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Copper报告:Tether供应放缓反映出加密市场流动性降低
go
lg
...
场已开始“定价”全球增长预期。 “全球
经济
增长
预期下调的一个关键因素是,美国经济数据相对于预期一直令人失望,”分析称。 该报告指出,衡量实际宏观经济数据与预测数据之间差异的彭博美国生态系统意外指数已降至201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这种下降表明,人们普遍承认宏观经济环境正在恶化。” ETC Group 表示,全球增长预测持续下调,加上美国经济衰退风险上升,可能继续对比特币价格构成挑战。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4-06-26
“人工智能+”再被提及,人工智能ETF(515980)盘中涨近2%重回升势
go
lg
...
新的增长动能尤为关键。未来产业将是全球
经济
增长
的最活跃力量,以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绿色能源等为代表的技术突破,将创造具有高成长性的新赛道新业态。中国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就是要通过人工智能的广泛赋能,为经济发展注入更强劲动力。 政策面方面,近日,广东省印发《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推进数据要素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鼓励打造数字园区,布局算力平台、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探索园内数据交换和共享;建设数据要素集聚发展区,促进数据要素与智能传感、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有助于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动数据要素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6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出,加大柔性屏、超级摄影、超级快充、人工智能助手、端侧大模型、跨屏跨端互联等软硬件功能开发,增强人机交互便利性。拓展智能机器人在清洁、娱乐休闲、养老助残护理、教育培训等方面功能,探索开发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人形机器人。 国信证券认为,2024年人工智能AI行业处于群雄逐鹿状态,无论是海外的科技巨头,还是国内一线的互联网公司,都在积极训练和迭代自身的模型能力。从模型的进阶维度,大模型由最初大语言模型向多模态不断进阶,模型能力从文本到文生图、文生视频维度不断扩充。 人工智能ETF紧密跟踪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从为人工智能提供基础资源、技术以及应用支持的公司中,根据人工智能业务占比、成长水平和市值规模构建指标体系,选取50只最具代表性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人工智能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5月31日,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931071)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中际旭创(300308)、科大讯飞(002230)、金山办公(688111)、新易盛(300502)、中科曙光(603019)、海康威视(002415)、德赛西威(002920)、石头科技(688169)、韦尔股份(603501)、紫光股份(000938),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0.02%。 人工智能ETF(515980),场外联接(A类:008020;C类:008021)。 注:人工智能行业受市场需求、国家政策、国际政治形势影响较大,相关上市公司股价波动可能较大,进而导致本基金净值波动较大,并可能会发生本金亏损。文中所提公司及个股仅作为示例,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基金/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关于证券市场、人工智能行业的论述仅对当下证券市场与相关行业的研究观点,基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和多变性,所涉观点后续可能随着市场发生调整或变化。本文内容仅用于投资者沟通交流之目的,不构成对任何机构和个人投资的建议或意见,不构成对投资者投资收益的承诺或保证。本文数据来自公开资料整理,不保证本文所载文字及数据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此类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人购买基金前,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投资人应根据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经验,审慎参与基金/股市投资。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6-26
澳元突然收复失地“爆冲”,鹰派信号大喷发……
go
lg
...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表示,对中国实现全年
经济
增长
5%左右的目标充满信心。周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央行)通过7天期逆回购注入3000亿元人民币,将逆回购利率维持在1.8%。 鉴于中澳贸易关系密切,中国经济的变化可能会对澳大利亚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澳大利亚西太平洋银行消费者信心指数6月环比上涨1.7%,较上月下降0.3%有所回升,这是该指数4个月以来首次上涨,也是自2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 周五,美国6月综合PMI超出预期,从5月的54.5升至54.6。这一数字创下了2022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制造业PMI从51.3升至51.7,超过预测的51.0。同样,服务业PMI从5月的54.8升至55.1,超过普遍预期的53.7。 据路透社报道,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尼尔·卡什卡利此前指出,通胀率可能需要一两年的时间才能回到2%。 澳洲联储主席米歇尔·布洛克在最近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央行理事会讨论了可能的加息,并排除了近期降息的考虑。市场已大幅降低了对澳大利亚央行今年降息的预期,预计降息要到明年4月才会开始。 澳元/美元技术分析 FXStreet分析师Akhtar Faruqui表示,周三澳元/美元汇率在0.6660左右。日线图分析显示,澳元/美元对呈中性偏向,因为它在矩形形态内盘整。14天相对强弱指数(RSI)略高于50水平。进一步的走势可能表明方向性趋势明显。 澳元/美元可能在50日指数移动平均线(EMA)的0.6616附近获得支撑。跌破该水平可能导致该货币对测试0.6585附近的矩形形态下限。 上行方面,澳元/美元可能在矩形形态上边界附近0.6695遭遇阻力,与心理关口0.6700一致。除此之外,潜在阻力位包括1月份以来的高点0.6714。 (来源:FXStreet)
lg
...
颜辞
2024-06-26
英伟达大反弹!市值重返三万亿,AI人工智能ETF(512930)高开涨近2%
go
lg
...
新的增长动能尤为关键。未来产业将是全球
经济
增长
的最活跃力量,以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绿色能源等为代表的技术突破,将创造具有高成长性的新赛道新业态。 6月21日,快手视频生成大模型——“可灵”再度进化,正式推出图生视频功能,支持用任意静态图像生成5s视频,并且可搭配不同的文本内容,实现丰富的视觉叙事。可灵还同步发布业内领先的视频续写功能,支持对已生成的视频一键续写和连续多次续写,最长可生成约3分钟视频。 湘财证券指出,人工智能推理端进入高速发展期,多样化AI终端的商用落地将推动边缘计算中心的升级优化,叠加AIPC、AI智能手机、智能驾驶等终端产品市场渗透率的提升将驱动带动低功耗、可编程性、通用性强的GPU、FPGA、ASIC等边缘计算芯片需求上行。 关注人工智能,AI应用发展以及娱乐消费、线上购物的投资者,可借道线上消费ETF平安(159793)、AI人工智能ETF(512930)把握投资机遇。 线上消费ETF平安(159793)紧密跟踪中证沪港深线上消费主题指数,中证沪港深线上消费主题指数从内地与香港市场中选取50只主营业务涉及线上购物、数字娱乐、在线教育以及远程医疗等领域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内地与香港市场线上消费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18日,中证沪港深线上消费主题指数(931481)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美团-W(03690)、腾讯控股(00700)、快手-W(01024)、科大讯飞(002230)、哔哩哔哩-W(09626)、昆仑万维(300418)、京东健康(06618)、金山软件(03888)、恺英网络(002517)、世纪华通(002602),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4.05%。 AI人工智能ETF(512930)紧密跟踪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选取50只业务涉及为人工智能提供基础资源、技术以及应用支持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人工智能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5月31日,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930713)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海康威视(002415)、中际旭创(300308)、科大讯飞(002230)、韦尔股份(603501)、新易盛(300502)、金山办公(688111)、紫光股份(000938)、澜起科技(688008)、中科曙光(603019)、浪潮信息(000977),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1.54%。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6-26
每日重要事件盘点:6月26日
go
lg
...
新的增长动能尤为关键。未来产业将是全球
经济
增长
的最活跃力量,以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绿色能源等为代表的技术突破,将创造具有高成长性的新赛道新业态。中国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就是要通过人工智能的广泛赋能,为经济发展注入更强劲动力。#科创100ETF基金(SH588220) 国防:中国版“星链”首批卫星将于8月5日发射,商业航天迎来快速发展期。 “千帆星座”首批组网卫星发射仪式将于8月5日在太原举行,这意味着中国版“星链”即将闪耀星空。“千帆星座”计划即“G60星链”计划。根据规划,一期将完成发射1296颗卫星,未来将打造1.4万多颗低轨宽频多媒体卫星的组网。#国防ETF512670 大数据:AI助力医疗创新,礼来与OpenAI合作开发新型抗菌药物。 当地时间周二,美国制药巨头礼来公司宣布,已经与OpenAI达成合作,将利用其生成式人工智能(AI)开发新型抗菌药物。礼来首席信息和数字官Diogo指出,生成式AI提供了一个新的机会,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加速发现新型抗菌药,并在与耐药菌的斗争中开发专用技术,两家公司的合作有助于解决世界各地人民面临的重大卫生挑战。#大数据ETF159739 行业与公司 宏观: 1.中国经济当前不能下猛药,需要“固本培元”。 2.“财政收入方面要加大税费征管力度,完善部门数据共享,堵塞制度漏洞,做到应收尽收、颗粒归仓,巩固好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态势。” “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完善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健全转移支付定期评估和动态调整、退出机制。” 3.美联储理事鲍曼:不预计2024年会有任何降息行动,将预期降息时间改为2025年。 人工智能: 1.OpenAI将禁止中国大陆API调用。 2.中国移动算力中心北京节点投入使用 AI芯片国产化率33%。 地产: 自然资源部拟通过专项债券支持政府回收房企闲置用地。 设备更新: 1.发布关于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中央财政对经营主体的银行贷款本金贴息1个百分点。按照相关贷款资金划付供应商账户之日起予以贴息,贴息期限不超过2年。 2.两部门:加大工作力度持续实施好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 汽车: 截至6月25日中午12时,商务部汽车以旧换新信息平台已收到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11.3万份。5月报废汽车回收量52.3万辆,同比增长55.6%。 电子: 苹果传出要求代工厂在未来几年将iPhone组装线的人力减少50%,作为提高自动化生产目标的。 大飞机: 欧洲航空界代表团据称将于7月初访华 对C919进行实地考察及展开认证程序。 卫星: 根据上海证券报,8月5日,“千帆星座”(G60)首批组网卫星将在太原发射,垣信全年计划完成108颗卫星发射任务。格思航天采用一箭18星的形式,今年计划交付50到70颗卫星,明后年产能有望持续翻番。 医药: 1.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在中国获批用于长期体重管理,可实现平均17%的体重降幅。 2.默沙东宣布,其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商品名:可瑞达®)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 制冷剂: 根据氟务在线的最新报价,2024年6月24日R22、R32、R134a市场价分别上调1000、3000、1000元/吨至30500、33500、29500元/吨。 旅游: 1.外国人正在扎堆来中国旅游,“China Travel”中国游已经火爆全球。 2.随着高考结束,暑期旅游逐渐升温。 观点来源:财联社,数据截至日期:2024年6月26日,以上个股及行业仅供参考,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不代表基金现有持仓和未来持仓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6-26
因马克龙心不在焉 德国停止推动欧盟联合债券发行
go
lg
...
宫的可能性。与此同时,他们正在寻找促进
经济
增长
和支持欧盟绿色协议的方法——联合发债就是其中一个解决方案。 本月举行的欧洲选举让这些愿望遭受打击,对普京友好、对气候行动持怀疑态度的极右翼团体获得了支持。 在峰会上,冯德莱恩预计将被提名连任欧盟委员会主席,但政治背景使她对将资金投入有争议的共同借贷想法持谨慎态度。 就在欧盟选举几天后,指数编制公司 MSCI Inc. 决定不将欧盟的未偿还债券纳入其主权指标,这打击了投资者对债务的兴趣。 看到的欧盟战略文件草案称,欧盟将使用“创新方案”为增加国防开支提供资金,并需要“大量的集体投资努力”才能与其他国家竞争。 但没有提到共同借贷。 意大利前总理德拉吉长期以来一直是共同债务的支持者,但据一位了解他想法的人士透露,对他是否也会在未来几周发布关于如何提高欧盟竞争力的报告时提到这一工具仍存疑。 冯德莱恩要求德拉吉制定加速欧盟工业和技术发展以及增强其国防能力的方案。十年前,德拉吉曾领导欧洲央行度过了主权债务危机,长期以来,他一直倾向于发行联合债券,以增强欧盟的金融实力。 2020 年,欧盟领导人签署了疫情后复苏基金,这是一项 8000 亿欧元(8600 亿美元)的基金,旨在帮助成员国从新冠疫情中恢复并加速经济发展,这是欧盟首次大规模发行债券。 许多投资者认为,随着禁忌被打破,集体发行债券将逐渐成为欧盟解决共同问题的更常用工具,今年早些时候,他们增持了欧盟债券。 尽管欧盟计划在 2024 年下半年根据现有计划发行 650 亿欧元债券——超过许多投资者的预测——但本月,由于 MSCI 关于指数化的决定,新债券发行的进展遭遇挫折。 本月欧盟选举中极右翼支持率的上升以及法国突然的政治动荡进一步加剧了阻力。过去两周,10 年期欧盟债券与等值德国债券之间的利差扩大了近 20 个基点,几乎抹去了自今年年初以来的紧缩局面。 “即使我们在欧盟选举中取得了更中立的结果,联合债券仍将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荷兰合作银行信贷主管 Matt Cairns 表示。“现在事情已经比预期的更加右倾,这个话题将变得更加激烈。” 欧盟的债务分配 凯恩斯表示,现在需要另一种黑天鹅事件(如新冠疫情)来推动联合发行。 法国总统马克龙决定启动立法选举,而民意调查显示他将在选举中遭遇惨败,这可能代表着另一种黑天鹅事件。 甚至在选举结果公布之前,法国官员(他们通常会主张全欧盟借款)就被国内正在上演的戏剧性事件分散了注意力,法国的影响力已经从根本上被削弱了,官员们表示,选举结果可能会让极右翼领导人玛丽娜·勒庞掌控政府,而此前他们可能会主张全欧盟借款。 俄乌冲突改变了辩论的情况,一些东部成员国(如波罗的海国家)原本不愿支持复苏基金,但现在却转而支持,因为他们认为俄罗斯对他们构成了威胁。 他们现在与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长期支持更深层次财政一体化的国家站在一起。这些国家仍然有一次机会来设定目标,并且未来几天为领导人准备的关于是否将欧元债券纳入融资方案文件的讨论仍在继续。 波兰一位外交官表示,总理唐纳德·图斯克正在寻求支持,为该国边境的防空能力提供共同融资,作为推动在这一领域全面增加支出的一部分。 图斯克上周表示,他认为欧盟其他国家已准备好投入更多资金加强其东部边境的防御,但他没有就如何支付这笔费用发表评论。 一位欧盟外交官表示,共同借款是许多成员国对需要一致同意的问题的坚定信念。因此,将其纳入战略议程将产生比解决的问题更多的问题。 一些最大的问题在于柏林。朔尔茨在担任财政部长时帮助推动了复苏基金协议的通过,但现在他正努力在担任总理期间保持头脑清醒,而他的继任者克里斯蒂安·林德纳则强烈反对共同借款。 德国官员辩称,他们已经为增加军事预算做出了巨大努力,今年首次实现了北约将国防开支保持在 GDP 的 2% 的目标,这是自十年前达成一致以来的第一次。德国总理府发言人对相关问题拒绝置评。 据了解这些国家立场的人士透露,其他欧盟成员国也一致反对增加联合借款,这些国家包括荷兰、奥地利、瑞典和丹麦。 一位参与欧盟峰会筹备工作的人士表示,领导人讨论欧元债券并不合适,因为当前还没有为它们的实际运作做好足够的技术准备。 这位官员表示,这个问题已经变得多么具有分裂性,这体现了马克龙的典型作风,他的宏大演讲没有得到政策细节的适当支持。
lg
...
金融界
2024-06-26
瑞银:美联储首降将在9月,市场低估了本轮周期的降息幅度!
go
lg
...
美联储将在9月降息,因其将收到较疲软的
经济
增长
、劳动力市场和通胀数据。虽然我们承认风险倾向于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的时间比基本预测的要长,但我们仍认为进一步加息的可能性不大。” 瑞银指出,按照这些趋势,美国经济似乎正步入软着陆的轨道,而美联储在必要时可选择大幅降息,从而缓解经济下行风险。 该行还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尽管有关美联储首次降息的时机还存在争议,但宽松周期的终点对投资者来说意义更为重大。 瑞银强调,尽管对美联储行动的预期不断变化,但股市仍具有韧性。在市场对美联储降息幅度的预期大幅削减之后,标普500指数今年仍表现强劲,凸显了稳固的经济基本面的作用。 瑞银认为:“美联储首次降息无论发生在9月还是12月,可能不会带来任何实质性差异。” 瑞银关注的是市场隐含的中性政策利率,这将反映在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上。他们认为,美联储即将召开的杰克逊霍尔经济政策研讨会可能会更加严格地审查当前政策的限制性。 近期的经济数据,包括消费者信心、职位空缺和通胀数据,都表明经济正在走软,这促使瑞银认为“这些数据的疲软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持续下去,这足以证明美联储降息是合理的”。 他们预计美联储在本轮周期内的降息幅度将比市场预期的更大,理由是美联储预计的长期中性利率为2.75%,与市场预期的4%左右存在很大差距。 瑞银总结道:“总体而言,我们认为市场低估了美联储可能在此周期内降息的次数。” 美联储在6月会议上维持政策利率不变,更新的点阵图的预测中值显示,到年底前美联储仅会降息一次,降息幅度为25个基点,低于3月份的三次,这导致一些人担心美联储可能会维持利率不变至12月。
lg
...
金融界
2024-06-26
16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联名上书”:特朗普的政策将加剧通胀
go
lg
...
家们认为,这些措施能够增加生产力,促进
经济
增长
,并降低长期的通胀压力,同时支持清洁能源的转型。 信中写道:“在担任总统的头四年里,拜登签署了对美国经济的重大投资法案,包括对基础设施、国内制造业和气候的投资。这些投资结合起来,可能会提高生产力和
经济
增长
,同时降低长期通胀压力,促进清洁能源转型。” 他们补充道,“虽然我们每个人对各种经济政策的细节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我们都同意,乔·拜登的经济议程远远优于唐纳德·特朗普的。” 拜登竞选发言人詹姆斯·辛格向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表示:“顶尖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商界领袖都知道,美国承受不起特朗普危险的经济议程。” 他补充道:“在唐纳德·特朗普的美国,富人缴纳的税款更少,而美国工人缴纳的税款更多。” 而特朗普竞选团队全国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在发给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电子邮件声明中表示:“美国人民不需要毫无价值、与现实脱节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来告诉他们哪位总统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钱。” 她补充道,如果再次当选,特朗普计划实施“有利于增长、有利于能源、有利于就业的议程,以降低生活成本并提高所有美国人的生活水平”。 这封信的全文: 我们签名者对特朗普第二届政府给美国经济带来的风险深感担忧。 经济成功的最重要决定因素包括法治和经济与政治确定性。对于像美国这样与其他国家关系密切的国家来说,遵守国际规范并与其他国家保持正常稳定的关系也是必不可少的。唐纳德·特朗普及其行为和政策的变化无常威胁着这种稳定以及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虽然我们每个人对各种经济政策的细节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我们都同意乔·拜登的经济议程远优于唐纳德·特朗普。在担任总统的头四年里,乔·拜登签署了对美国经济的重大投资法案,包括对基础设施、国内制造业和气候的投资。这些投资加在一起,可能会提高生产力和
经济
增长
,同时降低长期通胀压力并促进清洁能源转型。 在乔·拜登担任总统期间,我们还看到了劳动力市场强劲且公平的复苏——这得益于他的疫情刺激计划。如果乔·拜登再任四年总统,他将能够继续支持美国经济的包容性复苏。 许多美国人对通货膨胀感到担忧,而通货膨胀已经下降得非常快。人们担心唐纳德·特朗普会因其不负责任的财政预算而重新引发通货膨胀,这种担忧是有道理的。包括Evercore、安联、牛津经济研究院和彼得森研究所在内的无党派研究人员预测,如果唐纳德·特朗普成功实施他的议程,通货膨胀将会上升。 此次选举结果将对未来数年甚至数十年的经济产生影响。我们认为特朗普连任将对美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产生负面影响,并对美国国内经济产生不稳定影响。 签署: 乔治·A·阿克洛夫 (2001) 安格斯·迪顿爵士 (2015) 克劳迪娅·戈尔丁 (2023) 奥利弗·哈特爵士 (2016) 埃里克·S·马斯金 (2007) 丹尼尔·L·麦克法登 (2000) 保罗·R·米尔格罗姆 (2020) 罗杰·B·迈尔森 (2007) 埃德蒙·S·菲尔普斯 (2006) 保罗·M·罗默 (2018) 阿尔文·E·罗斯 (2012) 威廉·F·夏普 (1990) 罗伯特·J·席勒(2013) 克里斯托弗·A·西姆斯 (2011) 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 (2001) 罗伯特·B·威尔逊 (2020)
lg
...
Sissi
2024-06-26
以太坊ETF获准 不要对山寨币 ETF 屏息以待
go
lg
...
响。 加密货币和区块链有可能推动显著的
经济
增长
,增强关键行业的安全性,通过去中心化金融(DeFi)等新商业模式促进创新,并创造新的投资机会。通过接受加密货币,SEC可以帮助国家保持竞争力。 一方胜利是另一方的损失 乍一看,ETF的批准似乎是加密倡导者的明确胜利,但它也预示着许多领域的监管收紧。 SEC对防止欺诈和市场完整性的关注意味着交易所和钱包等可能面临更多审查。这将迫使它们在遵守法规和冒被排除在主流金融体系之外的风险之间做出艰难选择。 因此,实现真正的去中心化变得更加困难。这些平台可能很快就不得不在放弃其原则和应对不断的障碍之间做出选择——即合规负担、增加的成本和加强的监控。这些挑战要求集中监督和数据收集。显然,试图保持去中心化原则可能导致被主流金融排除,可能限制这些去中心化平台的用户基础和流动性。 在现任主席加里·根斯勒的领导下,SEC一贯发出谨慎、渐进的信号,主要关注透明度、市场完整性和投资者保障。尽管批准了以太坊ETF,但其他替代币ETF的大量批准——这将为行业释放巨大的增长潜力,并营造一种有利于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和合规环境——在短期内由于SEC的谨慎态度和对市场操纵和投资者保护的持续担忧,可能性极低。 正如根斯勒在比特币ETF批准后的声明中所说,“这[不代表]委员会对其他加密资产在联邦证券法律下的地位或某些加密资产市场参与者当前不符合联邦证券法律的现状的看法。 大多数加密资产是投资合同,因此受联邦证券法律的约束。投资者应对与比特币及其价值与加密货币挂钩的产品相关的众多风险保持谨慎。 最终,公众决定命运 尽管批准ETH ETF的决定意义重大,但对既有的加密社区本身的影响将相对有限。始终会有那些偏爱加密货币去中心化和匿名性质而非监管合规的人,而这些纯粹主义者不太可能转向ETF。 然而,以太坊ETF将吸引一波之前持怀疑态度或犹豫不决的新投资者。我预计这些新进入者将显著增加市场流动性并推动更广泛的采用。 但尽管ETF的批准表明SEC的态度更加开放,它也预示着许多领域的监管挑战。然而,这一时刻仍然是将数字资产整合到传统金融中的关键一步。 加密货币的命运现在牢牢掌握在社区驾驭不断发展的监管环境的能力中,一如既往,也取决于公众是否愿意接受这些新的金融产品。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4-06-25
前所未有的难题
go
lg
...
过去持续三十年的
经济
增长
,给了中国人一种幻觉:苦难是短暂的,熬熬就可以过去;经济是越来越好的,未来一定会更好。 中国例外主义(china exceptionalism)的思潮,充斥在整个社会中。 很可惜,再美好的黄金时代,也很难一直持续。 据某网红经济学家的说法,好消息要乘以0.8的系数,不好的消息要乘以1.5的系数,才更接近真实情况。 照这样算。 2023年公布的青年失业率约为20%,若乘以1.5倍,那就是30%左右,这还不包括很多在家复习考研的、开顺风车、送快递、跑外卖的。 毕竟按照我们的统计标准,你一周只要工作一个小时以上,就不算失业。 而今年,又有1179万毕业生。更难顶的是至少未来十年,全国每年依然有千万以上大学毕业生。 这些数字令人窒息。 我们的社会有足够多、足够好的岗位给他们吗? 再看城镇总体失业率,统计值是5%左右。 假如乘以1.5,失业率达到7.5%,那就意味着超过城镇7000万的劳动人口失业,差不多每12个劳动人口中就有一个失业。 这个比例应该是比较客观的,也与我们的真实感受较为吻合。 难堪的是,在中青年的生存越来越艰难的时候,从2024年开始,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上调3%。 意思就是,从明年开始,你的社保又要多交钱了,部分和你没关系的老人活得越来越滋润了。 更难堪的是什么呢? 我们拼了命给上一代人养老,却并没有足够的下一代给我们养老…… 只能说人世间的悲欢并不相同。 80、90、00乃至10后,这几代人的出路,究竟在哪? 01 未来的剧本 也许是受够了内卷的残酷。 这些年,不断有媒体鼓吹“逃离北上广”。 好像只要你回去了,不仅能享受生活,更能振兴家乡。 对此,我只能说,如果你不是想躺平等死,如果你家境一般,最好别回去。 一切,要从最根源的人口讲起。 中国目前的人口分布如下图,主要集中在胡焕庸线以东,西北大部分地区并不适合人类居住。 而在适合居住的这片广大地区,又呈现出一个特点:四大直辖市+四大一线城市+成都圈,人口加起来超过1.5亿,占全国人口10%以上。 既然如此,我们要讨论的是什么? 大城市的虹吸效应,是会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未来人口是否会更往大城市集中? 我认为,很可能是越来越强的。 这种趋势,将影响无数人的命运。 我们现在的很多现象,可以说都是在复刻当年日本的剧本。 据日本总务省的数据,2023年日本人口为12435.2万人,比2022年减少59.5万人,是连续第17年负增长。 但这只是总体情况。 日本总人口是在减少,但核心都市圈的人口,却在不断增长。 比如东京都,一年增长了7万多人,已经连续28年为正。 与之相对的,绝大多数非核心区域的城市、乡镇,人口老龄化极其严重、年轻人不断流失、经济发展丧失活力,荒凉程度远超平均水平。 许多地方自治体,比如北海道,一年就减少了4万人。 时至今日,东京都的居民接近1400万人,整个“东京圈”的人口超过3700万,占全国人口的30%。 仅次于东京圈的“京阪神都市圈”,人口超过1900万;名古屋都市圈,人口超过900万。 日本一半的人口,都挤在这三个小点里。 即便在“失去的二十年”中,社会进入低欲望,“上京”一词,依然代表着希望。 年轻人怀揣对大都市的憧憬,前仆后继挤在东京闯荡。 但繁华与冷清,是同时存在的。 在三大都市圈之外,尤其是地方小镇和农村地区,尽管远离了都市的劳碌,风景怡人、看似非常适合居住。 但若真的定居在那里,你很难忍受荒凉。 日语中有个词叫シャッター通り,意思是曾经繁华的商业街开始凋敝,逐渐关门。 没有商业,就意味着没有就业。 按照日本各地政府公布的最低时薪标准,人口集中地区的收入水平明显更高。 而在乡镇,不仅更难找到工作,收入也低。 更难顶的是,随着城市的基础设施跟着瘫痪,支出可能反而更高。 以日本第一座破产的城市夕张市威力,10所中学、20所小学,最后都只剩下唯一一个,甚至连公共厕所都不能幸免。 如此的结果是什么呢?所有的公共服务费用上涨。 当地居民收入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水电费却是东京的2倍,还额外增加垃圾处理税和温泉税…… 你这样搞,当然没人愿意留在这生活。 人口外流,便越发不可收拾。 到2022年底,夕张市常住人口6830人,男女各半,平均年龄65岁,老龄化率超过50%,生育率无限接近于0。 这里,年龄在80岁以上的市民,比40岁以下的还要多。 每一个婴儿出生,对应着12个老人去世。 人口分布过于两极分化,当然是不好的。 日本政府一直致力于减缓这种趋势,比如地域おこし協力隊、ふるさと納税等政策,其目的都是鼓励年轻人留在家乡、促进地方经济再生。 很多小镇为了吸引、留住人口,大量增加买房补贴、生娃补贴、儿童每月补助金等等…… 看看日本很多地方的房价,简直便宜到令人发指。 在农村,100万日元买一栋二层破小楼,送几亩地;在山区,买几千平地,也就两三百万日元…… 但无论如何,人群的自发选择是无法阻止的。 在乡下,杂草丛生的大街两边到处是废弃的空房,早些年兴建的设施,也早就破败不堪。 偶尔见到行人出没,也都是银发的老人。 通过日本的经历,我们能看到,人口过于往大城市集中,对小地方的伤害,可能远远超乎想象。 中国会走日本的老路吗? 如果会,我们又是怎样的剧本? 02 难解的困境 即便不谈文化上的相似性。 不论是中国还是日本,乃至世界上任何地方,随着城镇化推进,大城市的虹吸效应都是相似的。 比如,A、B两市都有2万人口,C市有20万。 同样10万元,在两个人手里、在20个人之间交易,流通的速度相差非常之大。 人口少,钱的流通速度,即经济效率就低。 同样一个人,在A市10年赚100万,在C市3年就能完成。 就算出去生活开销,也是赚的。 既然如此,A市、B市的劳动力,自然会向C市靠拢。 结果是,C市人口越来越多,经济越来越繁荣,资产价格越来越高,比如房价。 A、B两市的人口,越来越少,经济效率越来越低,进而导致杠杆收缩,随之而来的就是融资困难,资产价格下跌。 然后,人们更想逃离,加速以上的恶性循环。 不论经济是否景气,道理都是一样。 这种现象,在中国的四五线城市、广大乡镇地区,具体会有怎样的表现形式? 有人将其总结为“东北化”,主要有四大特征: 1.人口不可避免加速下降;2.高等教育过剩;3.公众对风险的偏好减少(所以考公才会流行);4.营商环境的极度恶化,一改之前分蛋糕式的政商经济分成,变成了杀鸡取卵式的吃拿卡要(俗称刮地皮)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特征? 因为地方人口减少,必然会导致博弈策略,从合作转向背叛。 在人口急剧衰退的地区,有三大预期: 1.消费力不可避免下降。 没有人就没有预期需求,自然就不会有投资。 没有投资就没有就业,没有就业会立刻影响到现在的消费。 2.从无限局变成了有限局 政经两界都出现杀鸡取卵式的背叛行为。 比如:XX市出现大面积「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问题,67天罚了6700万…… 发生这种事,正常的投资者都会谨慎考虑这里。 很明显,刮地皮对未来有莫大损伤,可为什么还是要这么做? 以他们的视角看,这是理性的:地方人口流失严重,根本就没有未来,当然也不用考虑未来。 下图是2021年中国主要城市罚没收入占比前TOP20和后TOP20。 很明显,排在前面的,很多都是人口流失最严重的资源型城市。 随着地方人口加速流失扩大,类似依赖罚没收入的城市,想必会越来越多。 而一般来说,一个城市,如果罚没收入比超过5%,就需警惕。超过10%,就已接近经商的垃圾填埋场了。如果超过20%,那就不是经商填埋场,而大概率是常态化粪池了。 3.当上面发生的事情,搞的当地大多数人都混不下去的时候,他们会开始跑路或者瞎搞。 这就让未来预期立刻实现,也就是博弈论中所谓“预期会自我实现”。 所谓东北化,其实就是地方人口减少后,面对不可避免的衰退预期,而发生的现象。 东北人口下降始于多年前,华北地区刚刚开始,华中地区稍稍有点苗头。 再过十年,全国除了少有的几个大都市圈,大概率都不可避免陷进去。 看到这里,你真的还想回乡吗? 03 尾声 常常说有人,人口减少是好事,每个人能得到的会更多。 我不能肯定,只能说有可能,未来与多数人的期望相反。 人口适度减少,对个人而言确实是好事。但过了度,只会像日本农村那样,走向毁灭。 举个侧面例子。 我还在上大学的时候,暑假呆在学校,天真的以为,暑假人少图书馆就应该空闲了。 终于没人和我抢位置了。 但是,学生放假,老师也放假,图书馆没几个人值班。 而且学校为了省电费,直接把二三四层都停了,只留了一层的两个教室,位置一样难抢。 我个人分配到的资源变多了吗? 并没有。 人虽然少了,总资源也变少了,大家依然那么卷。 甚至,比以前更卷。 个中滋味,我们这代人就能尝到。 不要以为东北化是未来的趋势,就影响不到我们。 中国的养老金是现收现付的,现在交的养老金养现在的老人,我们的养老金由儿孙辈缴纳。 但未来每年增加的退休人数,大概在2000万以上,而新出生的人口很可能不到800万。 这结构一看就是玩不下去,有两件事一定会发生:延后退休年龄;减少养老金。 如果不去卷,不去自己挣养老钱…… 我们的晚景会如何呢?(全文完)
lg
...
格隆汇
2024-06-25
上一页
1
•••
984
985
986
987
988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黄金收评】发生了什么!?金价巨震68美元 中国重磅消息一度引发金价暴跌
lg
...
两大投行齐声警告:全球股市或将迎来“现实回调”、未来两年恐跌10%至20%
lg
...
中俄突发重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寻求促进投资 扩大与俄经济联系
lg
...
【直击亚市】美联储官员最新信号吓坏市场!Palantir引爆不安,美元连涨5天
lg
...
中美突发重磅!白宫:美国将于下周开始暂停向中国船只收取港口费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18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1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