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A股大佬去世,刚辞职不到10天,身价曾达百亿
go
lg
...
13亿元,同比增长11.09%。其中,
第四季度
实现营收28.56亿元,环比增长23.15%;净利润5.59亿元,环比增长21.50%。
lg
...
金融界
2024-04-08
中国船舶租赁(3877.HK):具备know how能力的玩家才能穿越周期
go
lg
...
中心发布的中国航运景气报告。2023年
第四季度
,中国航运景气指数为109.97点,环比上升15.19点,越过景气分界线,升至微景气区间。与此同时,中国航运信心指数提升了21.9点达到97.64点。 (来源: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 伴随着航运复苏曙光的出现,相关产业链进入新的大周期声音也日渐强烈。 3月26日,中国船舶租赁发布了2023年年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26亿港元,同比增长13%;净利润19.12亿港元,同比增长10.2%。与此同时,ROE(净资产收益率)、ROA(资产收益率)这两个核心指标分别上涨了0.1和0.2个百分点。 作为船舶租赁行业的代表性企业,中国船舶租赁的这份亮眼业绩也从侧面印证了上述判断。 实际上,除了2020年的全球卫生事件影响,2017年以来公司业绩始终保持着上涨趋势,主要原因还是公司的核心“know how”能力。 一、“懂船”也是一种护城河 能够不断交出亮眼成绩单,离不开深厚的“懂船”基因,练就了一套“逆周期造船,顺周期经营”的独门秘籍。 简单来说,就是在全球船舶价格低位的时候大批量造船,既是帮助产业链上下游 渡过难关,也是让自身以较低成本获得优质资产;随后等到景气度上行之际,将之前造的船投入经营,扩大供给享受行业贝塔红利。 这套打法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一点儿也不简单。其中的要点在于如何预判把握行业景气度变化的时点,这需要对产业趋势有着极强的敏感性和前瞻性,中国船舶租赁显然有着自己的独到理解。 回顾过往,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2009年至2019年有着长达十年的航运低迷期,无论是航运公司还是船厂都面临着较高的经营压力,产能持续出清。 (来源:wind、Clarkson、国泰君安研究) 中国船舶租赁正是在这个时期成立,并在行业逆境之时“修炼内功”,逐步扩张船队,在2018年末已有有39艘在手船舶订单的基础上,又在2019、2020两年内新签43艘新船订单,从而奠定了低成本优势。 近几年,中国船舶租赁并未放弃扩张船队提升综合公司整体运营实力。截至2023年年末,公司船队规模总计本集团(包括合营及联营公司)船舶组合规模为151艘,其中起租运营128艘,23艘正在建造。 规模的扩张,尤其是船舶租赁这类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扩张,必然要有良好的资金成本管控能力作支撑。在本轮美联储超长的加息周期下,想要做好这一点其实并不容易。 但从结果来看,中国船舶租赁的成绩还是可圈可点的。2023年,通过跨币种融资、管控有息负债规模、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将计息负债平均成本控制在3.7%。 据悉,2023年中国船舶租赁在中国境内发行22亿人民币熊猫债,另外新增约25.7亿人民币项目贷款,新增人民币负债平均融资利率3.15%,大幅低于美元超6%的融资成本。 这背后离不开公司长期以来形成的良好信用评级。截至2023年底,中国船舶租赁继续保持惠誉“A”级、标普“A-”级的国际信用评级,并维持中国境内“AAA”级的最高信用评级。 二、“重运营”+“业务模式创新”,奠定长期增长基础 立足当下,随着船价上涨、船舶租赁行业竞争加剧态势继续演绎,秉持着逆周期调节准则,中国船舶租赁后续会进行更加审慎稳健的投资政策,大概率会降低船队扩张速度。 但这并不会影响公司长期价值中枢提升的趋势。 目前,中国船舶租赁目前船队不仅规模大,而且船龄够低,运营船舶平均船龄约 3.65年,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即便船队不再新增船只,也足以保证公司未来业务平稳发展。此外,中国船舶租赁的业务规划相当清晰,极大地提升了存量资产使用效率,据悉,公司1年期以上租约的平均租约剩余年限为7.29年。 为了进一步确保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中国船舶租赁进行了业务创新,推出了“与船东和船管公司合资+锁定长租约”的新模式,从资金和租赁订单两方面为长期业绩增长奠定了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订造了2+2艘17.5万方LNG 运输船,并为2艘全球最大吨位的 2500客/3850米车道豪华客滚船提供融资,还落实了3艘9.3万方VLGC融资租赁项目。 遵从公司一贯的“逆周期投资、顺周期运营”战略,中国船舶租赁后续的发展重心将会向从“扩规模”向“重运营”倾斜。 中国船舶租赁扩张船队规模的速度降低,那么其未来的资本开支大概率会逐渐减少,公司则有更充沛的资金用作分红。 当然,中国船舶租赁作为央企下属子公司,顺应国企改革的系列政策号召,为了更好回报投资者,其本身就有提高分红力度的动力。 而且,中国船舶租赁一直以来身上都有“高分红”的标签。自2019年上市以来,中国船舶租赁每年都会派息两次,2023年延续了这一习惯,年中股息每股0.03港元、年末股息每股0.09港元,全年共计派息每股0.12港元,以3月26日收盘价1.41港元计,其动态股息率达到了8.51%,这对于更多长线资金来说足够有吸引力。 三、结语 航运业新周期到来的具体时点尚未可知,但是类似中国船舶租赁这样通过优化船队结构、增强运营效率、并积极探索船舶租赁市场的新模式的“懂船”玩家已经早早做好了准备,作为港股市场上稀缺的厂商系船舶租赁标的,它的价值有望随着新的产业周期到来得到重估。
lg
...
格隆汇
2024-04-08
中国船舶租赁(3877.HK):具备know how能力的玩家才能穿越周期
go
lg
...
中心发布的中国航运景气报告。2023年
第四季度
,中国航运景气指数为109.97点,环比上升15.19点,越过景气分界线,升至微景气区间。与此同时,中国航运信心指数提升了21.9点达到97.64点。 (来源: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 伴随着航运复苏曙光的出现,相关产业链进入新的大周期声音也日渐强烈。 3月26日,中国船舶租赁发布了2023年年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26亿港元,同比增长13%;净利润19.12亿港元,同比增长10.2%。与此同时,ROE(净资产收益率)、ROA(资产收益率)这两个核心指标分别上涨了0.1和0.2个百分点。 作为船舶租赁行业的代表性企业,中国船舶租赁的这份亮眼业绩也从侧面印证了上述判断。 实际上,除了2020年的全球卫生事件影响,2017年以来公司业绩始终保持着上涨趋势,主要原因还是公司的核心“know how”能力。 一、“懂船”也是一种护城河 能够不断交出亮眼成绩单,离不开深厚的“懂船”基因,练就了一套“逆周期造船,顺周期经营”的独门秘籍。 简单来说,就是在全球船舶价格低位的时候大批量造船,既是帮助产业链上下游 渡过难关,也是让自身以较低成本获得优质资产;随后等到景气度上行之际,将之前造的船投入经营,扩大供给享受行业贝塔红利。 这套打法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一点儿也不简单。其中的要点在于如何预判把握行业景气度变化的时点,这需要对产业趋势有着极强的敏感性和前瞻性,中国船舶租赁显然有着自己的独到理解。 回顾过往,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2009年至2019年有着长达十年的航运低迷期,无论是航运公司还是船厂都面临着较高的经营压力,产能持续出清。 (来源:wind、Clarkson、国泰君安研究) 中国船舶租赁正是在这个时期成立,并在行业逆境之时“修炼内功”,逐步扩张船队,在2018年末已有有39艘在手船舶订单的基础上,又在2019、2020两年内新签43艘新船订单,从而奠定了低成本优势。 近几年,中国船舶租赁并未放弃扩张船队提升综合公司整体运营实力。截至2023年年末,公司船队规模总计本集团(包括合营及联营公司)船舶组合规模为151艘,其中起租运营128艘,23艘正在建造。 规模的扩张,尤其是船舶租赁这类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扩张,必然要有良好的资金成本管控能力作支撑。在本轮美联储超长的加息周期下,想要做好这一点其实并不容易。 但从结果来看,中国船舶租赁的成绩还是可圈可点的。2023年,通过跨币种融资、管控有息负债规模、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将计息负债平均成本控制在3.7%。 据悉,2023年中国船舶租赁在中国境内发行22亿人民币熊猫债,另外新增约25.7亿人民币项目贷款,新增人民币负债平均融资利率3.15%,大幅低于美元超6%的融资成本。 这背后离不开公司长期以来形成的良好信用评级。截至2023年底,中国船舶租赁继续保持惠誉“A”级、标普“A-”级的国际信用评级,并维持中国境内“AAA”级的最高信用评级。 二、“重运营”+“业务模式创新”,奠定长期增长基础 立足当下,随着船价上涨、船舶租赁行业竞争加剧态势继续演绎,秉持着逆周期调节准则,中国船舶租赁后续会进行更加审慎稳健的投资政策,大概率会降低船队扩张速度。 但这并不会影响公司长期价值中枢提升的趋势。 目前,中国船舶租赁目前船队不仅规模大,而且船龄够低,运营船舶平均船龄约 3.65年,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即便船队不再新增船只,也足以保证公司未来业务平稳发展。此外,中国船舶租赁的业务规划相当清晰,极大地提升了存量资产使用效率,据悉,公司1年期以上租约的平均租约剩余年限为7.29年。 为了进一步确保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中国船舶租赁进行了业务创新,推出了“与船东和船管公司合资+锁定长租约”的新模式,从资金和租赁订单两方面为长期业绩增长奠定了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订造了2+2艘17.5万方LNG 运输船,并为2艘全球最大吨位的 2500客/3850米车道豪华客滚船提供融资,还落实了3艘9.3万方VLGC融资租赁项目。 遵从公司一贯的“逆周期投资、顺周期运营”战略,中国船舶租赁后续的发展重心将会向从“扩规模”向“重运营”倾斜。 中国船舶租赁扩张船队规模的速度降低,那么其未来的资本开支大概率会逐渐减少,公司则有更充沛的资金用作分红。 当然,中国船舶租赁作为央企下属子公司,顺应国企改革的系列政策号召,为了更好回报投资者,其本身就有提高分红力度的动力。 而且,中国船舶租赁一直以来身上都有“高分红”的标签。自2019年上市以来,中国船舶租赁每年都会派息两次,2023年延续了这一习惯,年中股息每股0.03港元、年末股息每股0.09港元,全年共计派息每股0.12港元,以3月26日收盘价1.41港元计,其动态股息率达到了8.51%,这对于更多长线资金来说足够有吸引力。 三、结语 航运业新周期到来的具体时点尚未可知,但是类似中国船舶租赁这样通过优化船队结构、增强运营效率、并积极探索船舶租赁市场的新模式的“懂船”玩家已经早早做好了准备,作为港股市场上稀缺的厂商系船舶租赁标的,它的价值有望随着新的产业周期到来得到重估。
lg
...
格隆汇
2024-04-08
南芯科技(688484)1.95亿股限售股将于4月8日解禁上市,占总股本46.03%
go
lg
...
元,同比上升6.54%;其中2023年
第四季度
,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5.75亿元,同比上升124.78%;单季度归母净利润8115.09万元,同比上升27070.76%;单季度扣非净利润7532.69万元,同比上升1076.72%;负债率17.1%,投资收益47.2万元,财务费用-4261.78万元,毛利率42.3%。 南芯科技(688484)主营业务:模拟与嵌入式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专注于电源及电池管理领域,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完整解决方案。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4-04-08
本周新西兰联储或仍维持利率不变 并打击投资者降息预期
go
lg
...
经济学家预计,新西兰联储第一次降息将在
第四季度
,不过一些人认为最早将在8月份。西太平洋银行和澳新银行预计到2025年初才会开始降息。
lg
...
金融界
2024-04-08
苏试试验:4月7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参与
go
lg
...
,同比上升17.08%;其中2023年
第四季度
,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5.9亿元,同比上升8.24%;单季度归母净利润9395.52万元,同比上升3.03%;单季度扣非净利润7474.23万元,同比下降2.47%;负债率38.88%,投资收益-422.96万元,财务费用2461.17万元,毛利率45.6%。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0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8家,增持评级2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8.62。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9554.58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出24.7万,融券余额减少。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4-04-07
冀东水泥:中金公司、歌婓资产等多家机构于4月3日调研我司
go
lg
...
同比下降247.84%;其中2023年
第四季度
,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58.91亿元,同比下降18.1%;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1.76亿元,同比下降325.21%;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2.09亿元,同比下降198.66%;负债率48.94%,投资收益1.0亿元,财务费用6.14亿元,毛利率11.78%。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2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7.49。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7564.1万,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出458.18万,融券余额减少。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4-04-07
造车5年亏超1100亿,交付1389辆车!许家印和恒大汽车“滑稽”造车,金主痛下决心,“救命钱”没了
go
lg
...
到账。双方拟议的交易预计将于2023年
第四季度
完成。交易完成后,纽顿集团对恒大汽车持股比例占扩大后已发行普通股总数的27.5%。 彼时在铺天盖地的通稿中,恒大汽车表示计划将所有战投资金用于恒大汽车天津工厂,确保恒驰5的正常生产和恒驰6、恒驰7的陆续量产。纽顿集团还将协助恒大汽车开拓海外市场,实现每年向中东市场出口3万-5万辆恒驰汽车。 不过,该投资有多个先决条件,包括中国恒大债务重组生效、没有重大不利影响事件等。 一时间,市场纷纷将“雪中送炭”的纽顿集团解读为恒大汽车的“白马骑士”,认为其将助恒大汽车走出泥潭。 但是,这似乎只是市场的一厢情愿罢了,纽顿集团与恒大汽车之间的进展并不顺利。 合作并不顺利 不知道纽顿集团是否有未卜先知的神通,先决条件中的多项条款先后被精准触发。 9月28日晚间,中国恒大在港交所公告,公司接到有关部门通知,公司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许家印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中国恒大表示股份将继续暂停买卖,直至另行通知。 在许家印和一众恒大高管先后出事等重大不利影响事件发生的同时,中国恒大债务重组也变遥遥无期。 在许家印出事的的6天前,中国恒大公告债务协议安排会议已被无限期搁置。中国恒大在公告中解释称,因销售情况不如预期,基于公司目前情况以及与其顾问及债权人协商,公司认为有必要重新审视建议重组的条款以匹配本公司客观情况和债权人诉求。“原定于2023年9月25日和26日召开的协议安排会议将不会举行,若建议重组的条款有任何修改,本公司将另行公告。” 中国恒大表示。 自此,中国恒大债务重组变的更加扑朔迷离。直至被1月29日上午,香港高等法院正式裁定中国恒大清盘。 3月18日晚间,恒大地产发布了关于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的公告,将对恒大地产、许家印、夏海钧、潘大荣、潘翰翎、柯鹏、甄立涛、钱程进行罚款和市场禁入等行政处罚。其中,对恒大地产处以41.75亿元的罚款。同时,时任公司董事长的许家印和时任中国恒大董事局副主席兼总裁的夏海钧等人,因决策并组织实施了财务造假等严重违法行为,且手段特别恶劣、情节特别严重,分别被处以4700万元和1500万元的罚款,并被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在多个先决条件先后被触发后,纽顿集团开始变的犹豫起来。 此后,双方之间的交易一度暂停。恒大汽车在2023年10月8日晚间披露的复牌公告中提到,有意愿与战略投资认购方纽顿集团,针对拟议交易方案所需的调整进行重新谈判。公告称,2023年9月29日,公司接获纽顿集团的一份函件。函件称,鉴于公司于2023年9月28日公布其股份暂停交易,连同近期中国恒大集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具有重大不确定性,进而会对股份认购协议及拟议交易带来重大的不确定性。 2024年1月1日,恒大汽车发布公告,恒大汽车和阿联酋新能源汽车品牌纽顿集团之间的股份认购协议及债转股认购协议,于2023年12月31日截止,原定认购协议失效。针对协议失效,恒大汽车公告称,尽管协议已经失效,但恒大汽车、纽顿集团及其他相关方,仍在针对相关交易的关键条款进行磋商,双方仍可能达成新的协议或修改原有协议。 恒大汽车“无底洞” 或许让纽顿集团不在犹豫,是恒大汽车“无底洞”式的财务情况。 3月27日晚间,恒大汽车公布2023年业绩,截至去年年末,恒大汽车的资产总额348.51亿元;负债总额725.43亿元,其中,借款264.84亿元,贸易及其他应付款430.12亿元,其他负债30.47亿元。 其中收入仅有13.4亿元人民币,而这13.4亿元收入中还有11亿元是物业销售,亏损却达到了惊人的119.95亿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恒驰5累计生产下线仅有1700辆,累计交付1389辆。 有数据统计显示,恒大汽车造车5年,累计亏损1108.41亿元。恒大汽车在财报中称,近期由于资金原因,集团安排部分人员放假,天津工厂暂停生产。
lg
...
金融界
2024-04-07
华尔街最乐观预测:标普500至明年底还能上涨25%,降息幅度料大超预期!
go
lg
...
像1999年。纳斯达克指数在1999年
第四季度
飙升了80%,但12个月后却较峰值下跌了85%。” 但凯投宏观则指出,美国股市看起来并不像前几个时期那样被高估了。标普500指数的席勒“超额周期性市盈率收益率”(Excess CAPE Yield,简称ECY)——反映股票相对于债券的估值,仍未达到1929年和互联网泡沫时期的水平,这表明股市可能还会“大幅上涨”。 “我们预计,随着股市泡沫将继续膨胀,未来几年‘风险’资产,尤其是股票,将继续跑赢‘安全’资产。”该公司在最新报告中写道。 降息幅度或超预期 与此同时,该公司表示,预计美联储将很快降息,而且降息幅度可能比市场预期的要大得多。该公司估计,美联储可能会在6月首次降息,最终在2025年中期之前降息200个基点,比市场预期中的幅度还要大。 “由于经济势头良好,他们也有可能在7月份之前按兵不动。尽管如此,我们仍预计降息幅度回比投资者所预期的大。”报告称。 这与美联储官员们近日的表态也不太一致,本周有多位高官密集放鹰称,现在还暂时不考虑降息。美国达拉斯联储主席洛根周五表示,“目前考虑降息还为时过早”;理事鲍曼重申,现在“还不是”降低借贷成本的时候。 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近来一再强调,他预计今年第四季只会降息一次。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卡什卡利则称,如果通胀停止降温且经济保持强劲,可能没有必要降息。而CME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美联储“6月首降”的概率已大幅降至46.1%。
lg
...
金融界
2024-04-07
美联储密集放鹰:现在不考虑降息,可能需要进一步加息
go
lg
...
表示,他预计今年只会降息一次,而且是在
第四季度
进行。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卡什卡利表示,如果通胀停止降温且经济保持强劲,可能没有必要降息。
lg
...
金融界
2024-04-07
上一页
1
•••
480
481
482
483
484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忘掉芯片吧!中美人工智能竞赛的下一个战场是……
lg
...
中国散户手握23万亿美元储蓄,但除了股票几乎别无选择?
lg
...
周评:中美领导人通话敲定TikTok协议!美联储终于重启降息,黄金冲高回落
lg
...
下周展望:“习特会”韩国登场!多位美联储官员驾到,别忘了美国PCE
lg
...
下周两大风暴!鲍威尔将登场,美国PCE恐放缓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23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