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中信证券:内外部预期改善,2月港股有望延续上行,关注三条主线
go
lg
...
性放缓,全球流动性预期将改善,短期美国
衰退
风险
也尚未到来。结合当前港股的相对估值优势(动态PE:10.5x)及较高的2023年盈利增速预期(13%),我们认为港股市场的配置价值仍十分显著。2月港股建议关注三条主线:1)修复态势有望持续的消费;2)受益外资持续回流的新经济板块;3)受益政策及销售复苏的地产产业链。
lg
...
金融界
2023-02-02
【预见2023】新湖期货副总经理、研究所所长李强:对中国经济抱有乐观期待,疫后恢复将是主要驱动力
go
lg
...
年。国际形势仍动荡不安,全球经济将面临
衰退
风险
,主要金融市场仍有剧烈波动的可能;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也仍较突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3 年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 值此关键时点,金融界特推出《启程:百位首席预见2023》,旨在通过专家分析解读,为企业社会注入信心,给广大投资者带来启发。 本期嘉宾:新湖期货副总经理、研究所所长李强 金融界:您认为当前影响全球经济前景的最主要因素有哪些? 李强:目前影响全球最主要的因素在于国内国外两方面要素。海外方面体现在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衰退与货币政策的预期转向的博弈,国内方面主要体现在中国经济弱现实和强预期的博弈。此外还需要关注部分高通胀、高利率、汇率不断贬值的国家可能出现危机的风险、俄乌冲突可能升级的外溢以及疫情可能出现的反复影响。 金融界:您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请您展望一下2023年的中国经济? 李强:2023年中国经济将是疫后修复之年,我们对此充满了期待和信心。当然在全球经济出现衰退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所面临的挑战也是显而易见的。最重要的挑战在于外需对出口的影响以及地产对内需的影响。海外经济的走弱对内需的影响是大概率,而且涉及中国出口的就业规模庞大,稳就业的压力之下,对于出口所产生的影响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国内房地产的政策底早在2022年下半年已经出现,地产的信心有滞后性,随着稳地产各项政策效应开始显现,后期地产或将企稳。对于中国经济而言,要极力避免的是外需和内需共振走弱。 金融界:在全球经济下行的背景下,预计2023年我国经济将有哪些核心增长点? 李强:在外需大概率走弱以及疫情对实体资产负债表冲击的背景下,通过政策提振信心依然是必要的。在货币、财政、产业政策支持下,预计2023年我国经济的增长主要体现在基建继续发力;消费在政策刺激下显著复苏,其中新能源汽车等消费品成为消费亮点,服务业显著复苏;地产负效应减弱;制造业呈现结构性特征。 金融界:为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财政、货币政策应具备哪些应对之策? 李强:为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财政政策必须积极,2023年地方政府制定了好于预期的经济增长目标,这势必需要有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作为支撑。积极财政政策主要体现在政府层面的直接投资行为以及为拉动消费所实施的刺激消费的政策,例如消费券之类的;此外,近期地方政府也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这往往需要地方政府有更加积极的财政支持。由于当前财政压力总体偏大,这就需要财政政策的实施需要更加精准,更需要关注性价比。货币政策实际上一直保持了较为宽松的状态,随着美元贬值,人民币的压力也减缓,货币政策定位可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一段时间内还需要保持原有的宽松状态,其次是为积极的财政政策提供宽松的货币环境。 金融界:2023年我国资本市场将会有怎样的表现?哪些领域值得关注? 李强:我们对2023年资本市场持乐观的观点,弱经济和强政策的组合对于股市而言是利好的组合。此外,由于疫情快速消退,市场对于中国经济复苏的预期更加强烈,而欧美也将在经济走弱背景下货币政策收紧逐步进入尾声,同时美元进入调整,这将有利于大宗商品配置。此外,在俄乌冲突背景下美元配置需求降低,有利于避险资产黄金,同时也有利于中国对对外依存度较高的资源配置需求。 金融界:请您展望一下2023年房地产市场的走向?2023年楼市能找回信心吗? 李强: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新周期,房住不炒仍是主基调,地产行业去金融、去杠杆,回归商品属性,在经历过2022年的调整以及稳地产政策的不断出台,房地产行业也将逐步筑底,对于经济的拖累也将减弱。房地产行业在2023年可能会呈现前低后稳,主要是在于稳地产政策需要有政策效应的传导期,市场的信心也需要一个恢复期。2023年可能是房地产行业由调整向常态恢复的过渡年。 金融界:我们该对2023抱有怎样的期待? 李强:2023年,我们对于中国的经济抱有乐观的期待,疫后恢复将是经济的主要驱动力。不过,我们也要关注当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是外围经济走弱与国内经济转型共振会形成的干扰。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好的稳经济、扩内需的刺激政策,同时将经济转型和发展的方向更加清晰化,并给予政策支持。
lg
...
金融界
2023-02-01
【预见2023】中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瑜:我国宏观经济将实现整体好转,房地产市场有望逐步企稳恢复
go
lg
...
年。国际形势仍动荡不安,全球经济将面临
衰退
风险
,主要金融市场仍有剧烈波动的可能;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也仍较突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3 年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 值此关键时点,金融界特推出《启程:百位首席预见2023》,旨在通过专家分析解读,为企业社会注入信心,给广大投资者带来启发。 本期嘉宾:中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瑜 核心观点: ·房地产的稳定性愈加重要, 随着各项稳经济政策显效发力,经济运行有望逐步恢复。 ·供需两端政策均有继续优化空间,政策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强 ·全国房地产市场将呈现“销售量价趋稳,新开工面积调整态势难改,投资或继续下行”的特点 ·一线城市新房成交规模或稳中有增,二线城市在疫情形势好转后有望逐渐趋稳,三四线调整态势或延续 ·房地产市场短期仍将处于“去库存”阶段,深耕价值城市穿越行业周期 以下为对话全文: 宏观环境:房地产的稳定性愈发重要,2023经济待恢复 金融界:2022年房地产拖累经济增长,2023年经济前景展望是怎样? 黄瑜: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和超预期因素冲击下,短期经济下行压力仍较大。展望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放缓,外需增长或出现乏力,我国出口贸易面临较大挑战,国内大循环重要性提升,而疫情防控放开后,疫情形势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或一定程度拖累消费修复,房地产的稳定性愈加重要。预计未来我国财政、货币政策仍将持续发力并保持宽松基调,助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随着各项稳经济政策显效发力,经济运行有望逐步恢复。 调控政策:房地产需求端政策持续优化,供给端政策迎来转折点 金融界:2022年房地产出台多项利好支持,2023年是否还有优化空间? 黄瑜:2022年,房地产政策进入全面宽松周期,在“房住不炒”总基调指导下,监管部门多次出台利好政策,从支持需求端到支持企业端,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同时也为地方因城施策释放空间。 政策核心逻辑在于:一是给予房企融资支持,支持房企债务展期,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稳定市场主体预期;二是为个人购房信贷提供支持,带动市场销售恢复;三是“保交楼”,解决期房交付问题,提振市场情绪,稳住购房者信心。 预计2023年,坚持“房住不炒”基调不变,供需两端政策均有继续优化空间,需求端政策支持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强,提高市场销售的活跃度和积极性,核心二线城市政策有望全面放开,一线城市政策存在优化空间,如降低房贷利率、降低首付比例、优化限购等方面继续调整;支持企业合理融资需求,房企融资链条有望进一步畅通,企业资金面有望得到改善;“保交楼”仍然是侧重点,专项借款及配套资金加快落地,资金规模亦有望加大,“保交楼”或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共同促进购房者预期好转。 市场趋势:销售最快或于二季度企稳,全年新房成交或与2022持平 金融界: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3.58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4.3%,创近7年来的新低;商品房销售额13.33万亿元,同比下降26.7%,创近6年来的新低。在扩大内需、稳地产总体方针下,您认为2023年房地产销售会迎来哪些变化? 黄瑜:2023年总体预测:销售量价趋稳,新开工调整态势难改,开发投资或延续下行态势。具体来看: 需求端:2022年底,监管部门密集出台利好政策,从供需两端发力稳定市场预期,但政策放松传导至需求端需要时间,短期市场调整压力仍在。2023年,宏观经济的修复、疫情形势等仍是影响房地产市场修复节奏的关键因素,乐观情形下,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有望实现正增长,但在中长期住房需求释放动能减弱的背景下,增幅或有限;中性情形下,商品房销售面积或与2022年基本持平;悲观情形下,市场预期和信心修复不明显,商品房销售面积继续回落,降幅或在3.6%左右。 价格方面,短期企业降价促销策略未改、二手房挂牌量增加等因素仍制约房价预期,短期房价下跌态势难改,但从全国商品房销售均价来看,核心一二线城市市场存在恢复预期、优质项目逐渐入市等因素将对销售均价产生结构性带动,全年商品房销售均价有望逐渐趋稳,其中部分库存量比较小的核心城市,在市场恢复过程中,房价或面临一定上涨压力;多数三四线城市房价或延续下行态势。 供应端,新开工一方面受销售端恢复节奏制约,另一方面,近两年土地大规模缩量、企业资金压力大、可售库存规模较高等因素亦拖累新开工规模,2023年,新开工面积或继续下降。 投资方面,新开工缩量、土地购置费继续下行仍将制约开发投资额恢复,“保交楼”政策持续发力下,竣工面积有望逐渐改善,进而对开发投资形成支撑,2023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仍面临下行压力,中性情形下,同比降幅或在3.9%左右,降幅较2022年收窄。 市场韧性有望进一步凸显,三四线城市成交规模或延续底部运行态势 金融界:当前房室销售总体上弱于预期,请您对不同层级的城市住宅供给情况进行分析? 黄瑜: 2023年一线城市新房成交规模或稳中有增,二线城市在疫情形势好转后有望逐渐趋稳,三四线调整态势或延续 一线城市:较强的基本面仍对市场形成支撑,2023年商品住宅成交面积有望稳中有增。2022年,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表现分化,北京、上海市场较为平稳,广州、深圳市场下行态势明显。2023年,预计一线城市楼市政策存在政策调整空间,政策一旦局部优化,或将对购房需求产生积极带动作用,叠加新增供应对市场仍有支撑,一线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有望实现增长。其中,北京、上海、深圳政策微调为主,新房市场成交或整体稳定;广州2023年政策存在较大优化空间,有望带动市场逐渐好转。 二线城市:政策优化空间较大,核心二线城市市场或逐渐恢复,疫情防控形势仍是最大变量。根据中指数据,2022年,35个二线代表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降至2013年以来最低水平,同比下降近四成。2023年,若疫情形势好转,叠加调控政策优化,部分二线城市市场规模继续大幅回落的空间缩小,而凭借较强的城市基本面,核心二线城市市场有望稳步恢复,如杭州、成都、西安、武汉、重庆、郑州、天津等城市,从而带动二线城市整体市场逐渐趋稳。而城市基本面较弱的城市,政策优化空间较小,市场企稳恢复仍需时间,这部分城市市场或仍处于底部盘整期。 三四线城市:市场成交规模或继续下行,部分热点城市市场有望逐渐企稳恢复。2022年,多数三四线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大幅下降,但与棚改货币化全力推进之前的2014-2015年相比,部分城市市场规模仍有一定下降空间。与此同时,根据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大多数三四线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超40平方米,部分城市甚至超过50平方米,这部分城市新增住房空间较小,短期市场调整压力仍较大。 从历史周期来看,城市基本面较好的地区房地产市场修复的节奏也更快。2023年,在各项利好政策的带动下,长三角地区市场有望率先恢复。珠三角短期市场调整态势或延续,2023年,部分城市政策存在优化空间,政策优化叠加经济修复,购房情绪或逐渐好转,珠三角整体市场成交面积在低基数下有望转正,但惠州、珠海短期库存较高,或拖累市场修复,肇庆、江门市场或延续底部盘整态势。 京津冀区域短期市场调整压力较大,预计2023年,北京、天津调控政策仍存在一定优化空间,楼市有望企稳恢复,而多数城市住房需求释放动能较弱,底部运行态势或将延续。 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再获确认,新发展模式助力企业穿越行业周期 金融界:近两年,分化是地产行业最主要的特征之一,企业如何在优胜劣汰中胜出,请谈谈您的看法? 黄瑜:202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房地产行业发展定调,政策方面将继续满足项目交付、房企经营、并购重组三方合理融资需求,保证融资覆盖面的广泛性;信贷、债券、股权三条主要融资渠道将继续维持开放状态,保证融资资金的持续性。在行业供给端利好尽出的背景下,房企筹资端流动性紧张问题将得以明显改善。 企业策略方面,2022年末,随着房地产“第三支箭”正式落地,短期企业融资通道打开,房企首要任务应是抓住融资窗口期,积极作为,最大限度补充流动性。同时,恢复“造血”功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尽管当前房地产销售恢复节奏较慢,但随着核心一二线城市优化调控政策及疫情形势的好转,核心城市市场或率先企稳,企业应积极营销加速回款。整体来看,2023年房地产市场仍将处于“去库存”阶段,企业应以销定投,积极运用数据工具科学决策,优选城市、优选项目,实现换仓,通过深耕价值城市穿越行业周期。另外,“保交楼”已成为行业当下核心关注点,企业交付力变得愈发重要,交付力也将成为企业未来能够赢得购房者、金融机构、政府等各方信任的核心能力。
lg
...
金融界
2023-02-01
1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微升至49.2 仍低于荣枯线
go
lg
...
品类与投资品类下降。外需方面,海外经济
衰退
风险
增加,新出口订单指数同样连续第六个月位于收缩区间,不过收缩程度趋缓。 生产和需求边际好转,带动就业指数在荣枯线下上升。受访企业反映,减员主要是由于疫情感染率上升导致人员无法到岗,以及部分企业在员工自愿离职后没有填补空缺。 受原材料特别是金属价格涨价的带动,1月制造业购进价格指数抬升并连续第四个月处于扩张区间。受制于市场景气度低迷与客户议价能力强,出厂价格指数虽然有所上升,但仍然低于临界点,只有消费品类价格轻微上涨。 随着疫情形势好转,供应链更趋稳定,1月供应商供货时间指数在荣枯线下大幅上升,这意味着供应链压力放缓,但是由于人手短缺,物流运输尚未完全正常化。 生产经营逐步恢复正常,企业对未来一年前景的信心持续回升,制造业生产经营预期指数升至2021年5月以来新高。 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喆表示,2023年1月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仍然存在,供给和需求趋弱,外需低迷,就业下降,物流亦未完全恢复,但制造业企业乐观情绪继续提升。此轮疫情冲击之后,加快恢复经济、促进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正常化将是经济工作重点,改善预期、修复信心、增加收入、扩大消费、拉动内需则是重要抓手。展望未来,疫情发展仍有较强不确定性,应做好充分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下一波疫情冲击。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仍需高效统筹。
lg
...
金融界
2023-02-01
美股收盘:道指涨近400点 新能源车股普涨小鹏汽车涨逾6%
go
lg
...
为投资者应该逆年初至今的涨势而动,因为
衰退
风险
只是推迟而不是消失了,” Kolanovic领衔的策略师团队在致客户的报告中写道。他继续认为美股面临下行风险,因在经济放缓和企业业绩走弱的同时,美联储可能还会维持高利率一段时间。 Kolanovic团队重申了摩根大通的Mislav Matejka周日发布的观点,即下一波行情的基本面确认可能不会到来,在看不到美联储转向前景的情况下“今年前三个月可能标志着市场的转折点”。因此整个第二和第三季的业绩增速可能会更弱。 美国光伏价格去年飙升1/3 进口限制拖累项目开发 可再生能源交易平台LevelTen发布报告称,由于当地项目承包商难以获得进口光伏电池板,美国太阳能合同价格去年飙升了1/3。报告显示,美国2022年四季度太阳能合同,即电力购买协议(PPAs)的价格同比上涨33.3%,环比上涨8.2%。 尽管去年8月出台的《通胀削减法案》为太阳能开发商提供了激励措施,但由于美国限制进口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使得美国普及太阳能的成本明显增加。 美国国内的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很少,80%以上的太阳能电池板依赖进口。由于美国的贸易政策,大量中国太阳能电池板无法进入该国市场,进口受阻严重制约了美国太阳能装机容量的增长。 亚洲首富“朋友圈”紧急救场 阿达尼企业FPO截止前获足额认购 亚洲首富、印度实业大亨高塔姆·阿达尼麾下旗舰公司的FPO(后续公开发行)赶在周二截止前收到足额认购意向,避免了印度历史上最大FPO遭遇失败的难堪,也给阿达尼本人留住了面子。 按照印度证券市场的规则,阿达尼企业公司的FPO至少需要获得90%的认购才能顺利发行。去掉法巴、高盛等锚定投资者,周一收盘时公开发行份额仅仅获得3%的认购,不过好在亚洲首富最终在截止日前凑够了认购数量。 根据孟买交易所的数据,这笔价值近25亿美元的FPO总共获得1.12倍认购。其中分配给散户的份额仅仅获得12%的认购,而阿达尼企业的员工也只认购了分配额度的一半,同时包括外资在内的合格机构投资者也仅认购了1.26倍的份额。最终帮助阿达尼涉险过关的是印度本土的非机构投资者(投资额超过100万印度卢比的个人),这部分的认购达到3.32倍,接近整体公开发行比例的60%。 库克很高明 苹果公司不会大规模裁员 据报道,投行Wedbush分析师丹·艾夫斯(Dan Ives)今日称,苹果公司不会像其他大型科技公司那样裁员数千人,因为CEO蒂姆·库克(Tim Cook)把苹果运营得非常好。 上周有报道称,苹果已开始在苹果零售店(Apple Store)以外的零售渠道,解雇一些非季节性员工。一些在百思买(Best Buy)等商店工作的苹果零售渠道员工,已经收到了裁员通知。此外,苹果还裁减了100名合同制招聘人员。但到目前为止,苹果还没有像其他大型科技公司那样大规模裁员。 亏损也要抢客户,美国电动车价格战升温 电动车价格战,不仅仅在中国。在“老家”美国,由特斯拉搅动的降价潮已然兴起,甚至还有车企不惜付出亏损的代价。而对于美国车主来说,今年买电动汽车或许将会变得更便宜。不仅大量价格更低的电动汽车将投放市场,新的政府补贴政策也将让更多人买得起价格更高的车型。 去年营收破千亿美元!辉瑞:2023年新冠产品的收入将大幅下降 辉瑞公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财报。数据显示,该公司第四季度营收为243亿美元,略超市场预期的242.3亿美元,上年同期为238.38亿美元;四季度净利润50亿美元,预期59.6亿美元,上年同期34亿美元。 第四季度新冠药物Paxlovid营收18.34亿美元,上一季度为75.14亿美元;第四季度新冠疫苗Comirnaty业务收入113.29亿美元,上年同期125.04亿美元。2022年全年,营收为创纪录的1003.3亿美元,同比增长23%;经调整的利润为377.147亿美元,同比增长63%。
lg
...
金融界
2023-02-01
系好安全带!华尔街大行齐声警告:
衰退
风险
加剧或致美股持续下行
go
lg
...
大行近日亦扎堆发声,呼吁投资者警惕美国
衰退
风险
或致年内美股持续下行。 汇丰资管:料美国经济转衰会促使美联储更早降息,年内恐下调100个基点 汇丰资管认为,随着美国经济显露出衰退迹象,美联储今年改变立场进行降息的动作会比货币市场预期得更早更激进。 该公司全球首席策略师Joe Little表示:美联储今年年底前可能会降息100个基点,是目前美国利率掉期所消化50个基点的两倍,还存在2024年再下调200个基点的可能。 美联储与市场僵持不下,尽管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坚称为平抑持续的价格压力的需继续加息并使利率保持在高位,市场仍然押注美联储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开始降息。美国2年期国债对政策变化最为敏感,其收益率已从去年11月触及的15年高点大幅回落,但汇丰资管全球首席策略师Little认为市场对宽松的定价尚不充分。 如果我们在第三季看到明显的衰退数据,那么2023年的最后阶段,美联储很容易降息100个基点甚至更多,”Little称,“值得注意的是,鉴于这个经济周期目前为止仍然反常,政策轨迹的不确定性仍然高得异乎寻常。 市场普遍预计,随着通胀缓和美联储本周将放缓加息步伐至25个基点,令利率区间上限达到4.75%。 美联储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将借款成本提高了425个基点,紧缩的激进程度创下1990年代以来之最。货币市场预计政策利率将在6月前达到5.1%的峰值。 小摩:美股年初的大涨行情将消退,
衰退
风险
只是推迟并非消失 摩根大通在最新报告中表示,美国股市的强劲涨势很快就要结束了,因为投资者即将意识到,经济衰退只是被推迟了,而不是避免了。在2022年表现惨淡之后,标普500指数自年初以来上涨了5%,主要是受积极的经济数据刺激。去年12月的通货膨胀率低于经济学家预期的6.5%,第四季度GDP增长强劲,达到2.9%,这使得一些投资者对经济衰退的担忧有所减轻。 然而,以Marko Kolanovic为首的小摩策略师表示,这太乐观了。他们在报告中写道: 我们认为,投资者应该让(2023年)的反弹消退,因为
衰退
风险
只是被推迟了,而不是减弱了。 该行警告投资者不要对最近的股市上涨过于乐观。目前市场预期经济下滑的可能性为59%,而10月中旬时的预期为90%。 小摩策略师警告们称,这种对经济的乐观情绪可能为时过早。他们指出,尽管总体GDP表现强劲,但报告显示,私人需求、固定投资和出口等特定领域的表现较弱——所有迹象都表明经济活动正在放缓。 美国国内需求的疲软轨迹使
衰退
风险
继续上升,尽管劳动力市场的紧张推迟了这种
衰退
风险
。 摩根大通策略师Mislav Matejka表示,即使市场继续走高,投资者也应该开始抛售。下一轮上涨的基本面可能不会到来,盈利疲软以及经济活动可能会影响股市。 此外,小摩首席投资官杰米•戴蒙此前也警告称:为了降低通胀,经济衰退是必要的。今年美国经济至少会出现温和衰退,不过团队正在为更严重的衰退做准备。预计股市将再次遭遇艰难的一年,衰退或导致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20%。 大摩:投资者应停止追涨,避免与美联储唱反调 摩根士丹利“大空头”亦站出来提醒投资者,无视美联储,押注股市上涨,最终将会希望落空。 周一,大摩首席策略师Michael Wilson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最近美股反弹让投资者感到错失机遇,并且更积极地涌入股市。但实际上最近的走势更多地反映了,在经历了艰难的12月和残酷的一年之后的“一月季节性效应”和“空头回补”。 其次,公司收益比预期的要差,尤其是在利润率方面。更重要的一点是,投资者似乎已经忘记了“不要与美联储作对”这一基本原则。 开年以来,标普500持续反弹,即使经济放缓的迹象越来越多,投资者仍在买入那些业绩超出预期的公司。此外,美联储放缓加息步伐也给了投资者更多信心,最近的一系列数据表明美联储减缓通胀的积极举措正在奏效,市场预计美联储在本周三再次削减加息幅度,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25个基点。不过正如此前文章指出,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美国通胀在持续下行,但不管是CPI还是PCE都还远远高出美联储设定的2%的目标。同时,依然强劲的劳动力市场也给了联储官员“毫不动摇”加息的信心。 Wilson认为:一个不愿转向更鸽派立场的美联储,再加上2008年以来最严重盈利衰退的现实,我们认为市场再次被错误定价,将在短期内进入熊市的最后阶段。 Piper Sandler首席全球经济学家:2023年的经济衰退更像上世纪70年代 Piper Sandler首席全球经济学家Nancy Lazar周一表示,2023年即将到来的衰退更像是上世纪70年代的衰退。 她表示:“这更像是1973、1974年的情况,而不是2008年和2020年的情况。”她预测随着美联储加息的滞后效应发挥作用,2023年下半年将感受到经济衰退的全面影响。 美国人将看到经济‘缓慢步入衰退’,滞后效应将首先表现在收入方面。但就目前而言,实际购买力似乎正在‘回升’。这是一辆非常颠簸的过山车,但方向仍是朝下的。1月份的情况可能会有所好转。在2023年下半年之前,我们将不会看到经济衰退。
lg
...
金融界
2023-02-01
IMF小幅上调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2.9% 为一年来首次
go
lg
...
er Gourinchas)表示,虽然
衰退
风险
已经消退,各国央行在控制通胀方面正在取得进展,但仍需要做更多工作来遏制通胀。 古林查斯在谈到2023年前景时表示:“我们必须准备好迎接意外,但这很可能代表着一个转折点,即增长触底反弹,然后通胀下降。” 在其2023年展望中,IMF目前预计美国GDP将增长1.4%,高于10月份预测的1%,但较2022年2%的增长有所放缓。 该机构表示,目前预测2023年欧元区经济增长0.7%,高于10月份预测的0.5%,低于2022年3.5%的增速。IMF表示,欧洲对能源成本上涨的适应速度快于预期,能源价格回落对该地区有所帮助。 IMF预测,英国是今年唯一一个将陷入衰退的主要发达经济体,随着英国家庭面临能源和抵押贷款等生活成本上升的压力,英国今年的GDP预计将下降0.6%。
lg
...
金融界
2023-01-31
美股开盘:道指涨逾50点 中概股多数下跌虎牙跌超4%
go
lg
...
者应该让(2023年)的反弹消退,因为
衰退
风险
只是被推迟了,而不是减弱了。”该行警告投资者不要对最近的股市上涨过于乐观。目前市场预期经济下滑的可能性为59%,而10月中旬时的预期为90%。 美国通胀又一推手!研究:新冠后遗症助长当地劳动力短缺 一项新研究表明,“长新冠”(即新冠后遗症)令人们无法参与工作,还可能降低其他人的生产率,因而助长了美国劳动力短缺局面,并对整个美国经济构成压力。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去年11月表示,多达30%的美国人在感染新冠后会患上“长新冠”,影响多达2300万美国人。 IMF上调2023年全球增长预测,中国经济成为亮点 周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调了今年的全球增长预期,不过该组织警告,全球央行的加息和俄乌冲突的延续,可能仍会给全球经济活动拖后腿。在最新的经济预测中,IMF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上调至2.9%,比去年10月份时的预测提高了0.2个百分点(当时预测为2.7%)。报告指出,随着中国防疫政策的优化调整,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将继续提升,这或将促进全球经济增长。 美银:美国科技业“瘦身”还不够,一些企业还需再裁员20% 去年下半年开始,一些大型科技公司为削减成本,开始逐步冻结招聘至裁员。这一浪潮甚至蔓延至了华尔街银行。然而,美银的Savita Subramanian等策略师研究了这些科技公司过去三年的员工人数与收入的对比,随后得出结论,即使在裁员后,一些公司的员工规模仍要多出20%。美国大型科技公司在最近一波裁员浪潮后,其规模却仍显得“臃肿”。 2022年黄金需求升至十年高点,全球央行购买量创1967年来新高 世界黄金协会指出,去年黄金需求达到4741吨,同比增长18%,是201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主要受各国央行对黄金强劲需求的推动。世界黄金协会(WGC)周二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央行购买了1136吨黄金,价值约700亿美元,较上一年的450吨翻了一番还多,创下55年来的新高。这突显了地缘政治动荡时期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吸引力。 美国今夏重演汽油通胀噩梦?欧盟俄油禁令或在大洋彼岸掀起风浪 2022年夏天,美国上演了一出由汽油主导的通胀大戏。汽油一度涨到5.02美元/加仑,刷新历史记录。而这一幕似乎将在2023年再次出现。由于美国纽约和东海岸的大部分地区一直很依赖进口汽油,尤其是来自欧洲的产品。然而,欧盟自2023年2月5日开始禁止进口俄罗斯的石油产品。就在去年年底,欧盟已经禁止了从俄罗斯进口原油。两相夹击之下,欧洲能够进口和生产的石油产品大大减少,美国的东海岸地区就会是受害者之一。 美国“抗疫之战”告终?拜登:新冠疫情紧急状态5月11日后结束 据报道,美国总统拜登30日对国会发布声明表示,关于新冠疫情的国家紧急状态和公共卫生紧急状态措施(PHE)将延长至5月11日,之会将会一并取消。拜登政府表示,它“强烈反对”立即终止这些措施,并表示其在5月份结束紧急状态,将为各州提供更充足的时间来为这些改变做准备。 特斯拉:去年在华营收增速放缓至31%;2023年资本支出将介于60亿至80亿美元 特斯拉递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显示,2022年特斯拉总营收为814.62亿美元,同比增加51%。其中,中国市场实现营收181.45亿美元,占比22.27%;中国市场营收增速放缓,较2021年的138.44亿美元同比增加31.07%。此外,特斯拉预计全年资本支出60亿美元至80亿美元,在接下来的两个财年中,每个财年的资本支出将在70亿至90亿美元之间。 埃克森美孚Q4营收同比增长12.3%,净利润同比增长43.7% 埃克森美孚公布2022年第四季度和全年业绩。财报显示,该公司Q4营收为954.29亿美元,同比增长12.3%,超出市场预期;归属于公司的净利润为127.50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88.70亿美元增长43.7%;调整后每股收益为3.40美元,超出市场预期。 辉瑞Q4利润同比增44%,2023年业绩指引不及市场预期 辉瑞Q4营收同比增长2%至242.9亿美元,不及市场预期的243.2亿美元;经调整的利润为65.51亿美元,同比增长44%;此外,辉瑞预计2023年营收为670亿美元至710亿美元,不及市场预期的717.5亿美元。截至发稿,该股盘前跌2.43%,报42.49美元。 埃克森美孚Q4营收不及预期,净利润同比增长44% 埃克森美孚Q4营收为954.29亿美元,同比增长12%,但不及市场预期的973.45亿美元;归属于公司的净利润为127.5亿美元,同比增长44%;经调整后每股收益为3.40美元,好于市场预期的3.29美元。 麦当劳Q4业绩超预期,同店销售额增长12.6% 麦当劳Q4营收同比下降1%至59.27亿美元,剔除汇率变动因素后为同比增长5%,好于市场预期的56.3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6%至19.03亿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为2.59美元,好于市场预期的2.45美元。展望2023年,该公司预计将新开1900家餐厅,该公司计划今年动用22亿-24亿美元用于资本支出。 通用汽车Q4营收同比增长28.4%,每股收益2.12美元超预期 通用汽车Q4营收431.08亿美元,同比增长28.4%,好于市场预期的405.1亿美元;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19.99亿美元,同比增长14.8%;此外,展望2023年,该公司预计净利润为87亿美元至101亿美元;预计调整后EBIT为105亿美元至125亿美元。 瑞银Q4净利润同比增长23%超预期,投行税前营业利润同比降84% 瑞银Q4总营收为80.29亿美元,同比下降8%;归属于股东净利润为16.53亿美元,市场预期为13亿美元,同比增长23%;摊薄后每股收益为0.50美元,上年同期为0.38美元。投资银行部门税前营业利润为1.12亿美元,同比下降84%。 存储芯片跌势难挡!三星电子芯片部门Q4利润骤降90% 随着消费者在电子产品上的支出减少,全球半导体需求也大幅下降。$三星电子(SSNLF.US)$周二公布的第四季度业绩显示,当季公司利润大幅下滑。三星芯片业务的表现最为糟糕。第四季度,该业务的利润暴跌逾90%,至2700亿韩元(合2.2亿美元)。 预售表现令人失望,索尼据称大幅削减PS VR2头显出货目标 据媒体报道,由于预售表现令人失望,日本电子巨头索尼大砍PlayStation VR2头显的出货量预期。据知情人士透露,索尼将本季度PS VR2的出货量预期下调了一半,至约100万台。
lg
...
金融界
2023-01-31
法国意外躲过经济衰退!重重危机笼罩欧洲 下行风险抬升 欧洲央行本周加息50个基点似成定局?
go
lg
...
体下滑的担忧,不过法国接下来仍可能面临
衰退
风险
。 周一(1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 年最后三个月德国经济意外下滑后,法国相对亮眼的表现让欧洲顿时松了一口气。法国国家统计局表示,第四季度家庭消费较上季度下降了0.9%,表明通胀对支出造成了影响。商业投资大幅放缓,但对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对外贸易也是如此。 (来源:彭博社) 受需求弹性和服务业反弹的推动,法国经济在 2022 年整体增长了2.6%。 根据法国央行去年12月发布的最新宏观经济预测,最近的调查显示,法国经济活动在 2023 年初保持坚挺,但预计今年经济将显著放缓,增长0.3%。法国央行表示,不排除今年出现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但预计经济活动即将出现的收缩将是“有限和暂时”的。 欧洲一直与能源价格飙升引发的创纪录通货膨胀作斗争。 然而,各国政府提供了数十亿欧元的援助以降低对家庭和企业造成的冲击。意外温和的冬天也有助于稳定能源市场。 法国财政部长 Bruno Le Maire 表示,法国在能源危机面前表现良好,并重申政府预计 2023 年将实现增。他说:“我们的经济基本面是坚实,我们的企业继续投资并创造就业机会。包括财政部长在内的政客们一直热衷于强调,过去法国的劳工抗议事件对年产出的影响“微不足道”。 值得注意的是,法国和德国经济状况不太可能使欧洲央行放弃加息的路径。尽管总体价格涨幅有所回落,但官员们担心潜在的通货膨胀率仍居高不下。继 12月份上涨 6.7% 之后,欧洲标准化价格指标较上年同期上涨 7%,符合经济学家的预期。 (来源:彭博社) 由于法国政府取消了一些控制能源成本的措施,导致食品价格飙升,法国 1 月份通货膨胀加速。在法国政府比其他国家更早采取行动限制能源价格上涨后,法国去年录得欧元区最低通胀率之一。Insee 此前预测,全国通胀指标将从 3 月份开始放缓。 奥地利 根据 Wifo 研究所的数据,奥地利经济在 2022 年第四季度出现收缩,以建筑业和服务业下滑为首。GDP 较前三个月下降 0.7%,私人消费的下降超过了投资和出口的增长。 Wifo 估计,奥地利在去年增长 4.7% 后,预计在 2023 年实现 0.3% 的增长,下半年消费将会逐渐复苏。 立陶宛 由于价格飙升和利率上升影响家庭支出,立陶宛公布了两年来首次季度产出下降,GDP 较上期萎缩 1.7%,12 月份零售额同比下降 6.2%,为近三年来的最大跌幅。 尽管通货膨胀正在缓慢回落,但消费者支出目前正受到高贷款成本的打击。即便如此,立陶宛央行去年底仍将 2023 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 1.3%。 总体来说,尽管法国经济出现了积极的迹象,但由于家庭削减开支导致国内需求疲软,经济也呈现疲态。仅在 12 月份,消费者支出就比 11 月份下降了 1.3%。调查显示,虽然商业信心高于长期平均水平,但消费者对经济形势越来越失望。 #2023年前景展望# #高通胀/经济衰退#
lg
...
芷莹
2023-01-31
金融市场埋伏巨大“定时炸弹”!黑天鹅基金经理:破坏力堪比大萧条
go
lg
...
国的就业和通胀数据感到满意,但不想淡化
衰退
风险
。 尽管彭博经济(Bloomberg Economics)的模型认为,今年美国经济衰退的几率为100%,但一些人预测,由于劳动力市场强劲,通胀缓解,美国经济只会温和下滑。 Universa Investments是一种所谓的尾部风险基金(tail-risk fund),旨在在最严峻的市场环境下保护投资者。由于这些基金往往在市场低迷时有良好表现,通常他们会倾向于做出较为悲观的经济预测。 过于杠杆化 长期以来,斯皮茨纳格尔一直批评各国央行将利率维持在过低水平,他在去年预测,“如果信贷泡沫破裂,将造成有史以来最灾难性的市场失败。” 在本周的信中,他就全球债务水平发表了新的激烈言论。他写道:“曾经是自然而健康的调整,却变成了具有传染性的地狱,能够彻底摧毁整个体系。当今世界杠杆太高了,债务结构太大了。” 根据LCH Investments的数据,对冲基金经理去年损失了超过2,000亿美元,引发一场关于如何为市场低迷做准备的辩论。 斯皮茨纳格尔表示,如果标普500指数一个月内下跌10%,Universa的策略可能获得402%的平均投资回报率。他在信中说,如果标普500指数暴跌30%,回报可能高达10,251%。 斯皮茨纳格尔说:“这种回报模式是Universa的核心竞争力。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在改进它。” 信中说,如果一名投资者将其投资组合的2%分配给Universa,那么过去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为10.4%。从2018年1月30日到2023年1月30日,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总回报率超过55%。 2022年标普500指数下跌19.4%, Universa没有具体透露其2022年的回报率。 “末日预言” 斯皮茨纳格尔和塔勒布以前就对经济发出过警告,但并非所有的“末日预言”都能成真。 2013年10月,斯皮茨纳格尔告诉CNBC,市场已经为“大崩盘”做好了准备,可能暴跌40%。尽管有一段时间的市场波动,但标普500指数在2020年3月之前普遍走高——直到新冠大流行导致全球经济关闭后,标普500指数才下跌。 2022年6月,斯皮茨纳格尔表示,金融体系最容易受到“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信贷泡沫”的冲击。其基金的目标是在黑天鹅事件期间为客户提供保护。他当时说道:如果这个信贷泡沫破灭,那将是所有人所见过的最灾难性的市场失灵——但是,让我们希望不会发生这种情况。我们已经让自己身陷困境。” 尽管斯皮茨纳格尔预测今年将出现类似大萧条的衰退,但许多分析师和经济学家认为,经济低迷对美国经济的损害不大。 穆迪分析公司(Moody’s Analytics)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Mark Zandi)本月写道,美国经济将避免全面衰退,但将面临更高的失业率和增长停滞。 赞迪写道:“称之为缓慢衰退吧。” 美联储(FED)将于当地时间周三公布最新的利率决议,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将加息25个基点。
lg
...
tqttier
2023-01-31
会员
上一页
1
•••
156
157
158
159
160
•••
226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究竟怎么回事!?黄金突发劲爆行情 金价暴涨近52美元 银价飙升近2%
lg
...
美国突传重磅消息!彭博:美国政府停摆接近结束 特朗普刚刚发声
lg
...
周末突发!美国传出重大消息 事关美国结束政府停摆 美股期货应声跳涨
lg
...
【直击亚市】特朗普政府终于要结束停摆?!全球市场大反攻,美联储降息信号不明
lg
...
黄金惊现“爆炸性”行情!金价暴涨75美元 FXStreet高级分析师最新金价交易分析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28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5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