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慢性盆腔炎等;此外,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中医药未来会在老龄化群体中发挥作用,比如高血脂、高尿酸、高血压、高血糖、失眠及日常保健等等。 此外,目前市场上独家的中药产品越来越少,通常一个中药产品会有多个仿制品种,因此这类产品在市场销售端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从而催生了中药创新药的需求,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中药研发的政策出台,企业对相关药物的研发热情也在不断提高,这也给中药 CRO 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 问:请目前公司有承接国外的研究服务订单吗? 答:目前公司业务以国内客户为主,主要收入均来自境内。公司也希望未来能够承接国内外客户订单、在海外开展临床试验业务以及接受国外客户的委托在国内开展临床试验业务,逐步开拓国外市场。 问:请公司管理层在 2023 年度有股份增持或回购的计划吗?公司 2023 年度有股权激励计划吗? 答:2023 年 2 月,公司发布《2023 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拟向董事长王廷春先生发行不超过 11,931,818 股公司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8,400 万元,目前该事项已到深交所问询阶段。 2023 年 3 月,公司推出了 2023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目前已完成股份授予登记。CRO 公司属于人才密集型企业,公司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以及团队的稳定,除了本年度推行的股权激励外,公司正在实施的股权激励还有 2020 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及 2022 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 问:请目前公司在医疗器械板块发展如何?未来在这方面如何规划? 答:公司有专门的九泰药械从事医疗器械相关的临床试验以及注册申报服务。2022 年度,九泰药械新增订单近 6000 万元,实现营收约 3,500 万元。虽然目前九泰药械的体量不大,但它已经服务过多项创新型医疗器械项目,例如为人工心脏、中国第一台碳离子放射治疗系统、体外膜肺氧合装置(ECMO)等医疗器械提供临床试验服务,随着未来医疗器械国产化替代,国产医疗器械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也将给公司带来更多业务。 问:作为一家知识密集型企业,请公司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有什么好的方法? 答:医药研发公司是人才密集型企业,公司非常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我们通过股权激励、内部的奖励制度及竞争机制,持续培养人才,稳定核心团队。除此以外,公司的企业理念、文化、行业影响力、市场认可度,员工的归属感等都是留住人才的关键因素。 问:请公司在中药研发业务上有多少员工? 答:2021 年,公司将中药临床、临床前业务整合到全资子公司杏林中医药独立运营。目前杏林中医药的临床前药学部分有 30 多人,临床业务人员有约 30 名,但公司的 CR 和 CRC 团队约 500多名,是为整个临床试验业务(包括中药、化药、生物制品等)模块提供临床监查服务的。此外,河南子公司约 40 余人可以从事上市后再评价业务,公司还在江西建立了中药研发服务平台,在河南南阳建立中药 CDMO 平台等,公司中药研发能力进一步增强。 问:目前市场是比较关注院内制剂的研发,请院内制剂开发是否会给 CRO 带来订单? 答:《专门规定》明确院内制剂如果有规范的人用经验资料可以替代探索性的 II 期临床研究,目前中药企业和研究单位开发院内制剂的积极性非常高,有些地方政府在积极推进院内制剂的转化,并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公司也有参与部分项目的评估。院内制剂转化为中药新药,需要完成临床前药学、药理毒理试验,II 期临床试验(部分可以通过人用经验收集代替),III 期临床试验,一定会为中药 CRO 带来订单。 问:请公司预期未来临床业务和临床前业务发展如何?公司对比其他同行公司的优势在哪里? 答:在公司业务正常开展的情况下,预计 2023 年临床前业务能有 30%以上的增速,临床业务的增速会更高,预计增速 40%以上。公司的临床业务一直是公司最主要也是最有竞争优势的业务,公司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人员团队,也有丰富的客户资源、医院资源等,尤其在抗感染、肝病、消化和肿瘤病的研究领域,此外还有中药是公司的特色领域。特别这两年公司引进了很多高端人才,临床试验能力进一步提升。另外,部分客户偏向将项目委托给一个 CRO 公司,可以节约沟通的时间成本,提高研发效率,而博济医药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可以提供新药研发“一站式”全流程 CRO+CDMO 服务的公司,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问:请公司如何看待近期的中药政策对未来中医药市场的影响? 答:《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遵循中药研制规律和特点,不断强化“以临床价值为导向、重视人用经验、全过程质量控制”等研制理念,是兼顾药品基本要求、具有中药特点的审评审批体系。《专门规定》鼓励中药创新,充分尊重中药人用经验,明确中药疗效评价指标的多元性,将极大地激发中药新药研发的热情,催生中药研发的 CRO 服务需求。 问:请公司 2023 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董事长是基于什么原因认购?另外公司前次募集资金使用较慢的原因? 答:主要还是基于对公司未来长期发展的信心。公司希望通过本次发行,补充公司流动资金,用于公司人才引进和自研项目投入。前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虽然已在前期经过了充分的可行性论证,但实际投入过程中受到市场环境变化以及公司实际经营情况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公司根据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在产能扩张的进度上更加谨慎,因此项目的整体进度放缓。 问:请公司财务科目“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中主要是哪些投资? 答: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公司参股的从事医药研发、与公司主营业务有协同的医药研发公司;二是投资医药产业基金,相关产业基金主要投向药物研发、仿制药、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等大健康行业标的。两种渠道均为围绕公司的战略发展路径进行产业整合和战略投资,目的是希望有效借助各方优势资源,为公司后续发展储备优质项目,不断完善公司产业链,提升公司综合服务能力。 博济医药(300404)主营业务:为国内外制药企业及其他研究机构就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的研发与生产提供全流程“一站式”CRO服务。 博济医药2023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03亿元,同比上升39.25%;归母净利润1173.85万元,同比下降6.03%;扣非净利润712.9万元,同比上升97.55%;负债率30.39%,投资收益12.57万元,财务费用-29.49万元,毛利率39.2%。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3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2家,增持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4.11。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博济医药(300404)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一般。财务相对健康,须关注的财务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利润率。该股好公司指标3星,好价格指标1.5星,综合指标2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 ~ 5星,最高5星)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