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经济超预期复苏,为何资金仍在疯狂买入30年国债?
go
lg
...
季度GDP数据出炉,同比增长5.4%,
经济
复苏
的韧性超出市场预期。相关机构指出,然而,债市并未因经济数据走强而受挫,反而在“宽货币”预期升温的背景下,债市持续迎来资金净流入。这一看似矛盾的信号背后,实则揭示了当前市场的深层逻辑——
经济
复苏
与政策宽松的博弈中,超长期国债正成为投资者平衡风险与收益的核心工具。 对等关税的影响:外需压力削弱
经济
复苏
进度 根据航运行业最新报告显示:4月1日至8日,全球集装箱预订量环比下降49%,美国进口订单下降64%,中国预订量下跌36%。从关税落地第一周的情况我们可以管中窥豹,4月出口数据不会太美丽。 通过宏观环境,窥视
经济
复苏
的“另一面”与政策护航的确定性 尽管一季度GDP增长超预期,但市场对后续动力的担忧并未消散。机构指出,经济数据的“高开”可能已透支部分政策效果,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国内新旧动能转换的压力,使得货币政策仍需“保驾护航”。4月13日央行公布的3月社融数据中,M1增速环比回升1.5个百分点,说明居民储蓄意愿仍强,内需复苏尚不稳固。在此背景下,市场对二季度降准降息的预期快速升温。政策预期可能提前至4月落地。宽松预期强化,为长久期债券提供了利率下行的想象空间。 低利率时代,关注超长久期债券的“三重价值” 当前,中国10年期国债利率徘徊在1.8%-1.9%,30年期国债利率约2.05%-2.15%,均处于历史低位。这一环境下,30年国债的独特优势凸显: 超长久期国债使其对利率变动极度敏感。以历史数据测算,若30年国债收益率下行10BP,其价格涨幅可达约2%,远高于短端品种。2025年以来,股债“跷跷板效应”显著。当权益市场波动加剧时,资金往往涌入债市避险,而30年国债凭借高流动性和高波动性,成为对冲权益仓位的利器。在利率下行周期中,长久期债券可通过“期限利差”替代“信用利差”,为投资者提供稳定收益。 叠加政策催化,供给扩容红利机遇 4月17日,财政部宣布2025年将发行21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其中30年期占12期,规模创历史新高。供给增加短期可能引发市场波动,长端利率的阶段性调整(如10年期国债收益率触及1.7%以上)反而为投资者提供了“逢低买入”的窗口。 防范风险与积极应对,如何把握波动中的机遇? 机构认为,尽管趋势向好,但扰动因素仍需警惕:一是权益市场反弹可能分流债市资金;二是外部关税政策落地节奏存在变数。对此,采取两种策略:波段操作:利用ETF的高流动性,在利率波动中捕捉价差收益;长期持有:以票息收益为基础,分享利率长期下行带来的资本利得。 多头通道打开,捕捉市场信号! 2025年的资本市场,注定是政策与基本面交织的一年。当市场还在争论经济数据的“成色”时,聪明的资金已通过持续净流入表明态度——30年国债ETF博时(511130)从资金面上来看近期持续获资金净流入,单日成交额突破2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2.48亿元,显示多头力量在逐步增强。从技术形态来看,近期蓄力突破箱体震荡,均线多头占优。当前支撑位106元,压力位113.5元,这里短期均线(5日、10日均线)上穿长期均线,显示短期动能偏强。若突破压力位,可能会打开新的上行空间。从MACD指标形态上看红柱小幅扩张,但未现背离,显示多头占优但力度有限。 数据来源:Wind 当然真正想要打破当前的利率下限桎梏,需要更强的预期出现。好消息是特朗普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外溢效应,正在为中国债券市场注入新的避险需求。当前债市震荡格局下,资金面改善与央行政策的平衡操作限制了收益率的上行空间,而外需压力的逐步显现则可能推动避险情绪升温。 行业板块相关基金: $30年国债ETF博时(511130)$ 产品风险等级:中低(此为管理人评级,具体销售以各代销机构评级为准)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收益,基金净值存在波动风险,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概要》等法律文件,及时关注本公司出具的适当性意见,各销售机构关于适当性的意见不必然一致,本公司的适当性匹配意见并不表明对基金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者保证。基金合同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基金风险等级因考虑因素不同而存在差异。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4-18 14:45
中证A500ETF摩根(560530)盘中直线拉升翻红,机构预计中国资产估值体系或将继续重估
go
lg
...
降准降息以维持市场流动性充裕,支持实体
经济
复苏
。居民超额储蓄部分转向权益市场,叠加险资配置提升,ETF有望成为增量资金主力。 东莞证券认为,周四沪指震荡微涨,随着宏观及产业政策针对多领域进行多维度的政策部署,为经济及行业基本面的持续修复形成有力支撑。在宏观调控与稳增长政策的持续推进下,中国资产的估值体系或将继续重估,市场有望在企稳后,继续上行。 摩根资产管理推出的国际“红利工具箱“系列优选基金,为中国投资者提供了覆盖A股、港股及亚洲市场的多元化红利投资解决方案: 港股红利指数ETF(513630)紧密跟踪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用于衡量标普港股通指数内50只波幅最小、收益率高的股票的表现。相关场外指数基金——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基金(A/C份额代码:005051/005052),方便场外投资者一键布局港股低波动优质红利股。 摩根红利优选股票型基金(A/C类:021187 /021188):聚焦中国红利资产,在股票投资策略上,以中证红利指数为基准指数,通过量化选股模型构建股票组合,力求获得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投资回报。 摩根亚洲股息基金PRC人民币对冲份额(累计)(968044):聚焦于亚洲地区的高股息资产,通过主要投资于亚太区(日本除外)预期会派发股息的公司的股票,帮助投资者把握亚洲高股息投资机会。据数据显示,该基金连续3年荣获 “金牛海外互认基金”奖。 摩根中证A50ETF(证券代码:560350,联接A/C/E类:021177/021178/022110):聚焦A股核心资产,一键打包中国“50强”。其中,摩根中证A50ETF作为“会分红”的摩根A系列ETF,借鉴海外成熟经验增设特色季度强制分红机制,2024年已如约累计分红金额近1亿元。 摩根中证A500ETF(证券代码:560530,联接A/C/I/Y类:022436/022437/022759/022911):聚焦A股优质资产,增设特色季度分红机制。其中,摩根中证A500ETF联接基金作为首批纳入个人养老金的指数基金,增设Y类份额,为投资人提供了更多个人养老金投资选择。 在利率新常态下,摩根资产管理致力于为投资者把握相对“确定性”优质资产的投资机会。依托集团全球深厚的市场洞察与研究能力,努力提升客户持有体验和获得感,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和投资者相伴,一路长“红”。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4-18 14:06
银行股逆势上涨!工、农、中、建四大行齐创历史新高,外部环境冲击下银行股韧性凸显
go
lg
...
。申万银行指数累计涨幅超过3%,在宏观
经济
复苏
的背景下,银行股的这种强势表现并非偶然。 中国银河证券的分析指出,今年3月新增社融5.89万亿元,同比多增1.05万亿元,超出市场预期。社融存量同比增长8.36%,增速环比提升0.17个百分点。政府债持续发力,同比多增1.02万亿元,居民和企业部门信贷需求均边际改善。同时,3月新口径M1和M2分别同比增加1.6%、增加7.0%,资金活化程度有所提高,这主要受益于房地产市场边际回暖以及企业流动性改善。这些宏观经济数据的积极变化,为银行股的上涨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全球政治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资金的避险属性提升,而银行股的低利率环境延续,使其息率性价比凸显。市值管理深化,中长期资金力量壮大,推动银行红利价值兑现。大行增资开启,基本面积极因素累积,利好银行信贷投放和风险缓释。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银行股在市场震荡中凸显出“压舱石”的属性。 此外,银行股的吸引力还体现在其股息率上。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年初以来,银行股已获保险、基金等多方资金支持。已有农业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杭州银行等多家上市银行获得险资举牌。 从行业层面来看,银行股的上涨也得到了多方面的支持。一方面,多家银行重要股东相继实施增持,更有部分银行主动推出《估值提升计划》,这些举措有效提振了投资者对银行板块的信心。另一方面,上市银行业绩增速边际改善,营收结构趋于优化,息差收窄幅度可控,负债成本优化空间可观。截至4月17日下午,已有26家A股上市银行披露了2024年业绩情况,总体看来,银行业绩表现良好。 避险需求的持续存在、股东增持彰显的信心、估值修复空间的可观性以及业绩改善的明确预期,都为银行股的进一步上涨提供了有力支撑。从长期来看,国内稳地产、促消费、加大民生保障等扩张性政策有望加速落地,托底经济稳增长,银行板块将受益于政策催化。同时,由于经济修复需要一定的时间,且预计降息仍有空间,红利策略或仍有持续性。
lg
...
金融界
04-18 11:26
24小时环球政经要闻全览 | 4月18日
go
lg
...
期降息 据彭博,由于贸易紧张局势威胁到
经济
复苏
,欧洲央行自去年6月以来第七次降息。 存款利率下调了25个基点至2.25%,符合分析师的预期。 欧洲央行在其货币政策声明中放弃了“限制性”一词。但由于官员们强调欧洲目前面临的阻力,市场对进一步降息的押注有所增加。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周四表示:“全球贸易紧张局势的大幅升级及其相关的不确定性可能会抑制出口,从而降低欧元区经济增长,并可能拖累投资和消费。金融市场情绪的恶化可能导致融资条件收紧。” 特朗普:美乌矿产协议将于24日签署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与乌克兰的矿产协议将于24日签署。此外,当天早些时候,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乌克兰与美国极有可能在17日签署关于矿产资源协议的意向备忘录。据了解,乌克兰副总理目前正在负责起草相关文本。泽连斯基强调,这份备忘录意义重大,是双方合作的重要开端。 Netflix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3% 盈利大幅超出预期 综合自CNBC、路透社,Netflix公布第一季度营收为105.4亿美元,略高于分析师105.2亿美元的预期,同比增长近13%;每股收益为6.61美元,高于分析师5.71美元的预期。 Netflix预计,今年二季度的营收将增至110.4亿美元,高于分析师109亿美元的预期。 Netflix重申了其全年营收在435亿美元-445亿美元的预测,“这假设会员数量健康增长、订阅价格上涨以及广告收入大致翻番”。 对于特朗普高关税带来的影响,Netflix表示:“我们的整体业务前景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礼来股价飙升 据路透,礼来公司股价飙升14%。 该公司表示,在一项针对糖尿病患者的试验中,其实验性药物在降低体重和血糖方面的效果与诺和诺德的减肥药Ozempic一样好。 礼来表示,预计该款药物将在今年年底前获得监管机构的批准。
lg
...
格隆汇
04-18 08:06
鲍威尔鹰派讲话重创美股:纳指暴跌超3%,英伟达、AMD、阿斯麦半导体巨头均跌约7%
go
lg
...
的脆弱性。欧洲科技股的下跌可能拖累区域
经济
复苏
,投资者应关注能源和必需消费品板块的相对韧性。 独立经济学家Jim Rickards(2025年4月15日):鲍威尔的鹰派立场表明美联储在通胀和经济增长的两难抉择中更倾向于前者,这可能导致美股进一步调整。黄金价格创历史新高反映了市场对货币政策收紧的恐慌,未来几个月避险情绪将主导市场。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4-18 00:11
鲍威尔警告特朗普关税推高通胀风险:美股市场持续波动,滞胀担忧加剧
go
lg
...
日):特朗普关税的不确定性正在削弱全球
经济
复苏
动能,美联储的政策两难可能导致市场进一步调整。投资者应关注低估值资产和避险货币,同时密切跟踪关税政策进展。 独立经济学家Jim Rickards(2025年4月16日):鲍威尔的鹰派立场和对滞胀的警告反映了美联储对贸易战后果的深层担忧。市场波动和通胀压力将推动黄金和比特币等资产上涨,投资者需为经济放缓做好准备。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4-18 00:11
港股回购热潮:4月112家公司斥资89.67亿港元,腾讯、阿里领跑市场信心
go
lg
...
球贸易紧张可能压制市场,政策支持和内地
经济
复苏
将为港股提供支撑。建议投资者关注腾讯和安踏等龙头股。 摩根士丹利首席亚洲经济学家Chetan Ahya(2025年4月16日):回购活动是港股市场韧性的体现,但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可能限制反弹空间。投资者应优先选择现金流强劲的企业,同时通过黄金和美债对冲地缘政治风险。 花旗集团香港市场分析师Gary Lam(2025年4月15日):腾讯和阿里巴巴的回购规模显示科技巨头对当前估值的看好,消费板块的加入则反映了国内需求回暖。短期内,港股可能因外部压力波动,建议关注回购执行力度强的公司。 瑞银全球财富管理总监Mark Haefele(2025年4月16日):港股回购热潮为价值投资者提供了布局机会,但关税和美元走弱可能拖累市场表现。建议增持金融和消费板块,同时保持防御性资产配置以应对波动。 独立市场分析师Lyn Alden(2025年4月15日):港股回购活动表明企业正通过资本运作应对市场低迷,政策支持将进一步放大效应。然而,全球宏观风险可能限制长期回报,投资者需关注企业基本面和政策落地情况。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4-18 00:11
美日关税谈判排除外汇 日元走弱引发市场新波动
go
lg
...
括日本国内经济因素。2025年初,日本
经济
复苏
步伐放缓,通胀率虽维持在2%目标附近,但主要由进口成本推动,而非内需驱动。瑞穗证券的Vishnu Varathan指出:“日本的工资增长和内需复苏是决定日元长期走势的关键。如果2025年春季工资谈判未能显著提振实际收入,日本央行可能继续维持宽松政策,进一步压低日元。” 此外,全球风险偏好回升也削弱了日元的避险吸引力。2025年全球股市表现强劲,尤其是美股和日经225指数的上涨,促使投资者转向高收益资产,减少对日元的需求。以下为日元兑主要货币的近期表现对比(截至2025年4月16日): 货币对 4月1日汇率 4月16日汇率 变化幅度 USD/JPY 155.80 156.50 +0.45% EUR/JPY 167.20 168.10 +0.54% AUD/JPY 102.50 103.00 +0.49% 贸易不确定性与市场波动 尽管美日关税谈判暂时排除了外汇问题,但贸易不确定性仍是市场的核心关注点。Vishnu Varathan警告,市场正陷入“达成协议”或“不达成协议”的二元博弈,这种心态可能放大短期波动。他表示:“如果谈判破裂或美国重新提出汇率要求,日元可能面临更大下行压力。反之,若达成协议,市场可能迅速转向风险资产,日元可能进一步承压。” 全球宏观经济环境也为市场波动增添了复杂性。2025年,美联储预计维持高利率政策,而日本央行可能在7月进一步加息(从当前0.1%上调至0.25%),这将加剧美日利差,持续压低日元。此外,地缘政治风险和全球供应链紧张可能推高避险需求,短期内为日元提供一定支撑,但长期趋势仍不明朗。 市场参与者对谈判前景的分歧也加剧了波动性。部分投资者押注双方将在2025年6月前达成初步协议,而另一些人则认为美国可能利用关税威胁迫使日本做出更多让步。瑞穗证券的报告指出:“市场波动可能在未来数月加剧,投资者需密切关注日本央行的政策信号和美国政府的贸易立场。” 编辑总结 美日关税谈判排除外汇问题为市场注入了短期乐观情绪,但未能消除贸易不确定性带来的深层风险。日元走弱反映了投资者对谈判进展的即时反应,但其长期走势取决于日本
经济
复苏
力度和全球风险偏好。市场波动性可能因谈判结果和央行政策的分歧而加剧,投资者需保持警惕,关注后续谈判动态和宏观经济数据。综合来看,当前局势为市场提供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环境。 名词解释 美日关税谈判:美国与日本就关税、贸易壁垒等议题开展的双边谈判,旨在减少贸易逆差和促进市场开放。 日元走弱:指日元兑其他货币汇率下跌,通常受经济基本面、央行政策和市场情绪影响。 瑞穗证券:日本领先的金融服务机构,提供投资银行、证券交易等服务,隶属瑞穗金融集团。 贸易不确定性:因贸易政策、关税或谈判结果不明朗导致的市场波动和投资决策难度增加。 日本央行(BoJ):日本的中央银行,负责制定货币政策,调控利率和汇率以稳定经济。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4月14日:日本政府就美国关税政策发出警告,表示不会在谈判中做出重大让步,强调维护国家经济利益。每日经济新闻 2025年4月3日: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表示,美国关税政策加剧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呼吁加快双边谈判以稳定市场预期。汇通财经 2025年1月22日:日元兑美元汇率跌至156.05,创一个月低点,市场关注日本央行政策会议对日元走势的影响。 新浪财经 专家点评 “美日谈判排除外汇问题为日元短期走势创造了喘息空间,但这只是暂时缓解了压力。美国可能在未来重新提出汇率要求,尤其是如果贸易逆差问题持续恶化。投资者应关注日本央行的加息节奏和美国政府的贸易政策信号。” —— Vishnu Varathan,瑞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2025年4月16日 “日元走弱是市场对谈判乐观预期的反映,但这种乐观可能是脆弱的。如果谈判破裂或美国施加新的关税威胁,日元可能迅速跌破158关口。建议投资者在波动加剧前调整仓位。” —— Jane Foley,荷兰合作银行外汇策略主管,2025年4月15日 “日本
经济
复苏
的不均衡性是日元疲软的根本原因。工资增长乏力和内需疲弱限制了日本央行的政策空间,短期内日元难有起色。美日谈判的结果将决定市场信心的走向。” —— Takeshi Minami,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2025年4月14日 “全球风险偏好回升削弱了日元的避险吸引力,而美日利差的扩大进一步施压日元。即便谈判达成协议,日元也可能因结构性问题继续承压,投资者需警惕波动风险。” —— Kathy Lien,BK资产管理外汇策略总监,2025年4月13日 “美日关税谈判的进展为市场注入了谨慎乐观的情绪,但不确定性远未消散。日本央行可能在年中加息,但幅度有限,难以逆转日元弱势。未来数月,市场波动将是常态。” —— Adam Button,ForexLive首席货币分析师,2025年4月12日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4-18 00:10
美日关税谈判排除外汇 日元跌势加剧市场波动
go
lg
...
后还有国内经济因素。2025年初,日本
经济
复苏
乏力,通胀率虽接近2%的目标,但主要由能源和进口成本推动,内需增长有限。Vishnu Varathan近期表示:“日本的工资增长和消费复苏是决定日元走势的关键。如果2025年春季工资谈判未能显著提升实际收入,日元可能继续承压。”此外,日本央行的超宽松货币政策与美联储的高利率政策形成鲜明对比,美日利差扩大进一步推动了日元贬值。以下为日元兑主要货币的近期表现(截至2025年4月16日): 货币对 4月1日汇率 4月16日汇率 变化幅度 USD/JPY 155.90 156.80 +0.58% EUR/JPY 167.50 168.30 +0.48% AUD/JPY 102.70 103.40 +0.68% 贸易不确定性放大市场波动 尽管谈判暂时排除了外汇问题,但贸易不确定性仍是市场波动的核心驱动因素。Vishnu Varathan警告,市场正陷入“达成协议”或“谈判破裂”的二元博弈,这种情绪可能加剧短期波动。他表示:“如果美国重新提出汇率要求或谈判陷入僵局,日元可能跌破158关口。反之,若达成协议,风险资产可能进一步上涨,日元仍将承压。” 全球宏观环境为市场波动增添了复杂性。2025年,美联储预计将维持高利率,而日本央行可能在年中加息(从0.1%上调至0.3%),但美日利差仍将限制日元反弹。此外,地缘政治紧张和全球供应链压力可能短期推高避险需求,但难以扭转日元的中长期弱势。市场对谈判前景的分歧也加剧了波动,部分投资者押注双方将在2025年第三季度达成协议,而另一些人则担忧美国可能加大关税威胁。以下为影响市场波动的关键因素对比: 因素 对日元影响 预期趋势 美日关税谈判 短期走弱 不确定性持续 美日利差 持续承压 利差扩大 全球风险偏好 削弱避险需求 风险资产上涨 编辑总结 美日关税谈判排除外汇问题为市场注入了短期乐观情绪,但未能彻底化解贸易不确定性的阴霾。日元走弱反映了投资者对谈判进展的即时反应,但其长期走势受制于日本经济基本面和全球货币政策分化。市场波动性可能因谈判结果和央行政策的博弈而加剧,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后续动态。当前局势凸显了全球贸易格局的复杂性,短期内日元走势仍将充满挑战。 名词解释 美日关税谈判:美国与日本围绕关税和贸易壁垒展开的双边谈判,旨在优化贸易平衡。 日元走弱:日元兑其他货币汇率下跌,通常受经济、政策和市场情绪影响。 瑞穗证券:日本领先的金融服务机构,提供投资银行和经济分析服务。 贸易不确定性:因贸易政策或谈判结果不明朗导致的市场波动和投资风险。 日本央行:日本中央银行,负责货币政策制定,调控利率和汇率。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4月15日:日本经济产业省表示,美日关税谈判取得进展,但强调不会在核心利益上妥协。每日经济新闻 2025年4月7日:日本央行副行长内田真一表示,全球贸易紧张可能影响日元稳定性,央行将密切关注汇率波动。汇通财经 2025年3月12日:日元兑美元跌至156.20,市场预期美日谈判可能涉及汇率问题,投资者情绪谨慎。新浪财经 专家点评 “美日谈判暂时排除外汇问题为日元提供了喘息空间,但市场不应过于乐观。美国可能在未来重新聚焦汇率,投资者需警惕日元跌破158的风险。” —— Vishnu Varathan,瑞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2025年4月16日 “日元走弱是谈判乐观预期的短期反应,但日本
经济
复苏
的疲软限制了日元反弹空间。美日利差和全球风险偏好将是未来几个月的关键变量。” —— Jane Foley,荷兰合作银行外汇策略主管,2025年4月15日 “美日谈判的进展降低了市场对日本央行干预的预期,但贸易不确定性仍是核心风险。投资者应关注日本工资数据和央行政策信号。” —— Takeshi Minami,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2025年414日 “全球风险资产的上涨削弱了日元的避险吸引力,谈判结果可能进一步推高波动性。短期内,日元可能在155-158区间震荡。” —— Kathy Lien,BK资产管理外汇策略总监,2025年4月13日 “美日关税谈判的短期乐观情绪难以掩盖结构性问题。日本央行政策空间有限,日元弱势可能持续到2025年下半年。” —— Adam Button,ForexLive首席货币分析师,2025年4月12日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4-18 00:10
恒指飙升1.5% 科指大涨2% 网易理想汽车领跑港股
go
lg
...
%。此次上涨受到全球风险偏好回升及中国
经济
复苏
预期的双重推动,科技和新能源板块成为主要驱动力。 恒生指数今年以来累计上涨约6.2%,优于同期全球主要指数的表现。恒生科技指数得益于科技股的持续发力,年内涨幅已接近15%。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秦培景表示:“港股的估值修复行情仍在持续,科技和新能源领域的结构性机会尤为明显,投资者对政策支持和企业盈利复苏的信心正在增强。”以下为恒指与科指近期表现对比(截至2025年4月16日): 指数 4月16日涨幅 年内累计涨幅 市盈率(PE) 恒生指数 +1.5% +6.2% 12.8x 恒生科技指数 +2.0% +14.8% 18.5x 科指成分股领涨网易理想汽车表现抢眼 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成为本轮行情的领头羊,其中网易(9999.HK)大涨超4%,收于155港元,创下近三个月新高。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板块同样表现强劲,理想汽车(2015.HK)、中芯国际(0981.HK)、蔚来(9866.HK)和快手(1024.HK)均涨超3%。具体来看,理想汽车上涨3.8%至88港元,中芯国际上涨3.5%至19港元,蔚来和快手分别上涨3.4%和3.2%。 网易的上涨得益于其游戏业务增长和云音乐平台的用户扩张。网易首席执行官丁磊近期表示:“2025年我们将加大对AI技术和海外市场的投入,游戏和音乐业务的协同效应将进一步释放增长潜力。”理想汽车则受益于新能源车交付量的持续攀升,2025年第一季度交付量同比增长30%。中芯国际受到全球半导体需求复苏的提振,而快手则因短视频平台用户活跃度提升获得市场青睐。以下为科指成分股当日表现(截至2025年4月16日): 股票 代码 4月16日涨幅 收盘价(港元) 网易 9999.HK +4.2% 155.00 理想汽车 2015.HK +3.8% 88.00 中芯国际 0981.HK +3.5% 19.00 蔚来 9866.HK +3.4% 27.50 快手 1024.HK +3.2% 50.00 市场驱动因素与投资情绪 港股此轮上涨的背后有多重驱动因素。首先,全球市场对美国关税政策缓和的预期提振了投资者信心。4月10日,特朗普政府宣布暂停对部分国家90天的关税措施,缓解了市场对贸易战的担忧,港股出口导向型股票因此受益。其次,中国政府近期推出的稳经济政策,包括降准和消费刺激措施,增强了市场对中国
经济
复苏
的预期。秦培景指出:“政策支持为港股提供了坚实底部,科技和新能源板块的盈利增长预期尤为强劲。” 此外,科技股和新能源汽车板块的结构性机会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半导体行业受益于全球AI和5G需求的增长,而新能源汽车则因政策补贴和消费升级持续火热。市场情绪方面,港股的低估值(恒指市盈率12.8倍,低于美股标普500的22倍)吸引了全球资金回流。以下为港股与主要市场估值对比(截至2025年4月16日): 市场 市盈率(PE) 年内涨幅 主要驱动板块 港股(恒指) 12.8x +6.2% 科技、新能源 美股(标普500) 22.0x +8.5% 科技、消费 A股(沪深300) 14.5x +4.8% 制造、能源 编辑总结 港股在全球风险偏好回升和中国
经济
复苏
预期的双重推动下展现出强劲动能,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的上涨反映了市场对科技和新能源板块的乐观情绪。网易、理想汽车等明星股的亮眼表现凸显了结构性机会,但市场波动性仍需警惕,尤其是外部贸易政策和内部盈利兑现的不确定性。投资者应关注政策动态和企业财报,以把握长期投资价值。港股的低估值和高增长潜力使其在全球市场中具备吸引力,但需平衡风险与回报。 名词解释 恒生指数:香港股市的主要基准指数,涵盖50家市值最大的公司,反映市场整体表现。 恒生科技指数:追踪香港上市的30家最大科技公司,代表科技行业的增长动能。 网易:中国领先的互联网科技公司,业务涵盖游戏、音乐和教育等领域。 理想汽车: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专注于高端电动SUV市场。 中芯国际:中国最大的半导体代工厂,提供集成电路制造服务。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4月10日:特朗普政府宣布暂停对部分国家90天的关税措施,港股受出口股票反弹推动,恒指上涨2.06%。中国日报 2025年3月18日:恒生指数飙升2.21%至24,679点,创三年新高,科技和新能源板块领涨。点心日报 2025年3月2日:港股早盘大涨,恒生科技指数上涨超2%,市场受中国稳经济政策提振。中国日报 专家点评 “港股的上涨反映了市场对中国
经济
复苏
和全球贸易缓和的乐观预期,科技和新能源板块的增长潜力尤为突出。投资者应关注低估值高增长的结构性机会。” —— 秦培景,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2025年4月16日 “恒生科技指数的强势表现得益于AI和新能源需求的爆发,网易和理想汽车的上涨显示了市场对优质科技股的青睐,但需警惕外部政策风险。” —— Angela Chan,摩根士丹利亚太区科技分析师,2025年4月15日 “港股低估值和高股息率的特性吸引了全球资金回流,科技股的盈利复苏将是未来几个季度的核心驱动力。” —— David Dai,伯恩斯坦研究首席分析师,2025年4月14日 “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行业的长期增长趋势不变,理想汽车和中芯国际的上涨反映了市场对政策支持和需求复苏的信心。” —— Laura Li,汇丰银行科技分析师,2025年4月13日 “港股的估值修复行情仍有空间,但投资者需关注全球宏观环境和企业盈利兑现情况,以规避短期波动风险。” —— James Lee,高盛亚洲科技研究总监,2025年4月12日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4-18 00:10
上一页
1
•••
11
12
13
14
15
•••
743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纽约时报评论:这是习近平一直在等待的贸易战
lg
...
夏洁论金:黄金还会跌?下周黄金走势解析
lg
...
夏洁论金:黄金跌势已成定局?,行情最新走势分析及建议
lg
...
中国4月CPI连跌三月,PPI创六月最大跌幅,贸易战加剧经济压力
lg
...
“债券之王”预测金价再涨20%,达4000美元/盎司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95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46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