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美
银
:上调Meta目标价至510美元 上调首财季收入、每股盈利预测
go
lg
...
美
银
证券相信,Reels、讯息传递和AI驱动的广告改进仍处于早期阶段,并可能在2024年进一步上升。此外,基于大额资本支出预算、内部AI超级计算机、内部开源语言模型和客制化人工智能芯片,该行认为Meta的AI资产在股价中被低估。基于2025年通用会计准测每股盈测由20.43美元上调至24.06美元。该行将Meta目标价由425美元上调至510美元,重申评级为“买入”。
lg
...
金融界
2024-02-05
美
银
证券:下调小米目标价至13.8港元 担忧新能源车成潜在负担
go
lg
...
美
银
证券发表研究报告,将小米集团今明两年每股经调整盈利由0.61元人民币,下调至0.54及0.59元人民币,当中尚未计及额外的电动汽车业务营运开支,预期相关销售额、产品毛利率及经营支出的变动将取决于其最终定价。该行重申对小米的“中性”评级,认为现价水平的风险回报平衡,目标价降至13.8港元,对应2024年预测市盈率约23倍。
美
银
预计小米将在4月北京车展举行前公布其首款电动汽车SU7的售价,为建立自有分销渠道,相信集团今年起营销开支将增加。
lg
...
金融界
2024-02-05
回购后再次澄清,A股药明康德触及跌停
go
lg
...
全风险”。 经过财联社记者的深入了解,
美
银
美林医疗政策分析师在2月2日的电话会议中,针对中国的CXO行业,对生物安全法案的立法进程及其潜在影响表达了悲观的预期。他们预计该法案最早可能在下周提交给众议院进行讨论,而正式立法可能在明年3月实现。此外,他们还警告称,法案的覆盖范围和深度可能被市场低估。尽管许多投资者仍在观望,期待出现转机,但情况可能并不如他们所愿。 医疗战略咨询公司Latitude Health的创始人赵衡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他认为生物安全法案的立法进程可能不会那么快,尽管具体时间表尚未确定,但这可能为药明康德等公司提供一定的缓冲期。 深圳前海锐锋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的高级合伙人、基金经理赖传亮则指出,从药明康德的最新澄清公告来看,公司仍在强调其业务并无危害性,并试图以此来说服市场。然而,美国国会和相关议员对此的理解可能存在差异,他们提出该法案的动机可能并不单纯。 近期,药明康德已就生物安全法案的传闻发表了两次澄清公告。在首次公告中,公司明确表示注意到法案草案中涉及药明康德的内容既不恰当也不准确,并坚信其业务发展不会对任何国家的安全构成风险。然而,尽管公司随后宣布了回购计划以维护股东权益,但其股价并未出现明显反弹,反而持续下跌。 自1月26日生物安全法案的消息传出以来,药明康德的市值已大幅缩水。其股价从当时的72.50元/股跌至2月2日的50.22元/股,市值在一周内蒸发了近30%,相当于损失了近700亿元。 对于药明康德的再次澄清是否能够提振市场信心,赵衡表示这很难判断,因为这取决于市场和投资者的反应。而影响股价走势的因素非常复杂,涉及多方面的信心问题。 赖传亮则认为,虽然短期内药明系乃至整个CRO板块的走势难以预测,但从长期来看,这些公司和板块的市值有望回归。当前的股价走势并不完全反映其真实价值。他解释说:“虽然价格大部分时间都会偏离价值并产生波动,但总会有一个回归的过程和周期。” 最后,赵衡总结道,生物安全法案的不确定性使得2024年对于CRO行业来说可能是近年来最具挑战性和不确定性的一年。
lg
...
证券之星
2024-02-05
美
银
策略师Hartnett:美国股市的表现类似于互联网泡沫时代
go
lg
...
。 Michael Hartnett等
美
银
策略师在报告中写道,第四季度美债收益率下降推高了纳斯达克指数,但过去四周收益率和纳指双双上涨。这种情况通常在经济衰退期才会出现,比如2009年或世纪之交互联网泡沫时。 Hartnett指出,投资者对于美联储是3月还是5月降息没有太困扰。在通胀率再次上升或失业率回升前,市场将认为美联储的决策是利好资产价格的。如果失业增加,会很大改变宏观环境和市场格局。 在降息憧憬、经济走强以及对人工智能的乐观预期推动下,纳斯达克100指数去年一年飙升54%。这波涨势延续到了2024年,投资者仍然看好科技股,Meta和亚马逊(171.81,12.53,7.87%)强于预期的业绩可能给大盘带来更多动能。 因为担心通胀率仍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本周淡化了市场对3月份降息的预期。 Hartnett指出,75%的投资者预计美国经济将出现软着陆,20%的人预计不会着陆。虽然软着陆应该会支持更多股票走高,但1月份标普500指数的涨幅中45%来自科技七巨头的贡献。 Hartnett对科技股的观点与摩根大通策略师本周早些时候的警告相似,后者也认为美国股市的情况越来越类似于互联网泡沫时期。 Hartnett表示,衡量投资者情绪的美国银行牛熊指标飙升至两年半高点,但仍远未构成逆势卖出信号。
lg
...
金融界
2024-02-04
美国银行CEO去年降薪3% 总薪酬为2,900万美元
go
lg
...
年总薪酬下降3%至2900万美元。去年
美
银
利润下降,股价表现在华尔街大行中垫底。 美国银行周五表示,董事会批准向Moynihan支付150万美元薪水和价值2750万美元的股票奖励。一年前,由于银行利润和股价下跌,Moynihan的薪酬被下调6.3%至3,000万美元。 2023年
美
银
股价累计涨幅仅1.7%,远逊于摩根大通的27%和花旗的14%。
lg
...
金融界
2024-02-04
美
银
将CEO去年总薪酬下调3.3%至2900万美元
go
lg
...
美
银
向美国证交会(SEC)提交的8-K表格文件显示,首席执行官布莱恩·莫伊尼汉(Brian Moynihan)在2023年的总薪酬为2900万美元,较2022年的3000万美元下降了3.3%。Moynihan的基本年薪仍为150万美元,董事会授予他的2023年股权激励总价值为2750万美元。
lg
...
金融界
2024-02-03
美
银
称市场情绪未到狂热程度 标普500能涨到5450点
go
lg
...
根据
美
银
股票策略师Savita Subramanian周四发布的一份报告,目前美股市场情绪还远未达到狂热程度,因此上涨势头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美
银
专有的“卖方指标”追踪华尔街策略师的股票配置建议,目前该指标远未接近会触发反向“卖出”信号的看涨水平。 “与去年相比,市场人气有所回暖,但还没有达到通常预示着牛市即将结束的‘欣快’程度,”Subramanian表示。
美
银
的“卖方指标”1月份下降了24个基点,至54.4%,处于“中性”区间,远低于2021年达到的59.8%的峰值。当该指标停留在中性区间时,股市往往会看到稳健的回报。 Subramanian说:“卖方指标目前的水平表明,未来12个月的预期价格回报率为+14%,到2024年底标普500指数将达到5450点。当(历史上)卖方指标处于这个水平或更低水平时,有94%的时间标普500指数未来12个月回报率为正,中位数回报率为20%。”
lg
...
金融界
2024-02-02
“生物安全法”影响持续 药明康德6个交易日股价跌超31% AI制药会是CRO企业的新机遇吗?
go
lg
...
引发了市场担忧。据《科创板日报》报道,
美
银
美林驻华盛顿美国医疗政策分析师在今日上午的电话会上表示,美众议院《生物安全法案》(Biosecure Act)提案的影响范围及程度可能超出市场预期。该法案旨在禁止政府机构购买或使用某些生物技术公司的设备和服务,特别提到了华大系、药明系等公司。该分析师认为,提案一旦被立法,对产业的影响深度/范围可能比预期的更大。 该分析师认为,尽管有人认为“只有联邦政府资助的项目”会受到影响,但利用美国医疗保险(即医疗保险、医疗补助等)的美国供应(价值)链上的生物技术项目/医院/设备可能都会受到影响。 不过,有消息称美国参议员加里·彼得斯提出的另一份《生物安全法》提案已经获得额外6位参议员的选票,有更大概率会进入参议院全体投票环节。但也有分析师指出,由于立法环节诸多,周期冗长,上述提案通过并成为法律还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AI制药是新出路? 面对股价动荡和市场不确定性,生物医药企业应该何去何从? 曾有观点指出,AI制药企业的尽头是CRO。据悉,AI制药以医药大数据为基础,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制药各环节,提高新药研发效率及质量,降低研发成本。 今年1月,AI医药公司Isomorphic Labs日前宣布,与礼来和诺华签署协议,达成合作伙伴关系,将AI技术用于新药物发现。此前,AI药物研发公司英矽智能宣布与意大利制药公司美纳里尼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Stemline Therapeutics达成一项总额超过5亿美元的授权合作。 业内人士认为,相较于传统药物研发,AI技术能将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的时间缩短近40%,临床新药研发成功率可从12%提高到约14%。随着医药企业与生物科技公司加强合作,AI制药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行业前景广阔。 反观国内的AI制药,相较于国外,我国的AI药物研发行业起步较晚,2023年市场规模预计约为4亿元人民币,但资本正在大规模涌入这一市场。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AI制药企业融资事件超20起,大部分融资企业依然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截至2023年年底,国内的AI制药企业约有80家。 同时,政策对AI制药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提出,将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研发领域的应用,通过对生物学数据挖掘分析、模拟计算,提升新靶点和新药物的发现效率。 从融资规模看,国内AI制药行业的融资高峰出现在2020-2021年。2020年,国内AI制药龙头之一的晶泰科技获得3.188亿美元C轮融资,创下当时业内融资额的全球最高纪录。这一年,国内AI制药领域投融资规模暴增7倍至31亿元人民币。2021年,20余家国内AI制药企业斩获近百亿元融资,其中燧坤智能完成超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未知君完成近1亿美元B轮系列融资,英矽智能完成2.55亿美元C轮融资等。 国内AI制药龙头英矽智能联席CEO任峰表示,“综合来看,国内AI制药产业发展依然落后国外,但不明显,差距在2-3年左右”。 近年来,维亚生物、成都先导等国内知名CRO企业屡屡与AI科技公司达成合作,涉及靶点研究和临床试验。沃森生物日前也在互动平台称,公司密切关注疫苗前沿技术发展方向,未来将借助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开展产品研发。 除此之外,作为技术驱动型CDMO企业,凯莱英也对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表示:“当前,AI已成为引领各行业发展,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据悉,凯莱英已于2022年前瞻布局AI建设,搭建人工智能团队,并成立了智能制造技术平台(CIMT),持续探索CDMO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有效路径。当前,CIMT已完成智能化+PAT技术中试规模实验室平台建设,支持工厂高级自动化及PAT技术应用,推广干燥和控温软测量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建设数据采集和数字孪生应用平台等,进一步提升了单元操作自动化和生产管理数字化。 2023年,凯莱英瞄准了合成生物、核酸药物等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的热门赛道,积极利用机器学习加速研发效率,成功自研了利用AI进行蛋白设计的平台(STAR),该平台整合了多种机器学习模型和序列编码方式,并采用贝叶斯优化策略,帮助研发人员更快找到所需蛋白,具有算法智能、大数据驱动、高度自动化等优势。 凯莱英进一步表示:“随着AI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持续深化,AI在生物医药全产业链的赋能应用上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功案例。凯莱英作为CDMO行业的领军企业,通过AI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不仅推动了新药研发生产的降本增效,缩短了各关键节点的研发生产时间,还提升了药品的有效性和可及性。” 可以预见,随着全球创新药研发热潮到来,AI制药产业日益受到资本市场青睐。国内AI制药产业迎来高速成长期,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
lg
...
金融界
2024-02-02
财报超预期,Meta盘后暴涨14.31%!标普500ETF(513500)涨超1%
go
lg
...
00指数创下历史新高后,正在暂时休息。
美
银
最新的卖方指数显示市场的态度是强烈的中性,也就是说对股市的态度有些不温不火。这与美国投资者协会(AAII)的指标传递的信号类似,AAII情绪指标显示,牛熊差距降至两个月来的最低点,个人投资者越来越多地表示他们对美股前景“中立”,而不是看涨。 不过华尔街分析师的热情依旧高涨。2023年美股最准预言家近日继续“唱多”,说5200点的目标价对于标普500指数来说太低了。Fundstrat首席策略师Tom Lee表示,美股大盘开年的涨幅只是开胃菜,考虑到标普500指数在1月的涨幅,标普500指数今年有望上涨15%,到年底攀升至5500点。除非本周各项数据发布期间,美股出现大幅抛售,否则历史经验表明,标普500指数全年的涨幅可能达到两位数。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2-02
英国央行立场不如预期鸽派 英镑的亮眼表现有望延续
go
lg
...
的立场令英镑削减日内跌幅,随后转涨。从
美
银
策略师到英杰华(10.82,-0.18,-1.64%)投资的基金经理,分析师纷纷表示,这一立场应当会支持英镑后市表现。 英镑已是G-10货币中,兑美元表现最佳的货币,基本避免了美元走强之际其他货币的大跌。包括高盛在内的机构认为,英镑有望升至1.30。 “要想任何形态的降息周期真正开始,需要鹰派出现更大的转变,”英杰华投资的利率主管Ed Hutchings表示。“就目前而言,我们预计英镑将守稳,英国国债收益率将延续近期跨市场的落后表现。” 虽然一位政策委员会成员投票赞成降息,但两位投票赞成加息,凸显出英国央行更加谨慎的立场。伦敦时间16:20,英镑收复早前失地,兑美元上涨0.1%,报1.27左右。 “仍有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愿意考虑加息,这一点可被视为比预期略偏鹰派,”法国农业信贷银行G-10外汇研究和策略主管Valentin Marinov表示。“因此,英国央行会议结果可能会提振英镑。” “尽管有一票赞成立即降息,但与市场预期相比,仍偏鹰派,”
美
银
策略师Kamal Sharma表示。“再看通胀预期,到2026年达到2.3%,他们想要暗示,通胀还未达标,利率定价过度了。”
lg
...
金融界
2024-02-02
上一页
1
•••
128
129
130
131
132
•••
224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核心通胀偏强叠加经济放缓,降息预期升温,美联储博弈进入关键期
lg
...
【美股收评】美国股市高开高走 标普纳指再创新高 贸易局势难阻多头热情
lg
...
滞涨阴影浮现!PCE走高+支出走弱 黄金空头先发制人,多头能否逆转?
lg
...
【黄金收评】金价周线录得连跌 投机多头降温 贸易局势与美元走势成关键牵引
lg
...
加拿大经济意外萎缩 制造业受冲击 打乱加拿大央行后续降息节奏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09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