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经济日报:信息披露须真实准确
go
lg
...
经济日报第六版文章,上市公司质量是支撑
资本市场
发展的支柱。如果闹出财务数据连错6年的笑话,遭遇不知董秘究竟叫“胡啥东”的尴尬,损害的就不仅是上市公司自身的声誉了,更是在透支投资者信心,伤害市场诚信之基。在新“国九条”提出要“建成与金融强国相匹配的高质量
资本市场
”的当下,更要引起警惕和重视。监管部门该出手时也要坚决出手。还需提高监管震慑力,对于出现重大财务数据错漏、涉嫌虚假陈述或股价操纵的,要加大惩戒力度,以严惩重罚倒逼上市公司守规矩、知敬畏、尽责任。
lg
...
金融界
2024-05-02
【汇市日报】美联储坚守2%通胀目标,第6次维持利率不变,美元跌破106.00,加元得看涨情绪复苏,加元/人民币回升
go
lg
...
3 年高点 5% 的主要利率。 BMO
资本市场
董事总经理兼加拿大利率和宏观策略师Benjamin Reitzes表示,本季度经济动力的丧失“给加拿大央行带来了额外的压力,要求其最早在6月开始降息”。 Picton Mahoney 交易策略师兼投资组合经理 Geoff Phipps 表示:“加拿大较低的预期增长和对利率更加敏感的经济可能会迫使加拿大央行的政策在未来几个季度与美联储发生重大分歧。” 货币市场将 6 月份降息的可能性从数据发布前的 56% 略微提高至接近 60%,而 7 月份的降息已被充分消化。对于加拿大央行降息的预期,导致加元承压。 同时,近期原油走势疲软,由于加拿大是美国最大的原油出口国,油价下跌对与大宗商品挂钩的加元造成了一定的抛售压力。 加元/人民币回升,截至发稿,现报5.2829,涨幅0.48%。 (加元/人民币汇率走势图,来源:FX168)
lg
...
慧宣鑫语
2024-05-02
什么是“耐心资本”?政治局会议释放重磅信号,券商:将有更多政策出台,丰富风险投资退出渠道
go
lg
...
系的长远目标更加适配。银河证券分析称,
资本市场
天然适配于新质生产力,对于金融行业的要求是壮大耐心资本,也即是长期资本。使得对于新质生产力的投资更多的是可以承受一定风险,并且偏长期。开源证券认为,结合证监会此前表态,或是指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强化逆周期布局。 华福证券分析,科技型企业普遍具有专业性强、抵押物少、成长性和风险性双高的特点,这决定了科技金融非常需要专业的机构和市场通过风险定价来完成资源配置,而这正是风险投资和
资本市场
的专业优势所在。通过发展风险投资和耐心资本,能够有力地促进“真科技”企业融资的效率和质量,加大力度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支持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 粤开证券补充,风险投资一直是活跃科技创新的关键,但在直接融资中占比仍然偏低,主要由于退出困难、缺乏长期资金等。证监会《
资本市场
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明确提出,扩大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向投资者实物分配股票试点、份额转让试点,拓宽退出渠道,促进“投资-退出-再投资”良性循环。未来,将会有更多政策出台,丰富风险投资退出渠道,通过优化税收、监管、容错和考核等制度机制,引导扩大风投、创投的资金来源,适度放宽养老金、保险资金、企业年金等长期资金投资风投、创投的限制。
lg
...
金融界
2024-05-01
中东的Web3:条条大路都通利雅得吗?
go
lg
...
进行对话,包括沙特阿拉伯央行SAMA、
资本市场监管
机构以及通信和信息部。Al Tunisi希望该国能尽快实现对数字货币的“高水平”监管。 他说:“我认为从机会、增长、领导层的意愿、领导层的灵活性以及当地人口的能力来看,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地方之一。” 他补充说:“我们对(监管框架)能在今年实现持乐观态度。显然这不是我们可以控制的事情,但我们已经到位,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沙特阿拉伯积极推动创新的态度,加上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其“2030愿景”倡议,使该国成为全球Web3领域的重要竞争者。然而,时间将告诉我们,当前由政府推动所带来的期望是否能实现可持续的Web3产业。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4-05-01
光伏革新加速,通威股份打造光伏“生态”
go
lg
...
两年多时间里,通威并没有花费太多精力在
资本市场
造势,也没有在技术细分路线的选型上盲目跟随,而是一直保持技术上的“独立思考”,兢兢业业专注研发,以至于市场在TOPCon确定成为主流电池技术前低估了通威在该技术路线上的创新成果。 TOPCon电池技术因制备隧穿氧化层和掺杂多晶硅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LPCVD、PECVD、PVD等细分路线,目前产业化方向主要以PECVD和LPCVD为主。回望2021年,通威成功开发出行业首条大尺寸PECVD Poly沉积技术路线,这一创新填补了行业管式PE-Tox&Poly技术空白。通威参与主导的管式PECVD技术也两次荣登PIP(Progress in Photovoltaics)杂志封面文章,在国际上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转载。与此同时,公司率先于2022年在行业内实现了该路线的规模量产。至于TOPCon细分技术路线孰优孰劣无须过度讨论,市场已给出了答案。从目前TOPCon存量及规划产能来看,PECVD略胜一筹,占比55%;LPCVD和PECVD技术路线大概率将长期共存,平分秋色。产品性能方面,根据通威官网显示,其72版型TOPCon单玻产品功率落在580-590W,属于行业最先进水平。此外,公司近期还发布了其TOPCon 72版型组件功率再度刷新纪录,达到613.2W。产能规划上,2024年底通威TOPCon电池产能将超100GW,将成为行业产能最多的企业之一。如果说晶科是LPCVD技术路线的代表企业,那无疑通威就是把PECVD成功推向产业化的领军企业。 技术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从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评选的《2023 年度光伏行业创新成果推介目录》来看,通威“高效硅钝化接触太阳电池(TNC)技术”以行业首创性与技术领先性成功入选,并成为行业内唯一入选的TOPCon电池技术。创新的过程虽然无比艰难,但从TOPCon PECVD从“0-1”的结果来看,通威不仅做到了,还得到了市场和光伏行业协会的“双重背书”。 电池没有“终极”技术,技术持续领先在于科学研发布局 光伏行业里突破性的技术创新往往能重塑行业格局,同时伴随着超额收益,但可惜的是没有一劳永逸的技术,尤其电池环节技术革新速度“非常卷”,并且电池效率长期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为此,龙头企业在不断革自己的“命”,新玩家试图“弯道超车”;都希望把握住技术更替的机遇。 光伏企业向来都有“个性”,从电池新技术选型上就能一探究竟。2023年电池新技术的讨论可谓热闹非凡,看得
资本市场
“眼花缭乱”,晶科专注TOPCon LPCVD;隆基、爱旭几乎All-in BC;华晟新能源锚定HJT;时不时行业里还有些钙钛矿的声音… 那如何判断未来主流技术?核心是关注度电成本,科学的研发布局是“既要,又要,还要”。 虽然通威在电池新技术上的宣传是低调了点,但并不是一味的“埋头苦干”,也在抬头看路。通威2023年年报中提到:“公司先后6次打破HJT组件功率纪录,最高功率超过755W(210-66版型)(据最新消息,该纪录于近日刷新至762.79W)。与此同时,公司继续加大在背接触电池、钙钛矿/硅叠层电池等前沿技术的研发投入… P型TBC中试线批次效率最高达到25.51%,N型TBC中试线批次效率最高达到26.66%,小尺寸钙钛矿/HJT叠层电池效率达到33.08%。”可以看到,目前产业和
资本市场
热度最高的电池新技术通威都有布局,而且各项电池新技术效率数据都详尽披露,说明都有较强的研发储备。有人会担心多技术研发并行会促使更多沉没成本,但研发不是赌博,目前所有光伏电池新技术都在动态进步,并会围绕经济性和可靠性不断展开角逐;光伏从来没有“上帝视角”,所以通威的研发布局并不是简单的“财大气粗”,而是充分考虑未来技术风险和机会利润的最优解。 通威在技术布局上的决心绝对值得期待。根据其年报显示:“为持续转化技术创新为企业竞争力,公司报告期内启动建设了通威全球创新研发中心。该中心定位于研究各类未来可能突破的光伏主流技术,建成后将成为行业内车间面积最大、中试产能最高、可升级能力最强的一体化研发车间,并配套完备先进的材料测试中心和产品可靠性测试中心。”在任何行业里,企业要实现技术持续领先的基础都需要重视技术体系打造、不断投入、不断试错,义无反顾的向前,最终还需要一点运气。 电池新技术的闭环是生态打造 复盘前两轮电池技术更迭的时候,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共性是两次技术更替都没有对产业链生态造成颠覆性的改变。虽说工艺有明显变化,但从工序来看,传统PERC电池相比BSF只新增了钝化层和激光开槽工序,而TOPCon相较PERC是改变了扩散工序,新增遂穿工序,取消激光开槽工序,设备兼容性尚可,产业化进程比较顺利;但反观HJT和XBC,在电池制造工序上可以说是“推翻重来”,钙钛矿更是颠覆晶硅体系的存在(目前产业化进程较早);所以电池新技术的迭代绝非一朝一夕,也不是靠单一环节,需要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共同推动,而拥有完善产业链布局的光伏龙头企业坐拥产业生态话语权,更有望成为电池新技术“吹哨人”。 过去几年HJT一直是
资本市场
的“宠儿”,每年都给人一种“呼之欲出”的感觉,其市场支持者绝不亚于这两年的TOPCon。即便市场疯狂给HJT估值,资金,许多新玩家也跃跃欲试;但作为HJT龙头认可度最高的通威,却始终未抛出HJT规模量产的规划,而是持续控制在1GW左右的中试。道理很简单,HJT的降本之路并不平坦,生态的搭建更需要时间。通威目前已经是市场上唯一打通从上游工业硅制造到下游光伏电站运营全产业链的光伏头部企业,并且在硅料和电池环节的龙头地位至今无人撼动。凭借其行业地位和规模优势,后期不管什么电池新技术通威做出来了,生态打造方面可以“一呼百应”;叠加公司在产业一体化研发上的专注和巨量投入,未来可期。 结语 2023年光伏上市企业年报和一季报已全部披露,行业Q1业绩同比大幅下滑已然是短期产能过剩的必然结果,但光伏的魅力在于其需求的空间和弹性以及技术进步的潜力都十分巨大。无疑通威已清醒的认知到短中期行业破局的关键不是被动等待需求提升,而是主动通过“破坏式”创新突出重围。从PERC时代最成功的企业,到TOPCon PECVD路线的创新推动者,再到前瞻性布局所有电池新技术,相信通威未来在其全球研发创新中心的加持下,有望成为成本领先叠加技术领先的“完美”光伏标的。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5-01
通威股份:光伏电池技术革新的龙头典范
go
lg
...
两年多时间里,通威并没有花费太多精力在
资本市场
造势,也没有在技术细分路线的选型上盲目跟随,而是一直保持技术上的“独立思考”,兢兢业业专注研发,以至于市场在TOPCon确定成为主流电池技术前低估了通威在该技术路线上的创新成果。 TOPCon电池技术因制备隧穿氧化层和掺杂多晶硅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LPCVD、PECVD、PVD等细分路线,目前产业化方向主要以PECVD和LPCVD为主。回望2021年,通威成功开发出行业首条大尺寸PECVD Poly沉积技术路线,这一创新填补了行业管式PE-Tox&Poly技术空白。通威参与主导的管式PECVD技术也两次荣登PIP(Progress in Photovoltaics)杂志封面文章,在国际上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转载。与此同时,公司率先于2022年在行业内实现了该路线的规模量产。至于TOPCon细分技术路线孰优孰劣无须过度讨论,市场已给出了答案。从目前TOPCon存量及规划产能来看,PECVD略胜一筹,占比55%;LPCVD和PECVD技术路线大概率将长期共存,平分秋色。产品性能方面,根据通威官网显示,其72版型TOPCon单玻产品功率落在580-590W,属于行业最先进水平。此外,公司近期还发布了其TOPCon 72版型组件功率再度刷新纪录,达到613.2W。产能规划上,2024年底通威TOPCon电池产能将超100GW,将成为行业产能最多的企业之一。如果说晶科是LPCVD技术路线的代表企业,那无疑通威就是把PECVD成功推向产业化的领军企业。 技术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从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评选的《2023 年度光伏行业创新成果推介目录》来看,通威“高效硅钝化接触太阳电池(TNC)技术”以行业首创性与技术领先性成功入选,并成为行业内唯一入选的TOPCon电池技术。创新的过程虽然无比艰难,但从TOPCon PECVD从“0-1”的结果来看,通威不仅做到了,还得到了市场和光伏行业协会的“双重背书”。 电池没有“终极”技术,技术持续领先在于科学研发布局 光伏行业里突破性的技术创新往往能重塑行业格局,同时伴随着超额收益,但可惜的是没有一劳永逸的技术,尤其电池环节技术革新速度“非常卷”,并且电池效率长期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为此,龙头企业在不断革自己的“命”,新玩家试图“弯道超车”;都希望把握住技术更替的机遇。 光伏企业向来都有“个性”,从电池新技术选型上就能一探究竟。2023年电池新技术的讨论可谓热闹非凡,看得
资本市场
“眼花缭乱”,晶科专注TOPCon LPCVD;隆基、爱旭几乎All-in BC;华晟新能源锚定HJT;时不时行业里还有些钙钛矿的声音… 那如何判断未来主流技术?核心是关注度电成本,科学的研发布局是“既要,又要,还要”。 虽然通威在电池新技术上的宣传是低调了点,但并不是一味的“埋头苦干”,也在抬头看路。通威2023年年报中提到:“公司先后6次打破HJT组件功率纪录,最高功率超过755W(210-66版型)(据最新消息,该纪录于近日刷新至762.79W)。与此同时,公司继续加大在背接触电池、钙钛矿/硅叠层电池等前沿技术的研发投入… P型TBC中试线批次效率最高达到25.51%,N型TBC中试线批次效率最高达到26.66%,小尺寸钙钛矿/HJT叠层电池效率达到33.08%。”可以看到,目前产业和
资本市场
热度最高的电池新技术通威都有布局,而且各项电池新技术效率数据都详尽披露,说明都有较强的研发储备。有人会担心多技术研发并行会促使更多沉没成本,但研发不是赌博,目前所有光伏电池新技术都在动态进步,并会围绕经济性和可靠性不断展开角逐;光伏从来没有“上帝视角”,所以通威的研发布局并不是简单的“财大气粗”,而是充分考虑未来技术风险和机会利润的最优解。 通威在技术布局上的决心绝对值得期待。根据其年报显示:“为持续转化技术创新为企业竞争力,公司报告期内启动建设了通威全球创新研发中心。该中心定位于研究各类未来可能突破的光伏主流技术,建成后将成为行业内车间面积最大、中试产能最高、可升级能力最强的一体化研发车间,并配套完备先进的材料测试中心和产品可靠性测试中心。”在任何行业里,企业要实现技术持续领先的基础都需要重视技术体系打造、不断投入、不断试错,义无反顾的向前,最终还需要一点运气。 电池新技术的闭环是生态打造 复盘前两轮电池技术更迭的时候,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共性是两次技术更替都没有对产业链生态造成颠覆性的改变。虽说工艺有明显变化,但从工序来看,传统PERC电池相比BSF只新增了钝化层和激光开槽工序,而TOPCon相较PERC是改变了扩散工序,新增遂穿工序,取消激光开槽工序,设备兼容性尚可,产业化进程比较顺利;但反观HJT和XBC,在电池制造工序上可以说是“推翻重来”,钙钛矿更是颠覆晶硅体系的存在(目前产业化进程较早);所以电池新技术的迭代绝非一朝一夕,也不是靠单一环节,需要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共同推动,而拥有完善产业链布局的光伏龙头企业坐拥产业生态话语权,更有望成为电池新技术“吹哨人”。 过去几年HJT一直是
资本市场
的“宠儿”,每年都给人一种“呼之欲出”的感觉,其市场支持者绝不亚于这两年的TOPCon。即便市场疯狂给HJT估值,资金,许多新玩家也跃跃欲试;但作为HJT龙头认可度最高的通威,却始终未抛出HJT规模量产的规划,而是持续控制在1GW左右的中试。道理很简单,HJT的降本之路并不平坦,生态的搭建更需要时间。通威目前已经是市场上唯一打通从上游工业硅制造到下游光伏电站运营全产业链的光伏头部企业,并且在硅料和电池环节的龙头地位至今无人撼动。凭借其行业地位和规模优势,后期不管什么电池新技术通威做出来了,生态打造方面可以“一呼百应”;叠加公司在产业一体化研发上的专注和巨量投入,未来可期。 结语 2023年光伏上市企业年报和一季报已全部披露,行业Q1业绩同比大幅下滑已然是短期产能过剩的必然结果,但光伏的魅力在于其需求的空间和弹性以及技术进步的潜力都十分巨大。无疑通威已清醒的认知到短中期行业破局的关键不是被动等待需求提升,而是主动通过“破坏式”创新突出重围。从PERC时代最成功的企业,到TOPCon PECVD路线的创新推动者,再到前瞻性布局所有电池新技术,相信通威未来在其全球研发创新中心的加持下,有望成为成本领先叠加技术领先的“完美”光伏标的。
lg
...
金融界
2024-05-01
外资连续第三个月增持中国股票!创一年来最长月度连买纪录 中央政治局会议料进一步提振人气
go
lg
...
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多措并举促进
资本市场
健康发展。 会议指出,要结合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抓紧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lg
...
风枫
2024-05-01
华尔街大鳄警告:美国通胀威胁被“严重低估”!需要积累黄金来做好准备
go
lg
...
拥有大量的人才、自然资源和最具吸引力的
资本市场
。 但他指出:“然而,尽管潜力巨大,由于通货膨胀持续存在,这个经济体只能勉强维持可怜的1.6%的增长。这是白宫、国会和美联储公然管理不善、天真甚至无能的结果。这也证明了他们仍然不了解通货膨胀的基本原理。” 早些时候,财经网站Finbold报道了希夫对即将到来的全面通货膨胀性萧条的预测,这将使之前的衰退看起来像“主日学校的野餐”,因为正如他所指出的那样,美国今天的经济形势比20世纪70年代要糟糕得多。 需要积累黄金来做好准备 希夫在X平台上也提出其他警告,强调为即将到来的通货膨胀做好准备需要积累黄金,这位黄金多头认为,在大宗商品价格不可避免地飙升之前,黄金比“假资产”比特币(BTC)更可取。 (截图来源:X平台) 希夫甚至贬低了一位在CNBC上露面的分析师,因为这位分析师没有建议在滞胀期间持有黄金或金矿股,而是建议买入“股票,包括选择性的科技股”,正如他在4月26日的X帖子中所写的那样。 (截图来源:X平台) 有趣的是,正如Finbold早些时候报道的那样,比特币和英伟达(Nvidia)、超威半导体(AMD)、微软(Microsoft)、苹果(Apple)和Alphabet等科技股都是过去10年里战胜通胀的市场参与者。
lg
...
天马行空
2024-05-01
被纳斯达克除名 法拉第未来(FFIE.US)回应:将上诉
go
lg
...
上诉,在此期间公司证券将继续在纳斯达克
资本市场上
市。
lg
...
金融界
2024-05-01
政治局会议六大关注点!二季度可能是经济增长、政策发力、债券供给放量的重要窗口期
go
lg
...
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多措并举促进
资本市场
健康发展”。这中间有两点含义值得关注:1)防风险是底线思维,但会议强调了也要稳定发展,两者之间可能会实现动态平衡;2)理解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中间蕴含了对于长债利率过低、收益率曲线过于平坦对银行净息差收窄的影响。前期央行多次提示关注长债利率过低的风险,从逻辑上理解:长债利率过低一方面不利于稳定银行净息差,另一方面不利于资金从银行间向实体传导,可能产生资金“堰塞湖”效应。因此,我们判断后续央行对长债利率下行的问题可能会持续关注,长债利率下行空间打开的短期难度较大。 二、政治局会议对债市的启示 当前债市情绪明显修复,显示上周三(4月24日)开启的债市“急跌”行情或暂时告一段落。近两日利率再次大幅下行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五一”前,为避免票息损失,机构持券过节的意愿较强,因此债市卖盘可能减少;第二,当前“双降”预期大幅升温,市场迅速做出定价;第三,4月24日开始至4月29日,历时5个交易日,10Y国债和30Y国债活跃券收盘价分别大幅上行12.40BP和15.55BP,市场卖出情绪暂时放缓,农商行和保险等配置盘也可能在合适点位增加买入。 但是,在5-6月份债券供给放量正式落地前,债市仍然对扰动信息敏感:1)近两日债市在急跌后急涨,市场情绪波动较大,利率下行的趋势暂不明朗;2)“双降”预期可能被市场过度交易,汇率以及防资金空转等客观约束仍然存在,后续降准以配合债券供给的概率更高;3)政治局会议进一步提示了政府债供给提速的可能性,债市对供给冲击是否保有韧性仍待验证。因此,我们建议等待5月份债券供给节奏以及政策落地情况更明朗后,再评估利率下行行情是否已重启,现阶段仍然建议谨慎优先。 三、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政策或发生超预期的边际变化,可能导致资产定价逻辑发生改变,造成债券市场出现调整; 机构行为具有一定不可预测性,当机构行为大幅趋同并形成负反馈时,可能导致债券市场出现调整。
lg
...
金融界
2024-05-01
上一页
1
•••
962
963
964
965
966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没有协议!普京-特朗普阿拉斯加会晤结束 分析人士怎么看?
lg
...
特朗普与普京在阿拉斯加会晤 乌克兰议题成焦点
lg
...
周评:特朗普澄清黄金疯狂大跳水!CPI与美财长彻底引爆市场,普特峰会无协议
lg
...
【美股收评】三大股指涨跌不一 道指与标普盘中创历史新高 美联储降息预期受考验
lg
...
传曾被带走问话 中国高级外交官“正常工作”破舆论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