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财通可转债债券A连续5个交易日下跌,区间累计跌幅0.9%
go
lg
...
学硕士。历任申万宏源研究所研究员、兴业
经济研究
咨询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2022年5月加入财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任固收投资部基金经理助理,现任固收投资部基金经理。2023年2月10日任财通可转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3年12月22日任财通久利三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财通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截止2024年6月30日,财通可转债债券A前十持仓占比合计15.60%,分别为:中国神华(2.22%)、赛轮轮胎(2.13%)、平煤股份(1.84%)、山煤国际(1.72%)、淮北矿业(1.67%)、国投电力(1.52%)、长江电力(1.49%)、甘肃能化(1.07%)、沪电股份(0.98%)、新易盛(0.96%)。
lg
...
金融界
2024-08-14
美联储为何设定2%通胀目标
go
lg
...
胀预期一直稳定在2%左右。 彼得森国际
经济研究所
和彭博
经济研究所
经济学家戴维·威尔科克斯(David Wilcox)表示,2%的目标为央行调整政策以维持经济健康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你希望美联储有一点缓冲,以便在经济正常时能够降息,这样如果经济陷入衰退,美联储就有空间采取行动,”威尔科克斯说。“你希望一开始的利率足够高于零,这样美联储就有空间放宽条件,降低利率,降低抵押贷款利率和汽车贷款利率。” 央行思维的“革命” 2%目标如今已被全球各国央行广泛采用,但其基础源自新西兰的一次即兴言论,而非一篇学术研究论文。 1988 年,新西兰正努力应对长达二十年的两位数通胀。该国财政部长罗杰·道格拉斯(Roger Douglas)在接受电视采访时被问及他计划如何降低高昂的物价,他说他希望通胀率降至 0% 至 1% 的范围内。当时,物价已经开始多年来首次跌破 10%。 这一言论并非政策立场,但却设定了公众的期望。新西兰央行前行长唐·布拉什(Don Brash)上任后,他推动将这一想法正式化,将通胀目标区间扩大至 2%,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更多回旋空间。 加拿大和英国的央行很快也效仿了这一做法。但美联储直到 2012 年才公开采用这一目标,当时本·伯南克(Ben Bernanke)担任主席。当年 1 月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伯南克正式宣布了 2% 的通胀目标,并表示这“应该有助于促进价格稳定并缓和长期利率”。 “美联储决策者曾一度试图营造一种神秘的气氛,用模棱两可的措辞来掩盖他们的言论,”经济学家威尔科克斯说。“伯南克站在革命的前沿,他认为,明确自己的目标,向金融市场参与者、普通家庭和企业清晰易懂地传达自己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有助于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这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随后几年,通胀率一直低于 2% 的目标。2020 年,美联储在审查其货币政策框架后调整了政策,以提供更大的灵活性,美联储官员试图通过一项被称为“平均通胀目标”的政策实现平均 2% 的通胀率。 疫情以来的持续通胀再次引发有关美联储通胀政策的争论。 批评者认为目标数字应该高于2%。在今年早些时候的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听证会上,来自加利福尼亚州的民主党众议员布拉德·谢尔曼(Brad Sherman)向鲍威尔提出质疑,美联储的通胀政策是否足以维持经济健康。 “如果标准太高,经济增长就会受阻,”他说,“如果标准太低,我们就会面临救助和破产。” 其他批评人士则认为,美联储对通胀的过度关注是以牺牲劳动力市场为代价的,美联储应该在其其他职责中采用类似的数字目标。 美联储每五年审查一次其货币政策框架。最新一次审查将于今年开始,官员们已誓言要“彻底”审查其“政策策略、工具和沟通实践”。
lg
...
Lisa
2024-08-14
澳大利亚第二季度工资涨幅创一年来新低
go
lg
...
,反映出在高利率背景下失业率上升。牛津
经济研究院
澳大利亚宏观经济预测主管肖恩·朗凯克表示:“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可能会对工资压力的缓解感到宽慰。” 然而,他也指出,如果没有生产力的改善,目前的工资增长速度对于迅速将通胀恢复到目标仍然略显过强。 澳大利亚储备银行的政策展望 澳大利亚储备银行自11月以来一直保持政策稳定,认为目前4.35%的现金利率足以将通胀控制在2-3%的目标范围内,同时保留就业增长成果。然而,储备银行认为劳动力市场仍然过热,这也是潜在通胀在上季度达到3.9%,并预计要到2025年底才能回到目标区间的原因之一。 未来收入增长的因素 尽管一些分析师认为利率水平不够高,但澳大利亚储备银行不愿进一步加息,这使得部分经济学家预计明年年初可能会降息,落后于其他主要央行。市场目前预计年底前将放松政策,而此前市场还认为存在进一步加息的风险。总体而言,年工资增长略高于3.6%的通胀率,这在经历了多年的实际工资负增长后,标志着实际工资增长的回归。随着7月开始的大规模减税政策,收入将获得额外的提振。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2024-08-14
Ultima Markets:【行情分析】纠结的纽联储,若超出预期的决定,或引发纽元暴跌
go
lg
...
在眉睫。 • 降息分歧仍存:根据新西兰
经济研究
协会(NZIER),新西兰联储影子委员会对8月利率决策存在分歧,在接受调查的21位经济学家中,有12位预计新西兰联储将把利率维持在5.5%不变,目前部分国内物价依然居高不下,如果现在启动降息,这将比央行三个月前刚刚发出的信号提前了一年。这对新西兰联储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转变。 • 意外或引发暴跌:若新西兰联储超出预期降息,早于美联储降息的决定或将带动纽元兑美元较强的下跌趋势。 技术分析 日线图表分析 (纽元兑美元的日线图,来源Ultima Markets MT4) • 随机震荡指标:指标已经进入超买区域,同时快线有转头向下的迹象。暗示当前汇价上涨放缓,投资者需要警惕汇价面临掉头转向的风险。 • 强势阻力:汇价目前遇阻多重阻力——黑色65日均线和周线级别的公允价值缺口(FVG)。强势的阻力让纽元兑美元在本周较难突破上行,关注任何看空的价格行为出现。 1小时图表分析 (纽元兑美元的1小时图,来源Ultima Markets MT4) • MACD:指标在0轴上方反复震荡,同时柱体最高点连续下降,与汇价形成背离结构。投资者需警惕指标在发出空头信号后跌到零轴下方,届时汇价或将迎来下跌趋势。 • 沃尔夫浪结构:汇价目前形成疑似沃尔夫浪的结构,若亚盘时段继续上冲至点1和点3的延长线上,则汇价有一定压力面临调整。下方目标则看向点4水平价位,第二目标则看向点1和点4的延长线上。 Trading Central枢纽线指标 (纽元兑美元的30分钟图,来源Ultima Markets APP) 根据Ultima Markets APP中的Trading Central枢纽线指标,当日中枢价位0.6032, • 0.6032之上看涨,第一目标0.6050,第二目标0.6061 • 0.6032之下看跌,第一目标0.5995,第二目标0.5985 免责声明 本文所含评论、新闻、研究、分析、价格及其他资料只能视作一般市场资讯,仅为协助读者了解市场形势而提供,并不构成投资建议。Ultima Markets已采取合理措施确保资料的准确性,但不能保证资料的精确度,及可随时更改而毋须作出通知。Ultima Markets不会为直接或间接使用或依赖此等资料而可能引致的任何亏损或损失(包括但不限于任何盈利的损失)负责。
lg
...
Ultima_Markets
2024-08-13
大规模抛售见顶!日股收复失地,日央行年内无加息的可能性?
go
lg
...
策制定者将不会提高基准利率。 乐天证券
经济研究所
经济学家Nobuyasu Atago称,决定日本央行下次加息时机的最关键因素是美国经济的前景,即美国经济是否会实现软着陆。 他表示,在美联储降息和美国经济复苏之后,日本央行可能会收紧货币政策。 不过,他预计日本央行至少会在12月之前维持利率不变,因为股价大幅下跌可能会损害本已疲弱的消费者信心。 “超级数据周”的影响力 本周,市场迎来“超级数据周”。 美国7月PPI和CPI通胀以及零售销售等这些关键的数据指标将直接影响未来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走向。 野村表示,投资者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减弱,以及日本央行继续采取“超鹰派”立场的可能性降低,因此尽管市场尚未完全明朗,但有理由预计未来两天将出现相对平静的时期。 Evercore的Krishna Guha表示,在上周的动荡之后,市场将关注周三的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看看美联储是否会更自由或更受限制地重新关注劳动力市场,并充分提前降息以确保软着陆。 “但如果CPI偏热,也不要惊慌。现在是一个以劳动力数据为先的美联储,而不是以通胀数据为先的美联储。” “我们认为,如果即将到来的劳动力数据保持疲软,美联储仍将倾向于降息。” 日股方面,Aizawa Securities的基金经理Ikuo Mitsui表示指出,大规模抛售上周见顶,投资者的注意力正转向企业盈利能力等基本面。投资者在估值较低的情况下买入股票。 考虑到套利交易逐渐平息、本土买盘有望增多以及日企流动性充裕,高盛也坚定唱好日股长期前景。 高盛策略师Bruce Kirk、Kazunori Tatebe发布最新研报表示,近期日股反弹后有企稳迹象,仍好看日股长期前景,预计东证指数有望在12个月后涨至2900点,较今日收盘价而言仍有16.8%的上行空间,预计未来三年的累计增长率为27%。
lg
...
格隆汇
2024-08-13
巴黎奥运闭幕:如何提振法国经济?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又有何亮点?
go
lg
...
均带来90亿欧元效益。 法国国家统计和
经济研究所
的报告预测,巴黎奥运会将为法国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贡献0.3个百分点,使本季度整体经济增速达到0.5%。其中,奥运门票收入和转播权收入贡献0.25个百分点,游客数量增多带动交通、酒店和餐饮等行业贡献0.05个百分点。 不过,法国央行补充称,由于巴黎奥运会影响以及政治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于第三季度的增长预测仍有上下波动的风险。 法国是世界最受青睐的旅游目的地之一,首都巴黎更是当之无愧的浪漫之都,也是文化和艺术的殿堂。 据巴黎旅游局周一(8月12日)发布的初步报告,在7月23日至8月11日巴黎奥运期间,有1120万游客参加了巴黎奥运的相关活动。这一数字与2023年同期的游客人数相当,也与巴黎旅游局所预计的1130万游客人数相当。 在售票方面,据巴黎奥委会的数据,目前奥运已售出950多万张门票,举办奥运赛事活动的众多景点吸引参观游客600多万人,巴黎旅游局长表示,"我们希望这一美好的奥运形象对游客数量的杠杆效应能够持续,对今年年底以及未来两三年继续产生影响。” 统计显示,奥运吸引的游客中85%为法国人,其中45%来自大巴黎地区,15% 是外国人,其中美国、德国和英国的游客居多。 巴黎市区的酒店入住率最终达到了84%,比2023年同期高出了10个百分点。其中增长突出的是高档酒店,入住率达到85.5%,比去年同期增长16.5个百分点。所有奥运主办城市、如里尔、马赛等都从中受益。据法国旅游咨询公司MKG表示,这相当于为法国酒店业带来了3.57亿欧元的收益。酒店入住率上升,同时价格翻了两番多,增加118%"。 在爱彼迎(Airbnb)民宿预定平台,巴黎地区租住量超过了“40万人”。在巴黎奥运期间,巴黎提供旅游出租房的数量激增,而入住率仍然达到了62%。据报道,爱彼迎与国际奥组委签署了价值5亿美元的合同,成为2020年东京至2028年洛杉矶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全球赞助商。 奥运会的官方全球支付技术合作伙伴VISA于上周表示,奥运会开幕后第一个周末期间(7月27日至28日),巴黎的小型企业对Visa持卡人的销售额同比增长26%。巴黎之外,举办赛事的圣埃蒂安、里尔和马赛等城市的消费支出也大幅上涨,增幅分别为214%、100%和38%。 随着奥运会的圆满闭幕,巴黎不仅在体育场上大放异彩,也在经济领域收获颇丰。尽管未来的经济增长可能仍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此次奥运会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将继续为法国经济注入动力。巴黎的辉煌时刻,已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也为这座浪漫之都的未来发展铺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有何亮点? 洛杉矶奥运会将以洛杉矶风景如画的海岸线和悬挂在城市天际线上的好莱坞标志为背景。 虽然这座西海岸大都市无法像巴黎那样拥有丰富的历史背景。但在这座以棕榈树环绕的海岸线而闻名的城市,沙滩排球预计将在真正的海滩上举行,这也许并不令人意外,而这一点是今年的巴黎无法做到的。 同时,著名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学生宿舍也将在夏季被改造成运动员村,并提供训练设施。 那么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有什么亮点值得期待呢? 首先,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洛杉矶能否实现2017年中标后承诺的“无车”(car-free)奥运会还有待观察。 据《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报道,在加州这座幅员辽阔的城市中运送成千上万的观众对组织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大型铁路网络升级计划泡汤后,目前“无车”交通的希望寄托在公交车队上。 根据最新的预算预测,除交通升级外,奥运会本身的开支已经将近70亿美元。所以,投入成本可能是一个更大数字。 另外,众所周知,洛杉矶是美国流浪汉最集中的地方之一。 2028年奥运会也被期待,能够成为最终解决流浪汉问题并找到长期解决方案的催化剂。 上一次洛杉矶举办奥运会是在1984年,1984年奥运会上出现了许多历史性时刻,其中包括首次举办的奥运会女子马拉松比赛。 再上一次,是1932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彼时正值经济大萧条时期,在阴云笼罩下举行的,1932年奥运会的会期短得多,参赛选手人数也比较少。但观众人数据说众多,包括开幕式上的约 10 万人。 尽管挑战重重,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将为这座城市带来新的机遇与希望。无论是面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还是解决长期困扰的社会问题,洛杉矶都将在全球目光的注视下,再次谱写奥运史上的新篇章。这一盛会不仅将展示洛杉矶独特的魅力与活力,还将为未来的奥运会树立一个新的标杆。
lg
...
Sissi
2024-08-13
经济前景预期疲弱,中国央行与债市多头继续对峙
go
lg
...
括债券市场,受到自上而下的监管,”美国
经济研究所
的经济学家瑞安·扬克表示,随着经济表现疲软,“中国官员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难以维持如此紧密控制的金融市场,更多的干预措施可能会到来,这可能表明中国官员试图避免的正是不稳定局面。” 上周一,中国长期债券收益率创下历史新低,全球市场动荡,资金流入国债等避险资产。国有银行在国债期货创历史新高后,开始大量抛售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 交易员表示,国有银行在整周内持续抛售国债,这反映了央行利用大银行作为代理来影响人民币汇率市场。 上周五晚些时候,央行表示,将逐步增加在公开市场操作中的国债买卖。 一位上海基金经理表示,央行行长潘功胜此前曾担任中国外汇监管机构负责人,因此“看起来像是同样的剧本。” 作为对债券买家的另一个警告,中国人民银行在周三首次停止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提供现金,这是自2020年以来首次,支持了收益率,导致四个月来最大的一周现金撤出。 进一步打击市场情绪的是,中国的银行间市场监管机构表示,将调查四家农村商业银行涉嫌债券市场操纵,并将对几家行为不当的金融机构报告给中国人民银行以进行处罚。 一系列措施已经使一些投资者变得更加谨慎。中国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期货本周均出现了一个月来的首次下跌。 法国兴业银行的亚洲宏观策略主管常基龙表示:“综合考虑所有因素,谨慎应对中国的期限风险是明智的。” 他指的是持有长期债券的风险:“由于中国增长势头脆弱,未来中长期内中国债券市场的抛售规模可能不会很大,但我们认为在中国追逐期限收益并不合适。” 民生证券的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写道:“达摩克利斯之剑正在落下。” 但在所谓的“资产饥荒”环境中,高收益资产供应不足,“债券牛市依然存在,”民生分析师说道。 一位上海基金经理表示,在看到经济改善的明确迹象之前,没有理由放弃,他的策略是“逢低买入”。 “你无法通过技术手段改变市场方向,就像你无法通过调整温度计改变温度一样,”他说。他认为央行的举措可能会改变债券价格上涨的节奏,但不会改变其上升趋势,“如果持有时间足够长,你就会赚钱。” 然而,波动性上升表明,央行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使投资者有所顾忌。 瑞银全球财富管理亚洲资产配置负责人则警告说,中国债券预期的支持可能会因政府加大国债发行而有所抵消。 目前,中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约为2.37%,而一年前为3%。 “从长期来看,如果经济复苏继续并且通胀开始回升,我们可能会看到收益率缓慢上升,可能接近2.5%。”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2024-08-13
衰退忧虑再度升温:加拿大企业率破产大增,这一就业市场骤冷
go
lg
...
自2009年以来未曾见过的水平,”穆迪
经济研究
部主任布伦丹·拉塞尔达(Brendan LaCerda)表示。 这一激增与疫情援助贷款的还款截止日期相吻合。 BMO资本市场的高级经济学家埃里克·约翰逊(Erik Johnson)表示,加拿大紧急企业账户计划向超过57万家企业贷款近500亿加元,尽管这仅占企业非抵押债务的约5%,但随着利率上升,负担加重了。 约翰逊指出,约30%的企业在2023年底前偿还了政府贷款,另外三分之二的企业预计在2026年底前偿还完毕。 “这使得四分之一的最初接受者在接下来的两年内面临较高的破产风险。这是导致企业破产增加的原因之一,”他表示。 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的企业面临的困难最大。这两个省维持了比其他地区更长时间的新冠疫情限制,而利率上升对安大略省影响尤其严重,该省的住房市场昂贵。约翰逊表示,这里的破产率超过了疫情前的两倍。 好消息是,最近的数据表明这一趋势正在逆转——而且比预期更快,穆迪表示。魁北克的月度破产数量已经从峰值下降了约40%,安大略省下降了50%。 (图片来源:finance.yahoo ) 另一个表明企业正在维持自身的迹象是,加拿大统计局的调查显示,2023年企业数量继续增长。 穆迪表示,现在的担忧是破产率会在2023年初的水平附近稳定下来。 “安大略省似乎在这一水平上稍微回到正常,但对魁北克来说还为时尚早,”拉塞尔达说。 他表示,随着加拿大银行在年底降息和消费者需求回升,情况应开始对企业有利。 “至少,我们可以松一口气,企业破产率在最近几个月已经明显回转,”拉塞尔达说。 显然,对于年轻人来说,形势并不乐观。 加拿大的就业市场停滞不前,但最新数据显示,受到打击最严重的却是年轻人。 上周五发布的数据表明,总体失业率保持在6.4%不变,但青年失业率上升到了14.2%。 “除了2020/2021年的疯狂时期,这是自2012年以来最高的青年失业率,”BMO资本市场首席经济学家道格拉斯·波特(Douglas Porter)在数据说明中表示。 市场对年轻男性尤其严苛,自1月份以来,他们的失业率已上升了5个百分点,达到了16%。 学生的失业率“跳升到17.2%,这是自2009年深度衰退以来最糟糕的夏季就业市场(再次,除了扭曲的2020年),”波特说。 “形势非常严峻。”
lg
...
佳华168
2024-08-12
普通人,该如何度过经济下行期?
go
lg
...
往的思考方式与行为逻辑。 我以一个宏观
经济研究者
和基金经理的双重角度,给普通百姓如何度过经济下行期,给些建议。 首先,你得正确认知和评估经济下行的时间长度与烈度。日本上个世纪在人口老龄化与地产泡沫破灭的双重打击之后,经过差不多30年的苦苦挣扎,才最终从泥坑里艰难爬了出来。 我们的经济弹性比日本大得多,当然不会简单重复日本的历史,但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与人口红利与投资拉动相关的那些“低垂的果实”,确实已被摘完。 从诸多角度评估,当前这个经济调整,都已不是某一个周期性的问题,也不是某一个领域的问题,而是全局性的。 作为人生资源和安全垫本就不够厚的老百姓,宁可过分高估这轮经济下行期的长度与烈度,也绝不可等闲视之。 其次,不要指望你能独善其身,全身而退。 很多人会有一种错觉,就是觉得在经济下行,经济危机的情况下,普通人可以通过什么方法,躲避掉危机。你想想如果普通人都能规避风险,哪里还有什么危机。既然是危机就注定了,大多数普通人就躲不过,所有人逃无可逃。多数普通人能够躲过的危机,那都不叫危机。 说完上面两个认知层面的建议,第三就是如何应对经济下行期的建议了。 最优选择,当然是抗争,与经济、与生活掰手腕。我知道很多人会对这个建议嗤之以鼻,因为很多人不是没有抗争,而是抗争完了,依然过得不太好。 老实说,这种波诡云谲、泥沙俱下的大背景下,多数人都不会过得有多好。但怎么办呢?日子总得过。March or die。我们必须往前走。这不是因为我们有多强大,而是我们别无选择,我们没有退路。 我们每个人肩头都有养活妻儿、赡养父母的责任,有与生俱来、俯仰无愧的人生荣耀追求。躺平很容易,但那是一种很卑微、很屈辱的投降。但凡有一丝选择,没有人会愿意选择这种人生活法。把自己变成一个有力量的人,一个可以和生活扳手腕的人,是很难,但做一个躺平摆烂、无所事事的普通人也绝不容易。你可能一样要受尽困苦,最后还一无所得。 著名演员姜文写过一篇文章,《狗日的中年》。文章我没读,但我很喜欢这篇文章的标题,一下就记住了。 它其实可以套用到很多的名词前面,比如狗日的工作,狗日的生活……狗日的三个字非常传神,是一种咒骂,你丫不是好东西,折腾得我遍体鳞伤。但这三个字更是一种挑衅,一种蔑视,一种绝不退缩绝不认输的决绝:你狗日的别得瑟,尽管放马过来,老子和你拼了。 这是我欣赏和喜欢的一种生活态度。世事维艰,没有人能替你强大。生活本质上是一个欺软怕硬的货,你不举起你的拳头,不保持激情、爱和温度,它就一定会想方设法把你变得冷漠、麻木,把你揍得鼻青脸肿。 这个世界上,有人为一日三餐争,有人为高官厚禄争,也有人为天下争。记住一句话:我们是来创造生活的,不是委屈自己迁就时代的。 摆正了态度,剩下就是具体应对动作了。我的建议是7个字:养活自己,别作恶。能做到这7个字,就足够好了。 养活自己,蕴含着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让自己一直活着,二是活得还不算糟。在经济萧条期,这并不容易,需要在工作、投资、人际关系等诸多细节上做好。 首先是努力赚钱。这是你在经济萧条期最需要、甚至是唯一要做的事。别总扯一些有的没的宏大叙事,你需要做的是殚精竭虑去赚每一分钱,不要让自己和自己的家人陷入贫困状态。穷可以让人卑微到什么地步呢?网上看到一句高赞回答:为了获得低息贷款,南美某桑巴足球大国总统访华时说,他经常熬夜看中国足球比赛。 我们传统的教育和认识,总以为苦难会让人更为强大,但不是的。实际上大部分人,被苦难折磨得不成样子,懦弱、保守、浑身充满奴性。你如果不想让你的家人、你的孩子沦落到这种状态,你就去认真赚钱。 其次工作上,尽量别任性,别裸辞。996也好,896也罢,在这种大环境下,没有人是容易的,包括你的老板,他极可能比你活得还憋屈,还压力山大。一份工作,既是你基本生活保障的兜底,也是你维持绝大部分细胞求生欲望与活力所需要的疼痛的清醒。 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去创业。实在要尝试,尽量试一试那些轻资产,最好几乎不需要资产投入的生意,比如,试试做网红。某种程度上说,当网红,是目前普通老百姓为数不多的几个上升通道之一,还能够偶尔看到咸鱼翻身的神话。而其他赛道,早就被瓜分殆尽,普通人基本没有染指的可能。 然后在家庭资产配置上上,尽量保守,尽量别买房,别上杠杆,别贷款,别轻易消费升级。如果想理财,那就相信人类命运,定投一些能代表全人类进化方向的科技类指数ETF,或者,配置到那些长久期、低波动的类固定收益品种。 然后,就是务必低调做人。经济萧条期的特征之一是社会和人群会充满怨艾和戾气,你永远不知道你的一个什么举动就会让一个人达到他的临界点而突然爆发。你幸运地混得好了,关起门来偷着乐就好了,点外卖叫滴滴都客客气气,混得不好,就看看比你更不好的,或者回顾一下五六十年代,找找平衡,同时也找找平替,人喝汽水你喝水人吃冰棍你吃冰,一样解决问题。 特别提醒的一点是,如果不小心万劫不复了,那也绝对、绝对、绝对不要跳楼,贾跃亭许家印都没跳,你更不要跳。大不了做个老赖,谁也不能把你怎么样--人都是自已把自己逼疯的。 知玄说过一句话,“就算是垃圾时间,但拾荒也有乐趣,要不然呢?” 如果还想多做点有意义的事,那就去学习,去读书,一个人默默地读那种需要耗费很多时间的专业书。在经济萧条期,与老百姓而言,最不值钱的就是时间。把时间花在学习和读书上,去沉淀自己,提高自己,会是最有效对抗垃圾时间的办法。比如,学一门第二外语,或者,把你的英文单词量从原来的9000推高到20000。 最后是不作恶。这个很不不容易。因为时代的逼仄,会在某种程度上鼓励人性恶的滋生。作恶,不是单纯的偷鸡摸狗乃至杀人放火,所有违背良心、正直、上进、勇气、激情这些人类底层价值观,所有阻碍、破坏人群公共福祉,妨碍人类更富足、更有尊严生活的,都是作恶。 比如,当下方兴未艾的各种极端民粹和排外,就是如假包换的作恶。或许会有人说,排外算什么作恶,就算外资全撤走了,中国也不会垮掉啊。是的,确实垮不掉。你知道59-61的三年困难时期吗?你知道66-76年的十年浩劫吗?就那样都没有垮。你再看看我们东北边那个动不动放冲天炮的哥们,垮了吗?比起来,外资全部撤离确实算不了什么,这在中国 5000年的历史上毛都算不上,还垮,笑话。 但是你的人生肯定是垮了。你本来今天晚上早点睡,是为了明天去和大客户谈判时精力充沛,表现良好。现在晚上早睡,是为了明天排队买粮食排得前面一点。 最后是格隆想对很多说的一段心里话:很多时候,时代的变迁会远远超出了普通人的理解和应对能力范围。社会大潮滚滚向前,于老百姓而言,除了被动顺从和默默承受,他们歧视并无太多的选择。历史从来不是线性向前发展。个人与家族能否最小的避免掉历史的恶性轮回,只能是靠运气和认知。 但,无论如何,还是要乐观。我从来都相信,所有的山穷水尽,背后都藏着峰回路转。我们需要做的,是锻炼身体,调整心态,淡静观察,去努力发现和享受当下生活中的美好,并等待更多好事的发生。 好事当然会发生。事情不会一直糟糕,总会有均值回归。 有一段话,格隆特别喜欢,送给大家:日落是免费的,春夏秋冬也是,不要觉得人生那么无望,希望你快乐。我们总是为许多遥不可及的事情奔波,却错过了路边的花开,傍晚落在身上的夕阳。忙着生活的同时记得去感受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生活除了琐碎与平淡,还有可口的美食和无数盛开的花朵。 “晚风吹人醒,万事藏于心。我没说不公平,也没说苦,我说我知道了。” 我是格隆。关注我,做个清醒的人。虽然有时太清醒了,也会伴随很多苦恼,但,我向你保证,稀里糊涂、随波逐流的代价,一定会更大。(全文完)
lg
...
格隆汇
2024-08-12
【美股周报】美股上冲下洗后,7月CPI指数若下滑还是好消息吗?
go
lg
...
味着美联储抗通胀的进展稳步进行。 彭博
经济研究院
分析称,市场可能会因7月CPI疲软而反弹。但提醒道,当将CPI和PPI数据结合起来考虑时,美联储首选价格指标PCE指数的判断可能会更加复杂。 重要事件方面,前总统特朗普将接受马斯克采访;超威电脑SMCI将与13日后开展年度开放存储峰会,届时英伟达、AMD、英特尔等公司将参与;谷歌大型硬件发布会Made by Google也将于13日召开。 讲话方面,本周今年FOMC票委博斯蒂克、明年票委穆萨莱姆、2026年票委哈克等人将发表对经济等方面的讲话。 财报方面,本周二将有家得宝和Sea,周三有瑞银和思科,周四沃尔玛等上市公司发布最新业绩;另外中概股腾讯、京东、阿里巴巴也将于本周发布财报。 市场观点 最近劳动力市场数据的爆冷令人措不及防,尽管本周将公布的CPI和PPI报告的市场预期依然积极,萨姆规则引发的衰退担忧也逐渐缓解,但仍需留意是否出现过度下滑的情况。 换句话说,经济下行压力对消费需求的打击可能会强化「坏消息就是坏消息」的事实。 原文链接
lg
...
投资慧眼
2024-08-12
上一页
1
•••
58
59
60
61
62
•••
21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休战”证明一件事!《纽约时报》:特朗普彻底退缩 习近平报复决定正确
lg
...
中美关键信号!《纽约时报》:习近平一直等待的贸易冲突出现了……
lg
...
中美贸易谈判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公开讲话!他对美国发出不点名警告...
lg
...
彭博:中国房地产大亨之子因贷款纠纷被禁止离境
lg
...
中美突发重磅!特朗普称中国已同意取消所有非关税壁垒 这意味着什么?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97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52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