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港股午评:恒生指数跌0.48%,恒生科技指数收平,港股券商股继续活跃,胜利证券大涨超127%
go
lg
...
磅要闻: 港元在今晨纽约交易时段触发了
联系汇率
机制下7.85港元兑1美元的“弱方兑换保证”。金管局按银行要求向市场沽出美元、买入总值94.2亿的港元。银行体系总结余将于6月27日减少至1641.0亿港元。对上一次触发“弱方兑换保证”是2023年5月。金管局总裁余伟文说:“今年5月初,港元数度触发强方兑换保证,共计流入1294亿港元。港元市场资金充裕,令港息下调,港美息差扩濶,引发买美元沽港元的套息交易,令港元汇率转弱,加上上市公司派息高峰期接近尾声、非本地公司将招股或发债所得的港元资金兑换回笼,以及半年结相关的港元资金需求已大致完成筹措,市场对港元需求有所减少,多重因素结合引致港汇触发弱方兑换保证。这是
联系汇率制
度设计和正常操作的一部分。 机构观点 中国银河:总体上,2025年下半年港股有望震荡上行。盈利增速方面,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胀水平较低依然是下半年面临的现实问题,但在一揽子存量和增量政策的支持下,港股盈利有望继续保持增长。 中信证券:由于外卖补贴退坡预期、部分公司解禁期将至,茶饮板块主要上市公司股价较6月初平均回调约15%—20%,但行业逻辑并未发生根本改变,2024年下半年以来茶饮行业竞争格局优化、价格战趋缓,头部品牌持续攫取份额,且行业产品创新、人群破圈的背景下料全年景气有望延续,龙头企业能够享受行业的长周期增长红利。当前时点板块历经回调后,估值趋于合理水位,建议重视茶饮的再配置窗口期。 民生证券:教育行业迎来政策边际改善、行业供给出清、行业需求释放的“三维共振”,估值优势日益显著。同时,教育行业是AI重要应用场景,AI+教育崛起有望提升行业估值空间。华福证券指出,高考适龄人口提升,竞争压力短期难降,培训需求刚性;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提升,就业关注度提升,关注职业技能培训和公考标的。
lg
...
金融界
06-26 12:17
港股开盘:恒指涨0.61%、科指涨0.96%,稳定币及新消费概念股活跃,油气设备与服务股下挫
go
lg
...
证券发布研报称,本轮Hibor异动,与
联系汇率制
度、美元预期反转过快等因素有关。面对低位Hibor和港元触及7.85,市场忧虑利率反转是否冲击港股。该行认为,Hibor变动并不能直接解释港股波动,Hibor对港股的影响更多落脚到市场情绪、风险偏好等扰动。当前港股风险溢价率偏低,全球宏观不确定性依然大,Hibor回升节奏性扰动港股表现,但非决定性因素。回归港股本身,企业盈利和产业趋势是港股后续走势决定因素。 方正证券认为,本轮港股上涨行情有望延续。驱动本轮港股走强的因素并未出现反转,我国经济基本面韧性强,并且当前处于盈利下行周期尾声阶段,叠加一系列政策利好出台,市场风险偏好显著改善。此外南下资金仍在持续加速流入港股市场,流动性环境整体较为友好。今年南下资金主要流向港股市场中人工智能、新消费等核心资产,本身代表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并且具有一定稀缺性,后续有望吸引资金进一步加码推动港股行情向好前进。 天风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4月初以来,恒生指数已实现较为可观的涨幅,但板块热度出现明显分化。投资意见方面,当前板块轮动的难度正在加大,同时海外地缘冲突扰动、内部流动性收紧的压力也在上升,建议对港股后续走势保持谨慎,等待资金面与情绪面出现一定缓解后择机介入,方向上坚持杠铃配置,一方面港股银行板块仍然存在溢价压缩空间,另一方面AI产业趋势验证期内,继续关注相关互联网标的。 平安证券发布研报称,白银原生低占比下白银产量与银价相关性较低,银价对供给驱动作用较弱,白银供给弹性难寻。国内政策“两新”、“两重”等扩内需政策持续发力,高端制造业升级推进,白银需求有望逐步释放增长弹性。海外制造业重建或为欧美长期产业诉求,中期欧美宽松周期有望持续,白银需求增速空间打开。预计全球白银供需仍呈缺口,价格中枢有望逐步抬升。
lg
...
金融界
06-24 09:37
重磅!巨头强烈唱多
go
lg
...
020年10月28日以来,港元首次触发
联系汇率
机制下的强方兑换保证,导致金管局紧急注资1166.14亿港元。 6月初,香港隔夜的利率Hibor一度下跌到0,短短几个月时间从4跌下来,是资金不断涌入香港市场的又一有力证据。 目前,香港市场的流动性非常充沛,香港监管局的基础货币余额大幅飙升,基础货币暴涨上升的速度是疫情以来最快的一次。 这些因素,不仅利好创新科技股,也利好优质的行业龙头。 大时代的贝塔,好企业的阿尔法,都聚集在这里,还有不断流入的热钱,谁也不应该,也不能无视香港这个市场。(全文完)
lg
...
格隆汇
06-20 18:29
今晚6.5万亿美元风暴来袭?
go
lg
...
证。 花旗指出,一旦港汇触及7.85,
联系汇率制
度下,香港金管局将采取行动,预估700—1000亿港元的流动性将会被抽走。 这正是市场最担忧的一点,若后续汇率真触及7.85,港元极低融资成本或逆转,进而导致股市流动性收紧。 对香港金融市场来说,最重要的利率就是HIBOR。中介提供的借贷费用一般在HIBOR利率基础上加点。 银行体系被注入了充裕的流动性,HIBOR利率降低,投资者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融入资金,进而支撑港股表现,尤其是成长股。 一旦股市流动性收紧,首当其冲的或许就是近期大热的新消费、创新药的抱团交易。 兴业证券统计数据显示,南下资金是本轮做多港股新消费和创新药的主力资金。 4月8日-6月9日,创新药板块中,港股通和中资中介净流入288.2亿港元、11.7亿港元,国际中介和香港本地中介减仓226.4亿港元、11.3亿港元;新消费板块中,南下资金和香港本地中介加仓63.7亿港元、4.9亿港元,国际中介和中资中介净流出6.4亿港元、43.9亿港元。 不知道是凑巧还是真的有关联,港股创新药板块正是在6月13日,即美元兑港币盘中触及7.85当日开始回调。 截至6月19日,港股创新药相关指数录得五连跌,恒生创新药、恒生港股通医疗保健指数、港股通创新药、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港股创新药(CNY)和恒生生物科技期内均跌逾10%。 然而抄底资金无惧回调,6月13日-6月19日,跟踪港股通创新药、港股创新药(CNY)的ETF合计净流入34.2亿元,而跟恒生医疗保健、恒生生物科技的ETF均流出1亿元。 港汇触及弱方保证究竟是不是导致市场回调的原因? 港股今日全线反弹,恒生指数涨1.26%,恒生科技指数涨0.88%,从行情表现来看,市场似乎没有这么担忧了。 华泰宏观团队认为,港币触及弱方保证只是技术性调整,不太可能造成流动性的大规模收紧,但同时指出短期内金管局可能会回笼港元,不过对市场的负面影响时间和程度或将较为可控。 中金团队认为,港币贬值至弱方,金管局或不会再投放港币,甚至可能需要回收部分流动性以维护弱方保证,建议目前投资者可以适度降低仓位,或者切换到分红,或明显降温的AI相关互联网标的上,等待后续时机。
lg
...
格隆汇
06-20 16:58
南向资金坚定布局,分红更高,波动率更低的泰康香港银行指数(A类:006809;C类:006810)标的指数反弹涨超1%,一键共享银行板块防御价值凸显
go
lg
...
”的7.85水平,届时香港金管局将按照
联系汇率制
度“买入港元、卖出美元”。受套息交易、港元资金供求和其他季节性因素等影响,港元市场和拆息往后的走向存在较多变数。港元兑美元汇率触及7.85弱方保证,预期香港金管局将被动收紧流动性来支撑汇率,港股流动性紧缩预期升温,风险偏好下行。 机构表示,银行板块短线虽受宏观情绪拖累仍随市下行,但资金流向与相对跌幅收窄凸显其抗跌属性。在利率走低与市场震荡的背景下,若风险偏好进一步下行,银行板块防御价值将更加凸显。 值得一提的是,HK银行指数成分股仅20只,涵盖大型银行及特色中小银行,包括建设银行、汇丰控股、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优质标的。该指数在股息率、估值、波动率和行业代表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是投资者分散风险、分享行业红利的优质选择。 泰康香港银行指数(A类:006809;C类:006810)成立于2019年4月16日,是泰康基金旗下的一只指数型股票基金,紧密跟踪HK银行指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的最小化。 相关产品: 泰康香港银行指数A(006809),泰康香港银行指数C(006810)。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6-20 10:17
稳定币概念暴涨!稳定币法案在全球密集落地,券商:投资策略围绕三条主线展开
go
lg
...
币清算在香港合法化,港币有望从单纯的"
联系汇率
货币"演变为美元资金的"链上托底资产",其作为储备货币的使用场景将显著扩展。其作为储备货币的使用场景将扩展,相关金融与科技类港股的估值体系有望系统性上调。 风险提示:稳定币监管政策仍处于快速演进期,各国监管态度存在不确定性;香港《稳定币条例》执行细则不及预期;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影响跨境资金流动;美债市场流动性紧张影响稳定币储备资产变现;全球流动性超预期收紧。
lg
...
金融界
06-16 14:27
重要信号出现!
go
lg
...
前,香港金管局连续在市场购入美元以维持
联系汇率
,累计规模为170亿美元以上。 王亚军认为,在全球资本流动,寻求多样化配置的背景下,未来中国离岸市场及A股有望持续成为资本再平衡的受益者。 2 多只银行股创历史新高!险资继续加大布局 银行板块继续慢牛上行,多只银行股再创历史新高。 中证银行指数年内累计已上涨近10%,大幅跑赢市场。值得一提的是,银行板块去年涨幅高达40%,在行业排名中就已夺得冠军。 银行ETF近三年涨幅超50%。 最近,险资继续增持银行股! 港交所披露易显示,6月6日中国平安买入6353.4万股农业银行H股,对农业银行H股的持股比例升至15.15%。 短短几个月,中国平安耗资超100亿港元增持农业银行。此外,还大手笔增持了其他银行,比如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邮储银行等H股。 不仅中国平安,其他险资也加大对股市的参与力度。 瑞众保险举牌中信银行H股,新华保险举牌杭州银行;大家保险增持兴业银行,信泰人寿增持浙商银行和北京银行,中国人寿增持中信银行和苏州银行,长城人寿增持无锡银行,利安人寿和国华人寿增持常熟银行等等。 今年以来,险资明显加快入市步伐,比往年更频繁地举牌。据不完全统计,年内险资已举牌近20次,其中超10次为银行股。 从险资重仓持股情况来看,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险资合计持股银行市值高达2657.8亿元,在所持行业中位居首位。 除银行之外,险资举牌的上市公司还集中在基建、环保、能源等行业。 从举牌的公司看,主要是高护城河、稳定的需求端和较为清晰的行业竞争格局的公司,大多有高股息率、高ROE、良好现金流等特征。 近两年以来,政策持续推动以保险资金为代表的中长期资金入市,以支持稳定资本市场。 2024年3月,中国人寿与新华保险共同设立总规模500亿元的鸿鹄基金,此为第一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 2025年1月,金融监管总局批复开展第二批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太保寿险、泰康人寿、阳光人寿、人保寿险、中国人寿、太平人寿、新华人寿、平安人寿8家保险公司获批开展试点,总金额1620亿元。 2025年5月7日,金融监管总局宣布拟再批复600亿元,险资长期投资试点范围扩大至2220亿元,为市场引入更多增量资金。 华西证券认为,今年险资密集举牌上市公司,原因主要包括三方面:1.在低利率、资产荒环境下,潜在“利差损”压力增大,通过权益投资增厚投资收益有较大的现实需求;2.出于优化财务报表考虑,在新会计准则下,举牌上市公司之后的会计计量方式变更,可以提升险企利润表稳定性;3.多项支持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推出,也让险资举牌动力增强。 此外,推动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也有利于为保险资金长期入市创造稳定条件,有利于提升资金对市值波动的容忍度,稳定持仓,长钱长投。 3 超80亿元!A股ETF史上最大单次分红 A股规模最大的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将实施现金分红。 根据公告,本次沪深300ETF分红总额有望超过80亿元,创下境内ETF史上最高单次分红纪录。 华泰柏瑞基金沪深300ETF将实施现金分红,每10份基金份额分红0.880元,分红权益登记日为2025年6月17日,除息日为2025年6月18日,现金红利发放日为2025年6月27日。 4只巨无霸沪深300ETF年内分红均表现亮眼。 华夏沪深300ETF、嘉实沪深300ETF分别以26.83亿元、24.61亿元的年内分红位列前两位,易方达沪深300ETF年内分红金额超过10亿元。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分红热情高涨。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1日,公募基金年内分红总金额963.88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增长近四成。其中,ETF分红金额合计达123.91亿元,在年内分红金额中的占比达12.86%,而去年同期,占比为7.3%。 业内人士指出,ETF分红热情高涨背后是多重因素共同驱动,新“国九条”等政策明确提出要加强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A股分红金额与比例持续提升,部分高分红的成份股也成为权益ETF的重要收益来源。
lg
...
格隆汇
06-15 15:07
恒指低开高走周大福涨近4%:港股反弹动能强劲
go
lg
...
理局(HKMA)近期多次干预以维持港元
联系汇率
,增强了外资信心。 此外,消费品、地产和航运板块受益于行业基本面改善,如内地消费复苏、房价企稳和全球航运需求回暖。恒指年内已上涨超35%,显示强劲的上升动能。 编辑总结 恒生指数的低开高走反映了市场对内地政策支持和全球贸易缓和的乐观情绪。周大福、华润置地和东方海外国际的上涨凸显了消费品、地产和航运板块的复苏潜力。政策预期、货币稳定和行业基本面改善共同推动了市场反弹,但地缘政治和全球经济波动仍是潜在风险。投资者需关注中美贸易谈判进展和内地经济数据,以判断市场趋势的可持续性。 2025年大事件 6月10日:恒生指数上涨1.5%,受中美贸易谈判乐观预期推动,周大福和华润置地分别上涨5%和3%。 5月27日:香港交易所发布一季报,利润同比增长10%,得益于IPO和交易量增加,生物医药和地产股表现强劲。 5月6日:恒指上涨0.7%,周大福涨7%,华润置地跌3%,市场受外资流入和港元强势提振。 4月14日:恒指大涨2.4%,科技股领涨,东方海外国际因运费上涨预期上涨4%。 2月27日:恒生指数年内累计上涨17%,地产和消费品板块表现突出,华润置地年内涨幅达15%。 国际投行专家点评 2025年6月12日,摩根士丹利亚洲市场分析师Jonathan Garner表示:“恒指的反弹得益于内地政策预期和贸易紧张缓和,周大福等消费股将持续受益于内地市场复苏。”——来源: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 2025年6月10日,高盛首席亚洲策略师Timothy Moe指出:“华润置地和东方海外国际的上涨反映了地产和航运行业的周期性复苏,恒指仍有上行空间。”——来源:高盛市场简讯 2025年6月9日,巴克莱银行分析师Dickie Wong评论:“港股市场受外资回流驱动,周大福的回购计划和内地消费增长是其股价上涨的关键。”——来源:巴克莱投资报告 2025年6月5日,瑞银全球研究主管Paul Donovan表示:“香港市场的反弹与内地经济刺激政策密切相关,但需警惕全球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来源:瑞银官网 2025年5月28日,国元证券分析师张思达表示:“恒指的上涨动能依赖于内地经济复苏,消费品和地产板块将是2025年的投资重点。”——来源:国元证券研究报告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6-14 00:11
继续爆发!最强霸榜板块
go
lg
...
020年10月28日以来,港元首次触发
联系汇率
机制下的强方兑换保证。 此前,金管局已在5月3日和5月5日分别向市场注资465.39亿港元和95.32亿港元,累计注资达1166.14亿港元。 再说一个大家最容易理解的指标--总市值和交易额。 6月7日,香港交易所公布每月市场概况。 证券市场方面,证券市场市价总值于2025年5月底为40.9万亿元,较上月底的38.8万亿元上升5%,并较去年同期的32.9万亿元上升24%; 2025年5月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210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398亿元上升50%。2025年首五个月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242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102亿元上升120%。 因为是成长性板块,创新药对于流动性向来十分敏感,以往即便只是传出美联储降息的新闻,并未真正降息,创新药都可以形成一波上涨,而在热钱真正来袭的时候,这种上涨就会更加明显。 虽然A股表现相对港股要弱一些,但相比去年,同样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尤其是日均交易额,绝大部分时间,都在万亿人民币之上。 可以说,创新药是这一轮流动性趋旺最大也是直接的受益者。 港股医药股火爆,也渐渐传导到A股,如科创板医药板块正悄悄走强,科创医药ETF基金(588130)自上市以来持续上行,近10个交易日涨超10.9%。 这种态势,预计还会继续。 摩根士丹利在其最新关于港股的研报中称,考虑到香港交易所年初至今的强劲表现以及对金融体系周期见底的信心增强,交易活动料将保持高位,受益于A+H上市增多、香港银行同业拆息(Hibor)下行与美联储潜在降息带动的资金流入,以及内地存款利率降低后南向资金增加,预计2025年及2026年港股日均成交量分别为2200亿和2400亿港元。 所以,创新药是今年不可忽视的投资主线。当然了,个股的投资难度相对大,股价波动也相对大,但是将一堆公司组合到一块,并且合理地分配好权重,稳定性自然会高一些。 如前文提到的,跟踪恒生生物科技指数,聚焦港股创新药龙头、支持T+0的恒生医药ETF(159892); 365编辑器 又如覆盖联影医疗、百济神州、百济神州、惠泰医疗、艾力斯等A股科创板块医药公司的科创医药ETF基金(588130),其涨跌幅限制为±20%,弹性大。 03 结语 总体来看,今年港股创新药板块的大涨,并非纯粹的炒作,而是多重利好共振的结果。 具体地说,中国创新药行业正处于“政策+盈利+国际化”三重共振的黄金发展期,短期受ASCO数据、BD交易及政策催化,中长期则受益于商业化放量和全球竞争力提升。 中国的创新药企拥有庞大的研发管线,这些管线能够支撑起行业新一轮的增长周期。 而这一轮增长周期,相比以往,是有所区别的,因为它是发生在宏观反转、行业价值重估、流动性趋旺的大背景之下。 也因为这种大背景,使得这一轮创新药上涨行情,表现得比预想中更强劲更持续。 当然,也必须承认,并非所有公司都能分享红利,未来行业会出现分化,因为只有真正具备临床价值和商业化能力的药企才能笑到最后。 作为投资者,需保持理性,在乐观中保留一份谨慎,同时细心甄别好公司,选用一些兼具稳健性和进攻性的投资工具,才能在这场创新药的“淘金热”中真正获益。(全文完)
lg
...
格隆汇
06-12 17:08
炸裂式扫货!四度称牛
go
lg
...
看,资金持续流入的背景下,金管局为稳定
联系汇率制
度可能会不断的增加基础货币投放,可能会导致港元流动性进一步充沛。 综上所述,经过三年的减持,外资基金对中国配置比例处于历史低点,也即导致港股连续下跌的第一点因素已不是问题。 更具历史性转变的是,港股市场正掀起回购热潮,阿里巴巴、腾讯在2024年都完成了1000亿的回购,是当之无愧的回购之王。 进入2025年,港股继续掀起回购热潮。截至6月9日,港股累计回购798.36亿元,其中港股互联网ETF(513770)的第三大权重股——腾讯控股回购290亿港元,继续是港股第一回购之王,美团、快手等企业回购金额也位居市场前列。 2 砥砺4年,互联网巨头迎来巨变 解决了第一个问题,随即引出第二个问题: 南向资金的史诗级涌入,买了什么? 不同于上一次,南向资金这次更为理性,科技巨头+高股息+新消费多策略布局,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阿里巴巴、美团、腾讯,年内净买入规模高达932.15亿港元、325.05港元和297.76亿港元。 (本文内容均为客观数据信息罗列,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资金涌入互联网巨头的背后:一方面是政策对平台经济的转向,另一方面是手握重金、汇聚人才的巨头在AI上具有先发优势。 2023年7月,悬了三年的靴子终于落地;2025年2月,时隔六年再次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最大的变化是参会的科技企业的含量很高。 不可否认的是,平台经济不仅为扩大需求提供了新空间,同时为创新发展提供了新引擎。 正如历史上每轮行情都有主导产业,如05-07地产、12-15科创、19-21新能源,当前新旧动能转换中,AI产业浪潮正引领市场开启新的一轮周期。 如今放眼全球,AI除了看美国,就是中国。 3 资金蜂拥进港股互联网ETF(513770) 年初在DeepSeek引领中国资产重估叙事的大背景下,港股互联网巨头一马当先,引爆整个港股。 今年一季度,腾讯、阿里、京东、美团等头部企业实现收入利润双增长,在资本开支高增的加持下,港股科技巨头更受益于AI产业叙事,业绩有望加速释放。 港股互联网ETF(513770)跟踪的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由于重仓港股互联网龙头,阿里巴巴、小米的权重超16%,腾讯权重超15%,美团超10%,远超同类指数,成为本轮港股科技行情的高效投资利器。 Wind数据显示,4月9日至今,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累计涨幅20.9%,明显优于恒指、恒科指的同期表现。 密切跟踪该指数的港股互联网ETF(513770)最新规模已经突破50亿元,来到50.84亿元,创历史新高。 规模的水涨船高一方面得益于跟踪指数的强势上扬,港股通互联网指数今年累计上涨超27%,去年“9·24行情”以来飙涨超50%,弹性十足。 另一方面,资金加速借道港股互联网ETF(513770)及其联接基金(A类 :017125;C类: 017126)布局这波 “东方科技浪潮” 的爆发。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9日,该ETF近10个交易日有6日获得资金净申购,合计净流入1.55亿元,年内净流入规模高达11.26亿元,位居同类标的前列。 截至6月10日,港股互联网ETF(513770)年内日均成交额6.26亿元,支持日内T+0交易,不受QDII额度限制,规模、流动性双双稳居同类产品前列。 4 小结 自4月7日单日大跌17%后,港股再度迎来技术性牛市。 如果从港股通互联网指数2024年2月的最低点498.08点起算,截至今年3月7日的1133.5点位,最大涨幅超110%,即便是今日的收盘点位1017.22点,区间涨幅也超80%。 即便如此,目前港股通互联网指数的市盈率为22.73倍,处于近十年14.3%的历史分位,目前仍低于全球其他多数主要市场。 拉长时间看,这轮港股上涨并非一路坦途。 昨日实际上是港股通互联网指数自2024年2月触底后的第四次技术性牛市了。 如此频繁的技术性牛熊转换意味着高波动率,叠加外围关税谈判的悬而未决,又给投资平添难度。 然而,这次与四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了。 2022年美国暴力加息后虹吸全球流动性,2024年9月美联储开始四年来第一次降息,最后一次降息发生在去年12月18日。 全球央行的货币宽松周期并未就此停止,市场依旧预期美联储今年会降息三次,中信证券预判下半年有望看到中美欧在经济和政策周期上再次同步。 在美元叙事出现松动的大背景下,香港的自由金融市场体制+港元挂钩美元的
联系汇率制
度天然有承接全球流动性的优势。 由于美元资产波动性加大,年初DeepSeek的火爆叠加美国针对全球的“对等关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全球资金看待中国资产的长期态度,外资存在极大的全球股票再平衡的动力。 也就是说,随着中国科技叙事的推进,外资回流中国资产的概率极大提升。 更不容忽视的一点是,今年掀起的“A+H”上市热潮,今年以来,港股IPO募资总额已突破77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激增逾7倍,远超2023年水平。 港股目前汇聚多种稀缺优质资产:闪耀全球的创新药、古法黄金、潮玩盲盒、平价奶茶,以及有望承接美股的中概股。 因此中信证券给出的下半年策略的第一条就是:首先是提升港股配置比例! 如今大家应该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机会永远属于那些率先打破固有认知边界的人,能屹立潮头的也是那些相信未来会更好的探路者。 (来源:ETF进化论)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6-11 14:47
上一页
1
2
3
4
5
•••
16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美国政府关门拖延非农!美银提前预期美联储10月将“鸽派降息”
lg
...
黄金周评:美国“停摆”、非农“跳票”!黄金本周“熔炼”再创新高,逼近3900关口
lg
...
全球央行重启黄金“囤积战”:哈萨克斯坦领涨,波兰与中国持续加码
lg
...
华尔街分析师:美国投资者应增配海外资产,印度正取代中国成为新增长引擎
lg
...
高盛CEO警告:AI狂潮或引爆股市调整,未来两年将现“回撤周期”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33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