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业绩承压明显 转型迫在眉睫--56家信托公司2022年财务数据解析
go
lg
...
。整体来看,信托公司业绩表现承压,但净
资产
规模
较上年同期有所提升,利于提高行业抵御风险的能力。预计2023年,随着经济的修复和疫情的好转,信托业绩会有所好转。 一、超七成信托公司营收下滑,信托行业深度调整 2022年,在经济下行、疫情反复和传统信托业务额度管控的大背景下,大部分信托公司面临严峻的业务转型压力。统一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利息净收入为口径,2022年56家信托公司营业收入的平均数为19.75亿元,较2021年下降19.39%。个别信托公司仅发布合并口径数据,一般较母公司口径偏高。如果剔除合并口径的样本,2022年信托公司营业收入的平均数为14.57亿元,较2021年下降20.7%。另外,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信托公司经营收入同比下降22.82%。 2022年56家信托公司营业收入的中位数为11.75亿元,较2020年下降23%。2022年,剔除合并口径的样本中位数为10.04亿元,较2021年下降30.85%。对比营业收入的平均数与中位数来看,中位数在大幅下滑的同时,也大幅低于平均数,说明行业整体的营业收入中枢在持续下降,行业分化在持续加剧。 具体到各家信托公司的情况来看,2022年有9家信托公司营业收入在35亿元之上,数量与2022年持平,一定程度反映了行业头部信托公司依然有较强的创收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9家信托公司中有4家发布的为合并数据。分布于20-35亿元区间的信托公司数量也是9家,与2021年持平,但是位于25-35亿元区间的仅为1家,比2021年减少了3家。营业收入在5亿元以下的信托公司数量在2021年增加了5家,反映了部分位于行业尾部的信托公司创收能力持续下滑。 总体来看,信托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的发展特征为,行业头部公司依然比较稳固,行业尾部信托公司表现不佳,处于行业中游的信托公司营业收入增长乏力,部分公司甚至滑入尾部,这与营业收入中位数下降的趋势相符。 2022年,可比口径信托公司中,营业收入实现增长的仅有14家,占比为26.92%,营业收入下降的为38家,占比为73.08%。营业收入增速为-50%--10%这一区间的信托公司数量最多,达28家。2022年实现20%以上高速增长的信托公司数量仅4家,但是营业收入下降幅度超过30%的信托公司多达19家。营业收入下降超过20%的信托公司数量同样有11家,呈现明显的收缩态势和分化局面。 二、净利润下行明显,行业分化持续 2022年,56家信托公司净利润的平均数为8.19亿元,较2021年下降18.47%,下降幅度略低于营业收入。2022年,剔除合并口径的样本净利润平均数为6.54亿元,较2021年下降28.62%。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信托公司累计利润同比下降31.21%。与营业收入相似的是,2022年净利润中位数同样大幅低于平均数,为5.86亿元(剔除合并口径的样本净利润中位数为5.57亿元)。 具体到各家信托公司的情况来看,净利润的区间分布在2022年呈现为明显的“头部减少,尾部增加”的局面。2022年,净利润分布于较高区间15亿元之上的减少了6家,较低区间5亿元之下的信托公司数量增加3家,分布于中间区间5-15亿元的信托公司数量增加了3家。 2022年,仅有17家信托公司净利润实现正增长(或由负转正、亏损减少),占比为32.69%。增速在20%以上的信托公司数量仅5家,而净利润下降幅度超过20%的信托公司数量多达29家,其中下降幅度在-30%--50%之间的信托公司数量最多,为20家,在行业利润整体下滑的同时,呈现出明显的分化局面。 三、净资产整体上行,ROE持续回落 2022年,56家信托公司净资产的平均数为131.76亿元,较2021年增长5.97%。净资产的中位数为96.43亿元,同样大幅低于平均数,中位数的增速为7.97%,高于平均数的增幅。在剔除合并口径的样本中,净资产的平均数为110.49亿元,较2021年增长7.62%,中位数为83.50亿元,下降2.33%。另外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信托公司净资产同比增长1.16%。 从净资产的区间分布来看,2022年大于200亿元的信托公司数量增长为10家,净资产为100-200亿元的信托公司数量依然为17家,净资产为0-50亿元的信托公司数量均有所减少。与营业收入、净利润的发展呈现分化局面有所差异的是,信托公司在2022年净
资产
规模
实现整体提升,这将有助于提升抵御风险的实力,更好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 净资产收益率ROE可以用来衡量企业的盈利能力,反映资本投入产生收益的效率。信托公司2022年的ROE可通过净利润除以净资产计算获得,其中净资产采用2021-2022年的平均数。2022年,56家信托公司ROE的加权平均数(以2022年净资产为权数)为6.25%,中位数为7.06%。2021年,信托公司加权平均ROE为8.56%,中位数为8.47%。相较之下,2022年ROE平均数和中位数均有所下降。 综合来看, 2022年信托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下滑明显,但净资产平均数和中位数均实现了小幅的增长,净资产收益率ROE有一定收缩,但是依然维持一定的盈利能力。 四、结语 2022年,受宏观经济下行、疫情反复、资本市场波动等复杂外部环境影响,信托公司经营业绩整体下滑,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为负增长,只有净资产实现了小幅正增长。值得注意的是,信托公司经营业绩的分化局面仍在持续,表现为营业收入、净利润、净资产的中位数均明显低于平均数。此外,信托公司ROE也有所下降,反映了信托公司在推动业务转型过程中面临的经营压力。 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信托
资产
规模
延续企稳态势,信托资产的结构也处在持续优化调整的过程中,但营收指标持续承压,信托公司经营收入同比下降超两成,利润总额下降超三成。整体来看,信托行业目前仍处于深度调整期。 展望2023年,“稳经济”是主基调,叠加疫情形势逐渐好转,经济基本面仍将呈现复苏趋势,预计信托行业主要经营指标将有所好转。此外,随着信托业务新分类即将正式出台,信托公司未来业务转型方向愈发明晰,信托公司可根据宏观经济政策和监管指引,依托自身资源禀赋优势,积极探索业务转型方向,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差异化发展。 附注 1. 截至2023年1月17日,55家信托公司在中国货币网披露了未经审计的2022年财务报表,陕国投信托在公众媒体自行披露。11家未披露财务报表的信托公司情况如下:安信信托、山东信托2家上市公司豁免披露;大业信托、浙金信托非银行间交易会员无披露义务;爱建信托、新时代信托、华信信托、华澳信托、民生信托、吉林信托、四川信托公告延期披露。 2. 在56家披露未经审计2021年财务报表的信托公司中,大部分均为母公司口径的数据。为了使本文的数据分析口径尽量一致,如果某公司同时披露合并与母公司数据,使用其母公司口径的数据;如果某公司仅披露合并口径数据,则该公司上年度对比数据采用合并口径。 3. 大部分信托公司均采用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的口径,但个别信托公司将利息、手续费及佣金的收入与支出分别列示。为了保持收入口径的一致性,本文统一采用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的口径,将个别信托公司的利息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调整为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营业收入、营业支出也相应地进行调整。 4. 本文的分析基于各信托公司未经审计的2022年财务数据,由于最终审计后的数据与未经审计数据或有一定的偏差,且本文仅基于56家信托公司做分析,本文的分析结论尚不能代表信托行业2022年的最终发展情况,亦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的参考。 作者:百瑞信托 研发中心
lg
...
金融界
2023-01-18
中信证券:预计房地产行业在2023年会出现企稳反转,优质开发企业有望扩表
go
lg
...
年四季度以来拿地规模、公司报表优质存量
资产
规模
和公司再融资进度三条主线。
lg
...
金融界
2023-01-18
【机构调研记录】华安基金调研澳华内镜、奇安信等3只个股(附名单)
go
lg
...
华安基金成立于1998年,截至目前,
资产
规模
(全部)5592.06亿元,排名18/193;
资产
规模
(非货币)3555.7亿元,排名15/193;管理基金数387只,排名12/193;旗下基金经理55人,排名13/193。旗下最近一年表现最佳的基金产品为华安标普全球石油指数(LOF)A,最新单位净值为1.27,近一年增长37.33%。旗下最新募集产品为华安慧心楚选配置三年持有混合(FOF)A,类型为FOF,集中认购期2023年1月3日至2023年4月3日。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3-01-18
2023年A股流动性展望:居民超额储蓄释放,全面注册制有望落地实施,资金净流入规模可能超千亿
go
lg
...
上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并且信托全行业的
资产
规模
已经在2021年末实现止跌,意味着信托行业新业务增量和旧业务的压缩已经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2022年以来,信托全行业
资产
规模
有所回升,上半年增加5600亿元。不过资金信托规模上半年先降后升,2022年9月末资金信托余额15万亿元,同比减少4.2%;资金信托中投资股票的比例为4.31%,较年初下降0.51%。据此估算,前三季度信托资金在股市进出基本持平。 展望2023年,随着A股好转上行,综合目前信托行业现状,预计未来资金信托的规模有望止跌企稳,而投资股票的比例会有所提高。假设2023年同比增速回升至4%,投资股票的比例平均4.5%,则保守估计2023年信托带来增量资金为270亿元。 · 保险资金 2022年6月以来,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增速已经转正,带动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增速回升。截至2022年11月,保险资金运用余额24.8万亿元,同比增速8.96%;较年初增长了6.8%。其中投资股票和基金的比例12.84%,相比年初提升了0.14%。据此计算,前11个月保险资金对A股贡献增量资金为1460亿元。 展望2023年,预计随着疫情影响减弱,保费收入端会有所好转,在此情况下,保险资金运用余额预计保持温和增长;而考虑到股市有望企稳回升,保险投资股票和基金占比可能小幅提高。假设全年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规模增速10%,以股票和基金投资比例平均12.5%计算,则2023年有望带来增量资金约2400亿元。 · 社会保障资金 不考虑股份划转的情况下,社保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彩票公益金分配和中央财政预算拨款。2022年划拨给社保基金的彩票公益金为402亿元,中央财政预算拨款每年200亿元,考虑股权分红再投资,股票投资比例按照20%计算,则2022年社保基金增量资金165亿元。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方面,基本养老金委托投资快速推进。最新数据显示,所有省份均已启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截止2022年9月末,基本养老保险委托合同规模1.6万亿元,假设其中年底之前这部分资金90%到账,投资比例20%,则保守估计全年增量资金规模310亿元。 截至2022年6月,全国企业年金实际运作金额为2.73万亿元,按照8%的股票投资比例计算,上半年贡献增量资金约150亿元。从历史数据看,一般一季度增量规模较高,考虑到企业年金规模扩张,保守估计2022年全年增量资金规模270亿元。 近几年职业2022年规模增长加快,规模增速经历了先升后降的过程,2021年底职业年金规模1.79万亿,如果按照2022年增速15%计算,假设职业年金投资股票比例与企业年金相当,则年度增量资金约215亿元。 综合以上各类保障类资金,2022年社会保障类资金贡献增量资金约960亿元。 展望2023年,以上各类养老金大概能够维持年均900多亿相对稳定的增量贡献。而边际变化可能主要来自个人养老金的落地实施带来的增量。 2022年11月4日,多部门密集出台4项个人养老金政策,标志着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落地实施,近期各家券商、基金、银行也积极进行各类产品平台相关测试。个人养老金享受一定政策优惠。一方面,在缴费环节,个人向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缴费,按照12000元/年的限额标准,在综合所得或经营所得中据实扣除。另一方面,多家基金公司表示,对旗下符合要求的养老目标基金增设Y类份额,并修改基金合同和托管协议中对应的条件,Y类基金份额是仅面向个人养老金,根据相关规定可通过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申购的一类基金份额,且对Y份额管理费实行五折优惠。 根据目前政策安排,国内个人养老金将主要通过投资各类养老金融产品而间接投资于股票市场,养老金投资注重投资的稳健长期性。个人养老金的落地实施,将为养老目标基金、养老理财等养老金融产品带来战略性发展机遇,并为股市带来中长期增量资金。 通过对基本养老保险在职人数增速、缴费上限调整比例、个人养老金参与率等条件做出基本假设,预计2022-2023年个人年度累计缴费上限规模可能达到1290亿元,如果按照初期5%比例投资股票,则为股市带来增量资金规模上限约65亿元。 综合养老金三支柱,预计2023年可以带来增量资金规模合计约1020亿元。 · 境外资金 2022年受美联储加息缩表的影响,外围流动性环境收紧,外资呈现出较大波动,不过年末随着人民币升值和美联储加息放缓,北上资金加速回流,全年累计净流入900亿元。外资持股占比在年内整体下滑,截止2022年9月末,外资持股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降至4.95%,较年初下降0.47%。北上资金持股占比在三季度进一步下滑5%以下。 展望未来,随着美联储加息逐渐步入尾声,美债收益率回落,中美利差有望重回扩大。且随着美国衰退概率增大,只要不出现全球性的政治或者金融风险事件,预计美元指数将在2023年高位回落。外围流动性环境改善叠加人民币贬值压力缓解甚至进入升值周期,外资将继续回流A股。另外,进一步扩大股票互联互通标的范围的相关调整已经进入准备阶段,年内有望落地,届时将成为引导外资流入A股的另一驱动因素。 综合以上两个因素考虑,如果按照外资持A股流通市值占比回升至2022年初的水平,则保守估计带来增量资金约3280亿元。 · 融资资金 2022年内融资资金累计净流出2675亿元,年末融资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约2.28%。融资资金整体属于顺势资金,其资金流向主要取决于市场表现。展望2023年,假设A股能够走出结构牛行情,2023年股票市场企稳回升,参考历史,融资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平均为2.4%左右,据此估算,则2023年融资资金有望净流入2790亿元。 · 股票回购 2022年上市公司回购持续发力,2022年累计回购规模约1031亿元。近几年上市公司回购实施规模的高点一般滞后于回购预案高点1-2个月,2022年上市公司公布预案的计划回购上限规模达到2265亿元。展望2023年,参考近几年回购规模,且考虑到近几年回购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保守估计2023年回购规模仍有可能达到近1000亿元。 3. 资金需求端 · IPO 2022年疫情拖慢了IPO进度并导致市场主体融资需求转弱,以及在上半年新股出现大面积破发后发行人持观望态度。以发行日期为参考,2022年累计共有400家公司进行A股IPO发行,对应融资规模5222亿元,低于2021年的6000多亿元。其中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分别IPO规模863亿元、1763亿元、2437亿元、174亿元。由此来看,北交所发行规模整体仍较低,短期对市场的边际影响相对有限。 展望2023年,IPO全面注册制有望落地实施,加上疫情影响减弱,预计全年IPO规模会有所回升。2022年北交所IPO数目44家,在加强国内供应链安全、支持专精特新发展背景下,预计2023年北交所IPO有望提速,如果按照月均25亿元规模计算,则全年北交所IPO规模为300亿元。其他板块而言,其他板块IPO按照月均450亿元计算,两者合计全年IPO约为5700亿元。 · 再融资 2022年上市公司定增实施规模整体仍比较高,全年定增融资规模合计为7490亿元,其中货币认购定增规模5866亿元,较2021年的6769亿元有所下降。从定增预案来看,2022年发布的定增预案计划募资规模并不低,对应规模9117亿元较2021年定增预案规模9600亿元略下降。从历史来看,定增项目实施周期一般较长,当年的实施规模往往受到前期定增预案规模的影响,由此预计2023年定增规模可能略有下降。如果按照货币认购定增规模月均450亿元估算,则2023年定增规模5400亿元。 此外,配股和优先股发行也会构成市场的资金需求。2022年配股实施募资规模634亿元;无优先股发行。展望2023年,目前已经处于股东大会通过状态的的配股项目预计募资规模890亿元,假设其中80%能够在年内实施,则配股融资规模为700亿元。 ·限售解禁与重要股东减持 2022年市场赚钱效应较差,在此环境下重要股东减持动力减弱,下半年减持规模有所扩大,全年重要股东累计净减持规模约4142亿元,相比2021年全年净减持5116亿元有所放缓。2022年解禁规模为4.6万亿元,以当前价格计算,2023年解禁规模为4.3万亿元,有所下滑。 从历史数据来看,重要股东减持规模与A股走势存在高度相关性。减持规模6个月滚动平均规模与万得全A的相关系数高达0.7,部分阶段减持的拐点相比A 股的拐点存在一定时滞。另外重要股东减持规模与A股限售解禁规模高度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79。展望2023年,解禁规模下降有助于减持规模下降,但另一方面,股市好转也会增大股东减持动力,且部分2022年积压的减持需求可能在2023年释放,因此,综合考虑两个因素,保守估计净减持规模为3500亿元。 ·其他(手续费、印花税、融资利息) 2022年A股成交总额214.4万亿元,如果按照经纪业务平均佣金费率0.3‰、印花税率1‰计算,则佣金费和印花税为2787亿元。融资余额平均约1.5万亿元,按照融资利率平均8%计算,则年内融资利息为1218亿元。展望2023年,预计股市成交额会有所回升,假设成交额平均提高10%,则佣金费和印花税约3050亿元。平均融资余额根据前文的测算大约为1.6万亿,对应融资利息为1280亿元。 05 总结 疫情三年以来国内货币政策随着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经历了三阶段的精细化调整,2023年货币政策定调“精准有力”,政策节奏上或从相对宽松到逐渐中性。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的表观文字来看,预计2023年的流动性环境介于2020年和2021年。外需下行叠加地产投资和销售仍在继续寻底,经济下行压力下,一季度货币政策大概率会保持相对宽松。而在社融明显改善或者经济企稳之后,政策力度可能减弱,市场的流动性也大概率逐渐回归中性。 货币政策的三个关注点:1)防范化解市场风险背景下,货币政策需要提供一定支持但不宜过度宽松。2)疫情冲击过后消费场景的恢复叠加居民高储蓄,被长期压制的消费需求或集中释放,且过去一段时间我国M2处于相对高位具有滞后效应,关注通胀回升的潜在可能及对货币政策的边际影响。3)政策工具方面,人民币加权平均贷款利率已创下2008年以来的历史新低,总量工具空间或有限,而传导链条短、更有针对性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可能大有可为。 海外流动性拐点,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双降”有利于A股和港股表现,且成长风格往往受益。展望2023年,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逐渐进入尾声,以及美国经济衰退预期逐渐强化,两因素叠加有望强化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的下行趋势,这样的环境下A股和港股上涨概率较大,且成长风格相对占优,如信息技术、医疗保健、日常消费等。 2023年股市微观流动性的几个边际变化: 1)居民超额储蓄释放叠加市场好转,基金发行有望回暖。2022年居民储蓄高增,未来随着市场好转,部分居民储蓄将转化为股票和基金投资,带动基金发行回暖。但扭亏阻力位的存在意味着部分基民在“回本”之后会减仓或者赎回产品,导致存量基金的赎回增加。预计2023年公募基金整体贡献净增量扩大。 2)海外流动性环境改善,人民币升值,外资将明显回流。 3)全面注册制有望落地实施,IPO规模或继续扩张。 股市流动性展望:资金供需好转,股市供需转净流入。资金供给端,2023年随着市场企稳,公募基金发行有望回暖不过老基金赎回或相应增大;私募基金当前仓位处于历史高位,加仓空间有限,但私募规模有望企稳回升带来一定增量资金;保险机构仓位处于历史低位,且随着保费收入好转有望带来增量资金;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双降将引导外资回流。资金需求端,全面注册制有望落地带动IPO规模继续扩张;再融资规模整体保持较高水平;解禁规模下降可能带动净减持规模有所收窄。综合供需测算结果显示,2023年A股资金净流入规模可能超千亿。
lg
...
金融界
2023-01-18
【机构调研记录】鑫元基金调研中国黄金、普蕊斯
go
lg
...
鑫元基金成立于2013年,截至目前,
资产
规模
(全部)1141.54亿元,排名47/193;
资产
规模
(非货币)827.33亿元,排名48/193;管理基金数92只,排名60/193;旗下基金经理12人,排名92/193。旗下最近一年表现最佳的基金产品为鑫元悦利定开债发起式,最新单位净值为1.04,近一年增长12.1%。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3-01-17
叹为观止!日本一美女主播转型基金经理 竟击败了97%同行
go
lg
...
显示,日本企业已经在加大支出以改善固定
资产
,
规模
较小的制造商计划在截至3月31日的财年将资本支出提高20%。日本经济产业省的一份文件显示,政府还指定了约7万亿日元用于帮助增加未来几年的投资。 与此同时,尽管许多分析师认为半导体价格很快就会触底,但Uda不看好该行业,称由于政府对该行业的补贴导致市场供过于求,价格将进一步下跌。 她的基金表现强劲,增强了她在全球最大金融市场之一的一家小公司工作的信心。 “在富士电视台工作,然后是斯坦福大学和富达基金,我总是觉得我需要大牌来获得更多的安全感,”Uda说。“当我在35岁左右离开富达时,我对自己的能力感到更加自信,并开始认为我不再需要大公司了。”
lg
...
忆芳
2023-01-17
基金持仓动向:中庚基金丘栋荣四季度加仓这些股(名单)
go
lg
...
中庚基金成立于2015年,截至目前,
资产
规模
(全部)383.05亿元,排名88/193;
资产
规模
(非货币)364.45亿元,排名81/193;管理基金数6只,排名165/193;旗下基金经理3人,排名160/193。旗下最近一年表现最佳的基金产品为中庚价值品质一年持有期混合,最新单位净值为1.55,近一年增长6.29%。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3-01-16
中信证券:具系统重要性地产公司信用走向安全无虞
go
lg
...
年四季度以来拿地规模,公司报表优质存量
资产
规模
和公司再融资进度三条主线。
lg
...
金融界
2023-01-16
基金早班车|虎年最后一个交易周,今年春节“红包”行情还有吗?
go
lg
...
.12亿元,同比增15.08%。期末总
资产
规模
达到10.137万亿,同比增长9.6%,成为首家
资产
规模
突破十万亿大关股份行;不良贷款率0.96%,较上年末增加0.05个百分点。 紫金矿业公告称,全资子公司拟参与竞拍新疆和田县火烧云铅锌矿探矿权,底价(起始价)为223亿元。 湘潭国资将接棒步步高!步步高披露控制权拟发生变更公告称,湘潭产投将成为控股股东,湘潭市国资委将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业内人士表示,这一变动可谓给了正陷入流动性难题的步步高一根“救命绳索”。湘潭国资的入主,有望在资金与资源方面给予步步高有效帮助,优化公司目前的财务状况。 芒格坐镇的Daily Journal 2022年第四季度清空浦项钢铁,对阿里巴巴按兵不动,最新持仓的美股组合市值为1.74亿美元,四大重仓股分别为美国银行、富国银行、阿里巴巴和美国合众银行。 特斯拉“降价狂潮”席卷全球!在中国、日本、韩国等市场宣布降价仅几天后,特斯拉在美国、欧洲多国也正式宣布大幅调降原有售价,涉及的相关车型包括Model 3和Model Y等市场畅销车型,美国市场最高降价1.3万美元,欧洲市场则最高降价20%。此外,特斯拉在国内宣布大幅降价以来,上海多家特斯拉门店反映销量近期已出现“激增”,目前特斯拉Model 3在上海的提车时间,已经缩短至4天左右。 四、宏观&产业 中国银保监会微信公众号1月13日发布《乘风破浪 奋楫笃行——2022年银保监会监管工作综述》一文中显示,截至目前,具有养老功能的商业保险责任准备金超过5万亿元,个人养老金开户人数超过1800万。 国家税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为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和绿色低碳发展,税务部门落实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2022年全年累计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超800亿元。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我国累计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879亿元,同比增长92.6%。这项税收优惠政策直接降低了消费者的购车成本。以一辆25万元的新能源汽车为例,免征车购税后,购车可节省2万多元。 随着各大车企陆续公布2022年度销量以及2023年销售目标,市场热议2023年车市发展。机构预计,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智能电动大趋势将持续加速演进,电动化、智能化景气向上,2023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为900万辆,同比增长31%。 山东省委书记林武表示,2023年将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大力实施“山东消费提振年”行动,多措并举推动汽车、家电、住房等大宗消费回暖;更好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全年完成投资3万亿元以上。 世界经济论坛2023年年会即将于1月16日至20日在瑞士小镇达沃斯举办。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再次于冬季在达沃斯举办线下会议,一定程度上反映世界期盼在危机中看到曙光,期待全球经济走出阴霾,恢复正常增长。 五、基金人事 明星基金纷纷增聘新人,什么信号?近期,知名基金经理谢治宇、王崇、张萍、赵强等管理的基金纷纷公告,增聘基金经理。业内人士表示,行业中确实出现过通过增聘基金经理,为原基金经理提供离职条件的案例,但当下基金公司为一些顶流基金经理增配投资伙伴,更多是出于基金规模和业绩的考量。为规模较大的基金增聘基金经理,可以减轻现有基金经理的压力,同时可以与现有基金经理能力圈形成互补,扩大基金的投资范围,为持有人获取更好收益。 六、基金发行 上周共上报24只基金,较此前一周申报数量有所减少。申报的产品包括2只FOF、1只QDII、嘉实中证基建ETF、国证财富管理ETF、汇添富中证800价值ETF等。1月9日,中庚基金发布公告称,中庚港股通价值18个月封闭基金募集截止日提前至2023年1月9日止,该基金募集规模上限为20亿元人民币,采用末日比例配售法,最终有效募集份额为19.77亿份。
lg
...
金融界
2023-01-16
中融信托总
资产
规模
304.27亿
go
lg
...
截止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
资产
规模
为304.27亿,较期初下降近7%。 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前身为哈尔滨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立于1987年。 2022年7月4日,中融信托注册资本变更为146.68亿元。增资后,中融信托股东经纬纺机持股37.47%;中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持股32.99%;哈尔滨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21.54%;沈阳安泰达商贸有限公司持股8%。
lg
...
金融界
2023-01-15
上一页
1
•••
330
331
332
333
334
•••
37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突发重磅!华尔街日报:习近平在向联合国发表的讲话中隐晦批评特朗普
lg
...
【黄金收评】黄金突然猛烈回调!鲍威尔讲话发威 金价大跌近28美元 如何交易
lg
...
中国市场创下历史新纪录!全球市场停下反弹脚步,今日至少7位美联储官员亮相
lg
...
中美突发重大信号!彭博:中国敦促中资企业避免把价格战带到美国
lg
...
特朗普突传大消息!路透独家:特朗普拟在即将到来的亚洲之行中增加日本一站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24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