应被视为此类建议。我们强烈建议您在参与任何金融活动或投资决策前,咨询合格且受监管的专业财务顾问,以确保自身权益。
lg
...
Business2Community
10-15 17:32
一文读懂 12 个 10 月计划 TGE 项目
go
lg
...
,投后估值约 30 亿美元。 官方称,
空投
申领将于 10 月 14 日开放,Hyperliquid 于 10 月 8 日上线 MON-USD hyperps(预市场永续合约),允许用户以最高 3x 杠杆做多 / 空 $MON。目前
空投
申领条件还未披露,社区猜测 Monad 的
空投
或为「先到先得」模式,领取前需完成难度较高的任务。 Enso(ENSO)| 跨链流动性协议 Enso 将于 10 月 14 日上线币安 alpha 平台,符合条件的用户可前往 Alpha 活动页面使用 Alpha 积分领取
空投
。其中,Enso 是一个跨链流动性协议,专注于自动化交易和资产管理,支持用户通过智能合约优化 DeFi 策略。该项目融资总额约 900 万美元,由 Polychain、Spartan Group、Mapital Capital 等机构支持。 Yei Finance(CLO)| Sei 网络上的货币市场 Yei Finance 将于 10 月 14 日上线币安 alpha 平台,并将于当日 19:30(北京时间)上线 CLOUSDT 永续合约(50 倍杠杆)。同时,符合条件的用户可使用币安 Alpha 积分领取 CLO 代币
空投
。Yei Finance 是一个 Sei 网络上的去中心化、非托管货币市场协议,目前实现总市场规模超 3.89 亿美元、借贷总额超 1.7 亿美元。该项目于 2024 年底完成 2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由 Manifold Trading 领投。 Fleek ($FLK) | 轻松构建开放式网站和应用程序 据官方介绍,Fleek 是一款社交应用,用户可以在其中创建 AI 生成或 AI 增强的内容,并可通过打赏、代币交易、品牌活动、高级功能来获取收益。 官方信息显示,其代币 FLK 的最大供应量为 1 亿枚,初始流通量占 28%,10% 将用于代理奖励和
空投
。Fleek 项目官方于 2025 年 5 月 1-8 日通过 CoinList 进行了代币销售,FLK 代币定价为 0.75 美元,完全稀释估值(FDV)为 7500 万美元。因此,10 月 14 日的
空投
将发放 1000 万枚 FLK 代币给社区,价值约 750 万美元。 LAB ($LAB) | 多链交易终端 LAB 是一个多链交易终端,提供独特的交易算法、多链支持和可定制的交易功能。该项目融资总额约 500 万美元,核心投资者包括 Animoca Brands、Amber Group、GSR、OKX Ventures 等。
空投
将于 10 月 14 日进行,官方未公布
空投
比例或细节,仅在 Discord 和 Galxe 社区活动中暗示将奖励活跃交易者和早期用户,潜在
空投
可能占总供应的 1-2%。 Novastro ($XNL) | AI 驱动的 RWA 第 2 层 Novastro 是一条由 AI 驱动的 RWA 第 2 层链。该项目融资约 120 万美元,由 Woodstock 和 Double Peak 等投资者支持。
空投
将通过 Galxe 活动和测试网任务确认,用户完成桥接和交互以增加资格。总供应和分配比例未公开,TGE 日期为 2025 年 10 月 15 日,申领将在 TGE 时启动。
空投
指南:https://cryptorank.io/drophunting/novastro-chain-activity311 Intuition ($TRUST) | 去中心化身份基础设施 Intuition 是一个去中心化知识图谱协议和通用预言机,其创始人 William Luedtke 来自 ConsenSys。该项目融资 635 万美元,由 Superscrypt、Joseph Lubin 和 Andrew Keys 等领投。 据悉,TGE 定于 2025 年 10 月 15 日,总供应量为 10 亿枚 $TRUST,初始流通量为 1.635 亿枚,FDV 预计为 1.5 亿美元,
空投
占总供应 20%,价值 2453 万美元。TGE 当日将解锁 50% 的代币,其余 12 个月线性解锁,社区预测其可能在 Binance Alpha 上市。 Recall ($RECALL) Recall 是一个去中心化智能平台,支持自治 AI 代理在链上存储分享和交换知识,通过加密经济奖励和透明竞赛激励开放代理开发。该项目融资 4250 万美元,包括 Multicoin Capital 和 Coinbase Ventures 支持。 Recall 将于 10 月 15 日起在各大交易所向公众提供其原生代币 RECALL,并为选定的早期支持者提供
空投
机会。本次发行量为 10 亿,发行后将解锁 2 亿(占发行总量的 20%)。其中,最大份额(30%)将分配给社区和生态系统。发行 12 个月后,将解锁 27% 的发行量,剩余部分将在 48 个月后解锁。 Bluwhale ($BLUAI) | Web3 的智能层 Bluwhale 是一个 AI 驱动的去中心化个性化协议。Bluwhale 融资总额已达到 1 亿美元,包括种子轮 /A 轮融资以及 7500 万美元的代币购买承诺、赠款和节点销售收益,投资者包括 SBI Investment、gumi Cryptos Capital、NxGen 等,此外还有来自 Arbitrum 和 Movement Labs 的额外资金支持。 官方称,BLUAI 代币总供应量为 100 亿枚,其中 6% 将用于
空投
奖励社区、鼓励参与和网络扩展,将在 10 月 21 日进行 TGE。 Meteora ($MET) | 去中心化交易所 Meteora 是基于 Solana 的动态流动性池协议,它通过集中式流动性管理机制(DLMM)支持自动做市商和代币交易。该项目的联合创始人 Ben Chow 和 Meow 同时也是 Jupiter 的联合创始人,项目获得 Alliance、Delphi Digital 等投资,金融未披露。据悉,Meteora 目前已实现 TVL 超 7.8 亿美元,产生费用 15.1 亿美元。 官方确认将于 10 月 23 日 TGE,代币总量达 10 亿枚,TGE 将解锁分配 48% 的代币,其中拟将 3% 的 TGE 储备金以流动性头寸 NFT 形式分配给 Jupiter 质押者。 Planck Network ($PLANCK) | 去中心化 AI 计算网络 Planck Network 是一个模块化 Layer 0 协议。公开信息显示,Planck Network 已于今年 4 月获得 Rollman Management Digital 2 亿美元的代币投资承诺;6 月获得 Web3 先驱 Brock Pierce 和 Scott Walker 通过其风险投资公司 DNA Fund 的战略投资。 官方称,TGE 定于 2025 年 10 月 25 日举行,总供应未公开,代币 $PLANCK 用于质押、治理和奖励。 Limitless ($LMTS) | 社交预测协议 Limitless 是一个基于 Base 链的去中心化预测市场平台,目前已实现超过 4.6 亿美元的交易量。该项目总融资额达 800 万美元,由 Coinbase Ventures、1confirmation 和 Maelstrom 等机构支持。 官方称 TGE 将在 10 月内进行,总供应 15 亿枚 $LMTS,初始流通 50%,其余 50% 在 6 个月后解锁,FDV 预计在 7500 万至 1 亿美元之间。预计
空投
占总供应 10-20%,通过使用产品、提供流动性和推荐朋友赚取积分。 值得一提的是,Limitless 于 2025 年 10 月 5 日在 Kaito Capital Launchpad 结束社区销售,原目标 100 万美元的分配额度吸引了 2.0096 亿美元认购,超募约 200 倍。 销售售出 2000 万枚 $LMTS(占总供应 1.33%,价格 0.05 美元 / 枚),设定 FDV 7500 万美元,优先分配给 Kaito 社区成员。 结语 9 月的 ASTER/XPL 等币上线即暴涨点燃了市场对 Q4 TGE 项目的期待,CryptoRank、PitchBook 等机构预测这一季度将延续牛市高潮,以 Monad、Meteora、Limitless、Zama、MegaETH 等项目为主导。 在一定程度上,TGE 能够激发社区参与度和代币化创新,尤其是 RWA 证券化和跨链协议的突破。 然而,另一方面,TGE 后估值飙升并伴随着代币解锁,部分机构警告这可能导致零售投资者承受显著抛压,需警惕「VC 币困境」和市场波动风险。
lg
...
ChainCatcher链捕手
10-14 02:57
XMars横空出世:生态共建价值共生,X Layer下个趋势风向
go
lg
...
am、Discord等核心社区平台发起
空投
、 meme 比赛、AMA等互动活动,持续激发社区热度,形成病毒式传播。 交易所联动:背靠OKX的雄厚资源,XMars在上市路径上已具备先天优势,未来的上所预期将成为推动其价值发现的重要催化剂。 百位社区长联合发力:铸就坚不可摧的项目共识 如果说技术和营销是骨架与血肉,那么社区共识就是一个项目的灵魂。 XMars最令人惊叹的一点,在于其启动之初便整合了 百位拥有强大影响力的社区长。 这种“去中心化”的社区推广网络,能够: 快速建立信任:基于社区长与成员间长期建立的信任关系,XMars能够以极低的成本快速穿透圈层,建立初始信任。 实现深度渗透:百个社区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传播同一共识,形成的网络效应是单一渠道无法比拟的。 拥有X Layer的顶级基础设置,获得官方的全力扶持,执行全域的营销策略,最关键的是,在启动之初就凝聚了百位社区长的共识力量——XMars已经具备了成为爆款的诸多要素。
lg
...
财链社
10-12 15:20
Nosana:以可访问的GPU算力与卓越体验,驱动AI未来
go
lg
...
络拥堵时(如遇到NFT大规模铸造、热门
空投
等场景),未附加额外激励的交易可能面临被验证节点丢弃的风险,导致交易失败,常见提示如“Solana网络拥堵”。为解决这一痛点,Nosana现已全面引入“动态优先级费用”机制。什么是优先级费用?它类似于给区块链验证节点的小费,用于激励节点优先处理您的交易,提升交易成功率,尤其在网络繁忙时段。Nosana的动态优先级费用,具备两大优势: 智能调节:根据Solana网络的实时拥堵情况,自动调整优先级费用,确保您的交易始终拥有更高处理优先级; 稳定体验:大幅减少因网络拥堵导致的交易失败,让用户不再因交易卡住而焦虑,保障工作流顺畅进行。 无论是发布任务,还是购买NOS,每一笔关键操作都更加可靠,助力用户专注创新,无需分心处理技术障碍。 关于Nosana Nosana致力于构建一个开放、高效、可持续的GPU算力生态,让AI计算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是所有开发者和企业都能够轻松获取的基础资源。通过连接全球闲置GPU资源与迫切需求的AI工作负载,我们正在推动一场算力革命:降低AI推理成本,提升资源利用率,减少电子浪费,并加速AI技术的大规模落地。我们相信,未来的AI,应该是人人可用、处处可及的。
lg
...
区块链蓝海
1评论
10-06 21:23
过去九个月中 加密行业都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大事件
go
lg
...
ster 机制完成简单交互即可获得免费
空投
;9月,币安 Alpha 进入 “积分筛选 + 定向
空投
” 阶段。 据CoinMarketCap数据显示,币安 Alpha 上线代币305个。虽然发币潮仍在火热继续,但在池子不断飞速扩大的当前,如果入场资金无法提供足够支撑,那么本轮牛市还能走多远? 详情可查看《币安 Alpha 牛市:一场做市商主导的单边游戏》 十、Circle 上市 Circle 于 6 月 5 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 CRCL,首日股价飙升超过 160%,市值达到 215 亿美元。 GSR 的卡洛斯·古兹曼 (Carlos Guzman) 指出:“既然 Circle 已经透露了华尔街的兴趣,我怀疑我们将看到几家加密货币公司加速其 IPO 计划。”FalconX、Gemini、Bullish、BitGo、Kraken、Bithumb、Bitkub、Figure等公司都有潜在的上市可能。 详情可查看《Circle上市后 还有哪些加密公司正准备IPO?为何扎堆上市?》 十一、比特币2025大会 5月28日,“比特币2025大会”召开,万斯等政界人士发表演讲。万斯指出:“比特币将在未来十年成为美国具有战略意义的资产。” SEC委员海丝特·皮尔斯指出:“当人们可以自由使用某种东西时,它最终会被纳入传统金融产品。我们需要考虑它如何与我们的监管框架互动——但关键在于维护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转移价值的能力。” 白宫执行董事 Bo Hines指出:“我们正稳步迈向成为世界比特币超级大国的道路上。这无关党派,而是一场金融体系的革命。” Tether 首席执行官 Paolo Ardoino指出:“我们承诺将大量资金重新投资于比特币。我们公司目前持有超过 10 万枚比特币。到今年年底,Tether 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比特币矿商,甚至超越所有上市公司,这是非常现实的。” 详情可查看《比特币2025大会21条金句速览》
lg
...
金色财经
10-01 21:57
DRDR生态DBUY聊天系统正式上线,构建全链路价值社交新枢纽
go
lg
...
社交挖矿”,获得新资产上线交易所的代币
空投
奖励,奖励直接发放至绑定的DRDR钱包,实现“聊天也能赚币”; l 跨链消息互通:支持通过钱包地址向未注册DBUY的用户发送消息或资产,打破平台壁垒,实现Web3社交“无边界”。 3. 协同链接为脉,串联生态全链路价值(后期上线) DBUY的核心定位是DRDR生态的“价值中转站”,通过功能设计实现各板块协同: l 用户在DBUY社群获取挖矿攻略后,可通过“一键跳转”直接进入DRDR挖矿页面; l 看到好友分享的BUYCOIN交易机会,点击“快速交易”即可跳转至交易所完成操作,实现“信息获取-交易执行”闭环; l 未来还将支持“社群共同挖矿”“集体治理投票”等功能,让社交成为推动生态发展的核心动力。 三、未来迭代:从1.0到全功能,打造Web3社交入口级应用 DBUY 1.0版本是生态社交布局的起点,后续将根据用户需求持续迭代升级,逐步解锁更多核心功能: l 功能拓展:将新增“Web3社交名片”(展示用户生态权益,如BCT持仓、挖矿贡献)、“生态DApp集成入口”(支持在聊天窗口内使用NFT铸造、去中心化借贷等DApp),实现“社交即生态入口”; l 生态协同深化:将与BUYCOIN交易所联动推出“社群团购交易”(多人联合下单享手续费折扣)、“交易策略分享”(优质策略可订阅,分享者获收益分成);与DRDR挖矿打通“社群挖矿池”,支持社群成员联合组建挖矿节点,共享收益; l 全球化布局:将支持多语言自动翻译,接入全球多地合规支付通道,让不同地区用户都能便捷参与DRDR生态,推动“Web3社交无国界”。 结语:DBUY上线,夯实DRDR生态竞争力 DBUY Web3聊天社交平台的正式上线,不仅为DRDR生态填补了高频社交场景的空白,更以“安全、生态化、协同化”的特性,重构了Web3社交的价值逻辑——让社交不再是孤立的行为,而是参与生态、获取价值的入口。 随着DBUY的持续迭代与生态各板块的深度协同,DRDR生态将进一步强化“交易—挖矿—社交—存储”的全链路优势,为全球用户打造“用户主导、价值共享”的Web3生态体系,在区块链行业竞争中占据更有利地位。
lg
...
Focus
09-30 12:59
上一页
1
2
3
4
5
•••
695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最新重磅表态!特朗普称将与习近平讨论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问题
lg
...
美中贸易对峙恐重大升级!路透:美国考虑限制对华出口使用美软件制造的产品
lg
...
【黄金收评】一则大消息突袭点燃避险!金价巨震157美元 接下来如何交易?
lg
...
特朗普暗示与中国紧张关系恐升级!美股遭遇减速带,很快重启升势?
lg
...
黄金连续两日暴跌、险失守4000美元关口!瑞银:仍难改“多头格局”?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35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