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公司日报 | 沪指反弹收涨,黄金ETF基金(159937)、资源ETF(510410)近6个交易日连续获得资金净流入
go
lg
...
恒生医疗ETF(513060)、恒生高
股息
ETF(513690)、可转债ETF(511380)、央企创新驱动ETF(515900)分别达40家、36家、24家、21家、20家。其中,恒生医疗ETF、标普500ETF、恒生高
股息
ETF、央企创新驱动ETF、可转债ETF获得FOF持仓家数较上期增加35家、34家、23家、17家、16家。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4-09
格隆汇ETF日报 | 9只中证A50ETF联接基金同日发售
go
lg
...
资金获利了结的重点。黄金主题ETF及高
股息
类产品获得资金逆势净流入。 四、今日行情点评 A股大盘今日震荡走高,三大指数均以红盘报收。截至收盘,沪指涨0.05%,深成指涨0.58%,创业板指涨1.14%。全市场超4100只个股上涨。 量能显著萎缩,两市今日成交额7963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351亿。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10.55亿。 盘面上,固态电池概念今日全线爆发,翔丰华、上海洗霸、天赐材料、丰元股份等10余股涨停。 创新药概念股午后持续走强,键凯科技20cm涨停,昭衍新药涨停。消息面上,北京、广州、珠海等多地政府出台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政策。 稀土永磁板块盘中拉升,盛和资源涨停。数据显示,4月8日,多个轻重稀士品种价格集体反弹。其中,重稀土氧化铽大涨5%,轻稀土氧化镨钕涨逾3%。 造纸板块表现活跃,宜宾纸业、五洲特纸涨停。3月以来,全球木浆供给受到芬兰罢工的影响,木浆价格持续攀升。 下跌方面,油气股陷入调整,准油股份跌停。 市场在经历多个交易日的调整后迎来反弹,创业板指领涨,北向资金结束连续三日的净卖出,但量能大幅减少,跌破8000亿元关口。对当下市场仍先以区间震荡结构看待为宜。 中银证券认为,进入4月市场进入业绩窗口期及政策落地期。一季度对于政策的预期迎来兑现,财政及地产政策的边际发力有望带来总量层面内需的修复,需要重点关注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细则落地进展。 五、基金产品最新动态
lg
...
格隆汇
2024-04-09
天大药业(00455.HK)将于6月28日派付末期
股息
每股0.26港仙
go
lg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
股息
每股0.26港仙,建议宣派的末期
股息
将待股东于股东周年大会上批准后,将于2024年6月28日(星期五)派付。
lg
...
金融界
2024-04-09
国联证券24年Q1家电行业前瞻:内外销双引擎驱动增长,政策利好叠加估值优势促板块上行
go
lg
...
弹性。同时,家电板块当前估值水平较低且
股息
率优势明显,国联证券维持家电板块“强于大市”的评级。 白电板块方面,2024年第一季度出口形势延续了自2023年第三季度以来的强劲增长趋势,国内外销售表现均好于预期。空调内销出货量与排产量均实现两位数以上的增长,显示出强劲的内需动力。冰箱和洗衣机销售保持中高个位数增长,空调市场则保持平稳,价格体系基本稳定,行业格局变化不大。在成本方面,尽管铜价环比上升,但主要成本项同比仍有所下降,加之龙头企业内在的降本增效策略持续发挥效果,白电企业一季度主营业务稳健增长,盈利能力不断提升,预计整体业绩将超出预期。 黑电领域,2024年第一季度彩电市场需求相对平稳,受益于即将举行的多项体育赛事,复苏趋势有望延续。彩电内外销量预计保持稳定,价格方面因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呈现小幅增长。尽管面板价格同比有所上升,但行业盈利能力的变化还需密切关注企业费用控制的节奏。国内龙头有望借助体育营销活动持续扩大全球市场份额,并在高端市场通过MiniLED等产品提升占有率。 后周期家电需求分化,分体式烟灶表现更佳。尽管年初以来住宅竣工面积有所下滑,但由于更新需求释放,整体后周期家电需求保持相对稳定。其中,油烟机、燃气灶和消毒柜销售额分别实现7%、9%和1%的增长,得益于均价提升和销量稳定增长。洗碗机和集成灶的表现各异,洗碗机在均价上升的背景下实现销额的小幅增长,而集成灶则面临销量下滑的压力。 新兴小家电市场,扫地机器人凭借全能型产品的价格下探实现稳健增长,洗地机销量虽大幅增长但均价有所降低。此外,摄像头线上销售也取得增长,智能微联需求则相对疲软。外销占比较高的一些企业有望在一季度实现较好的业绩。 厨房小家电市场,内销跌幅有所收窄,外销表现强劲,成为驱动增长的主要动力。在线上市场,2024年前两个月厨房小家电销额同比下降6%,较2023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表现有所好转。其中,美的等品牌表现优秀,九阳、摩飞等品牌改善明显,苏泊尔保持平稳,小熊则面临一定增长压力。线下市场则继续保持大个位数的下滑态势。 总的来说,国联证券提醒投资者关注家电行业面临的潜在风险,包括国内需求疲软、海外市场复苏低于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以及汇率大幅波动等。
lg
...
金融界
2024-04-09
研报掘金丨国泰君安:维持长江电力“增持”评级,上调目标价至30.03元
go
lg
...
望好转,投资者要求回报率下降背景下公司
股息
价值有望提升。考虑公司作为水电龙头的估值溢价,给予2024年21倍PE,上调目标价至30.03元,维持“增持”评级。公司水电主业经营稳健(长江流域来水多年均值回归),认为公司现金分红总额稳中有升的特质难能可贵,稳定
股息
有望带来溢价。
lg
...
格隆汇
2024-04-09
上市券商壕气分红,券商ETF(512000)盘中溢价走阔,机构:关注底部机会!
go
lg
...
金白银提振板块信心。25家券商中有5成
股息
支付率在30%(含)至40%(含),海通证券拟分配的现金红利甚至超过了2023年度净利润。 山西证券认为,当前市场与板块情绪偏低,随着存款利率降低利好带动居民端投资潜力释放,同时资本市场改革措施不断落地,打造金融强国,建设一流投行,推动券商做优做强,券商板块或迎来反转行情。目前,市场逐渐进入筑底行情,券商板块估值已到底部。开源证券认为,券商板块估值和机构配置仍位于历史底部,关注底部机会,看好低估值、景气度相对占优且贝塔弹性较大的标的、受益标的。 截至4月8日收盘,券商ETF(512000)标的指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市净率PB为1.19倍,位于近10年1.76%分位点的历史底部,当前位置上行空间或远大于下行风险,板块安全边际充足。 图片来源:Wind 看好券商板块估值修复行情的投资者,相关产品券商ETF(512000)。公开资料显示,券商ETF(512000)跟踪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一键囊括50只上市券商股,其中近6成仓位集中于十大龙头券商,“大资管”+“大投行”龙头齐聚;另外4成仓位兼顾中小券商的业绩高弹性,吸收了中小券商阶段性高爆发特点,是集中布局头部券商、同时兼顾中小券商的高效率投资工具。 数据来源:沪深交易所、Wind等,截至2024.4.8。 风险提示:券商ETF被动跟踪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07.6.29,发布于2013.7.15。指数成份股构成根据该指数编制规则适时调整。文中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示,个股描述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也不代表管理人旗下任何基金的持仓信息和交易动向。基金管理人评估的本基金风险等级为R3-中风险,适宜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4-09
倒车接人?中国石化、中国海油跌近3%,一键布局24只煤炭石油股的能源ETF(159930)回调近2%,备受资金关注
go
lg
...
4只,含煤量60%,含油量40%,在高
股息
板块节节高升的背景下,表现亮眼,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大权重股占比超28%,包括中国神华、陕西煤业、中国海油在内的前5大权重股占比超62%!前十大权重股占比超78%! 图片来源:中证指数官网 把握传统能源大机遇,布局经典高
股息
板块,相关产品能源ETF(159930),仅含24只煤炭股+石油股,全市场稀缺品种! 能源ETF紧密跟踪中证能源指数,为反映中证800指数样本中不同行业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为投资者提供分析工具,将中证800指数样本按中证行业分类分为11个一级行业与35个二级行业,再以进入各一、二级行业的全部证券作为样本编制指数,形成中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4-09
大行评级|摩根大通:上调恒基地产及太古地产评级至“增持”
go
lg
...
.5港元及18港元,与信和同列,原因是
股息
确定性最高,而且年初至今表现优胜过同业。另外该行同时调低九龙仓置业评级,由“中性”降至“减持”,目标价由28.5港元降至22港元。
lg
...
格隆汇
2024-04-09
四十五载奋楫笃行,透视中国海外发展(00688.HK)跨周期的深层逻辑
go
lg
...
。2023年,中海宣布每股派息80仙,
股息
回报率在7%左右。 笔者认为,高分红的背后不仅对外展现了中海有着良好财务状况的一面,同时也反映了公司对未来业绩持续增长具有信心。而积极回馈股东,也增强了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有助于资本市场的稳定。 此外从另外一组数据来看,中海在股东回报上的长期表现也相当不俗。自1992年上市以来,中海持续回馈股东,年派息复合增长率超过10%,上市30余年派息合计超1000亿港元。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总的来看,中海的这份最新一期财报整体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展现了公司逆势增长的业绩和稳健的发展态势,不论是基本盘的稳固还是“第二曲线”的加速,都为其后续业绩增长带来了更多期待,业绩的公布也释放了此前市场可能存在的悲观预期,有助于市场信心和估值的修复。 2、安全与发展并重,中海跨周期的生长逻辑 挖掘中海能够持续在行业中保持跨周期发展的深层逻辑,笔者认为,核心在于公司始终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的经营战略,通过夯实财务质素和市场拓展相结合,构建了可持续增长的模型,而这一点也在最新的年度财报中得到验证。 首先,在安全方面,中海展现了稳健的财务状况和良好的盈利能力,现金流持续循环畅通。 在业绩稳健增长的同时,中海保持了适度的资产负债比例和充足的现金储备,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务基础。同时,公司在资金回笼、债务管理等方面的措施有效降低了财务风险。 财报显示,过去一年,公司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达352.8亿元,期内,公司还提前偿还了俱乐部贷款300亿港元,净偿还债务155.8亿元,有息负债下降127.2亿元。 截至2023年年末,中海资产负债率为57.5%,净借贷比率为38.7%,同比下降4.2个百分点。公司“三条红线”维持“绿档”,负债压力持续减轻,有力的增强了财务实力和经营稳定性。 过去一年,中海多措并举降低融资成本,持续优化融资结构,人民币借贷占比提升至70.3%,提升7.7个百分点。公司融资成本保持在行业低位。2023年公司平均融资成本仅为3.55%,处于行业最低区间。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截止期末,中海在手现金充裕,达到了1056.3亿元,保持在行业领先水平,这也为公司未来的投资和运营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得益于稳健的财务表现,中海也获三大国际机构给予行业最高的信用评级,为惠誉A–、穆迪Baa1、标准普尔BBB+。 其次,从市场拓展层面来,中海持续推进在行业内深耕布局,蓄力后续的增长。 过去的2023年中海购地金额在行业内保持领先。中指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中海全口径新增土地货值位居行业首位。 中海全年在23个内地城市及香港共获取了43宗地块,总购地金额达到1342.1亿元,其中权益购地金额为1226.6亿元,同比上升了42%。 在笔者看来,从整个行业大环境来说,中海此时在土储上积极扩张,持续增强投资力度,这不仅反映了公司即便是在行业深度调整中,仍然保持了充裕的现金能够支撑其逆势扩张,同时透过行业低谷阶段获取的优质低成本土储资源,这也为其未来的项目开发和销售提供了更大的利润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中海在一线城市的购地投资尤为突出。据数据显示,北上广深香港五个城市的新增货值占比超60%。在笔者看来,中海在这些高价值地区的投资不仅为后续的去化带来了支撑,也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 此外,笔者留意到,中海在过去一年也还通过并购方式获取了广州亚运城项目剩余全部股权及苏州环秀湖花园项目股权,基于此,这也进一步丰富了公司的项目组合和资源结构,有助于提升其市场竞争力、放大未来的盈利潜力。 3、产品力、运营力、创新力持续驱动,破局行业发展困境 在当前行业发展的新周期中,企业经营所面临的挑战与以往有所不同。过去的高速增长轨道已经不复存在,行业容错率降低,利润增长放缓,这意味着企业更需要提升经营效率,确保业务发展的安全性。中海可以说,在行业中不论是利润层面还是经营安全层面都展现出不俗的表现。 深入分析来看,公司通过产品力、运营力和创新力的持续驱动,一定程度破局了行业发展困境,也为行业下半场的竞争打下了基础。 首先,中海地产在布局方面展现了出色的表现。 通过对市场的准确洞察和精准布局,其能够在一线城市和核心地段获取优质土地资源,从而确保项目的品质和竞争力。 根据此前公司总裁张智超介绍,中海的投资和销售都相对聚焦于4个一线城市和14个强二线城市,这些重点城市销售额规模将稳定在5万亿元左右水平,且稳定性比其他城市更强。同时中海还布局了十来个机会型城市,这些城市的市场容量将稳定在1万亿左右水平。 通过这种精准布局策略,不难看到中海在行业中相对清晰地成长机会,通过专注于重点城市和区域的,也使得中海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实现更高效的运营,并更好地把握市场趋势,持续提升公司的市场份额,增强在行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其次,中海地产在产品方面注重创新与差异化。 公司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多样化需求。这种差异化的产品策略有助于中海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提升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 得益于优异的产品力中海在行业品牌价值也持续受到了认可。根据此前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指导、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主持开展的2023房地产企业品牌价值测评结果,中海继续位列榜首,品牌价值为810亿元。 再者,中海地产在运营方面积极探索高效的管理模式。通过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公司不断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在过去一年,公司持续加强销售与回款管理,2023年回款率达到99%,反映了公司在资金回笼方面的优异表现。 此外,中海不断强化成本费用管控,建安成本支出、费用支出全面实施信息化管理。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其能够更加精准地掌握项目成本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成本波动问题,从而保障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2023年,通过中海领潮供应链公司集中采购的优势发挥,其全年的材料采购成本下降13%;行政销售费用占比3.4%,费用控制在行业首屈一指。 最后,中海地产积极推动创新,围绕战略、文化、技术和产品等多方面展开创新。在战略上,公司不断调整发展战略以适应市场变化。在文化上,倡导创新文化,鼓励员工敢于创新。在技术上,引入先进的建筑技术和管理模式。在产品上,不断满足客户需求,优化产品设计和功能。通过这些举措,中海地产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4、结语 随着行业告别至暗时刻,市场的机会也将持续聚焦在行业内那些有着稳健经营实力,具备长期成长优势、拥有安全性标签的房企当中。 中海受到市场认可也有如下逻辑支撑。 一方面,中海地产作为央企背景下的企业,已经验证了其优秀的经营实力。不论市场环境如何变化,公司已经充分验证的穿越周期能力为其提供了足够高的安全性。即便面对市场挑战公司也将拥有更多的后手和资源支持,能够稳健地应对市场波动,保持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中海不断持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盘,公司在提升产品力、优化运营模式、拓展市场份额方面展现出了出色的表现。这也其的未来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随着行业马太效应的持续演绎,公司的龙头地位也将不断巩固。 回顾历史,自1979年成立至2024年,45年间,中海可以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不论是在规模扩张、市场份额提升,还是在业务拓展等方面公司都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与此同时,公司始终秉持稳健的财务策略,坚持持续回馈股东,
股息
回报一直保持稳步增长,彰显着对股东利益的高度重视。 如今,随着房地产行业步入下半场,中海持续展现出新的成长潜力,这一点相信市场也将会给予新的认可和价值评估。
lg
...
格隆汇
2024-04-09
四十五载奋楫笃行,透视中国海外发展(00688.HK)跨周期的深层逻辑
go
lg
...
。2023年,中海宣布每股派息80仙,
股息
回报率在7%左右。 笔者认为,高分红的背后不仅对外展现了中海有着良好财务状况的一面,同时也反映了公司对未来业绩持续增长具有信心。而积极回馈股东,也增强了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有助于资本市场的稳定。 此外从另外一组数据来看,中海在股东回报上的长期表现也相当不俗。自1992年上市以来,中海持续回馈股东,年派息复合增长率超过10%,上市30余年派息合计超1000亿港元。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总的来看,中海的这份最新一期财报整体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展现了公司逆势增长的业绩和稳健的发展态势,不论是基本盘的稳固还是“第二曲线”的加速,都为其后续业绩增长带来了更多期待,业绩的公布也释放了此前市场可能存在的悲观预期,有助于市场信心和估值的修复。 2、安全与发展并重,中海跨周期的生长逻辑 挖掘中海能够持续在行业中保持跨周期发展的深层逻辑,笔者认为,核心在于公司始终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的经营战略,通过夯实财务质素和市场拓展相结合,构建了可持续增长的模型,而这一点也在最新的年度财报中得到验证。 首先,在安全方面,中海展现了稳健的财务状况和良好的盈利能力,现金流持续循环畅通。 在业绩稳健增长的同时,中海保持了适度的资产负债比例和充足的现金储备,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务基础。同时,公司在资金回笼、债务管理等方面的措施有效降低了财务风险。 财报显示,过去一年,公司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达352.8亿元,期内,公司还提前偿还了俱乐部贷款300亿港元,净偿还债务155.8亿元,有息负债下降127.2亿元。 截至2023年年末,中海资产负债率为57.5%,净借贷比率为38.7%,同比下降4.2个百分点。公司“三条红线”维持“绿档”,负债压力持续减轻,有力的增强了财务实力和经营稳定性。 过去一年,中海多措并举降低融资成本,持续优化融资结构,人民币借贷占比提升至70.3%,提升7.7个百分点。公司融资成本保持在行业低位。2023年公司平均融资成本仅为3.55%,处于行业最低区间。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截止期末,中海在手现金充裕,达到了1056.3亿元,保持在行业领先水平,这也为公司未来的投资和运营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得益于稳健的财务表现,中海也获三大国际机构给予行业最高的信用评级,为惠誉A–、穆迪Baa1、标准普尔BBB+。 其次,从市场拓展层面来,中海持续推进在行业内深耕布局,蓄力后续的增长。 过去的2023年中海购地金额在行业内保持领先。中指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中海全口径新增土地货值位居行业首位。 中海全年在23个内地城市及香港共获取了43宗地块,总购地金额达到1342.1亿元,其中权益购地金额为1226.6亿元,同比上升了42%。 在笔者看来,从整个行业大环境来说,中海此时在土储上积极扩张,持续增强投资力度,这不仅反映了公司即便是在行业深度调整中,仍然保持了充裕的现金能够支撑其逆势扩张,同时透过行业低谷阶段获取的优质低成本土储资源,这也为其未来的项目开发和销售提供了更大的利润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中海在一线城市的购地投资尤为突出。据数据显示,北上广深香港五个城市的新增货值占比超60%。在笔者看来,中海在这些高价值地区的投资不仅为后续的去化带来了支撑,也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 此外,笔者留意到,中海在过去一年也还通过并购方式获取了广州亚运城项目剩余全部股权及苏州环秀湖花园项目股权,基于此,这也进一步丰富了公司的项目组合和资源结构,有助于提升其市场竞争力、放大未来的盈利潜力。 3、产品力、运营力、创新力持续驱动,破局行业发展困境 在当前行业发展的新周期中,企业经营所面临的挑战与以往有所不同。过去的高速增长轨道已经不复存在,行业容错率降低,利润增长放缓,这意味着企业更需要提升经营效率,确保业务发展的安全性。中海可以说,在行业中不论是利润层面还是经营安全层面都展现出不俗的表现。 深入分析来看,公司通过产品力、运营力和创新力的持续驱动,一定程度破局了行业发展困境,也为行业下半场的竞争打下了基础。 首先,中海地产在布局方面展现了出色的表现。 通过对市场的准确洞察和精准布局,其能够在一线城市和核心地段获取优质土地资源,从而确保项目的品质和竞争力。 根据此前公司总裁张智超介绍,中海的投资和销售都相对聚焦于4个一线城市和14个强二线城市,这些重点城市销售额规模将稳定在5万亿元左右水平,且稳定性比其他城市更强。同时中海还布局了十来个机会型城市,这些城市的市场容量将稳定在1万亿左右水平。 通过这种精准布局策略,不难看到中海在行业中相对清晰地成长机会,通过专注于重点城市和区域的,也使得中海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实现更高效的运营,并更好地把握市场趋势,持续提升公司的市场份额,增强在行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其次,中海地产在产品方面注重创新与差异化。 公司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多样化需求。这种差异化的产品策略有助于中海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提升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 得益于优异的产品力中海在行业品牌价值也持续受到了认可。根据此前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指导、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主持开展的2023房地产企业品牌价值测评结果,中海继续位列榜首,品牌价值为810亿元。 再者,中海地产在运营方面积极探索高效的管理模式。通过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公司不断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在过去一年,公司持续加强销售与回款管理,2023年回款率达到99%,反映了公司在资金回笼方面的优异表现。 此外,中海不断强化成本费用管控,建安成本支出、费用支出全面实施信息化管理。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其能够更加精准地掌握项目成本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成本波动问题,从而保障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2023年,通过中海领潮供应链公司集中采购的优势发挥,其全年的材料采购成本下降13%;行政销售费用占比3.4%,费用控制在行业首屈一指。 最后,中海地产积极推动创新,围绕战略、文化、技术和产品等多方面展开创新。在战略上,公司不断调整发展战略以适应市场变化。在文化上,倡导创新文化,鼓励员工敢于创新。在技术上,引入先进的建筑技术和管理模式。在产品上,不断满足客户需求,优化产品设计和功能。通过这些举措,中海地产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4、结语 随着行业告别至暗时刻,市场的机会也将持续聚焦在行业内那些有着稳健经营实力,具备长期成长优势、拥有安全性标签的房企当中。 中海受到市场认可也有如下逻辑支撑。 一方面,中海地产作为央企背景下的企业,已经验证了其优秀的经营实力。不论市场环境如何变化,公司已经充分验证的穿越周期能力为其提供了足够高的安全性。即便面对市场挑战公司也将拥有更多的后手和资源支持,能够稳健地应对市场波动,保持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中海不断持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盘,公司在提升产品力、优化运营模式、拓展市场份额方面展现出了出色的表现。这也其的未来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随着行业马太效应的持续演绎,公司的龙头地位也将不断巩固。 回顾历史,自1979年成立至2024年,45年间,中海可以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不论是在规模扩张、市场份额提升,还是在业务拓展等方面公司都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与此同时,公司始终秉持稳健的财务策略,坚持持续回馈股东,
股息
回报一直保持稳步增长,彰显着对股东利益的高度重视。 如今,随着房地产行业步入下半场,中海持续展现出新的成长潜力,这一点相信市场也将会给予新的认可和价值评估。
lg
...
格隆汇
2024-04-09
上一页
1
•••
889
890
891
892
893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究竟怎么回事!?黄金突发劲爆行情 金价暴涨近52美元 银价飙升近2%
lg
...
美国突传重磅消息!彭博:美国政府停摆接近结束 特朗普刚刚发声
lg
...
周末突发!美国传出重大消息 事关美国结束政府停摆 美股期货应声跳涨
lg
...
【直击亚市】特朗普政府终于要结束停摆?!全球市场大反攻,美联储降息信号不明
lg
...
黄金惊现“爆炸性”行情!金价暴涨75美元 FXStreet高级分析师最新金价交易分析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28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5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