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Pantera Capital:Solana是区块链的“Mac OS”
go
lg
...
戏机(索尼、微软、任天堂)和移动平台(
苹果
、Android)中看到这样的情况。随着技术周期的成熟,可能有70-90%的市场向最大的参与者聚拢。最终,市场将接近平衡,除非有新突破打破平衡并重置格局。 区块链生态系统中也出现了类似的模式。 2、Solana的上升之路 历来,以太坊在区块链开发者活动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大约70-80%的区块链开发人员在以太坊或与以太坊虚拟机(EVM)兼容的链上进行开发建设。但以太坊的主导地位似乎正在让位于多极模型。 Solana在过去一年中收获了可观份额。这种转变不禁让人们想起微软在早期台式电脑市场占主导地位,但后来
苹果
凭借其垂直整合的方式取得突破。Solana现在是区块链未来发展的主要竞争者。 Solana的单体架构有一个专注于优化自身各组件的产品路线图,类似于
苹果
在macOS中垂直集成硬件和软件的方法。这种方法有以下几点好处: 无缝的用户体验:无需在多个链之间桥接,Solana为开发人员和最终用户提供了流畅、直观的体验。 更快的创新:Solana的流线型架构支持更有效的产品升级和更快的迭代周期。 增强的安全性:通过最小化依赖关系和故障点,Solana的单链设计可以提供更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就像
苹果
对其生态系统的严格控制可以带来更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一样。 3、Solana用例 Solana的架构优势支持一系列用例和用户体验,在以太坊和Cosmos等模块化区块链上实现这些用例和用户体验可能挑战性更大。这些特征对于内容分发、DePIN(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网络)和CLOB(中央限制订单簿)等用例尤其有价值。 利用Solana功能的应用程序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示例就是DRiP,这是一个从创作者那里赚取免费收藏品的平台,这些收藏品可以是音乐、艺术品、视频等。到目前为止,DRiP已经向227个钱包发送了1亿6895万件收藏品。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能够免费向世界各地的收藏者发送千百万件NFT——这只有在Solana上才能实现。该平台的无缝即时的用户体验是由Solana的高性能区块链实现的,它允许快速、低成本的交易,还得到了由Metaplex构建的压缩NFT标准的支持,该技术将NFT的铸造成本降低到不到一美分。 另一个展示Solana优势的应用程序是Hivemapper,这是一个去中心化地图网络,可以使用从行车记录仪、无人机和其他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创建高精度、最新的详细地图。该项目使用Solana的高速、低成本交易来处理网络贡献者生成的大量数据,并因为他们的参与奖励他们代币。Solana的可扩展性和效率使Hivemapper有可能创建出一个传统地图服务的去中心化替代方案,并有望颠覆交通、物流和城市规划等行业。 Solana的高性能区块链还可以创建资本高效的金融市场。例如,Phoenix是一个基于Solana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在链上CLOB(中央限价订单簿)上进行开发。这种方法可以利用Solana每秒4000笔交易的处理能力、400毫秒的区块时间以及较低的费用,带来类似纳斯达克或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交易体验。与之类似,MarginFi是一个基于Solana的借贷协议,它可以通过更快的速度和更好的可预测性来管理抵押品,实现长尾、不稳定资产的抵押借款。Solana的速度和低费用是MarginFi超高效清算的关键,有助于将坏账对其他市场参与者的影响降至最低——这一点在华尔街上次的金融危机期间尤为有用。 这些只是Solana的单体架构如何实现优质应用程序的几个例子。随着越来越多的开发人员认识到在Solana上进行开发建设的诸多优势,我们将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创新项目使用Solana的高性能区块链。 4、强劲的基本面增长 Solana的情况是实时变化的,用户增长和交易费用等关键基本面正在以迅猛之势加速发展。Solana已经成为零售用户和meme币交易员的主要目的地,取代了以太坊在上一轮周期中的NFT主导地位。 Solana的唯一活跃地址从2020年10月的1.4万飙升至2023年10月的20.2万(局部低点),现已达到近134万,显示出该平台用户活动的惊人增长。与此同时,网络上的优先费也出现了爆炸式增长,从2023年中期的每月不到10万美元飙升至2024年3月的6000多万美元的历史新高,突显了对Solana区块空间的强烈需求。 Solana零售采用率飙升的最明显迹象之一就是其生态系统中新代币的爆炸式增长。从2024年1月开始,大量新代币涌入Solana,这些新代币的数量远远超过了BNB、以太坊和Polygon等其他链。到2024年5月,Solana占DEX上全部新代币的85%,高于一年前的50%。基于Solana的代币的增长反映了Solana在meme币活动推动下的零售采用实力。 Solana的主要钱包Phantom在iOS应用商店排名中占据主导地位,进一步验证了Solana零售用户的大量涌入。从5月底到6月初,Phantom一直在金融类应用中排名第一。更惊人的是,它在所有类别的免费应用中都名列榜首,击败了非常受欢迎的社交媒体、娱乐和游戏应用。对于一个加密钱包来说,成为整个美国应用商店中下载量最大的app是一个了不起的壮举,这表明Solana得到了大规模的主流采用。这种零售用户的涌入与Solana DEX的meme币交易热潮密切相关。 说到DEX,Solana的去中心化交易份额从2021年初的几乎为零飙升至2024年5月的24%以上。增长速度非常惊人,仅在2024年5月,Solana就占据了DEX交易增量的60%以上。这显示了Solana DEX生态系统背后的惊人发展势头,并突出了其高性能架构如何使其能够从竞争对手那里迅速夺取市场份额。 至关重要的是,Solana飙升的用户活动和DEX交易量正在转化为SOL代币持有者的真正经济价值。以交易费和 MEV来衡量,Solana交易产生的总价值已经增长到可以与以太坊相媲美的程度。这凸显了Solana正获取越来越多的采用,正在创造一个强大的飞轮效应——更多的使用驱动更多的费用,这反过来又吸引了更多的质押者,使网络更加去中心化、更安全。 综上所述,Solana不断扩大的零售用户规模、破纪录的代币发行、DEX增长主导地位以及质押奖励的激增,构成了惊人的基本面。Solana的架构优势使其能够攫取流入区块链领域的新需求的巨大份额,加速其地位崛起,成为以太坊的竞争对手。随着基本面的火力全开,Solana似乎已准备好继续保持其上升轨迹。 5、结语 Solana的单体设计和对优化的不懈关注在用户体验、开发者敏捷性和安全性方面提供了独特的优势。随着区块链行业发展成熟,这些优势使Solana能够茁壮成长,并从激烈竞争的生态系统中获取市场份额。 虽然前路并不平坦,但Solana的基本面正在全速前进。零售采用率正在飙升,开发人员正蜂拥而至,希望在Solana上构建突破性的应用程序,价值获取也正在加速。随着Solana生态系统的不断发展和成熟,Solana的架构优势和充满活力的社区都预示着一个光明的未来。
lg
...
兔惹目mu
2024-06-19
顺丰控股:坚持可持续健康发展 5月份营收约226亿元 同比增12.73%
go
lg
...
为贸易企业降本增效。 据悉,目前已经有
苹果
、施耐德、卡尔蔡司等世界500强企业设立中国区中心仓,20个临空制造业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中。 目前,花湖国际机场累计开通19条国际货运航线、50条国内货运航线、16条国内客运航线,国内航空货运枢纽地位基本形成,并逐步构建完善辐射欧洲、北美、中东、亚洲的航线网络格局。机场货运航班量、货运量均稳居全国前四。 产业聚集形成规模,货运量稳步增长,国内外航线不断增加,鄂州花湖国际机场为顺丰拓展国内外业务打开了新的空间。
lg
...
金融界
2024-06-19
龙虎榜 | PEEK概念爆发!上塘路、消闲派上榜同益股份,1亿资金出逃铭普光磁
go
lg
...
。公司HDI高端pcb产品对于英伟达、
苹果
、华为公司,是通过部分客户通过产业供应链进行部分产品的合作。 2、华宇华源系公司全资子公司,主营包括集成电路芯片封装测试(包含系统级封装(SiP)、芯片级封装(CSP)、圆片级封装(WLP)、覆晶封装(FlipChip)、扇出晶圆级封装(Fan-Out)、三维封装(3D)等)。 3、公司的汽车电子用PCB应用终端包括汽车中控及多媒体系统、充电桩、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等,客户包括掌讯通讯等制造商。 铭普光磁(F5G概念+铜缆高速连接+ 数据中心+ 5G+车联网(车路协同)) 日前,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硅光800G DR8光模块已通过行业检测标准,目前在PVT阶段,主要的工作事项是按照量产的工装设备、生产流程、操作方法进行小批量生产;验证生产工艺;验证产品的稳定性及可靠性,一般需要3~6个月完成,尚未形成量产。 机构重点交易个股: 美信科技:下跌2.29%,全天换手率55.71%,成交额3.96亿元,振幅12.63%。龙虎榜数据显示,机构净买入1385.69万元,营业部席位合计净卖出1634.72万元,炒股养家等知名游资榜上有名。 会稽山:首板涨停,换手率3.57%,成交额1.97亿元,总市值56.19亿元。龙虎榜数据显示,机构合计净买入1002.72万元,北向资金合计净卖出37.48万元。小鳄鱼等知名游资榜上有名。 双乐股份:下跌9.42%,全天换手率53.85%,成交额7.96亿元,振幅8.74%。龙虎榜数据显示,机构净买入689.87万元,营业部席位合计净买入175.24万元。 铭普光磁:上涨0.78%,换手率32.24%,成交额12.27亿元。龙虎榜数据显示,机构合计净卖出2811.76万元,北向资金合计净卖出6363.49万元。北京中关村、量化打板等知名游资榜上有名。 艾森股份:上涨14.37%,换手率55.14%,成交额4.55亿元。龙虎榜数据显示,机构合计净卖出2056.92万元。宁波桑田路等知名游资榜上有名。 英力股份:下跌2.13%,换手率51.06%,成交额9.55亿元。龙虎榜数据显示,机构合计净卖出999.55万元。 在龙虎榜中,涉及沪股通专用席位的个股有4只,盛屯矿业的沪股通专用席位净买入额最大,净买入987.72万元。 在龙虎榜中,涉及深股通专用席位的个股有7只,万祥科技的深股通专用席位净买入额最大,净买入1491.89万元。 游资操作动向: 上塘路:净买入冠石科技、同益股份,分别为1922万元、1719万元 余哥:净买入金溢科技2389万元 北京中关村:净买入铭普光磁、万祥科技,分别为1287万元、1053万元 消闲派:净买入苏交科、同益股份,分别为1751万元、1482万元 湖里大道:净买入苏交科2269万元 成都系:净买入科翔股份2163万元 东北猛男:净买入艾森股份564万元,净卖出会稽山283万元 温州帮:净卖出东方集团1732万元 思明南路:净卖出东晶电子1370万元
lg
...
格隆汇
2024-06-19
传奇诞生!英伟达超越
苹果
、微软登“全球最具价值公司” 黄仁勋昔日200美元拿下20%股份
go
lg
...
股价连续数月呈爆炸式增长,已超越微软和
苹果
,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上市公司。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昔日以200美元拿下英伟达20%股份,为美国股市谱写新一轮传奇故事。 周二(6月18日)美股收盘,英伟达股价上涨3.5%,报在135.58美元,市值达到3.335万亿美元,超过了长期争夺美国股市头把交椅的
苹果
和微软。 (来源:Trading View) 英伟达是芯片需求激增的主要受益者,这些芯片可以训练和运行强大的生成式AI模型,例如OpenAI旗下AI聊天机器人ChatGPT。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它从一家因泡沫破裂而加剧芯片过剩的3000亿美元公司,转变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科技公司之一,其他硅谷巨头都在排队购买其最新产品。#AI热潮# (来源:Financial Times) 该公司股价大幅上涨,推动了标准普尔500指数今年迄今14%的涨幅,这一涨势甚至让看涨的观察人士都感到震惊。 “现在的市场是动物精神在作祟,是人类情感在作祟,”贝尔德科技策略师泰德·莫顿森(Ted Mortonson)表示。“不要误会我的意思,英伟达是一家很棒的公司。推动该股上涨的因素有很多,但一个月内上涨40%,这并不正常。” 英伟达总部位于硅谷,主要为视频游戏玩家制造计算机显卡。过去一年,该公司连续几个季度的收入大幅增长,2月份宣布同比增长265%,5月份同比增长262%。自今年年初以来,其股价已上涨约170%。 黄仁勋宣称,公司正处于一场新“工业革命”的中心,释放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力量,以智能计算改变全球经济的各个领域。 谷歌、微软和亚马逊都购买了其Hopper系列图形处理器,用于其云服务。英伟达软件生态系统Cuda为使用其芯片的开发人员提供工具,巩固了其主导地位。 与此同时,英伟达正在推出新一代性能更强大的Blackwell芯片,黄仁勋承诺将以“一年为周期”推出新产品。超微(AMD)和英特尔(Intel)等竞争对手也推出了竞争性AI芯片,但尚未真正蚕食英伟达的主导市场份额。 “总得有人成为第一,英伟达的股价并不是自己涨起来的,财务指标涨得更快,”伯恩斯坦芯片分析师斯泰西·拉斯冈(Stacy Rasgon)表示。“从实际经济因素来看,我从未见过这样的情况,这真是太神奇了。” 争夺生成式AI机遇的竞赛席卷了整个科技行业,在上周的年度开发者大会上,
苹果
也加入了进来,宣布将在其新操作系统中嵌入自己的一套生成式模型,并与OpenAI签署了一项重要的合作协议。 英伟达对大盘指数的影响力日渐增强,引发了人们对市场反弹长期可持续性的担忧,但很少有分析师或投资者预测短期内会出现逆转。 在彭博社追踪的72位英伟达股价分析师中,只有一人将该股评级为“卖出”。 “市场这种头重脚轻的局面确实令人担忧,我们正处于自1999年以来从未有过的集中度,这是有问题的,”资产规模230亿美元的财富管理公司Fiduciary Trust的首席投资官Hans Olsen表示。“但如果你回想一下从1997年到2000年3月的科技泡沫,你会发现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一次也还有路要走。” 自1926年成立以来,英伟达是第12家领跑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公司。十多年来,
苹果
和微软一直在争夺美国乃至全球最有价值公司的地位。 上一次,一家美国公司的市值超过这两家公司是在2011年,当时埃克森美孚是美国最有价值的公司。 近期市面上释出一则视频,黄仁勋分享了他创立英伟达初期的故事。 他表示,当初他前往律师事务所注册公司时,当时律师问他现在有多少钱,需要为公司股份定价,黄仁勋回答我口袋里有200美元,于是他就以200美元获得英伟达20%的股份,让他笑称这是一笔好交易。 (来源:Youtube) 他指出,另外两位联合创始人Chris Malachowsky和Curtis Priem也以同样的价格获得相同的股份,事情就是这么简单。目前,黄仁勋拥有约3.6%的股份,价值约360亿美元。
lg
...
秉哥说市
2024-06-19
刚刚,国家队出手!买入新标的
go
lg
...
品。 1 新股王诞生! 英伟达市值超越
苹果
和微软,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企业。 很难想象,上世纪90年代,英伟达曾走到过破产边缘,历经艰难后1999年上市,彼时英伟达的市值只有11亿美元,并正式将公司的产品命名为GPU。 2023年前,英伟达市值未曾迈入过万亿美元的门槛,在谷歌、
苹果
和微软等众科技巨头中是黯淡的小弟。 2023年6月,英伟达市值悄悄突破1万亿美元关口。正当华尔街分歧不断之时,2024年2月,英伟达以惊人的速度突破2万亿美元市值大关,创下了从1万亿美元增长至2万亿美元的全球最快纪录。 2024年6月,英伟达市值再次起飞,直接突破3万亿美元大关。从2万亿到3万亿大关的跨越,仅仅只用了不足4个月的时间。 再到最近,6月6日英伟达市值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超越了
苹果
,成为全球市值排名第二的科技巨头。 昨晚英伟达直接登顶成为全球市值第一的公司。如此走势恐怕连创始人也未曾料及,2023年英伟达CEO黄仁勋抛售手上股票,自那次减持以来,英伟达股价已上涨超两倍。 近期华尔街对AI空前看好,但该公司一众高管则是集体减持。 根据Washington Service汇编的数据,剔除6月10日10股拆1股的影响,英伟达高管和董事迄今已卖掉约77万股英伟达股票,创2023年上半年以来6个月售股数量之最。 自从5月22日英伟达第一财季业绩公布以来,今年已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内部人士减持股票。近期,黄仁勋继续出售了约3100万美元股票,约合人民币2.26亿元。 在高管的减持下,美股科技巨头股价依旧表现强悍。三大科技巨头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后,三家公司占标普500指数权重达到了20%以上。 在全球范围内,美股的影响力在进一步扩大,市值权重已经超过60%。标普道琼斯指数高级指数分析师希尔维布拉特发现,美股三巨头已经占全球市值的10.6%,这在历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 2 股神继续减持!股价大涨 港交所6月17日披露的数据显示,巴菲特于6月11日减持比亚迪H股,减持股份达134.75万股,持仓比例由7.02%降至6.9%,每股交易平均价为230.46港元。 按此价格计算,此次减持合计套现约3.1亿港元。本次减持后,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公司还持有7568.61万股比亚迪H股。 自2022年8月24日首次减持比亚迪以来,伯克希尔总共14次卖出比亚迪股票,累计抛售超1.49亿股,减持数量已超六成。 2008年巴菲特做出了重大决定,以每股8港元价格建仓2.25亿股的比亚迪H股,总成本约18亿港元。仅仅投资一年后,比亚迪股价疯狂上涨近11倍至87港币,随后几年股价又跌至12港币。 虽然股价暴跌回到原点,但巴菲特并没有卖出。此后长达14年时间中,巴菲特一直持有这家电动车巨头公司,历经多次过山车依旧没有卖出,最终这笔投资赚的盆满钵满,获利高达几百亿港币。 在今年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巴菲特缅怀他的搭档查理芒格时曾表示:“芒格曾经有两次与我意见相左,分别是建议投资比亚迪和Costco。两次芒格都是拍桌子强烈要求要买。如今回头再来看,这两个决定都是芒格正确。” 关于为何减持比亚迪的问题,今年巴菲特也在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做了回应:“比亚迪的投资类似5年前在日本的投资,我们很少在美国之外,做这么大的投资。但未来我们将以美国为主要投资方向。” 数据显示,比亚迪5月销量突破30万辆,同比增长38.1%,环比增长5.93%。本年累计销量约127.13万辆,同比增长46.85%。 对于伯克希尔的减持,比亚迪相关人士表示:“公司正和对方沟通。公司经营状况良好,销量、利润等保持增长。” 尽管遭到巴菲特不断抛售,但近段时间以来,比亚迪股价接连大涨,相比较于今年年初的低点,港股比亚迪股份累计涨幅超40%;期间比亚迪A股涨幅更是高达50%。 (本文内容均为客观数据信息罗列,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此外,巴菲特还减持了另一只重仓股。2024年一季度,巴菲特减持了约1.16亿股
苹果公司
的股票,伯克希尔拥有的
苹果
持仓从2023年底的49.3%降至40.3%,但仍为第一大重仓股。 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几个季度中,巴菲特和他的助手一直是股票的净卖家,卖出的股票超过了买入的股票,总计约300亿美元。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手握1800亿美元的天量现金,创下历史纪录,甚至预测二季度规模会进一步上升至2000亿美元。 3 顶级大佬最新对话!信息量很大 睿远基金创始人陈光明昨天在上海交通大学校园对话逆向投资大师、橡树资本创始人霍华德·马克斯。 在全球投资大师近一年收益率榜单中,霍华德·马克斯以44.49%的收益率,夺得管理规模超20亿美金的全球投资大师冠军。 霍华德·马克斯被视为“困境投资”先驱者,他创立的橡树资本,是全球最大的困境债务投资人之一。 本次对话中,霍华德·马克斯核心观点: 1.我们现在并没有看到美国经济出现过喜、过悲的情况,也没有看到经济的过度扩张。美国经济近期不会出现盘整,在未来的几年之中,美国的经济会持续保持上升的状态。 2.我相信,美联储即便下调利率,也会保持在3%左右。3%左右的利率,是中性的利率,既不刺激,也不紧缩。 3.AI的股票,比如说英伟达等,价格当然非常、非常高了,但我并不会说,AI就是个泡沫。“泡沫”一定是围绕着新兴事物出现,传统的领域、传统的资产,大家都熟悉的资产,是不可能出现泡沫的,只有在新的领域,才会出现泡沫。 如果我们把美股七巨头(微软、
苹果
、英伟达、亚马逊、Alphabet、Meta和特斯拉)去除的话,美国其他的股票市场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很难称之为“过热”。 4.橡树对中国持有乐观态度,中国有非常美好的前景,将继续在中国投资。橡树资本在中国已经投资超过450亿人民币,这些资产分布在中国的股市和不良贷款领域,最近还有包括房地产在内的公司贷款,我们将保持既有的乐观情绪。 从经济的角度而言,美国可以说是成熟的成年人了,而中国还是十几岁的青少年。如果你家里有青少年的话,就会知道(年轻)一定会有很多波动,但青少年的未来将是最美好的时光。对十几岁的孩子来说,最好的十年还在后头。 5.逆向投资者要有非常强的分析能力,而且要相信自己的分析,对自己要有信心。行动要有强大的信心来支撑,需要勇敢、大胆,内心强大,不能受到情绪的左右。要想成功地进行投资,最重要的特质是要持有开放的心态。
lg
...
格隆汇
2024-06-19
全球新股王诞生!
go
lg
...
司,市值高达3.34万亿美元,接连超越
苹果
和微软,登顶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如果从2022年的低位算起,股价涨幅超过13倍。即使从AI浪潮席卷的2023年初算起,涨幅依然有10倍。 以前都说要寻找10年10倍的股票,但英伟达用不了十年,仅用21个月就实现了这个目标。 2023年前,英伟达市值未曾迈入过万亿美元的门槛,在谷歌、
苹果
和微软等众科技巨头中是黯淡的小弟。 2023年6月,英伟达市值悄悄突破1万亿美元关口。正当华尔街分歧时,2024年2月,英伟达以惊人的速度突破2万亿美元市值大关,创下了从1万亿美元增长至2万亿美元的全球最快纪录。 2024年6月,英伟达市值再次起飞,直接突破3万亿美元大关。从2万亿到3万亿大关的跨越,仅仅只用了不足4个月的时间。 可见,在AI超级浪潮加持下的半导体,毫无疑问已经迎来了周期反转。更重要的是,这次的技术变革,比起过去同类型的变革来得都要猛烈,景气度有望长时间维持,当中的投资机会正在源源不断地释放。 虽然在半导体行业,聚光灯经常给到像英伟达、AMD这样的设计厂商,但其他的细分领域,同样蕴含很好的投资价值,以及优质的标的公司。 其中一个细分赛道,是半导体设备。 01 长期推动力 说起半导体设备,很多人都首先想到阿斯麦。它的EUV光刻机,是7nm以下先进制程必不可少的制造设备,现在已经成为全球半导体制造厂的抢手货。 而且,这种光刻机基本都垄断在阿斯麦手里,商业模式甚至和英伟达之于AI有得一拼,财务数据、股价的表现则最为直观。 大家都知道英伟达之于AI大模型厂商,是卖铲人的角色,没有英伟达的GPU,AI训练和推理就无法高效推进。因为这个角色,英伟达展现出巨大的商业价值和投资价值,商业模式可以说绝无仅有。 循着相同的逻辑,其实对于半导体本身,设备也是卖铲人的逻辑。没有这些高精尖设备,制造商再厉害,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个逻辑阿斯麦已经验证过,并且得到市场的认同。 其实,在中国本土也孕育着不少类似的机会。 这里首先要提到无法回避的问题——国产替代。 自从2018年美国挥舞了制裁大棒,“卡脖子”问题就一直困扰着我们的创新科技。形势已经很清晰,那就是我们必须发展自己的半导体设备产业,这也是半导体设备产业一个非常长期的趋势和支撑逻辑。 尽管在最先进的光刻机方面,国产厂商依然没太多进展,但有赖于政策强力支持,市场的庞大需求,以及设备企业自身的研发投入,国产厂商在刻蚀、薄膜、清洗和炉管等数十种工艺装备,已经实现技术突破和量产应用,工艺覆盖度和市占率大幅提升。 北方华创就是最好的例子。 2017年-2022年,北方华创的营收从22.23亿元增长至146.88 亿元,CAGR为 45.89%,归母净利润从1.26 亿元增长至23.53亿元,CAGR为 79.86%。2023年,公司营收进一步扩大到220.79亿,按年增长50.32%,归母净利润38.99亿,按年增长65.73%。 盈利能力也在稳步提升,整体毛利率从2017的36.59%,上升到2023年的41.1%,净利率的提升则更为明显,从2017年7.53%,上升到2023 年的18.26%。 北方华创2023年新签订单超过300亿元,其中集成电路领域占比超70%,成为国产化趋势最好的注脚。 可以预见,国产化替代这个长期趋势,会持续下去,而随着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会继续受益这个趋势。 02 最直接的动力 根据SEMI数据统计,2023年中国大陆集成电路装备的销售额达到342亿美元,同比增长8%,全球市场份额达到30.3%,创下新高。 这不仅凸显了中国大陆在全球集成电路装备市场中的重要性,也反映了中国大陆市场对集成电路装备需求的强劲动力。而且这种高增长依然持续,当中最大的增量贡献,就是AI。 自从2022年ChatGPT发布后,全球都掀起人工智能热潮。 首先受益的是AI算力基础设施,推动了包括高性能以太网交换机、路由器、先进存储、GPU 等多种半导体硬件的市场需求; 其次是AI终端,以各类消费电子为主。 作为AI的重要载体,消费电子已经开启新周期。过去一年多,各类传统消费电子纷纷搭上AI列车,推出搭载大模型功能的新产品。至今,已经有AI PC、AI手机、AI电视、AI眼镜等新产品推出,有的已经成功推向市场,有的即将推向市场,新一轮的换机潮很快会上演。 最近,一家著名的科技投资机构,基金规模高达486亿美元的Coatue,发布了一份重要报告《Build Index of the Future》,详细阐述了公司对于AI投资的看法和节奏,那就是AI Infra -> Edge AI(硬件) -> AI应用(软件) -> 具身智能。 根据它的判断,目前市场处于AI Infra投资的中期,Edge AI行情的起点。而AI应用还处于热身阶段,具身智能距离商业落地尚有距离。 目前,不管是产业界,还是投资界,都认可一个观点:AI催生的对于半导体的需求,将大于过往的任何一次科技革命,包括移动互联网。 更重要的是,目前AI正处于早期,增长前景很大。 根据大摩的预计,随着市场对AI PC的认可度提升,预计PC市场出货量在2024年和2025年分别达到2.62亿台和2.76亿台;AI PC的市场渗透率将从今年的2%迅速增长至2028年的65%,较此前的预期均有所上调,当渗透率在2025年达到20%时,PC出货量将加速增长。 AI手机方面,Canalys预计2024年全球16%的智能手机出货为AI手机,到2028年,这一比例将激增至54%。受消费者对AI助手和端侧处理等增强功能需求的推动,2023年至2028年间, AI手机市场以63% 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增长。预计这一转变将先出现在高端机型上,然后逐渐为中端智能手机所采用,反映出端侧生成式AI作为更普适性的先进技术渗透整体手机市场的趋势。 不管是传统消费电子的更新换代,还是可能出现的新的AI终端,所催生的下游需求,将直接提升对于半导体制造、设备、材料等中上游的需求,整个半导体产业链都会受益。 各大制造厂商也已经加大了资本开支,抢占这个庞大的产业机会。今年,台积电的资本开支高达280-320亿美元,中芯国际也达到70-80亿美元。 SEMI在其最新的季度《世界晶圆厂预测报告》World Fab Forecast中宣布,全球半导体每月晶圆(WPM)产能在2023年增长5.5%至2960万片后,预计2024年将增长6.4%,2023年中国晶圆产能为760万片/月,同比增长12%,2024年预计中国晶圆产能有望达860万片/月,同比增长13.2%,扩张速度快于全球。 根据TrendForce的数据,2023年中国大陆成熟制程产能的全球占比为29%,得益于国产替代和国内需求的推动,2027年预计中国大陆成熟制程产能的全球占比有望提升至33%。先进制程方面,中国大陆仍在不断升级迭代,为国内半导体设备打开了较为可观的成长空间。 特别需要提及的一点,是国家的政策大礼包在加码。不久前公布的半导体大基金三期,募集规模达到了3440亿元,超出市场预期的3000亿元,表明国家层面对解决半导体领域关键技术瓶颈的决心。而作为半导体关键之中的关键,设备产业预计会获得资金的重点支持。 叠加刚传出的台积电涨价,存储涨价,半导体行业的景气指数正进一步上升。 03 如何高效投资? 虽然半导体行情整体看好,但高效配置才是提升收益率的关键。 从产业链看,半导体产业链可以大致分为上游为半导体设备、材料,为芯片制造提供工具和原材料;中游为半导体制造,包括设计、制造和封测三个环节;下游为半导体应用。 以半导体设备ETF(561980)为例,该ETF紧密跟踪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行业分布上更侧重上游设备、材料等,其中“半导体设备+半导体材料”占比近64%,是目前半导体设备占比最高的主流半导体指数。 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聚焦40只半导体设备、材料等上游产业链公司,权重股包括北方华创、中微公司、中芯国际、韦尔股份等,前十大成份股占比约74%,指数集中度相对较高。 作为半导体链里弹性较高的方向,半导体设备ETF(561980)反弹锐度高,近期表现比较抢眼,6月涨幅9.29%,领涨同类ETF。 截至6月14日,在2019年3季度之前的一轮半导体上行周期区间,聚焦上游设备材料的中证半导指数区间最大涨幅超494%,高于主流半导体全产业链指数,呈现更高弹性特征。 此外,政策也在加大力度支持半导体产业。大基金三期成立,规模为前两期的总和。从过往经验看,大基金一期、二期成立后,半导体板块信心有所提振。 大基金三期的成立,有望充分带动国内半导体产业链的发展,机构预计半导体卡脖子的环节,设备材料依然会是投资重点方向,利好上游国产替代。 综上,相比其他产业,半导体设备行业不仅享有持续的国家支持,还具备较高的业绩兑现能力,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04 结语 从估值上看,国内的半导体行业依然处在底部,很多公司的股价尚未回到2021年的高点,表现相比国外滞后。 不过,国内的优势在于硬件制造和应用软件。 跟移动互联网时代一样,在应用大规模出来的时候,国内才会开启新的景气期。而随着微软发布AI PC、
苹果
发布AI手机,这个景气期的大门正在打开。 最近半导体上游的动向,也充分证明其景气度。国内的晶圆厂12寸开始满载,成熟制程开始预期涨价,封测厂整体稼动率8成左右,半导体国产替代相关订单稳健推进中,二季度表观ASP有望触底,业绩会逐季度改善。 换言之,估值和业绩的双修复,已经开启。向下的空间已经很有限,而向上的空间则很充足。 这一波叠加了传统周期反转,以及新的AI产业革命下的半导体周期,值得所有半导体投资者关注。 而想简单易行地参与半导体领域的投资,半导体设备ETF(561980),不妨多看看。场外投资者也可以通过半导体设备ETF联接(A类:020464,C类:020465)一键配置半导体设备相关公司。
lg
...
格隆汇
2024-06-19
全球新股王诞生!
go
lg
...
司,市值高达3.34万亿美元,接连超越
苹果
和微软,登顶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如果从2022年的低位算起,股价涨幅超过13倍。即使从AI浪潮席卷的2023年初算起,涨幅依然有10倍。 以前都说要寻找10年10倍的股票,但英伟达用不了十年,仅用21个月就实现了这个目标。 2023年前,英伟达市值未曾迈入过万亿美元的门槛,在谷歌、
苹果
和微软等众科技巨头中是黯淡的小弟。 2023年6月,英伟达市值悄悄突破1万亿美元关口。正当华尔街分歧时,2024年2月,英伟达以惊人的速度突破2万亿美元市值大关,创下了从1万亿美元增长至2万亿美元的全球最快纪录。 2024年6月,英伟达市值再次起飞,直接突破3万亿美元大关。从2万亿到3万亿大关的跨越,仅仅只用了不足4个月的时间。 可见,在AI超级浪潮加持下的半导体,毫无疑问已经迎来了周期反转。更重要的是,这次的技术变革,比起过去同类型的变革来得都要猛烈,景气度有望长时间维持,当中的投资机会正在源源不断地释放。 虽然在半导体行业,聚光灯经常给到像英伟达、AMD这样的设计厂商,但其他的细分领域,同样蕴含很好的投资价值,以及优质的标的公司。 其中一个细分赛道,是半导体设备。 01 长期推动力 说起半导体设备,很多人都首先想到阿斯麦。它的EUV光刻机,是7nm以下先进制程必不可少的制造设备,现在已经成为全球半导体制造厂的抢手货。 而且,这种光刻机基本都垄断在阿斯麦手里,商业模式甚至和英伟达之于AI有得一拼,财务数据、股价的表现则最为直观。 大家都知道英伟达之于AI大模型厂商,是卖铲人的角色,没有英伟达的GPU,AI训练和推理就无法高效推进。因为这个角色,英伟达展现出巨大的商业价值和投资价值,商业模式可以说绝无仅有。 循着相同的逻辑,其实对于半导体本身,设备也是卖铲人的逻辑。没有这些高精尖设备,制造商再厉害,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个逻辑阿斯麦已经验证过,并且得到市场的认同。 其实,在中国本土也孕育着不少类似的机会。 这里首先要提到无法回避的问题——国产替代。 自从2018年美国挥舞了制裁大棒,“卡脖子”问题就一直困扰着我们的创新科技。形势已经很清晰,那就是我们必须发展自己的半导体设备产业,这也是半导体设备产业一个非常长期的趋势和支撑逻辑。 尽管在最先进的光刻机方面,国产厂商依然没太多进展,但有赖于政策强力支持,市场的庞大需求,以及设备企业自身的研发投入,国产厂商在刻蚀、薄膜、清洗和炉管等数十种工艺装备,已经实现技术突破和量产应用,工艺覆盖度和市占率大幅提升。 北方华创就是最好的例子。 2017年-2022年,北方华创的营收从22.23亿元增长至146.88 亿元,CAGR为 45.89%,归母净利润从1.26 亿元增长至23.53亿元,CAGR为 79.86%。2023年,公司营收进一步扩大到220.79亿,按年增长50.32%,归母净利润38.99亿,按年增长65.73%。 盈利能力也在稳步提升,整体毛利率从2017的36.59%,上升到2023年的41.1%,净利率的提升则更为明显,从2017年7.53%,上升到2023 年的18.26%。 北方华创2023年新签订单超过300亿元,其中集成电路领域占比超70%,成为国产化趋势最好的注脚。 可以预见,国产化替代这个长期趋势,会持续下去,而随着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会继续受益这个趋势。 02 最直接的动力 根据SEMI数据统计,2023年中国大陆集成电路装备的销售额达到342亿美元,同比增长8%,全球市场份额达到30.3%,创下新高。 这不仅凸显了中国大陆在全球集成电路装备市场中的重要性,也反映了中国大陆市场对集成电路装备需求的强劲动力。而且这种高增长依然持续,当中最大的增量贡献,就是AI。 自从2022年ChatGPT发布后,全球都掀起人工智能热潮。 首先受益的是AI算力基础设施,推动了包括高性能以太网交换机、路由器、先进存储、GPU 等多种半导体硬件的市场需求; 其次是AI终端,以各类消费电子为主。 作为AI的重要载体,消费电子已经开启新周期。过去一年多,各类传统消费电子纷纷搭上AI列车,推出搭载大模型功能的新产品。至今,已经有AI PC、AI手机、AI电视、AI眼镜等新产品推出,有的已经成功推向市场,有的即将推向市场,新一轮的换机潮很快会上演。 最近,一家著名的科技投资机构,基金规模高达486亿美元的Coatue,发布了一份重要报告《Build Index of the Future》,详细阐述了公司对于AI投资的看法和节奏,那就是AI Infra -> Edge AI(硬件) -> AI应用(软件) -> 具身智能。 根据它的判断,目前市场处于AI Infra投资的中期,Edge AI行情的起点。而AI应用还处于热身阶段,具身智能距离商业落地尚有距离。 目前,不管是产业界,还是投资界,都认可一个观点:AI催生的对于半导体的需求,将大于过往的任何一次科技革命,包括移动互联网。 更重要的是,目前AI正处于早期,增长前景很大。 根据大摩的预计,随着市场对AI PC的认可度提升,预计PC市场出货量在2024年和2025年分别达到2.62亿台和2.76亿台;AI PC的市场渗透率将从今年的2%迅速增长至2028年的65%,较此前的预期均有所上调,当渗透率在2025年达到20%时,PC出货量将加速增长。 AI手机方面,Canalys预计2024年全球16%的智能手机出货为AI手机,到2028年,这一比例将激增至54%。受消费者对AI助手和端侧处理等增强功能需求的推动,2023年至2028年间, AI手机市场以63% 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增长。预计这一转变将先出现在高端机型上,然后逐渐为中端智能手机所采用,反映出端侧生成式AI作为更普适性的先进技术渗透整体手机市场的趋势。 不管是传统消费电子的更新换代,还是可能出现的新的AI终端,所催生的下游需求,将直接提升对于半导体制造、设备、材料等中上游的需求,整个半导体产业链都会受益。 各大制造厂商也已经加大了资本开支,抢占这个庞大的产业机会。今年,台积电的资本开支高达280-320亿美元,中芯国际也达到70-80亿美元。 SEMI在其最新的季度《世界晶圆厂预测报告》World Fab Forecast中宣布,全球半导体每月晶圆(WPM)产能在2023年增长5.5%至2960万片后,预计2024年将增长6.4%,2023年中国晶圆产能为760万片/月,同比增长12%,2024年预计中国晶圆产能有望达860万片/月,同比增长13.2%,扩张速度快于全球。 根据TrendForce的数据,2023年中国大陆成熟制程产能的全球占比为29%,得益于国产替代和国内需求的推动,2027年预计中国大陆成熟制程产能的全球占比有望提升至33%。先进制程方面,中国大陆仍在不断升级迭代,为国内半导体设备打开了较为可观的成长空间。 特别需要提及的一点,是国家的政策大礼包在加码。不久前公布的半导体大基金三期,募集规模达到了3440亿元,超出市场预期的3000亿元,表明国家层面对解决半导体领域关键技术瓶颈的决心。而作为半导体关键之中的关键,设备产业预计会获得资金的重点支持。 叠加刚传出的台积电涨价,存储涨价,半导体行业的景气指数正进一步上升。 03 如何高效投资? 虽然半导体行情整体看好,但高效配置才是提升收益率的关键。 从产业链看,半导体产业链可以大致分为上游为半导体设备、材料,为芯片制造提供工具和原材料;中游为半导体制造,包括设计、制造和封测三个环节;下游为半导体应用。 以半导体设备ETF(561980)为例,该ETF紧密跟踪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行业分布上更侧重上游设备、材料等,其中“半导体设备+半导体材料”占比近64%,是目前半导体设备占比最高的主流半导体指数。 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聚焦40只半导体设备、材料等上游产业链公司,权重股包括北方华创、中微公司、中芯国际、韦尔股份等,前十大成份股占比约74%,指数集中度相对较高。 作为半导体链里弹性较高的方向,半导体设备ETF(561980)反弹锐度高,近期表现比较抢眼,6月涨幅9.29%,领涨同类ETF。 截至6月14日,在2019年3季度之前的一轮半导体上行周期区间,聚焦上游设备材料的中证半导指数区间最大涨幅超494%,高于主流半导体全产业链指数,呈现更高弹性特征。 此外,政策也在加大力度支持半导体产业。大基金三期成立,规模为前两期的总和。从过往经验看,大基金一期、二期成立后,半导体板块信心有所提振。 大基金三期的成立,有望充分带动国内半导体产业链的发展,机构预计半导体卡脖子的环节,设备材料依然会是投资重点方向,利好上游国产替代。 综上,相比其他产业,半导体设备行业不仅享有持续的国家支持,还具备较高的业绩兑现能力,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04 结语 从估值上看,国内的半导体行业依然处在底部,很多公司的股价尚未回到2021年的高点,表现相比国外滞后。 不过,国内的优势在于硬件制造和应用软件。 跟移动互联网时代一样,在应用大规模出来的时候,国内才会开启新的景气期。而随着微软发布AI PC、
苹果
发布AI手机,这个景气期的大门正在打开。 最近半导体上游的动向,也充分证明其景气度。国内的晶圆厂12寸开始满载,成熟制程开始预期涨价,封测厂整体稼动率8成左右,半导体国产替代相关订单稳健推进中,二季度表观ASP有望触底,业绩会逐季度改善。 换言之,估值和业绩的双修复,已经开启。向下的空间已经很有限,而向上的空间则很充足。 这一波叠加了传统周期反转,以及新的AI产业革命下的半导体周期,值得所有半导体投资者关注。 而想简单易行地参与半导体领域的投资,半导体设备ETF(561980),不妨多看看。场外投资者也可以通过半导体设备ETF联接(A类:020464,C类:020465)一键配置半导体设备相关公司。
lg
...
格隆汇
2024-06-19
【今日市场前瞻】以太币迎大利好!英镑/美元三连涨
go
lg
...
34兆美元,超越微软的3.32兆美元和
苹果
的3.29兆美元,登顶美股市值第一。 原文链接
lg
...
投资慧眼
2024-06-19
今年,618大促热情大不如以往?分析师指出背后几大原因
go
lg
...
亿元人民币(合1.3782亿美元)。
苹果
在其天猫旗舰店对部分iPhone型号提供高达2300元(318美元)的折扣,以保持与国内竞争对手华为的竞争。 在销售的前几小时内,阿里巴巴表示
苹果
的销售额超过2亿元。竞争对手拼多多的母公司PDD Holdings没有立即回应有关618销售数据的请求。 鉴于低价现在已经成为中国消费者市场的普遍特征,电商平台即使在传统上成功的销售节日中也越来越难以保持客户的参与度。 “说实话,我没有一直关注618,因为购物节实在太多了,”来自杭州的大学生Anita Meng说。 “即使这些节日依然强劲,我的钱包已经瘪了,”她说,并补充她在这次618只买了一件东西——为她哥哥买了一把游戏椅,价格从1200多元降到了1000元(138美元)。
lg
...
欧罗巴
2024-06-19
年内暴涨74%,市值逼近万亿美元!台积电的狂飙之路,华尔街呼声高亢
go
lg
...
英伟达、AMD、英特尔、高通、联发科、
苹果
及谷歌)包揽了全部产能,预期订单满至2026年。 因此,台积电计划针对3nm、5nm涨价。其中,3nm晶圆的价格提高5%以上,而2025年度先进封装报价也将上涨10~20%。 花旗分析师预测,若台积电在2025年度涨价5%-10%,将带来约3%-6%的营收成长。 华尔街呼声高亢 全球半导体市场正热火朝天。 SEMI最新报告指出,为了跟上芯片需求持续增长的步伐,全球半导体晶圆厂产能预计2024年增长6%,2025年增长7%,达到每月晶圆产能3370万片的历史新高(以8英寸当量计算)。 5纳米及以下节点的产能预计在2024年将增长13%,这主要受数据中心训练、推理和前沿设备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驱动。 为了提高处理效率,包括英特尔、三星和台积电在内的芯片制造商准备开始生产2nm GAA芯片,在2025年将总的先进产能增长率提高17%。 眼下,华尔街投行对台积电的看涨情绪高涨。 理由是,随着人工智能需求的激增,2025年可能出现的价格上涨将推高台积电的盈利。 本周,多个投行纷纷上调了台积电的目标价。 摩根大通将其人工智能收入预期上调至2028年总销售额的35%;花旗集团则将其目标股价上调了12%,理由是盈利前景更为强劲。 高盛则预计,台积电的3纳米和5纳米芯片制造价格将以“低个位数百分比”上涨,并将其12个月目标价上调19%,至1160元新台币。分析师表示: “我们现在看到,在围绕人工智能的积极情绪日益高涨的情况下,台积电的风险回报更具吸引力。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扩散,我们认为台积电是主要受益者之一。” 与此同时,“木头姐”凯茜·伍德连续在买入台积电美国存托凭证(ADR)。 周二,其旗下基金(ARKW)购买了3316股台积电股票,价值595852美元;此前一天,该基金购买了价值530万美元的台积电股票。
lg
...
格隆汇
2024-06-19
上一页
1
•••
649
650
651
652
653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最新重量级表态!美财长贝森特:下轮中美贸易谈判料有“相当大的突破”
lg
...
外汇市场重大信号!美国政府停摆后美元怎么走?预测最准分析师这样说
lg
...
【黄金收评】究竟发生了什么!?金价惊人巨震近78美元 接下来如何交易?
lg
...
中美突发!中国对美国提出严正交涉 向驻香港总领事提出“四不”要求
lg
...
中国突传重磅!路透独家:马来西亚和中国讨论合资建稀土加工厂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33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