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4Alpha Research:美国就业数据存在系统性高估吗?
go
lg
...
家和政策制定者密切关注这份报告,以评估
美国经济
的走势,从而做出相应的投资和决策。非农数据的表现往往会影响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进而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美国就业数据不准确,可能存在系统性高估,主要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1、不同来源的非农数据之间差异越来越大(具体下文详述),数据缺乏稳健性的问题日渐凸显,导致非农就业数据的可信性被质疑; 2、不同宏观数据间存在一定潜在矛盾。在近期CPI数据显著下降的趋势下,就业市场仍然连续显示出温和增长态势,具体对比如下: 2024年1月: CPI: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1月份的CPI环比下降0.1%,同比增长6.4%。 非农就业数据:1月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为51.7万人,失业率维持在3.4%。 2024年2月: CPI:2月份CPI环比持平,同比增长6.0%。 非农就业数据:2月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为31.1万人,失业率小幅下降至3.3%。 2024年3月: CPI:3月份CPI环比下降0.2%,同比增长5.2%。 非农就业数据:3月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为23.5万人,失业率保持不变。 2024年4月: CPI:4月份CPI环比下降0.4%,同比增长4.9%。 非农就业数据:4月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为21.3万人,失业率小幅上升至3.4%。 2024年5月: CPI:5月份CPI环比下降0.3%,同比增长4.0%。 非农就业数据:5月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为18.4万人,失业率保持在3.4%。 2024年6月: CPI:6月份CPI环比下降0.2%,同比增长3.2%。 非农就业数据:6月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为17.6万人,失业率小幅下降至3.3%。 以上数据描绘了一幅略显怪异的情景,即2024年上半年,美国的CPI呈现逐月下滑的趋势,但非农就业人数持续温和上升,显示出极强的韧性,不符合观察家根据菲利普斯曲线做出的朴素预测。虽然菲利普斯曲线历史上已被多次证明对于实际情形的拟合预测能力十分有限,且其具体弹性也是宏观经济学界经久不衰的争论话题,但2023年至今较长的时间尺度上数据与菲利普斯曲线的持续偏离依然会使得数据本身遭到质疑(本文暂且搁置老生常谈的对于CPI统计口径的讨论); 3、非农数据包含的各项子数据之间互相矛盾,例如被市场观点普遍认为近十年来最诡异的2024年5月非农就业数据中,就业人数录得显著增长,失业率却在劳动力未明显增加的情况下较大幅度上升,形成了难以自圆其说的自相矛盾(当然5月非农新增就业岗位数已经在6月被大幅向下修正,但这更加剧了市场和评论界对初始数据可靠性的质疑); 4、2024年开始,非农就业数据多次下修。2023年以来,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非农就业数据多次出现下修情况。例如,2024年5月的非农数据显示新增就业27.2万人,远超市场预期的18.5万人,但此前非农数据的多次下修使得市场对这一数据的准确性产生怀疑。费城联储甚至提示2023年的非农数据新增岗位数据可能高估了多达80万个; 5、非农就业数据和其他就业调查数据相矛盾且持续高于经济学家集体预测,近几个月季度就业和工资普查(QCEW)和美国私营企业就业人数(ADP)早已显示,美国就业市场有转冷的迹象,但非农数据却一直显示美国就业情况展现了超预期的韧性。一般认为,非农就业数据相对不区分正式/非正式就业,而QCEW等更偏重正式就业统计,对非正式和兼职就业统计较为有限。 二、简要介绍非农就业数据具体如何计算 BLS基于一系列详细的调查和统计方法编制非农数据。以下是计算非农就业数据的关键步骤和方法: 1.样本调查:BLS通过家庭调查(Current Population Survey,CPS)和企业调查(Current Employment Statistics,CES)来收集数据。家庭调查主要用来计算失业率和劳动参与率,而企业调查则用来计算就业岗位增加数量和平均时薪; 2.行业分类:非农就业数据将就业分为不同的行业类别,如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以便更细致地分析各行业的就业情况; 3.数据调整:主要包含季节性调整和B/D调整两部分: 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BLS会对数据进行季节性调整,以消除季节性因素对就业数据的影响。具体而言,首先BLS分析历史数据来识别和量化季节性模式。季节性模式是指在特定时间段内由于常规或可预测的因素(如节假日、天气变化、学校假期等)导致的就业数据波动。其次,BLS使用S-ARIMA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使用历史数据拟合出使残差为白噪声的模型参数,对于原始数据进行季节性差分,从而消除季节性波动 同时由于CES调查无法实时捕捉到新成立的企业和已关闭企业的就业变化,BLS采用了Birth/Death Adjustment模型以估算这些变化,以便更准确地反映就业市场的实际情况,其中:出生模型(Birth Model)估算新成立的企业创造的就业岗位。这个模型基于历史数据,考虑了不同行业的增长趋势和宏观经济条件,来预测新企业对就业市场的贡献;死亡模型(Death Model):估算已关闭的企业消失的就业岗位。这个模型同样基于历史数据,分析企业倒闭的频率和模式,以及宏观经济条件对企业生存的影响。 三、结论:美国就业数据究竟是否被有意高估? 笔者认为,在被质疑这个层次,CPI和非农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两项具备重要宏观意义的月度数据向来被市场反复质疑是否被人为操纵,以满足美国在位政治人物对于支持率和票仓的需求,进而质疑美联储的独立性。当然,笔者无法完全排除这种阴谋论成立的可能性,但仍然认为总体上非农数据近年来的种种异常和不一致之处更多是由于统计方法的陈旧、疫情后
美国经济结构
发生了结构性变化、非法移民涌入速率日渐加快等互相联系的原因导致的。 1、统计方法陈旧 如下文所述,
美国经济
运行模式可能已发生结构性变化,但CES数据的季节性调整和B/D调整高度依赖历史数据模式,可能导致巨大偏差,其中尤以B/D调整被诟病最多。 根据数据,5月非农新增所有就业岗位中,有23.1万个来自B/D模型,也就是根据新企业成立的估算值。这部分工作岗位实际上并没有被统计到已产生,而是被假定存在并直接计入数据。自2023年4月以来,B/D模型已经增加了190万个就业岗位,占同期所有新增就业人数的56%。这意味着,过去一年中超过一半的“就业增长”来自调整,导致大部分市场观点直指B/D模型为24年5月非农数据“离谱”的罪魁祸首,如下图所示。近年来,CES和CPS结果差值百分比越来越大,也被认为是CES抽样方法和统计调整方法已经严重失效的铁证。 2、疫情后
美国经济结构
发生了结构性变化 COVID-19公共卫生事件前后,可以观察到非正式工作占比暴增和青年人就业意愿快速下滑,这一现象已经延续到了今天。目前该等现象还没有特别有力的解释,有观点认为非正式工作占比提高和就业意愿下降可能由新冠长期后遗症(LC)在全人口层面降低总体劳动能力导致,但尚无定论。无论如何,可以确定的是兼职工作占比提升会极大提升非农就业统计的难度,由于非农数据采取抽样调查方式进行,同一人同时从事多份兼职会不可避免的导致就业岗位统计相比实际情况高估,而消除这些噪声会导致调查成本不成比例的上升。同时,大量适龄人口退出劳动力(失业率的分母),也会导致失业率和就业岗位增加数字统计失真。 3、边境管控失效,非法移民涌入速率日渐加快 这一点与上述经济结构变化息息相关,因为无合法身份的非法移民从事非正式工作的概率显著更高。同时,非法移民就业也会导致潜在的抽样偏差。 BLS的非农就业岗位数据是基于CES抽样调查得出的,如果样本中未能充分代表非法移民的就业情况,那么调查结果可能会偏离实际情况。例如,如果CES调查的抽样(抽样单位为雇主)更多地覆盖了那些倾向于雇佣合法工人的大型企业,而忽视了非法移民更可能工作的小型或地下企业,那么就业数据极大可能会被高估。 本文内容仅用于信息分享,不对任何经营与投资行为进行推广与背书,请读者严格遵守所在地区法律法规,不参与任何非法金融行为。不为任何虚拟货币、数字藏品相关的发行、交易与融资等提供交易入口、指引、发行渠道引导等。 4Alpha Research内容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复制等,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4-08-08
经济学家:
美国经济
“软着陆”仍有可能
go
lg
...
周五公布的就业数据弱于预期,引发人们对
美国经济基础
不稳的担忧,并认为美联储在实现所谓“软着陆”的目标上可能出现了失误。 软着陆意味着美联储通过其利率政策制定出了一条能够抑制通胀而不会引发经济衰退的路径。 上周五公布的联邦数据显示,美国失业率大幅上升,投资者担心这意味着“硬着陆”的可能性正在加大。 不过,经济学家表示,未来一年内出现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仍然相对较低。 换句话说,他们表示,软着陆仍有可能实现。 穆迪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表示:“我认为最有可能的情况是软着陆:经济避免衰退。” 同样,富国银行经济首席经济学家杰伊·布赖森 (Jay Bryson) 表示,软着陆仍然是他的“基本情况”预测。 但他表示,由于一些经济疲软迹象,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并非完全没有根据。 “我认为恐惧是真实存在的,”他说。“我不会忽视它们。” 赞迪和布赖森表示,避免经济衰退还需要美联储尽快开始降息。 他们表示,如果借贷成本居高不下,就会增加经济衰退的风险。 人们为何如此恐慌? 布赖森表示,“大冲击”——以及随后股市暴跌的根本原因——来自美国劳工统计局发布的月度就业报告。 报告显示,7 月份失业率升至 4.3%,高于 6 月份的 4.1% 和去年同期的 3.5%。 经济学家表示,4.3%的全国失业率按历史标准来看较低。 (图源:CNBC) 但过去一年的稳步增长引发了所谓的“萨姆规则”。如果以历史为鉴,这将表明
美国经济
已经陷入衰退。 当美国失业率的三个月移动平均值比前 12 个月的低点高出半个百分点(或更多)时,就会触发萨姆规则。 7 月份,萨姆规则衰退指标达到 0.53 点,突破了该门槛。 (图源:CNBC) 高盛上周末将经济衰退预测从 15% 上调至25%。(经济学家表示,经济衰退平均每六至七年发生一次,因此每年的衰退概率约为 15%。) 赞迪估计,明年开始出现经济衰退的可能性约为三分之一,大约是历史平均水平的两倍。布赖森认为这种可能性约为 30% 至 40%。 萨姆规则这次可能不准确 不过,赞迪表示,有充分理由认为萨姆规则并不是当前经济周期中准确的衰退指标。 这是由失业率的计算方式决定的:失业率是失业人数占劳动力的百分比。因此,失业人数和劳动力规模这两个变量的变化可能会导致失业率上升或下降。 从历史上看,萨姆规则的实施往往是因为对工人的需求减弱。企业裁员,失业人数激增。 不过,布赖森表示,过去一年失业率的上升主要是由于“好的理由”——具体来说,就是劳动力供应大幅增加。 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进入就业市场寻找工作。那些在职场上观望、寻找工作的人在联邦数据中被正式计入“失业”人群,从而推高了失业率。 布赖森说,7 月份劳动力数量较 6 月份增加了 42 万人,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 与此同时,一些联邦数据显示企业仍在留住员工: 6 月份裁员率为 0.9%,创 2000 年以来最低水平。 “危险迹象” 尽管如此,经济学家表示,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令人担忧的整体降温迹象。 例如,招聘速度已低于疫情前的基线,辞职寻找新工作的工人比例也下降了。失业救济金申请数量逐渐增加。失业率处于 2021 年秋季以来的最高水平。 (图源:CNBC) 求职网站 Indeed 北美经济研究主管尼克·邦克 (Nick Bunker) 在上周五的一份备忘录中写道:“劳动力市场正处于危险境地。” 他补充道:“过去几个月,劳动力市场数据开始出现黄旗,但现在却变成了红旗。” “积极迹象” 不过,也有一些积极指标抵消了消极因素,表明经济仍具有韧性。 例如,“实际”消费者支出(即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后的支出)“全面”保持强劲,赞迪说。 这很重要,因为消费者支出约占
美国经济
的三分之二。如果消费者继续消费,经济就会“很好”,赞迪说。 布赖森表示,家庭财务状况等经济基本面总体上“仍然相当良好”。 经济学家表示,美联储几乎肯定会在 9 月份开始降息,从而减轻家庭、尤其是低收入者的压力。 “无论如何,现在都不是 2008 年 9 月,”布赖森说。“现在也不是 2020 年 3 月,那时经济正在停摆。” “但有一些迹象表明这里的经济开始疲软,”他补充道。
lg
...
Peng
2024-08-08
港股,跌不动了
go
lg
...
3%达到了近三年来的最高水平,加剧了对
美国经济衰退
的担忧。 最近几日华尔街对“经济衰退论”的讨论度飙升,越来越多大行分析师开始认为
美国经济
“软着陆”的可能性在明显提升。 当然这个观点所之的“衰退”,更准确来说应该是“滞涨”。 也有人认为美联储会因此超预期降息来稳住经济势头,但这个预期也早就被市场打得太满,导致投资者对涨幅过高的美股开始感到“高处不胜寒”,美股市场风向也开始转为“交易衰退”。 据报道,在“黑色星期一”之前,美国银行已经给它客户们发了一份报告,督促投资者在美联储首次降息时抛售股票。 甚至最坚定美国国运的股神巴菲特,他的伯克希尔哈撒韦也时隔多年第一次把最大权重股苹果公司仓位直接砍半,然后狂囤现金,买美债,现金储备也再创新高,摆明了闻到不一样的风险,提前果断选择避险。 这两周美股披露业绩期间,一些增速实际可观但部分指标仍未能满足市场强烈期待的科技巨头,在业绩披露后股价出现暴跌,也是基于此背景。 这个担忧情绪,目前还在不断发酵,成为拖累美股反弹的阻力。 另一个更重要的“罪魁祸首”是日元套息游戏大退潮。 有机构分析称,这游戏大退潮和由此应发的连锁反应,还没有走完。 在此之前,日元长期超低利率吸引全球海量套利资金参与到“借日元买高息资产”的套息游戏中。尤其美元在这一次疯狂加息周期下,美日利率差高达近5%,不断刺激游戏走向高潮。 有报道认为,这种套利交易的规模至少有数万亿美元。 单是从日本方面的统计数据,一季度单单是日本投资者的国际净投资额达到487万亿日元(3.4万亿美元),这其中大部分来自外汇储备。日本央行也是主要的套利者,日本1.8万亿美元的政府养老投资基金(GPIF),其约一半资金配置于海外股票和债券,更夸张的,据德银分析师认为,日本政府的资产负债表总值约为GDP的500%或20万亿美元都是用在了套利交易,这是因为只有这样日本政府才能维持偿付不断增长的名义债务和利息。 无论真实数据如何,都在反映确实是有海量套息资金助推过去几年美日股市的不断飙涨和过度拥挤交易。 但这个游戏最大的弊端在于,一旦日元利息大幅抬升,游戏就会瞬间暴露出可怕后果——踩踏抛售。 7月31日,日本突然提高利率,将当前0%至0.1%的政策利率调整至0.25%,由此引发全球资金紧急“卖出股票,还回日元”的踩踏效应,最终导致美日股市的崩盘式暴跌。 虽然周三日本央行副行长赶紧出来表态,说不会在市场不稳定的时候加息,短期稳住了市场情绪,但还有多数人并不相信这事就此结束。 国际机构普遍认为这几天美日股的大跌已经平掉了大部分日元套利交易资金,但得益于日本央行的表态和现状美日货币息差幅度依然可观,再加上在股市投资中长期下来积累的浮盈做支撑,仍有大量套利资金还在观望,没有“清盘”。 据彭博报道,摩根大通全球外汇策略联席主管表示: “至少在投机群体中,套息交易的平仓仅完成了一半,周一以来的市场痛苦还有更大的空间”。 他补充说,投资组合的技术损害意味着,大幅波动不会“轻易被逆转”。因此,他认为日元飙升之前的任何套利交易复苏在短期内都不大可能发生。 无论哪种情况,日元加息同时美元降息导致两者利差将加速缩小的预期已经在飞速升温,叠加日美股市本就过于拥挤交易的现状,踩踏风险都依然存在。 在此担忧下,投资者就会陷入要不要先跑的囚徒博弈。 所以接下来一段时间,这种博弈还会维持下来,但即使如此也止不住会有资金陆续离场观望,或者寻找其他避风港资产作为短期过渡。 而这里面,或许就有一部分资金会回流到港股市场。 02 港股的8月机遇 因为港币挂钩美元让港币有了一定的“美元属性”,同时港股还有一个美股没有的特征——超低估值。 “美元属性”,让港币利率持续推高,吸引部分全球资金配置以及国内资金南下的配置。 超低估值,在当下日美股市泡沫显著的反衬下,显得难能可贵。 截至目前,港股恒指市盈率仅有8.7,处于近10年来10.44%分位点。市净率只有0.84,分位点甚至处在了近10年的3.07%分位点。 有了这两个优势,当美元开始转弱时,港股就反而会体现一定的抗跌性。甚至得益于与部分全球资金的回流,进而可能带来一波景气行情。 据工银国际研报的统计,从港股1983年以来历次降息阶段,恒指平均涨幅高达22%,累计涨幅264.2%,均高于加息周期时的表现。 今年以来,尽管港股跟随内地A股下跌,但南下资金累计流入已达到4078亿元,绝大多数交易日都是出于净流入状态。 这两年的QDII基金发行规模也极速扩大,最新资产净值规模达到了4377.26亿元,比年初显著增加。其中有相当比例的资金,是配置了港股资产。 同时,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内地可投港股公募基金(除QDII)共3594只,持有港股市值3757亿元人民币,较一季度3055亿元增加23.0%,港股持仓占比为24.1%,高于一季度的19.0%,其中主动偏股型基金,持仓占比从一季度的17.1%升至21.7%,为2021年底以来最高。 这说明内地还是对港股抱有较大热情和期待的。 另一方面,今年1-5月期间,港股累计从低点反弹超过30%,然后从5月中旬随着一季度业绩披露完毕开始重新回落,期间累计跌幅达到14%。 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催化剂是港股一季度业绩披露的刺激。 机构对港股公司2024年盈利预测的一致预期非常低。按照彭博一致预期,只有6.6%左右,甚至不如2023年全年的水平。 但港股一季度的业绩表现好过市场预期,比如在互联网巨头中,除了阿里的业绩增速不明显外,腾讯、美团、百度等巨头的业绩增长其实不差,利润端修复比较明显。 金融、能源、公共服务、消费等板块的利润表现也多有亮眼之处。 现在8月份又到了港股中报披露时期,据机构预测,互联网大厂、周期、医疗等行业的二季度业绩表现可能多会有继续亮眼表现,成为刺激港股走好的重要催化剂。 即使不是如此,港股本身的吸引力还体现在它的高分红和高资本回报率表现上。 目前恒生高股息指数的股息率大概在7%左右,即使考虑到20%的红利税,股息率依然高达5%,显著强于国内同类表现,有些高息股的股息率甚至经常高达10%以上。 同时,港股的回购力度也远比A股的大很多,像腾讯、美团、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巨头,以及汇控、友邦等金融巨头,回购规模动辄几十甚至几百亿,非常有助于股价的稳定,这种情况与美国科技巨头回购来提升资本回报率的操作是一样的。 截至8月6日,今年共有200多家港股公司发起回购,累计回购金额达2031.77亿港元,已经远远超过了2022年、2023年的1313亿港元、1791亿港元。 而中报一般也会同时伴有回购计划,这或是港股市场吸引资金的又一个关注点。 03 尾声 上面说了,短期内全球资金的诉求不是为了在哪里能赚更多钱,而是更侧重在避险。 而
美国经济衰退
也好,日元加息美元降息导致利差收缩也罢,这个进程才开始不久,套息资金退潮和由此带来的冲击影响大概率还不会结束。 当然,我们不用担心美股会不会因此崩盘,毕竟很多经济指标还是比之前强太多,而且还有降息工具作为缓冲垫。 这样的局面,对于早已超跌的国内市场,尤其一直被长期低估的港股,反而是有利的。 虽然港股市场从更深层次的维度来看虽然还是要向国内经济形势看齐,未来波动方向可能有很多不确定性,但基于自身低估值+中报催化的背景下,短期内走出抗跌行情也是可能的。(全文完)
lg
...
格隆汇
2024-08-08
中行北京市分行:2024年8月7日汇市日评
go
lg
...
03关口附近。 近期市场再次流行的押注
美国经济
进入衰退的交易是美元指数下跌的主要原因。特别是上周五公布的美国7月非农就业数据全面不及前值和预期,失业率上升至4.3%也触发了“萨姆规则”,即过去三个月的平均失业率比过去一年的低点上升达到0.5%,即意味着
美国经济
可能已经进入衰退。对衰退的担忧使得市场的降息预期快速升温,目前市场定价美联储将在今年余下的三次议息会议中均进行降息,且9月降息50基点的概率达到80%。衰退交易导致美股、美债收益率带动美元指数共同走低。 后市来看,衰退相关的交易话题将继续主导美元汇率的变化,因此与衰退相关的经济数据重要性将有所增强,从现在到美联储下次会议还有两份CPI和两份非农就业数据,都将成为判断
美国经济状况
的重要数据。此外短期内需要关注美元指数反弹的风险,因为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超前预期,在本轮货币政策周期中已经多次被证伪,短期内关注美联储就近期市场情况、经济数据发表的最新点评,如果美联储并未释放额外的降息信号,则不排除短期内美元指数反弹的可能性。 英镑兑美元 昨日英镑兑美元跌0.69%报1.2691,延续自7月中旬以来的跌势,较全年高点累计下跌了2.6%。上周英国央行宣布降息25bp至5%,加入全球主要经济体降息行列。不过英国央行委员在是否应当降息上存在分歧,参与投票的9位委员最终以5票对4票通过降息决议,而支持降息的英国央行行长贝利也称未来将小心行事。整体来看,英国一季度GDP季环比增长0.7%,英国央行上调全年经济增长预测从0.5%至1.5%;6月CPI同比增长2%,达到央行政策目标水平,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增长3.5%,处于较高水平,说明英国的服务业通胀仍具有较强粘性。数据支持英国央行开启降息通道,但大概率采取相对温和和缓慢的步伐逐渐放松货币政策。目前市场预期到年底前英国央行还将降息1次,频率低于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因此短期看在市场预期的推动下英国仍有进一步反弹的空间,下方关注支撑位200日均线1.2658,上方目标位则看向1.29一线。 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机构观点 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外汇交易员 冯元 2024-08-07
lg
...
Cherry
2024-08-08
ACY证券汇评:【每日分析】日央“投降”救不了美股“摆烂”
go
lg
...
了。再加上萨姆指数的创立者亲自出来支持
美国经济
,恐慌情绪已经得到了很大的缓解。 但问题是,昨晚美股还在大跌,尤其是以英伟达、特斯拉为首的热门科技板块。所以说到底,目前大方向上驱动美股下跌的并非短期的衰退恐惧,也不是日本央行加息,而是美股财报季带来的“利多出尽”。财报好,但是达不到市场的期望,导致科技股接连崩盘。 SP500 vs RSP日线图 关键的问题还是美国科技板块涨得太多了,需要适当的进行回调。由图可见,标普指数虽然近一年半上涨了35%,但相应的等权重指数涨幅却远远不及,仅仅15%。这说明过去一年半美股的上涨主要是受到AI驱动,如果没有AI科技股,那么美股表现其实相当糟糕。两个指数之间的差距已经达到了近年来的峰值,上一次到这个位置还是在09年金融危机的时候。科技板块的估值过高已经足以称得上“巨大泡沫”了。 NAS100指数 综上所述,在近期交易中,做空纳指还是首要选择。从纳指日线图来看,目前指数还是处在强势回调阶段,短线交易应该以顺势偏空为主。现价下方第一个关键支撑在斐波那契多重回调线附近,也就是16600-17000区间。17000大关是关键的头部颈线位置,一旦跌破将进一步触发空头卖压,那么再下方则要看15700的回调线支撑。 今日关注数据 17:00 欧元区6月零售销售月率 20:30 美国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 22:00 美国6月批发销售月率 2024-08-08
lg
...
ACY证券
2024-08-08
危险的苗头:小心新一轮暴动突袭市场!今日“小”数据恐炸出“大”行情
go
lg
...
软的就业报告的重新定价似乎过度了。”
美国经济
前景 关于
美国经济
前景的辩论仍在继续。摩根大通现在认为今年年底前
美国经济
陷入衰退的概率为35%,高于上月初的25%。高盛集团也作出了类似的调整,现在认为未来一年
美国经济
陷入衰退的概率为25%。 然而,其他投资者认为数据仍然指向软着陆。巴黎La Francaise资产管理公司策略师Francois Rimeu表示:“我对
美国经济
并不太担忧。是的,失业是一个问题,但这并不严重,只是放缓。我认为这只是一次像我们过去在夏季经历的波动事件。” 商品市场 在商品市场,石油在一周内最大涨幅后企稳,市场担心伊朗可能对以色列进行报复性打击,以报复哈马斯和真主党领导人的暗杀。 今日展望 本交易日来看,欧洲时段的数据发布将相对平淡,市场焦点将转向美国时段,届时将获得最新的美国失业救济申请数据。当天晚些时候,还将听到美联储的巴尔金的讲话,市场可能会关注他对近期市场波动和经济数据的评论。 香港时间周四晚20:30 美国失业救济申请数据 美国上周失业救济申请数据,是关注劳动力市场状况的关键指标之一。由于上周五美国就业数据疲软,这次发布对于处于担忧状态的市场尤为重要。 初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一直保持在2022年以来的20万至26万区间内,但最近有所攀升。持续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则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上周达到新的周期高点。 本周初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预计为24万,前值为24.9万;持续申请失业救济人数预计为187.0万,前值为187.7万。 香港时间周五凌晨03:00 美联储官员讲话 美联储的巴尔金(中立 - 有投票权)
lg
...
欧罗巴
2024-08-08
“宁可不接订单也不亏本接单”!人民币升值,中国出口商面临新挑战
go
lg
...
一急剧变化出现,因为投资者重新评估了对
美国经济
和潜在利率削减的展望。 高利率曾推动美元及相关资产。强势美元也导致人民币保持疲软,从而使中国出口在国外具有竞争力。在今年上半年稳步贬值后,离岸人民币在过去一个月内对美元走强。 据深圳跨境电子商务协会会长Winnie Wang周二表示,许多贸易公司,尤其是较小的公司,“目前采取了‘宁可不接订单也不接亏本订单’的策略”。 她提到了其中一家公司的例子,该公司在今年上半年人民币走软期间实现了人民币2,000万元(合280万美元)的收入,从而有能力给员工加薪。但她表示,由于人民币走强迫使该公司多次提价,该公司在7月份没有获得一份订单。 江苏绿柳纺织公司董事Ryan Zhao周二表示,近期外汇波动将削减本月应收账款利润约2%。他说:“我们担心人民币长期升值将导致中国供应商提价,影响出口业务。”他还表示,公司应对汇率波动的方法是与客户协商一个中间汇率。 周三,中国报告7月份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增长低于预期,而进口则意外增加。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出口成为一个亮点。许多本地公司从汽车制造商到电子商务公司加快了海外扩张计划,以抓住国外更快增长的机会。这也意味着中国公司现在更容易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过去两年,中国外汇管理部门发布了有关如何降低这种风险的指南。 咨询公司iMpact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hris Pereira表示,“除了地缘政治原因外,中国公司越来越专注于对冲汇率风险,因为他们在全球本地化运营——这使得他们的运营比以前更加复杂。” 他说,“除了对冲传统的美元/人民币波动,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公司也越来越多地对冲欧元、英镑和日元的风险。”跨境电子商务指的是在线购物平台在不同国家之间销售产品。 Pereira表示,许多客户与Airwallex和连连支付等金融科技公司合作。“较大的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公司通常与银行合作,确保远期合约或期权,让他们可以锁定未来交易的汇率,”他周二表示。 预期的改变 全球企业和投资者最近几天加大对汇率风险的关注。许多机构投资者周一开始解除日元的热门“套利交易”,由于日本央行上月将利率提高至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日元在全球资产配置中一直扮演着吸引人的角色。 由于中国的低利率,人民币也扮演了类似的吸引角色。但一些分析师预计这种情况可能会改变。 南华期货的宏观外汇分析师Zhou Ji表示,“大量外币正等待结算。”他指出,由于普遍预期人民币兑美元将走弱,今年早些时候缺乏结算意愿,这一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中国人民银行最近降息的支持。 快速时尚巨头Shein和PDD Holdings的Temu是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公司的两个最著名的例子。许多小企业——可能在中国有自己的工厂——已进入该行业,通过TikTok、亚马逊或阿里巴巴运营的平台销售。 中国政策制定者也通过支持特殊经济区和海外仓库建设,鼓励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官方数据显示,截至6月,中国有超过12万家跨境电子商务实体。 根据CNBC对官方数据的计算,今年上半年,跨境电子商务同比增长10.5%,占总贸易的近5.8%。这个比例略高于第一季度的约5.7%。上半年的出口和进口细分数据尚未立即提供。 深圳跨境电子商务协会会长Winnie Wang指出,大型中国公司倾向于与商业伙伴谈判以降低汇率风险。 BrandPal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Chris Sun表示,对于许多小企业来说,它们的海外扩张部分是为了将资本转移出中国,使它们不太受最新汇率变动的影响。这家公司声称其支持者包括Plug and Play Tech Center。 他说,这些公司大多是在过去一两年新注册的,它们专注于在国内消费人民币,同时通过海外销售赚取美元。
lg
...
风起
2024-08-08
日本央行发出鸽派信号 关注日经指数和日元交易机会
go
lg
...
日元套利交易大规模平仓的直接结果,而非
美国经济
前景的根本性恶化所致。随着日本央行发出鸽派信号,为市场带来了积极信号,需密切关注日经指数及日元汇率的变动,这些指标不仅反映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微妙平衡,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潜在的交易机会。 4E作为全球领先的金融资产交易平台,支持包括日元、美元、欧元、英镑、澳元、新西兰元、加元、瑞郎等在内的20多个外汇交易对,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交易选择。更重要的是,4E提供高达1000倍杠杆的多空双向交易服务,让投资者能够更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实现收益最大化。 此外,4E还提供了Japan225、NDAQ100、SPX500、US30、Germany40、UK100、France40等备受瞩目的指数交易机会。这些指数不仅反映了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市场表现,更是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通过4E平台,投资者可以轻松参与全球资产的交易,把握全球市场的脉搏。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4-08-08
金价是“真摔”还是“假摔”?
go
lg
...
睐。 黄金需求前景依旧“金光闪闪” 在
美国经济
增长放缓,就业市场降温的背景下,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急剧升温。在名义利率下行引导下,美元实际利率同样下降,刺激私人部门投资需求。截止8月5日,衡量美元实际利率的10年期TIPS收益率下降至1.71%,创今年2月2日以来最低纪录。美元实际利率作为黄金的机会成本,其下行刺激了黄金的投资需求。截止8月6日,全球最大的黄金ETF——SPDR持有黄金量增至844.9吨,此前在7月31日一度升至846.05吨,创2月7日以来最高纪录。 图为美元实际利率和COMEX黄金走势对比 图片 从风险管理策略来看,短期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去杠杆交易触发的黄金抛售,这可能会导致部分投资者前期的黄金多头头寸出现巨额的浮亏,甚至部分杠杆交易者出现流动性风险,投资者可以增加防守策略,例如持有黄金现货或ETF的同时可以关注芝商所的微型黄金期货(MGC)合约或上期所黄金期货合约。 $NQ100指数主连 2409(NQmain)$ $SP500指数主连 2409(ESmain)$ $道琼斯指数主连 2409(YMmain)$ $黄金主连 2412(GCmain)$ $WTI原油主连 2409(CLmain)$
lg
...
老虎证券
2024-08-08
加密市场小幅回升以太坊ETF连续流入 日央行副总裁称市场如不稳将不加息
go
lg
...
在当前水平上实施货币宽松政策。”他亦指
美国经济
很可能软着陆,似乎意欲稳定市场情绪。 然而,对比先前大跌日前升幅只属小幅反弹,市场近日可能仍会大幅反动,此前BitMEX创办人更预告第二波跌市或于周五展开,投资人务必造好风险控管。 PlayDoge提供被动收入机会 除了比特币和以太坊走势,山寨币早前的涨幅引起不少投资人关注,而PlayDoge ($PLAY) 是一款创新的“边玩边赚”(P2E) 游戏,将两种最受欢迎的文化现象融合在一起。作为币安智慧链上的新BEP-20代币,它结合了狗狗币的血统和GameFi的理念,创建了一个2D的狗狗币手机游戏,并提供被动收入机会。 $PLAY在预售后几分钟内筹集了超过20万美元。 立即进入PlayDoge预售 根据Precedence Research的资料,全球视频游戏市场预计到2033年将达到6650亿美元。现在是投资手机P2E游戏的最佳时机,CoinMarketCap上的玩赚游戏类别在2024年5月市值已增至超过130亿美元,而近日FLOKI50%的涨幅证明P2E加迷因实用代币在夏季是看涨的。 PlayDoge项目结合两个热门领域一,而代币位于币安智慧链上,市场传闻因为团队与币安有内部联系,预售后可能会在币安CEX上市,其趣味性和娱乐性强也可能为迷因爱好者的数字资产带来实际的实用性和FOMO(错失恐惧症)。 PlayDoge并进行了SolidProof审计,这将进一步增强小区的信任并吸引投资者。 立即进入PlayDoge预售
lg
...
Business2Community
2024-08-08
上一页
1
•••
898
899
900
901
902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美联储政策前瞻】摩根士丹利预言四连降 德银紧急修正预测 美联储逼近关键转折点
lg
...
【美股收评】美股在历史高位附近震荡收盘 纳指连创收盘新高 投资者聚焦美联储降息决议
lg
...
周评:太刺激!数据风暴一波三折,美联储被逼到极限 日本法国政坛大乱
lg
...
去年一幕或重演:下周美联储恐“保险式”降息50个基点?
lg
...
币圈“风向标”!Tether将在美国推出本土稳定币,前白宫官员出任CEO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20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