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涨停潮,算力赢麻了!大单持续来袭,一家15亿市值新三板公司签了37亿
go
lg
...
等业务。 近年来,蓝耘科技向算力转型,
营
收
主要来源于算力云解决方案、GPU算力云服务。 此前,蓝耘科技曾表示,GPU算力服务市场迎来加速发展,未来市场空间巨大。近年来,GPU在AI训练、推理、视觉特效和渲染、工业仿真、大规模科学计算、高速视频编解码及教科研等计算密集型场景的应用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这将是公司重点服务的场景。 去年11月,蓝耘科技宣布与杭钢数科、浙文互联、京源云计算等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全面深化合作。 其中,浙文互联为A股公司,杭钢数科为杭钢股份旗下公司,京源云计算为京源环保控股子公司。 同月,蓝耘科技还发布蓝耘智算云平台元生代。 受益于转型的成功,蓝耘科技目前虽还未公布年报,但去年上半年的业绩出现大爆发。 去年上半年,蓝耘科技实现
营
收
5.36亿元,同比增长289.35%,一举超过了2023年全年的
营
收
4.09亿元;归母净利润4827.93万元,同比增长119.29%。 2020年-2023年,蓝耘科技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3306.35万元、4180.16万元、4297.77万元、5128.17万元,同比增长92.68%、26.43%、2.81%、19.32%。
lg
...
格隆汇
03-06 11:40
迈威尔业绩超预期,股价为何暴跌?
go
lg
...
据显示,迈威尔科技2025财年第四季度
营
收
年增27%至18.2亿美元,超过18亿美元的预期;整后每股收益达60美分,高于分析师预期的59美分。 该公司预计下一季销售额约18.8亿美元,与分析师的平均预期一致,但是低于乐观预测值20亿美元,这可能是导致其股价下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Stifel Financial Corp.的分析师Tore Svanberg在一份报告中表示:「过去几周,投资人对AI股票已经非常紧张,而迈威尔的报告可能无助于平息这些紧张情绪」。 原文链接
lg
...
TradingKey
03-06 11:30
CrowdStrike绩后股价暴跌难掩机构信心 华尔街齐声唱多
go
lg
...
告其 2025 财年第四季度收益强劲,
营
收
和利润均超出预期,“但将被华尔街看好的 2026 财年指引所掩盖”,因为该公司将使用更高的非 GAAP 税率来确定非 GAAP 净收入/非 GAAP 每股净收入,以便在 2026 财年及以后的中期报告期间提供更好的一致性。 艾夫斯和他的团队指出,尽管公司在 IT 中断后仍面临持续的影响,但总体而言,CrowdStrike 已开始从去年夏天的事件中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交易的完成速度也开始快于预期。 分析师指出,最初人们认为该公司将在此次停电事件的影响下损失大量续约/新业务,但总留存率仍保持在 97% 以上。分析师指出,影响更多地体现在销售周期上,销售周期在结束客户承诺方案 (CCP) 计划的同时继续逐季改善,因为 CrowdStrike 对 2026 财年充满信心,净新 ARR 年度经常性收入 (NNARR) 将在下半年重新加速。 美银证券重申对CrowdStrike 的“买入”评级和 420 美元的目标价。 以塔尔·利安尼为首的分析师表示,“业绩强劲”,ARR/收入增长率分别为 24%/25%,而华尔街预期为 20%/22%。 然而,分析师也指出了一些薄弱领域,包括——净收入保留率(NRR)继续减速,排除 CCP 的影响,净新 ARR增长率为 -1%,这两者都表明维持上涨势头存在一些困难。 分析师指出,营业利润率指引比华尔街预期低近 400 个基点,部分原因是营业费用增加以及 SBC 会计核算方式的变更。其中一些费用与更大的 Flex 交易和与 CCP 计划相关的费用有关,而会计核算方式的变更使 CrowdStrike 与同行的会计惯例保持一致。 利安尼和他的团队表示,他们已经标记了这些风险因素,但核心基本面依然强劲,他们预计 ARR 增长将在今年下半年重新加速。 杰富瑞维持对 CrowdStrike 的“买入”评级,目标价为 425 美元。 以约瑟夫·加洛为首的分析师表示,CrowdStrike 公布第四季度 ARR 同比增长 23%,略高于预期,但由于近期自由现金流 (FCF) 的不确定性以及 CCP 阻力导致的营业收入指引差于预期,导致股价下跌。 加洛和他的团队表示:“尽管风险在于客户最终是否真的会为免费模块付费,但我们对 CRWD 的市场地位充满信心,相信它将推动 F2H26 NNARR 加速发展。” 瑞穗重申其“跑赢大盘”评级,但将其目标价从 450 美元下调至 410 美元。 分析师表示,积极的方面包括 CrowdStrike 比他们预期的更早结束了 CCP,分析师认为这为下半年财报的加速铺平了道路。他们补充说,Falcon Flex 的采用也正在发生改变。
lg
...
金融界
03-06 11:29
双轮驱动下的狂飙与暗礁:拆解海天股份25%利润增长背后的攻守道
go
lg
...
翻开财报,污水处理业务以9.23亿元
营
收
、50.75%的毛利率稳坐头把交椅。这一成绩得益于年内多个项目的调价落地和产能释放——出水量突破3.3万立方米,增长11.07%。 更值得关注的是垃圾焚烧发电板块的异军突起。该业务收入同比暴涨130%,毛利率从上年近乎亏损跃升至45.49%,增长增加 46.83%,成为利润增长的新引擎。这种“传统水务+新兴固废”的双轮驱动模式,正在改写公司的增长叙事。 供水业务虽受产销差率优化影响收入微降,但通过智慧水务系统对管网漏损的精准控制,将成本增幅压缩至2.4%,维持了48.67%的高毛利率。这种“量减利稳”的表现,折射出公司运营效率的提升。特别是在天府新区试点落地的直饮水项目,项目采用“管道直饮+终端净水”双模式,为传统供水业务打开了高端化转型的想象空间。 战略纵深:从区域龙头到全国布局的野望 如果说业绩增长是果,那么战略布局的调整才是因。年内对四川上实生态环境的股权收购,不仅让垃圾焚烧日处理能力上升,更通过与康恒环境的技术合作,在炉排炉工艺领域建立起竞争壁垒。财报显示,固废板块收入占比已从2023年的2.1%跃升至4.16%。值得注意的是,上实项目采用的“热电联产”模式,将焚烧余热供给周边工业园区,这种业务结构的优化,正在淡化其“区域性水务公司”的标签。 跨区域扩张的步伐同样坚定。在深耕川内市场的同时,也再不断拓展省外市场,通过“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组合模式,将政府支付占比降低,剩余部分实现市场化收益,这种模式推动省外收入同比增长29.38%,毛利率提升至52.01%,显著高于省内业务的47.96%。在光伏废水处理领域,与石化实业集团的战略合作,“环保+新能源”的跨界尝试,或将重塑公司的估值逻辑。 财务暗礁:高增长下的平衡难题 耀眼增长背后,财报中的风险信号同样不容忽视。应收账款余额攀升至9.81亿元,同比激增33.53%,相当于全年
营
收
的64.6%。尽管公司解释为“政府结算周期调整”,但在地方财政承压的大环境下,这种高度依赖政府支付的商业模式正面临考验。值得肯定的是,通过设立专门的清收工作办公室,海天股份也在把握机遇积极推进应收账款的回收工作,此外,年内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提升至4.57亿元,同比大增41%,显示出现金流管理能力的改善。 另一个矛盾点在于研发投入的收缩。全年研发费用仅226万元,同比腰斩,研发人员从32人精简至16人。这与年报中19项在研项目、7项新获专利的表述形成微妙反差。究其原因,公司更倾向于“应用型创新”,这种“重应用、轻研发”的策略可能埋下隐患:在膜技术、污泥资源化等前沿领域,公司尚未形成核心专利池,未来或面临技术替代风险。 未来棋局:在机遇与风险间寻找平衡点 站在新的发展节点,海天股份的突围路径逐渐清晰。直饮水业务的快速铺开正在改写传统供水企业的估值模型——随着上实项目剩余70%股权收购完成,垃圾焚烧发电产能的持续释放则为业绩增长提供确定性。 但硬币的另一面,挑战同样严峻。应收账款高企带来的资金周转压力已反映在筹资活动现金流上。跨区域扩张中的管理半径挑战也逐渐显现,环保行业愈发激烈的竞标环境正在压缩利润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战略重心的微妙调整。拟收购贺利氏光伏银浆资产的重大重组暴露出向新能源领域延伸的野心,在海天股份看来,光伏银浆是光伏电池乃至整个光伏产品的关键材料,具有“长期不可替代性”,隶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是典型的“新质生产力”产业,与当前政策支持的并购方向高度契合。这种战略既可能打开新的增长极,也可能分散有限资源。如何在环保主业的深耕与新兴领域的开拓间找到平衡,将是决定其能否突破区域龙头天花板的关键。 结语:区域龙头的转型样本价值 海天股份的2024年财报,像一面多棱镜,既折射出区域环保企业转型升级的典型路径,也暴露出行业面临的共性挑战。当污水处理单价逼近政策天花板,当地方支付能力遭遇财政约束,单纯依赖规模扩张的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公司通过产业链延伸和跨界并购寻找破局点,这种尝试本身已值得肯定。 但转型从来不是单行道。直饮水业务需要突破用户付费习惯的桎梏,固废处理要应对国补退坡的冲击,智慧水务更需证明其规模化复制的可行性,跨界光伏更是需要时间来验证。在这些领域,海天股份的探索或许能为同行提供参考——“特许经营+增值服务”模式,高质量的管道直饮水服务,在竞争激烈的供水市场中实现差异化。 对于这样一家处于转型深水区的企业,市场的耐心与企业的定力或将共同书写下一阶段的答卷。当行业从“跑马圈地”进入“精耕细作”时代,海天股份的实践或许能回答一个更根本的问题:区域环保企业,如何在巨头环伺中走出差异化生存之路?答案,或许就藏在下一份财报的细节里。
lg
...
证券之星
03-06 11:19
博纳影业连亏背后:大片模式折戟,股东加速“撤退”
go
lg
...
半年报显示,电影投资业务虽然在博纳影业
营
收
中占比仅为23%,却为博纳影业贡献了72.8%的净利润,是博纳影业的核心利润引擎。 凭借独特的“主旋律+重工业”商业大片模式,博纳影业曾经打造了如《湄公河行动》、《长津湖》等诸多脍炙人口佳作。其2021年推出的《长津湖》总票房高达57.72亿元。然而2021年之后,这种题材过度单一、形式缺少新意的类型片越来越难吸年轻观众。博纳影业这一发展模式遭遇瓶颈。 财报显示,博纳影业2023年电影投资业务亏损高达2.968亿元。2024年主推的几部大制作电影也亏损严重。其中,号称年度投资最大的国产电影《蛟龙行动》投资约10亿元,实际收回票房仅3.54亿元。电影《传说》、《红楼梦之金玉良缘》两部电影制作宣发预算合计约5.3亿元,但票房加起来尚未能突破1亿元。 证券之星注意到,在票房收入不及预期的同时,受商业大片制作与宣发成本高昂以及影院固定成本高企等因素影响,博纳影业的毛利率下滑严重。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整体毛利率降至-2.6%。 在博纳影业老板于冬看来,营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持续不断地推出头部大片。但大片往往是大制作,不仅占据了电影公司大量资金,还会对现金流造成负担。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60.01%。公司账面上货币资金虽有17.16亿元,但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仅3.429亿元,待还短期借款为7.425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12.72亿元,短债偿还压力巨大。 值得一提的是,在内容多元化创新方面,博纳影业2024年也做了诸多努力,包括参与出品战争题材长剧集《上甘岭》,与抖音联合出品AI叙事科幻短剧《三星堆:未来启示录》等。以上作品虽然口碑和传播数据尚可,但尚未能为公司贡献实质利润。 市值较高点缩水六成 据悉,2022年8月18日,博纳影业以5.03元/股的发行价在A股上市,首日股价收涨43.94%,股价最高一度达到15.23元/股。此后,博纳股价就开始走下坡路。截至3月5日收盘,博纳影业股价报收4.77元/股,公司市值约为65.56亿元,相较2022年8月股价峰值时期近200亿元的公司市值,已经缩水超六成。 股价缩水背后,博纳影业股东频频减持削减了市场信心。 博纳影业3月5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西藏和合已于近期完成减持3688.9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6838%。本次权益变动后,西藏和合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股份6829.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9686%(剔除公司最新披露回购专用账户中的股份数量后占比为5.0000%),不再是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 证券之星注意到,西藏和合是博纳影业的核心股东之一,在2022年博纳影业上市时,西藏和合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博纳影业股份高达12.9%,此后三年内多次减持。 公告同时披露,合计持有博纳影业10.62%股份的股东中信证券投资及其一致行动人也于近期减持公司股份475.5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3459%。减持后,中信证券投资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2781%。中信证券及其一致行动人在博纳影业上市前合计持股比例曾高达13.28%,此后数次减持。 业内人士指出,博纳影业大股东频频撤退,很大程度上与其业绩长期承压有关。 在股权质押方面,截至2月7日,博纳影业实控人于冬及其一致行动人西藏祥川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计质押公司股份1.63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1.88%。 值得一提的是,近一年博纳影业高管层持续动荡。诸如,公司发布2024年业绩预亏公告的同日,博纳影业的董事高愈湘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非执行董事职务及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及子公司任何职务。(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刘浩浩)
lg
...
证券之星
03-06 11:09
迈威尔科技:再给 AI“泼冷水”,ASIC 拉响了警报
go
lg
...
ell 在 2025 财年第四季度实现
营
收
18.2 亿美元,同比增长 27.4%,符合市场预期(18 亿美元)。季度收入增长,主要来自于 ASIC 及数据中心业务的带动。迈威尔科技 Marvell 在 2025 财年第四季度实现净利润 2 亿美元,实现转正。若剔除收购摊销等影响后,公司本季度实现调整后的经营面利润 3.9 亿美元(上季度为 2.16 亿美元)。 2、具体业务细分:数据中心是最大增长点。从$迈威尔科技(MRVL.US) 的分项业务情况看,在 AI 需求持续增长的带动下,公司数据中心业务占比已经提升至 7 成以上。 1)数据中心业务:本季度
营
收
13.66 亿美元,同比增长 78.5%。公司数据中心业务增长,主要是受 AISC 及光模块 DSP 芯片增长的带动。其中本季度公司 AI 业务收入达 7 亿美元左右,主要是亚马逊等客户定制 ASIC 等产品需求增长的带动; 2)企业网络及运营商基建业务:本季度两项业务收入分别为 1.71 亿美元和 1.06 亿美元,同比跌幅收窄的同时,环比都有两位数的增长,两项业务都出现回暖复苏的迹象; 3)消费电子及汽车/工业:本季度两项业务收入分别为 0.89 亿美元和 0.86 亿美元。从细分业务来看,汽车业务仍维持增长,但消费电子和工业类产品都相对低迷。 3、迈威尔科技 Marvell 业绩指引:2026 财年第一季度预期收入 18.8 亿美元左右,市场预期(18.7 亿美元),公司预期 2026 财年第一季度的 GAAP 毛利率为 50.5%,市场预期(50%)。 海豚君整体观点:财报数据还行,而指引又加深了对 AI 成长性的担心 迈威尔科技 Marvell 本季度
营
收
端实现两位数增长,达到了市场预期,这主要是受数据中心及 AI 需求的增长带来。由于公司上季度受收购摊销、重组费用等因素影响,毛利率出现大幅下滑。如果剔除该影响,公司本季度的毛利率也是稳中有升的。 从具体业务来看,受益于亚马逊等定制 ASIC 需求及光电产品的带动,公司本季度数据中心业务同比实现了 78.5% 的增长,是公司主要增长点。传统业务中的企业网络和运营商基建也出现了回暖复苏的表现。 然而市场对于公司最关心的是 AI 业务的表现:海豚君估算公司本季度数据中心业务 13.66 亿美元的收入中,AI 部分贡献了 7 亿美元左右收入(其中定制 ASIC 收入大约贡献了 3.4 亿美元),环比增长 30-40%。因此,本季度 AI 业务如期增长,还是不错的。 然后结合公司下季度的指引后,推测出公司下季度 AI 业务的增长将出现明显放缓。由于下季度公司企业网络及基建业务将继续回暖复苏,因而数据中心业务提供的增量将更少。海豚君推测公司下季度 AI 业务收入仅为 8 亿美元左右,其中 ASIC 收入大约在 4 亿美元左右,环比增长将直接回落至 20% 以下。 由于云服务大厂在 2025 年的资本开支呈现 “前低后高” 的趋势,市场也将公司大客户亚马逊的关注度从 Trainium 2 转向 Trainium 3。在本次财报前,市场已经有公司 CoWoS 订单削减和 Trainium 3 产品面临 Alchip 的激烈竞争的消息。然而,公司的下季度指引,无疑将进一步加剧市场对公司 AI 成长性的担心。 虽然公司也重申了 2026 财年的 AI 收入将超过此前 25 亿美元的指引预期,但买方普遍已经将公司 AI 收入的预期提高到了 35 亿美元左右。但公司给出下季度 AI 业务这样的预期表现,将在一定程度上动摇市场对公司 AI 及 ASIC 业务的信心。 当下的迈威尔科技 Marvell,市场更关注的是,公司对于 AI 业务的预期表现、ASIC 客户的产品进展情况,电话会纪要海豚君会在长桥 App 上随后发出,建议重点关注。 海豚君对迈威尔科技 Marvell(MRVL.O) 财报的具体分析,详见下文: 一、迈威尔科技 Marvell 业务 迈威尔科技 Marvell 公司凭借存储技术起家,后续通过一系列的 “外延并购” 实现业务拓展,数据中心业务已经成为公司最大的收入来源。 具体业务情况: 1)数据中心业务(75% 左右):高成长业务,受益于数据中心及 ASIC 需求的推动,是当前市场最主要的关注点。业务中包括 SSD 控制器、高端以太网交换机(Innovium)及定制 ASIC 业务(亚马逊 AWS 等定制化芯片),主要应用于云服务器、边缘计算等场景; 2)其他业务(25% 左右):传统业务,受 5G 大规模基建及下游需求的影响较大。①企业网络及运营商基础设施业务在 5G 大规模基建后,出现明显回落;②消费电子业务受下游电子产品及家庭宽带等需求影响;③汽车与工业受车联网等需求带动,但占比较小。 二、迈威尔科技 Marvell 的核心数据 2.1 收入端 迈威尔科技 Marvell 在 2025 财年第四季度实现
营
收
18.17 亿美元,同比增长 27.4%,市场预期(18 亿美元)。公司本季度的
营
收
增长主要来自于数据中心及 AI 收入的带动。此前,公司已经与亚马逊签订了 5 年的合作协议。本季度亚马逊 Trainium 2、谷歌 Axion 的量产加速,为公司收入端提供了增量。 2.2 毛利端 迈威尔科技 Marvell 在 2025 财年第四季度实现毛利 9.17 亿美元,同比增加 38.1%。其中 Marvell 在本季度的毛利率为 50.5%,明显回升。 公司上季度毛利率的大幅下滑,主要是受收购资产摊销等方面影响。而如果剔除该影响后,公司上季度调整后的毛利率回到了 59.4%。而本季度调整后的毛利率为 59.5%,稳中有升,主要是受益于本季度传统业务的回暖。 2.3 经营费用 迈威尔科技 Marvell 在 2025 财年第四季度的经营费用为 6.82 亿美元,上季度公司经营费用大幅增加,主要受重组相关费用的影响。 具体核心费用端,拆分来看: 1)研发费用:本季度公司的研发费用为 4.99 亿美元,同比增长 8.6%。公司研发费用的增长,主要投向于定制 ASIC 和光模块技术方向。研发费用率当前回落至 27.5%,主要是受收入端增长的影响; 2)销售及管理费用:本季度公司的销售及管理费用为 1.96 亿美元,同比下滑 7.7%。在收入增长的规模效应下,当前公司销售及管理费用率继续下滑至 10.8%; 2.4 净利润 迈威尔科技 Marvell 在 2025 财年第四季度实现净利润 2 亿美元,实现转正。公司上季度的亏损扩大,主要是受收购摊销、重组费用等因素影响。 而如果剔除这些影响后(重组费用及收购摊销等),公司上季度的经营面净利润(调整后)达到 2.16 亿美元,本季度进一步提升至 3.9 亿美元。公司核心费用端保持稳健,经营面利润的表现主要是由数据中心业务增长的带动。 三、迈威尔科技 Marvell 各业务具体情况 迈威尔科技 Marvell 从 2018 年起陆续收购了 Cavium、Innovium 等公司,从而增强了公司 AISC 及数据中心的相关能力。而随着亚马逊、谷歌等公司对定制 ASIC 和数据中心光模块 DSP 芯片需求的增长,公司的数据中心业务已经成长至公司整体收入的 7 成以上,是公司业绩的最大影响项。 此外,传统业务中的企业网络、运营商基建、消费电子和汽车及工业的收入占比都下滑至 1 成及以下。 3.1 数据中心业务 迈威尔科技 Marvell 在 2025 财年第四季度的数据中心业务实现
营
收
13.66 亿美元,同比增长 78.5%。公司数据中心业务本季度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定制 ASIC 和光模块 DSP 芯片等方面,而非 AI 业务本季度保持相对平稳。 由于公司将数据中心相关的 ASIC、光模块 DSP 芯片、存储控制器以及网络交换机等产品都集中于数据中心业务内,其中的细分业务相对较多。 具体来看,海豚君认为公司本季度 AI 业务已经增长至 7 亿美元附近,其中定制 ASIC 业务达到 3.4 亿美元左右,主要受益于亚马逊 Trainium 2、谷歌 Axion 的出货增加。此外的 AI 相关的光模块 DSP 芯片大约贡献了将近 3.9 亿美元的收入。 此外,数据中心业务中的非 AI 部分也有所增长,但增长幅度明显低于 AI 部分的表现。 迈威尔科技 Marvell 数据中心业务中的 AI 部分,是市场最主要的关注点。近一年以来,公司业绩的大幅提升,也主要是由 AI 业务带来的增量。公司当前已经为亚马逊、谷歌提供了相关的定制 ASIC 产品,而公司第三个客户(推测微软)的产品也有望在 2026 年(自然年)实现量产出货。 因而,大厂的资本开支将直接对公司数据中心业务的增长预期产生影响。从四大核心云厂商(亚马逊、微软、谷歌和 Meta)的资本开支来看,2024 年第四季度的合计资本开支达到 795.7 亿美元,同比增长 22.6%。四家大厂也表达了继续增加资本开支的信心,预期 2025 年 4 家大厂的合计资本开支仍有望实现 40% 的增长。 虽然大厂当前仍给出了较好的指引预期,但迈威尔科技 Marvell 作为 ASIC 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仍面临着两个风险:①对于 2025 年的资本开支,大厂基本都呈现出 “前低后高” 的趋势,公司 ASIC 大客户亚马逊也将把重心从 Trainium 2 转向 Trainium 3;②迈威尔科技 Marvell 在亚马逊的定制 AISC 产品上还面临着 Alchip 的竞争。 再结合公司给出的下季度环比仅增 3% 的整体收入指引,这无疑进一步加深了市场对公司 AI 业务成长性的担心。 3.2 企业网络及运营商基建 1)迈威尔科技 Marvell 在 2025 财年第四季度的企业网络业务实现
营
收
1.71 亿美元,同比下滑 35.3%。同比下滑幅度收窄,环比实现了 13.6% 的增长。公司企业网络业务主要是为公司及园区等提供网络产品,包括交换机芯片、PHY 芯片等,本季度继续回暖复苏。 2)迈威尔科技 Marvell 在 2025 财年第四季度的运营商基建业务实现
营
收
1.06 亿美元,同比下滑 37.8%。业务主要面向于运营商的基建相关,包括光通信芯片、5G 基站芯片等。此前的业务下滑,主要受大规模基建后,运营商资本开支下降的影响。而本季度运营商基建业务继续回暖复苏的趋势,环比增长 25%。 3.3 消费电子、汽车及工业 1)迈威尔科技 Marvell 在 2025 财年第四季度的消费电子业务实现
营
收
0.89 亿美元,同比下滑 38.4%。公司消费电子业务,主要包括存储控制器、WiFi 芯片等产品,受终端产品影响较大。而公司预期下季度消费电子业务仍将环比下降 35%,这主要是受季节性因素和游戏需求的影响。 2)迈威尔科技 Marvell 在 2025 财年第四季度的汽车/工业业务实现
营
收
0.86 亿美元,同比增长 4.1%。公司汽车/工业业务,主要涵盖自动驾驶、车载娱乐系统、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公司主要提供车载以太网等相关产品。虽然汽车业务保持增长,但工业终端市场仍相对低迷。
lg
...
海豚投研
03-06 10:00
恒生科技主连夜盘涨近2%,机构:中期看好港股优质成长重估
go
lg
...
份股包含50家市值较大、研发投入较高且
营
收
增速较好的科技公司,其中,对“中国十大科技股”实现100%覆盖。 来源:中证指数公司官网,截至2025.1.28。以上仅为对指数成份券的列示,不构成对上述行业及股票的推荐。 估值层面看看,港股科技仍有修复空间。截至3月5日,港股科技指数最新估值27.16倍PE,处于2014年12月31日基日以来15%分位数。 来源:Wind,统计区间2014.12.31-2025.2.27。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指数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市场发展的所有阶段。 中信证券认为,叠加业绩预期的上修和卖空占比维持高位,港股安全边际仍然充分。在AI叙事持续催化、基本面预期改善、全球资金轮动的背景下,即便有短期事件性的扰动,港股仍将延续2024年以来的反转行情。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上述观点、看法和思路根据截至当前情况判断做出,今后可能发生改变。对于以上引自证券公司等外部机构的观点或信息,不对该等观点和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做任何实质性的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投资推荐。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本基金主要投资于香港证券市场中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除了需要承担与境内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还面临因投资境外市场所带来的汇率风险以及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做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投资者可通过基金管理人或代销机构提供的移动客户端、官网等渠道查询其基金交易、保有情况和持仓收益等信息。
lg
...
金融界
03-06 09:10
什么是市场“预期差“?布局A股有哪些ETF产品?
go
lg
...
。例如,某家公司A发布了最新业绩,假设
营
收
比去年翻了一倍,增长了100%,看起来比较亮眼,但次日股价可能反而会下跌,那是因为市场可能预期这家公司的
营
收
能增长120%,而且这种预期已经反映在价格中了。 这就是“预期差”。举个更简单的例子,小明考试前,全班同学都以为他能考90分(市场共识预期),结果他只考了80分(实际结果),这就是 “预期差为负”,大家会失望,可能抛售他的“股票”;如果小明考了95分(超预期),这就是 “预期差为正”,大家会惊喜,可能抢购他的“股票”。 当前时点,A股市场或存在几大“预期差”,成为A股核心资产估值重塑的“动力”。 一、科技创新的“预期差” 2025年年初以来,DeepSeek、“秧歌”机器人等国产前沿科技持续突破,获得全球认可,而此前AI和机器人相关的技术突破多发生在美国,因此,这种“预期差”驱动春节以后的中国科技股估值重塑。 除此以外,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创新药、低空经济、智能驾驶等战略新兴和未来产业全面快速突破,一大批标志性新技术、新产品“出圈”,持续为我国经济提供“预期差”。 长期来看,在A股新时代核心宽基、A500ETF(159339)跟踪的A500指数中,有43个子行业增速快于平均值,体现了“预期差”可能暗藏在我国经济体中的多个细分方向,而A500指数采取“行业均衡”的指数编制理念,有望更好分享这些行业“预期差”带来的估值弹性。 图:A500指数中有43个子行业增长快于平均值(最近10年,2015-2025) (信息来源:中信建投) 二、政策的“预期差” 2024年12月的重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后市场对财政赤字的具体数字以及降准降息的节奏保持高度关注。 具体来看,我国近年来狭义赤字率(不包含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体现稳中有升的态势,但距离发达国家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经济复苏的需求和顶层设计指引之下,财政赤字或有“超预期”的概率。 图:我国财政赤字率(目标、狭义和广义) (信息来源:中信建投) 货币政策方面,2024年市场经历了2次降准、3次降息,而在十四年来首提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下,2025年1月和2月降准降息预期纷纷落空,而当前我国经济体降准降息的空间较大,后续关注相关预期的变化。 三、消费的预期差 作为全球产业链分工中的“生产国”,我国居民的消费意愿及能力决定了A股中上游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盈利预期。 而在AI技术持续成熟、在各类终端产品落地的趋势下,我国消费的潜力巨大。例如,大家平时消费中的“耐用品”,俗称“大件儿”,如果有更新更好用的AI产品出炉,大家置换的意愿也会更强。 例如,AI赋能下,智能汽车、智能家电、AI PC、AI手机等耐用品都有迭代升级的可能,经测算,存量耐用品更新的潜在消费需求,就可以把当前的社会零售消费总额翻一倍。 图:AI换代可选消费品需求空间估测(2024年,万亿元) (信息来源:中信建投) 整体而言,我国经济中或充满“预期差”惊喜,大家或可关注超配“新质生产力”的A股市场新时代核心资产代表指数——A500指数。 相关产品:A500ETF(159339) 风险提示 尊敬的投资者: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资,降低投资单一证券所带来的个别风险。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当您购买基金产品时,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 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根据有关法律法规,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做出如下风险揭示: 一、依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基金分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基金中基金、商品基金等不同类型,您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将获得不同的收益预期,也将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一般来说,基金的收益预期越高,您承担的风险也越大。 二、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风险,既包括市场风险,也包括基金自身的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和合规风险等。巨额赎回风险是开放式基金所特有的一种风险,即当单个开放日基金的净赎回申请超过基金总份额的一定比例(开放式基金为百分之十,定期开放基金为百分之二十,中国证监会规定的特殊产品除外)时,您将可能无法及时赎回申请的全部基金份额,或您赎回的款项可能延缓支付。 三、您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四、特殊类型产品风险揭示:请投资者关注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以及ETF(交易型开放式基金)投资的特有风险。 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提醒您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您自行负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六、以上基金由银华基金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约定申请募集,并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许可注册。基金的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已通过中国证监会基金电子披露网站【http://eid.csrc.gov.cn/fund/】和基金管理人网站【www.yhfund.com.cn】进行了公开披露。中国证监会对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基金没有风险。
lg
...
金融界
03-06 09:09
是时候清仓美股了!
go
lg
...
表的BIG 7行情。近3年以来,英伟达
营
收
同比0.22%/+125.85%/114.20%,净利润同比-55.21%/+587.96%/144.89%,龙头企业业绩高增长主导美股AI叙事,进而支撑起美股高估值。 然而,随着算力设施投资“过峰”,下游应用探索进展缓慢,一方面,BIG 7财报越来越难以给市场惊喜,且局部开始出现 “算力投资过剩”现象,使得市场质疑BIG 7未来业绩增长可持续性;另一方面,以DeepSeek为代表的中国企业黑马崛起,打破了“美国例外论”带来的垄断预期,AI领域的竞争压力逐渐增大,进一步加深了对于BIG 7的悲观预期。 我们可以看到BIG 7中,部分企业已经开始掉队,股价波动逐渐增大。比如特斯拉自年初以来下跌32.64%,在BIG 7中表现最差,主要是特斯拉电动车在部分重要市场销售不及预期。曾被视为“全球资本市场救星”的英伟达自年初以来下跌13.63%,在公布2025年4季度财报以后,首个交易日股价重挫8.5%,创下近1个月来最大单日跌幅。 第三,政策风险。过去2年间,尽管美联储将利率维持在高位区间,但美国政府宽松的财政政策抵消了货币政策带来的紧缩效应。2022-2024年美国平均财政赤字率达到6.1%,尽管低于疫情时期,但依然远高于3%的国际警戒线,美国经济严重依赖财政政策刺激。 在特朗普上任以后,美国新任财长贝森特提出所谓的“333方案”:到2028年将预算赤字降至GDP的3%、通过放松管制实现3%的GDP增长、每日增产300万桶石油或等量能源。领导政府效率部(DOGE)的马斯克则更加激进,誓言要削减2万亿美元的联邦支出,并将现有约258个联邦机构削减到99个。作为对比,2024年,美国联邦财政收入为4.9万亿美元,联邦财政支出为6.8万亿美元,联邦财政赤字为1.8万亿美元。 还有一点,特朗普秉承“美国优先主义”,频繁对贸易伙伴抡起关税大棒,这不但会提高通货膨胀水平,还将扰动经济活动预期,导致美国未来经济增长面临越来越大的不确定性。如果通胀导致美联储难以降低利率,贝森特和马斯克挥刀大砍政府财政支出,特朗普关税扰动经济预期,并触发贸易伙伴激烈反制,或将导致美国经济失速着陆。 回顾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已经有经济疲软迹象浮现,导致未来增长预期正在快速下滑。美国2月Markit服务业PMI 49.7,远低于预期的53,其中,新订单和就业分项均大幅走弱,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正在拖累企业商业预期。密歇根大学消费信心指数同样下降至72,去年同期为79,居民对于未来信心同样明显下降。而据亚特兰大联储GDPNow模型最新数据显示,由于私人消费和净出口大幅下降,美国1季度经济增速将下降2.8%,如果这一预测成为现实,将会成为2022年1季度以来美国经济首次季度收缩。 我们同样关注到一些非市场信号,比如,曾多次成功预测市场泡沫破裂的传奇投资家Jeremy Grantham近期警告,美股正处于“超级泡沫”中,“重大下跌”即将到来。在不久前公布的伯克希尔财报中,截至2024年年末,巴菲特所持有的现金储备达到了创纪录的3342亿美元,相较2023年末同比+99%,现金储备在资产中的比例达1998年以来最高,股票持仓则减少至3027亿美元,相较2023年末同比-21%。 过去2年中,由于美股处于上涨趋势,现在来看,每次下跌都是买点,因此被投资者调侃为“每调买机”。但是,要指出的是,美股调整起来同样凶猛,例如,标普500在2022年下跌19.44%,在2008年下跌38.49%。俗话说,买在无人问津处,卖在人声鼎沸时。随着美股波动风险越来越大,或许“每调卖机”才是今年投资美股的正确方式。
lg
...
金融界
03-06 08:30
音频 | 格隆汇3.6盘前要点—港A美股你需要关注的大事都在这
go
lg
...
业中国(00220.HK)2024年度
营
收
超303亿元 纯利同比增长10.9%; 14、A股投资避雷针︱恒宝股份:控股股东钱京拟减持不超3%股份;华钰矿业:近段时间锑产品价格涨幅较大,存在较大风险。
lg
...
格隆汇
03-06 07:40
上一页
1
•••
916
917
918
919
920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突传重磅!华尔街日报独家:中国酝酿计划 阻止美国军方获取其稀土磁铁
lg
...
中国突传重磅!彭博:中国动用“大数据”向拥有境外投资收入的公民征税
lg
...
市场风向又变了!美国史上最长停摆马上迎来结局,日元突遭口头干预
lg
...
【黄金收评】发生了什么!?市场巨震:金价暴跌50美元后飙升 如何交易?
lg
...
突发大行情!美联储传来一则消息 黄金短线拉升超60美元、白银暴涨4%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30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7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