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德国模式,不吃香了
go
lg
...
是《经济学人》。 谁是病夫?德国财长在
达沃斯
世界经济论坛大声反驳:“我知道你们中有些人在想什么:德国可能病了。但德国并不是一个病夫……德国只是在经过短暂一夜后有些疲惫,德国需要“一杯浓咖啡”。 简单来说,德国不是病夫,只是“疲夫”。 这气势,一看就不是很足…… 01 德国模式 大家都知道,现代德国是高端制造的代名词。 戴姆勒、西门子、拜耳、博世、蒂森克虏伯、大众、宝马、巴斯夫等等巨头,都堪称是全球工业标杆的存在。 为什么这么坚挺? 里里外外的因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只有四条: 1.北约提供国防保障,减少军费开支; 2.俄罗斯供应廉价能源和原材料,降低工业成本; 3. 欧洲统一市场建立完整供应链; 4. 与中国的双边贸易。 按照我们这边的话术,这就是德国经济的“四驾马车”,是抱着全球化的红利躺赚。 分开来看。 先说国防,德国的国防安全,实际上是“外包”出去了的。 德国属于北约中欧战区。 据2021年的数据,也就是俄乌战争之前的最新数据,作为二战战败国,各国驻德军队有: 美国57580人,英国20600人,荷兰3000人,法国2700人,比利时2000人。 同时,驻德美军还是美军海外第二大军事力量,包括第一装甲师等王牌部队,在德国共设有174个大小军事基地。 对德国而言,这虽然有些丧权辱国的意味,但并不是完全没好处。 不论德国人愿不愿意,国防很大程度上无法自主是事实。 既然无法改变,那正好把精力更多放在经济上。 自从1990年东西德统一后,德国的军费开支常年低于北约的最低标准(GDP的2%),甚至一度低至1.066%。 尤其在默克尔上台后,在外交上奉行“中间路线”,通过在不同阵营谈判、斡旋,为德国创造了宝贵的发展空间。 再看能源。 在德国的能源结构中,80%以上来自石油、煤、天然气。作为一个油气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非常依赖进口。 早从70年代起,苏联就是德国最稳定的能源来源。 在东西统一后,德国依然顶着东欧国家的强烈反对,与俄罗斯合作修建了北溪管道。 可以说,俄罗斯和德国是一对绝配,一个是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商,一个则是制造业大国。 也正是因为利益深度绑定,默克尔对普京的态度一直很暧昧。在她任内,不仅顶着压力开通北溪二号,还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东奔西走充当和事佬。 直到欧盟对俄能源制裁前,俄罗斯石油占德国需求的35%,俄天然气占55%。 德国不是没有替代能源,但替代成本太高,显然不利于搞工业。 俄罗斯能源直接输往德国 不用操心军费,又有便宜得要死的俄油俄气无限供应,德国可以狠狠的造。 可惜人力不足、德国自身的产业链也并不完整。 不过这两个问题,很快就不是问题。 前苏联解体后,随着东欧国家一个个加入欧盟,连凯撒、查理、拿破仑、希特勒都没做到过的欧洲大一统,居然在市场经济的整合下形式上实现了。 欧盟对内取消关税、统一货币,大幅降低了成员国之间的投资风险。 至少对德国而言,统一的欧洲大陆市场,意味着更完整的产业链。德国自己负责技术研发,东欧和巴尔干半岛提供廉价劳动力和矿产,极大提高了生产力。 接下来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造出来的东西卖给谁? 2000年后,中国加入WTO,赚取了大量外汇,人均GDP迅速上升,又为德国打开了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巨大市场。 中德双边贸易额逐年攀升,仅仅2002年,大众汽车在中国的销量就达到51.3万辆。 德国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有多深?直接看其前十大企业。 第一德国大众,在中国有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两家合资企业,2023年又宣布投资24亿欧元与地平线合资,今年还买了小鹏5%股权、准备联合推电动车。 第二Uniper,能源巨头。 第三奔驰、第四宝马,在中国经营了很多年了,去年分别在北京和沈阳宣布投资建新厂。其中,宝马在华员工最近三年增长了3倍。 第五安联保险。2021年,在北京成立了首家外资保险公司,很明显是想扩张在华业务的。 第七德国电信,和我们交集非常深,华为中兴都是核心供应商。 第八DHL,国际两大快递公司之一,做过外贸的都知道,在中国的业务量有多大。 第九博世,国内很多汽车厂商的车身稳定系统,比如小米的SU7,都是用博世的。 第十巴斯夫,2023年刚宣布在湛江投资100亿欧元建厂。 很明显,除了搞能源的、保险的,德国的巨头企业几乎全部与中国市场深度绑定。 对中、美、俄的关系,是德国崛起的最强基本面,也是默克尔时期的基本战略: 一定程度亲俄,但不完全触怒美国,有了俄罗斯能源发展工业,发展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壮大自己; 同时通过能源、投资和产品,稳定俄罗斯,但是不是完全亲近,在加入北约和欧盟上抵触,以避免触怒美国; 通过产业链控制东欧各国,发展工业,把产品卖亚洲,尤其是中国,这样才能稳定欧洲,尤其是东欧。 在这个框架下,2009-2019年,德国迎来“黄金十年”,外贸蓬勃发展,就业率破纪录达到80%,在一众欧盟国家中鹅立鸡群。 从战败国到重新成为欧洲火车头,不可不谓之奇迹。 但现在,实现奇迹的四根支柱,断了两根半。 02 危机四伏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四驾马车稳定时,躺赢确实很爽。 但马若脱了缰,你也很难去追回来。 其中缘由,大家稍微想想都明白,也不算什么新闻了。 为什么说,德国是俄乌战争最大的输家?因为德国的四驾马车,直接废了俩。 2022年2月24日,乌克兰战火重燃,仅仅4天后,德国军费到账1000亿欧元,占2021年GDP的2.6%。 而在前一年,德国军费只占GDP的1.5%。 这是个重要的转变,德国军费开支突然就上升到世界第三。 能源方面,更不用说,北溪管道都被炸了。 虽然不是没有替代能源,但与廉价的俄油俄气相比,性价比太低。 2021年,德国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1070亿欧元,占能源进口额23%。 2022年,德国对外能源进口额超过3000亿欧元,同比增长50%。其中仅天然气就高达2000亿欧元,翻了一番。 除此之外,第三驾马车也出了问题:德国制造业最重要的外贸伙伴中国,对德国的工业品需求下降。 需求下滑是一方面。 更重要的是:中国企业卷了这么多年,也逐渐成为了德国的竞争者。 在很多领域我们都实现了突破,中德关系从互补演变成竞争,比如汽车、盾构机、工业机床等等。 就拿大众汽车来说,它在中国的销量已从第一跌到第二,落后比亚迪。德国车企在电动车赛道起步太晚了,竞争力大不如前。 以上三者,直接导致德国经济陷入困境。 当然,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外部因素,德国内部也不是没有问题。 用咱们的话来说,就是德国的“新质生产力”没跟上。 看看上文,德国前十大企业,有一家是和新技术有关的吗?没有,几乎全是能源、汽车等老牌重工业。 这些产业,即便做得再高端,终究还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范畴。 德国太依赖传统工业了。 甚至可以这样说,即便中、美、俄不出问题,德国经济失速也是早晚的事。 就比如我们最熟悉的互联网行业,你想破脑袋也很难想出一家德国公司。不是没有,而是基本没有能做起来的。 当然,之所以如此,不是德国企业不想做,而是做不了。 或者说,欧洲各国天生就不适合搞互联网。 首先是文化因素。 欧洲虽然是个单一市场,但各国的语言、习俗和消费习惯,差异太大,很难形成足够规模的“网络效应”。 为什么互联网巨头都在中美?因为只有这两者才拥有10亿人以上的单一语言市场(汉语和英语),能将网络效应最大化。 其次,是过于保守。 德国之所以如此崇尚制造业,不完全是全球化的原因,也与其民族性格有关。 任何新行业,都需要初创公司去“画饼”、讲故事、“烧钱”,这在我们看来很正常,但在德国没有生存土壤。 因为早在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就经历过史诗级通胀,钱不如纸。 那段悲惨的历史,让德国人形成了风险规避和财务保守主义的基因,直到现在都对任何金融游戏和债务十分厌恶。 你可以将之理解为,类似于中国人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大通胀时期,纸币当积木 还有一点:德国对隐私的保护极其严苛。 不论是希特勒时期的秘密警察,还是东德的“斯塔西”,都曾对全国人进行过无孔不入的监视和个人信息收集,给所有人都留下了阴影。 因此,德国人对隐私重视,与欧盟推出了十分严格的个人信息保护条例。 这个虽然不能说不好,但至少对行业发展而言,不论是互联网,还是现在的AI,足够多的数据是必不可少的。 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直接导致德国新兴行业的发展,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然而,导致德国失速的原因,还不止于此。 03 尾声 以上,我们粗略说了德国在国际上、产业层面面临的困境。 但制造业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人。 而涉及到人的问题,永远是最复杂的。 德国人口平均年龄47岁,中国39岁,印度29岁。 年轻人少了,意味着符合新兴产业需求的劳动力出现断层。 虽然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虽然很完善,但正如上文所言,德国目前的知识结构,普遍停留在传统工业层面,在互联网和数字化教育方面严重不足。 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引出了两大非常严重的恶果。 第一,高福利的财政制度面临挑战。 十年前中东难民危机爆发时,默克尔曾打算引入移民,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但事实证明,食不果腹、缺乏技能的中东难民,根本无法填补德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缺口,反而制造了更多社会问题。 德国社会进一步撕裂。 而这又直接导致第二个恶果:政治碎片化和极右翼化。 高通胀、就业市场缺口和移民问题进一步发酵,极右翼德国选择党(AfD)趁机崛起,将矛头直指非法移民、欧盟自由贸易等,成为德国支持率第二的政党,达到20%。 这是什么概念?德国第一大政党,默克尔所在的基民盟(CDU/CSU)支持率才25%,只比德国选择党高5个百分点,分分钟都可能被取代。 如果形势继续恶化,德国选择党很可能像某些地区一样,凭少数人的支持,就能在碎片化的政治环境中,轻松赢得选举,让政治风向逆转。 这也让很多德国人担忧,纳粹的幽灵将再次盘旋在上空。
lg
...
格隆汇
2024-04-20
第十五届夏季
达沃斯
论坛将于6月在大连举办
go
lg
...
,主题为“未来增长的新前沿”。大连夏季
达沃斯
论坛协调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预计将有1500多位来自政界、商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学术界和媒体界的代表出席。年会将围绕全球新经济、中国和世界、人工智能时代的企业家精神、产业新前沿、对人进行投资以及气候、自然与能源的相互联系等六大主题开展交流研讨。
lg
...
金融界
2024-04-16
总统4个月内第3次访美 该国成为美国对抗中国的筹码
go
lg
...
克是“自由的偶像”。马斯克对米莱在瑞士
达沃斯
世界经济论坛上抨击社会主义的演讲赞不绝口,并配有一个情侣看着米莱演讲时做爱的表情包。 这与马斯克与巴西当局的冲突形成鲜明对比,巴西当局威胁要对社交媒体网站进行监管,并指责马斯克阻挠。 拥有丰富的矿产储量,阿根廷向马斯克提供了许多机会,马斯克是汽车行业的主导者,他曾将锂——电动汽车电池不可或缺的材料——称为“新石油”。 米莱的自由市场政策在美国引起了希望,认为该国可以更靠近家门口开采这种金属和其他急需的原材料,打破中国在电池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拜登政府今年早些时候表示,正在探讨在阿根廷锂方面的投资机会。
lg
...
佳华168
2024-04-12
三一重能周福贵:全力推动电动化进程,推广换电重卡和氢能源重卡绿色运输
go
lg
...
进行了分享。他特别提到了三一集团的两家
达沃斯
论坛认证的灯塔工厂,分别在北京和长沙。 周福贵指出,灯塔工厂认证背后有着严格的标准和程序,包括数据实时采集和应用、业务在线、数字孪生等多个方面。三一集团之所以能够实现这一突破,源于其业务实际需求和对市场变化的敏锐洞察。他分享了一个生动的案例,通过设备联网和数据分析,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用一台设备解决了原本需要三台设备的产能问题。 周福贵强调,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提高效率、提升质量的关键手段,也是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的核心。他表示,数字化转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持续投入和创新,以客户需求和市场驱动为导向。 此外,周福贵还谈到了三一重能在绿色发展方面的努力。公司正全力推动电动化进程,包括推动氢能应用和提升电动化力,同时也在推广换电重卡和氢能源重卡,以推动运输行业的绿色转型。在生产过程中,三一重能也积极采用可再生能源和环保技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lg
...
金融界
2024-03-27
中美突发重大消息!中国领导人在北京会见美国商界领袖
go
lg
...
的会晤,博鳌亚洲论坛有时被称为“中国的
达沃斯
”。预计他不会参加今年已于周二开始的博鳌亚洲论坛。 此前英国路透社周二引述消息人士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周三会见美国高管。据一位直接了解此事的消息人士说,与会者包括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斯蒂芬·奥林斯和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主席克雷格·艾伦。 两位消息人士称,与习近平的会面并不是中国发展论坛议程的一部分,而是特意安排在周三举行的,以将其与外国高管和中国领导人举行的备受瞩目的论坛区分开来。 在上周末论坛开幕式上发言的官员们表达对中国实现经济目标的信心,其中包括今年约5%的增长,并承诺进一步支持战略重要行业的企业,习近平将这一领域称为“新质生产力”。 去年11月,习近平在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和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办的晚宴上与美国高管共进晚餐时,赢得全场起立鼓掌。 路透社说,去年11月,习近平在旧金山对美国商界领袖表示,中国愿意成为美国的伙伴和朋友,合作空间很大,以克服中国吸引外资的困难。
lg
...
天马行空
2024-03-27
电力数据折射经济潜能,绿色电力ETF(562960)一键共享电力行业发展红利
go
lg
...
指出,萨姆·奥尔特曼曾在2024年初的
达沃斯
论坛中表示,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能源方面的突破,AI将带来远超预期的电力需求。所以,AI对电力的影响将体现在三个方面:总量超预期,需求高质量,配套设备高成长。从而带来:1)发达国家AI成为电力增长的核心驱动,区域性缺电可能逐步出现;2)稳定、不间断、清洁的能源逐步供不应求,短期着眼存量核电,中长期放眼氢基能源与核电小堆;3)数据中心供配电与热管理设备质量与价值量共同提升,市场空间有望快速打开利好各环节龙头企业。 相关产品:绿色电力ETF(562960),场外联接(A类:019058;C类:019059),一键共享电力行业发展红利。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3-27
中国“努力安抚”焦虑的外企?!国家副主席韩正:将加速发展“新生产力”
go
lg
...
的第一天同时举行,有时被吹捧为亚洲版的
达沃斯
世界经济论坛会议,这为外国首席执行官带来了一周繁忙的商业外交活动。 石油化工巨头沙特阿美、制药公司辉瑞和阿斯利康、生物技术公司诺维纳斯和电梯和扶梯制造商奥的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在同一场活动上对中国市场表示支持。 辉瑞首席执行官阿尔伯特·伯拉表示,“到2025年底,(辉瑞)计划在中国提交17个新药或适应症申请”,而阿斯利康的首席执行官帕斯卡尔·索里奥表示,他的公司“预计未来五年在中国将有约100种药物和适应症”。
lg
...
Linlin
2024-03-26
绿地控股集团董事长张玉良:房地产不是进入下行周期而是新阶段
go
lg
...
据报道,3月25日中国版的“
达沃斯
论坛”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上,绿地控股董事长张玉良回应了有关房地产行业的提问。张玉良表示,所谓房地产进入下行周期的说法并不准确,而应该说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张玉良举例说,目前商品房的总量可能跟过去比看起来在收缩,但实际上,“过去的房产结构是单一的,保障房比例比较低,现在保障房比例提升,所以市场商品房加保障性住房的总体量还是比较大的”。
lg
...
金融界
2024-03-26
中美突发重磅!彭博:美企高管在最后一刻受邀会见中国领导人 外国投资放缓之际中国寻求提振信心
go
lg
...
期的会晤。博鳌亚洲论坛有时被称为中国的
达沃斯
。预计他不会出席今年的会议,会议于周二在海南举行。 美国彭博社称,中国领导层一直在努力说服外国企业,中国欢迎它们参与国内经济。
lg
...
天马行空
2024-03-26
“中国正面临岔路口”!IMF总裁呼吁实施亲市场改革,强调近期最紧迫挑战
go
lg
...
剩和价格低迷的压力。 在今年早些时候的
达沃斯
世界经济论坛上,格奥尔基耶娃概述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临的一些短期和长期挑战,她警告称,中国需要进行结构性改革,以加快经济增长,并朝着提振国内消费和信心的方向迈进。 另外,IMF去年11月表示,预计中国经济2024年将增长4.6%,并警告称房地产市场将继续陷入困境。 周日,格奥尔基耶娃强调了中国“近期最紧迫的挑战”,其中包括“将房地产行业转型为更可持续的基础,并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周日表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中国将需要采取“果断措施”,完成破产开发商搁置的未完工住房,并降低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 她补充说,这样,国家可以“加快解决当前房地产行业的问题,提振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 “高质量增长的一个关键特征将需要更多地依赖国内消费,”格奥尔基耶娃说,她补充说,这样做“取决于提高个人和家庭的消费能力。”
lg
...
风起
2024-03-25
上一页
1
•••
23
24
25
26
27
•••
74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刚刚重大发声:这是一件对美国来说是“生死攸关”的事!
lg
...
中美突发重磅!特朗普正式敲定与习近平的芬太尼及对等关税削减协议
lg
...
【黄金收评】令人震惊的行情!金价暴跌近70美元 黄金猛烈回调的原因在这
lg
...
【直击亚市】全球市场一片“血海”!中国宣布对美关税决定,美政府停摆创史上最长记录
lg
...
中国迄今去除外国技术最激进一步!北京禁止外国AI芯片进入国有数据中心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21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2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