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资金积极布局,港股医药ETF(159718.SZ)跌0.58%
go
lg
...
康、海吉亚医疗、远大医药等跟跌。本周一
药
明
生物
(02269.HK)下调业绩指引后,医药板块持续走低,周跌幅近9%创年度之最。与此同时,资金积极布局,港股医药ETF(159718.SZ)近5天有4天获资金净流入,合计流入788万元。 图片来源:Wind,截至2023年12月8日 港股医药ETF(159718.SZ)紧密跟踪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930965.CSI)从港股通范围内选取50只流动性较好、市值较大的医疗卫生行业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囊括港股医药龙头,70%权重集中在创新药产业链。 从估值层面来看,港股医药ETF跟踪的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仅16.87倍,处于近1年6.05%的分位,即估值低于近1年93.95%以上的时间,处于历史低位。 德邦证券研报指出,从减肥药到大品种,包括现在的各类主题投资(基因编辑、出海、流感等),符合我们当前海外映射+产业周期的判断。这些主题的表现有望带动医药整体情绪回暖,考虑到低估值和24年增长确定性较强,我们看多医药,医药24年大概率会百花齐放。考虑到政策新周期和行业确定性增长,以及当前全基对医药配置诉求很强,但仓位仍然不高,我们认为医药需战略加仓配置。相关产品港股医药ETF(159718)及其联接基金(A类:019598, C类:019599)。 本条资讯来源界面有连云,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提供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12-08
医药行情冰点,恒生医药ETF(159892)回落至年内低位,
药
明
生物
自高位跌去80%
go
lg
...
药
明
生物
2023年12月4日发布公告后股价再度大幅下挫,自21年140元的高位回落幅度近80%,当前股价不足30元。受龙头影响,CXO板块整体情绪低迷,持仓
药
明
生物
、康龙化成的恒生医药ETF(159892)大幅回落,再度跌至年内低位区域。 当前市场热点轮动频繁,结构化行情延续。随着医药板块的持续调整,资金开启逆势加仓模式,恒生医药ETF(159892)已连续4日获得资金净买入,2023年份额增长率超550%。 西部证券认为,国产仿制药、创新药相继获得国际大药企、美国 FDA 的认可,表明我国药品行业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同时也打开了我国药品行业的成长空间。 相关ETF:生物科技ETF(516500)、医药卫生ETF(510660)、医疗器械ETF(待上市:562600) 本条资讯来源界面有连云,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提供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12-08
港股通医药ETF(159776):资金布局意愿显著,生物医药或迎困境反转
go
lg
...
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百济神州、信达生物、
药
明
生物
、石药集团、京东健康等,前十大权重股比重合计约为57.02%。(数据来源:中证指数公司,指数成份股不代表个股推荐) 图片来源:中证指数公司,截至2023年12月7日 国盛证券认为,医药板块或迎困境反转。1)当前医药相对估值近期有所修复,但仍小于-0.5倍标准差,不到历史中枢水平;2)医药未来2年分析师景气指数向上突破10%,历史上景气度为正的时段,医药板块均获得较高超额收益,当前才刚刚开始兑现;3)医药趋势指标近期向上突破0轴,迎来拐点,趋势有望持续;4)医药拥挤度从底部有所回升,但当前仍小于0.5倍标准差,当前交易并不拥挤。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HKD)(930965.CSI)行业分布覆盖创新药、医药商业、CXO、医疗器械、中药等多个重要医药赛道,优势布局创新成长、自主可控、场景复苏三大医药主线。此外,由于市场制度不同,港股允许符合条件但尚未盈利或无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因而有较多创新药企选择在港股完成上市,标的稀缺性较强,对我国创新药板块的表征能力较强。因此,跟踪港股通医药指数C的港股通医药ETF(159776)或存在差异化投资价值。 本条资讯来源界面有连云,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提供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12-08
十年估值低位,倒计时一天!医疗器械ETF(562600)将重磅上市
go
lg
...
信号,医疗反腐影响淡化、加速行业出清,
药
明
生物
已经带动了一轮的利空情绪释放,相关板块估值回落至低点。整体来看,市场情绪与行业基本面均有望迎来拐点。 以医疗器械指数(H30217.CSI)为例,指数PE已回落至近10年29.35%分位数,处于相对低位,从指数点位来看,当前点位(11571.31)相较于2021年7月1日高点(23012.97)跌幅近50%。2023年12月11日,下周一医疗器械ETF(562600)即将重磅上市,在当前位置发行,处于相对左侧区域,为市场提供了一个低位布局医疗器械赛道的ETF工具。 图片来源:Wind 政策端,长期来看集采带给行业的压力减缓,鼓励创新的导向明确,降价幅度偏向温和。需求端来看,老龄化和国产替代、出海是支撑医疗需求的主要逻辑,医保的跨市支付等也使得二三线医院加速更新器械设备。当前进口设备占比、成本较高,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方正证券认为,多年来,国家出台系列政策鼓励创新型、高端化医疗器械发展,持续完善产品审批注册流程,优化市场发展环境,并有带量采购、DRG/DIP 模式等加速国产医疗器械产品的推广和进口替代进程, 国产企业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持续寻求新的机遇。 在当前医药情绪冰点,但整体环境有望转好的背景下,恒生医药ETF(159892)、生物科技ETF(516500)等市场热度也逐步提升。 本条资讯来源界面有连云,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提供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12-08
恒生医疗ETF(513060)近一月回调超12%,药师帮涨近18%,公司近日持续回购股份
go
lg
...
博安生物、方达控股、医脉通均跌超6%,
药
明
生物
、百济神州、药明康德、石药集团、复星医药均下跌。药师帮逆市大涨19%,加科思-B、康诺亚涨-B超3%,平安好医生、先健科技跟涨。 消息面上,药师帮于2023年11月22日、29日、30日分别于市场上购回公司股份,累计购回27万股,总代价超529万港元,购回的股份用于满足根据股份激励计划授出的奖励。董事会认为,公司目前的股价低于内在价值,没有充分反映公司业务前景,因此为受托人于市场上购回本公司股份以补充信托基金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此外,港股创新药龙头
药
明
生物
昨日公告,12月6日公告,公司获准于港交所购回最多4.248亿股股份,占于股东周年大会当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回购金额不超过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3亿元)。业内人士点评称,
药
明
生物
一直被视为CXO行业风向标,而12月4日发布的《业务更新》显示,公司的药物开发(D)和生产(M)两大核心业务呈现下滑态势。12月4日和5日两个交易日,
药
明
生物
连续大跌。 纵观整个医药行业,国开证券表示,2023 年,虽医药行业整体小幅下跌,但进入4 季度,行业指数在下探至公共卫生防控以来后的低点后实现小幅反弹,虽后期再次下探,但再次快速反弹,未延续前三季度单边下跌态势,整体显示医药行业在经历长达2 年半的调整后,底部基本确定。我们认为,前期影响行业表现的多因素,如价格政策、业绩、估值、持仓等均迎来明显改善,建议关注2024 年医药行业的市场表现机会。 兴业证券研报指出,创新+国际化,打开医药生物行业成长空间。产业端,技术创新迭代、新需求不断释放,为行业长期增长提供不竭动力。市场端,国内需求稳步复苏,国际市场海阔凭鱼跃,差异化“中国创新”即将从临床陆续走向商业化,建议关注中国医药生物产业国际化全面升级下的新投资机遇。 本条资讯来源界面有连云,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提供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12-07
创新药探底回升!行业确定性显著
go
lg
...
投相对活跃。 消息面上,港股创新药龙头
药
明
生物
于近日公告,根据购回授权,公司获准于香港交易所购回最多4.25亿股股份,占于股东周年大会当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此举或将弥补此前“PPT”重创,再次稳定市场信心。 创新药行业调整充分,确定性趋势显著 2023年年初至今(截至12月6日),申万医药行业指数下跌约 4.5%,涨跌幅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4位。 前三季度,医药行业指数基本呈现单边下跌行情,进入四季度,行业指数在下探至疫情以来后的低点后实现小幅反弹,虽后期再次下探,但再次小幅快速反弹,未延续前三季度单边下跌态势,整体显示医药行业在经历长达 2 年半的调整后,底部基本确定,四季度市场在政策、业绩、预期等多方面出现边际向好迹象时,出现了止跌企稳迹象。 创新药沪港深ETF (517380)紧密跟踪恒生沪深港创新药50指数 (HSSSHID.HI),该指数囊括50只在沪、深、港上市,研发投入相对较高且动量表现相对较佳的创新药业相关股票,旨在追踪促进创新药发展的龙头公司。 从指数表现看,医药行业自2021年6月初开始调整,已历经2年半的时间,调整原因包括医保、集采、创新药等医药政策影响、前期累积的涨幅过大、估值及业绩等均需要消化、疫情后常规诊疗需要时间恢复、宏观经济和消费复苏影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影响等。 经过较长时间调整后,在目前时间节点,上述影响因素已呈现较明显的改善迹象。且通过近几年行业低谷期的调整,行业确定性趋势越来越显著:创新已成确定性发展趋势、医保价格谈判在常态化机制下逐步优化、集采等价格边际影响有望减弱、国际化道路逐渐明晰、商业化落地速度加快且美联储加息周期获奖结束。建议继续关注行业的配置性机会和景气度确定的细分领域。 与此同时,行业整体估值虽有所提升,但仍处于十年以来较低位置。虽四季度医药有所反弹,但与近 10 年行业整体估值比,目前行业的估值,无论是绝对还是相对估值都处于历史底部区间。从中长期看,行业的需求确定且刚性,受益于老龄化进程、创新、消费复苏等因素推动,估值水平未来仍有一定的上行空间。 药品行业的发展以产品驱动,良好的管理+领先的产品+优秀的渠道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大型盈利药企在管理和渠道方面有更加丰富的积淀,目前产品创新能力也初见成果。 此轮行情推动力回归至产业技术及终端需求,基本面可验证性强,行情具备行稳致远特征。国内创新药产业初步建设完成了相对完善的集政策、人才、资本三大要素创新生态系统,制度根本性变革和系统的成功建设带动生产要素快速集合,后续产业结构得以重塑产业运行至研发升级,创新求真,国际融合阶段,创新主体竞争格局从草莽时代的混沌走向分化。 长江证券观点:短期来看,出海或是国内药企打开局面的一剂良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统计,2018-2022 年我国医疗器械出口整体呈增长态势,年均同比增长率达 8.7%。与此同时,2022 年国内主流器械和制药公司海外收入平均占比仅为 32%和 21%,提升空间巨大。长期来看,国产创新升级有望开启药企第二增长曲线,也为提升国际市场份额打下基础。而作为国产创新升级的两大要素,技术突破和产业链管理均是关键。投资逻辑上,在出海从“选择项”变成“必选项”的背景下,看好核心产品具有国际化潜力、积极把握机遇的医疗制造企业。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看好具备研发和上下游整合能力的医疗制造企业。 天弘恒生沪深港创新药精选50ETF (517380)基金经理贺雨轩:A股与港股上市的创新药企合并来看才是中国创新药产业的完整生态,产品所跟踪的指数港股占比约31%,大多数时间里,沪深港三地上市的成分股占比约各1/3,相对均衡。从严格定义来讲,创新药实际不会受到集采影响,因为国内的集采主要面向完全一致的仿制药,例如对于国内已经获批上市的PD-1药物,已经可以视为充分竞争的市场,无需集采过度下压其价格。可关注恒生沪深港创新药精选50ETF联接基金A(014564) C(014565)。 风险提示:文中客观展示指数成分股不作为推介。购买基金前请认真阅读基金产品法律文件,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可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需承担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
lg
...
金融界
2023-12-07
港股午评:恒指跌1.46% 科指跌1.79%
go
lg
...
,天齐锂业涨近3%,万国数据跌超5%,
药
明
生物
跌超4%,快手、招商银行跌超3%。
lg
...
金融界
2023-12-07
港股通医药ETF(159776)早盘换手率近10%,呼吸道感染盛行或带来产业发展机遇
go
lg
...
6日,该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百济神州、
药
明
生物
、信达生物、石药集团、京东健康等,前十大权重股比重合计约为57.36%。(数据来源:中证指数公司,指数成份股不代表个股推荐) 图片来源:中证指数公司,截至2023年12月6日 消息面上,2023年11月26日,国家相关部门举行新闻发布会,提及近期呼吸道感染病以流感为主,但同时还有鼻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我国急性呼吸道疾病持续上升与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叠加有关。因此,及时检测相关病毒、对症治疗需求迫切。 太平洋证券认为,抗原自测产品可以帮助疑似病例实现居家早筛,简单方便、可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且新冠后居民自测意识逐渐养成,对抗原自测产品的接受度较高。因此,抗原自测产品有望在呼吸道感染盛行的环境中受益。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HKD)(930965.CSI)行业分布覆盖创新药、医药商业、CXO、医疗器械、中药等多个重要医药赛道,优势布局创新成长、自主可控、场景复苏三大医药主线。此外,由于市场制度不同,港股允许符合条件但尚未盈利或无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因而有较多创新药企选择在港股完成上市,标的稀缺性较强,对我国创新药板块的表征能力较强。因此,跟踪港股通医药指数C的港股通医药ETF(159776)或存在差异化投资价值。 本条资讯来源界面有连云,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提供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12-07
港股医药5连跌!恒生医药ETF(159892)跌近2%,持续高溢价!
go
lg
...
中持续溢价。 自2023年12月4日,
药
明
生物
带动板块集体下挫后,市场对医药板块情绪较为低迷。在当前年末临近的时点,展望2024年投资机会,机构认为机会仍在。 浙商证券认为,行业基本面层面,2024年各细分领域进入经营效率改善的周期,创新药械,诊疗复苏下的服务/药店,医药配套等环节或迎来更好发展窗口,同时创新产品持续商业化,产能释放(CXO,血液制品)或带来更快的增长窗口。 相关ETF:恒生医药ETF(159892)、生物科技ETF(516500)、医药卫生ETF(510660)、医疗器械ETF(待上市:562600)。 本条资讯来源界面有连云,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提供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12-07
恒生指数跌超1%
go
lg
...
恒生指数跌超1%,恒指现跌1.28%,
药
明
生物
、招商银行跌超4%。
lg
...
金融界
2023-12-07
上一页
1
•••
184
185
186
187
188
•••
245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彭博独家爆料道中国政府重磅计划 或有助加快清理4.08亿平方米房市过剩库存
lg
...
中国经济突传坏消息!彭博:中国经济活动大幅放缓 关键指标令人失望
lg
...
重大转向:普京-特朗普会晤倒计时!中国经济传坏消息,今日别忘了“恐怖数据”
lg
...
【直击亚市】特朗普贸易战开始冲击中国!PPI数据给100%降息泼冷水,日元领涨
lg
...
路透:中国又一位高级外交官被拘留问话!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