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网易云音乐(9899.HK):聚焦在线音乐,以音乐为内核再塑成长
go
lg
...
5月23日,网易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
财
报
,
财
报
披露,一季度网易云音乐继续聚焦核心在线音乐业务,App全面改版升级,旨在打造以音乐为核心的生态,推动可持续的长期增长。 结合市场环境来看,在文娱行业对用户注意力抢夺的背景下,当前国内在线音乐市场竞争升级。网易云音乐的保持增长是"逆风前行",更是验证了其行业竞争力和成长潜力。 那么,网易云到底做对了什么?不妨沿着两条线索进一步探讨。 回归音乐,聚焦在线音乐业务 纵观在线音乐市场的竞争升级,很重要的一点是持续走向以优质内容为核心的竞争,对平台提出的要求就是回归音乐本身。 在最新一季,网易云音乐聚焦在线音乐业务,实现加快回归,核心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版本,二是版权,三是原创音乐。 今年1月,网易云音乐围绕"-1点,离音乐近一点"推出史上最大一次改版:首页推荐、播放界面、个人主页、社区广场等核心版块统统删繁就简,回归音乐,Slogan也重回"发现好音乐"。 同时,2024年以来,网易云音乐先后与JYP娱乐、Kakao娱乐等版权方达成合作,推动K-POP版权回归,丰富曲库;持续加码原创音乐扶持,包括再次升级"云梯计划2024"、发力热歌孵化,提升内容影响力。 当然,回归不意味着守旧,而是基于音乐本身谋求更多发展。期内,网易云音乐创新扩展了多元音乐消费场景。 内容方面,网易云音乐持续制作及引进优质有声内容,出品广播剧《少爷和我》成为全网首个播放量破千万的国民级喜剧IP改编广播剧;热卖陈奕迅新专辑《CHIN UP!》、《华晨宇火星演唱会纪念特辑》。 此外,网易云音乐深化多终端布局,先后与哪吒汽车、小米汽车等车企达成合作,共创智能音乐座舱体验,以及与高德地图达成合作上线网易音乐人导航歌单,全方位优化出行场景音乐体验。 强化优势,发力原创音乐与用户体验 在回归音乐的基础上,网易云音乐也更聚焦自身优势,通过进一步强化在原创音乐、用户体验(包括差异化音乐社区、算法推荐)等领域的优势,带动成长。 今年以来,网易云音乐继续从传播、创作、收益等全方面扶持原创音乐发展,并且从中收获颇丰,加大优质内容供给。 例如,网易云音乐再次升级"云梯计划2024",发布"编曲人自由版税"功能,为音乐人、编曲群体提供更多收益扶持。 近期,网易云音乐旗下一站式AI音乐创作工具网易天音亦正式开放使用,推动音乐创作进入效率提升、门槛降低的新阶段。资料显示,网易天音具备词、曲、编、唱、混等音乐创作全流程的AI创作辅助功能,以及生产力级别的专业音乐创作水准。在开放测试阶段,用户已使用其创作超4万个原创AI音乐作品和超40万个音乐素材。随着权限正式开放,更广泛的用户群体有望参与其中,丰富原创音乐内容。 在成效上,网易音乐人裘德获第35届金曲奖六项提名,网易云音乐持续收获爆款作品,如周深《浮光》、诺米么《阿普的思念》等。其中,《浮光》成为2024开年现象级的国风经典,总播放量超1.2亿,收藏量超100w。 如今,原创音乐的发展环境也发生了全面变化,进入更好的创作、推广和商业化阶段,网易云音乐由此打开更大的发展空间。 用户体验方面,如上文提到网易云音乐全新改版,其创新采用"双首页"推荐架构,以及私人DJ AI歌曲推荐助手,以技术革新打造更智能的音乐推荐服务;全面简化云村社区"动态"页,深化"乐评即社区"体验。 结合往期
财
报
来看,2023年网易云音乐便在AI赋能推荐算法的应用上取得较大突破,其来自平台推荐的音乐播放量占比持续大幅增加,平台算法推荐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 这将有助于网易云音乐未来持续吸引并保留用户,提升用户活跃度。 尾声 更开阔的视角下,网易云音乐通过业务创新等持续为原创音乐生态建设乃至数字文化繁荣贡献力量,全方位赋能音乐人群体,为用户带来多样的音乐体验和文化享受。在这一过程中,网易云音乐也得以巩固其独特优势。 今天的网易云音乐,成为了原创音乐的引领者,因为原创音乐在以优质内容为核心的竞争阶段拿到更强的竞争筹码。 叠加网易云音乐在版权合作、终端拓展、用户体验上的布局,其实现多维进化,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lg
...
格隆汇
2024-05-23
燕京啤酒,终于活成了自己“高攀不起”的样子
go
lg
...
3年全年、2024年第一季度财务报表。
财
报数
据显示,其2023年总营收达到142.13亿元,归母净利润6.45亿元,同比大涨83%;2024年第一季度,其归母净利润1.03亿元,同比上升了58.9%。 纵向来看,燕京啤酒已连续两年净利润增长超50%,2023年净利润增速更是创下1995年以来最高。 翻身背后,是转变思维方式,从以前我生产什么你消费什么,到消费者需要什么我生产什么的供给侧改革。改革浪潮中的成功者,一定是永远把消费者捧在手心上的企业。 在刚刚过去的5月10日中国品牌日,燕京啤酒便借势品牌日的IP影响力,为消费者奉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粉丝狂欢活动:秒杀送周边和产品,宠粉送全年畅饮资格,与粉丝开启线下狂欢派对……很多参与活动的粉丝现身说法,宣传活动福利,将燕京啤酒的品牌影响力不断辐射更多圈层,在啤酒业内做了一次成功的粉丝营销试水。 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顾客的口碑。燕京究竟如何完成品牌思维的转变,洞察用户想法,完成一次如此成功的传播?那么,食悟就来细细盘一下这次品牌日及其背后的深意。 一、从消费者中来,到消费者中去 自2017年以来,每年5月10日的中国品牌节,已成为中国品牌发声的重要窗口。走到中国品牌日的第八年,品牌与用户的关系也在经历一场巨变:自上而下地发声很难再打动用户,反而卸掉包袱,与用户有深度地玩到一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今年510,同样也是燕京啤酒第五次举办品牌日活动,当走过签约顶流明星、围绕爆款单品限定上新、联合头部博主直播带货这些营销打法后,并未见其创意枯竭,反而策划了一场规模更大、玩法更具深度的宠粉活动。 在线上,燕京啤酒聚焦核心粉丝福利,保证他们在酒水消费旺季能够开怀畅饮。 包括选出2023年以来购买燕京U8数量和次数TOP的粉丝,为其送出免费畅饮365天的资格;联合京东、天猫、抖音、快手、拼多多五大平台的官方旗舰店开启秒杀活动,为各大平台下单最快的前五位“秒杀王”送出10箱燕京U8和小8玩偶,第一名还可以参与紧随而来的“燕京啤酒 粉丝之夜”活动,共庆燕京510 Big Day。 在线下,燕京啤酒举办的粉丝之夜活动对活动流程、互动内容、现场氛围,有着更精心的策划和操盘: 活动邀约便显出特别和细致,增进粉丝对品牌的身份认同感:包括哈雷车主驾车巡游与粉丝互动,签到环节有定制的品牌周边领取,还可以走红毯,感受品牌礼遇; 活动进行时,互动方式更多元,让粉丝深度参与实现情绪上的共鸣:包括新潮口味的啤酒品鉴,可拍照/互动的创意装置,可投球/套圈/灌篮等趣味游戏,现场抽奖互动,舞蹈及乐队表演等; 丰富的互动中,还自然植入品牌文化,拉近与粉丝距离,激发共创可能:包括参观企业工厂,邀请粉丝分享与U8的故事,公司高管团队亲自表演带动气氛等; 这些有内容、有深度的互动玩法,在全网KOL的话题带动中进一步生成了鲜活的传播内容,反哺线上营销场,在啤酒行业掀起了极为少见的营销浪潮。不少粉丝现身说法,表示“粉丝之夜脑洞大,玩得很嗨”,燕京啤酒一系列的宠粉福利“承包了夏天的快乐”。 纵观燕京啤酒此次510营销升级之力度,其围绕线上线下构建立体式营销触点的做法,既有大额补贴回馈核心粉丝,又借由核心粉丝的深度互动和话题发酵,将活动影响力进一步扩散至更多圈层,而贯穿其中的主线,始终是与年轻人站在一起,打成一片,成为彼此的左膀右臂。 从此次乃至历届的510营销创新亦可看出,燕京啤酒这家有四十余年发展史的国货老牌,一直在顺应时代趋势完成品牌思维的转变,保持对年轻人的洞察,从而实现从大牌向潮牌的跨越。 二、明星单品引领,从高冷的“大牌”演变为懂消费者的“潮牌” 一直以来,啤酒行业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地域品牌四方割据,但随着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如今的行业巨头已完成对全国市场的覆盖。而在全国化的进程中,国产大牌始终面对做大还是做强的考量:平价啤酒当然可以通过走量实现规模体量的做大,但要想做强,高端化也是必由之路。 事实上,随着2013年啤酒行业转换增长动力以来,品牌提价便悄然开启,而翻看2023年啤酒行业的
财
报
,各大啤酒巨头亦是通过提吨价完成业绩增长。但很显然,高端化无法与“高定价”划等号,也更需要以年为计的慢功夫,近年来在年轻化、高端化方面收效显著的燕京啤酒,显然深谙此理。 早在燕京新团队建立以来,发力年轻化、高端化,就是其主攻方向之一。 在年轻化转型方面,除打造有510品牌日IP,燕京还曾围绕明星/场景/直播等多重营销方式,全方位发力: 签约年轻人追捧的明星或流量团体,快速实现品牌流量大曝光; 大力开拓线下新消费场景,打造的新式酒馆“燕京社区酒號”全国门店已近600家,“LIONK狮王餐酒吧”中德产业园店与首钢园区店还成了网红打卡地标; 积极尝试营销新玩法,燕京啤酒党委书记、董事长耿超本人曾携高管团队亲亮相去年618京东直播间开启带货,GMV翻了三倍不止…… 在高端化升级方面,作为历届510品牌日的宠粉主角燕京U8,也是燕京啤酒旗下推出过最成功的大单品之一。 自燕京U8面市以来,销量每隔一年便迈上一个新台阶,2023年燕京U8销量同比增长超36%至53万吨,是近年来啤酒行业成长速度最快的全国大单品。 除了U8等大单品持续放量高增,燕京亦储备有燕京V10白啤、S12皮尔森、鲜啤2022等中高端产品承接产品矩阵整体的结构性升级,带动公司销售结构持续优化。2019年燕京啤酒中高档产品收入占比尚不足55%,2023年占比已超三分之二。 在高端产品布局前瞻上,燕京啤酒曾对外表示,北京、广西两大精酿啤酒生产基地已成为燕京啤酒高端品牌与产品快速孵化的生产基地,推出过狮王精酿独立品牌系列产品,公司也将考虑布局其他新的精酿生产基地,以完善高端化产品矩阵。 根据食悟的专业研究,通过多年来持续的努力,燕京啤酒一方面在高端产品上不断推陈出新,一方面开展丰富多样的品牌营销举措,终于将潮牌形象成功嵌入到年轻消费者心中,甩掉平价标签,告别了以往的刻板印象。 三、改革带来涅槃,新质生产力才是国货品牌的担纲 今年的中国品牌日,还有一大聚焦主题:即强调用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品牌发展。什么是新质生产力?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曾多次提到并深入阐释新质生产力。他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还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而是因地制宜地“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与此同时,“新质生产力”还被首次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成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的首位,曾被央视等多家权威媒体报道。可以说,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中国经济进步、企业长期主义经营的必然要求。 当下,新时代的燕京啤酒,不仅凭借近年来的成功转型实现强劲增长,更为全行业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树立了标杆。 以2023年业绩为例,燕京啤酒2023年营收142.13亿元,同比增长7.66%;净利润6.45亿元,同比增长83.02%。净利润增速创下1995年以来的最高增幅,作为旗下最成功的明星单品,燕京U8更是保持了36%的强劲销量增速。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历经四十多载洗礼,跨越行业周期,在存量厮杀的行业格局中,燕京啤酒先破后立,以差异化战略转型实现快速增长,面对未来的机遇与挑战,燕京啤酒有何定调和研判? 燕京啤酒党委书记、董事长耿超对此曾指出,“十四五”期间,燕京啤酒将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以“二次创业、复兴燕京”为主基调,一年一个台阶,一步一步踏实前进,不断缩短甚至超越与竞品的距离,最终让燕京啤酒实现脱胎换骨的变化。 食悟研究认为,燕京啤酒之所以能够引领全行业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固然离不开其在产品/品牌上的年轻化、高端化战略,更要看到其新管理团队上线以来大刀阔斧的改革魄力,就像有远见的船长总能带领船员穿越风暴,在啤酒行业存量博弈的征程上,迷雾和暗礁会更多,也更需要卓越的领导者,始终将改革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引擎,借势而上,蝶变突破。 耿超曾表示,“燕京将继续加大改革深度,拓展改革广度,提升改革精度,释放改革温度……走出高质量发展新高度。”可以说,十四五以来,燕京啤酒锚定改革,只有始终保持革新的眼光、决心、毅力,才能在产品营销、品牌面貌上一次又一次给市场带来惊艳表现,在看似稳固、存量厮杀的市场格局中不断闯出新天地。 物换时移,消费变迁。蜂花、白象、鸿星尔克等无数老字号中国品牌的复兴回潮,都在证明中国正迎来国货全面崛起的时代。 当别的啤酒品牌忙于业务多元化,寻求新的增长极时,燕京啤酒展现出的则是极强的战略定力,聚焦啤酒主业,围绕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落地推进高端化,积极主动拥抱新生代年轻消费者,无论时代和环境如何变迁,燕京啤酒始终做好“中国人自己的啤酒”。
lg
...
金融界
2024-05-23
异常优秀的
财
报
,为何投资者没有报以异常的热情?
go
lg
...
$拼多多(PDD)$ 22日盘前
财
报
,营收同比+131%,是21年以来的最高增速,高于市场一致预期13%,毛利率62%,比市场预期的高了5%,净利润增速+200%,比市场一致预期要高出97%。 但是当日股价高开低走,保持在150以下,期权更是IV Crush,当周到期的Call和PUT几乎都折损。 无独有偶,美股的支柱 $英伟达(NVDA)$ 也在22日盘后公布
财
报
,营收同比+262.1%,超过市场预期5%,其中数据中心业务同比+426.7%;净利润同比+628%。 盘前的涨幅在6-7%的水平,相较于此前几个季度动辄20%左右的暴涨也相距甚远,甚至23日盘中仍有回落的风险。 当然,NVDA有拆股的利好,意味着原本投资者认为是里程碑的1000美元大关,可能是成为下一阶段的起点。 但这次市场的期待如此之高,事实也不负众望的情况下,期权买方可能成为最大输家,为何? 从”J型“增长曲线过渡至”S型”的担忧。 快速增长(High-Growth Phase)的第一阶段过去,市场已经对
财
报
的“亮眼表现”不再敏感,也缺少“不计成本”买入的冲动,从下面的两家公司收入增长曲线上可以看出变化点; 稳定增长阶段(Stable-Growth Phase),盈利能力的提升远高于收入,这时候股东开始更讲究回报; 市场目前正处于新高,多头的获利了结情绪会渐渐升温。 持有IV较高的CALL的投资者亟需抛售,尤其是英伟达1000美元整数位堆积的大量未平仓订单。 机构对整体美股市场仓位的再平衡。大部分机构都有对单个公司的持仓上限,被动基金或者Smart-Beta的更是如此。即便有些激进的主动管理激进,也可能会进行阶段性的加仓和减仓。
lg
...
老虎证券
2024-05-23
中国低迷
财
报
正逼近拐点!刺激押注鼓舞人气,房地产行业脱离困境?
go
lg
...
博行业研究的数据,这一比例高于之前整个
财
报
季的39%。尽管增幅不大,但这标志着每股收益连续第二个季度有所改善。 “对2024年的普遍增长预期似乎正在触底,”彭博行业研究分析师Marvin Chen说,“中国科技公司的业绩帮助提振了前景,由于政策支持,未来几个季度的增长应该会加快。” 在利润乐观情绪日益高涨之际,中国政府最近几周发出了一系列支持增长的信号。中国政府正寻求重振因房地产危机和消费者信心疲软而受损的经济。高层领导人暗示将采取措施减少房地产库存——北京正在酝酿一项计划,要求地方政府购买数百万套未售出的住房。国家还计划出售1万亿元(1380亿美元)的超长期特别主权债券,以筹集资金支持经济。 这些措施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理由,让他们相信中国股市今年的反弹将会延续。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中国指数自1月份低点以来已上涨近29%,这也得益于海外资金的回归。一项衡量在香港上市的中国股票的指标已进入技术性牛市,而在岸基准的沪深300指数正接近技术性牛市。 低估值也是一个吸引人的因素,汇丰控股和高盛集团预计,未来几个月将继续上涨。一些市场观察人士寄希望于房地产需求的回升将推动这一势头。 汇丰前海证券有限公司的研究主管Steven Sun在一份报告中写道:“我们预计A股的收益下调将更接近尾声,而不是开始”,因为需求可能会从支持性房地产政策中进一步复苏。 这并不是说房地产行业已经脱离了困境。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中国指数的所有开发商在3月当季都落后于预期,原材料板块是另一个拖累因素。尽管房地产类股近几周强劲反弹,但进一步上涨将取决于
财
报表
现。 最近几周,腾讯控股、百度和京东等科技巨头也帮助维持了中国股市的上涨势头。小米公司、哔哩哔哩公司和网易公司等科技公司将于周四公布
财
报
。截至周二,占MSCI中国指数市值82%的公司已经公布了业绩。 彭博行业研究的Chen说,科技公司的业绩可以帮助塑造外国投资者对中国股票的情绪,因为他们对这些公司的敞口最大。 “鉴于它们也是股指中最大的成分股,只要市场对该板块的信心保持乐观,整体动能就能维持下去,”他表示。
lg
...
风起
2024-05-23
嘴炮引发的断崖式下跌
go
lg
...
罗列,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 英伟达
财
报
继续超预期 世界上最会赚钱的方式除了刑法里提到的,或许就属英伟达了吧 毫无意外,英伟达
财
报
又超预期了。 美东时间周三盘后,英伟达第一财季营收26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62%,超过此前分析预测的246.9亿美元。净利润148.1亿美元,同比上升628%,毛利率达到78.4%,比去年同期的64.6%进一步增加。 更振奋人心的是,英伟达发布强劲营收预测,称“料公司将迎来下一轮增长”,预期第二季度的营收为280亿美元,分析师预期268亿美元。 同时英伟达宣布了拆股计划1拆10,亮眼的
财
报
叠加拆股通常会带来填权行情,英伟达周三盘后直接一度涨超7%,盘中突破1000美元,创历史新高。 这意味着美股短期情绪得到极大提振,尤其是纳斯达克指数的走势。因此今日资金继续溢价买入纳指相关的ETF。尽管昨日纳斯达克跌0.18%,A股今日相关ETF全线飘红。 其中景顺长城基金纳指科技ETF涨1.58%,溢折率高达12.32%。易方达基金美国50ETF、华夏基金纳斯达克ETF分别涨1.33%和 1.21%,溢折率均超3%。 3 “特国2401”今日跌近16% 一场把超长期国债当新股炒的荒诞剧情要落下帷幕了吗? 昨日,超长期特别国债上市首日,“特国2401”盘中两度临停,盘中一度涨25%,然后收盘突发跳水,涨幅仅剩19.70%。 今日“特国2401”再次临停,不过这回是下跌,“特国2401”跌超13%盘中临停,于10时复牌,最终收跌15.91%。 看着这种行情,你真的会有一种活久见的荒诞感。什么时候,国债还能当新股炒了?暴涨暴跌的,尾盘还能跳水? 明明是一只年化利率为2.57%的超长期国债,如何值得资金抢崩头? 难道这些资金认为未来2.57%的回报算是可取,甚至稀缺?居然不惜把“特国2401”顶到25%的涨幅,直接透支了10年利息。 如果你昨天在125的价格买了这只债,尾盘的跳水告诉你什么叫:两分钟亏了十年利息。 到底会是谁在疯狂炒作国债? 市场认为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出现的过山车行情,是由于特别国债的热度和投资非理性行为两个因素共同驱动。 中邮证券指出,因为交易所国债市场并非国内债券市场的主体,其市场深度和流动性也相对有限,更易出现少数报价驱动价格大幅波动的情况。 对于个人投资者,不妨看看国债ETF,起码没有直接买国债那么刺激。 对于债券投资,中邮证券认为长期国债利率的定价,货币宽松的预期和政府债券发行落地的权衡仍将是主要驱动因素,关注短端下行后的长端阶段性博弈机会。
lg
...
格隆汇
2024-05-23
大手笔!200亿元“输血”万科,招商银行等银团站台,房地产行业正一点点起变化
go
lg
...
有达成协议的消息传出。 万科2023年
财
报
显示,公司物流业务2023年实现营收41.8亿元,同比增长17.2%,其中,冷链收入同比增长33.9%;高标库营业收入23.0亿元,同比增长6.3%。 不过,眼下物流生意陷入内卷之中。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国内高标仓市场存量已突破1亿平方米,2023年,市场存量已升至约1.3亿平方米。仲量联行分析,受前期集中供地影响,近四年全国高标仓新增规模较大,市场出现短期内供大于求的状况。全国仓储物流市场的平均租金也出现小幅下滑,由2022年的33元/平方米/月,跌至2023年的30元/平方米/月。 万科旗下的万纬物流也受到感受丝丝寒意。华夏万纬仓储物流REIT招募书显示,2020年-2022年,其底层三个项目的净利润合计约为-32万元、-1369万元、1405万元,2023年前九个月净利润665万元。 对于物流这种回报周期较长的行业,万科已经心生退意。在近期举行的2023年度股东大会上,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对外详解了万科瘦身健体一揽子方案。方案中的一部分就是坚定瘦身,调整融资模式,降解风险。具体而言,除综合住区开发、物业服务、租赁公寓三项主业外,将退出其他业务,清理和转让非主业的财务投资。 近期,在资金链不断发出“异响”之际,万科融资步伐明显加快,各种五花八门的金融工具齐上阵,从REIT、CMBS、再到银行贷款、升级版的银团贷款,万科使出了浑身解数。 市场信息显示,万科A在5月13日公告称,向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北京银行申请总计73.39亿元贷款。其中向中国银行深圳分行申请本金6.9亿元贷款;向农业银行深圳分行申请三笔银行贷款,本金合计22亿元;作为受信人从北京银行深圳分行获得授信44.49亿元。 5月16日,万科还在深交所成功发行一笔规模14.35亿元的CMBS(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优先级AAA评级,优先级票面利率为3.6%,期限不超过18年。 5月20日,万科又再次获得中国银行12亿元贷款。 在众多金融机构站台之后,万科正在一点点的起变化。
lg
...
金融界
2024-05-23
半导体周期重回荣光?台积电:料2024年全球半导体营收年增10%
go
lg
...
1万亿美元大关。 周四,受到隔夜英伟达
财
报报
喜的提振,台积电台股(2330.TW)早盘创下历史新高877元,最终收于875元。 国泰证期顾问处分析师蔡明翰表示,由于财测优于预期,且持续上修当中,近期股价已经反映明年的获利,明年获利还有近两成的成长空间。蔡明翰认为,台积电股价长期趋势是确立的,理论上涨上千元大关是迟早的事。 原文链接
lg
...
投资慧眼
2024-05-23
英伟达业绩再超预期,5G通信 ETF(562560)高开低走,关注AI后续发力机会
go
lg
...
晨,全球AI算力龙头英伟达发布最新季度
财
报
,数据显示,英伟达一季度实现营收260亿美元,同比增长262%,远高于市场预期的247亿美元;净利润148.8亿美元,同比增长628%,高于预期的129亿美元。此外,公司对第二季度业绩作出指引,预计2025Q2销售额将达280亿美元,上下浮动2%,高于市场预期的266亿美元。 新GPU平台顺利投产,下游需求持续上行,下一波增长已在路上 此外,英伟达在
财
报
中披露,Blackwell平台已经进入“全面生产”,将实现全面投产,将在第二季度出货,第三季度增产,为万亿级参数生成式AI奠定基础。CEO黄仁勋表示,伴随着下一代Blackwell架构芯片的上市,公司正准备迎接“下一波的增长”。 AI芯片需求放量+迭代更新,算力产业链显著受益 据了解,未来的GB200系统将引入ConnectX-8网卡和Quantum-X800InfiniBand交换机(800Gb/s),届时1.6T光模块需求有望放量,高性能、高单价光模块需求有望继续增长。 5G通信ETF(515050),是全市场规模最大的5G通信ETF,最新规模超70亿元。该ETF光模块、光通信、AI算力、6G概念股权重占比超50%,并覆盖了服务器、PCB、消费电子、存储芯片、工业互联网等多个细分算力方向的龙头标的。其跟踪指数的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中际旭创、立讯精密、工业富联、中兴通讯、新易盛、兆易创新、紫光股份、沪电股份、天孚通信、三安光电,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3.89%。场外联接(A类:008086;C类:008087)。 相关ETF: 信息技术ETF(562560),为投资者提供均衡布局信息技术行业的投资工具,截至4月30日,该ETF科技龙头概念暴露度高达92%,此外,在5G应用、消费电子、核心资产、信创产业、数字经济、华为平台、自主可控等概念上的暴露度也均超过了40%。抢占AI时代先机,把握信息技术红利,且个股集中度不高,能有效降低行业风险敞口和个体风险。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5-23
英伟达Q1业绩闪瞎眼!
财
报
电话会议黄仁勋怎么说,华尔街如何评?
go
lg
...
A.US)公布了最新其2025财年Q1
财
报
,营收利润双双超预期。英伟达的
财
报
提振人工智能发展前景,投资人关注首席执行长黄仁勋对未来的看法。 最新Q1
财
报
显示,英伟达营收同比增长262%,至260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大增628%,至148.8亿美元,市场原本担心的毛利率上一季的76.7%超预期升至78.9%。 在本次
财
报
电话会议上,英伟达CEO黄仁勋及其高层就华尔街分析师和投资人关注的几大问题给予了回复。 在最强晶片Blackwell问题上,黄仁勋透露,Blackwell晶片已经生产了一段时间,并且将在第二季开始发货、第三季增加产出、第四季可以投放到资料中心。他表示,「我们今年将会看到很多Blackwell的收入。」 英伟达首席财务官Colette Kress表示,H2000和Blackwell的需求远远超过供应,预计这种情况将持续到明年。 此外,在Blackwell之后,英伟达表示还会有另一款晶片,「我们将以一年为周期进行更新,市场可以指望我们以非常快的速度推出新的网络技术。」 网络业务方面,黄仁勋表示公司正在发布以太网的Spectrum X,且有一个非常令人兴奋的以太网络线图。英伟达有丰富的合作伙伴生态系统,如戴尔(DELL.US)宣布将Spectrum X推向市场,丰富的合作伙伴和客户将英伟达整个人工智能工厂架构推向市场。 英伟达首次将网络收入单独拎出来,表示将致力于3条网络链路,从用于单运算域的NVLink到InfiniBand、再到以太网网络运算结构。 首席财务官科莱特·克雷斯在电话会议上也表示,全球首个专为AI设计的高性能以太网架构Spectrum-X正在为英伟达打开一个全新市场。英伟达预计,Spectrum-X将在一年内跃升至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产品线。 市场「AI热」欣欣向荣 在本周经济数据清淡、美联储会议纪要和官员放鹰带来令人担忧的降息延后交易中,英伟达亮眼的业绩让AI科技话题杀出一条「康庄大道」。 英伟达占据了超过80%的AI晶片市场,它既是AI快速发展的最大推动者,也是受惠者。 Edward Jones分析师Logan Purk表示,「对NVIDIA GPU晶片的需求仍然白热化。这些结果可能足以满足投资者的胃口,并向市场保证人工智能投资尚未放缓。」 彭博社BI分析师Charles Shum表示,「英伟达的指引和各大公司不断上升的资本支出表明,对AI半导体的需求持续。」 原文链接
lg
...
投资慧眼
2024-05-23
什么叫惊喜中的惊喜?NVDA Q1
财
报
解析
go
lg
...
dia 公布的 2024 财年第一季度
财
报
,了解其财务表现和未来展望。
财
报
概况 Nvidia 公布的 2024 财年第一季度 (截至 2024 年 4 月 28 日)
财
报
显示,该季度收入为260亿美元,比上季度增长了 18%。净利润为 61 亿美元,较去年同比增长了 54%。这些数据表明,Nvidia 在疫情后的市场表现强劲,受益于多项业务的增长。 产品线和市场表现 Nvidia 的 GPU 和数据中心业务表现亮眼。其中,数据中心业务的收入增长特别迅速,达到了 90 亿美元,较去年同比增加了 30%。这主要得益于 AI 和高性能计算需求的持续增长。另外,游戏显卡市场需求依旧强劲,推动了消费级 GPU 销量的增长。 主要增长驱动因素 Nvidia 的增长主要源于 AI 发展的推动。随着 ChatGPT 和其他大型语言模型的普及,数据中心对高性能 GPU 的需求显著上升。此外,游戏市场也为 Nvidia 提供了强有力的增长动力,新一代显卡如 RTX 40 系列受到了市场的热烈欢迎。Nvidia 还通过并购和战略合作,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例如与大型科技公司和汽车制造商的合作,扩展其 AI 和自动驾驶技术领域。 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季度,Nvidia 对其收入和利润的增长保持乐观预期。公司预计第二季度收入将在110亿美元左右,同比增长将继续保持两位数。尽管如此,Nvidia 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供应链问题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其市场表现。此外,竞争对手不断推出的新产品也对 Nvidia 构成了压力。 结论 总体而言,Nvidia 的第一季度
财
报表
现出色,受益于多项业务的增长和市场需求的推动。未来,随着 AI 和高性能计算需求的持续增加,Nvidia 有望继续保持其增长势头。然而,公司也需要积极应对潜在的挑战,确保其市场领先地位。
lg
...
老虎证券
2024-05-23
上一页
1
•••
992
993
994
995
996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非农实锤劳动力市场降温!美国7月就业数据逊于预期,失业率上升 金价狂飙、上破3340
lg
...
美国劳动力市场意外失速 引发市场剧烈震荡与降息预期飙升
lg
...
美联储理事提前辞职 特朗普迎来任命先机
lg
...
今日有爆点:非农操作指南热乎出炉!特朗普关税成全球贸易转折点,美元强势站上100大关
lg
...
美元100关口上方再拉升、黄金难破3300迈向三周连跌!今日最紧要的不是非农人数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