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从前三年的分红的规律来看,22年股息率在4.6%左右,23年是3.7%左右,今年超过5个百分点,每年股息率都在3.5%以上。 当前公司自由现金流处于转正的趋势之中,公司基本面具备长期资本预期的分红目标的基础,关于未来的分红规划,请投资者保持关注。谢谢。 问12:公司公募REITs的进展及未来规划?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目前仍在积极推进首创水务REIT的扩募工作,2024年分别向证监会、上交所就扩募进展情况进行了两次正式汇报。同时,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最新项目沟通交流规则,公司已重新将扩募补充申报材料报送山西省发改委,并对发改委提出的问题完成补充和反馈。后续公司将持续与发改委、交易所和证监会沟通,并按照监管机构审批节奏全力推进REITs扩募工作的落地。 公司在前期也对存量项目进行了盘点,希望将首创水务reit作为资产上市的平台,持续注入优质项目,盘活存量资产,为公司获取更广阔的投资发展空间。因此我们会在政策支持和项目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持续推动扩募工作。谢谢。 问13:最近市场比较关注垃圾焚烧发电和IDC算力中心建设的协同。请介绍一下公司焚烧发电项目的分布情况,未来垃圾焚烧发电业务是否会和IDC业务进行协同?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目前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主要聚焦在河南省和江西省,江西南昌项目体量比较大,规模在3000吨/日左右,在河南省多个地市均有布局,规模在几百吨到上千吨不等。从业务模式来看,与IDC协同对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逐渐地摆脱国补、改善现金流有一定帮助。当前跟部分地方政府进行了初步沟通,从目前的推进情况来看,遇到了一些障碍,需要逐步趋解决,但是这也透露了一个趋势,即未来传统环保产业需要和新科技、新赛道进行有机结合,给公司未来的业务发展打开了思路,只有这样,环保行业才能不断的获得新的生产力,获得更多的发展的活力。谢谢。 问14:关于成本方面,根据 24年的数据,无论是营业成本还是期间费用,都有所下降。请问公司是如何实现降本增效的?未来是否有进一步降本的空间?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针对营业成本,公司利用多年积累的技术优势,通过技改,降低项目生产运行过程中的药耗、电耗等支出;针对财务费用,公司利用当前金融政策,开展了多个存量项目贷款利率下调的置换工作,整体融资成本同比下降了38个BP;针对管理费用,公司通过强化精细化管理,加强管理调度来降低管理支出。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强运营管控与管理优化,不断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平,谢谢。 问15:请介绍公司“十四五”总结及“十五五”战略规划?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十四五”以来,环境产业加速变革,进入技术、资本与资源整合主导的时代。一方面,现代环境治理体系逐步完善,产业驱动要素从工业化和城镇化转变为“双碳”目标引领下的产业升维。另一方面,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基本饱和,政府主导的专项债等模式接替传统PPP模式成为主流。同时,客户需求从点、面治理向系统解决方案加速升级,但支付能力却持续下滑。在此背景下,应收账款高增、低价竞争、逆市场化成为趋势。 面对环境产业的加速变革,公司以“生态+”战略为牵引,依托重组整合形成的集团化新平台,大力推进“客户深耕、价值多元、三元驱动”发展策略,构建起整合协同、技术突破、能力变现、生态共赢的转型闭环,全力打造轻资产、高技术、强协同的核心竞争力,致力于从传统环境治理商向领先的环境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实现规模、效率、稳健、持续的全面领先,各方面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经营效益和质量稳健提升。2024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5.28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140%,年复合增长率24.46%;ROE提升至11.77%,较“十三五”末提升5.32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净额40.83亿元,位居行业前列;资产负债率稳定在65%以下,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二是客户深耕扎实推进。聚焦高潜力、具备竞争优势的锚点城市重点布局,十四五期间,公司推动落地26家城市公司;从业绩贡献来看,2024年,城市公司营收贡献占比约38%(正式报数),利润贡献占比约67.0%(正式报数),有力地发挥了业务稳定器作用。为持续做优做大锚点区域,公司推动成立豫东南、新疆2家试点区域公司。 三是价值多元成果丰硕。在实现各公司股权整合的基础上,以解决方案为牵引,将业务划分为资产业务、服务业务和技术产品,围绕主业场景,孵化服务业务和技术产品。 “十四五”以来,服务业务和技术产品订单超300亿元,收入占比从2021年的8.1%提升至2024年的15.3%,实现业务结构的不断优化。 四是三元驱动持续深化。研发投入持续强化,科技创新硕果累累。“十四五”期间研发投入8.24亿元,获取专利520项,孵化26项技术产品,转化市场订单超8亿元;卓越运营持续深化,资产效率大幅提升。围绕提升经营效率、运行效率、管理效率,开展标准化、集约化运营,实现运营净利润三年复合增长率27.77%;金融资管加速资产周转。发行首单环保公募REITs,募集资金18.5亿元,境外资产处置收益44.48亿元。 “十五五”期间,环保产业将加速向绿色低碳、智慧化、资源循环方向升级,政策驱动与市场化机制深度耦合。首创环保集团将紧抓“双碳”机遇,围绕“技术引领、价值深耕、生态共赢”,围绕以下几个方向进行重点布局: 1.技术产业化:聚焦减污降碳、智慧环保、资源循环三大领域,打造核心技术集群,强化“环保+新能源”协同,深化探索新能源、碳管理等新赛道。 2.业务轻量化和国际化:扩大技术服务、委托运营等高附加值业务占比,推动REITs扩募与资产证券化,优化资本结构;聚焦“一带一路”国家环境治理需求,积极寻求技术、能力、视野出海机遇。 3.布局集约化:深耕高能级锚点城市,构建“区域协同+技术输出”网络。 4.运营智能化:建设AI驱动的智慧环保数字中台,实现全链条数据贯通与智能决策,提升管理效率与客户粘性。 通过四个战略方向的战略布局,建立起“技术-资本-数据”三轮驱动,实现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的跨越,巩固环境综合服务龙头地位,助力美丽中国与“双碳”目标落地。谢谢。 问16:九江Deepseek部署前后对公司业务的影响? 答: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已进入深水区,只有深度融合技术力量,才能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随着AI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在发生巨大变化,生态环保领域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技术变革。 大语言模型技术与专业小模型和知识经验的结合未来会是环保管理走向智能化的有效路径。首创环保集团具备丰富的环保领域的应用场景和专业能力经验,在“AI+”领域已开展了诸多探索与实践,我们携手九江市生态环境局推进的生态环境DeepSeek本地化部署是在客户端进行AI+应用的第一步,目前我们已在智能研判、智能调度、智能审核等场景进行深度开发应用: 在智能研判方面,依托公司自主研发的监测热点大数据算法,结合大模型技术,在环境污染成因的快速研判分析方面,由传统的30分钟升级为实时诊断,更高效的发现污染问题,识别来源。 在智能调度方面,结合无人机监测技术,将大模型与本地污染特征的融合分析,实现无人机的全天候24小时的自动预警,智能巡航监测,大幅降低人员投入。 在智能审核方面,依托公司自有的企业排污许可算法库,结合大模型技术实现企业排污许可的智能审核,审核时长由1天压缩至10分钟,申报材料一次性通过率提升了40%,大幅提高监管部门的管理成效,更好的帮扶企业完成环保合规性审查,节约企业的时间花费和投入成本。 未来,我们期待通过开放、安全、合规的技术应用,继续探索AI赋能生态环保的无限可能,不断创新业务模式,为环保事业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谢谢。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