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七年沉浮之后,OpenSea 还是选择了发币
go
lg
...
器 Y Combinator 的种子轮
融资
,这一项目旨在使用加密货币支付共享 WiFi,并未与 NFT 这一赛道扯上关系。 然而,2017 年 11 月,Dapper Labs 正式推出了基于以太坊的加密猫游戏 CryptoKitties,引发一阵炒作热潮,狂热的竞价一度推动 CryptoKitties 的 NFT 收藏品售价达到了 247 枚 ETH,在当时大约为 11.8 万美元。 同年,CryptoKitties 创始人兼 CTO Dieter Shirley 提出了 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质化代币)的概念,并促进了定义 NFT 标准的 EIP-721 的推出。(Techub News 注,EIP-721 后来经过讨论和改进,于 2018 年正式通过,成为如今的 ERC-721 协议标准。) 正是这一标准的提出,改变了 Devin Finzer 二人的创业方向,他们决定放弃原先的「Wificoin」项目,于 2018 年 2 月创建了 NFT 交易平台 Opensea。 据 The Generalist 报道,Devin Finzer 对此表示:「看到了 NFT 市场的潜力,因为有了一个数字项目的标准,在 CryptoKitties 之后出现的所有东西都将遵守这个标准。」 彼时正值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的早期发展阶段,NFT 概念尚未普及,整个 NFT 市场几乎是一片荒土。 尽管如此,Opensea 在当时也并非是独一无二的 NFT 交易平台。与其几乎同一天在 Product Hunt 上发布的,还有自称是「类似 eBay 的零费用加密资产市场」的 Rare Bits,一个比 OpenSea 更具优势的竞争对手, 有趣的是,OpenSea 同样将自己描述为「加密商品的 Ebay」。(Techub News 注,Ebay 是一个可让全球民众在网上买卖物品的线上拍卖及购物网站) 2018 年 5 月,OpenSea 从包括 1confirmation、Founders Fund、Coinbase Ventures 和 Blockchain Capital 在内的投资方处筹集了 200 万美元。但 Rare Bits 早在一个月前就获得了 600 万美元的
融资
,参投方包括 Spark、First Round 和 Craft。 从 VC 投资来看,OpenSea 虽然落入下风,但 1confirmation 合伙人 Richard Chen 却对 OpenSea 更为青睐,他认为「Rare Bits 对 NFT 的了解不如 OpenSea,OpenSea 的团队更加精干,更有战斗力,Devin 和 Alex 在发现新的 NFT 项目并推动其上线 OpenSea 方面也做得很好。并且,在我们于 2018 年 4 月投资时,OpenSea 的交易量已经是 Rare Bits 的 4 倍。」 除此以外,两家公司的销售策略也有所不同,OpenSea 坚持收取 1% 的交易佣金(后逐步提升至 2.5%),通过稳定的收入维持运营。Rare Bits 则在 2018 年采取「零手续费」策略,且承诺退还用户交易产生的 Gas 费用,试图通过降低用户成本吸引流量。这一策略初期吸引了一定关注,看似对用户更加友好,实则不利于平台的长期发展,高昂的运营成本也注定了 Rare Bits 将难以为继,尤其是在「2018 年的加密货币寒冬」来临之际。 在这一时期,为了扩大用户基础,争取平台交易量,Rare Bits 也尝试将业务从 NFT 扩展到更广泛的虚拟商品交易,例如与动漫平台 Crunchyroll 合作推出「数字贴纸」,并探索游戏道具等非 NFT 类资产交易等。 与 Rare Bits 的多元化不同,OpenSea 仍然保持专注,其工作重心始终是改善 NFT 交易业务。 但在黎明到来前的漫漫长路上,OpenSea 的日子同样也并不好过,平台早期交易量持续低迷,早期项目也只仅限于 CryptoKitties、CryptoPunks 等少数 NFT。 据钛媒体报道,2020 年 3 月,该团队规模仅有 5 人,月均交易额在 100 万美元左右。按照当时 2.5% 的佣金费率计算,OpenSea 每月收入仅为 2.8 万美元,如果不是 2019 年底 Animoca Brands 等战略投资者注入 210 万美元的「救命资金」,这家初创企业或许早已消失在行业寒冬之中。至于 Rare Bits,早在 2019 年便呈现出了岌岌可危之势,直至 2020 年,该平台彻底退出市场。 从事后来看,OpenSea 能够崛起,一跃成为 NFT 领域的王者,离不开其专注核心业务和精简运行的运营决策。Devin Finzer 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愿意在这个领域长期发展,不管眼前的增长轨迹如何。我们想为 NFT 建立一个去中心化的市场,并希望它能够持续 3-4 年。」 时间很快来到 2020 年下半年,黎明将至。这一年可以说是 OpenSea 命运的分水岭,随着下半年开始 Crypto 市场的逐步回暖,OpenSea 凭借 NFT 市场先行者的优势,率先吃到了红利,其平台交易量开始迅速攀升。Dune 数据显示,2020 年 10 月,OpenSea 月交易量达到约 418 万美元,较 9 月的 246 万美元增长了约 66%。 而为了让平台拥有更多种类的 NFT 资产,吸引更广泛的流动性,OpenSea 开始全力推行「开放市场」产品策略。 2020 年 12 月,OpenSea 上线新功能「Collection Manager」,用户无需手续费即可铸造 NFT(Gas 费由买家自行承担),官方还将这一功能称为「懒惰铸造(Lazy Minting)」,将链上发行与元数据分离,用户可以免费将商品的元数据上传至 OpenSea,而只有当商品第一次售出时才会被铸造为链上 ERC-1155 NFT。 这一功能大幅降低了创作者门槛,并且基于 OpenSea NFT 上架无需审查这一特点,每一个用户都可以在 OpenSea 上直接铸造和发行 NFT。抛开这一优势,OpenSea 还涵盖了同类平台中最广泛的交易种类,包括数字化身、音乐、域名、虚拟世界、交易卡、艺术品等多种 NFT 藏品,其策略最大程度地扩大了创作者的作品供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一级和二级市场上的用户。 客观来说,NFT 市场蓄势待发的潜力造就了 OpenSea 后来的成功,但该领域能够快速迎来爆发期,也绝对少不了 OpenSea 的添砖加瓦。 2021 年,Crypto 市场迎来了一场全面的「牛市」,而蛰伏了两年之久的 OpenSea 也开始真正展露锋芒。 NFT 呈现象级爆火,OpenSea 凭月交易量数十亿美元登临王座 据 Dune 数据显示,2021 年 2 月,OpenSea 的数据第一次迎来了爆炸性的增长。2 月 2 日 OpenSea 单日交易量超过了 500 万美元,而 1 月全月 OpenSea 的交易量也仅略超 750 万美元。最终,OpenSea 在 2 月全月的交易量接近 9500 万美元,环比增长了 10 倍以上。 也是从 21 年的年初开始,大量纪念类 NFT 开始在 OpenSea 上发行,乐队、娱乐明星、体育明星以及知名艺术家们等纷纷开始推出自己的 NFT,大量的知名品牌也开始推出纪念类 NFT 或者利用 NFT 推出用户忠诚度活动。可以说,始于 CryptoKitties 的 NFT 第一次使得 Web3 与传统行业产生了结合,也让很多原本不了解 Crypto 的人第一次接触到了一种全新的「物种」。 百威推出的 NFT 系列 而作为最大的 NFT 交易平台,OpenSea 终于等到了风口的到来。数据显示,2021 年 3 月,OpenSea 上的交易额首次突破了 1 亿美元关口,7 月超过了 3 亿美元,而 8 月该数字则是环比增长超 10 倍,来到了 34.4 亿美元。也正是在 3 月,OpenSea 完成了一轮由 a16z 领投的 2300 万美元
融资
,包括马克·库班在内的很多天使投资人也参与了本轮投资。 虽然 NFT 事实上从 2021 年初就开始了高速的发展,CryptoPunks 系列 NFT 的地板价也从年初的个位数 ETH 来到了年中十几至二十 ETH。但整个 2021 年的上半年市场的主要叙事都还是围绕着 DeFi,彼时大家的关注度还没有完全转移到 NFT 上来。而究其原因,除了 DeFi 的热度还在上升之外,NFT 领域还没有出现可以炒作的标的和概念。 进入下半年之后,由 BAYC 为代表的一系列 PFP 的问世彻底点燃了市场的激情,NFT 也被认为是 DeFi 之后又一现象级的概念。伴随着 NFT 交易的热度攀升,OpenSea 上的月交易量也始终保持在数十亿美元的高位,2022 年 1 月该数字甚至突破了 50 亿美元。OpenSea 产品负责人 Nate Chastain 在 21 年 8 月底发推称该公司仅有 37 人,而当月 OpenSea 仅手续费收入就超过了 8000 万美元,人均超 200 万美元的贡献无论放在任何行业都是极其恐怖的存在。 在 2021 年年底前,OpenSea 大多数的时间都在不间断得加速冲刺,而期间除了刚刚提到的 Nate Chastain 因内幕交易丑闻而离职外,OpenSea 几乎没有其他的负面消息,其他的 NFT 交易平台即使获得了大额
融资
也没有任何办法撼动 OpenSea 的地位,甚至几乎所有 NFT 交易平台的产品都或多或少参考了 OpenSea。 挑战者们虎视眈眈,OpenSea 却「背叛」Web3 打算上市? 一片盛世之下,转折悄然而至,而这一切要从 OpenSea 的上市传闻说起…… 2021 年 12 月初,彭博社报道称,美国网约车公司 Lyft CFO Brian Roberts 将加入 OpenSea 并任 CFO,同时,Roberts 表示自己在为 OpenSea 策划 IPO 计划。这原本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消息,却在 Web3 业内引发了一些讨论,很多人认为 OpenSea 应该发行代币来回馈 OpenSea 的用户,且这才是 Web3 项目应该做的。 或许是感受到了一些压力,两天后,Brian Roberts 亲自站出来澄清,称目前没有 IPO 计划,并表示「在思考 IPO 最终会是什么样子和积极计划 IPO 之间有很大差距,我们没有计划进行 IPO,如果我们有的话,我们会寻求社区的参与。」 这一份略显暧昧的声明非但没有打消社区的顾虑,反而更加坚定了大家对 OpenSea 终会进行上市的选择,因为他压根儿没提发币的事儿。 如果 OpenSea 在当时决定发币,可能 NFT 交易平台这个赛道就不会有后续精彩的故事了,而正是选择了 IPO 这个「自私」的决定,让原本坚不可破的城墙被撕开了一道口子。 彼时,OpenSea 占据着以太坊上 NFT 交易市场超过 90% 的份额,而其不发币的态度传开后,一些创业者从中找到了机会,并迅速推出了发行代币的 NFT 交易平台。LooksRare 就是其中之一,虽然并非最早对 OpenSea 发起「吸血鬼攻击」的项目,但在 OpenSea 准备上市之后出现影响力显然不小。 2022 年 1 月 10 日,LooksRare 正式上线,团队表示只需要在 OpenSea 上交易量大于等于 3 ETH 的用户,在 LooksRare 上挂单一枚 NFT 即可获得空投,此外,用户可将获得的 LOOKS 空投质押来分享平台所有的交易费用。LooksRare 上线 2 日之后其单日交易量就超过了 OpenSea,而截止 2022 年 1 月 19 日的 7 日交易量数据上,LooksRare 是 OpenSea 的三倍有余。 当裂口被撕开,市场发现 OpenSea 不是完全不可战胜时,大家就开始各显神通了。2022 年 2 月上线的 X2Y2、专注于 BNB Chain 的 Element、专注于艺术类 NFT,走高端路线的 Zora、专注于 Solana NFT 市场的 Magic Eden,都在不断蚕食 OpenSea 已有的市场以及可能会拓展的市场。或许说傲慢有一些过激,但至少在鼎盛之时没有防患于未然,确实是 OpenSea 战略上的一大失误。 尽管如此,OpenSea 的市场影响力依然难以撼动。时间进入到 2022 年二季度的时间,一方面 Yuga Labs 即将发行 APE 代币,另一方面包括 Moonbirds、Doodles 等「蓝筹 NFT」的交易依然活跃,作为流动性最好的 NFT 交易市场,OpenSea 仍然掌握着 NFT 市场的命脉。 改变 NFT 整个赛道或者说 NFT 崩盘的主要责任人在这时悄然诞生,它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大家对 NFT 市场应有的样子的刻板印象。 Blur 横空出世,NFT 市场「榜一」易主 2022 年 3 月底,Blur 宣布完成了 1100 万美元
融资
,彼时相信很多人还会纳闷这个点为什么会有新的 NFT 交易平台出来,但 10 月底 Blur 上线正式上线之后,给了所有人当头一棒。 一个完全不同的 UI,明确了挂单、Bid、买卖都会有空投,而且空投的只是不知道会开出多少代币的「宝箱」。单纯为交易设计的 UI 以及明确却又不明确的空投,Blur 在产品和玩法设计上都做到了极致。虽然一开始还有很多人喷 Blur 的 UI 非常难用,但习惯了之后,大家发现这样的设计确实单纯在买卖上比 OpenSea 好用的多。做个比喻,如果 OpenSea 是 NFT 的电商平台,那么 Blur 就是 NFT 的交易所。 价格从低到高依次列出,右方展示实时的交易以及成交价格的分布。这样方便交易的 UI 设计加之空投预期,大量的资金开始冲入 Blur。此前很多 NFT 交易平台依靠代币短期吸引了流量,但 OpenSea 在交易额上的市场占有率并未在月度或者季度的数据上被挑战,但 Blur 的出现,使得直到一周前 OpenSea 在交易额上的占比重回 50% 以上。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大资金获得了操控市场的能力,疯狂买入卖出,叠加彼时 Crypto 市场已经进入深熊,看到大资金不计成本得刷空投使得大量 NFT 价格被几乎砸穿,散户投资者对 NFT 失去了兴趣,在比特币已经跌至 2 万美元左右之后,加密资产「最后的守门员」也黯然离场。NFT 市场的崩溃加之新王 Blur 的登基,OpenSea 成为了炮灰。 2022 年初还以 133 亿美元估值完成了 3 亿美元 C 轮
融资
,两年之后的 2024 年年初,OpenSea CEO 已经坦言考虑被收购。在这一轮比特币「一个人的牛市」中,除了有空投预期的 Pudgy Penguins 之外,大量曾经的蓝筹 NFT 地板价已经跌到惨不忍睹。对于 OpenSea 来说,再不做出改变就可能沦落到将数年的心血拱手送人,这肯定不是他们想看到的。 因此,OpenSea 当下决定推出平台代币 SEA,一方面是其应对平台业务持续衰败的自救之举;另一方面,这位昔日王者或许也存有一点不甘心以及想要重回巅峰的野心。那么问题来了,OpenSea 发币后有可能改变 NFT 市场的竞争格局吗? 近期交易量飙升,OpenSea 有望重塑 NFT 市场的竞争格局? 毫无疑问,OpenSea 发币及推出 OS2 公测版本,最有可能受到冲击的就是 Blur。作为颠覆 OpenSea 地位的强大劲敌,Blur 尽管后续也随着 Crypto 市场行情的下行呈现出衰落之势,但截至撰稿,其过去 30 天的交易市场份额仍超过 44%,稳坐 NFT 市场的第一把交椅。 除了上文提及的独特的产品 UI 和玩法设计,Blur 当初还凭借 Bid Airdrop(出价奖励代币)和零手续费模式吸引了大量用户,其曾于 2023 年多次进行空投以抢占市场份额,可以从数据上看到: 2023 年 2 月 15 日,Blur 进行第一季 3.6 亿枚 BLUR 的空投,空投代币占初始总供应量的 12%,并且立即释放。据 Glassnode 报告,在 BLUR 代币空投后,Blur 的市场份额激增,其 NFT 交易量市场占比从 48% 跃升至 78%,OpenSea 则下降了 21%。 2023 年 2 月 23 日,Blur 启动第二季 3 亿枚 BLUR 空投。此次空投直接推动 Blur 交易量大幅超越了 OpenSea,DappRadar 数据显示,23 年 2 月 22 日 BLUR 交易量达到约 1.08 亿美元,而同期 OpenSea 仅为 1927 万美元。 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攻破 OpenSea 的「护城河」,Blur 的两次大额代币空投可谓功不可没。正所谓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在当前 NFT 市场尚未回暖之际,OpenSea 的 SEA 代币如果通过空投或质押奖励吸引用户,很有可能复制这一策略,甚至可以效仿当年的 LooksRare、x2y2 等「OpenSea 杀手」对 Blur 发起「吸血鬼攻击」,去争夺其核心用户。 实际上,自 OpenSea 确认将进行空投后,便引发了许多推特网友的期待与热议,不少人认为这将会是今年最大的空投之一。 另外,在手续费方面,OpenSea 近日上线的 OS2 测试版则是将市场费用降至 0.5%,交易费用为 0%,这直接对标了 Blur 的零手续费模式,等到 SEA 上线,OS2 凭借「低手续费 + 代币激励」组合拳的形式,极有可能构建非常灵活的竞争策略。 客观而言,大多数用户本质上是逐利的,如果 SEA 代币的奖励机制更具吸引力,加之 Blur 现有用户中有部分本就来自 OpenSea,未必不会造成这些用户回流至 OpenSea。不过,Blur 的「护城河」在于其交易速度比 OpenSea 更快,Gas 效率更高,短期内其仍具备技术上的优势。 而受到发币消息的影响,市场早已发生反应。据 nftpulse 数据显示,截至撰稿,OpenSea 的单日交易量已经达到约 2980 万美元,交易占比飙升至单日总交易量的 70.6%。 对于整个 NFT 市场,OpenSea 推出 SEA 代币无疑是一件好事,除了在短期内刺激 NFT 交易量的大幅上涨,OpenSea 还发推提到,OS2 已支持 Flow、ApeChain、Soneium 等 14 条链的跨链交易,那么 SEA 代币是否可能成为多链 NFT 生态的通用代币,从而推动以太坊外链(例如 Solana)的 NFT 市场发展?这一点值得我们期待。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OpenSea 与 Blur 即将发生的激烈竞争也会再次挤压 LooksRare、X2Y2 等二线平台的生存空间,而 Blur 想必也不会坐看昔日对手卷土重来,Blur 或将推出更多代币应用场景,或代币奖励进一步激励用户忠诚度。此外,同样作为后期之秀的 Magic Eden 亦不容小觑,其凭借在比特币和 Solana 链上霸主级的统治力,过去一年全平台市场交易量一度达到了 32 亿美元,占比超 30%,仅次于 Blur 的 38 亿美元(占比约 36%),而 OpenSea 过去一年交易量仅为 12 亿美元,占比不足 12%。 简而言之,笔者认为,OpenSea 的 SEA 代币不仅是平台自救的关键,也可能会成为推动 NFT 市场走出低迷行情的驱动力,长期来看,OpenSea 与 Blur 的竞争也将促使 NFT 领域向更复杂的金融化、多链化方向发展。至于 OpenSea 能否重新夺回霸主地位,未来的格局是双强对碰,还是 Blur 继续称王,便要看 SEA 代币上线之后的表现了,我们且让子弹飞一会儿!
lg
...
TechubNews
02-24 11:26
不信特朗普交易?巴菲特“减持”加密银行股份逾53% 最新股东信一字不提比特币
go
lg
...
on等顶级数字资产。 在2021年G轮
融资
中,伯克希尔公司向Nu Holdings投资3.96亿英镑,随后又向该银行注入1.98亿英镑资本。 巴菲特一再坚称自己不喜欢加密代币。他甚至将比特币描述为“老鼠药的平方”。2018年,他预测加密货币将以糟糕的结局收场。 巴菲特在最新股东信中一字不提比特币,长期以来,巴菲特对比特币和加密货币嗤之以鼻,即使比特币在短短数年间经历了上万倍的涨幅,但巴菲特仍多次公开明确表达了自己对加密货币的负面看法。 (来源:Berkshire Hathaway) 今年8月,巴菲特将年满95岁,但市场可能永远看不见他改变加密货币立场的一天。 股东信中提及,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2024财年营收达3714.33亿美元,较2023年的3644.82亿美元略有增长,全年净利润则达889.95亿美元,远高于市场预期的607.06亿美元。 尽管公司旗下189家营运企业中有53%的业务报告收益下滑,但总体表现仍然超出预期,这主要受惠于投资收益大增,由于美国国债收益率提高,伯克希尔增加了对这种高流动性短期证券的持仓,带动投资收益显著成长。 另外,伯克希尔总体表现也因保险业务亮眼而受到提振,旗下保险子公司GEICO表现尤为突出,为公司带来可观的盈利贡献。 截至2024年底,伯克希尔的现金储备达3342亿美元,高于第三季的3252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这一增长主要来自减持苹果(Apple)和美国银行(BofA)股份,显示巴菲特正在寻找新的投资机会,但仍未出手。 巴菲特表示,尽管一些评论者认为伯克希尔的现金持有量过高,但公司仍将大部分资金投入股票,这一偏好不会改变。他强调,自己对美国经济的长期繁荣保持信心:“股东可以放心,我们将永远把大部分资金投资于股票,主要是美国股票,并且永远不会偏好持有现金等价物,而是选择拥有或投资优质企业。” 巴菲特指出,固定收益债券无法对抗货币贬值,而企业则有更大的适应空间,只要它们的产品或服务仍有市场需求,通常能够找到应对货币波动的方法。同样地,拥有专业技能的人也能更好地应对这种变化。 他坦言,自己并不具备体育、音乐、医学或法律等专业才能,因此一生都依赖股票投资,实际上就是依赖于美国企业的成功,而他将继续这样做。
lg
...
秉哥说市
02-24 11:03
港股红利ETF(159691)规模突破60亿元,创历史新高!机构:港股红利投资或更具优势
go
lg
...
杠杆资金持续布局中。港股红利ETF最新
融资
买入额达1160.17万元,最新
融资
余额达4081.69万元。 消息面上,港交所2月21日宣布,取消现行证券交易的费率限额,即最低2港元和最高100元,交收费率完全按照成交额计算,每笔0.42基点。这项费率优化,已获香港证监会批准,将于2025年6月实施。 资金方面,Wind数据显示,上周南下资金继续大笔加仓,其中2月17日,南向港股通资金全天成交额超过2000亿港元,达2006.71亿港元,创出2025年以来新高,为史上第三高,仅次于2024年10月8日的2802.82亿港元,以及2024年9月30日的2087.09亿港元。 中信证券认为,当前港股对美营收与境外营收的占比已较先前显著下降,关税加征的影响或边际递减。但是结合历史贸易摩擦对港股行业业绩的冲击,红利资产对潜在政策的风险敞口较低。 申万宏源表示,长期来看,不同类型的投资者的资产配置需求不同,红利资产对匹配长久期负债的资金而言仍具配置价值,短期来看,春季躁动结束后,市场可能阶段性回归对基本面要素的定价,届时红利资产或也具备战术投资价值。 国信证券指出,红利策略具有“类固收”属性,在低利率期间红利策略的性价比相对较高。港股红利具有更高的股息率,投资或更具优势。 风险提示: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港股红利ETF基金属于股票型基金,风险与收益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本基金为指数基金,主要采用完全复制策略,跟踪标的指数市场表现,具有与标的指数、以及标的指数所代表的股票市场相似的风险收益特征。本基金还可投资港股通投资标的股票,还需承担汇率风险和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投资ETF将面临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的风险等特有特征。投资于权益类基金存在较大收益波动风险。基金有风险,投资者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在全面了解产品情况、费率结构、各销售渠道收费标准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基金投资须谨慎。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2-24 10:59
规模同类最大的港股红利指数ETF(513630)盘中涨超1%,港股红利投资优势显著
go
lg
...
资金持续布局中。港股红利指数ETF最新
融资
买入额达706.06万元,最新
融资
余额达2468.09万元。 国信证券指出,红利策略具有“类固收”属性,在低利率期间红利策略的性价比相对较高。港股红利相较A股红利具有更高的股息率,投资更具优势。 摩根资产管理推出的国际“红利工具箱“系列优选基金,为中国投资者提供了覆盖A股、港股及亚洲市场的多元化红利投资解决方案: 港股红利指数ETF(513630)紧密跟踪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用于衡量标普港股通指数内50只波幅最小、收益率高的股票的表现。相关场外指数基金——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基金(A/C份额代码:005051/005052),方便场外投资者一键布局港股低波动优质红利股。 摩根红利优选股票型基金(A/C类:021187 /021188):聚焦中国红利资产,在股票投资策略上,以中证红利指数为基准指数,通过量化选股模型构建股票组合,力求获得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投资回报。 摩根亚洲股息基金PRC人民币对冲份额(累计)(968044):聚焦于亚洲地区的高股息资产,通过主要投资于亚太区(日本除外)预期会派发股息的公司的股票,帮助投资者把握亚洲高股息投资机会。据数据显示,该基金连续3年荣获 “金牛海外互认基金”奖。 摩根中证A50ETF(证券代码:560350,联接A/C/E类:021177/021178/022110):聚焦A股核心资产,一键打包中国“50强”。其中,摩根中证A50ETF作为“会分红”的摩根A系列ETF,借鉴海外成熟经验增设特色季度强制分红机制,2024年已如约累计分红金额近1亿元。 摩根中证A500ETF(证券代码:560530,联接A/C/I/Y类:022436/022437/022759/022911):聚焦A股优质资产,增设特色季度分红机制。其中,摩根中证A500ETF联接基金作为首批纳入个人养老金的指数基金,增设Y类份额,为投资人提供了更多个人养老金投资选择。 在利率新常态下,摩根资产管理致力于为投资者把握相对“确定性”优质资产的投资机会。依托集团全球深厚的市场洞察与研究能力,努力提升客户持有体验和获得感,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和投资者相伴,一路长“红”。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2-24 10:30
3年3800亿!阿里巴巴“重金”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恒生科技ETF基金(513260)涨近2%,规模创近1年新高!
go
lg
...
持续布局中。恒生科技ETF基金本月以来
融资
净买额达113.57万元,最新
融资
余额达1.03亿元。 消息面上,224日,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宣布,未来三年,阿里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总额超过去十年总和。这也创下中国民营企业在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投资纪录。 业内机构分析表示,阿里这笔投入发生在两个重要时点之后。一是国内AI产业爆发;二是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吴泳铭表示:“AI爆发远超预期,国内科技产业方兴未艾,潜力巨大。阿里巴巴将不遗余力加速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助推全行业生态发展。” 中国银河证券,从资本周期维度判断,2025年中国或将迎来科技创新驱动与资金流入的共振窗口期,港股市场在估值中枢修复与盈利预期改善的双轮驱动下,或具备较大的收益空间。 【布局港股核心科技,认准全市场更低费率的恒生科技ETF基金(513260)】 看好DeepSeek带来的历史性投资机遇,不妨关注全市场费率最低档的恒生科技ETF基金(513260),管理费仅为0.15%,较其他同类ETF显著更低。 DeepSeek浪潮下,恒生科技指数较为全面覆盖了AI带来的软件、硬件板块机遇,不仅囊括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AI上游算力领域,也覆盖腾讯科技、阿里巴巴、百度等中、下游互联网软件板块,覆盖互联网平台经济、智能驾驶、先进工业等板块。指数前10大重仓股还包括小米集团、京东集团、腾讯控股、美团、快手等。(来源:恒生指数公司) 恒生科技ETF基金(513260)还设有场外联接基金(A类:013127;C类:013128)方便7*24申赎。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恒生科技ETF基金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标的指数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股票市场。标的指数成份股的平均回报率与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回报率可能存在偏离。请投资者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以及集中投资于单一指数成分股的持有风险,请关注部分指数成分股权重较大、集中度较高的风险,请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ETF运作风险、投资特定品种的特有风险等;以上产品投资于境外证券市场,基金净值会因为所投资证券市场波动等因素产生波动。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2-24 10:29
晶澳科技豪赌港股!巨额亏损后,能否通过上市扭转乾坤?
go
lg
...
首先,港股上市将为晶澳科技提供更多的
融资
渠道和资金来源。通过发行H股,公司可以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者关注,从而筹集到更多的资金用于业务发展和债务偿还。这对于当前负债较高的晶澳科技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利好。 其次,港股上市将有助于提升晶澳科技的国际品牌形象和知名度。作为一家全球化发展的公司,晶澳科技需要不断提升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通过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可以进一步展示其实力和潜力,吸引更多的国际客户和合作伙伴。 最后,港股上市也将为晶澳科技提供更多的国际化发展机遇。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拥有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可以为公司提供更多的国际化业务和发展机会。通过在香港上市,晶澳科技可以更加深入地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当然,港股上市也并非一帆风顺。晶澳科技需要面对更加严格的监管要求和市场竞争环境,同时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治理水平和业务能力。然而,对于这家已经历经风雨的太阳能光伏巨头来说,这或许正是一个新的起点和机遇。 总之,晶澳科技的港股上市计划无疑是一个大胆的举措,也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在A股首亏的背景下,公司选择赴港上市无疑需要巨大的勇气和决心。然而,这一举措也可能成为公司发展的转折点,为其带来更多的
融资
机会、国际化发展机遇和品牌提升空间。我们期待晶澳科技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lg
...
金融界
02-24 10:29
首提农业新质生产力,中央一号文件重磅发布,新希望涨超4%,消费ETF(159928)盘中涨超1.5%,规模、份额均创近1月新高!
go
lg
...
杠杆资金持续布局中。消费ETF本月以来
融资
净买额达151.46万元,最新
融资
余额达3.70亿元。 消息面方面,《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23日对外发布,连续第二十二年聚焦“三农”议题。 有专业人士表示,农业科技创新在“三农”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生物育种、智慧农业进程进一步提速,要构建农业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插上科技翅膀。 【一键布局白酒&畜牧等刚需板块】 中证主要消费指数作为消费大板块中的刚需、内需属性板块,具有明显的穿越经济周期的盈利韧性,加之前期已经历了较大幅度的回调,负面预期表达较为充分。长期来看,随着收入预期加强、失业率趋于稳定的情况下,居民储蓄有望释放,居民部门杠杆率或将提升,消费增长潜力有望增强,板块龙头的投资机遇备受关注。 消费ETF(159928)作为跟踪中证主要消费指数的王牌产品,是全市场规模最大的消费ETF,同时也是流动性最好的消费ETF。指数成分股覆盖人们日常生活必须的消费品。前十大囊括白酒、乳制品、畜牧养殖、调味品行业龙头,截至2月18日,前十大成分股权重占比高达66.69%,其中5只白酒龙头股(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山西汾酒、洋河股份)共占比35.61%,养猪大户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占比12.98%,其他权重股还包括:乳制品龙头伊利股份(10.1%),调味品龙头海天味业(4.73%)和饮料龙头东鹏饮料(3.28%)。 关注消费板块,相关产品消费ETF(159928),场外联接(A类:000248;C类:012857)。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消费ETF(159928)属于较高风险等级(R4)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进取型(C4)及以上的投资者。文中提及个股仅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列举,本文出现信息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2-24 10:20
【启航】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2025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展望和启示
go
lg
...
政府投资、政府投资到底是用一般政府债券
融资
还是用特别国债或者地方政府专项债
融资
等。这意味着在加大宏观政策刺激力度的同时,如果没有结构性改革的加持,相关政策传导机制可能很难理顺,影响政策效果发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当时中国政府果断出手,出台“四万亿计划”,迅速提振了市场信心,带动中国经济实现了“V”形反弹,同时也对世界经济复苏做出了积极贡献。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也是“重头戏”,有助于增大中国经济增长动能。在持续用力“稳住楼市股市”的同时,还要加快完善基础性制度,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和深化资本市场投
融资
综合改革。统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增加地方自主财力,重塑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既事关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也事关提升财政政策稳增长效能。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则要破解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的难题。
lg
...
金融界
02-24 10:19
债市调整有望企稳回升,30年国债ETF(511090)近5个交易日合计“吸金”超13亿元
go
lg
...
金持续布局中。30年国债ETF本月以来
融资
净买额达856.60万元,最新
融资
余额达2.39亿元。 绝对收益方面,截至2025年2月21日,30年国债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5.81%,最长连涨月数为8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16.03%,涨跌月数比为15/5,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2.00%,年盈利百分比为100.00%,月盈利概率为83.13%,历史持有1年盈利概率为100.00%。 超额收益方面,截至2025年2月21日,30年国债ETF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3.03%。 截至2025年2月21日,30年国债ETF成立以来夏普比率为1.22。 回撤方面,截至2025年2月21日,30年国债ETF今年以来最大回撤2.76%,相对基准回撤0.65%。 费率方面,30年国债ETF管理费率为0.15%,托管费率为0.05%。 跟踪精度方面,截至2025年2月21日,30年国债ETF成立以来跟踪误差为0.105%。 国盛证券表示,我们认为债券利率并不具备大幅上行基础,当前减持性价比并不高,建议择机增配。虽然近期市场情绪变化,带来债市持续调整压力。但需要看到,基本面并不十分强劲,持续回升需要低利率环境。同时,科技牛对债市挤压有限,持续的估值提升同样需要低利率环境。当前调整尚未带来显著的赎回潮压力,配置型机构增配起到了稳定市场的作用。虽然监管多次提示长端利率风险,但也无意引发利率过快上升带来的风险。结合近两年历次债券调整幅度以及与贷款的资产比价,我们认为债市继续调整空间有限。如果3月初资金季节性回落,债市有望再度企稳回升。 30年国债ETF紧密跟踪中债-30年期国债指数(总值)全价指数,中债-30年期国债指数隶属于中债总指数族系,该指数成分券由在境内公开发行上市流通的发行期限为30年且待偿期25-30年(包含25年和30年)的记账式国债组成(不包含特别国债),可作为投资该类债券的业绩比较基准和标的指数。 业内人士认为,30年国债ETF是较好的组合管理工具,不管用于平衡组合久期还是对冲权益仓位,其配置价值、交易价值都较为突出。首先,30年期国债ETF交易门槛低,个人投资者可以直接购买,最小交易单位为100份,约1万元。其次,交易效率高,买卖即时成交,并可实现T+0日内回转交易。最后,有多家做市商提供流动性,买卖即时成交,不缺对手盘,流动性较为充裕。 风险提示:本产品由发行与管理,销售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本公司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预示和保证。投资者在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作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2-24 10:09
苹果官宣!Apple Intelligence将于4月支持中文,消费电子ETF(561600)拉升涨超1%,AI人工智能ETF(512930)规模创近1年新高
go
lg
...
持续布局中。AI人工智能ETF本月以来
融资
净买额达265.61万元,最新
融资
余额达7680.65万元。 消息面上,2月21日,苹果宣布Apple智能将于4月正式支持简体中文,同时也将支持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巴西)、西班牙语、日语、韩语。苹果公司表示,系列新语言支持将于4月随iOS18.4、iPadOS18.4和macOSSequoia15.4面向全球几乎所有地区正式推出。苹果称Apple智能将在未来几个月内继续拓展功能,包括“更多Siri相关功能”。 2月13日,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蔡崇信在迪拜举行的2025世界政府首脑峰会上正式确认了阿里与苹果的合作关系。阿里巴巴的AI模型将深度集成至iOS系统,覆盖语音交互、图像生成、个性化推荐等功能模块。此外据业内消息,今年3月25日,苹果将在上海举办开发者活动,预计将宣布中文版苹果AI的更多内容。 相关产品AI人工智能ETF(512930)、消费电子ETF(561600)及线上消费ETF平安(159793)投资机遇备受关注。 AI人工智能ETF紧密跟踪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选取50只业务涉及为人工智能提供基础资源、技术以及应用支持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人工智能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27日,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930713)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寒武纪(688256)、海康威视(002415)、中际旭创(300308)、中科曙光(603019)、科大讯飞(002230)、韦尔股份(603501)、新易盛(300502)、澜起科技(688008)、金山办公(688111)、紫光股份(000938),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2.15%。 线上消费ETF平安紧密跟踪中证沪港深线上消费主题指数,中证沪港深线上消费主题指数从内地与香港市场中选取50只主营业务涉及线上购物、数字娱乐、在线教育以及远程医疗等领域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内地与香港市场线上消费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28日,中证沪港深线上消费主题指数(931481)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阿里巴巴-W(09988)、腾讯控股(00700)、美团-W(03690)、快手-W(01024)、科大讯飞(002230)、京东健康(06618)、哔哩哔哩-W(09626)、金山软件(03888)、昆仑万维(300418)、永辉超市(601933),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6.17%。 消费电子ETF紧密跟踪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选取50只业务涉及元器件生产、整机品牌设计及生产等消费电子相关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消费电子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27日,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931494)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立讯精密(002475)、中芯国际(688981)、京东方A(000725)、寒武纪(688256)、韦尔股份(603501)、工业富联(601138)、兆易创新(603986)、澜起科技(688008)、歌尔股份(002241)、长电科技(600584),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3.44%。 相关产品: AI人工智能ETF(512930); 线上消费ETF平安(159793); 消费电子ETF(561600),场外联接(A类:015894;C类:015895)。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2-24 10:00
上一页
1
•••
771
772
773
774
775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全美震惊!查理·柯克在大学演讲时遇刺身亡 特朗普下令全国降半旗哀悼
lg
...
中国关键会议前释重磅信号!日经:中国最新调查目标:高级外交官、金融专家
lg
...
只靠现金和房产很危险!达利欧给中国投资者的10条理财建议
lg
...
中美重大突发!中美高官通话 彭博:正为特朗普与习近平会晤做准备的最新信号
lg
...
PPI数据意外下滑,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锁死”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20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