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文章
靖因药业冲击IPO,聚焦小核酸创新药领域,尚未有产品获批
go
lg
...
60倍,目前市值达559亿美元。诺华、
罗
氏
等跨国药企均在这一领域加大布局。 国内上市公司中,也有多家在研发小核酸药物,包括悦康药业、恒瑞生物、石药集团、君实生物、前沿生物、福元医药、成都先导、圣诺医药等。 近期,靖因药业、瑞博生物两家小核酸药企先后递表港交所,为该领域再添一把火。 格隆汇获悉,靖因药业(Sirius Therapeutics)于不久前递表港交所,以18A章规则寻求港股上市,由高盛集团、海通国际、汇丰控股担任保荐人。 01 由国际资本联合创办,估值约为2.53亿美元 靖因药业由OrbiMed Entities及Creacion Ventures于2021年联合创立,注册地位于开曼群岛,目前在圣地亚哥和上海浦东设立双总部。 自成立以来,公司已完成三轮投资,包括A轮融资、B轮融资及B2轮融资,募集资金总额约为1.44亿美元,主要投资者包括汉康资本及Delos Capita。 2025年4月,公司的投后估值约为2.53亿美元。 截至2025年9月26日,OrbiMed实体合计拥有约40.46%的权益,构成一组控股股东。 融资历史,来源:招股书 目前,靖因药业由62岁的冀群升担任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冀博士先后获得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学士学位及细胞生物学硕士学位、北京协和医学院细胞生物学医学博士学位。 冀博士曾在范德堡大学医学院担任研究讲师,后在OSI Pharmaceuticals、阿斯利康、药明康德等公司任职。 靖因药业是一家全球临床阶段生物技术公司,专注于siRNA疗法治疗慢性疾病,核心产品已进入II期试验阶段。 数十年来,小分子、蛋白质和抗体构成了现代治疗的基础,但它们在应对特定疾病机制时存在固有局限。 小分子常缺乏特异性,增加了脱靶效应风险;而抗体和蛋白质通常仅能作用于细胞表面或细胞外空间的靶点,这些传统方法使大量引发细胞内疾病的致病蛋白质基本处于“无法成药”状态。 相比之下,siRNA疗法通过设计与目标基因mRNA精准匹配的短合成RNA序列,实现变革性突破,使其能够选择性沉默多种疾病相关基因,从而显著降低相关蛋白在多种疾病中的表达,包括遗传性疾病、病毒感染、肿瘤和代谢性疾病。 siRNA提供了一种高度靶向、强效且持久的方法,从基因源头治疗疾病。 siRNA与小分子和抗体的关键差异,来源:招股书 全球医疗向积极预防性慢性病管理的转变,为siRNA疗法创造了巨大市场机遇。 自2018年首款siRNA药物Onpattro(帕替斯坦)获批以来,siRNA疗法已取得重大临床和商业验证。目前,全球主要市场已有7款siRNA产品获批上市。 2024年,全球范围内已有逾100种基于RNAi的药物进入人体试验阶段。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4年全球siRNA疗法市场规模达24亿美元,预计至2040年将增长至50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0.9%。 全球获批的siRNA药物,来源:招股书 02 核心产品处于II期临床阶段,挑战抗凝药阿哌沙班并不容易 靖因药业正重点推进三大潜在重磅产品管线组合:凝血功能障碍类疾病、心脏代谢疾病与肥胖症。 SRSD107作为公司的核心产品,是一款潜在同类首创的靶向凝血因子XI的siRNA药物,目前正于欧洲开展II期多中心临床试验,并计划在中国及澳大利亚╱新西兰启动另一个II期试验;该产品通过与CRISPR Therapeutics(纳斯达克:CRSP)建立的全球共同开发及商业化合作推进。 SRSD216是一款潜在同类最佳靶向Lp(a)的siRNA,当前同步在中国与美国进行IIa期试验; SRSD384是一款针对肥胖症的INHBE靶向候选药物,目前正积极推进IND申报。 公司主要在研创新药管线情况,来源:招股书 核心产品——SRSD107 SRSD107是一款靶向凝血因子XI(FXI)的siRNA药物,目前处于II期临床试验阶段,是新一代针对FXI(内源性或接触介导的凝血途径的关键组成部分)的GalNAc偶联siRNA治疗,公司正针对血栓性疾病的治疗开发此类疗法。 SRSD107能有效抑制血栓形成,同时保留止血所必需的外源性凝血途径,这一机制能显著降低出血风险,这也是当前标准DOAC治疗的主要局限性。 借助其靶蛋白表达层面的作用机制,SRSD107可精准、持久地降低肝脏FXI的表达水平,从而实现长效抗凝,每年仅需给药一至两次,避免对肾脏清除敏感性或药物相互作用的限制。 在澳大利亚和中国开展的I期试验中,SRSD107表现出高达95%的循环FXI水平的降低,且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相应延长2.4倍,证实了其对内源性通路的有效抑制。 SRSD107目前正在欧洲进行一项VTE II期多中心临床验证,预计于2026年下半年获得主要疗效终点的初步结果,并计划在中国、澳大利亚及纽西兰启动CVD II期研究。 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未有任何靶向FXI的药物获批。在研药物中,全球共有两款靶向FXI的siRNA候选药物(包括SRSD107)处于II期临床试验阶段,SRSD107属于最早进入治疗血栓性疾病二期试验的药物之一,并有望成为全球同类首创FXI siRNA疗法。 不过,该药物的竞争格局并不乐观。目前,在中国和全球范围内,有许多抗凝药物可能与SRSD107竞争。 首先,SRSD107需要面对的就是阿哌沙班(直接口服抗凝药Eliquis)的竞争,2024年,阿哌沙班全球销售额第二(年销售额超过200亿美元),现已成为多数抗凝适应症的标准治疗选择。 此外,该类别中还有其他销售额达十亿美元级别的药物。 同时,SRSD107还将面临来自针对同一适应症开发的不同靶点的siRNA药物的竞争。例如,除了其他FXI蛋白抑制剂外,SRSD107还将与其他已获或即将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的siRNA药物竞争。 2025年5月,靖因药业与CRISPR达成合作协议,涉及核心产品SRSD107的研发、生产、许可、知识产权所有权及商业化以及使用。 靖因药业预先获得了2500万美元的现金及价值约7000万美元的CRSP股票,并有资格获得超过8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关键产品——SRSD216 SRSD216是一种潜在同类最佳的GalNAc偶联siRNA候选治疗药物,其通过选择性沉默LPA以降低循环Lp(a)水平;Lp(a)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的独立遗传性致病风险因素。 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同,Lp(a)水平由遗传决定且终生保持稳定,对生活方式干预反应极微。 现有降脂疗法(包括他汀类药物及PCSK9抑制剂)对Lp(a)水平影响甚微,甚至可能提升Lp(a)循环水平,而目前尚无针对Lp(a)的特异性获批疗法,因此SRSD216有望填补心血管疾病管理领域这一重大未满足需求。 靖因药业已启动SRSD216的I/IIa期多中心临床验证,旨在评估其对Lp(a)升高受试者的安全性、耐受性及有效性。 03 尚无产品上市,两年半亏损6.1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siRNA疗法领域仍然充满挑战。 其中最重要的是脱靶效应和毒性风险。部分siRNA引导链可能意外结合非靶标mRNA,导致非预期靶蛋白的敲低、基因阻断和潜在毒性,因此需要运用先进的生物信息学工具进行精准序列设计,以最大限度减少脱靶效应。 此外还面临着肝外递送挑战。由于裸siRNA分子在系统循环中固有的不稳定性,将治疗性siRNA递送至肝外组织面临重大挑战。siRNA分子体积大、带负电荷,在血液中极易被酶降解。 要实现非肝脏靶组织的高效细胞摄取,需克服诸多生物屏障,包括细胞膜的不可渗透性、脱靶积累以及非预期免疫活化等问题。 目前,靖因药业并未产生与产品销售相关的收入,公司的其他收入主要包括银行利息收入、定期存款所产生的投资收益、所持有CRISPR股份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等。 2023年、2024、2025年1-6月(报告期),靖因药业的其他收入分别为880.9万元、978.8万元、1.4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09亿元、-3.42亿元、3450万元,两年半亏损6.16亿元。 亏损主要源于研发投入,报告期内公司的研发开支分别为2.33亿元、2.13亿元、6470万元。 关键财务数据,来源:招股书 截至2025年6月底,靖因药业账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18亿元。公司估计截至2025年8月底的现金将可维持30个月的财务可行性。 综合现金流量表,来源:招股书 总体而言,靖因药业所在的siRNA领域目前仍处于发展早期阶段,被众多创新药企寄予厚望;但是该领域仍然面临一定的安全性和递送技术等方面的挑战。靖因药业的核心产品SRSD107聚焦于抗凝领域,未来想要挑战重磅炸弹阿哌沙班的地位并非易事。 未来,公司能否顺利推进临床和商业化,格隆汇将保持关注。
lg
...
格隆汇
11-05 17:26
实现火锅和波龙自由!京东今晚9点近2万元的火锅礼包1元起拍
go
lg
...
包括鲜京采活冻黑虎虾、泰国超大号熟热冻
罗
氏
沼虾、鲜京采黑金大连即食海参及无抗鲷鱼/罗非鱼排等。此外,湾仔码头裙带菜杏鲍菇水饺、袁记味享玉米鲜肉大云吞、思念xLoopy联名羽衣甘蓝茉莉青提汤圆等主食与小吃也位列其中,安火锅丸料组合、用庭手打潮汕牛肉丸等火锅必备食材更是量足品丰,充分满足了消费者对于一顿丰盛火锅大餐的所有想象。 生鲜消费势能强劲,品质与服务双驱动 京东的“吃喝玩乐惊喜日”活动承接了京东11.11开门红的强劲势头。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开门红52小时内,京东生鲜的用户同比增长高达650%,凸显出生鲜品类的巨大吸引力。 其背后的增长动力源于多方面:首先,源头直发模式将新鲜时令商品以极短的供应链直送餐桌,极大地提升了消费体验,其中源头直发的琯溪蜜柚同比提升330%;其次,“坏损包退”服务覆盖了近30万款生鲜商品,解决了消费者网购生鲜的后顾之忧。此外,随着火锅季的到来,品质肉类与水产销售热度显著攀升,澳洲中高端牛羊肉、美国牛肉、黑虎虾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18%、540%和556%。立冬节气临近,饺类产品也迎来销售高峰,裙带菜等特色口味水饺销量同比提升500%。 在本次京东11.11开门红期间,还有一组数据尤为亮眼,清晰地勾勒出当前消费市场的趋势:“无抗鸡肉”的搜索用户量(UV)同比激增15倍,最终订单量同步实现10倍的增长。这不仅是销量的跃升,更是消费者对食材源头与品质的消费趋势。 “无抗”意味着在禽类养殖过程中不使用抗生素,从源头保障了肉品的健康与安全。搜索量的爆发式增长,表明消费者正主动学习和辨别健康食材,决策过程更具科学性。而最终高达10倍的订单转化,则强有力地证明了,一旦消费者认可了产品的健康价值,他们愿意为此付诸购买行动,这标志着“健康餐桌”已成为众多家庭的核心诉求。 11月4日晚9点前,进入京东生鲜11.11”生鲜会场,即可预约拍卖,争取与姜妍一起解锁冬日第一顿豪华火锅的机会,更多隐藏福利等你解锁,1 元起拍抢万元好礼,开启冬日狂欢。
lg
...
金融界
11-04 10:35
强势上涨!重磅利好来了!
go
lg
...
合计最高可达114亿美元。 翰森制药与
罗
氏
:10月17日,翰森制药公告称与
罗
氏
就HS-20110签署许可协议,翰森制药将获得8000万美元首付款,并有资格根据产品开发、注册审批和商业化进展收取里程碑付款,以及未来潜在产品销售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交易潜在总额高达15.3亿美元。 普瑞金与吉利德旗下Kite Pharma:10月16日,普瑞金宣布与吉利德旗下Kite Pharma达成合作,将一款体内原位CAR-T编辑疗法全球权益授权给Kite,Kite需支付1.20亿美元首付款及最高15.20亿美元里程碑款,交易总额高达16.4亿美元。 正是有了这些大量BD案例的积极刺激,持续强化了市场对于中国创新药行业发展的信心。 此外,近期创新药企的陆续披露的三季报业绩也是重要利好刺激因素。 信达生物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总收入超33亿元,同比保持约40%的强劲增长,超预期。主要得益于信迪利单抗等核心产品稳健增长,收入贡献显著扩大。 凯莱英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6.30亿元,同比增长 11.82%,其中新兴业务(多肽、寡核苷酸、ADC等)收入同比大增 71.87%,化学大分子业务收入增长超1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8.00亿元,同比增长12.66%。 君实生物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42.06%,主要得益于核心产品特瑞普利单抗(拓益®)在国内市场的持续放量,销售收入达14.95亿元,同比增长约40%。 荣昌生物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20 亿元,同比增长 42.27%,尽管公司仍处于亏损阶段,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收窄至-5.51亿元,同比减亏 48.6%,主要得益于注射用泰它西普与维迪西妥单抗销售规模持续扩大,商业化能力显著提升。 据券商梳理,创新药板块的25Q3整体板块均增长显著,多个创新药获批上市贡献增量,营收同比增速加快,预计26年获批创新药/进医保品种数量预计会进一步增加,营收和利润有望预计继续高增长,26年有望靠销售收入板块实现扭亏为盈。 03、港股创新药强势吸金 根据最新披露的2025年基金三季报,所有全部基金对 Biotech 创新药的重仓持仓占对医药行业重仓持仓的比重为27.53%,环比增加2.61pp,反映出机构对于创新药板块仍保持高度热情。 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港股创新药ETF(513120)近10日获资金净买入合计超10亿元,年内资金净流入超92.18亿元,最新规模达234.68亿元,年内日均成交额52.82亿元,规模、流动性均居全市场港股医药类ETF第一。 资金之所以重新关注创新药板块,除了押注医保谈判,以及关注创新药企BD持续超预期强势发展等利好支持外,也与板块近期的波动有关。 今年1-7月,创新药板块迎来持续大涨,随后步入调整,截止10月底已经持续调整约3个月,其中不少创新药个股相较高位已经调整30%-40%。 从行业基本面来看,创新药商业化的强劲增长态势完全没有停止,甚至不断迎来重大利好催化,加上如今开启商保创新药目录,进一步打开国内消费市场,让整个商业闭环都不断得到政策支持和完善,更加奠定未来的增长前景。 所以,才有了每当板块回调到一定幅度,就会有资金重新入场或增持的现象,因为资金笃定这个行业的未来值得期待。 那么,对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来说,如何才把握住这个赛道的未来成长? 回顾创新药产业链个股的分化表现,可以清楚发现——越是手中掌握有大市场潜力管线或已拿到大BD订单的药企,其市值涨幅就越大且持续表现强势。重点代表如信达生物,三生制药、药明生物、百济神州等。 原理上看,重点盯住这些细分领域龙头是更高效的选择。 但问题是,创新药是对专业知识的要求很高,而且对于国内外政策的变化较为敏感,导致个股的波动会很大,加上细分领域众多,个人想要去试图挖掘潜力股的难度很大,成功概率也很难说。 所以通过借道相关ETF基金布局这些专业赛道的投资机会,是更为实际可行的策略。 事实上,有些ETF基金确实很好做到了对创新药头部药企的跟踪覆盖。比如全市场规模最大的港股创新药ETF(513120,联接A/C类019670/019671),高度聚焦港股市场优质生物科技公司,覆盖创新药、基因治疗、前沿生物技术等细分领域龙头,申万二级生物制品+化学制药合计权重达88.9%,创新药“浓度”极高,成份股包含了信达生物、百济神州、康方生物等核心的港股18A生物科技公司。 同时,该ETF还支持T+0交易,为投资者提供了便捷高效的配置工具。
lg
...
格隆汇
11-03 20:06
科技承压下的资金新选择,创新药开启上涨新周期?
go
lg
...
在MS领域的产业布局中,赛诺菲、渤健、
罗
氏
、诺华这4家跨国药企布局最为完善:既拥有CD20单抗类产品,也覆盖了S1PR调节剂等口服小分子产品,且各有一款研发领先的BTK抑制剂。 此外,BMS、礼来等知名跨国药企也布局了相关管线,未来或通过BD模式强化布局。该领域曾出现多起首付款超1亿美元的重磅BD交易,行业关注度正持续提升。 02成本的重构,行业进入新周期 化学药品的生产流程由原料药生产与药物制剂生产两部分构成。原料药作为药品生产的核心物质基础,需经加工制成适合临床使用的药物制剂后,方可成为具备药用价值的终端产品。 从产业链结构来看,化学制药行业的上游主要为化工行业,中游可细分为化学原料药与化学制剂两个子行业,下游则对接医药流通行业。 市场结构方面,2023年我国原料药和化学药品制剂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4.43%和65.57%。从行业规模增长态势来看,全球化学制药市场近年保持稳健增长,而中国市场总体规模增速更为迅猛。 数据显示,全球化学药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10380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11277亿美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攀升至11556亿美元。 在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患病率上升以及医疗健康支出持续增长等多重因素的共同驱动下,我国化学药品市场规模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22年我国化学药市场规模为8839亿元,同比增长4.4%,预计2024年将增至9450亿元,行业成长确定性较强。 研发投入方面,化学制药行业研发人均研发费用已达53万元,头部标杆企业持续加码研发创新,研发投入规模仍在稳步提升,充分反映出行业龙头对技术研发创新的高度重视。 其中,恒瑞医药研发人均研发费用高达123万元,同比增长25.6%;复星医药、哈药股份的研发费用同比增速也均超过20%,头部企业的研发引领作用显著。 03创新药率先发力,各子板块有望迎来普涨 从业绩表现来看,21家A股创新药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H1)实现营业收入286.9亿元,同比增长42%;实现归母净利润-11.2亿元,亏损规模同比收窄81%,延续了亏损快速收窄的良好趋势。 单看2025年第二季度(Q2),上述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3.4亿元,同比增长39%;归母净利润-0.9亿元,同比收窄97%,业绩改善幅度进一步扩大。 综合分析来看,创新药板块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重磅品种持续放量维持高增长,如艾力斯的伏美替尼、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等产品在临床应用中快速渗透,成为收入增长的核心支柱;另一方面,新品种获批上市持续贡献增量,智翔金泰、海创药业等企业的新获批产品进一步丰富了板块收入来源。 同时,受益于收入端的高速增长,板块整体费用率得到大幅改善,推动亏损规模快速收窄。其中,百济神州在2025年Q2成功实现净利润扭亏为盈,盈利达5.3亿元,同比增幅约156%,对板块整体利润改善形成强力带动。 展望未来,国内政策对创新药的支持力度预计将持续传导至业绩端,创新药公司的产品放量节奏有望进一步加速,进而推动板块业绩持续提升,加速实现整体扭亏为盈。 此外,2025年上半年国内创新药领域的BD交易活跃度显著提升,这一趋势将直接增厚相关公司的表观业绩,为板块利润增长提供额外支撑。 从产业竞争力来看,中国创新药行业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已具备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综合实力。自2025年初以来,从肿瘤领域的双抗药物到呼吸领域的小分子药物,海外MNC的持续购买行为已充分验证了国内创新药企业的研发实力。 从全球产业格局来看,中国创新药产业链在研发效率、管线数量与质量等方面均具备显著竞争优势,有望持续兑现长期产业成长趋势。 若想进一步了解各细分赛道的龙头公司基本面、估值水平及未来增长点,获取更精准的投资参考,可扫码关注专业投资研究团队,及时把握市场动态和投资机会。 注:文中所涉公司仅为案例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推荐。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决策前请务必结合独立研判。
lg
...
格隆汇
11-01 18:55
医药BD旺季来临,机构资金或悄然布局,医药相关ETF备受关注
go
lg
...
密集落地的多个中国创新药出海授权,涉及
罗
氏
、Kite Pharma等知名美国跨国企业及大型制药企业,缓解了市场的担忧。中国创新药BD出海的产业逻辑不变,且临近年底BD交易有望持续活跃。 图:2019年至今中国创新药BD交易迅猛增长 数据来源:insight,截至2025年9月30日 三、估值或修复,资金可能布局 从绝对位置来看,申万医药指数距离最近5年的价格高点还有接近50%的差距。 从相对位置来看,在过去4个完整交易年度(2021-2024 年)里,医药行业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的相对排名分别是第26名、第20名、第16名、第31名,4年整体排名是第28名(共31个行业)。 2025年第二季度,股票型公募基金重仓医药市值占比为12.2%,环比上升1.8个百分点,连续两个季度回升。但与2020年以来的均值13.7%相比,仍存在提升空间,显示资金配置尚未到达高位。 更为重要的是,剔除医药主题基金后,公募基金重仓医药市值占比仅为6.44%,处于历史较低水平。这意味着如果市场对医药板块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增量资金涌入的空间可能较大。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10/28) 图: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估值情况 数据截至2025年10月29日 四、医药相关ETF备受关注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投资创新药个股面临诸多挑战,管线、临床、监管、BD等方面都需要专业的跟踪能力,投资者在信息获取上存在明显劣势,个股选择难度大。与其追逐单个“爆款”,不妨考虑用ETF编织一张覆盖产业龙头的投资网络。 易方达基金医药产品线布局 总结: 政策暖风频吹:2025下半年医药行业政策环境持续向好 BD交易旺季来临:医药BD交易的密集落地,行业业绩或有支撑 估值或具性价比:相关指数估值距离高点仍有足够空间 资金布局步伐加快:股票型公募基金重仓医药连续两个月回升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10-31 16:05
创新药迎“三箭齐发”!政策+研发+BD交易共振,港A概念股同步冲高
go
lg
...
权交易纪录。 10月17日,翰森制药与
罗
氏
就CDH17靶向抗体药物偶联物(ADC)HS-20110达成BD交易,翰森将获得8000万美元首付款,协议总金额达15.3亿美元。 业绩端利好兑现 在当前多重利好推动创新药板块的同时,三季报的集中披露进一步巩固了行业向好的基本面。 具体来看,行业龙头药明康德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达328.6亿元,同比增长18.6%。截至9月末在手订单达598.8亿元,同比增长41.2%,充沛的订单储备为后续增长奠定基础。 恒瑞医药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31.88亿元,同比增长14.85%;实现归母净利润57.51亿元,同比增长24.50%。复星医药虽因集采影响前三季营收同比下降4.91%,但归母净利润达25.23亿元,同比增长25.5%,其中创新药收入超67亿元,同比增长18.09%。 宏观层面亦迎来积极信号。10月30日,商务部宣布美方将取消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10%所谓“芬太尼关税”,并对24%的对等关税继续暂停一年,中方将相应调整反制措施。这一进展为创新药企业推进国际化合作与海外临床创造了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 与此同时,美联储10月降息25个基点,有助于降低全球融资成本,提升市场流动性,一方面缓解企业研发与扩张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也增强了资金对创新药等高成长板块的配置意愿,从估值层面形成正面支撑。 展望后市,机构普遍看好创新药板块的持续景气。兴业证券认为,“创新+国际化”创新药产业趋势不变,始终是医药板块的核心方向。创新药产业预计将持续获得政策支持,中国创新药的全球竞争力持续增强,商业化盈利持续兑现。 银河证券指出,医药板块估值经历较长时间调整,近期已呈现显著结构性修复趋势,2025年在支持引导商保发展的政策背景下,支付端有望边际改善,创新药械有望获益。该机构还强调,全球主要央行的降息趋势有望推动创新药估值进一步提升。
lg
...
格隆汇
10-31 15:25
绝地反转!三生国健20CM涨停,科创创新药ETF汇添富(589120)放量暴涨超7%,连续3日吸金超2000万元!宏观+重磅BD催化,创新药再启大行情?
go
lg
...
17 ADC新药HS-20110授权给
罗
氏
,普瑞金生物与吉利德就体内CAR-T疗法达成合作,Dianthus Therapeutics与维立志博就DNTH212(BDCA2和BAFF/ARIL抑制剂)达成协议,奥赛康与Visara就ASKG712(VEGF/ANG-2)达成授权。(来源于方正证券20251019《创新药多个BD落地映证产业趋势持续,关注In-vivoCART赛道》) “政策支持+创新升级+出海BD常态化”三重逻辑催化,创新药“高景气”持续验证,行业正迈入全面收获期!科创创新药ETF汇添富(589120)作为20CM“创新药新物种”,20%的涨跌幅上限赋予其更高弹性!指数聚焦创新药龙头企业,成分股仅30只,100%聚焦科创创新药,更高纯度,更高锐度,全面把握中国创新药崛起机遇!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特此提示投资者关注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溢价风险,若盲目投资溢价率过高产品,可能遭受重大损失。本资料仅为宣传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投资有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基金管理人的其他基金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本基金由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科创创新药ETF汇添富属于较高风险等级(R4)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承受等级测评后结果为成长型(C4)及以上的投资者,客户-产品风险等级匹配规则详见汇添富官网。科创板股票竞价交易的价格涨跌幅限制比例为20%,但在首次公开发行上市后的前五个交易日,进入退市整理期的首日以及上交所认定的其他情形下不实行涨跌幅限制。科创板企业业务模式较新,业绩波动可能性较大,不确定性较高,投资者应当关注可能产生的股价波动风险,审慎开展投资。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10-31 14:15
港股收评:恒指跌0.24%、科指跌0.68%,有色金属及锂电池概念股强势,餐饮及内房股走低
go
lg
...
荃信生物-B(02509.HK):与
罗
氏
达成QX031N的全球独家许可协议,首付款7500万美元,并有资格获得与产品开发、监管批准及商业化相关的至多9.9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以及潜在未来产品销售的梯度特许权使用费。此外,鲁塞奇塔单抗(QX002N)强直性脊柱炎III期临床研究成果亮相2025年ACR年会。 粤海投资(00270.HK):获提供本金17.5亿港元的承诺性循环贷款融资。 机构观点 中信建投表示,美联储如期降息,降息周期推进,对港股形成直接利好。中长期维度,今年港股流动性充裕,目前南向资金持续流入,AI叙事在阿里云业绩高增,互联网企业自研芯片下得到强化,具有强产业逻辑板块值得持续关注。 招商证券国际最新发布的港股报告指出,二十届四中全会释放的“十五五”规划纲要建议远超市场预期,叠加中美关系显现缓和迹象以及美联储降息预期强化,这三大边际利好将支撑港股市场在四季度由“抑”转“扬”。报告还建议投资者主攻人工智能和有色金属两条主线,同时重视保险股弹性,并增配必需消费板块以布局“困境反转”机会。 中银国际:产业链景气度持续验证与政策催化预期强化,科技主线有望回归。AI基建催化存储“超级周期”,10月以来,存储芯片价格加速上涨;国产算力厂商纷纷发布三季报,国产算力产业链景气度持续验证。AI产业链特别是国产算力是我国先进制造业的重要一环,也是智能化产业代表。产业链景气度持续验证与政策催化预期强化之下,配置可逐步回归科技主线,特别是国产算力、国产存储芯片等领域。 中国银河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当前港股估值整体处于历史中高水平,预计未来港股市场或宽幅震荡。配置方面,建议关注以下板块:(1)海内外不确定因素较多,市场避险需求上升,利好贵金属等避险资产。(2)随着市场风格切换,前期涨幅较低的红利资产关注度提升。(3)根据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政策重点提及的科技板块、消费板块有望获得资金青睐。
lg
...
金融界
10-30 16:25
港股午评:恒指涨0.54%、科指涨0.31%,科技股走势分化,黄金及有色金属股走高
go
lg
...
荃信生物-B(02509.HK):与
罗
氏
达成QX031N的全球独家许可协议,首付款7500万美元,并有资格获得与产品开发、监管批准及商业化相关的至多9.9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以及潜在未来产品销售的梯度特许权使用费。此外,鲁塞奇塔单抗(QX002N)强直性脊柱炎III期临床研究成果亮相2025年ACR年会。 粤海投资(00270.HK):获提供本金17.5亿港元的承诺性循环贷款融资。 机构观点 招商证券:二十届四中全会释放的“十五五”规划纲要建议远超市场预期,叠加中美关系显现缓和迹象以及美联储降息预期强化,这三大边际利好将支撑港股市场在四季度由“抑”转“扬”。 银河证券:当前港股估值整体处于历史中高水平,预计未来港股市场或宽幅震荡。配置方面,建议关注以下板块:(1)海内外不确定因素较多,市场避险需求上升,利好贵金属等避险资产。(2)随着市场风格切换,前期涨幅较低的红利资产关注度提升。(3)根据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政策重点提及的科技板块、消费板块有望获得资金青睐。 国投证券:港股四季度可能发生重大风格切换,恒生科技等低位成长板块或成为相对占优方向。当前创业板指相对恒生科技的超额收益已见顶回落,而恒生科技互联网有望成为补涨方向。 中信证券:美联储降息周期重启将利好港股市场,尤其看好港股科技板块在AI产业链和流动性外溢下的估值扩张空间。值得一提的是,全球AI算力产业链景气度持续攀升,港股作为国产AI核心资产的聚集地,有望直接受益于这一行业发展趋势。
lg
...
金融界
10-30 12:15
港股开盘:恒指涨0.76%、科指涨0.53%,有色金属及苹果概念股走高,黄金股回暖、券商及汽车股活跃
go
lg
...
荃信生物-B(02509.HK):与
罗
氏
达成QX031N的全球独家许可协议,首付款7500万美元,并有资格获得与产品开发、监管批准及商业化相关的至多9.9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以及潜在未来产品销售的梯度特许权使用费。此外,鲁塞奇塔单抗(QX002N)强直性脊柱炎III期临床研究成果亮相2025年ACR年会。 粤海投资(00270.HK):获提供本金17.5亿港元的承诺性循环贷款融资。 机构观点 东吴证券:港股中长期仍在震荡上行趋势中。其一,前期回调因素有所缓和。随着中美双方沟通推进,市场对关税问题的态度有所调整。其二,科技板块仍需观察美国科技股财报情况。其三,今年剩下时间,整体科技弹性更高,但同时建议关注部分红利股,按照以往情形11-12月红利股相对胜率较高。 中信期货:近期中美在吉隆坡达成贸易“实质性框架”,美国阶段性解除对华100%关税威胁,避险需求明显回落,压制短线金价表现。申万宏源证券在近日发布的研报中称,短期内,黄金已不再是明智之选。随着“做多黄金”根据美银调查成为全球最拥挤的交易,高杠杆的黄金ETF头寸开始爆裂,导致价格从历史高位快速回落。目前的高波动性严重侵蚀了其风险收益比。不过,该机构也表示,中长期来看,黄金仍具备配置价值。 中银国际:产业链景气度持续验证与政策催化预期强化,科技主线有望回归。AI基建催化存储“超级周期”,10月以来,存储芯片价格加速上涨;国产算力厂商纷纷发布三季报,国产算力产业链景气度持续验证。AI产业链特别是国产算力是我国先进制造业的重要一环,也是智能化产业代表。产业链景气度持续验证与政策催化预期强化之下,配置可逐步回归科技主线,特别是国产算力、国产存储芯片等领域。 东兴证券:人工智能行业当前处于政策、技术、需求三维共振阶段,叠加“人工智能+”行动带来自上而下的政策赋能及潜在资金支撑,国产芯片及云计算龙头在业绩上逐步验证、大厂CapEx持续投入推高行业发展确定性。人工智能行业景气度仍有上行空间,其在科技投资领域的主线地位较难撼动。
lg
...
金融界
10-30 09:35
点击加载更多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突遭“双重暴击”!民主党赢麻了、最高法院也“开炮” 他的第二任期不稳了?
lg
...
美联储早已“嗅到风险的气息”?“金先生”警告:全球或重演2008金融危机
lg
...
特朗普政府突传重磅!英媒:美国在亚洲贸易协定中加入“毒丸条款”以对抗中国
lg
...
突发!一则数据搅乱降息押注,美元短线跳水黄金重返4000
lg
...
【黄金收评】劲爆行情!金价暴涨47美元 特朗普关税传大消息 如何交易黄金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23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3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